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逐题对点特训20180105237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选考部分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训练.docx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选考部分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训练.docx

1-8-16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时强化训练1.(2018·北京理综)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解析]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气体扩散越快,A错;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错;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且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故C对、D错。

[答案] C[易错点拨] 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两力的大小均与分子间距有关,分子力是指这两个力的合力,如图为斥力f斥、引力f引及分子力f分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图线。

2.(2018·山西太原一模)(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说明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同一化学成分的某些物质能同时以晶体的形式和非晶体的形式存在C.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密度为ρ、体积为V、摩尔质量为M的铝所含原子数为ρVM N AE.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二号”内自由飘浮的水滴成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解析]布朗运动是宏观物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A错误。

同一化学成分的某些物质能同时以晶体的形式和非晶体的形式存在,例如液晶就同时具有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B正确。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和摩尔数等因素有关,因此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C错误。

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等于物体的质量,质量与摩尔质量的比值就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原子的个数,铝原子数n=mM N A=ρVM N A,D正确。

水滴成球形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E正确。

[答案] BDE3.(2018·山西五市联考)(多选)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15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教

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整合突破专题15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教

专题十五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储知识·核心归纳·1.分子动理论(1)分子大小①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 mol -1.②分子体积:V 0=V mol N A (占有空间的体积). ③分子质量:m 0=M mol N A. ④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d =V S .(2)分子热运动的实验基础: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①扩散现象特点:温度越高,扩散越快.②布朗运动特点:液体内固体小颗粒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颗粒越小、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①分子力: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间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均增大,但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得快.②分子势能: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分子间距为r 0(分子间的距离为r 0时,分子间作用的合力为0)时,分子势能最小.2.固体和液体(1)晶体和非晶体的分子结构不同,表现出的物理性质不同.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所处的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流动性,在光学、电学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3)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4)饱和汽压的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和汽的体积无关.(5)相对湿度某温度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即:B=p p s×100%.3.气体状态参量4.热力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①公式:ΔU=W+Q;②符号规定:外界对系统做功,W>0;系统对外界做功,W<0.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Q<0.系统内能增加,ΔU>0;系统内能减少,ΔU<0.(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①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按热传递的方向性表述).②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按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方向性表述).③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品真题·感悟高考……………………………………………………………·1.(2017·Ⅰ卷T33(1))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15­1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5­1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ABC[面积表示总的氧气分子数,二者相等,A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虚线为氧气分子在0 ℃时的情形,分子平均动能较小,B正确;实线为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C正确;曲线给出的是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D错误;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100 ℃时氧气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E错误.]2.(2017·Ⅱ卷T33(1))如图15­2所示,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5­2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ABD[气体向真空膨胀时不受阻碍,气体不对外做功,由于汽缸是绝热的,没有热交换,所以气体扩散后内能不变,选项A正确;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且没有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的内能增大,选项B、D正确;气体在真空中自发扩散的过程中气体不对外做功,选项C错误;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内能增大,由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完全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选项E错误.]3.(2017·Ⅲ卷T33(1))如图15­3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5­3 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ABD[ab过程是等容变化,ab过程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选项A正确;而由于体积不变,气体对外界不做功,选项C错误;ca过程是等压变化,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选项B正确;体积减小过程中,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气体要放出热量,选项E错误;bc过程是等温变化,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则需要吸收热量,选项D正确.]4.(2016·Ⅰ卷T33(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bc、cd、da回到原状态,其p­T图象如图15­4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5­4A.气体在a、c两状态的体积相等B.气体在状态a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时的内能C.在过程cd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D.在过程d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E.在过程bc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da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ABE[由ac的延长线过原点O知,直线Oca为一条等容线,气体在a、c两状态的体积相等,选项A正确;理想气体的内能由其温度决定,故在状态a时的内能大于在状态c时的内能,选项B正确;过程cd是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对外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选项C错误;过程da气体内能增大,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选项D 错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p a V a T a =p b V b T b =p c V c T c =p d V d T d=C ,即p a V a =CT a ,p b V b =CT b ,p c V c =CT c ,p d V d =CT d .设过程bc 中压强为p 0=p b =p c ,过程da 中压强为p ′0=p d =p a .由外界对气体做功W =p ·ΔV 知,过程bc 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bc =p 0(V b -V c )=C (T b -T c ),过程da 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W da =p ′0(V a -V d )=C (T a -T d ),T a =T b ,T c =T d ,故W bc =W da ,选项E 正确(此选项也可用排除法直接判断更快捷).]5.(2016·Ⅰ卷T 33(1))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9624172】A .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 .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 .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BDE [根据热力学定律,气体吸热后如果对外做功,则温度不一定升高,说法A 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说法B 正确.理想气体等压膨胀对外做功,根据pV T=恒量知,膨胀过程一定吸热,说法C 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说法D 正确.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温度相等,如果这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说法E 正确.故选B 、D 、E.] ■练模拟·沙场点兵…………………………………………………………………1.(2017·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一模)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B .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C .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D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CDE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不一定相同,还和气体的种类有关,故A 错误;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有关,与物体宏观整体运动的机械能无关,所以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不一定越大,故B 错误;气体被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W >0,如果向外界放热Q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可能ΔU =0内能不变,所以C 正确;理想气体分子间无分子势能,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D 正确;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中,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E正确.]2.(2017·厦门一中检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象如图15­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5­5A.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B.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E.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BDE[由图示图象可知,bc过程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压强减小,由玻意耳定律可知,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气体吸热,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ab过程,气体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则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气体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故B正确;由图象可知,ca过程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其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ΔU<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放出热量,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小于气体所放热量,故C错误;由图象可知,a、b和c三个状态中a状态温度最低,分子平均动能最小,故D正确;由图象可知,bc过程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压强减小,由玻意耳定律可知,体积增大,b、c状态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不同,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故E正确.]3.(2017·商丘一中押题卷)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在太空大课堂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水滴呈现球形,是由液体表面张力引起的C.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一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BDE[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外界对物体做功时,若物体对外放热,且多于做的功,则物体的内能减小,故A错误;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的水滴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呈球形,故B正确;热机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机械部件间的摩擦做额外功,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C 错误;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故D 正确;一定质量的100 ℃的水吸收热量后变成100 ℃的水蒸气,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分子势能增加,故E 正确.]4.(2017·马鞍山市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B .气体绝热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大C .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D .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E .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ADE [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是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故A 正确;气体绝热膨胀的过程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一定减小,故B 错误;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小,而平均速率不一定小,还与分子的质量有关,故C 错误;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 正确;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故E 正确.]5.(2017·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19624173】A .运送沙子的卡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卸沙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间势能,则胎内气体从外界吸热B .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 .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D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E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ABE [在缓慢卸沙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的压强减小,温度不变,根据气态方程pV T =C 分析知气体的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胎内气体从外界吸热,故A 正确;当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根据气态方程pV T=C 分析知,气体的压强减小,这样外界大气压大于火罐内气体的压强,从而使火罐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故B 正确;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故C 错误;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增加,还与吸放热情况有关,故D 错误;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故E 正确.]■储知识·核心归纳·1.气体实验定律(1)等温变化:pV =C 或p 1V 1=p 2V 2.(2)等容变化:p T =C 或p 1T 1=p 2T 2.(3)等压变化:V T =C 或V 1T 1=V 2T 2.(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C 或p 1V 1T 1=p 2V 2T 2. 2.利用气体实验定律及状态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品真题·感悟高考……………………………………………………………·1.(2017·Ⅰ卷T 33(2))如图15­6所示,容积均为V 的汽缸A 、B 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 2位于细管的中部,A 、B 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 1、K 3;B 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 的底部;关闭K 2、K 3,通过K 1给汽缸充气,使A 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 0的3倍后关闭K 1.已知室温为27 ℃,汽缸导热.图15­6(1)打开K 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2)接着打开K 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3)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解析】 (1)设打开K 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 0V =p 1V 1① (3p 0)V =p 1(2V -V 1)②联立①②式得 V 1=V 2 ③p 1=2p 0.④ (2)打开K 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 2(V 2≤2V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 2.由玻意耳定律得(3p o )V =p 2V 2⑤由⑤式得p 2=3V V 2p 0 ⑥ 由⑥式知,打开K 3后活塞上升直到B 的顶部为止;此时p 2为p ′2=32p 0. (3)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 3,气体温度从T 1=300 K 升高到T 2=320 K 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p ′2T 1=p 3T 2⑦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 p 3=1.6p 0.⑧ 【答案】 (1)V 22p 0 (2)上升直到B 的顶部 (3)1.6 p 02.(2017·Ⅱ卷T 33(2))一热气球体积为V ,内部充有温度为T a 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T b .已知空气在1个大气压、温度为T 0时的密度为ρ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2)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3)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 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解析】 (1)设1个大气压下质量为m 的空气在温度为T 0时的体积为V 0,密度为 ρ0=m V 0① 在温度为T 时的体积为V T ,密度为ρT =m V T②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V 0T 0=V T T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ρT =ρ0T 0T ④气球所受的浮力为F =ρTb gV⑤联立④⑤式得 F =Vg ρ0T 0T b . ⑥(2)气球内热空气所受的重力为G =ρTa Vg⑦联立④⑦式得 G =Vg ρ0T 0T a . ⑧(3)设该气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为m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mg =F -G -m 0g ⑨ 联立⑥⑧⑨式得m =V ρ0T 0⎝ ⎛⎭⎪⎫1T b -1T a -m 0. ⑩ 【答案】 (1)Vg ρ0T 0T b (2)Vg ρ0T 0T a (3)V ρ0T 0⎝ ⎛⎭⎪⎫1T b -1T a -m 03.(2017·Ⅲ卷T 33(2))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15­7(a)所示,玻璃泡M 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 1和K 2.K 1长为l ,顶端封闭,K 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 下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 连通.开始测量时,M 与K 2相通;逐渐提升R ,直到K 2中水银面与K 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 1,且K 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 ,如图(b)所示.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 2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 1和K 2的内径均为d ,M 的容积为V 0,水银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图15­7(1)待测气体的压强;(2)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解析】 (1)水银面上升至M 的下端使玻璃泡中气体恰好被封住,设此时被封闭的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等于待测气体的压强p ,提升R ,直到K 2中水银面与K 1顶端等高时,K 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 ;设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则V =V 0+14πd 2l ① V 1=14πd 2h②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 1=p +ρgh ③整个过程为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V =p 1V 1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p =ρπgh 2d24V 0+πd 2l -h . ⑤(2)由题意知h ≤l⑥联立⑤⑥式有 p ≤πρgl 2d 24V 0⑦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为 p max =πρgl 2d 24V 0.⑧【答案】 (1)ρπgh 2d 24V 0+πd 2l -h (2)πρgl 2d24V 04.(2016·Ⅰ卷T 33(2))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 与气泡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Δp =2σr,其中σ=0.070 N/m.现让水下10 m 处一半径为0.50 cm 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 0=1.0×105 Pa ,水的密度ρ=1.0×103 kg/m 3,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1)求在水下10 m 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2)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解析】 (1)当气泡在水下h =10 m 处时,设其半径为r 1,气泡内外压强差为Δp 1,则 Δp 1=2σr 1①代入题给数据得 Δp 1=28 Pa.②(2)设气泡在水下10 m 处时,气泡内空气的压强为p 1,气泡体积为V 1;气泡到达水面附近时,气泡内空气的压强为p 2,内外压强差为Δp 2,其体积为V 2,半径为r 2. 气泡上升过程中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1V 1=p 2V 2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 1=p 0+ρgh +Δp 1 ④ p 2=p 0+Δp 2⑤气泡体积V 1和V 2分别为V 1=43πr 31 ⑥ V 2=43πr 32⑦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得⎝ ⎛⎭⎪⎫r 1r 23=p 0+Δp 2ρgh +p 0+Δp 1⑧由②式知,Δp i ≪p 0,i =1,2,故可略去⑧式中的Δp i 项.代入题给数据得r 2r 1=32≈1.3. ⑨【答案】 (1)28 Pa (2)32或1.3■熟技巧·类题通法…………………………………………………………………· 1.压强的计算(1)被活塞、汽缸封闭的气体,通常分析活塞或汽缸的受力,应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计算.(2)被液柱封闭的气体的压强,若应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得出的压强单位为Pa.2.合理选取气体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列方程(1)若气体质量一定,p 、V 、T 均发生变化,则选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方程求解. (2)若气体质量一定,p 、V 、T 中有一个量不发生变化,则选用对应的实验定律列方程求解. 3.多个研究对象的问题由活塞、液柱相联系的“两团气”问题,要注意寻找“两团气”之间的压强、体积或位移关系,列出辅助方程,最后联立求解.■练模拟·沙场点兵…………………………………………………………………·1.[2017·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Ⅱ)]通电后汽缸内的电热丝缓慢加热,由于汽缸绝热使得汽缸内密封的气体吸收热量Q 后温度由T 1升高到T 2,由于汽缸内壁光滑,敞口端通过一个质量m 、横截面积为S 的活塞密闭气体.加热前活塞到汽缸底部距离为h .大气压用p 0表示.图15­8(1)活塞上升的高度;(2)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解析】 (1)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有hS h +Δh S =T 1T 2解得Δh =T 2-T 1T 1h . (2)加热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W =pS Δh =(p 0S +mg )T 2-T 1T 1h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内能的增加量为 ΔU =Q -W =Q -(p 0S +mg )T 2-T 1T 1h .【答案】 (1)Δh =T 2-T 1T 1h (2)Q -(p 0S +mg )T 2-T 1T 1h2.(2016·Ⅲ卷T 33(2))一U 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15­9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 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图15­9【解析】 设初始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1,长度为l 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2=p 0,长度为l 2.活塞被下推h 后,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1′,长度为l 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 2′,长度为l 2′.以cmHg 为压强单位.由题给条件得p 1=p 0+(20.0-5.00)cmHg① l 1′=⎝⎛⎭⎪⎫20.0-20.0-5.002cm ②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p 1′l ′1③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p 1′=144 cmHg④ 依题意p 2′=p 1′⑤l 2′=4.00 cm +20.0-5.002cm -h ⑥ 由玻意耳定律得p 2l 2=p 2′l 2′⑦联立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条件得h =9.42 cm. ⑧ 【答案】 144 cmHg 9.42 cm3.(2017·衡水市冀州中学一模)如图15­10甲所示为“⊥”形上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内有一部分水银封住密闭气体,上管足够长,图中粗细部分截面积分别为S 1=2 cm 2、S 2=1 cm 2.封闭气体初始温度为57 ℃,气体长度为L =22 cm ,乙图为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压强随体积变化的图线.(摄氏温度t 与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是T =t +273 K)求:图15­10(1)封闭气体初始状态的压强;(2)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升高至多少方可将所有水银全部压入细管内. 【解析】 (1)气体初状态体积为V 1=LS 1=22×2 cm 3=44 cm 3由图知此时压强为p 1=80 cmHg ,此时气体温度T 1=(273+57) K =330 K. (2)p 2=82 cmHg ,V 2=48 cm 3,T 2=? 从状态1到状态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p 1V 1T 1=p 2V 2T 2代入数据T 2=p 2V 2T 1p 1V 1=82×48×33080×44K =369 K. 【答案】 (1)80 cmHg (2)369 K4.(2017·合肥二模)如图15­11甲所示,左端封闭、内径相同的U 形细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管中封闭有长为L =20 cm 的空气柱,两管水银面相平,水银柱足够长.已知大气压强为p 0=75 cmHg.(1)若将装置翻转180°,使U 形细玻璃管竖直倒置(水银未溢出),如图乙所示.当管中水银静止时,求左管中空气柱的长度;(2)若将图1中的阀门S 打开,缓慢流出部分水银,然后关闭阀门S ,右管水银面下降了H =35 cm ,求左管水银面下降的高度.【导学号:19624174】图15­11【解析】 (1)设左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增加h ,由玻意耳定律:p 0L =(p 0-2h )(L +h )代入数据解得:h =0或h =17.5 cm所以,左管中空气柱的长度为20 cm或37.5 cm.(2)设左管水银面下降的高度为x,左、右管水银面的高度差为y,由几何关系:x+y =H由玻意耳定律:p0L=(p0-y)(L+x)联立两式解得:x2+60x-700=0解方程得:x=10 cm,x=-70 cm(舍去)故左管水银面下降的高度为10 cm.【答案】(1)20 cm或37.5 cm (2)10 cm。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鸭模块第1讲热学学案20180203176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鸭模块第1讲热学学案20180203176

第1讲热学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必备知识]1.分子动理论、内能及热力学定律2.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3.液体表面张力的特点(1)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

(2)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是液体表面层内大量分子力的宏观表现。

4.饱和汽压、相对湿度(1)饱和汽压是液体的蒸发与液化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压强,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但不是线性变化。

(2)绝对湿度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同温度下的饱和汽压。

5.气体分子运动特点(1)分子间的碰撞十分频繁,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几率)相等。

(2)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速率过大或过小的分子数目少)的规律。

(3)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和分子总数决定,与气体的体积无关。

[真题示例]1.[2017·全国卷Ⅰ,33(1)]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1中两条曲线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图1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解析根据图线的物理意义可知,曲线下的面积表示总分子数,所以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选项A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且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比例较大,所以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选项B、C正确;根据曲线不能求出任意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选项D错误;由图线可知100 ℃时的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比0 ℃ 时的百分比小,选项E错误。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六 选修部分 1-6-1-3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六 选修部分 1-6-1-3

过程 da 气体内能增大,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界做的 功,选项 D 错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pTaVa a=pTbVb b=pTcVc c=pTdVd d =C,即 paVa=CTa,pbVb=CTb,pcVc=CTc,pdVd=CTd.设过程 bc 中压强为 p0=pb=pc,过程 da 中压强为 p0′=pd=pa.由外界对 气体做功 W=p·ΔV 知,过程 bc 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Wbc=p0(Vb -Vc)=C(Tb-Tc),过程 da 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Wda=p0′(Va- Vd)=C(Ta-Td),Ta=Tb,Tc=Td,故 Wbc=Wda,选项 E 正确(此 选项也可用排除法直接判断更快捷).
视角 2 以图象方式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 [例 2] (2016·湖南十校联考)(多选)如图甲所示,用面积为 S 的活 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上放一砝码,活塞 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现使汽缸内的气体缓缓按图乙所示的规律 变化,汽缸内的气体从状态 A 变化到状态 B.若该过程中气体内能 发生了变化,气体柱高度增加了 ΔL.外界大气压强为 p0.
(2)①气体在 A 状态:T1=300 K,V1=3 m3,p1=2.5 atm 气体在 B 状态:T2,V2=6 m3,p2=1 atm 气体从 A 状态到 B 状态 由pT1V1 1=pT2V2 2,得 T2=240 K=-33 ℃ ②从 A 到 M 状态,气体做等容变化,不做功,从 M 到 B 是等压 变化,做的功为 W=p2ΔV=3.0×105 J,从 A 到 B 气体对外做功 3.0×105 J. 答案:(1)ACE (2)①-33 ℃ ②3.0×105 J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根据最后的结果可以区 分是做功还是热传递使物体温度升高的 D.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内能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热 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内能不可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故二者是相互 矛盾的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件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件

方法点拨 1.应用气体实验定律的解题思路 (1)选择对象——即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2)找出参量——气体在始末状态的参量p1、V1、T1及p2、V2、T (3)认识过程——认清变化过程是正确选用物理规律的前提; (4)列出方程——选用某一实验定律或气态方程,代入具体数值 果的合理性. 2.气体做功情况的判定方法 (1)若气体体积增大,则气体对外做功,W<0,气体向真空膨 (2)若气体体积缩小,则外界对气体做功,W>0. (3)若气体体积不变,即等容过程,则W=0.
3.理想气体内能变化情况的判定方法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于无分子势能,其内能只包含分 动能,这时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判定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 度是否发生了变化,与体积无关,这与一般物体不同. 4.气体吸、放热Q的判定方法 一般由公式Q=ΔU-W分析气体吸、放热情况.Q>0吸热,Q
5.三种气体图象的特征 (1)p-V 图中,等温线是一条双曲线,一条双曲线对应一个温 温线离原点越远.若两点的 P 与 V 的乘积相等,则两点位于同一等 中,平行于 p 轴的线段表示等容变化;平行于 V 轴的线段表示等压 p-V1 图中,等温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越大,温度越高 (2)p-T 图中,等容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越大,体积 的线段表示等温变化,平行于 T 轴的线段表示等压变化. (3)V-T 图中,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等压变化,斜率越大, V 轴的线段表示等温变化;平行于 T 轴的线段表示等容变化.
②功
能自发地完全转化为
热.
不能自发地且不能完全转化为
③气体体积 V1
能自发膨胀到 不能自发收缩到
气体体积 V2(较大).
④不同气体 A 和 B 能自发混合成 混合气体 AB.

精选-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学案

精选-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学案

专题六 选考模块 第一讲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Ⅲ)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其过程如p ­V 图中从a 到b 的直线所示。

在此过程中________。

A .气体温度一直降低B .气体内能一直增加C .气体一直对外做功D .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E .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解析:选BCD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 T=C 知,从a 到b 气体温度一直升高,故A 错误。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可知气体内能一直增加,故B 正确。

气体体积逐渐膨胀,一直对外做功,故C 正确。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一部分用来增加气体的内能,故D 正确、E 错误。

2.(2018·全国卷Ⅰ)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 。

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 .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 .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状态c 、d 的内能相等E .状态d 的压强比状态b 的压强小解析:选BDE 过程①中,气体体积V 不变、温度T 升高,则压强增大,故A 错误。

过程②中,气体体积V 变大,对外界做功,故B 正确。

过程④中,气体温度T 降低,内能减小,体积V 不变,气体不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得Q <0,即气体放出热量,故C 错误。

状态c 、d 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相等,故D 正确。

分别作出状态b 、c 、d 的等压线,分析可得p b >p c >p d ,故E 正确。

3.(2018·全国卷Ⅱ)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解析:选BDE 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和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都属于机械能,不是气体的内能,故A、C错误;实际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故B、E正确;气体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气体温度也可能发生变化,则分子势能与分子动能之和可能不变,故D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第一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第一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件

换,舱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气体并没有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B.B中气体可自发地全部退回到A中
C.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E.气体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对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
的次数将变少
解析
3.(2018·淄博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B.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用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估算出气 体分子的体积 D.浸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附着层内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 分子间距大,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的缘故 E.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 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气体分子的体积。
(×)
(12)一定质量的 100 ℃的水吸收热量后变成 100 ℃的水蒸气,则
吸收的热量大于增加的内能。
(√ )
(13)外界对系统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
(×)
(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
动能增大。
专题六 选考模块
第 一讲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01 课前·自测诊断
——把薄弱环节查出来
课后“高仿”检测
02 课堂·重点攻坚
——把高考短板补起来/释疑3大考点
03 课后·“高仿”检测
——把高考能力提起来
课前·自测诊断
——把薄弱环节查出来
【课前·自测诊断】
课前·自测诊断
——把薄弱环内容节容内查说容明说出内明来
[答案] (1)-66 ℃ (2)15 cm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6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6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程. 解题 选择对象 ―→ 找出状态参量 ―→ 认清变化过程 ―→ 选择实验定律 ―→ 模板 列方程 ―→ 求解 .
热点题型突破
题型一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 命题规律: •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多为
选择题,主要考查以下几点: • (1)微观量的估算;(2)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
与温度的关系;(3)分子力,分子势能与距离 的关系及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做功的关系;(4) 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以及物体内能变化.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 解析: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律运动,而不是分子的 无规律热运动,所以A对,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而不是每个 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B错,一定量100℃的小蒸气,虽然漫过没有升 高.但此过程必定吸热,而吸收热量使分子之间1的距离增大,分子势 能增加,故C对.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故D对,由Ep -r和F-r图象比较可知,E错.
④晶体和非晶 体的性质
[例](2015·全国卷Ⅰ,33(1)题)
④分子动理论
[例](2015·全国卷Ⅱ,33(1)题) (2015·福建卷, 29(1)题)
对于分子动理论进行微观量估算问题:要抓住与其相关的三个量:摩尔 审题 质量,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对气体定律问题要认清研究对象和变化过 要点 程,正确找出状态参量,特别是压强的表达式,恰当选择实验定律列方
随分
r<r0
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F引 <F斥,F表现为斥力
r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 势能增加
子间 距的
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
r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 势能增加;
变化 情况

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第一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前自测诊断卷

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第一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前自测诊断卷

专题六·第一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前自测诊断卷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Ⅲ)如图,必然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p-V图中从a到b的直线所示。

在此过程中________。

A.气体温度素来降低B.气体内能素来增加C.气体素来对外做功D.气体素来从外界吸热E.气体吸取的热量素来所实用于对外做功解析:选BCD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知,从a到b气体温度素来高升,故A错误。

必然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可知气体内能素来增加,故B正确。

气体体积逐渐膨胀,素来对外做功,故C正确。

依照热力学第必然律可知,气体素来从外界吸热,吸取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一部分用来增加气体的内能,故D正确、E错误。

2.(2018·全国卷Ⅰ)如图,必然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

对此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取了热量D.状态c、d的内能相等E.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解析:选BDE过程①中,气体体积V不变、温度T高升,则压强增大,故A错误。

过程②中,气体体积V变大,对外界做功,故B正确。

过程④中,气体温度T降低,内能减小,体积V不变,气体不做功,依照热力学第必然律ΔU=Q+W得Q<0,即气体放出热量,故C错误。

状态c、d温度相同,因此内能相等,故D正确。

分别作出状态b、c、d的等压线,解析可得p b>p c>p d,故E正确。

3.(2018·全国卷Ⅱ)对于实质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解析:选BDE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平和体整体运动的动能都属于机械能,不是气体的内能,故A、C错误;实质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故B、E正确;气体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气体温度也可能发生变化,则分子势能与分子动能之和可能不变,故D正确。

二轮复习第1讲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二轮复习第1讲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限时训练 规范解答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热点二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
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A 正确;若取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 的分子势能为零, 则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 r0 时, 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分子势能随间距的减小而减小(此时分子力做正功),当分子间距离
100 1 3 系为 V= πD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6
m3=10
8
m3
代入数据得:S=1×101 m2.
答案
解析
1×101 m2
限时训练 规范解答 首页 上页 下页
基础回扣 重点归纳 热点突破 技法提炼
尾页
热点突破 技法提炼
热点二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热点例析 题组设计
[命题· 微解读]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题型为选择题.分析近几 年高考命题,主要考查以下几点: (1)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内容 (2)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及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做功 的关系.
-1 3 册得知: 油酸的摩尔质量 M = 0.283 kg· mol , 密度 ρ = 0.895 × 10 kg· m 3
6M -3 分子直径 = ,若 100 D 滴油酸的体积为 πρNA 1 mL,则 1 滴油酸所能形成的最大油膜的 1 滴油酸的体积 V 油= V油 最大面积 S= D
-1 - 6 23 面积约是多少?(取 NA= 6.02 × 10 mol ,球的体积 V 与直径 D 的关 1×10 内容 -
由 NA= = ,故①③对;因水蒸气为气体,水分子间的空隙 m m Vρ μ μ 内容 V μ μ 体积远大于分子本身体积, 即B V ≫NA·Δ, ④不对, 而 ρ= ≪ , A.①和②都是正确的 .①和③都是正确的 V NA·Δ

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逐题对点特训180105237

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逐题对点特训180105237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1.(2017·辽宁三校调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ACE__.A .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B .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越大C .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均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D .温度高的物体与温度低的物体混合时一定是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E .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分子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2)如图所示,A 端封闭有理想气体的U 形玻璃管倒插入水银槽中,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 ,当环境温度为T 1时,管中水银面处在M 处,M 点距水银槽中水银面的高度为h ,此时气柱由L 1、L 2、L 3三段组成,环境温度缓慢变为T 2时,管中水银面处在N 处,且M 、N 位于同一高度,已知大气压强为p 0,求:①气柱的长度L 3与L 1、L 2之间的关系;②试分析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是否为等压变化?如果是,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分析指出气体压强最大时管中水银面所在的位置.解析 (1)因为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还与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不同,但温度可能相同,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相同,则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A 正确;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越大,但分子质量不同,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可知,动能大,分子的平均速率不一定大,故B 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均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C 正确;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D 错误;某物质的摩尔质量除以这种物质的分子质量就是一摩尔这种物质的分子数,也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故E 正确.(2)①取管内气体为研究对象,管内气体初、末状态压强均为p =p 0-h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V 1T 1=pV 2T 2, 有p L 1+L 2+L 3S T 1=p L 3-L 1S T 2, 解得L 3=L 1T 1+L 1T 2+L 2T 2T 1-T 2.②根据管内压强p ′=p 0-h ′可知,管内气体发生的不是等压变化,水银面在L 1段上升的过程中,管内气体的压强随管内水银柱高度h ′的增大而减小,水银在L 2段时,气体压强不变,管内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水银在L 3段时,管内气体压强随h ′的减小而增大,故整个变化过程中气体压强最大时管中水银面的位置为M 、N 两点.答案 (2)①L 3=L 1T 1+L 1T 2+L 2T 2T 1-T 2②见解析 2.(2017·内蒙古部分学校联考)(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 =0.3 kg·mol -1,密度ρ=0.9×103 kg·m -3,则油酸的分子直径约为__1×10-10__m .将2 cm 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400 cm 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2 cm 3溶液有100滴,则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最大面积约为__0.1__m 2.(取N A =6×1023 mol -1,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的L 形细玻璃管MON ,水平管ON 和竖直管OM 的长度均为L =18 cm ,N 端开口,M 端封闭,ON 管内充满水银,OM 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室温为27 ℃.现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如图乙所示,此时ON 管内水银柱长为L 1,之后缓慢加热管内封闭气体,当管内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1时,管内的水银恰好全部从ON 管的N 端溢出.已知大气压强p 0=75 cmHg.求:①L 1的值;②温度t 1.解析 (1)油酸的摩尔体积V mol =M ρ,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V =V mol N A ,已知V =43π⎝ ⎛⎭⎪⎫D 23,油酸的分子直径D =36M πρN A ,代入数值解得D ≈1.0×10-9 m,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的油酸体积V 1=2400×2100 cm 3=1×10-10 m 3,最大面积S =V 1D,解得S =0.1 m 2. (2)①玻璃管绕O 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的过程中,OM 管中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 ,则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 0LS =(p 0+pgL 1)L 1S ,得L 1=15 cm.(另一解L 1=-90 cm 不合题意,舍去)②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 0LS T =p 0·2LS T 1得T 1=600 K ,即t 1=(600-273) ℃=327 ℃.答案 (2)①15 cm ②327 °C3.(2017·湖北襄阳调研)(1)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DE__.A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B .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C .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D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2)如图所示,A 、B 是放置在水平面上两个形状相同的气缸,其长度为L ,在B 气缸内可无摩擦滑动的活塞截面积为S ,它的厚度可忽略,A 、B 之间有一个体积不计的细管连通,K 为阀门,A 气缸和细管是导热材料制成的,B 气缸是绝热材料制成的.开始时阀门关闭,活塞处于B 气缸的最右端;A 、B 气缸内分别密闭压强为2P 0和P 0的两种理想气体,气体温度和环境温度均为T 0,打开阔门K 后,活塞向左移动15L 的距离并达到平衡,此过程环境温度不变,求:①A 气缸内气体的压强;②B 气缸内气体的温度.解析 (1)温度决定分子的平均动能,质量相同的不同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选项A 错误;物体内能与物体宏观运动速度无关,选项B 错误;气体的内能是否变化由做功和热传递两方面决定,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正功W ,若气体同时向外界放热Q ,当W =Q 时气体的内能不变,选项C 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选项D 正确;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升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可知内能必增加,选项E 正确.(2)①打开阀门K 后,A 气缸内气体等温膨胀,则有2p 0LS =p A ⎝ ⎛⎭⎪⎫L +15L S , 解得A 气缸内气体的压强p A =53p 0. ②打开阀门K 后,B 气缸内气体绝热压缩,平衡后的气体压强为p B =p A =53p 0,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 0LS T 0=p B ⎝ ⎛⎭⎪⎫L -15L ST B , 解得B 气缸内气体的温度T B =43T 0. 答案 (2)①53p 0 ②43T 0 4.(2017·青海西宁四校联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CDE__.A .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也会变化B .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还没达到饱和状态C .处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较大的势能D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E .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原因是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2)如图所示,厚度和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S =10 cm 2的绝热气缸倒扣在水平桌面上,气缸内有一绝热并带有电热丝的T 形轻活塞固定在桌面上,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气体的温度为T 0=300 K ,压强为p =0.5×105 Pa ,活塞与气缸底的距离为h =10 cm ,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且使气缸不漏气,大气压强为p 0=1.0×105 Pa.求:①此时桌面对气缸的作用力F N ;②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缓慢加热到温度T ,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 =7 J ,内能增加了ΔU =5 J ,整个过程中活塞都在气缸内,求T 的值.解析 (1)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仅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越大,故选项A 错误;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选项B 错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大于液面内部的分子间的距离,液体内部分子间作用力接近于零,由于分子间的引力势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故选项C 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接近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故选项D 正确;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故选项E 正确.(2)①对气缸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F N +pS =p 0S ,得F N =(p 0-p )S =50 N.②设温度升高至T 时,活塞与气缸底的距离为H ,则气体对外界做功W =p 0ΔV =p 0S (H-h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 =Q -W ,解得H =12 cm.气体温度从T 0升高到T 的过程中,气体先等容变化,压强达到p 0后,气缸离开地面,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Sh T 0=p 0SH T, 解得T =p 0H phT 0=720 K. 答案 (2)①50 N ②720 K5.(2017·河北保定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DE__.A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物体内某速率的热运动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无关D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E .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A 和B 是两个壁厚不计、横截面积相等的圆柱形金属筒,现将二者套在一起(光滑接触且不漏气),A 顶部距B 底部的高度为18 cm.A 用绳系于天花板上,用一块绝热板托住B ,此时内部密封的理想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外界大气压始终为1.0×105 Pa),然后缓慢撤去绝热板,让B 下沉,当B 下沉2 cm 时,停止下沉并静止,此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在27 ℃.①求此时金属筒内气体的压强;②改变筒内气体温度可使下沉的套筒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求此时气体的温度.解析 (1)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造成的,选项A 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 错误;根据统计规律可知,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无关,选项C 错误;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正确的说法,选项D 正确;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到最小的趋势,如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E 正确.(2)①设金属筒横截面积为S ,p 1=1.0×105 Pa ,V 1=18S cm 3,V 2=20S cm 3,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1V 1=p 2V 2,p 2=p 1V 1V 2=1.0×105×18S 20SPa =0.9×105 Pa. ②V 2=20S cm 3,T 2=300 K ,V 3=18S cm 3,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V 2T 2=V 3T 3, T 3=V 3T 2V 2=18S ×30020SK =270 K .(或者t =-3 ℃) 答案 ①0.9×105 Pa ②270 K(或-3 ℃)6.(2017·陕西宝鸡质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DE__.A .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 .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只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C .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D .液体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E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气缸水平固定,A 、B 是两个厚度不计的活塞,面积分别为 S 1=20 cm 2,S 2=10 cm 2,它们之间用一根细杆连接,B 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重物C 连接,静止时气缸中的空气压强p =1.3×105Pa ,温度T =540 K ,气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度均为L .已知大气压强p 0=1×105 Pa ,取g =10 m/s 2,缸内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不计一切摩擦.求:①重物C 的质量M ;②逐渐降低气缸中气体的温度,活塞A 将缓慢向右移动,当活塞A 刚靠近D 处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缸内气体的温度.解析 (1)布朗运动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不能说明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选项A 错误;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与物体的温度有关,选项B 错误;由熵加原理可知,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选项C 正确;液体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密度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表面张力越大,选项D 正确;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选项E 正确.(2)①活塞整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则有pS 1+p S 2=p 0S 1+pS 2+Mg ,解得M =3 kg.②当活塞A 靠近D 处时,活塞整体受力的平衡方程没变,气体压强不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S 1+S 2L T =S 2×2L T ′, 解得T ′=360 K.答案 ①3 kg ②360 K7.(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 、bc 、ca 回到原状态,其p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DE__.A .过程ab 中气体一定吸热B .过程bc 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 .过程ca 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 .a 、b 和c 三个状态中,状态a 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E .b 和c 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汽缸内.汽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汽缸壁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 ,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汽缸底部的高度为h ,外界的温度为T 0,现取质量为m 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 4.若此后外界的温度变为T ,求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的体积.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解析 (1)由p -T 图可知,从a →b 的过程为等容变化过程,即体积不变,但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所以气体要吸热,选项A 正确;从b →c 过程,温度不变,压强减小,说明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所以要吸热,选项B 错误;从c →a 过程,压强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所以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小于气体放出的热量,选项C 错误;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因为T a <T b ,T b =T c ,所以状态a 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选项D 正确;T b =T c ,说明两状态下的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单个分子对气壁撞击的次数一样多,而两状态分子密度不同,选项E 正确.(2)设汽缸的横截面积为S ,沙子倒在活塞上后,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Δp ,故phS =(p +Δp )⎝ ⎛⎭⎪⎫h -14h S , ① 解得Δp =13p , ②外界的温度变为T 后,设活塞距底面的高度为h ′,则⎝ ⎛⎭⎪⎫h -14h S T 0=h ′S T ,③ 解得h ′=3T 4T 0h ,④ 据题意可得Δp =mg S,⑤ 气体最后的体积为V =Sh ′,⑥ 联立②④⑤⑥式得V =9mghT 4pT 0. 答案 (2)9mhgT 4pT 0 8.(1)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__AD__.A .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B .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 .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排列不规则D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2)(2017·全国卷Ⅰ)如图,容积均为V 的气缸A 、B 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 2位于细管的中部,A 、B 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 1、K 3;B 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 的底部;关闭K 2、K 3,通过K 1给气缸充气,使A 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 0的3倍后关闭K 1.已知室温为27 ℃,气缸导热.①打开K 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②接着打开K 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③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解析 (1)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选项A 正确;蜂蜡是非晶体,选项B 错误;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 错误;石墨和金刚石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选项D 正确.(2)①设打开K 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 0V =p 1V 1, ①(3p 0)V =p 1(2V -V 1), ②联立①②式得V 1=V 2, ③ p 1=2p 0. ④②打开K 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 2(V 2≤2V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 2.由玻意耳定律得(3p 0)V =p 2V 2, ⑤由⑤式得p 2=3V V 2p 0, ⑥ 由⑥式知,打开K 3后活塞上升直到B 的顶部为止;此时p 2为p ′2=32p 0. ③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 3,气体温度从T 1=300 K 升高到T 2=320 K 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p ′2T 1=p 3T 2, ⑦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p 3=1.6p 0.答案 (2)①V 22p 0 ②见解析 ③1.6 Pa 9.(2017·江苏高考)(1)—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经过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BC__.A .A →B 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B .A →B 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C .B →C 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D .A →B →C 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2)甲和乙图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碳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碳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 30 s ,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__甲__(选填“甲”或“乙”)中碳粒的颗粒较大;若碳粒大小相同,__乙__(选填“甲”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3)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 ,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 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 -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由题图可知,从A 到B 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A 项气体放出热量,B 项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V =nR p T 可知,从B 到C 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气体的温度在降低,内能在减小,C 项正确,D 项错误.(2)影响布朗运动快慢的因素有两个,即悬浮颗粒的大小和液体温度,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从题图可以看出,乙中碳粒的布朗运动明显,因此温度相同时,甲中碳粒的颗粒大;颗粒相同时,乙中水的温度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3)摩尔体积V =43πr 3N A (或V =(2r )3N A ) 由密度ρ=M V ,解得ρ=3M 4πr 3N A (或ρ=M 8r 3N A ) 代入数据得ρ=1×103 kg/m 3(或ρ=5×102 kg/m 3,5×102~1×103 kg/m 3都算对)答案 (3)见解析。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对点规范演练201801052

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六鸭部分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对点规范演练201801052

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1.(2017·陕西西安八校联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E.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2)如图所示,柱形容器内用轻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容器外包裹保温材料.开始时活塞至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1=50 cm,容器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等.在活塞上逐步加上多个砝码后,活塞下降到距容器底部H2=30cm处,气体温度升高了ΔT=60 K;然后取走容器外的保温材料,活塞位置继续下降,最后静止于距容器底部H3=25 cm处,已知大气压强为P0=1×105 Pa.求气体最后的压强与温度.解析(1)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小碳粒的撞击所致,这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A正确;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由此位置开始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错误;当r=r0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当分子间距从r<r0开始增大时,分子力先是斥力做正功,后是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正确;分子是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选项D正确;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增大,故平均速率也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选项E错误.H2S(2)对取走容器外的保温材料,活塞位置继续下降的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T0+ΔTH3S=,T0解得气体最后的温度T0=300 K,从初状态到末状态,温度相同,由玻意耳定律p0H1S=p3H3S,解得气体最后的压强p3=2×105 Pa.答案(2)2×105 Pa300 K12.(2017·重庆西北狼联盟)(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E)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B.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绝热压缩和等温压缩,气体内能均不变D.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等压变化比等容变化吸收的热量多E.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气缸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内有质量不计的可上下移动的活塞,在距缸底高为2H0的缸口处有固定的卡环,使活塞不会从气缸中顶出,气缸壁和活塞都是不导热的,它们之间没有摩擦.活塞下方距缸底高为H0处还有一固定的可导热的隔板,将容器分为A、B两部分,A、B中各封闭同种的理想气体,开始时A、B中气体的温度均为27 ℃,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活塞距气缸底的高度为1.6 H0,现通过B中的电热丝缓慢加热,试问:①当B中气体的压强为1.5 P0时,活塞距缸底的高度是多少?②当A中气体的压强为1.5P0时,B中气体的温度是多少?解析(1)当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两分子间距离减小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减小,选项A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B正确;绝热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选项C错误;等容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仅仅增加为内能,而等压升温的过程中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内能和对外做功,所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其等容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等压过程吸收的热量,选项D正确;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选项E正确.(2)①B中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p B p′B=,解得T′=450 K,T T′A中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A V′A0.6H0 H′A=,即=,解得H′A=0.9H0,T T′T T′活塞距离缸底的高度为1.9H0.p A V A p″V″A0.6H0p0 H0·1.5p0②当A中气体压强为1.5p0时,对A中气体有=,即=,解得T T″A T T″AT″A=750 KA、B中气体温度相同,故T″B=750 K.答案(2)①1.9H0②750 K23.(2017·广西模拟)(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E)A.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C.能源危机指能量的过度消耗导致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D.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量,热量也可以全部转化为功E.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2)如图所示,两竖直且正对放置的导热气缸底部由细管道(容积可忽略)连通,两活塞a、b用刚性轻杆相连,可在两气缸内无摩擦地移动,上下两活塞(厚度不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0、S0,两活塞总质量为m,两气缸高度均为2L.气缸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系统平衡时活塞a、b到气缸底部的距离均为L.设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为T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①若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恰好移到一侧气缸底部,此时环境温度T多大?②若用竖直向上的力缓慢推活塞a,求在活塞a由开始运动到移至气缸底部过程中,向上的推力F的最大值.解析(1)空调可以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A项正确;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不可能有单一热源的热机,B项错误;能量是守恒的,C项错误;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外界的影响下,热量也可以全部转化为功,D项正确;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但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E项正确.(2)①由于大气压强不变,气缸内气体压强也不变,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变大,故活塞向3S0L4S0L 4下移动,由盖—吕萨克定律得=,得T=T0.T0 T 3②设初始气体压强为p1,由平衡条件有p0×2S0+p1S0=p0S0+p1×2S0+mg,mg得p1=p0-,S0活塞a刚要到达气缸底部时,向上的推力最大,此时气体的体积为2S0L,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p1×3S0L=p2×2S0L,3 mg得p2=2(p0-S0),由平衡条件有3F max+p0×2S0+p2S0=p0S0+p2×2S0+mg,p0S0-mg得F max=.24 p0S0-mg 答案(2)①T0②3 24.(2017·吉林长春七校联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E)A.空调制冷时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是自发的B.单晶体和多晶体一定有确定的熔点,都是各向异性的C.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D.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E.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2)在热力学中有一种循环过程叫做焦耳循环,它由两个等压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图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焦耳循环过程(A→B→C→D→A),已知某些状态的部分参数如图所示(见图中所标数据),状态P位于过程AB的中点. 1 atm=1×105 Pa.①已知状态A的温度T A=400 K,求状态D的温度T D;②若已知P→C过程放热Q=5×105 J,求B→C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解析(1)空调制冷时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是通过压缩机进行的,不是自发的,选项A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一定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选项B错误;知道水的摩尔质量M和水分子质量m,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M/m,选项C正确;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吸引力,选项D正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即相对湿度,选项E正确.p A V A p D V D(2)①由题意知D→A过程为绝热过程,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T A T D 代入数据解得T D=600 K.p P V P p C V C②对P→C过程,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T P T C可知状态P和C的温度相同.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可知P、C两个状态内能相等.对P→B过程,外界做功W1=p PΔV=1×105×(6-4) J=2×105 J.4设B→C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W2,从P到C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0=W1+W2-Q代入数据解得B→C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W=3×105 J答案(2)①600 K②3×105 J5.(2017·江西五校模拟)(1)(多选)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论述正确的是(BCE)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气体的内能增大B.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C.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的D.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E.1 kg的0 ℃的冰比1 kg的0 ℃的水的内能小些(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容器内液体的温度,容器右侧部分水银压强计的左管中有一段长度为h=10 cm水银柱,水银柱下密封一段长为l=4 cm的空气柱B.实验开始时水银压强计的两则水银柱上端在同一水平面,这时容器内液体的温度为7 ℃,后来对液体加热,通过向水银压强计右管中注入水银,使左管水银面仍在原来的位置,此时测得水银压强计左管中密封空气柱B的长度为l′=3 cm.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76 cmHg.求:①加热后液体的温度t;②向水银压强计右管中注入水银的长度.解析(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则Q=0,W<0,根据ΔU=W+Q可知,气体的内能减小,选项A错误;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选项B正确;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选项C正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选项D错误;1 kg的0 ℃的冰变成1 kg的0 ℃的水要吸收热量,所以选项E正确.(2)①由题意知,B部分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则初始时p B=p0+(ρgh+ρgl)=(76+10+4) cmHg=90 cmHg,其中ρ为水银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B lS=p′B l′S,5p B l90 × 4得p′B==cmHg=120 cmHg,l′ 3这时A气体压强p′A=p′B-ρgh=110 cmHg,A气体做等容变化,初始时P A=P0+ρgh=80 cmHg,p A p′A根据查理定律=,T A T′Ap′A T A110 ×273+7得T′A==K=412.5 K,p A80得t=139.5 ℃.②由题意知120 cmHg=13 cmHg+76 cmHg+ρgΔh,得Δh=31 cm,所以水银压强计右管注入水银的长度为Δh+(4-3) cm=32 cm.答案(2)①139.5 ℃②32 cm6。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鸭模块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突破练0105117.doc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鸭模块第1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突破练0105117.doc

第1讲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限训练·通高考] 科学设题 拿下高考高分(45分钟)1.(1)(2018·陕西汉中高三一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B .液体的分子势能与液体的体积有关C .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D .组成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分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成“空间点阵”E .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时,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2)如图,用质量m =1 kg 的绝热活塞在绝热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摩擦力忽略不计,开始时活塞距离汽缸底部的高度h 1=0.5 m ,气体的温度t 1=27 ℃.现用汽缸内一电热丝(未画出)给气体缓慢加热,加热至t 2=267 ℃,活塞缓慢上升到距离汽缸底某一高度h 2处,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增加的内能增加ΔU =400 J .已知大气压强p 0=1.0×105 Pa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活塞横截面积S =5.0×10-4 m 2,求:①初始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p 1和缓慢加热后活塞距离汽缸底部的高度h 2;②此过程中汽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Q .解析:(1)单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选项A 错误;分子势能的产生是由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微观上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引起宏观上体积的变化,分子间作用力变化,分子势能才变化,选项B 正确;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选项C 正确;只有晶体的分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成“空间点阵”,选项D 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时,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选项E 正确.(2)①开始时,活塞受力平衡,有p 0S +mg =p 1S解得p 1=p 0+mg S =1.2×105 Pa气体做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h 1S T 1=h 2S T 2解得h 2=0.9 m②气体在膨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为 W =-p 1ΔV =-1.2×105×(0.9-0.5)×5×10-4 J =-24 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解得Q =ΔU -W =400 J -(-24)J =424 J答案:(1)BCE (2)①0.9 m ②424 J2.(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 、bc 、ca 回到原状态,其p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A .过程ab 中气体一定吸热B .过程bc 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 .过程ca 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 .a 、b 和c 三个状态中,状态a 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E .b 和c 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汽缸内.汽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汽缸壁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 ,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汽缸底部的高度为h ,外界的温度为T 0.现取质量为m 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 4.若此后外界的温度变为T ,求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的体积.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解析:(1)因为pV T =C ,从图中可以看出,a →b 过程p T 不变,则体积V 不变,因此a →b 过程外力做功W =0,气体温度升高,则ΔU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可知Q >0,即气体吸收热量,A 正确;b →c 过程气体温度不变,ΔU =0,但气体压强减小,由pV T =C 知V 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 <0,由ΔU =Q +W 可知Q >0,即气体吸收热量,B 错误;c →a 过程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则ΔU <0,由pV T =C 知V 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 >0,由ΔU =W +Q 可知|W |<|Q |,C 错误;状态a 温度最低,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D 正确;b →c 过程体积增大了,容器内分子数密度减小,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因此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受到分子撞击的次数减少了,E 正确.(2)设汽缸的横截面积为S ,沙子倒在活塞上后,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Δp ,由玻意耳定律得 phS =(p +Δp )(h -14h )S ①解得Δp =13p ② 外界的温度变为T 后,设活塞距底面的高度为h ′.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h -14h ST 0=h ′S T③ 解得h ′=3T 4T 0h ④ 据题意可得Δp =mg S⑤气体最后的体积为V =Sh ′⑥联立②④⑤⑥式得V =9mghT 4pT 0. 答案:(1)ADE (2)9mghT 4pT 03.(1)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B .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 .液体的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D .汽化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因相互排斥而发生的E .在有的物态变化中虽然物质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升高(2)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U 形管竖直放置,A 侧上端封闭,B 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 关闭;A 侧空气柱的长度 l =10.0 cm ,B 侧水银面比A 侧的高h =3.0 cm.现将开关K 打开,从U 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1=10.0 cm 时将开关K 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 0=75.0cmHg.①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 侧空气柱的长度;②此后再向B 侧注入水银,使A 、B 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解析:(1)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其内部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 错误;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离大于r 0,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 正确;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C 正确;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情况,不是分子间的相互排斥产生的,D 错误;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升高,E 正确.(2)①以cmHg 为压强单位.设A 侧空气柱长度l =10.0 cm 时的压强为p ;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1=10.0 cm 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 1,压强为p 1.由玻意耳定律得pl =p 1l 1①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 =p 0+h ②打开开关K 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 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 0,而A 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 、A 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 侧水银面低于A 侧水银面h 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 1=p 0-h 1③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l 1=12.0 cm ④②当A 、B 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 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 2,压强为p 2. 由玻意耳定律得pl =p 2l 2⑤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 2=p 0⑥联立②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l 2=10.4 cm ⑦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Δh ,依题意得Δh =2(l 1-l 2)+h 1⑧联立④⑦⑧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Δh =13.2 cm.答案:(1)BCE (2)①12.0 cm ②13.2 cm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证明了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C .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发生D .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E .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越多(2)如图甲所示,开口向上、内壁光滑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在汽缸P 、Q 两处设有卡口,使厚度不计的活塞只能在P 、Q 之间运动.开始时活塞停在Q 处,温度为300 K ,现缓慢加热缸内气体,直至活塞运动到P 处,整个过程中的p ­V 图线如图乙所示.设外界大气压强p 0=1.0×105 Pa.①说出图乙中气体状态的变化过程、卡口Q 下方气体的体积以及两卡口之间的汽缸的体积; ②求活塞刚离开Q 处时气体的温度以及缸内气体的最高温度.解析:(1)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而固体颗粒是由大量颗粒分子组成的,固体颗粒的运动是所有颗粒分子整体在运动,不能证明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 错误;液体表面分子比较稀疏,故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内部分子之间距离,故B 正确;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也能在固体中发生,故C 错误;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是分子势能的变化却不一定,如分子之间距离从小于r 0位置开始增大,则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 正确;由pV T=C 可知,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大,由于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所以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越多,故E 正确.(2)①从题图乙可以看出,气体先做等容变化,然后做等压变化,最后做等容变化,由题图乙可知,卡口Q下方气体的体积V0=1.0×10-3 m3两卡口之间的汽缸的体积ΔV=1.2×10-3 m3-1.0×10-3 m3=0.2×10-3 m3.②从题图乙可以看出开始时缸内气体的压强为910p0活塞刚离开Q处时,气体压强p2=1.2×105 Pa由查理定律有910 p0 300=p2 273+t2解得t2=127 ℃设活塞最终移动到P处,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910p0V0300=1.5p0×1.2V0273+t3解得t3=327 ℃.答案:(1)BDE (2)①气体先做等容变化,然后做等压变化,最后做等容变化 1.0×10-3m3 0.2×10-3 m3②127 ℃327 ℃5.(1)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2)在一端封闭、内径均匀的光滑直玻璃管内,有一段长为l=16 cm的水银柱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玻璃管水平放置达到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被封闭气柱的长度l1=23 cm;当管口向上竖直放置时,如图乙所示,被封闭气柱的长度l2=19 cm.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温度的变化.求:①大气压强p0(用cmHg表示);②当玻璃管开口向上以a=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水银柱和玻璃管相对静止时被封闭气柱的长度.解析:(1)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A正确;根据气体温度的微观意义可知,B 正确;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停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C 错误;若气体在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界做功,则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D 错误;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根据盖—吕萨克定律知,体积增大,温度升高,E 正确.(2)①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 0l 1S =(p 0+l )l 2S解得p 0=76 cmHg.②当玻璃管加速上升时,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气柱的长度为l 3,液柱质量为m ,对液柱,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pS -p 0S -mg =ma ,又mg S=16 cmHg , 解得p =p 0+mg +ma S=100 cmHg , 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 0l 1S =pl 3S解得l 3=17.48 cm.答案:(1)ABE(2)①76 cmHg ②17.48 cm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第一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后“高仿”检测卷

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第一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后“高仿”检测卷

专题六·第一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后“高仿”检测卷1.(2018·渭南联考)(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当分子间距r>r0时(r=r0时分子力为零),分子间的引力跟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分子间的斥力跟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由是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C.必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中的内能不变D.大雾天气学生感觉到教室湿润,说明教室内的相对湿度较大E.必定质量的单晶体在消融过程中分子势能必定是增大的(2)如下图,劲度系数为k=100 N/m 的轻质弹簧与完整同样的导热活塞A、B不拴接,必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A、B分红两个部分关闭在可导热的汽缸内。

活塞A、B之间的距离与B到汽缸底部的距离均为l=1.2 m,初始时辰,气体Ⅰ与外界大气压强同样,温度为T1=300 K,将环境温度迟缓高升至T2=440K,系统再次达到稳固,A已经与弹簧分别,已知活塞A、B的质量均为m=1.0 kg。

横截面积为S=10 cm2;外界大气压强恒为p0=1.0×105 Pa。

不计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摩擦且密封优秀,g取10 m/s2,求活塞A相对初始时辰上涨的高度。

分析:(1)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跟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斥力减小更快,因此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A正确;第一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由是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而第二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由其实不是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而是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B错误;必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体积变大,温度高升,内能增大,故C错误;相对湿度为水蒸气的实质压强与同样温度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的百分数,大气中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也就越慢,人就感觉到越湿润,故大雾天气学生感觉到教室湿润,说明教室内的相对湿度较大,故D正确;必定质量的单晶体在消融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的均匀动能不变,所汲取的热量所有用来增大分子势能,故E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1.(2017·辽宁三校调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ACE__.A .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B .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越大C .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均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D .温度高的物体与温度低的物体混合时一定是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E .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分子质量,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2)如图所示,A 端封闭有理想气体的U 形玻璃管倒插入水银槽中,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 ,当环境温度为T 1时,管中水银面处在M 处,M 点距水银槽中水银面的高度为h ,此时气柱由L 1、L 2、L 3三段组成,环境温度缓慢变为T 2时,管中水银面处在N 处,且M 、N 位于同一高度,已知大气压强为p 0,求:①气柱的长度L 3与L 1、L 2之间的关系;②试分析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是否为等压变化?如果是,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分析指出气体压强最大时管中水银面所在的位置.解析 (1)因为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还与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不同,但温度可能相同,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相同,则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A 正确;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越大,但分子质量不同,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可知,动能大,分子的平均速率不一定大,故B 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均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C 正确;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D 错误;某物质的摩尔质量除以这种物质的分子质量就是一摩尔这种物质的分子数,也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故E 正确.(2)①取管内气体为研究对象,管内气体初、末状态压强均为p =p 0-h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V 1T 1=pV 2T 2, 有p L 1+L 2+L 3 S T 1=p L 3-L 1 S T 2, 解得L 3=L 1T 1+L 1T 2+L 2T 2T 1-T 2.②根据管内压强p ′=p 0-h ′可知,管内气体发生的不是等压变化,水银面在L 1段上升的过程中,管内气体的压强随管内水银柱高度h ′的增大而减小,水银在L 2段时,气体压强不变,管内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水银在L 3段时,管内气体压强随h ′的减小而增大,故整个变化过程中气体压强最大时管中水银面的位置为M 、N 两点.答案 (2)①L 3=L 1T 1+L 1T 2+L 2T 2T 1-T 2②见解析 2.(2017·内蒙古部分学校联考)(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 =0.3 kg·mol -1,密度ρ=0.9×103 kg·m -3,则油酸的分子直径约为__1×10-10__m .将2 cm 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400 cm 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2 cm 3溶液有100滴,则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最大面积约为__0.1__m 2.(取N A =6×1023 mol -1,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如图甲所示,粗细均匀的L 形细玻璃管MON ,水平管ON 和竖直管OM 的长度均为L =18 cm ,N 端开口,M 端封闭,ON 管内充满水银,OM 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室温为27 ℃.现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如图乙所示,此时ON 管内水银柱长为L 1,之后缓慢加热管内封闭气体,当管内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1时,管内的水银恰好全部从ON 管的N 端溢出.已知大气压强p 0=75 cmHg.求:①L 1的值;②温度t 1.解析 (1)油酸的摩尔体积V mol =M ρ,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V =V mol N A ,已知V =43π⎝ ⎛⎭⎪⎫D 23,油酸的分子直径D =36M πρN A ,代入数值解得D ≈1.0×10-9 m,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的油酸体积V 1=2400×2100 cm 3=1×10-10 m 3,最大面积S =V 1D,解得S =0.1 m 2. (2)①玻璃管绕O 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90°的过程中,OM 管中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 ,则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 0LS =(p 0+pgL 1)L 1S ,得L 1=15 cm.(另一解L 1=-90 cm 不合题意,舍去)②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 0LS T =p 0·2LS T 1得T 1=600 K ,即t 1=(600-273) ℃=327 ℃.答案 (2)①15 cm ②327 °C3.(2017·湖北襄阳调研)(1)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DE__.A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B .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C .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D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2)如图所示,A 、B 是放置在水平面上两个形状相同的气缸,其长度为L ,在B 气缸内可无摩擦滑动的活塞截面积为S ,它的厚度可忽略,A 、B 之间有一个体积不计的细管连通,K 为阀门,A 气缸和细管是导热材料制成的,B 气缸是绝热材料制成的.开始时阀门关闭,活塞处于B 气缸的最右端;A 、B 气缸内分别密闭压强为2P 0和P 0的两种理想气体,气体温度和环境温度均为T 0,打开阔门K 后,活塞向左移动15L 的距离并达到平衡,此过程环境温度不变,求:①A 气缸内气体的压强;②B 气缸内气体的温度.解析 (1)温度决定分子的平均动能,质量相同的不同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内能不一定相同,选项A 错误;物体内能与物体宏观运动速度无关,选项B 错误;气体的内能是否变化由做功和热传递两方面决定,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正功W ,若气体同时向外界放热Q ,当W =Q 时气体的内能不变,选项C 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选项D 正确;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升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可知内能必增加,选项E 正确.(2)①打开阀门K 后,A 气缸内气体等温膨胀,则有2p 0LS =p A ⎝ ⎛⎭⎪⎫L +15L S , 解得A 气缸内气体的压强p A =53p 0. ②打开阀门K 后,B 气缸内气体绝热压缩,平衡后的气体压强为p B =p A =53p 0,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 0LS T 0=p B ⎝ ⎛⎭⎪⎫L -15L ST B , 解得B 气缸内气体的温度T B =43T 0. 答案 (2)①53p 0 ②43T 0 4.(2017·青海西宁四校联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CDE__.A .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也会变化B .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还没达到饱和状态C .处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较大的势能D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E .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原因是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2)如图所示,厚度和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S =10 cm 2的绝热气缸倒扣在水平桌面上,气缸内有一绝热并带有电热丝的T 形轻活塞固定在桌面上,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气体的温度为T 0=300 K ,压强为p =0.5×105 Pa ,活塞与气缸底的距离为h =10 cm ,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且使气缸不漏气,大气压强为p 0=1.0×105 Pa.求:①此时桌面对气缸的作用力F N ;②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缓慢加热到温度T ,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 =7 J ,内能增加了ΔU =5 J ,整个过程中活塞都在气缸内,求T 的值.解析 (1)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仅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越大,故选项A 错误;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选项B 错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大于液面内部的分子间的距离,液体内部分子间作用力接近于零,由于分子间的引力势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故选项C 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接近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故选项D 正确;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故选项E 正确.(2)①对气缸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F N +pS =p 0S ,得F N =(p 0-p )S =50 N.②设温度升高至T 时,活塞与气缸底的距离为H ,则气体对外界做功W =p 0ΔV =p 0S (H-h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 =Q -W ,解得H =12 cm.气体温度从T 0升高到T 的过程中,气体先等容变化,压强达到p 0后,气缸离开地面,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Sh T 0=p 0SH T, 解得T =p 0H phT 0=720 K. 答案 (2)①50 N ②720 K5.(2017·河北保定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DE__.A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物体内某速率的热运动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无关D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E .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A 和B 是两个壁厚不计、横截面积相等的圆柱形金属筒,现将二者套在一起(光滑接触且不漏气),A 顶部距B 底部的高度为18 cm.A 用绳系于天花板上,用一块绝热板托住B ,此时内部密封的理想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外界大气压始终为1.0×105 Pa),然后缓慢撤去绝热板,让B 下沉,当B 下沉2 cm 时,停止下沉并静止,此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在27 ℃.①求此时金属筒内气体的压强;②改变筒内气体温度可使下沉的套筒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求此时气体的温度.解析 (1)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造成的,选项A 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 错误;根据统计规律可知,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与温度无关,选项C 错误;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正确的说法,选项D 正确;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到最小的趋势,如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E 正确.(2)①设金属筒横截面积为S ,p 1=1.0×105 Pa ,V 1=18S cm 3,V 2=20S cm 3,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1V 1=p 2V 2,p 2=p 1V 1V 2=1.0×105×18S 20SPa =0.9×105 Pa. ②V 2=20S cm 3,T 2=300 K ,V 3=18S cm 3,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V 2T 2=V 3T 3, T 3=V 3T 2V 2=18S ×30020SK =270 K .(或者t =-3 ℃) 答案 ①0.9×105 Pa ②270 K(或-3 ℃)6.(2017·陕西宝鸡质检)(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DE__.A .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 .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只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C .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D .液体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E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气缸水平固定,A 、B 是两个厚度不计的活塞,面积分别为 S 1=20 cm 2,S 2=10 cm 2,它们之间用一根细杆连接,B 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重物C 连接,静止时气缸中的空气压强p =1.3×105Pa ,温度T =540 K ,气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度均为L .已知大气压强p 0=1×105 Pa ,取g =10 m/s 2,缸内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不计一切摩擦.求:①重物C 的质量M ;②逐渐降低气缸中气体的温度,活塞A 将缓慢向右移动,当活塞A 刚靠近D 处而处于平衡状态时,缸内气体的温度.解析 (1)布朗运动说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不能说明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选项A 错误;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与物体的温度有关,选项B 错误;由熵加原理可知,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选项C 正确;液体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密度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表面张力越大,选项D 正确;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选项E 正确.(2)①活塞整体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则有pS 1+p S 2=p 0S 1+pS 2+Mg ,解得M =3 kg.②当活塞A 靠近D 处时,活塞整体受力的平衡方程没变,气体压强不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S 1+S 2 L T =S 2×2L T ′, 解得T ′=360 K.答案 ①3 kg ②360 K7.(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 、bc 、ca 回到原状态,其p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DE__.A .过程ab 中气体一定吸热B .过程bc 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 .过程ca 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 .a 、b 和c 三个状态中,状态a 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E .b 和c 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汽缸内.汽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汽缸壁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 ,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汽缸底部的高度为h ,外界的温度为T 0,现取质量为m 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 4.若此后外界的温度变为T ,求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的体积.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解析 (1)由p -T 图可知,从a →b 的过程为等容变化过程,即体积不变,但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所以气体要吸热,选项A 正确;从b →c 过程,温度不变,压强减小,说明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所以要吸热,选项B 错误;从c →a 过程,压强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所以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小于气体放出的热量,选项C 错误;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因为T a <T b ,T b =T c ,所以状态a 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选项D 正确;T b =T c ,说明两状态下的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单个分子对气壁撞击的次数一样多,而两状态分子密度不同,选项E 正确.(2)设汽缸的横截面积为S ,沙子倒在活塞上后,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Δp ,故phS =(p +Δp )⎝ ⎛⎭⎪⎫h -14h S , ① 解得Δp =13p , ②外界的温度变为T 后,设活塞距底面的高度为h ′,则⎝ ⎛⎭⎪⎫h -14h S T 0=h ′S T ,③ 解得h ′=3T 4T 0h ,④ 据题意可得Δp =mg S,⑤ 气体最后的体积为V =Sh ′,⑥ 联立②④⑤⑥式得V =9mghT 4pT 0. 答案 (2)9mhgT 4pT 0 8.(1)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__AD__.A .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B .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 .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排列不规则D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2)(2017·全国卷Ⅰ)如图,容积均为V 的气缸A 、B 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 2位于细管的中部,A 、B 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 1、K 3;B 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 的底部;关闭K 2、K 3,通过K 1给气缸充气,使A 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 0的3倍后关闭K 1.已知室温为27 ℃,气缸导热.①打开K 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②接着打开K 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③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解析 (1)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选项A 正确;蜂蜡是非晶体,选项B 错误;晶体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 错误;石墨和金刚石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选项D 正确.(2)①设打开K 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 0V =p 1V 1, ①(3p 0)V =p 1(2V -V 1), ②联立①②式得V 1=V 2, ③ p 1=2p 0. ④②打开K 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 2(V 2≤2V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 2.由玻意耳定律得(3p 0)V =p 2V 2, ⑤由⑤式得p 2=3V V 2p 0, ⑥ 由⑥式知,打开K 3后活塞上升直到B 的顶部为止;此时p 2为p ′2=32p 0. ③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 3,气体温度从T 1=300 K 升高到T 2=320 K 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p ′2T 1=p 3T 2, ⑦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p 3=1.6p 0.答案 (2)①V 22p 0 ②见解析 ③1.6 Pa 9.(2017·江苏高考)(1)—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经过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BC__.A .A →B 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B .A →B 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C .B →C 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D .A →B →C 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2)甲和乙图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碳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碳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 30 s ,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__甲__(选填“甲”或“乙”)中碳粒的颗粒较大;若碳粒大小相同,__乙__(选填“甲”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3)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 ,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 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 -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由题图可知,从A 到B 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A 项气体放出热量,B 项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V =nR p T 可知,从B 到C 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气体的温度在降低,内能在减小,C 项正确,D 项错误.(2)影响布朗运动快慢的因素有两个,即悬浮颗粒的大小和液体温度,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从题图可以看出,乙中碳粒的布朗运动明显,因此温度相同时,甲中碳粒的颗粒大;颗粒相同时,乙中水的温度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3)摩尔体积V =43πr 3N A (或V =(2r )3N A ) 由密度ρ=M V ,解得ρ=3M 4πr 3N A (或ρ=M 8r 3N A ) 代入数据得ρ=1×103 kg/m 3(或ρ=5×102 kg/m 3,5×102~1×103 kg/m 3都算对)答案 (3)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