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 答案
第7章气体动理论习题解答
第7章 气体动理论7.1基本要求1.理解平衡态、物态参量、温度等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应用。
2.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性,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的统计意义及微观本质,并能熟练应用。
3.理解自由度和内能的概念,掌握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掌握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并能熟练应用。
4.理解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速率分布函数及分子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掌握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和最概然速率的求法和意义。
5.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的物理意义和计算公式。
7.2基本概念1 平衡态系统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2 物态参量描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平衡态时的宏观性质的物理量,包括压强p 、体积V 和温度T 3 温度宏观上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4 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用字母i 表示。
5 内能理想气体的内能就是气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即2iE RT ν= 6 最概然速率速率分布函数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速率,用p υ表示,p υ==≈其物理意义为在一定温度下,分布在速率p υ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在总分子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大。
7 平均速率各个分子速率的统计平均值,用υ表示,υ==≈8 方均根速率各个分子速率的平方平均值的算术平方根,用rms υ表示,rms υ==≈ 9 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平均碰撞频率Z 是指单位时间内一个分子和其他分子平均碰撞的次数;平均自由程λ是每两次碰撞之间一个分子自由运动的平均路程,两者的关系式为:Zυλ==或λ=7.3基本规律1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pV RT ν=或'm pV RT M=pV NkT =或p nkT =2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23k p n ε=3 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21322k m kT ευ==4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下,气体分子任何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均为12kT 5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1)速率分布函数()dNf Nd υυ=表示在速率υ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或任一单个分子在速率υ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出现的概率,又称为概率密度。
大学物理气体的动理论习题答案
(4)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1)、(2)、(4);(B)(1)、(2)、(3);(C)(2)、(3)、(4);(D)(1)、(3)、(4)。
2. 两 容 积 不 等 的 容 器 内 分 别 盛 有 He 和 N2 , 若 它 们 的 压 强 和 温 度 相 同 , 则 两 气 体
9.速率分布函数 f(v)的物理意义为:
[B ]
(A)具有速率 v 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B)速率分布在 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C)具有速率 v 的分子数。
(D)速率分布在 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
1
10.设 v 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P 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最可几速率,( v2 )2 代表
℃升高到 177℃,体积减小一半。试求:
(1)气体压强的变化;
(2)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变化;
(3)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原来的倍数。
解:
(1)由
p1V1 T1
p2V2 T2
,
代入T1
=300K,T2
=450K,V2
=
1 2
V1可得
p2 =3p1
即压强由p1变化到了3 p1。
(2)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D) 6 p1 。
5. 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两者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等,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 则两者[ C ]
(A)温度相同,压强相等; (B)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压强。
6.1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 T 时,其内能为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气体动理论习题详细答案
第十一章 气体动理论习题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根据速率分布函数()f v 的统计意义即可得出。
()f v 表示速率以v 为中心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而dv v Nf )(表示速率以v 为中心的dv 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故本题答案为B 。
2、答案:A解:根据()f v 的统计意义和p v 的定义知,后面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对的,后面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对的,而只有而只有A 不正确,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不是p v ,而可能是趋于无穷大,所以答案A 正确。
正确。
3、答案: A 解:2rms 1.73RT v v M ==,据题意得222222221,16H O H H H O O O T T T M M M T M ===,所以答案A 正确。
正确。
4、 由理想气体分子的压强公式23k p n e =可得压强之比为:可得压强之比为:A p ∶B p ∶C p =n A kA e ∶n B kB e ∶n C kC e =1∶1∶1 5、 氧气和氦气均在标准状态下,二者温度和压强都相同,而氧气的自由度数为5,氦气的自由度数为3,将物态方程pV RT n =代入内能公式2iE RT n =可得2iE pV =,所以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5 : 6,故答案选C 。
6、 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RTn =,内能2iU RT n =(0m M n =)。
由两式得2UiP V =,A 、B 两种容积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A 中,3i =;B 中,5i =,所以答案A 正确。
正确。
7、 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m pV RT M=可知正确答案选D 。
8、 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NkT =可得气体的分子总数可以表示为PV N kT =,故答案选C 。
9、理想气体温度公式21322k m kT e u ==给出了温度与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关系,表明温度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热学习题(答案)07-08
热 学 习 题 课 (2007.10.18)Ⅰ 教学基本要求 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1.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图象。
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
通过推导气体压强公式,了解从提出模型、进行统计平均、建立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到阐明宏观量的微观本质的思想和方法。
能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
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
2.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
3.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及速率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
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算术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
了解波耳兹曼能量分布律。
4.通过理想气体的刚性分子模型,理解气体分子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并会应用该定理计算理想气体的定压热容、定体热容和内能。
5.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
理解准静态过程。
掌握热力学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改变量及卡诺循环等简单循环的效率。
6.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
了解熵的玻耳兹曼表达式。
Ⅱ 内容提要一、气体动理论(主要讨论理想气体) 1.状态方程 pV =( M/M mol )RT pV /T = 常量 p=nkT2.压强公式32 3 322/ n /v /v nm p t ερ=== 3.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232/2kT/v m w ==4.常温下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 i=t=3 双原子 i=t+r =3+2=5多原子 i=t+r =3+3=6 5.能均分定理每个分子每个自由度平均分得能量 kT /2 每个分子的平均动能 ()kT i k /2=ε 理想气体的内能:E =( M/M mol ) (i /2)RT ; 6.麦克斯韦速率分律:22232)2(4d d v ekTm v N N )v (f kT mv -==ππmol2rms 33RT/MkT/m v v ===()()mol 88M RT/m kT/v ππ== mol22RT/MkT/m v p ==7.平均碰撞次数 v n d Z 22π= 8.平均自由程 ()n d 221πλ=二、热力学基础 1.准静态过程(略)2.热力学第一定律Q= (E 2-E 1)+A d Q =d E +d A 准静态过程的情况下()⎰+-=21d 12V V V p E E Q d Q=d E +p d V3.热容 C =d Q /d T定体摩尔热容 C V ,=(d Q /d T )V /ν 定压摩尔热容 C p ,=(d Q /d T )p /ν比热容比 γ=C p ,/C V, 对于理想气体:C V ,=(i /2)R C p ,=[(i /2)+1]R C p ,-C V ,=R γ=(i +2)/i4.几个等值过程的∆E 、 A 、 Q 等体过程 ∆E = (M/M mol )C V ,∆T A =0 Q=(M/M mol )C V ,∆T 等压过程 ∆E = (M/M mol )C V ,∆TA = p (V 2-V 1) Q=(M/M mol )C p ,∆T 等温过程 ∆E =0 A =(M/M mol )RT ln(V 2/V 1) Q =(M/M mol )RT ln(V 2/V 1)绝热过程 pV γ=常量Q=0 ∆E= (M/M mol )C V ,∆TA = -(M/M mol )C V ,∆T =(p 1V 1-p 2V 2)/( γ-1) 5.循环过程的效率及致冷系数:η=A /Q 1=1-Q 2/Q 1 w=Q 2/A =Q 2/(Q 1-Q 2) 卡诺循环: ηc =1-T 2/T 1 w c =T 2/(T 1-T 2) 6.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略)7.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及其等价性(略)8.熵 S=k ln Ω熵增原理 孤立系统中 ∆S >0Ⅲ 练习九至练习十五答案及简短解答练习九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一.选择题B B A D B二.填空题1. 体积、温度和压强;分子的运动速度(或分子运动速度、分子的动量、分子的动能). 2. 166J. 3. (2),(3),(2),(3).三.计算题1. (1)由V =p a ,得p=a 2/V 2,所以A=()()⎰⎰-==21212122211d d V V VVV /V /a V V a V p (2)由状态方程p 1V 1/T 1= p 2V 2/T 2知T 1/T 2=( p 1V 1)/( p 2V 2)= (V 1a 2/V 12)/( V 2 a 2/V 22) = V 2/V 1四.证明题1.两结论均错误.(1).等容吸热过程有Q=∆E=(M/M mol )C V ∆T∆T= Q/[(M/M mol )C V ]而C V (H e )=3R /2, C V (N 2)=5R /2,C V (CO 2)=6R /2.因摩尔数相同,吸热相同,所以∆T (H e ):∆T (N 2):∆T (CO 2) = 1/[C V (H e )] :1/[C V (N 2)] :1/[C V (CO 2)] =1/3:1/5:1/6即 ∆T (H e )>∆T (N 2)>∆T (CO 2)(2)因为等容过程,有p/T =恒量,得∆p/∆T .所以 ∆p (H e )>∆p (N 2)>∆p (CO 2)练习十 等值过程 绝热过程一.选择题A D D B B二.填空题1. 在等压升温过程中,气体膨胀要对外作功,所以比等容升温过程多吸收热量.2. >0; >0.3. 2/(i +2); i /(i +2).三.计算题 1. 容器左右初始体积都为V 0,末了体积左为4V 0/3右为2V 0/3.因等温,气体对外作功为A=[p 1V 1ln(V 2/V 1)]左+[ p 1V 1ln(V 2/V 1)]右=p 0V 0ln[(4V 0/3)/V 0]+ p 0V 0ln[(2V 0/3)/V 0] = p 0V 0ln[(4/3)(2/3)]= p 0V 0ln(8/9) 外力作功为 A '= -A =p 0V 0ln(9/8)四.证明题1.过C 再作一条绝热线CM,过D 作一条等容线DM,构成一个循环.因C 在绝热线AB 的下方,依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绝热线不能相交,故M 必在绝热线AB 的下方,即M 在D 的下方.因DM 为等容线,有 T D >T A E D >E M 循环CDMC 为正循环,对外作正功,即A=A CD-A CM>0而Q CD=E D-E C+A CDQ CM=E M-E C+A CM=0所以Q CD=Q CD-Q CM =E D-E M+ A CD- A CM>0练习十一循环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一.选择题A B A D C二.填空题1. 33.3%; 50%; 66.7%.2. 200J.3. V2; (V1/V2)γ-1T1; (RT1/V2)(V1/V2)γ-1三.计算题1. 单原子分子i=3, C V=3R/2, C p=5R/2. ca等温T a=T cab等压V a/T a=V b/T bT b=(V b/V a)T a=(V b/V a)T c(1)ab等压过程系统吸热为Q ab=(M/M mol)C p(T b-T a)= (5R/2)(V b/V a-1) T c=-6232.5Jbc等容过程系统吸热为Q bc=(M/M mol)C V(T c-T b)= (3R/2)(1-V b/V a)T c=3739.5Jca等温过程系统吸热为Q ca=(M/M mol)RT c ln(V a/V c)= RT c ln2=3456J (2)经一循环系统所作的净功A=Q ab+ Q bc+ Q ca=963J循环的效率η=A/Q1= A/( Q bc+ Q ca)=13.4%2.(1)CA等容过程p C/T C=p A/T AT C= (p C/p A)T A=75KBC等压过程V B/T B=V C/T CT B=(V B/V C)T C=(V B/V C)(p C/p A)T A=225K (2)由γ= 1.40可知气体分子为双原子,所以i=5, C V=5R/2, C p=7R/2CA等容吸热过程A CA=0Q CA=∆E CA=(M/M mol)C V(T A-T C)=(M/M mol)( 5R/2)(T A-T C)= (5/2)(p A-p C)V C=1500JBC等压放热过程A BC=p B(V C-V B)=-400J∆E BC=(M/M mol)C V(T C-T B)=(5/2)(V C-V B)p C=-1000JQ BC=∆E BC+ A BC=-1400JAB过程A BC=(1/2)(p A+p B)(V B-V A)=1000J ∆E BC=(M/M mol)C V(T B-T A)= (5/2)(p B V B-p C V C)=-500JQ BC= A BC+∆E BC=500J练习十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续)熵一.选择题 D A B A C二.填空题1. 500K.2. 7.8 .3. 不能, 相交, 1.三.计算题1.(1) T1/T2=Q1/Q2T2=T1Q2/Q1=320K(2) η=1-Q2/Q1=20%2.(1)A da=p a(V a-V d)= -5.065⨯10-3J (1)∆E ab=(M/M mol)(i/2)R(T b-T a)= (i/2)(p b-p a)V a=3.039⨯104J(2)A bc=(M/M mol)RT b ln(V c/V b)=p b V b ln(V c/V b)=1.05⨯104JA=A bc+A da=5.47⨯103J(3)Q1=Q ab+Q bc=∆E ab+A bc=4.09⨯104Jη=A/Q1=13.4%练习十三物质的微观模型压强公式一.选择题C B D A B二.填空题4. 1.33×105Pa.5.210K; 240K.6.物质热现象和热运动的规律; 统计.三.计算题1. (1) 因T等,有()2O kε=()2H kε=6.21×10-21Jmvkε22==4.83m/s(2) T=2kε/(3k)=300K2.kε=3kT/2p=2nkε/3=2n(3kT/2)/3=nkT= (N/V) kT =[(M/M mol)N A/V] kT=(M/M mol)RT/V得pV =(M/M mol)RT练习十四理想气体的内能分布律自由程一.选择题A B D B C1 1 2) 1) a(T 1二.填空题1. 5/3; 10/3.2. 1.04kg/m3.3. 温度为T 时每个气体分子每个自由度平均分得的能量.三.计算题1.依状态方程:pV= (M/M mol )RT ,有M=( pV/RT ) M mol因氢气氦气的压强、体积、温度相等, 有M (H 2)/ M (H e )= M (H 2)mol /M (H e )mol =1/2 依 E=(i/2)(M/M mol )RT=(i/2)pV 注意到压强、体积相等, 有E (H 2)/ E (H e )=[(5/2) pV ]/[(3/2) pV ]= 5/32. 平均平动动能的总和E t =(3/2)(M/M mol ) RT =(3/2)(ρV /M mol )RT =7.31×106J 内能增加 ∆E=(i /2)(M/M mol ) R ∆T=(i /2)(ρV/M mol )R ∆T =4.16×104J2v 的增量 ∆(2v )=∆(mol 3M RT )=()[]T RT/Md 3d mol∆T=()[1mol 13T M R ∆T/2=0.856m/s练习十五 热学习题课一.选择题B A C B B二.填空题1. mu 2/(3k ).2. 速率区间0~v p 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ppv v v v f vv vf v d d3. 1.5; 1; 3.25R .三.计算题1. (1)CA 等容过程 p C /T C =p A /T A 有T C = (p C /p A )T A =100KBC 等压过程 V C /T C =V B /T B 有T B = (V B /V C )T C = (V B /V C )(p C /p A )T A =300K (2)各过程对外作功A →B A AB = (p A +p B )( V B -V A )/2=400J B →C A BC = p B ( V C -V B )=-200J C →A A BC =0(3)因循环过程 ∆E=0 所以气体吸热为Q=∆E+A=A= A AB +A BC +A BC =200J2.(1)理想循环的p —V 图曲线如图:ab 绝热线,bc 等容线,ca (2) ab 绝热,有 V 1γ -1T 1= V 2γ -1T 2T 2=(V 1/V 2) γ -1T 1=2γ -1T 1一次循环系统吸热:bc 等容过程Q bc =(M/M mol )C V (T c -T b )=C V (T 1- T 2)= (5R /2)(1-2γ -1)T 1 =-5(1-2γ -1)T 1R /2ca 等温过程Q ca =(M/M mol )RT c ln(V a /V c )= RT 1ln2所以 Q = Q bc +Q ca =-5(1-2γ -1)T 1R /2+RT 1ln2=-5(1-20.4)T 1R /2+RT 1ln2=-240J 即一次循环系统放热 Q '=239.6J n=100次循环系统放热熔解冰的质量 m=n Q '/λ=7.15×10-2kgⅣ 课堂例题一.选择题1.在一封闭容器中盛有1 mol 氦气(视作理想气体),这时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仅决定于(A) 压强p . (B) 体积V . (C) 温度T . (D) 平均碰撞频率Z .2. 在下列说法(1) 可逆过程一定是平衡过程.(2) 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的. (3) 不可逆过程一定是非平衡过程.(4) 非平衡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中,哪些是正确的?(A) (1)、(4). (B) (2)、(3). (C) (1)、(2)、(3)、(4). (D) (1)、(3).3.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沿着图中直线从状态a ( 压强p 1 = 4 atm ,体积V 1 =2 L )变到状态b ( 压强p 2 =2 atm ,体积V 2 =4L ).则在此过程中:(A) 气体对外作正功,向外界放出热量.(B) 气体对外作正功,从外界吸热. (C) 气体对外作负功,向外界放出热量. (D) 气体对外作正功,内能减少.4. 下列各说法中确切的说法是: (A) 其它热机的效率都小于卡诺热机的效率.(B) 热机的效率都可表示为η = 1 – Q 2 / Q 1,式中Q 2表示热机循环中工作物向外放出的热量(绝对值),Q 1表示从各热源吸收的热量(绝对值). (C) 热机的效率都可表示为η = 1 – T 2 / T 1,式中T 2为低温热源温度,T 1为高温热源温度. (D) 其它热机在每一循环中对外作的净功一定小于卡诺热机每一循环中对外作的净功. 5.关于热功转换和热量传递过程,有下面一些叙述: (1) 功可以完全变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 (2) 一切热机的效率都只能够小于1; (3)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4)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是不可逆的. 以上这些叙述 (A) 只有(2)、(4)正确. (B) 只有(2)、(3) 、(4)正确.(C) 只有(1)、(3) 、(4)正确. (D) 全部正确.6.设有以下一些过程: (1) 两种不同气体在等温下互相混合. (2) 理想气体在定体下降温. (3) 液体在等温下汽化. (4) 理想气体在等温下压缩. (5) 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 在这些过程中,使系统的熵增加的过程是: (A) (1)、(2)、(3). (B) (2)、(3)、(4). (C) (3)、(4)、(5). (D) (1)、(3)、(5).p (atm )01234二.填空题1.用公式T C E V ∆=∆ν(式中V C 为定体摩尔热容量,视为常量,ν 为气体摩尔数)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量时,此式适用于过程。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对最概然速率p v 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p v 是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B )就单位速率区间而言,分子速率取p v 的概率最大;(C )分子速率分布函数()f v 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速率就是p v ;(D )在相同速率间隔条件下分子处在p v 所在的那个间隔内的分子数最多。
答案:A2.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如果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氧气的温度比氢气的高;(B )氢气的温度比氧气的高; (C )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D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答案:A 3.理想气体体积为 V ,压强为 p ,温度为 T . 一个分子 的质量为 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 )pV/m (B )pV/(kT)(C )pV/(RT) (D )pV/(mT)答案:B4.有A 、B 两种容积不同的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则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热力学能(内能)A U V ⎛⎫ ⎪⎝⎭和BU V ⎛⎫ ⎪⎝⎭的关系为 ( ) (A )A B U U V V ⎛⎫⎛⎫< ⎪ ⎪⎝⎭⎝⎭;(B )A B U U V V ⎛⎫⎛⎫> ⎪ ⎪⎝⎭⎝⎭;(C )A BU U V V ⎛⎫⎛⎫= ⎪ ⎪⎝⎭⎝⎭;(D )无法判断。
答案:A5.一摩尔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
(A )32mol M RT M (B )2i RT (C )32RT (D )32KT 答案:C二、简答题1.能否说速度快的分子温度高,速度慢者温度低,为什么?答案:不能,因为温度是表征大量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宏观物理量,也就是说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所以说温度是一个统计值,对单个分子说温度高低是没有意义的。
2.指出以下各式所表示的物理含义:()()()()()RT i RT i kT i kT kT 252423232211ν 答案: (1)表示理想气体分子每个自由度所具有的平均能量(2)表示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3)表示自由度数为的分子的平均能量(4)表示分子自由度数为i 的1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5)表示分子自由度数为i 的ν 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3. 理想气体分子的自由度有哪几种?答案: 理想气体分子的自由度有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
《大学物理》第8章气体动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第8章气体动理论练习题及答案练习1一、选择题1. 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B、C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
A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1,它产生的压强为p1,B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1,C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n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为( )A. 3p1;B. 4p1;C. 5p1;D. 6p1.2.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尔兹曼常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 pVm⁄; B. pVkT⁄; C. pV RT⁄; D. pV mT⁄。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pV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B. 将降低;C. 不变;D. 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1. 解释下列分子动理论与热力学名词:(1) 状态参量:;(2) 微观量:;(3) 宏观量:。
2. 在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中,体现统计意义的两条假设是:(1) ;(2) 。
练习2一、选择题1.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p 1>p 2;B. p 1<p 2;C. p 1=p 2;D. 不能确定。
2. 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为n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为E k V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为ρ,分别有如下关系 ( )A. n 不同,E k V ⁄不同,ρ不同;B. n 不同,E k V ⁄不同,ρ相同;C. n 相同,E k V ⁄相同,ρ不同;D. n 相同,E k V ⁄相同,ρ相同。
3. 有容积不同的A 、B 两个容器,A 中装有刚体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刚体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 A 和E B 的关系( )A. E A <E B ;B. E A >E B ;C. E A =E B ;D.不能确定。
1.热学习题解答.
第1章 温度习题答案一、 选择题 1. D 2. B二、填空题1. Pa 31008.9⨯ K 4.90 C 08.182-三、计算题1. 解:漏掉的氢气的质量kg T Vp T V p R M m m m 32.0)(22211121=-=-=∆第2章 气体分子动理论答案一、选择题1. B解:两种气体开始时p 、V 、T 均相同,所以摩尔数也相同。
现在等容加热 V C MQ μ=△T ,R C R C V V 25,232H He ==由题意 μM Q =HeR 23⋅△T = 6 J 所以 R M Q 252H ⋅=μ△T =(J)1063535H =⨯=e Q 。
2. C 解:由,)(,)(,He 222O 1112R MT V p R M T V p R MT pV ⋅=⋅==μμμ,,2121T T p p ==又 所以,21)()21He O 2==V V MM μμ( 根据内能公式,2RT i M E ⋅=μ得二者内能之比为65352121=⋅=E E 3. B解:一个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23kT w =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总和为3210410523232323-⨯⨯⨯⨯===⋅==pV RT M kT N Mw N W A μμ =3(J)。
4. C解:由RpVC E RT MpV T C ME VV ===得 ,μμ, 可见只有当V 不变时,E ~ p 才成正比。
5. D解:因为)(d v f NN =d v ,所以)(21212v f N mv v v ⋅⋅⎰d ⎰=21221v v mv v d N 表示在1v ~2v 速率间隔内的分子平动动能之和。
6. D 解:由,2,2122v n d z nd ππλ==体积不变时n 不变,而v ∝T , 所以, 当T 增大时,λ不变而z 增大。
二、填空题1. 27.8×10-3 kg ⋅mol -1 解:由RT MpV μ=可得摩尔质量为523mol10013.1100.130031.8103.11⨯⨯⨯⨯⨯⨯====--p RT pV MRT M ρμ )m o l (k g 108.2713--⋅⨯=2. 1.28×10-7K 。
气体动理论
1质量为 m 摩尔质量为 M 的理想气体,在平衡态下,压强 p、体积 V 和热力学温度 T 的关系 式是 A、pV=(M/m)RT B、pT=(M/m)RV C、pV=(m/M)RT D、VT=(m/M)Rp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9.1 分2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 =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将降低 B、将升高 C、保持不变 D、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得分: 9.1 分3在标准状态下,任何理想气体每立方米中含有的分子数都等于 A、 B、 C、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得分: 0.0 分 4 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隔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 0.1 kg 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应装入同一温度的氧气的质量 为 A、0.16 kg B、0.8 kg C、1.6 kg D、3.2 kg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9.1 分5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 V,压强为 p,温度为 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m,k 为玻尔兹曼常量, R 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pV / m B、pV / (kT) C、pV / (RT) D、pV / (mT)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得分: 0.0 分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平衡态态下,气体压强 p、体积 V 和热力学温度 T 的关系式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9.1 分 7 某理想气体在温度为 27℃和压强为 1.0×10-2atm 情况下,密度为 11.3g/m3,则这气体的 摩尔质量 Mmol=______g/mol。
正确答案:第一空: 27.8-28我的答案: 得分: 0.0 分第一空: 0.0113批语 8热力学温度 T 和摄氏温度 t 的关系是 T=t+_________(取整数) 正确答案:第一空:273我的答案: 得分: 9.1 分 第一空: 273批语 9质量为 m、摩尔质量为 M 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状态方程写为这 pV=(m/M)________, 状态方程的另一形式为 p=nkT,其中 n 是理想气体的________,k 称为________常数。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习题答案8-1 目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为Pa 1033.111-⨯,,求此真空度下3cm 1体积内有多少个分子?(设温度为27℃)[解]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kT P =得 kT V NP =,kT PV N =故 323611102133001038110110331⨯=⨯⨯⨯⨯⨯=---...N (个)8-2 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V p -图中的曲线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图线的BC 段是以横轴和纵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1)已知气体在状态A 时的温度是K 300=A T ,求气体在B 、C 、D 时的温度。
(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 T V -图(T 为横轴)中画出来,并标出状态变化的方向。
[解] (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 =恒量,可得:由A →B 这一等压过程中BBA A T V T V = 则 6003001020=⋅=⋅=A AB B T V V T (K) 因BC 段为等轴双曲线,所以B →C 为等温过程,则==B C T T 600 (K)C →D 为等压过程,则CCD D T V T V = 3006004020=⋅=⋅=C CD D T V V T (K) (2)8-3 有容积为V 的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为m 的分子1N 和2N 个, 它们的方均根速率都是0υ,求: (1)两部分的分子数密度和压强各是多少?(2)取出隔板平衡后最终的分子数密度和压强是多少?010203040[解] (1) 分子数密度 VNV N n VN V N n 2222111122====由压强公式:231V nm P =, 可得两部分气体的压强为 VV mN V m n P VV mN V m n P 3231323120220222012011====(2) 取出隔板达到平衡后,气体分子数密度为 VN N V N n 21+==混合后的气体,由于温度和摩尔质量不变,所以方均根速率不变,于是压强为:VV m N N V nm P 3)(31202120+==8-4 在容积为33m 105.2-⨯的容器中,储有15101⨯个氧分子,15104⨯个氮分子,g 103.37-⨯氢分子混合气体,试求混合气体在K 433时的压强。
气体动理论答案
一.选择题1.(基础训练2)[C]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 K/V),单位体积内气体的质量?的关系为:(A) n不同,(E K/V)不同,??不同.(B) n不同,(E K/V)不同,??相同.(C) n相同,(E K/V)相同,??不同.(D) n相同,(E K/V)相同,??相同.【解】:∵nkTp=,由题意,T,p相同∴n相同;∵kTnVkTNVEk2323==,而n,T均相同∴VEk相同由RTMmpV=得m pMV RTρ==,∵不同种类气体M不同∴ρ不同2.(基础训练6)[C]设v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pv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最概然速率,2/12)(v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方均根速率.处于平衡状态下理想气体,三种速率关系为(A)pvvv==2/12)((B) 2/12)(vvv<=p(C) 2/12)(vvv<<p(D)2/12)(vvv>>p【解】:最概然速率:pv==算术平均速率:()v vf v dv∞==⎰2()v f v dv∞==⎰3. (基础训练7)[ B ]设图7-3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2O p v 和()2H p v 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A)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O p v /()2H p v =4.(B)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O p v /()2H p v =1/4.(C)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O p v /()2H p v =1/4.(D)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O p v /()2H p v = 4. 【解】:理想气体分子的最概然速率2p RTv M=,同一温度下摩尔质量越大的p v 越小,又由氧气的摩尔质量33210(/)M kg mol -=⨯,氢气的摩尔质量3210(/)M kg mol -=⨯,可得()2O p v /()2H p v =1/4。
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 答案
理工科专业 《大学物理B 》 气体动理论 热力学基础 答:1123V p 0 p OVV 12V 1p 12p 1AB图14、 给定的理想气体(比热容比γ为已知),从标准状态(p 0、V 0、T 0)开始,作绝热膨胀,体积增大到三倍,膨胀后的温度T =____________,压强p =__________. 答: 1)1(T -γ , )1(p γ(C) 前者一定就是平衡态,后者一定不就是平衡态.图 2(D) 后者一定就是平衡态,前者一定不就是平衡态.( C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 ① 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②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 ③ 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④ 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 以上正确的断言就是: (A) ① 、③ . (B) ②、③.(C) ③. (D) ③、④.( D )5、有人设计一台卡诺热机(可逆的).每循环一次可从 400 K 的高温热源吸热1800 J,向 300 K 的低温热源放热 800 J.同时对外作功1000 J,这样的设计就是 (A)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B)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C) 不行的,卡诺循环所作的功不能大于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D) 不行的,这个热机的效率超过理论值.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请在括号里打上√或×)( × )1、气体的平衡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相同。
( √ )2、一系列的平衡态组成的过程就是准静态过程。
( × )3、功变热的不可逆性就是指功可以变为热,但热不可以变为功。
( × )4、热传导的不可逆性就是指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 × )5、不可逆循环的热机效率121Q Q bukeni -<η。
气体动理论
能有如下关系:
()
(A)和都相等;
(B)相等,而不相等;
(C)相等,而不相等; (D)和都不相等。
15.刚性多原子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
()
(A) (B) (C) (D)
16.1mol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时,其内能为(式中R为
摩尔气体常量,k为玻尔兹曼常量)
()
(A);
(B);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两个的大小关系是
()
(A)P1>P2; (B)P1<P2; (C)P1=P2; (D)不能确定
14.下列各试中哪一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式中M为气体
的质量,m为气体分子的质量,N为气体分子的总数目,n为气体分
子数密度) ( )
(A); (B); (C); (D)
15.1mol氮气,由状态A(P1,V)变到状态B(P2,V),气体内能的增量为 ()
(C)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D)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量为。
11.对一定量气体来说,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当温度不变时,气体对器壁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少而增大;当体积不
变时,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B)当温度不变时,气体对器壁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少而减少;当体积不
变时,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A) 2倍 (B) 4倍 (C) 6倍 (D) 34倍 21.三个容器A、B、C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相同,而方
均根速率之比为=1∶2∶4,则其压强之比∶∶为: ()
(A) 1∶2∶4; (C) 1∶4∶16;
(B) 1∶4∶8; (D) 4∶2∶1。
大学物理答案第七章
(3)若沿过程曲线从a到c状态,内能改变为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所作的功为
7-3 2mol的氮气从标准状态加热到373 K,如果加热时(1)体积不变;(2)压强不变,问在这两种情况下气体吸热分别是多少?哪个过程吸热较多?为什么?
分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增加系统的内能,另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在常温和常压下氮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无论经过什么样的准静态过程从标准状态加热到373 K,其内能的变化都相同.在等体过程中气体对外不作功,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系统的内能的增加,而在等压过程中,除增加内能外,还要用于系统对外作功,因此吸热量要多些.
分析气体动理论的能量公式表明,气体的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而且定义了方均根速率 .只要温度不变,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方均根速率都不变.本题中,可以通过等温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的表达式确定该过程中系统的温度.
解等温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为
7-92 m3的气体等温地膨胀,压强从 变到 ,求完成的功.
第七章热力学基础
7-1 假设火箭中的气体为单原子理想气体,温度为2000 K,当气体离开喷口时,温度为1000 K,(1)设气体原子质量为4个原子质量单位,求气体分子原来的方均根速率 .已知一个原子质量单位=1.6605×10-27kg;(2)假设气体离开喷口时的流速(即分子定向运动速度)大小相等,均沿同一方向,求这速度的大小,已知气体总的能量不变.
p
p22
p0等温线
1
p1
OV2V1V
图7-12
分析对于双原子理想气体,热容比 .不论经历什么过程,只要初终态气体的温度相同,就可以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建立类似于等温过程中初态和终态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12章 气体动理论一、填空题:1、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假设在7℃时轮胎中空气压强为4.0×510pa .则在温度变为37℃,轮胎内空气的压强是 。
〔设内胎容积不变〕2、在湖面下深处〔温度为℃〕,有一个体积为531.010m -⨯的空气泡升到水面上来,假设湖面的温度为℃,则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是 。
〔取大气压强为50 1.01310p pa =⨯〕3、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50 1.0110p pa =⨯,温度为℃,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为 ;氧气的密度为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
〔设分子均匀等距排列〕4、星际空间温度可达2.7k ,则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方均根速率为 ,最概然速率为 。
5、在压强为51.0110pa ⨯下,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66.010cm -⨯,当温度不变时,压强为 ,则其平均自由程为。
6、假设氖气分子的有效直径为82.5910cm -⨯,则在温度为600k ,压强为21.3310pa ⨯时,氖分子1s 内的平均碰撞次数为 。
7、如图12-1所示两条曲线(1)和(2),分别定性的表示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对应温度高的曲线 是 .假设图中两条曲线定性的表示相同温度下的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曲线,则表示氧气速率分布曲线的是 .8、试说明以下各量的物理物理意义: 〔1〕12kT , 〔2〕32kT , 〔3〕2i kT , 〔4〕2i RT , 〔5〕32RT , 〔6〕2M i RT Mmol 。
参考答案:1、54.4310pa ⨯2、536.1110m -⨯ 图12-13、25332192.4410 1.30 6.2110 3.4510m kg m J m ----⨯⋅⨯⨯ 4、2121121.6910 1.8310 1.5010m s m s m s ---⨯⋅⨯⋅⨯⋅ 5、6.06pa 6、613.8110s -⨯ 7、〔2〕 ,〔2〕8、略二、选择题:教材习题12-1,12-2,12-3,12-4. 〔见课本p207~208〕参考答案:12-1~12-4 C, C, B, B.第十三章热力学基础一、选择题1、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均可看成刚性分子〕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 5 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的热量是 〔 〕〔A 〕 6 J 〔B 〕 5 J 〔C 〕 3 J 〔D 〕 2 J2、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理可以断定:〔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作了功;〔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3〕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4〕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
第13章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
第13章⽓体动理论及热⼒学第13章⽓体动理论及热⼒学习题13.1 在⽔银⽓压计中,从⽔银池表⾯到封闭管管顶的距离为Lmm ,在标准⽓压计的读数为Hmm Hg和温度t 1℃的情况下,有⼀空⽓泡进⼊管中,因此⽔银柱的⾼减少到h 1mm ,求该⽓压计⽓压修正量ΔP 的表⽰式,并对任何温度t ℃时的任何⽓压计读数h 进⾏修正。
13.2 轮胎的计⽰压强(轮胎内压强与⼤⽓压之差)是1.65×105Pa ,轮胎的内体积为V0。
问在标准⼤⽓压下打⽓时要充⼊多⼤体积的同温度空⽓?13.3 ⼀氦氖激光器,⼯作温度为27℃,管内⽓体压强为2.4mm Hg,氖⽓与氦⽓的压强⽐是1:7。
求管内氦⽓和氖⽓的分⼦数密度各是多少?13.4 ⼀热⽓球的容积为2200m 3,⽓球本⾝和负载质量共725kg ,若其外部空⽓温度为20℃,要想使⽓球上升,其内部空⽓最低要加热到多少度?13.5 ⼀⽓缸内储有理想⽓体,⽓体的压强、摩尔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1,V 1和T 1。
现将⽓缸加热,使⽓体的压强和体积同⽐例地增⼤,即在初态和末态,⽓体的压强P和摩尔体积V都满⾜下列关系式P=CV其中C为常数。
(1)求常数C (⽤P1,T 1和普适常数R 表⽰)。
(2)设T 1=200K ,当摩尔体积增⼤到2V 1时,⽓体的温度是多少?13.6 (1)试⽤范德⽡尔斯⽅程计算密闭于容器内的质量为2.2kg 的CO 2的压强。
设容器的容积V =30×10-3m 3,温度t =27℃。
将这结果与在同⼀情况下的理想⽓体的压强相⽐较。
(2)试计算密度为100kg ·m -3、压强为100atm 的O 2的温度,并与理想⽓体作⽐较。
CO 2的a=3.6×10-6m 6·atm ·mol -2,b =4.3×10-5m 3·mol -1。
O2的a=1.36×10-6m 6·atm ·mol -2,b =3.2×10-5m 3·mol -1。
气体动理论一章习题解答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 nkT ∝ T
分子平均平动能 ε k =
1 2 3 kT ,且 ε k = 2 m v ,所以,气体温度与气体分子的 2
方均根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即
T ∝ v2
因此,气体的压强
2 ⎞ P∝⎛ ⎜ v ⎟ ⎝ ⎠ 2
所以,气体的压强之比 PA:PB:PC 为 12:22:42 = 1:4:16,答案(C)正确。
P = nkT
氦气和氮气密度相同, 氦气的分子量小,它的分子数密度大,所以氦气的 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所以,只有答案(C)是正确的。
习题 6─3
图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的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速率分布曲 ]
线, ( v P ) O2 和 ( v P ) H 2 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分子的最可几速率,则: [ (A) 图中 a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 v P ) O2 (v P ) H = 4 。
习题 6—6
若室内升起炉子后温度从 15℃升高到 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 ] (B) 4%。 (C) 9%。 (D) 21%。
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 (A)0.5%。
解:依题设条件并应用公式
P = nkT 可得
P1 = n1 kT1 = P2 = n2 kT2
所以
n2 T1 273 + 15 288 = = = n1 T2 273 + 27 300
2
解:由麦氏速率分布率,在相同温度下,气体的分子量越大其速率大的分子 比率越少,曲线峰值左移,从给定的分布曲线可以判断图中 a 表示氧气分子的速 率分布曲线。另一方面,由于气体分子最可几速 率为
f(v) a b
vP =
所以
大学物理第5章练习答案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练 习 一一. 选择题1. 一个容器内贮有1摩尔氢气和1摩尔氦气,若两种气体各自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分别为1p 和2p ,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C )(A) 21p p >; (B) 21p p <; (C) 21p p =; (D) 不确定的。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为( D )(A) 2x v =m kT 3; (B) 2x v = (1/3)m kT 3 ; (C) 2x v = 3kT /m ; (D) 2x v = kT/m 。
3. 设M 为气体的质量,m 为气体分子质量,N 为气体分子总数目,n 为气体分子数密度,0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各式中哪一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A )(A)pV M m ⋅23; (B)pV M M mol ⋅23; (C) npV 23; (D) 023N pV M M mol ⋅。
4. 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动动能的量度;(B)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C)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D)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二.填空题1. 在容积为10?2m 3的容器中,装有质量100g 的气体,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200m/s ,则气体的压强为ap 51034⨯。
2. 如图1所示,两个容器容积相等,分别储有相同质量的N 2和O 2气体,它们用光滑细管相连通,管子中置一小滴水银,两边的温度差为30K ,当水银滴在正中不动时,N 2和O 2的温度为2N T = 210k ,2O T = 240k 。
( N 2的摩尔质量为28×10-3kg/mol,O 2的摩尔质量为32×10-3kg/mol)3.分子物理学是研究大量微观粒子的集体运动的统计表现 的学科, 它应用的方法是 统计学 方法。
大物第五章答案
气体动理论一. 基本要求1. 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图象及理想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
2. 理解气体压强、温度的统计意义,通过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了解从提出模型、进行统计平均、建立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到阐明宏观量的微观本质的思想和方法。
3. 了解玻耳兹曼能量分布律及等温气压公式,并用它们来处理一些有关的简单问题。
4. 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分布函数、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了解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的意义及求法。
5. 理解能的概念及能量均分定理,会用能均分定理计算理想气体的能。
6. 了解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平均碰撞频率的意义及其简单计算。
二. 容提要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其态参量压强p 、体积V 及温度T 之间存在的关系式RTM MpV mol=利用状态方程可以由一些已知的态参量推算另一些未知的态参量。
2. 压强公式 反映理想气体的压强P 与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k ε及分子数密度n之间的关系式,其数学表达式为)(2v 213232m n n P k =ε=式中221v m k =ε代表一个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m 代表分子的质量。
3. 温度公式 描述气体温度与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之间的关系式,其数学表达式为kTk 23=ε式中,k 为玻耳兹曼常量。
由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可以得到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另一种形式nkTP =4. 能量均分定理 当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分布与每一个自由度(平动、转动)上的平均能量均为kT 21。
利用能均分定理很容易计算理想气体的能。
5. 理想气体的能 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各种平均动能的总和。
质量为M 的理想气体的能RTi M M E mol 2=式中mol M 为气体的摩尔质量,i 为自由度。
6.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分布在速率区间v ~ v +d v 的分子数d N 与总分子数N 的比率按速率v 的分布规律。
速率分布函数 分布在速率v 附近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率,即分子速率出现在v 附近单位速率间隔的概率,亦即概率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A) 一定都是平衡态. (B) 不一定都是平衡态. (C) 前者一定是平衡态,后者一定不是平衡态.
(D) 后者一定是平衡态,前者一定不是平衡态.
( C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 ① 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②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 ③ 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④ 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 以上正确的断言是: (A) ① 、③ . (B) ②、③.
(C) ③. (D) ③、④.
( D )5、有人设计一台卡诺热机(可逆的).每循环一次可从 400 K 的高温热源吸热1800 J ,向 300 K 的低温热源放热 800 J .同时对外作功1000 J ,这样的设计是 (A)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B)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C) 不行的,卡诺循环所作的功不能大于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D) 不行的,这个热机的效率超过理论值.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请在括号里打上√或×)
( × )1、气体的平衡态和力学中的平衡态相同。
( √ )2、一系列的平衡态组成的过程是准静态过程。
( × )3、功变热的不可逆性是指功可以变为热,但热不可以变为功。
( × )4、热传导的不可逆性是指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 × )5、不可逆循环的热机效率1
2
1Q Q bukeni -
<η。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
1、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理想气体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各如何?
答: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
(1分)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论出发,运用力学规律,通过统计平均的办法,求出热运动的宏观结果,(1分)再由实验确认的方法。
(1分)
从宏观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大时,实际气体都可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压强越低,温度越高,这种近似的准确度越高。
(1分)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把分子看成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
(1分)
2、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别证明,在V p -图上一绝热线与一等温线不能有两个交点,如图2所示。
解:(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W E Q +∆=
若有两个交点a 和b ,则经等温b a →过程有
0111=-=∆W Q E (1分)
经绝热b a →过程
022=+∆W E
022<-=∆W E (1分)
从上得出21E E ∆≠∆,这与a ,b 两点的内能变化应该相同矛盾。
(1分)
(2)若两条曲线有两个交点,则组成闭合曲线而构成了一循环过程,这循环过程只有吸热,无放热,且对外做正功,(1分)热机效率为%100,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1分) 五、计算题(写出公式、代入数值、计算结果。
)
1、(10分)容器中储有氧气,其压强为P=0.1MPa(即1atm)温度为27℃,求 (1) 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n ;(2) 氧分子的质量m ;(3) 气
体密度ρ.
解:(1)由气体状态方程nkT p =,得:
2423
51045.23001038.110013.11.0⨯=⨯⨯⨯⨯==-kT p n m -3
(4分,公式2分,结果2分) (2)氧分子的质量
2623
0mol 1032.510
02.6032
.0⨯=⨯==
N M m Kg (3分,公式2分,结果1分) (3)由气体状态方程RT M M
pV mol
=
得
13.030031.810013.11.0032.05
mol =⨯⨯⨯⨯==RT p M ρ3m kg -⋅ (3分,公式2分,结果1分)
2、(10分)容器内有11 kg 二氧化碳和2 kg 氢气(两种气体均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已知混合气体的内能是8.1×106
J .求: (1) 混合气体的温度;
(2)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二氧化碳的M mol =44×10-3
kg ·mol -1
) 解:(1) RT
M M i RT M M i E 2
mol 2
21mol 1122+=
(公式2分)
R M M i M M i E/T ⎪⎪⎭
⎫ ⎝⎛+=2mol 2
21mol 1122=300 K (结果2分) (2) kT 2
6
1=
ε=1.24×10-20J (3分,公式2分,结果1分) kT 2
5
2=
ε=1.04×10-20J (3分,公式2分,结果1分) 3、(8分)如图3所示,一系统由状态a 沿acb 到达状态b 的过程中,有350 J 热量传入系统,而系统作功126 J . (1)若沿adb 时,系统作功42 J ,问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
(2)若系统由状态b 沿曲线ba 返回状态a 时,外界对系统作功为84 J ,试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传递是多少
?
图3
解:(1)由acb 过程可求出b 态和a 态的内能之差
Q E W =∆+
350126224E Q W ∆=-=-= J (3分,公式2分,结果1分)
abd 过程,系统作功42W = J
22442266Q E W =∆+=+=J 系统吸收热量 (2分)
(2) ba 过程,外界对系统作功84W =-J (1分)
22484308Q E W =∆+=--=-J 系统放热 (2分)
4、(10分)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K 加热到350K ,问在下列两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热量?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做了多少功? (1) 容积保持不变; (2) 压力保持不变。
解:(1)等体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E Q ∆= (1分) )(2)(1212T T R i
v
T T vC E Q -=-=∆=V (1分)
25.623)300350(31.82
3
=-⨯⨯=
∆=E Q J (1分) 对外作功0=W (1分) (2)等压过程:
)(22
)(1212T T R i v
T T vC Q -+=-=P (2分)
75.1038)300350(31.82
5
=-⨯⨯=
Q J (1分) )(12T T vC E -=∆V (1分) 内能增加25.623)300350(31.82
3
=-⨯⨯=
∆E J (1分) 对外作功1038.75623.5415.5W Q E =-∆=-=J (1分)
5、(12分)如图4所示是一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其中AB 和CD 是等压过程,BC 和DA 为绝热过程,已知B 点和C 点的
温度分别为2T 和3T .求此循环效率.这是卡诺循环吗?
解:(1)热机效率12
1Q Q -
=η
(1分)
图4
AB 等压过程:吸热 )(P mo 1A B l
T T C M M
Q -=
(1分) CD 等压过程:放热)(P mol
2
2D C T T C M M
Q Q -='-= (1分) )/1()
/1(1
2B A B C D C A B D C T T T T T T T T T T Q Q --=--= (1分) 根据绝热过程方程得到:
AD 绝热过程:γ
γγγ----=D D A A T p T p 11; BC 绝热过程: 11B B C C p T p T γγγγ
----= (2分)
又,,D A
A B C D C B
T
T p p p p T T ===
得: (3分) 2
3
1T T -
=η (1分) (2)不是卡诺循环,因为不是工作在两个恒定的热源之间.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