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022届高三党必备学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022届高三党必备学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022届高三党必备学习资料!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使用说明书:先使用“自查点”查出弱点,再结合提纲查漏补缺,最后回归自查点审核复习效果。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自查(复习着重)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影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表现?(地方问题,中央问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表现?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历程?古代中国监察制度发展历程?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等级秩序为诸侯—卿大夫—士,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

太尉掌军事。

地方实行郡县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的长官不得世袭,由皇帝直接任免。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5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6。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打破了分封制,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格局7。

西汉汉武帝时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

汉初郡国并行。

8。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9。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

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

10。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领六部,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1.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明成祖时,设“内阁”。

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12。

清朝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纲要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纲要

①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②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③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子)④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⑤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对后世影响深远。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分封制)。

(二)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3)地方:郡县制的推行①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郡县制的内容及特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③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影响(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部分全本要点提纲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部分全本要点提纲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部分全本要点提纲整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一秦的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2.条件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④主观: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3.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了中国历第- -个统- -的、封建_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_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1.内容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制、诏、玺)④皇位世袭2.特点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皇权至上一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_度的重要特征三、中央官制1.内容—三公九卿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管理全国军事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2.特点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

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_,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纲要(第一二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纲要(第一二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纲要(第一二单元)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纲要(专题一)I.【课标条目解读】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2、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西周统治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分封制的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分封制的局限性: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4、西周的宗法制内容:是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6、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国家一体格局的形成。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皇帝制度(表现)三公九卿制(三公的职能)地方:郡县制郡县制实施的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3、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承秦制”,有所变化:汉武帝时,重用尚书令、侍中等,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② 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制度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制度史复习提纲
解放战争
1946-1949
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五四运动
时期
地点
主力
方式
五月四日
北京
学生
游行示威
六月五日
上海
工人
罢工、罢市、罢课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3、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北京条约》
英占九龙地方一区;沙俄侵占北方的大片领土
英法赔款各800万两
沿海沿江十处
口岸、天津
公使进京、内地游历、
长江通航
《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二亿两白银
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通商口岸投资办厂,产
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马关条约》的危害
条款内容
危害
割地
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台湾与祖国分离50年。
决策程序
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皇帝裁决
郡县制
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地方
地方官僚制度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的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制度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期
过程
特点
早期的政治制度
远古时代的部落联盟
初具国家规模
禅让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 政治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  政治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范围: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封诸侯。

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2.宗法制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核心(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内容: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 ③郡县制[地方官制]特点: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

(1)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③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3) 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长官由皇帝任命,向中央负责。

影响: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袭,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4、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意义:①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朝所沿袭。

5、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强化(1)措施:从权、钱、兵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1)收精兵;(2)削实权;A、中央:削夺宰相和武将的权力,B、地方: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设通判监督。

(3)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运往京师,由中央掌握。

(2)、影响:A、改变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B、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造成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6、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直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高一政治史第一课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史第一课复习提纲

政治史(必修Ⅰ)复习提纲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中国文明:大河文明;含义;大河流域,地域广阔特点:古代文明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一体,等级森严。

一、夏代:(约前2070---前1600)1、公元前2070年建立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王权);产生了王位世袭制代替了“选贤与能的禅让制”(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二、商代(前1600—前1046年,重神是神的世界)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体现商王以神权巩固王权)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4.影响:①内服设百官,建立中央官制,外服制度类似于一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样商朝建立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中国社会出现了早期政治制度,进入了早期政治文明阶段;②商王通过神化王权和政治制度来治理国家,从而使王朝持续了五个世纪。

5.商王与方国的关系:①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②商王对方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三、西周(前1046---前771年)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早期政治制度是以宗法分封制为代表。

(1)分封制:与安徽省简称“皖”有关制度是分封制;陕西省:秦;山东省:鲁;山西省:晋;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初封国:鲁、齐、燕、卫、宋、晋姬姓封国。

同姓不通婚,如姓名:姓:家族的标志符号;反映:宗法观念深厚;名:地方分封制。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西周封国主要有几类:同姓封国;异姓封国:A.功臣、姻亲;B原来的附属国;C殷商;D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

(央集权制:是:①皇权至上基本矛盾主要表:从汉至元中国度的形成发展1)积极作用:①消极作用:①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创造清:1。

康康熙设南书房2.雍正设军机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代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限于器物层面。

《南京条约》(1842年)A.《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的原则。

中推动历史前进仍是农民阶级,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B.《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③太平天国 运动(开始、全盛、转折、失败)②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国政治文明进列强的政治侵略(战争和瓜分土地)和经济侵略(资本输出为主)并行,并形成宰割中国的同盟;中日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功绩:1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4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5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程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农民阶级让位于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民主革命是主流。

(188年—1885年)失败表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①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左宝贵、邓世昌)②反割台斗争(刘永福、徐骧):资产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1927.8~1937.6)抗日战争时期(1937.7~1845.8):中华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的抗战,赢得了胜利,改变了反帝屡败的局面。

解放战争时期(1945.9国民党:~1949.9 )1.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6。

7)2.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陕北解放区(1947)3.蒋介石元旦“求和”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知识纲要[原创首发]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知识纲要[原创首发]

历史必修一知识纲要(第一二课)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传承方式为“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这样,王位世袭制就取代了禅让制。

(1)分封制(封土建国):①分封目的:为了有效的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

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③被封诸侯的义务: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④分封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⑤分封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2)宗法制:①原因(目的):为巩固统治,解决贵族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②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③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④影响(作用):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诸侯不在听命周天子,纷纷称王,诸侯间战争不断。

秦国经商鞅变法后,通过兼并战争消灭六国,与公元前221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1)中央官制:①皇帝制度(秦始皇创制)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三公九卿制:丞相(百官之首,管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太尉(管军务,为虚职,实权在皇帝手中)(2)地方官制:郡县制(中国县制的开端):全国分36郡,郡下设县。

郡守和县令(长)由皇帝直接任命,对皇帝负责。

通过郡县制,秦朝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3)评价:中央和地方官制的制定,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特点:权力高度集中(5)作用(影响):①积极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②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必修一政治制度史复习纲要

必修一政治制度史复习纲要

2012年四川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政治制度史复习纲要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1、了解先秦时期王朝变迁: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朝,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家天下”从此开始公元前17世纪,汤推翻夏,建立商朝(又叫做殷朝),中国最早有文字可考的朝代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公元前771,少数民族攻破了镐京,西周灭亡。

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史称“东周”。

前770---前476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前475---前221 战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

2、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西周的分封制——崭新的政治风格目的: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对象: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义务:向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守土作战、朝觐述职等义务。

评价:进步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促进文化交流,扩大统治疆域,使周的统治延续数百年局限性: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3、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西周的宗法制——典型的政治特征概念: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目的:巩固王权,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③严格的等级制;④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结果: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关系决定的等级结构评价: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4、二者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具体体现。

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了解秦的统一(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前提):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朝过程:攻灭六国,初步统一(蒙恬)北伐匈奴,修筑长城和直道,收回河套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开凿灵渠,勾通湘水和漓水,把长江和珠江连在一起),设置三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管辖“西南夷”,纳入版图: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临洮、北到长城一带。

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精简_重点归纳)

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精简_重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Ⅰ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1)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1、了解汉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这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高中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

高中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

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分封制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

作用:加强统治,扩大疆域。

挑战:春秋楚王问鼎。

诸侯义务:2、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和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等级;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作用:保证贵族政治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首创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②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九卿制;③地方实行郡县制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奠定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5、汉朝:郡国并行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元朝:地方:行省制度,中央:中书省明朝: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度清朝:雍正创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6、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前期积极作用为主,有利于巩固统一,明清时期消极作用为主,阻碍社会进步。

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关税协定。

2、《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二、抗日战争1、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2、国民党正面战场: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八))、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3、共产党敌后战场:相持阶段的主战场,百团大战(彭德怀、八路军、华北)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5、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过程:金田起义(爆发)——定都天京——天京陷落(失败)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使它没有真正实行。

洪仁王干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高考历史复习纲要必修1

高考历史复习纲要必修1

历史复习纲要必修Ⅰ政治专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注意“烽火戏诸侯”、“溥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宾,莫非王臣”2、西周的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树状图)。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注意与现实生活相关问题相联系,如:家族观念、修家谱等。

3、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③皇位世袭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朝:中央:中外朝,布衣为相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北宋:中央:二府、参知政事、三司使地方:文臣作知州元朝: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管理西藏机构为宣政院(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明朝:废丞相(明太祖时期)、设内阁(明成祖)。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清朝: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1)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背纲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背纲

必修一背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的创立者、特点、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2、西周分封制分封的对象、内容3、分封制下诸侯所享有的权力和所承担的义务,形成了怎样的等级秩序?这种制度有何利弊?4、宗法制的含义、核心、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作用5、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6、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原因、含义、存在的两种矛盾及其发展趋势?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影响?3、皇帝制的特点,三公的职能,各级官员的任免。

4、分封制与郡县制主要区别。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基本史实(即中央与地方)2、从汉至元君主专制演变的基本史实?(君权和相权)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及标准是什么?4、科举制的形成背景、标志及影响?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影响?2、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与宰相制的区别。

第二单元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古代希腊城邦国家是怎样形成的?城邦有什么特征?哪些人才能被称为公民?城邦的形成对希腊民主政治有什么影响?2、雅典民主政治是怎样一步步确立起来的?(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改革内容)3、雅典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罗马法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原因是什么?标志性法律文件是什么?这部法律的颁布有什么意义?3、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原因是什么?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什么时候罗马境内没有了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实质4、罗马法对维系罗马统治所起的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背景、光荣革命的意义。

2、《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内容、意义。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什么是代议制?代议制有什么作用?5、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改革有什么结果?6、英国责任内阁制什么时候形成?责任内阁制下议会、首相和内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形成的背景、思想来源是什么?2、1787年宪法的内容、宪法中体现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评价1787年宪法?3、美国两党制形成的时间、特点、本质。

历史1:《必修一》复习提纲

历史1:《必修一》复习提纲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奴隶社会)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封建社会初期)3.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封建社会早、中期)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封建社会晚期)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纲: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总论传说时代距今5000年前---公元前2070年三皇五帝禅让制: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

(个人观点:小集团的专制。

)夏朝公元前2070年姒禹--公元前1600年姒桀王位世袭制起源:家天下。

宗法制起源:宗族关系从此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商朝公元前1600年子汤---公元前1046年子纣宗法制发展:贵族以血源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P6.1西周公元前1046年姬发---公元前771年姬宫涅分封制起源:宗法制成熟:(礼乐制度)结论①神权与王权结合(以商为代表);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始于夏);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以西周分封制为代表)二、西周分封制:(考点)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即周王把一定的土地(以“井”为单位)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大多是王族(姬姓)。

④代表:燕 (召公之子。

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诸侯。

)鲁 (周公之子。

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

)宋 (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

)齐(“尚父”姜尚。

拥有代天子行政的特权。

)(注意: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国君”或按其爵位称“公”、“伯”、“侯”等。

)⑤义务:朝觐、纳贡、军赋、力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①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③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就是通过阶级斗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开展起来。
失败表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
德国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的统一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
内容①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③议会:分为两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对政府没有监督作用。
②辛亥革命
(民主思想传播、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①社会条件:1825年经济危机②理论条件: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③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
.2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
外朝—执行
尚书台—中枢
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汉武帝:分十三州,设刺史
东汉末:州郡县三级
三国两晋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尚书省
三省中书省
门下省
隋唐
(完善)
581—907年
三省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重大创造
三省:
中书省—决策机构
门下省—审议机构
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吏、户、兵、刑、工六部)
.评价《德意志宪法》
积极意义: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②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局限性:①保留了普鲁士的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的传统,②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辛丑条约》(1901年)
1义和团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影响: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隋:州县
唐:道州县
北宋
(加强)
960—1127年
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进一步加强
二府:门下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相行政权
三司—管财政,分相财权
北宋:路·州县

(发展)
1271—1368年
1.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2.开创行省制度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秦朝(确立):
(前221年-前207年)
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奠定二千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皇权至上
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诸卿
郡县制:
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
郡守、县令均由中央任命。
汉朝(巩固)
前202-220年)
汉承秦制,
汉承秦制:皇帝制
新变化中朝—决策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罗马共和国时期
《十二铜表法》(前450年成文法诞生)
2.罗马帝国时期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
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实质(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
作用:1。(对罗马)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2。对欧美)是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3。(对东方)对日本和中国也有很大影响。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男女权利不平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清:1。康康熙设南书房
2.雍正设军机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美国总统共和制
《1787年宪法》
1.联邦制
2.分权与制衡原则
3.总统共和制
(可整合选修2第四单元相关内容)意义:(1)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2)它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确立了联邦制,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局限性:它承认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局限性:阶级、时代局限
法国共和制
1.(整合选修2相关内容,简略补充法国经历专制—立宪—共和—帝制—共和—帝制的反复较量)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内容①行政权归总统,他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春秋
(前770-前476年)
社会大变革,从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社会
1.诸侯争霸
2.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文侯改革、楚国吴起变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1949.9)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
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突出的特征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民大革命。
五四运动
(背景、口号、结果)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主力:工人;先锋:青年学生)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阶段
特征
列强的侵略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加紧商品输出;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限于器物层面。
推动历史前进仍是农民阶级,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南京条约》(1842年)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中书行省
路府州县
宣慰司
明清
(强化、衰落)
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矛盾尖锐,君主专制达到逐步顶峰。
明: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2.内阁的创立
影响: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废行省,设三司











英国君主立宪制
1.确立: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3.完善:普选权的扩大
(可整合选修2第二、四单元相关内容)
特点: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作用:1.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
3.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或表述为: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前8~6世纪)
2.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基础:梭伦改革
确立民主:克利斯提尼改革
黄金时期: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条件:①保证城邦的独立和发展②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③奴隶劳动提供了物质保证④亚非文明的影响
2.民主政治的作用:①铸就了希腊人的民族性格②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异:他们的政体不一样。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如英国。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如美国
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③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特别注意对比两国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