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的编制-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研究

2023-10-29contents •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和分析•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意义020302文献综述定义表现学习倦怠的定义和表现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性格特点、情绪状态等。

缺乏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低、消极情绪状态等都可能导致学习倦怠。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教学环境等。

过大的学习压力、不良的人际关系、不适应的教学环境等都可能引发学习倦怠。

心理干预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学习倦怠问题。

具体包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以及提供应对学习压力的策略和方法。

环境干预环境干预主要是通过改善教学环境、调整学业负担等方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激励,从而缓解学习倦怠问题。

具体包括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学习资源、加强师生互动等。

03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高职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

研究对象的筛选标准:具有高职学籍,无重大身体或心理疾病,无转学或退学记录。

最终确定研究对象的人数和性别比例,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04研究结果和分析家庭因素影响家庭环境、父母的期望和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都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

研究结果学习动力不足研究发现,许多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没有兴趣或者动力,这导致了他们的学习倦怠。

学业压力过大高职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包括考试压力、就业压力等,这些压力使他们感到焦虑和沮丧,进而产生学习倦怠。

学习方法不当部分高职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学习倦怠。

结果分析05结论和建议结论建议和展望0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书籍名称:《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研究》作者:王某感谢观看。

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因素与程度的量表编制

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因素与程度的量表编制

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调查与量表编制周茜黄莉颖杨雪萍(华中师范大学校内心理辅修一班)摘要:为探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编制适合大学生使用的性格力量量表。

通过自编个参考国内外同类量表条目的方法,编制本量表条目,通过预测筛选,修改并确实量表条目。

以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为被试,利用网络收集到问卷填写共92份。

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以标准化项目为准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51,因此,此量表可以为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工具性支持。

关键词:学习倦怠量表编制信效度分析1.引言:1.1.学习倦怠的概念学习倦怠的概念来自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概念。

借鉴“职业倦怠”中下的定义,基本认同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并且伴有以下行为表现: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呈现一种消极状态,对同学、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

1.2.学习倦怠的测量及研究进展学习倦怠(StudyBurnout)的研究源于工作倦怠(JobBurnout)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工作倦怠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渐扩展到了学习倦怠的研究。

学习倦怠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与学习、科研或就业相关的、持续的、负面的情感和动机的心理状态。

它包含三个维度: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效能感低落。

学习倦怠的研究作为学习心理研究的重要指标,对于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于大学生的倦怠研究还刚刚起步。

连榕、杨丽娴研究了大学生学习情境中的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并编制了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

1.3.问题的提出大学的学习方式相较于中学有了很大变化,对大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有了较高的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出于相同水平的大学生们知识掌握、技能水平等学习状况有了越来越大的差异,学习倦怠引起了关注。

基于此,我们确定研究这一课题。

本研究以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为基础,探索学习倦怠的问题,并编制量表,这将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的把握和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功,提供理论和工具支持。

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泉州市的五年制高职学生为例摘要:本课题组对泉州市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现象严重。

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动力型、学障型、身心型、外因型。

结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对策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不专心听讲、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学习积极性惰化等厌学现象明显。

为此,课题组对泉州市的三所五年制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解决学生厌学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是泉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永春师范等三所五年制高职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一年级至五年级抽取7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为确保调查和访*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立项编号:FJCGZZ11-015)谈结果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被试中,五个年级的学生都涉及,并且,涉及各个专业,有初等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护理专业、药剂专业等。

本调查问卷在2011年秋季学期初发放,由班主任负责实施,共发放问卷700份,分别发给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填写,基本保证了抽样的代表性。

回收了690份,问卷回收率98.57%。

经整理,删除不符合条件的问卷之后,剩余有效问卷624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14%。

其中一年级学生116 人,二年级学生142 人,三年级学生132 人;四年级学生118人,五年级学生116 人;因专业的特殊性,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女生513名,男生111名。

因此,本次调查是有效的。

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

高职生学业倦怠感调查研究

高职生学业倦怠感调查研究

高职生学业倦怠感调查研究[摘要]文章对高职生的学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分析引起倦怠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研究发现,高职生的学业倦怠与知识价值观,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相关,并据此提出了有助于改进他们学业倦怠状况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生学业倦怠调查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对提高国民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高职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思想活跃、敢拼敢闯,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高职生的学业倦怠现象就日益突显。

学业倦怠是一种发生在正常人身上的持续的、负性的、与学习相关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力耗损,身心耗竭;对与学习有关的活动热忱逐渐消失,对学业持负面态度;个体在学业方面体会不到成就感或者没有效能感。

杨丽娴和连榕等人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逃避学习的行为”。

此概念是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而提出的,强调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

台湾学者杨惠贞在测量台湾高校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研究中,发现学习倦怠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

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拖延(procrastination)也会造成学业倦怠。

笔者对某大学高职生的学习状况调研显示:在大学出现过迟到、无故旷课现象的学生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6%,课堂不能专心听讲、想逃课的学生人数达32%,课后能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数仅占30%,40%的学生表示厌倦学习。

总的来说高职生的学业倦怠主要体现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低,纪律松懈,对学习既不喜欢又不想放弃。

本研究希望通过研究高职生学业倦怠的特点并对可能引起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帮助高职生克服学业倦怠感,从而促进大学的学习。

二、研究过程和结果本研究采用连榕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共20个项目,涉及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低成就感,分数越高代表倦怠感越强)、王波编制的《知识重要性问卷》(共54个项目,分为社会和个体两个维度,分值越高,知识价值观水平越高)、张春梅修订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问卷》(共15个项目,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行为表现和社会环境资源的调节四个维度,分数越高代表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越强)、梁宇颂和周宗奎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共22个项目,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以及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做了一些修改,如将和“同事”的关系改为和“老师”的关系。

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现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浙江护理学会

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现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浙江护理学会

学习倦怠是指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而 出现消极的态度和行为# 具体表现为对 感到厌烦#
1 ' "名护生为研究对象$ ! % & 方法 ! % & % ! 调查工具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 * + ( % 分为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和 表 # -条目" 1条目"
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 呈现一种消极状 对同学% 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 态#
" $结论高职护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 有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护生学习倦怠程度$ # ' " ' ) & ( 关键词& 护理' 学生' 学习倦怠2 % / 5 5 0 % ! 1 # ! $ " # ) % & ' ! ( % ! ' % ' ' 1 3 / ! ' % ( " 1 " 4 ( ( @ 1 K ) & .6 & 6 / 2 % 2 , &0 1 ) 2 ) & + 2 % + 6 + % , &6 & .1 ) / 6 + ) .( 6 * + , 1 2, ( / ) 6 1 & % & 1 & , + ( , 15 % 5 ) 1K , * 6 + % , & 6 /& 1 2 % & + . ) & + 2 46 4 <3 < <2 # # ( (` # # = 6 ,A % & H %M , & c 6 %? 6 / % 1 2 % & * 5 , , / , (; % & % 6 & ) . % * 6 /T & % K ) 1 2 % + T 1 $ %; % & % 6 & " E # # # # H 5 % & 6 < < <@ D <L 4 > D < & I 3 2 + 1 6 * + J 3 ) * + % K ) 6 35 7 8 2 : ;? @ ; 5 ; 0 75 / 7 8 B 7 / 3 03 <> ; B @ 0 / 0 8 @ 0 3 8 7< 3 @: / : ; @H 3 = B 7 / 3 0 B >0 8 @ 5 / 0 7 8 2 ; 0 7 5 % 97 JA J J5 D L ) + 5 , . X 0 H ; 5 7 / B 7 ; 1 ' ": / : ; @ H 3 = B 7 / 3 0 B > 0 8 @ 5 / 0 7 8 2 ; 0 7 5 3 < 7 : / 58 0 / H ; @ 5 / 7 > ; B @ 0 / 0 8 @ 0 3 8 7 5 = B > ; < 3 @ 8 0 2 ; @ @ B 2 8 B 7 ; 5 % J J J5 9A 9 JA J M ) 2 / + ) " &3 < 1 ' "I 8 ; 5 7 / 3 0 0 B / @ ; 5E : / = :B @ ; 5 ; 0 7 3 8 7 B @ ;B H B / > B A > ; % ! # "= B 5 ; 53 < > ; B @ 0 / 0 8 @ 0 3 8 7 B @ ; < 3 8 0 2B 0 27 : ; @ B 7 ; / 5 JA ( ' % & * ,% ! ! &5 7 8 2 ; 0 7 5 B @ ; / 0 > 3 E> ; H ; >! ! % " & ," % * -B @ ; / 0. ; 2 / 8 .> ; H ; >! % ! ! ," % ! "B @ ; / 0: / : > ; H ; >! ( % & ! ," % 6 : ; @ ; J # # @ B 2 ; 3 @ / / 03 < 5 7 8 2 ; 0 7 B 0 2E : ; 7 : ; @ 7 3A ; 7 : ;3 0 > / 55 / 0 / < / = B 0 72 / < < ; @ ; 0 = ;3 0 > ; B @ 0 / 0 8 @ 0 3 8 7A ; 7 E ; ; 02 / < < ; @ ; 0 7J ; 0 2 ; @ J J 9 J JA = : / > 2! #' " ' )" "H , & * / 2 % , & 6 : ; @ ;/ 5> ; B @ 0 / 0 8 @ 0 3 8 7B . 3 0 / : ; @H 3 = B 7 / 3 0 B >0 8 @ 5 / 0 7 8 2 ; 0 7 5 %L 3 5 / 7 / H ;. ; B 5 8 @ ; 5 JA J: J J5 5 : 3 8 > 2A ; 7 B C ; 0 7 3 @ ; 2 8 = ; 7 : ; > ; H ; > 3 < > ; B @ 0 / 0 8 @ 0 3 8 7 < 3 @0 8 @ 5 / 0 7 8 2 ; 0 7 5 % JA J5 & ' ' N ) , 1 . 2 W 8 @ 5 / 0 B @ ; f 0 2 ; @ @ B 2 8 B 7 ; c ; B @ 0 / 0 8 @ 0 3 8 7 J= J JA 48 ! " 中图分类号 \ # ! ) K 文章编号 ! 1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便捷,80后、90后走进了大学校园,网络成瘾、打架斗殴、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大二学生更加容易违纪,而这些多与“学习倦怠期”有关。

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学习目标不明,最常产生的情绪是无聊、郁闷、没劲,学习方面产生倦怠情绪,经常逃课,对于自己的学习与前途很迷茫,闲则生非。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通过研究找出学习倦怠期的成因及解决办法,旨在通过减短学习倦怠期的时间,帮助同学找出原因,顺利完成学业。

一、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当对学习没有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严重者开始沉迷网络很少上课,这部分学生违纪现象比较突出。

台湾学者称之为“学习倦怠”,并做了如下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高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却未真正成熟的过渡时期。

其心理呈现出多重性和矛盾性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高职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在其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分别有所表现。

在认知上表现为视学习为一件痛苦的事情,害怕吃苦,一想到学习,心理上就会产生疲惫感;在情绪上表现为情绪低落,莫名的烦躁,整天六神无主、无精打采;在意志品质上表现为信念丧失,求知欲不强,缺乏毅力,整天萎靡不振;在行为上表现为课前不预习,课上不注意听讲,不想做笔记,看其他书刊或睡觉;课后很少去图书馆,不爱看书、抄袭作业,甚至想放弃学业。

2009年初温家宝总理来校时曾要求同学们“学会学习”,这也是学生个人发展与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基础在于学习者对于学习的热爱程度,能够真正“乐学”。

而我们在对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开放式问卷调查中也发现目前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的现象。

高职院校职业倦怠调查与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职业倦怠调查与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职业倦怠调查与成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职业生涯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倦怠也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机构,其学生在面对未来职业选择和就业压力时往往会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

在过去的研究中,很少有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问题的成因也日益复杂化。

了解和探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主要成因,对于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调查及分析,探讨影响学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学校和社会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2000字】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院校学生们在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社会压力的往往会出现各种职业倦怠的现象。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还可能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问题的成因和发展规律,对于帮助他们有效应对职业压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帮助学生和教育管理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职业倦怠的本质,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也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帮助措施和政策,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生存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问题的调查和分析,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的现状和主要成因,探讨调查方法并进行结果分析,旨在为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依据和建议。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学生 正 常学 历 提 升 的机制 ,建立 一批 公 办 应用 型 而不 是 仅仅 局 限 于 民办本 科 院 校 不 足 , 不 能突 出高 职教 育 的特 色 。 在课 的本 科 院校 或 本科 专 业 , 甚 至是 应用 型 的硕 士 点 ,
生 的实 际情 况 。很 多 学生 反 映 ,教 材 的理 论 性 太 生 , 最后按照学科体系教育他们 , 与他们在高职受
国高等教 育是一 个很 好 的补充 。
五年制 高 职学 生在 校 学 习时 间较 长 ,对学 校 的 管 的升 高越 来越 熟悉 , 缺乏新 鲜 感 , 容 易对 学 习环境
产生疲 劳 , 由此也 会产生 学 习倦 怠 。 ( 二) 学校 因素 由于 我 国五年 制 高职 教育 的历史 不 长 ,缺 乏
学 生管理
不够 , 与 社会 需 要 和学 生 需要 严 重脱 节 , 对 专 业 技 程设置、 教材 选 用 、 课 程标 准 的制 定 等 方 面脱 离 学 强, 实用 性 不够 , 超 出 了多数 学生 的可 接受 程度 。
2 0 1 3  ̄ 2 - 3 期职 i 5 a l 歪 艰
生 应具 备必 要 的基 础 文化 知识 和专 业 知识 ,具有 薄 弱 , 知识 结构 也 不完 整 。学 业成 绩不 够 理想 , 很 扎 实 的基本 技 能 、综合 职业 能 力 和 良好 的职 业道 少 得到 别 人 的关心 与赞 赏 , 从 而缺 乏 自信 心 , 缺乏
德 。它 的出现 给高校 的发 展注入 新鲜 的活力 , 对我 成 就感 , 导 致 学生 容 易产生 学 习倦 怠 。其 次 , 由于
职 翔通艰 2 0 1 3  ̄ a l g 2 3 I  ̄ 1
学生管理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④强化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区别
中职教育属于 国家基础教 育 , 高职 教育属于 国家高等教
育 。中职培养 的是掌握某一特定 职业或职业群 中从业所需 的
实际技能 和知识 的技能型人 才 , 一般 只需要 具备把握技术操
() 1专业设置与社会 现实脱节 , 造成毕业生就业 难。
() 2 专业知 识技 能学 习要求 起点 过高 , 离学生 文化基 脱
或缺乏动力却 又不得不为 之时 , 感到厌烦 , 而产生 一 就会 从
种 身心俱疲 的心理状态 , 并消极对待 学习活动 。 这种状态 称 为学 习倦怠 。
③感受不到中职教育与高 职教 育的差别 , 中职学生毕 受 业离 校影响 , 觉得学制太 长 , 学不 到东西 , 厌倦学 习 , 尽快 想
高 中录取 , 在家长要求 之下进入五年 制高职学 习 , 目的就 是 为 了获得大专文凭 。 ②学生学习能力不强 , 自卑心理严重。
大部分 五年制高职学 生在 文化课方 面属于初 中毕业 生
3学校环境影响 )
①教 师原 因。教师专业知识技 能欠 缺 , 能完 全满足教 不
作者简介 : 丛春燕(9 o _ , 17 _ ) 江苏南通人 , 南通 中等专业学校 , 讲师 。
21年 9 02 月第 2 期 6
Sn& e o 界i 科 c Th ̄ Vo ce c i 技 视 in e n s
职校 科技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丛春 燕
( 南通 中等 专业 学校 江苏 南通 2 60 ) 2 0 1
【 要】 摘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学生初中毕业后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大专学历教育( 亦称五年制大专) 。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应被视为学习生涯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

就此,本文从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以及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给出相应解决策略。

标签:学习倦怠高职学生原因对策近年来,作为学生学习的消极心理——“学习倦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心理学界的关注。

高职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在整个群体中只占到了10%左右。

为了揭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及成因,本研究采用连榕教授等编制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高职学生进行调查。

一、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状况(m=2.83)处于中等程度,三个维度的平均分由高至低依次为成就感低、行为不当和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为3.16,情绪低落为2.56,行为不当为2.78)。

多项研究也揭示了在校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清楚、方法僵化、时间管理不当等现象,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对于本科生来说,高职学生在多年的学习中,学习成绩一直不够理想,很少得到别人的关心、赞赏与鼓励,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身心疲惫的感觉,因此出现上课时玩手机、聊天、课堂讨论泛谈等一系列回避学习的行为。

二、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1)高职学生自我认知失调不相信自己的价值与能力,缺乏自信是诸种不良性格的根源,学习倦怠也是如此。

很多学生,会因自信问题而使自己出现种种诸如情绪低落、逃课、迷恋网络等现象,对自己的能力悲观认识和评价,形成低成就感。

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就一般,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太差,自己不行、没用,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有的甚至会无端地自怨、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没有什么好的期待与理想。

学习困难、考试失败都是学生学习中常常遭遇到的挫折,而这些挫折正是产生学习倦怠乃至厌学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归因不当,如将别人的成功归因于他们拥有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无能或缺陷,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体验,形成“无法预期,不可控制”的心理。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研究王翠荣(河南农业职业院基础科学系,河南郑州 451450)摘 要:为了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量表法对河南省三所高职院校的546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的研究。

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心理,其中表现突出的是行为不当和低成就感;男生在行为不当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来自职业高中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来自普通高中的高职学生。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卫生;学习倦怠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8)03-0096-03 一、引言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1]。

学习倦怠的学生,学习态度及行为举止等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情绪上烦躁、郁闷;在行为上对学习敷衍。

目前学习倦怠的研究才起步不久,国内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大多是对中学生及大学本科学生的研究,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还很少,而且都是使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2-3]。

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在学生来源、教学条件、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上都与大学本科学生有所不同,使得引起学习倦怠的原因与大学本科学生也有所不一样。

所以我们认为应有适合测评高职生的学习倦怠测量工具,来全面了解其学习倦怠的状况。

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编制了高职生学习倦怠问卷,抽取河南省不同地方的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多方位考察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结果对内地高职生来说具有代表性,在理论和实践上将会对高职教育有所启发。

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工具自编学习倦怠问卷:参考连榕编制《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的程序[1],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厌倦学习的种种原因及表现,按照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参照M aslach 的量表编制了《高职生学习倦怠问卷》。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基础上的实证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在学习倦怠各维度上都有较高比例的学生存在倦怠,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学生存在学习倦怠差异;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态度和自我效能感是学习倦怠各维度的共同影响因素,各维度也有其他影响因素。

最后,对高职教育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标签: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1 相关研究综述学习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外学者Pines 和Kafry于1980年提出,我国最早开展学习倦怠研究的是台湾学者张治遥和杨惠贞等。

国外和台湾学者大都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由于过度学习而产生情绪耗竭、疏离学业、成就感低落等倦怠现象。

而大陆的大学生比中学生课业负担明显轻很多,有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存在过度学习的情况,因此国外和台湾学者的定义不太适合大陆大学生。

于是,杨丽娴和连榕结合大陆大学生情况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而又不得不为之而引起的厌烦和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

但魏婷认为连榕和杨丽娴的定义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该定义将学习倦怠的因素归结为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是从引起学习倦怠的因素出发进行定义的;而引起学习倦怠的因素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而且影響因素很可能不止这两个方面。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结合连榕、杨丽娴和吴兰花编制的学习倦怠问卷中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本文从学习倦怠的表现出发对学习倦怠下定义。

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存在逃避学习的行为或对学习缺乏成就感的现象。

对于引起学习倦怠的因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探讨。

早期研究由于探索性较强,大都侧重于学习倦怠的一个或几个影响因素的考察。

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环境因素,比如课程和考试压力、学校资源、社会支持、学校教学等;第二类是学生自身原因,比如情绪稳定、内外控信念、自我效能感、焦虑、专业承诺等。

后期出现了同时研究多个影响因素的综合性研究。

从研究方法看,这些研究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往往从研究者主观判断出发提出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缺乏有力的证据,也难以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及流失状况调查原因分析

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及流失状况调查原因分析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上课玩手机、睡觉不专心听课,对考试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学习积极性惰化等厌学现象明显。

为此,课题组成员对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以期调研结果为日后教学和课题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问卷共计80份,有效问卷为77份。

调查对象女生25人,男生52人,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59人,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18人。

认为自己有过厌学想法或行为的有50人,占65%;认为自己从没有过厌学现象的有16人,占21%;说不清自己有无厌学现象的有11人,占14%。

针对我校学生厌学及流失的实际状况,笔者从学校、教师、教材、家庭、社会等方面设计问卷进行调查。

通过对问卷分析,各方面对学生厌学的影响度如下:学校、教师方面:对学校目前的管理制度满意的占22%,对学校考试制度满意的占62.3%,对学校、班级的学习氛围满意的占45.5%。

认为科任教师布置作业过多的占44.2%,认为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占58%,对教师整体不满意的占27.3%。

教材方面:对目前使用的教材满意的占42.8%,认为数学、英语偏难的分别占64.9%、49.4%。

家庭方面:被调查者父母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61%,父母均在孩子身边的占68.8%。

社会方面:认为社会舆论对自己产生厌学影响的占58.5%。

通过对问卷结果分析,得出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外因为:(1)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初中水平,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我校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选用的教材虽然是中职教材,但是对五年制的学生而言,数学、英语教材难度仍然偏高。

由于学生的思维及知识水平,让学生感觉专业课教材内容偏深、偏难,导致本来基础就差的学生学不会,不愿学,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1]。

(2)学校管理方式导致的厌学情绪。

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在成绩方面对学生的宽容度较高,学校这种“高度宽容”的政策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较大影响。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的编制

学号:200720024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编制Designin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Origin Questionnai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y Model姓名:石晶指导老师:郑子健副教授张又新教授学科专业: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心理测量与人才测评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年3月1、问题的提出目前学习倦怠研究才起步不久,基本上是国外学者的研究,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很少有研究涉及到中学生的学习倦怠。

这可能是由于在西方国家,中学生的学习相对轻松自由,而大学则是“宽进严出”,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故倦怠状况更为严重。

我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大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轻松、学习压力小,而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情况不容乐观,这仅从教委的“减负”指示中就可见一斑。

中学生与大学生在个体发展和成熟程度、要承担的学业任务、生活环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若简单地套用对大学生的相关研究结果放在中学生群体上是不科学、不妥当的。

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群体的学习倦怠状况和成因进行探讨,尤其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更应多加关注,以免对他们的将来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还处在探索阶段,其产生原因和作用机制还不明朗,因此对其成因进行研究非常必要。

同时,目前国内外还鲜有专门针对中学生学习倦怠成因结构编制的问卷,以致学习倦怠的成因难以用统一标准进行评价,阻碍了学习倦怠的研究进展,因此,编制本土化结构化的中学生学习倦怠成因问卷就显得尤为重要。

2、文献综述2.1学习倦怠的定义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于倦怠的研究多集中于工作倦怠领域,特别是针对那些服务性行业的从业者。

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学生在求学期间,也产生倦怠感,从而开始了学习倦怠的研究(Pines&Karf,1989;Meier&schmeek,1959;Gold et tal.1959等)。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及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及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及现状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倦怠总体水平较高,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成就感低维度、情绪低落因子方面显得更为严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调查一、学习倦怠的概述倦怠这个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弗洛柏格(Freu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

最初他用倦怠描述那些关注健康的机构中的工作者因与药物滥用者的长期接触而形成的某种生理心理状态(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

包括沮丧、疲乏,不满意、焦虑、抑郁,冷漠、迷惑、无力、低自尊等消极的心理表现。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学习领域中也存在着倦怠,因此开始了学习倦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综合弗洛伯格(Freuberger)和马斯勒其(Maslach)的观点以及我国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国学者给学习倦怠下的定义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情况1、调查对象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抽样选取江西省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582份,有效率为93.87%。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便于比较测试成绩,这组学生在男女比例和专业分布上一致。

其中在专业选择上分为普通高职的文科(财会、文秘、商务英语、电子商务、营销),理工科(测量、建筑、采矿、模具、机电),艺术类(装饰、视觉传递),(缺失值省略)。

2、调查方法参照连榕、杨丽娴编写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自编《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附件一),该问卷共20个题目。

包括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

问卷采用Likerr五点法记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为“1-5”记分,所有条目的总和为学生学习倦怠的总分,总分越高表明学生的学习倦怠越严重。

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实 践 与 探 索250INTELLIGENCE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孙琳艳摘 要:学业倦怠成为困扰高职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对学习没劲,不愿意学习,但又不得不为之。

造成了一系列的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心理及社会问题。

本研究尝试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描述高职学校学生学业倦怠的基本情况,并尝试对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学业倦怠 高职学生 问卷调查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学生精力耗竭,逐渐降低对学业的热忱,同时对周围人的冷漠敌视以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

由此可见厌学心理导致了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最终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并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

这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是一种典型的学业倦怠心理。

但是目前的学业倦怠研究并不完善,已有量表基本是针对大中学生的,没有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业倦怠量表。

本调研即根据连榕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形成正式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量表》。

一共有23个项目,为了防止顺序效应和随意作答,其中第1、3、6、8、11、15、18、21为反向计分题,问卷分为三个维度: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行为不当。

对应的项目分别为情绪低落:4、5、6、7、9、13、22、23;成就感低:2、3、8、11、15、18、21;行为不当:1、10、12、14、16、17、19、20。

一共发放问卷309份,回收后进行筛选处理,实际有效问卷296份。

将反向计分题进行转化后,将得出的原始分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后结果如下表所示:项人数(百分比)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不难看出,在高职学生中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学业倦怠情况,其中百分之三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学业倦怠。

这说明目前的高职学生学业倦怠并不是个别现象,其严重程度也是不容忽视的。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党和政府空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现况调查

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现况调查

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现况调查发表时间:2012-10-22T16:58:12.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晓莉杨妮王小峰[导读] 就读原因对专业认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己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低于其他原因就得护理专业的学生。

王晓莉杨妮王小峰(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714000)【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为寻找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改善学习倦怠现象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8~2011级829名护理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高职护生的学习倦怠总均分为2.92,其中三年制护生的学习倦怠分值低于五年制护生;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学习倦怠分值低于因其他原因就读的护理学生,经统计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高职护生的学习倦怠成中等水平,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成就感低。

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较低,因此应加强对护生的专业认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倦怠感。

【关键词】高职护理学生学习倦怠【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367-02 Survey of learning burnout for nursi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Wang Xiaoli Yang NiWeina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nursing departments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学习心理的表现,受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状态的影响。

为了解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状况,以为降低护生学习倦怠感,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提供依据。

2012年5月,笔者采用调查法对护生学习倦怠状况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08级至11级20个班级的829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此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2名,女生807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的编制
“倦怠”一词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 Berger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并将它用在心理健康领域,主要指个体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工作效率的下降,以及对工作和他人逐渐冷漠、无成就感等一系列的负面症状。

关于学业倦怠,台湾学者作了如下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而导致情绪耗竭、缺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分析原因是制订有效干预措施的基础。

因此,本研究编制了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业倦怠的成因问卷。

在研究过程上,本研究先通过开放式问卷确定影响学生学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然后利用团体焦点访谈技术对开放式问卷结果进行验证。

最后据此编制问卷进行测试、修订,并最终形成完善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

一、开放式问卷
本研究运用开放式问卷,共回收问卷150份,汇总和归类。

共抽取五个成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专业课程因素、人际因素、外部因素。

二、团体焦点访谈
团体焦点访谈法是一种利用团体的互动形式来获取受访者的经验和信念的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进行了三次团体焦点访
谈,共访谈8位五年制高职学生和4位教师,进一步验证选取的影响因素。

接下来根据焦点访谈结果总结这五项成因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生活中的行为体现,形成了《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量表》初测问卷的项目。

共计33题,分别针对开放式问卷所得出的5项成因。

三、问卷调查
本研究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一系列数据统计分析,修订问卷,完善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模型,形成正式问卷。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样本取自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回收率95%。

其中,护理专业211份,医药管理专业121份。

一年级学生133份,二年级学生111份。

三年级学生52份,四年级以上学生36份。

家庭来自农村的203份,来自城镇的220份。

样本分布范围较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

随后使用视窗版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为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

1.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就是对量表所获得的试测数据各个项目的区分度
进行分析。

结果各项目区分度均达到显著。

2.探索性因素分析
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这表明母群体的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转轴法中的最大变异法(Varimax),一共删除14个题目,两个因素。

最终确定问卷由19个项目组成。

抽取特征根值在1以上的因素,共五项。

解释总变异的58.145%。

这五个因子包括:
因子Ⅰ――“自我效能感”,包括4个题目。

因子Ⅱ――“学习条件”,包括4个题目。

因子Ⅲ――“专业价值感”,包括4个题目。

因子Ⅳ――“同学关系”,包括4个题目。

因子Ⅴ――“就业压力”,包括3个题目。

3.信效度检验
总量表的Cronbach а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62和
0.855,均大于0.85,各分量表的Cronbach а系数均大于0.65。

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良好,具有可接受的信度。

计算问卷各因子之间及各因子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各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3~0.8之间,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在0.1~0.6之间,表明该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四、结论与应用
本文通过严密系统的研究,综合定性和定量的多种研究方法,最终获得了较为完善可靠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成因
量表》。

这项研究成果在五年制高职教学及学生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本研究中不难看出:一方面,高职学生学业倦怠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学校因素,还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业倦怠心理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精力耗竭,逐渐降低对学业的热忱,同时表现出对周围人的冷漠敌视以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

由此可见,倦怠心理导致了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最终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并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本研究的成果开发出站在教育者、家长以及社会的立场和角度对高职学生学业倦怠进行调适疏解的干预措施,从而真正改善和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