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代江海关署的更替看近代上海建筑的国际性

合集下载

上海建筑发展史

上海建筑发展史

上海建筑发展史摘要:1.上海建筑发展史简介2.上海建筑的历史演变3.上海建筑的风格特点4.当代上海建筑的发展趋势5.上海建筑的历史与未来意义正文:【上海建筑发展史简介】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其建筑发展史可谓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一个缩影。

从开埠至今,上海的建筑经历了多次变革,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本文将带您走进上海建筑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历史演变、风格特点以及当代发展趋势。

【上海建筑的历史演变】上海建筑的发展可追溯到19 世纪末,自开埠以来,上海的建筑风格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殖民地色彩的建筑风格。

20 世纪初,随着租界的设立,上海的建筑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建筑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在这一时期拔地而起,如外滩的建筑群、南京路的商业街等。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六十年代,上海开始兴建一批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建筑,如上海展览馆、上海大厦等。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建筑再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现代化建筑,如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上海建筑的风格特点】上海建筑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上海建筑风格受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既有传统的中式建筑,也有西方的古典建筑,还有现代的摩天大楼。

2.殖民地色彩:上海开埠后,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许多建筑呈现出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如外滩的建筑群。

3.社会主义特色: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兴建了一批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建筑,如上海展览馆等。

4.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建筑呈现出现代化的趋势,众多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如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

【当代上海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代上海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得绿色建筑成为了上海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

2.智能化建筑: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智能化建筑成为了未来上海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在近代中国的血雨腥风中,愈来愈焕发出自我独特的光芒。

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

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

自1843年11月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成为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

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早在上海解体,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并且又发展成为一种折衷混合的社会,上海变成一座独特的城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

一、开埠前的上海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

在许多情况下,上海的近代建筑又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把舶来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

因此,上海的近代建筑也构成了自己的特色。

上海现存的地面建筑文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陀罗尼经幢(859)和泖塔(874-879)、宋代的兴圣教寺塔(1068-1094)、元代的清真寺(1341-1368)和明代的豫园(1559始建)等,在开埠以前,大体上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上海古代建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嘉定孔庙和龙华寺各建筑群格守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排列,形制完整,布局严谨;南翔寺双塔和文庙魁星阁是中国木构架结构典型,体现了古代完美的结构工艺;龙华塔和真如寺的地基处理因地制宜,坚实牢固;书隐楼的木雕和砖雕艺术精湛,形象逼真。

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上海在建筑造型和布局、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软土地基的处理、装饰彩绘、施工工艺方面的创造性和重要的贡献。

二、开辟租界/最初的西式建筑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

海关大楼,见证外滩百年沧桑

海关大楼,见证外滩百年沧桑

海关大楼,见证外滩百年沧桑外灘是上海的标志,是这座东方大都市最著名的景观。

20XX年3月28日,第四次改造后的新外滩向上海市民与中外游客重新开放。

新外滩地区综合改造过程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

外滩西侧的历史保护建筑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容不得些微损毁。

外滩通道北段采用盾构形式穿越外滩地区,东临黄浦江防汛墙,西靠历史保护建筑群,如上海大厦、浦江饭店、俄罗斯领事馆、中国银行等,均在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

南端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工程对东风饭店、曼谷银行等历史建筑的保护。

对施工工艺和施工精度的要求,足见上海市政府对于外滩地区历史保护建筑的重视。

通过此次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复原了外滩的整体历史风貌。

外滩3号上海总工会大楼等几幢老建筑重回外滩轮廓线。

同时,“情人墙”焕然一新,世博会的东风吹到了黄浦江畔,世博花墙以别样的魅力绽放出最美的笑容。

处处绿地遍布的外滩金融广场、陈毅广场将成为今后节庆活动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放眼望去,崭新的亲水平台和历史悠久的外滩建筑群交相呼应,共同谱写一曲新上海的世博之歌。

在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海关大楼(建国前叫江海关大楼)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与百年外滩一同成长的海关大楼,是上海滩沧桑巨变的见证。

海关大楼大钟发出的悠扬的钟声,回荡在浦江上空,似乎在诉说着大楼今昔,国门沧桑。

百年历史中的四种建筑风格上海设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神宗时期的1074年。

1684年,康熙在攻占台湾后开放海禁,允许民船进行沿海南北运输,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立海关,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就设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外黄浦江边(今白渡路),旧地名称为关桥。

江海关,成为中国首批正式以海关命名的机构之一。

1843年11月17日,江海关正式对外开埠。

1854年,在英国人阿礼国的策划下,上海道台吴健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组成江海关关税管理委员会,江海关行政管理权丧失,并自1859年起正式形成外籍税务司制度,遂推广到全国海关,半殖民地性质海关形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可以追溯到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后。

根据该条约,中国开放了五个口岸供外国贸易使用,分别是上海、福州、厦门、宁波和广州。

这标志着近代中国的海关制度的开始。

在19世纪中叶,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不平衡,清政府面临着财政危机。

为了改善财政状况,清朝政府开始改革海关制度。

1854年,首个中国自主设立的海关——直隶总税务局在津安成立。

这个新设立的海关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其控制的海关仅限于沿海一带,并且对外国商人缴税的主要方式是以外销货物支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贸易的发展。

自186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始进行海关改革,并追求更大的自主权。

1861年,福建总税务局成立,管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海关。

此后的几十年里,其他地区的海关陆续成立,包括上海、汉口、大连、青岛等。

1901年,中国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海关条例》。

这一条例明确规定了海关的职责和权限,并为海关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

海关有权查验进入和离开中国境内的货物,并征收关税。

这使得中国的海关成为了国家的重要税收机构,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国内贸易的监管。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进,海关也进一步发展。

1913年,海关总署成立,负责海关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海关总署依托海关机构的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并不仅仅局限于机构和管理体系的变化。

在此期间,外国对中国的控制和剥削逐渐加剧,特别是在大革命后的动荡时期。

1927年至1949年,中国海关陷入了内战和政权更迭的混乱之中。

各个政权在税收和贸易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不稳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海关再次发生了重大变革。

新中国的海关立即采取措施,恢复海关的正常运转,并通过加强海关监管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发展。

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海关的职责和功能不断扩大,贡献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上海近代建筑设计风格

上海近代建筑设计风格

上海近代建筑设计风格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城市,其建筑设计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元素,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海派文化。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随着上海的开放与发展,各种建筑风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本文将详细探讨上海近代建筑的设计风格,包括其历史背景、风格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成为通商口岸,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和移民。

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的建筑风格,与上海本地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此外,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建筑师前来施展才华,为上海的建筑设计风格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风格特点1.中西合璧:上海近代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中西合璧。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如马头墙、坡屋顶、雕花窗棂等,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如拱形门、圆柱、壁炉等。

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既体现了上海的海派文化,也展示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包容性。

2.装饰华丽:上海近代建筑在装饰上非常讲究,注重细节和精雕细琢。

建筑师们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

例如,在外墙上使用彩色瓷砖、马赛克等材料进行拼贴,形成独特的图案和纹理;在室内则运用木雕、石膏线、壁画等手段进行装饰,营造出豪华而精致的氛围。

3.功能主义:上海近代建筑在注重形式美的同时,也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建筑师们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合理规划布局,使建筑既美观又实用。

例如,在商业建筑中,为了满足商业活动的需求,建筑师会设计宽敞的营业厅、便捷的货物流通通道等;在住宅建筑中,则会考虑居住的舒适性和私密性,设计合理的房间布局和通风采光系统。

三、代表作品1.外滩建筑群:外滩是上海近代建筑的代表之一,这里聚集了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这些建筑风格各异,既有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也有现代主义风格。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外滩三号、外滩十八号等建筑,它们曾是外国银行的办公楼,如今已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上海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与思考——走向更全面的价值认识

上海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与思考——走向更全面的价值认识

第一章第一阶段:一种新的遗产观念的呈现(1988~1993)上海邮政大楼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陈植等专家的推荐下,基督教慕尔堂(美国哥特样式在上海的典例)和董家渡天主教堂于1993年7月14日被增补进名单,至此,被列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共计6l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圈1.1:磊尔堂和天主堂上海市第一批优秀近代建筑名单,反映了当时的遗产保护价值观,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第一,列入优秀历史建筑的名单打破了早先传统观念上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上的局限,不再仅仅特指传统建筑、革命遗迹、名人住宅,而是提出“在建筑类型、空间、形式和建筑技术上富有特色,具有史料价值,并有代表性”的遗产保护观念,这使得汇丰银行、江海关等外滩建筑,上海总会、跑马总会等近代建筑第一次打破政治上的局限,作为优秀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保护。

第二,抢救性保护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涵盖的范围广,包括银行、办公楼、旅馆、影剧院、商店、医院、教堂、花园住宅和里弄住宅等,甚至工厂。

上海邮政大楼和杨树浦水厂被列进保护名单,反映了早在1989年,“产业建筑遗产”已经被初步认识。

第三,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全部被列作“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体现了当时以“文物”保护,“古董”保存为出发点的历史建筑保护观念。

这也就造成了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数量小——对于上海诸多的近现代历史遗产来说,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同时,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这61处历7三山会馆现在位于上海市南浦大桥桥堍中山南路1551号,原址在半淞园路239弄31支弄15号,更靠近江边的地方。

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于民国2年(1913年)落成,民国12年曾大修50。

民国16年(1927年)3月上海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曾设在三山会馆内。

1956年会馆改作半淞园路第一小学51。

该馆基地面积有2800平方米,建筑辉煌庄观,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的会馆建筑群。

1959年5月20日作为革命史迹图1.2:=th会馆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可以追溯到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了对外贸易,而近代海关制度便正式启动。

海关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变迁也代表着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变迁。

中国海关的变迁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外国租界开埠后的海关体系。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开放了五个港口用于对外贸易,附近设立了海关,这些海关主要由英国和其他外国提供人员和监督。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中国又开放了11个新港口,这些港口同样设立了外国主导的海关。

这些海关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和经济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隐患。

其次是清政府设立海关总税务司。

1861年,清政府开始设立海关总税务司,以逐渐取代外国主导的海关,增强对海关的控制。

1874年,《海关总税务司章程》颁布,确立了中国现代海关的基本框架,规定了海关的职责、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海关总税务司不断强化管理和监督职能,逐渐摆脱了外国势力对海关的控制,成为中国自主的海关机构。

接着是清政府开始进行海关现代化改革。

自总税务司成立后,清政府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包括调整税则、优化海关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等。

清政府还积极引进西方现代海关制度和技术,在招聘海关官员、编制海关管理办法、制定现代关务条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这些改革为中国海关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使得中国的海关逐渐步入现代化轨道。

随后是民国时期的海关改革。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帝国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海关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民国政府致力于建立自主的海关机构,削弱外国势力的控制。

1914年,《海关总税务司组织条例》正式颁布,确立了海关总税务司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

民国政府还积极招聘国内的专业人才,加强对海关的管理和监督,使得海关逐渐获得了自主权,成为国家独立的财政和经济管理机构。

最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海关改革和发展。

上海建筑发展史

上海建筑发展史

上海建筑发展史
上海建筑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上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城市。

在此之前,上海的建筑主要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

但是,随着外国商人和移民的到来,西方的建筑风格也开始在上海出现。

在20世纪初,上海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主要是欧式的,例如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和装饰艺术等等。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商业和政府建筑,还包括了许多私人住宅和公寓楼。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建筑风格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转变。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摩天大楼,例如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高度和规模的象征,也代表了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形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的建筑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历史建筑被破坏或改建,而新建筑也几乎停滞不前。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建筑发展才重新开始起步。

今天的上海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拥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建筑。

例如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大厦和上海大剧院等等。

同时,上海
也在保护历史建筑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例如豫园、外滩和法租界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维护。

总之,上海的建筑发展历史丰富多彩,从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到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再到今天的国际化建筑,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可以分为清朝末期、民国时期和现代时期三个阶段。

这三个时期
的海关变迁受到国内政治、社会和经济变化的影响,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清朝末期,中国的海关是由洋务派提出的设立在沿海城市的商税局改组而成的。

这些
海关主要是向洋商征收税收的机构,对中国国内贸易的监管程度并不高。

随着鸦片战争的
爆发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清政府开始意识到海关的重要性,于是1843年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关——上海海关。

在这一时期,海关管理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体系,并开始承担起对中国贸易的监管和税收征收的任务。

民国时期,中国海关发生了较大变革。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改革,海关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化。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了海关总税务司,正式建立了中国的海关总署,由此标志着中国海关管理的现代化开始。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海关总
署不断完善海关管理制度,提高了对贸易的监管程度,增加了税收征收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中国的海关总署逐渐与国际接轨,加强了与外国海关的合作,提高了对外贸易的管理和监
控水平。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经历了清末、民国和现代三个时期,受到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和
社会变化的影响,表现出了其逐步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随着中国海关总署不断完善管
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提高了对贸易的监管水平,加强了与国际海关的合作,中国的海关管
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国际上的一流海关管理机构。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简析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清朝末年的海关建设开始,到近代海关的建立和发展,再到海关的归属转移和中国海关的独立运作,这一历程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清朝末年,中国海关的建设始于1843年的《南京条约》和1844年的《黄埔条约》。

这两个条约分别规定了华南五口通商条件和修订了对外贸易行为的相关规定。

随着清政府逐渐对外开放和与外国达成更多商贸协议,海关也成为了关系外贸的重要机构。

1861年,《天津条约》规定了海关税收和管理的相关事宜,并设立总税务司。

海关成为了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代海关的建立和发展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

1901年,《广关条约》规定了关税的征收和海关的管理,将海关税收纳入国家税收渠道。

此后,海关税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

海关总署成为了对外贸易和税收管理的中枢机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关的地位发生了变更。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了海关总署的权力,并开始实行了新的海关管理制度。

此时,海关的任务不再仅限于税收征收,还扩展到了对外贸易的监管和国际贸易谈判的参与。

海关总署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更加专业化和综合性的机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海关逐渐实现了国际化和现代化。

1978年,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加入了国际贸易组织。

海关在对外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国际贸易的门户和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中国海关逐渐实现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关务管理的效率。

海关的税收征收和监管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中国海关还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海关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关建立合作关系,中国海关提高了对外贸易的便利程度,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中国近代海关的变迁凸显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海关的建设和发展,到管理体制的变更和海关的现代化,中国海关在促进国内外贸易、保障国家财政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简析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原因

简析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原因

简析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原因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有国际化、多样化、现代化的风格。

这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包括地理位置的优势、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内先进建筑理念的引进等。

首先,地理位置的优势是上海建筑发展的基础。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交通便利的优势。

这使得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移民和投资。

同时,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和技术的引进。

这些因素为上海建筑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技术支持。

其次,政治和经济的变迁也对上海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初期,上海被列强侵占并成为租界,西洋建筑开始进入上海。

但随着近代中国的政治动荡和经济不稳定,上海渐渐失去了繁荣和发展的机会。

直到20世纪20年代,北方政局变化和中共第一次国内合作停战导致了上海的再次繁荣。

上海开始成为大批外商、外国人和国内企业家的投资聚集地,这推动了上海建筑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

上海开始建设现代化的道路、桥梁、河道等基础设施,并修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如外滩的各式大楼和南京路的百货公司。

这些建筑风格多样,取材自西方,展现了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最后,上海引进国内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也对其建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曾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建筑理念和技术的城市之一、20世纪初,上海的建筑师开始学习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以满足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求。

他们致力于结合国内文化和外来建筑理念,推动了上海建筑的创新和发展。

他们引进了钢筋混凝土技术,使得上海的建筑能够建造更高、更大、更坚固的建筑物。

这为上海的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空间和创造力,使得上海的建筑得以满足快速城市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内先进建筑理念的引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上海的建筑融合了西方和东方的元素,展现了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摘要:一、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的概述二、上海近代建筑的发展阶段1.租界时期2.民国时期3.新中国成立后三、上海近代建筑的特点与影响1.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2.创新建筑技术3.形成独特的海派建筑文化四、上海近代建筑保护与传承1.保护措施2.文化传承3.发展前景正文:上海,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际大都市,在近代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是对这一时期建筑发展的全面梳理与总结,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首先,上海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租界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阶段。

在租界时期,上海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许多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涌现出来,如外滩历史建筑群。

民国时期,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各类建筑风格在此交融,如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等。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建筑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建筑风格逐渐成为主流,如浦东陆家嘴的高楼大厦。

其次,上海近代建筑的特点与影响表现在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创新建筑技术和形成独特的海派建筑文化。

在建筑风格上,上海近代建筑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式建筑元素,又吸收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建筑风格。

在建筑技术上,上海近代建筑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如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坚固、舒适。

独特的海派建筑文化,成为了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规定保护范围、建立保护机制等,以确保这些历史建筑得到妥善保护。

同时,社会各界也在努力传承上海近代建筑文化,如开展建筑科普活动、建立建筑博物馆等。

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建筑魅力,为世人呈现更加美好的城市景观。

上海百年滩头的国际都会

上海百年滩头的国际都会

上海百年滩头的国际都会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着雄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上海作为一个长期开放的港口城市,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都会,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人才。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等方面,探讨上海作为百年滩头的国际都会的特点。

1. 上海的城市发展上海自从19世纪初成为外国殖民地以来,就开始了现代城市的建设。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上海成为了中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其独特的建筑和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在中国乃至亚洲都备受瞩目。

上海的高楼大厦、繁华商业街区和现代化的交通系统都是城市发展的体现。

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上海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一直积极创新,力求打造一个更宜居、宜业的城市。

2. 上海的文化交流上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中心,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自从上世纪初,上海就成为了中国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学者和创意人才。

在上海,你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包括戏剧、音乐会和艺术展览。

上海还拥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汇集了各地的传统美食和国际美食。

在上海,你可以品味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体验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3. 上海的经济繁荣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拥有着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丰富的资源。

上海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业都非常发达,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和投资者。

上海的自由贸易区和各类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这些都为上海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上海的城市魅力上海作为一个百年滩头的国际都会,拥有着独特的城市魅力。

一方面,上海的城市景观和建筑风格融合了西方和中国传统的元素,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与交融。

另一方面,上海的夜景非常美丽,灯火辉煌的外滩和高楼大厦构成了壮丽的城市风景线。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豫园、外滩和上海博物馆等,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上海海关大楼的故事

上海海关大楼的故事

上海海关大楼的故事上海海关大楼,这座屹立在黄浦江畔的历史建筑,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海关历史的缩影,更承载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上海海关大楼的前世今生。

一、上海海关大楼的起源上海海关大楼始建于1913年,由著名建筑师吴淞海设计,英国建筑公司思九生承包建造。

它的前身是1864年建立的江海关,因业务发展需要,选址黄浦江畔的现址进行扩建。

1914年,上海海关大楼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高的建筑。

二、上海海关大楼的建筑特色上海海关大楼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整个建筑分为地上10层,地下1层。

其外观典雅庄重,立面采用横向三段式划分,中央为巨大的穹顶,两侧为对称的塔楼。

建筑内部装饰豪华,有精美的雕刻和壁画,反映了当时上海的国际地位和繁荣程度。

三、上海海关大楼的历史故事1.抗日战争期间,上海海关大楼成为日军占领的重要目标。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对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

上海海关大楼在战火中受损严重,但仍然顽强地屹立在黄浦江畔。

2.1949年5月,上海解放。

人民解放军进入市区后,上海海关大楼成为解放军的重要指挥部。

在此期间,海关大楼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上海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

3.上海海关大楼曾被誉为“远东第一钟”。

1956年,上海市政府对海关大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将原来的英国造铜钟换成了国产铜钟。

这座铜钟重达3吨,钟声悠扬,成为上海的城市象征。

四、上海海关大楼的现状如今,上海海关大楼已成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继续发挥着海关职能。

同时,它也是一座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展示了上海海关百年来的发展历程,让游客和市民了解这座建筑背后的故事。

总结:上海海关大楼,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建筑,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风雨变迁。

它的故事,既有抗战时期的悲壮,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辉煌。

上海建筑发展史

上海建筑发展史

上海建筑发展史摘要:1.上海建筑发展史的概述2.上海建筑风格的演变3.上海建筑的历史与现代融合4.上海建筑的未来展望正文:【上海建筑发展史的概述】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其建筑发展史可谓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从19 世纪末的开埠以来,上海的建筑风格就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变迁。

从最初的传统中式建筑,到20 世纪初的欧式建筑,再到现代的摩天大楼林立,上海的建筑发展史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壮大。

【上海建筑风格的演变】1.传统中式建筑:上海开埠初期,城市建筑以传统的中式建筑为主,这些建筑通常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如石库门、弄堂等。

2.欧式建筑:20 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上海的建筑风格开始受到欧洲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欧式建筑,如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等。

这些建筑主要集中在外滩一带,成为了上海的标志性景观。

3.摩天大楼:20 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的建筑开始向高空发展。

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等,这些建筑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

【上海建筑的历史与现代融合】在上海的建筑发展过程中,历史与现代的融合是一大特点。

许多古老的建筑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元素,如新天地、田子坊等。

这些地方既保留了上海的历史风貌,又展现出了现代都市的气息。

【上海建筑的未来展望】随着上海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未来上海的建筑将会更加多元化、智能化。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将被广泛应用,同时,建筑与科技、艺术的结合也将成为趋势。

未来的上海建筑,将会是一个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城市景观。

总之,上海的建筑发展史是这座城市不断发展、变革的见证。

从传统中式建筑到欧式建筑,再到现代摩天大楼,上海的建筑风格不断创新,同时也注重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

上海近代建筑变迁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经过百年的沧桑变迁,在近代中国的血雨腥风中,愈来愈焕发出自我独特的光芒。

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

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

自1843年11月开埠以来,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会,成为中国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

中国的封建社会最早在上海解体,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并且又发展成为一种折衷混合的社会,上海变成一座独特的城市,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其他城市。

一、开埠前的上海上海的近代建筑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近百年的建筑中,几乎囊括了世界建筑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

在许多情况下,上海的近代建筑又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把舶来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

因此,上海的近代建筑也构成了自己的特色。

上海现存的地面建筑文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陀罗尼经幢(859)和泖塔(874-879)、宋代的兴圣教寺塔(1068-1094)、元代的清真寺(1341-1368)和明代的豫园(1559始建)等,在开埠以前,大体上保持了传统的延续性,上海古代建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

嘉定孔庙和龙华寺各建筑群格守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排列,形制完整,布局严谨;南翔寺双塔和文庙魁星阁是中国木构架结构典型,体现了古代完美的结构工艺;龙华塔和真如寺的地基处理因地制宜,坚实牢固;书隐楼的木雕和砖雕艺术精湛,形象逼真。

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上海在建筑造型和布局、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软土地基的处理、装饰彩绘、施工工艺方面的创造性和重要的贡献。

二、开辟租界/最初的西式建筑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允许英国上海设立租界。

中国上海建筑

中国上海建筑

中国上海建筑中国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其建筑界有着丰富的创新和多样化的风格。

这篇文章将探索中国上海建筑的演变和特点,并且介绍一些标志性建筑。

上海的建筑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上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城市。

在这个时期,许多外国侨民和商人来到上海,在这里建设了很多西方风格的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是功能性的,也承载了当时西方文化的影响。

上海国际公共租界的建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融合了欧式建筑和中国传统元素,展示了当时的文化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的建筑风格经历了不断的演变。

20世纪上半叶,上海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和商业城市,城市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建筑体现了现代主义的影响,以功能性和简约的设计为主,呈现出了工业化的特征。

比如,石库门建筑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其独特的外观和实用性使其成为上海建筑的标志。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上海的建筑风格也进一步多样化。

新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海天际线变得越来越壮观。

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等摩天大楼成为上海的地标,它们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结构给上海增添了现代的氛围。

同时,上海还注重保护历史建筑,许多老建筑得到修复和改造,并得以保留在城市的建筑景观中。

除了摩天大楼和历史建筑,上海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建筑,比如文化建筑和体育场馆。

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大剧院是两个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它们的设计和建筑风格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精髓。

此外,上海的体育场馆也引人注目,如上海体育馆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奇幻竞技场等,它们充分体现了现代体育场馆的创新性和功能性。

总的来说,中国上海建筑的演变是一个反映历史和现代的过程。

从西方风格的影响到工业化时期的简约设计,再到现在的国际化风格和现代主义建筑,上海的建筑界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种多样化的建筑风格为上海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也成为了城市的标志之一。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上海建筑继续演变和创新,成为世界上建筑艺术的重要一环。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摘要:一、上海近代建筑史概述1.发展背景2.建筑风格特点3.代表性建筑二、上海近代建筑的演变1.早期建筑风格2.中期建筑风格3.晚期建筑风格三、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与传承1.保护措施2.传承方式3.案例分析四、上海近代建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文化影响2.经济影响3.社会影响正文:一、上海近代建筑史概述1.发展背景上海,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明珠,近代以来一直是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自19世纪末以来,上海经历了开埠、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等多个历史阶段,这些时期的建筑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上海近代建筑史。

2.建筑风格特点上海近代建筑的风格多样,既有西方古典建筑的影子,也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

早期建筑以新古典主义、文艺复兴风格为主,中期建筑呈现出装饰艺术、折衷主义等特点,晚期建筑则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为主。

3.代表性建筑外滩、新天地、上海展览中心等地标性建筑,都是上海近代建筑的代表。

它们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发展,也成为游客打卡的必去之地。

二、上海近代建筑的演变1.早期建筑风格上海的早期建筑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较大,如外滩的历史建筑群,采用了新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风格。

这些建筑奠定了上海近代建筑的基础。

2.中期建筑风格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风格逐渐多样化。

装饰艺术、折衷主义等风格的中期建筑涌现出来,如新天地项目,成功地将近代建筑与现代商业相结合。

3.晚期建筑风格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在上海得到广泛应用。

代表性建筑如上海展览中心,展示了上海近代建筑的崭新面貌。

三、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与传承1.保护措施为保护和传承上海近代建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规划等。

同时,加强对古建筑的维修和保养,使其焕发新生。

2.传承方式除了传统的修缮和维护,上海近代建筑的传承还体现在创新上。

如将近代建筑与现代商业、旅游业相结合,使古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代江海关署的更替看近代上海建筑的国际性作者:钱宗灏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03期摘要:上海外滩的海关从1857年建立之后经历了两次重建,从表面上看只是建筑体量和建筑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却反映了上海建筑走出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

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众的审美趣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们将这种变化解释为中国近代开放城市中的公共建筑从民族性走向国际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海关;建筑更替;上海外滩;国际性中图分类号:TU-0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3-0036-05上海外滩的海关大楼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造型闻名全国乃至海外,这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于1928年1月1日正式启用至今已届80年,它的前身分别是1857年建成的第一代江海关署和1893年重建的第二代江海关署,三代建筑累计已有150余年的历史。

考察这一个案,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诸多的文化信码,可以用来诠释上海近代建筑的国际性。

外滩第一代江海关署落成于1857年,曾被海关雇佣的洋员揶揄为“古庙式”建筑(见图1),笔者觉得如果真的要给其风格下一定义的话,称其为“衙署式”倒更能符合它的形态特征。

这跟决定要把新设立的“洋关”采用中国清代官衙建筑形态的决策者、身兼江海关监督的上海道台。

的心态也更为贴近些。

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一方面是包括清政府军事要地在内的外滩土地居然也无奈地被划入了外国租界!另一方面,一幢尚可称得上巍峨宏敞的中式关署,能居中而立于外滩建筑群之林,这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英之间的国力尚处于相持态势的写照,同时也不能否认其间还包含着清政府官员在外交上付出的心力。

所以这第一幢关署,无论在历史上遭到怎样的贬抑,在当时终究还是堪与外滩英国领事馆的西式官邸比肩而立的中式官衙,在当时外滩耸立起来的建筑群中也堪称是最显赫的建筑之一。

再来看看这幢两层歇山顶的房子,外观虽为清代江南官衙样式,但在房顶上建起的一个硕大老虎窗则又完全是功能性的,这个突破了中式建筑营造法则的设计可用来监测黄浦江上船只的动静。

后来海关又在左右增建了两翼,为御寒,内部又建造了西式的壁炉,我们从屋顶上烟囱的作法已经可以看出完全是西式的了;不仅如此,其两侧的窗洞也采用了尖券的造型,而这在传统中式建筑里是没有的(见图2)。

由此可见,第一代江海关在后来扩建、修缮过程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西方建筑的元素,这恐怕在中国近代建筑当中也是最早的案例了。

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显然和海关一开始就募用大量的洋员有直接关系。

海关的招聘录用制度,是以清咸丰四年(1854年)6月29日上海道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订立的《江海关组织协定》和同治三年(1864年)颁布的《募用外国人帮办税务章程》为依据的。

以1854年为例,根据英国驻沪领事和上海道台核定的方案,江海关设置税务监督3人、通晓汉文和英文的头等通事3人、汉文文案3人、洋员扦子手3人、0巡艇艇长1人、水手6人,共19人。

到后来赫德出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之后,他在遴选洋员时为照顾各缔约国利益,十分注重“国际化”原则,以1877年为例,当年江海关雇佣的洋员总数为80人,其中英国人49名,美国人6名,法国人9名,德国人6名,俄国人1名,意大利人3名,丹麦人1名,其他国籍者5名。

因此有理由认为:海关职员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是导致海关建筑国际性的一大原因。

1891年,第一代外滩关署因破旧、不敷使用而拆除,海关方面聘请了英国建筑师J.M.Cory设计新关署建筑方案,新楼于1893年冬竣工,据上海发行量最大的《申报》记载,新关署采用了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建筑样式(见图3)。

楼高4层,主体砖木结构,表面用灰绿色的宁波产花岗石贴面;屋顶陡峭,上覆产自法国的红色瓷瓦。

建筑立面呈两翼对称的凹字形,中部为钟楼,高110英尺,上面安装了一套由英格兰利兹市制造的四面钟。

当时欧洲城市里市政厅设置钟楼已经司空见惯,但在上海还是第一次引进,因此人人都感到十分新鲜。

又因为营造商是来自浦东的杨斯盛,泥水匠出身,所以上海的中外文报刊也都认为这是一项让中国人脸上十分有光的工程。

正好这年冬天上海奇寒,人们对有暖气的海关更是津津乐道,认为十分神奇。

1894年1月25日,上海《申报》曾对新落成的海关作了详细的报道,在赞美它采用自鸣钟、暖水汀、百叶窗、避雷针等诸多新设备、新技术的同时,也提到它底层楼梯两旁的石狮,指出这里因为是一处中国的衙署,才这么布置的。

这在今天看来,一栋新建筑的落成能够引起中外媒体如此多的关注,这似乎与它本身具有的“国际性”不无关系,欧洲工业国最新设备和技术的大量采用亦是造成海关建筑具有国际性的一大原因。

但是到1925年,随着上海在全球航运业中地位的不断上升,这幢19世纪末的建筑毫无疑问又显得过于狭小了,于是海关以200万银两的预算再次重建。

委托著名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同年12月15日奠基,这就是至今仍在使用的第三代海关大楼。

1927年底,经历了30个月的施工,当时外滩最高的大楼终于竣工了,带有标志性的钟楼高高在上,远离地面的嘈杂,俯瞰着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中外船只。

从附录中的参建公司名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国际性。

第三代海关是一幢真正采用国际招标的建筑,造价也达到了白银425万两,超出最初的预算一倍还多。

不仅在设计上有大量风格迥异的装饰细节,而且体量也足够得大,一直延伸到了外滩后街四川路。

前部面向黄浦江的这一部分宽131英尺,两层高的基座上面设置有五个标准楼层,这五个楼层是用红砖砌筑的,外面镶贴着花岗岩和青铜板材。

从三层到七层采用竖向线条,这同旁边汇丰银行强调的水平线条正好形成对比。

大楼外部所有的凹进部分都装饰铜和青铜的浮雕花纹,外滩立面的窗框是青铜的,安装着向外开的百叶窗。

上部钟楼的主要部分也是砖石建筑,端部用铜包裹着,以便突出重新制造的四面钟,因为第二代海关传统的钟楼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这一浅湾形江岸的中心。

基座部分的设计仍然采用了严谨的古典风格,装饰带有明显的示意性,而且努力反映出它外表结构的目的和意义,即古希腊文明、航海和贸易的主题。

主人口的柱廊以纯粹的陶立克风格建成,这让人联想到建筑师似乎是从帕特浓神庙获取了灵感,象古代希腊人的向往一样,海船和海神的浮雕在作为饰带的陇间壁上被传神地描绘出来。

穿过由铸铜精制的希腊神庙造型的大门便进入门厅,这里延续了外面海洋的主题,只是稍微变换了一下角度,引导人们从西方古典世界来到现实中的东方,格子天花板上有着精致的嵌花线脚,中央是一个八角形的穹窿,周边是八幅马赛克镶嵌画,地上一个高约两米的青铜灯座,往上投射着均匀柔和的光芒,让人可以看清蓝天下航行在海上的各式中国木帆船。

主楼梯有柚木的扶手和锻铁的栏杆,地面是大理石铺装,走廊和楼梯的护墙板,都用同一种颜色,即绿色的釉面砖贴砌,再用深褐色的带饰衬托。

401室是江海关税务司梅乐和(F.W.Maze)的办公室,他是赫德的外甥。

这个房间由上海泰昌公司承包装修和配备家具。

和一楼以上所有的房间一样,这个房间也全部用柚木装修,细木工活和镶板门的工艺一流,英国式的露梁天花板堪称艺术品。

大理石壁炉上方,是俄罗斯艺术家绘制的一幅早期外滩风景画。

面向外滩东南角的是中国税务司办公室,这里按照中国风格装修,布置的基调借鉴了汇丰银行买办的房间,门的一面用黑檀木装修,墙上画着一条金碧辉煌的龙,整个图案笼罩在一片鲜亮的红色中。

天花板上有一根漆成黑色的柚木梁,顶灯上也是中同式样的装饰图案。

建成之初的海关钟楼是上海最新最突出的地标。

在公和洋行最初的设计里,钟楼还要修长许多,后来发现那样会破坏与汇丰银行圆顶的和谐关系,因而修改了原稿。

钟楼里除了钟、敲钟装置和所有必需的机械和齿轮外,还有一个港口信号房及无线电报全套装备。

24小时均有人值班,观察江上的交通并做报告,这个传统的岗位在第一代关署里就有了。

新钟楼有一座螺旋形的铁梯直接通往旗杆底座上的小露台,那里围着栏杆,观察员可以看到城市像一副地图一样展现在脚下。

钟楼内安装了一套巨大的机械钟(见图4),是英国乔伊斯公司制造的。

它的四个钟面都采用双层玻璃,并用金属箍带加固,足以抵抗夏秋季节时常光顾上海的台风压力,铜制的罗马数字本身也是一种支撑物。

钟的机械装置安装在钟楼中间的支架上,比钟楼底座高出两层楼。

它是由齿轮、杠杆和钢丝绳组成的一套复杂装置,利用重力势能维持运转。

四个厚厚的指针从发动装置径直指向外部四个钟面的中心。

这套装置的制造商,英格兰乔伊斯公司是以制造机械大钟著称的老牌制造商,中国广州、芜湖海关的大钟也是这家公司承造的。

四面敞开的钟楼顶层里悬挂着五口来自于英格兰勒夫堡市的青铜钟,由历史悠久并负有盛名的泰勒铸钟厂浇铸,使用的材料和1858年铸造伦敦大本钟的完全相同,只是重量约轻一半。

每逢正点大钟敲响,发出音调也是与大本钟一样的C大调第三音——“mi”;小钟则每一刻敲击一下,另外在正点前与大钟一起发出和鸣。

这套钟于1928年1月1日第一次启用,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旅居上海的英国侨民曾经为之感动得流泪,他们寻到了像在英伦故土的感觉,一样可以枕着同样的钟声入眠。

当时上海的英文报纸都以很大的篇幅谈论这个问题,许多人都知道伦敦大本钟是安装在威斯敏斯特新宫离地高97.5米的钟楼上,其钟敲响时,声传整座伦敦城,人们都耳熟能详,称之谓“威斯敏斯特和声”。

由此泰勒铸钟厂还收到了一份额外订单,为美国耶鲁大学校园的钟楼铸钟。

现在泰勒铸钟厂留在世界上的三套著名大钟,一套在伦敦,一套在上海,一套在纽黑文的耶鲁大学。

抗战以前,海关对面的马路边上还站着一位双手放在身后、微微驼背、已经谢顶的英国人铜像,他就是晚清政府最倚重的客卿、总税务司赫德。

这位早年来自北爱尔兰乡下的年轻人后来执掌中国海关大权将近50年之久,但他确实也将自己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清王朝而不是大英帝国。

人们都说晚清政府的官僚部门没有一个不贪污腐败,但在赫德掌管下的海关却一直保持着高效和清廉的名声。

确实,罗伯特·赫德本人也可以算是一个国际性的人物。

在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返身再做一番思量,似乎觉得意犹未尽……作为一种人类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的物质载体,包括海关在内的外滩历史建筑均具有非常典型的国际性。

这些形成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优秀建筑,反映了当时世界设计、施工和审美的一流水准,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可以发现它们的文化价值已经远超过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已然是上海这座国际性城市中一份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

而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外滩,其魅力更在于它的文化积淀上,当房子随着时间的延续具备了久远的人文历史,形成了某种独特的阅读性,并成为人们生活中共同的活动场所时,它已经烙印在城市的时空架构之中,成了市民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