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附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附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而气候知识一直作为重点考查内容。
而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更是使不少同学百思不解,现就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加以归纳,总结如下: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①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②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③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④太平洋夏威夷群岛;⑤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沿岸。
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
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①分布在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②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③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二、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大约在南北纬5°~10°之间,2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赤道附近却非热带雨林气候。
其主要表现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这种气候类型形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形、气团性质和大气环流特点所致。
成因一般只要答出地势高,气温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即可。
三、南亚的印度热带沙漠气候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虽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75~150毫米),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具体原因是:①位于西南季风气流途经末端带来的水汽少,其中由孟加湾来的一股在恒河三角洲受山地阻挡降下大量水分后,折向西行,水汽大为减少,由阿拉伯海来的另一股是经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而来,秉性干燥,所经洋面狭窄,水汽极少;②高低压迭置,本处夏季为热低压,但垂直发展水平浅,受伊朗高原东侧来的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难以成云致雨;③受地形影响,本区北侧、西侧为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气团南侵,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又因为印度河平原地表平坦,难以形成局部地形雨,因此降水稀少。
第四讲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 / 33第四讲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单科命题 备考导航素养解读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经纬网图或其他相关材料,考查区域气候分布、气候特征及不同区域气候差异。
2.综合思维 以气候统计图或区域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气候成因、分布规律及气候特点。
3.地理实践力 结合实例,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探究点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
具体分析如下: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气候带最冷(最热)月均温 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 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2)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性质变为温暖湿润。
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
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3)气团: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
归纳如下: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赤道气团(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3.海陆位置(1)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和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_保温_效应。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吸收、_折射_、散射三种方式。
(1)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_选择_性,表现在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_紫外线_,对流层中的__水汽_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_红外线_。
2)反射:无选择性,_云_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
(3)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具有选择性。
3.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因素是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大,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的越少,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_多_太阳高度小,削弱作用_强__。
二、大气运动1.地表_冷热__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是_热力环流__。
2.大气的水平运动——三种作用力(见图)1)A是_水平气压梯度_力的作用,垂直于_等压线_,并由_高压_指向_低压_。
(2)B是_摩擦_力,与风向_相反_,可减缓_风速_。
(3)C是_地球偏向_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_右_偏,南半球向_左_偏,赤道不偏转。
3.大气环流(1)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主要是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的。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A:_赤道低压_带C:_副极地低压_带E:_东北信风_带G:_中纬西风_带B:_副热带高压_带D:_极地高压_带F:_东南信风带H:_极地东风_带3)由于_太阳直射点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也作周期4)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大致_北_移,冬季__南移。
(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的_热力性质_差异,影响海陆气压分布。
北半球:因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被分割成块状。
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_占绝对优势,气压带较完整。
4.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季风_。
5.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赤道地区:终年受_赤道低压_带控制,形成_热带雨林_气候。
地理高考气候
地理高考气候气候是地球上一个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
它是由大气环流、气候要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地理高考中,气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同时掌握与气候相关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以地理高考气候为题,从气候因素、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全球气候格局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主要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季风、气候变化等。
首先是纬度的影响。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影响到温度。
因此,赤道地区气候较热,极地地区气候较冷。
接下来是地形的影响。
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会影响气流的形成和温度的分布。
海洋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海陆空气的交换、水平和垂直热量传输等方面。
季风是指在一年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不同地区产生季节性的气候变动。
最后是气候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改变地球的气候系统,导致气候类型的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柯本气候分类法、经典经线气候分类法等。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根据温度和降水的特征将地球划分为若干气候类型的分类方法。
其中,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主要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边缘地带,特点是干季和雨季明显,温暖干燥。
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气候类型外,还有其他气候类型如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理解气候变化和气候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球气候格局全球气候格局主要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决定。
赤道地区位于热带,气候较热,常年高温多雨。
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气候也逐渐变冷。
高三复习教案 必修一 第三章气候
(28—33课时)3-1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各气候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地理现象入手寻求原因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候因素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2、教学重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
3、教学难点:气候形成因子分析,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4、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5、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阅读课前探索,引导学生从土壤、植被和动物等方面来对比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的自然景观差异)(引言)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例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都不相同。
撒哈拉沙漠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景观为什么存在那么大的差异呢?这是因为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同,那么地理环境受哪些要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板书)一、地理环境(教师引导)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部分人工环境。
(学生活动)列举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形式各异的物体;在这些物体中,哪些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哪些属于人文地理环境?(出示《深圳世界之窗》和《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图片,加强学生对两种地理环境的认识)(学生探究)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说说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
(教师点拨)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是其组成要素。
高中地理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 中图版 必修1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理解太阳辐射,大气环境,地面状况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理解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气候因素相联系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
重点:影响气候因素的分析。
难点:影响气候因素的分析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设计教师:同学们请往窗外看。
外面有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外面有水泥路、运动场、南渡江、动植物、阳光、空气、平坦的地形等,这些要素构成了我们周围的地理环境。
〔板书〕第一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地理环境教师:我们看到的各要素中其中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的,它们构成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板书〕1、自然地理环境。
概念,略。
教师: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改造形成的现在我们周围环境叫什么?学生回答:略。
〔板书〕2、人文地理环境概念:略。
教师: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怎样?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要素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播放“海南森林景观录像〞和“塔里木盆地附近的录像〞。
教师:提问,同学们,两地景观差为什么如此之大。
你认为主要受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影响造成的?答学生回:略。
〔板书〕二、气候—一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1、气候的重要作用。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略。
教师:提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板书〕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最主要因素〕出示“太阳的辐射能量分布图〞老师提问:地球上太阳的辐射热量在地球上分布怎么样。
学生回答:略教师: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造成各种气候出现差异的基本因素。
演示:季风环流和海间水循环。
〔提问〕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影响下,我国的降水有没有差别?沿海和内陆有没有差别?学生回答,略教师补充,略〔板书〕〔2〕大气环流教师:提问,夏季天气炎热,走在沙滩上和海水里有什么不同感受?学生回答:略〔板书〕〔3〕下垫面因素①海陆差异的影响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学习初中地理的时候澳大利亚西部是什么气候?学生回答,略老师:形成该地区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板书〕②洋流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演示:“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情况〞教师:提问,迎风坡和风坡的气候是否相同?学生回答:略出示“无力马扎罗山景观图片〞、请看图片,教师:〔提问〕不同海拔高度景观有何差别?学生回答,略〔板书〕,③地形影响教师:除了以上因素对气候影响以外还有……学生回答:略〔板书〕④其他因素影响作课堂练习,略第二课时教师,复习提问,上节课们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略教师:除了自然因素影响气候以外还有人类活动。
当前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当前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然而,气候变化并非孤立存在,它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理环境包括地球的物理地貌、气候带、水文循环等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的地理环境因素出发,探讨当前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1. 气候变化对地球物理地貌的影响1.1 冰川和极地气候变化对冰川和极地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快,极地冰盖变薄。
这不仅导致海平面上升,还造成了许多濒临消失的物种。
此外,冰川的消融还改变了地表的水文循环,影响气候模式。
1.2 山地和高原山地和高原地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模式,还导致了冰雪融化和岩石崩塌的增加。
这对于山区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3 平原和沿海地区气候变化对平原和沿海地区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海平面上升、沿海侵蚀和风暴潮的增加等现象,使这些地区更容易受到海洋侵袭。
此外,气候变暖还加剧了平原地区的干旱和洪涝灾害风险。
2. 地理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2.1 地球物理地貌地球物理地貌对气候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高山和山脉的存在影响了大气流动,形成了各种气候带。
平原地区的地貌平坦,有利于冷空气的流动,影响了降水分布和气候类型。
2.2 水文循环地理环境中的水文循环也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水汽通过蒸发和降水的过程不断循环,影响着地球的温度和湿度分布。
水文循环的变化会引发气候模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
2.3 大洋和海洋流大洋和海洋流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不可忽视。
海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起到了全球变暖的缓冲作用。
同时,海洋流也将热量和水汽运输到不同的地区,影响了气候分布和变化。
3. 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3.1 正反馈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正反馈的关系。
例如,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进而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过程;而全球变暖又导致了更多的冰雪融化。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888888888888888
地形
位置影响降水
地形雨的形成.swf
下垫面因素: (3)洋流的影响
降温减湿 增温增湿 气候寒冷干燥
寒流
洋流
暖流 气候温暖湿润
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 与沿岸的寒流影响密不可分;伦敦温暖湿润的气候 主要受沿岸的西风和暖流的影响而形成。
失业人口
暖流:增温增湿
寒 流 : 降 温 减 湿
下垫面因素: (4)地面状况的影响 地表组成物质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 导致近地面温度不同
地 面 状 况
植被地 裸地
夏季:冷 冬季:暖 夏季:热 冬季:冷 夏季:白色散热 (反射率强,吸收的热量 冬季:深色吸热 少。例如:南极大陆)
反射率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
夏季:气压带与风带移动
冷
反气旋
高 90
0
极高
季节移 动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锋面 气旋
60
0
副极低
温带 海洋
反气旋
地 面 0 30
温带 大 陆
温带 季风
亚热带 季风
地中海气候
副高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季风 气旋
冷干 暖湿 冷干 暖湿 热干 热湿 热干
热干
热干 暖湿 冷干
冷干
暖湿
暖湿 热干 热湿
极地气候
冷干 冷干
暖湿 热干
温带海洋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受气压带与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地理中考气候总结知识点
地理中考气候总结知识点第一,气候的形成和影响因素1. 气候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其中,纬度、海陆分布和地形等是重要的因素。
2. 纬度对气候的影响非常显著。
越靠近赤道的地方气候越炎热,越靠近极地的地方气候越寒冷。
3. 海陆分布也对气候有显著的影响。
海洋对气温起调节作用,使得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而陆地上的气候则较为干燥。
4. 地形同样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山地会造成雨影效应,使得山地的一侧较为湿润,而另一侧则较为干燥。
第二,气候类型和特征1. 根据温度和降水量的不同,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其中,热带气候特征是气温高,降水充沛;温带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降水适中;寒带气候特征是气温极低,降水少。
2. 除了这些常见的气候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这些气候类型在特定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
第三,气候变化和影响1. 气候变化是地球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我国受季风、暖温带和寒温带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自然灾害增多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第四,气候在不同地区的应用1. 了解气候对于不同地区的农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方面,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可以进行合理的种植和养殖;在旅游方面,了解气候可以安排合适的旅游活动;在城市规划方面,了解气候可以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资源分配。
2. 由于气候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生搬硬套。
在总结了以上的知识点之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气候对于地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地理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深入了解气候的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气候初中二年级
气候初中二年级气候是指长期以来某一地区的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
它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当对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气候的基本知识,包括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种类、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一、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区所在的纬度。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落点越来越倾斜,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海洋具有吸热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特点,所以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稳定。
而陆地则具有快速吸热和散热的性质,导致内陆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极端。
二、气候的种类根据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气候分为若干种类。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每种气候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气候要素,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状况。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热门话题。
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例如,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洪涝和风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同时,气候变化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出努力,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减少用电等。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气候保护的知识,增加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重视。
总结:气候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种类和变化对我们学习地球科学、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气候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与影响
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与影响介绍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地球的气候不断变化,人类和自然界都会受到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定义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中长期的变化趋势。
这些变化通常发生在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时间尺度上,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因素。
气候变化包括气温的上升或下降、降水模式的改变、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等。
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和人为要素,包括地形、土地利用、海洋和大气等。
这些要素直接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地形和气候变化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河流等。
地形的不同可以改变气候的分布和模式。
例如,高山上的气温通常较低,气候较为寒冷,而山脉的阻挡会导致降水的分布不均匀。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森林的砍伐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此外,农业、城市化等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反射率、蒸发和潜热等过程,从而影响气候。
海洋和大气与气候变化海洋和大气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的温度、盐度和海流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地区温度上升,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
这些影响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经济、健康、社会等。
经济影响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业、渔业、能源等经济领域。
气候变暖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改变、灌溉需求的增加,进而对粮食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海洋的酸化和温度升高会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数量。
能源方面,气候变化引发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
健康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了潜在风险。
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洪涝和暴风雪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疾病爆发。
气候变化还与传染病的传播和蚊媒病毒的扩散等健康问题相关。
气候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现结冰期(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不同)
(2)对湖泊的影响: ①内流湖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②外流湖区:降水丰富,湖泊面积较大,多为淡水湖。 (3)对沙漠地区水的影响: ①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 ②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而成地下水。 (4)对海水性质和洋流的影响: ①对海水盐度的影响:降水多,蒸发弱的地区一般盐度较低;反 之盐度较高。 ②风海流的形成:受盛行风的吹拂。 ③上升流的形成:受离岸风的吹拂。 (5)对雪线高度的影响: ①气温: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②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3.对土壤的影响 (1)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侵蚀作用。 (2)对冻土的分布及冻融的影响。 (3)影响土壤有机质多少。 4.对植被的影响 光热水的不同组合,影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二、气候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光热水风的影响) (1)旱涝、盐碱、风沙、焚风等气候现象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
答案:(1)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 地区,)盛行西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茂密;纬度较高,且 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 (2)乙段风浪较甲段大。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 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 管效应显著。 (3)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 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 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 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 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 心认证为 A 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 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砂砾,盖上一层薄膜, 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2)分析乙地种植西瓜的劣势气候条件。 (3)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为改造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应采 取的措施。
初中地理会考专题复习——气候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准噶尔盆也
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
青藏高 一年一熟
原区
青稞
青藏高原
2.东西干湿差异
(1)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①空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
陆递减。
②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 4~10 月);年际变化大(我国 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
2.气 温 年 较 差 : 一 年 中 月 平 均 气 温 的 最 高 值 和 最 低 值 之 差 , 称 为 气 温 年 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①气温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 因 :纬 度 越 高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的 年 变 化 越 大 ,昼 夜 长 短 的 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②气温年较差与海陆的关系: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原 因 :陆 地 比 海 洋 的 热 容 量 小 ,夏 季 升 温 快 ,温 度 比 海 洋 高 ;冬 季 降 温 快 ,温 度 比 海 洋 低 ,因 而 气 温 年 较 差 比 海 洋 大 。沿 海 受 海 洋 的 影 响 较 大 , 比内陆年较差小。 ③地形: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愈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 ,气温不太 高;冬季因纬度低,地势高,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弱,气温不太低。 ④天 气 :晴 天 多 的 地 区 气 温 年 较 差 大 于 阴 雨 天 多 的 地 区 ,如 新 疆 比 同 纬 度的沿海地区的年较差大。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年较差比裸地的年较差小。 (三)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大 气 环 流 因 素 ——决 定 降 水 多 少 的 因 素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 热 带 沙 漠 气 候 区 、地 中 海 气 候 的 夏 干 ;赤 道 低 压 带 控 制 区 降 水 丰 沛 ;西 风 带降 水多 ,信 风带 降水 少 。(要 注意 风的 来向 :迎 岸风 往往 多雨 ;离 岸风则少雨)
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
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的特征。
而气候变化则是指长期的气候趋势的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方面的变化。
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地形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的高低起伏会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变化。
例如,山地地形会导致气候的垂直分层,山脉上部气温较低,降水较多,而山脉下部气温较高,降水较少。
这种地形的差异使得山脉上部适合发展农业,而山脉下部适合发展工业。
此外,山地地形还会对气候的风向和降水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山脉的东侧通常较湿润,而西侧则较干燥。
这种地形的差异会导致气候的差异,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其次,水文条件也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水文条件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的分布和特征。
水体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节气温和降水方面。
例如,海洋的存在会使得沿海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夏季凉爽,冬季温暖。
而内陆地区由于缺乏水体的调节,气温波动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此外,水体还能够蓄积和释放热量,从而影响降水的分布。
例如,水体的蒸发会形成云层,进而导致降水。
因此,水文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再次,土壤是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土壤的类型和质地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和生长,进而影响气候。
例如,沙质土壤通透性强,不易保水,导致地表水蒸发快,气温较高。
而黏土质土壤保水性好,能够减缓蒸发,使得地表温度较低。
此外,不同土壤的养分含量也会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分布,进而影响气候。
例如,富含养分的土壤能够支持茂密的植被生长,从而降低地表温度。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地形、水文条件和土壤等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地理环境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分析
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分析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并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气候变化对地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本文中,我将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关系如何相互作用。
气候变化的背景气候变化是指长期的、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系统的演变。
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迅速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暖。
这种变暖引起了气候模式的改变,如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增加、降水模式的改变等。
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是指地球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土壤状况等。
它们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1. 气候与地形的相互作用地形对气候起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地形特征会导致局部气候的差异。
例如,山脉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它们可以创造阴湿的气候条件,并形成云雾、降水等现象。
另外,海洋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分布会影响大气的温湿度,从而影响气候。
2. 气候与水资源的相互作用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产生了巨大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加快,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和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农业、工业和人类生活。
3. 气候与土壤状况的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对土壤状况产生了广泛影响。
气候变暖会导致土壤的湿度减少和蒸发加剧,从而影响土壤的水分供应和养分循环。
此外,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和洪水也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的肥力。
4. 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威胁。
气候变暖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使得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引起生物的迁徙和物种的适应性变化。
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的挑战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带来了许多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采取行动来应对。
1. 自然灾害的增加气候变暖导致气候模式的改变,如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增加和强度加强。
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读!
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读!引言你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一些地区会经历极端的天气和气候变化?为什么有些地方旱季长而干旱,而另一些地方则时常遭受洪涝和飓风?这一切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球的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令人着迷的主题。
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话题,了解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定义要理解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气候变化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时间尺度上大气、海洋和地球系统的气候特征和平均状态发生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包括气温的上升或下降、降水模式的改变、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等。
地理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陆形状和地形地球上的大陆形状和地形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大陆形状决定了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以及地表的特征。
比如,大陆的存在会导致全球气候的不均匀分布。
内陆地区的气候通常比海洋地区更干燥,因为大陆遮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
而山脉的存在则会影响气流的流向和降雨分布,形成所谓的“雨影效应”。
海洋环流和海洋表面温度海洋是地球的主要能量储存器和分配器。
海洋环流是指由风和海洋密度差异驱动的水流运动。
海洋环流可以影响气候,并且它们本身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比如,厄尔尼诺现象就是由于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增暖引起的。
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气循环和降水模式,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高山和冰川高山和冰川在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并且释放大量的淡水进入海洋。
这会影响海洋的盐度和温度分布,从而改变海洋环流。
同时,高山的融化也会导致降水模式的改变,影响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给。
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随着冰川的融化和海洋水温的上升,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几毫米。
这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居民和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威胁。
一些岛屿国家已经面临被淹没的危险,而沿海城市也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初三地理地理环境影响分析
初三地理地理环境影响分析知识点:初三地理环境影响分析一、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温度:温度是影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重要因素,对农业生产、植被分布、水文特征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2.降水:降水是影响地表水资源、植被分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也对农业生产、建筑材料等方面产生影响。
3.气压:气压的高低影响着空气流动、降水、温度等,对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4.风:风能影响气候、水文、生态、交通等方面。
二、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山地:山地对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产生重要影响,如气候的垂直差异、水资源的丰富与分布、生物多样性的差异等。
2.平原: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对人口、城市、农业等产生重要影响。
3.丘陵:丘陵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对农业、林业、旅游业等产生影响。
4.盆地:盆地内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具有独特性,如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等。
三、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河流的分布:河流的分布影响着地形、气候、植被等,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交通等方面产生影响。
2.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水灾防治、航运等方面。
3.河流的侵蚀与沉积:河流的侵蚀作用对地形产生影响,沉积作用则对河流三角洲、冲积平原等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四、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植被等产生影响,如土地的垦荒、灌溉、化肥农药的使用等。
2.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对大气、水、土壤等产生污染,对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城市化:城市化对土地、水资源、能源、交通等产生压力,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的地理环境。
4.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有助于改善地理环境,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五、地理环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着地理环境。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如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化等。
3.时间和空间差异:地理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如季节变化、地域差异等。
高三地理复习气候在环境中的作用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三级科目:地理授课人:课题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第1课时考纲要求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重点气候类型及分布中心发言人李晓春难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教具课型复习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提问引导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个人主页教学过程一、考纲解读: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二、高考动向: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三、主干知识、学案设计:1、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学生资料P69【主干知识、学案设计】。
2、课堂教师利用【主干知识、学案设计】部分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
四、回归课本,全面复习:1、天气和气候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2、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2)大气环流: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或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汽易凝结,降水多;行星风系、季风等。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3)下垫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人类活动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五、高考瓶颈,专项提升: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类特征答题方法,掌握其判读技巧。
六、知能训练.落实体验学生完成对点练习,教师点拨。
教后反思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地理知识大揭秘:全球气候的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知识大揭秘:全球气候的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全球气候的变化是一个既引人入胜又复杂的话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气候变化的原因以及地理环境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地理知识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揭示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探讨一些重要的地理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 气候变化的背景气候变化是指地球长期气候模式发生的变化。
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等。
这些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地理环境的定义与特征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
3. 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气候变化的发生和发展,而气候变化又可以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3.1 海洋与气候海洋是地球上占据绝大部分面积的重要地理环境之一。
海洋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海水的或热容量大、热传导能力强,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热量,从而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此外,海洋表面的盐度分布和洋流都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3.2 山脉与气候山脉的存在可以改变气候模式。
比如,山脉可以阻挡气流,导致山的风面和背风面气候形态不同;山脉还可以影响降水分布,形成雨影区和多雨区等。
3.3 河流与气候河流的存在也对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河流可以改变植被分布,影响水循环。
河流还可以通过蒸发和湿地的形成释放大量的水蒸汽,影响降水格局。
3.4 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冰川的消融、海平面的上升、沙漠化的加剧等都是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
这些影响进一步反过来影响到人类和生态系统。
4. 地理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理环境中的一些重要因素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在下面的小节中,我将分别阐述地形、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全球气候的作用。
气候与地理:
气候与地理:观察地球的气候现象地球的气候与地理紧密相关,而地理因素又会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身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们所见到的气候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气候对地理的影响以及地理对气候的作用。
1. 引言:气候与地理的关系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
而地理则涉及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形、海洋、大气和生物等。
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气候现象在地理上呈现出来,例如降水、温度变化、气候带等。
相反,地理因素也会影响气候,如海洋流、山脉、纬度和海拔高度等。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关系。
2. 地理对气候的影响2.1 地形和地貌地球上的地形和地貌对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
山脉、高原、平原和河流等地貌特征改变了大气层的流动方式。
例如,当湿空气上升经过山脉时,会被抬升至更高的高度,形成云和降水。
这导致了在山脉两侧形成明显的气候差异,被称为「雨影效应」。
此外,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空气稀薄,导致温度较低。
而平原地区则通常更暖和。
因此,地形和地貌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2.2 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有着深远影响。
海洋能够吸收、贮存和释放大量的热量,影响周围地区的气候。
不同的海洋区域由于温度和盐度差异,使得气候变得多样化。
例如,海洋表面的热量能够转移到大气层,影响降水模式。
而海洋表面的冷暖洋流则会决定着海岸地区的气候状况。
冷暖洋流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温度,还涉及海洋生态系统和物种分布等。
此外,海洋还会影响风向和风速。
风是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而海洋的温度和表面特性会影响风的生成和变化。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海洋沿岸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更加潮湿,风速也相对较强。
2.3 纬度和海拔高度纬度是描述地球表面位置的指标,对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纬度的升高或降低,气候变化明显。
这是因为纬度决定了太阳辐射的直射角度和强度。
在较低纬度的地区,阳光更直接地照射到地面,导致了更高的气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为什么伊基托斯与东方站的气温差异如此 之大?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非洲大陆的气候为什么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北寒带
北温带
递减
赤道
热
带
太阳辐射
递减
南温带 南寒带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 使地球上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少, 导致了大气环流的形成。
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地区间、海陆间热量和 水分的交换
辐射盈余
热量积累 温度升高 低 纬 大气环流、洋流 度 地 热量平衡 区 高 纬 度 地 区 辐射亏损 热量减少 温度降低
水分丰富 比热容大 升温慢 降温慢
海
大气环流 水分平衡
陆
水分较少 比热容小
洋
地
升温快 降温快
大气环流的状态直接决定着各地气候的形成
温带海洋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
60°N温ຫໍສະໝຸດ 大陆性气候√下面是大陆东部、内陆、西部风向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图。读图回答1-4题:
3、当大陆内部④处出现强大冷性高压时: A、图中①处盛行偏南风,②处盛行西风 B、图中①处盛行偏北风,②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图中①处盛行偏南风,②处东北信风控制 D、图中①处盛行偏北风,②处西风控制
√
下面是大陆东部、内陆、西部风向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图。读图回答1-4题:
30°N
热带雨林气候
0°
下垫面因素:①海陆差异影响大气的热量和水分 比热容 热 力 升降温 性 气温年较差 质 气温日较差 水 分 条 件 蒸发总量 空气湿度 降水量 季节分配 气候特征
陆地 小
快 大 大 小 小 小 不均匀 大陆性
海洋 大
慢 小 小 大 大 大 较均匀 海洋性
大气环流
受季风环流、地方性局部环流
思考:富士山和位于非洲北纬3°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山 顶为什么会白雪皑皑?
高度每 增高100 米,气 温平均 下降0.6 ℃
十 里 不 同 天
一 山 有 四 季
下垫面因素:② 地形的影响:对气流运动、气温、降水有 明显影响,③洋流的影响: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性质不 同的洋流对所经过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显著影响
热带荒漠景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第 三 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 10 讲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 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列举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哪些属于自然 地理环境?哪些属于人文地理环境? 2、说出以下景观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地理环境?
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深圳世界之窗
以红树林为例说说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生物 气候
思考:如何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呢?
热 岛 效 应
人类活动释放的 废气排入大气
知识体系构建
太阳辐射 气候因素 大气环流
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 热量随纬度发生变化 形成气候的直接因素 促进全球水热交换和平衡
地 理 环 境
地貌因素
海陆差异的影响
水文因素
土壤因素 生物因素
地面状况
洋流因素的影响 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 释放废热增温 改变大气成分 改变下垫面性质
地貌
水文
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土壤
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的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构成要素: 项目 含义或特点 关系 读图思考:你从以下几幅图片中知道了什么?
自然地理 环境 又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大气长期有规律的运动
√
例3:下面是大陆东部、内陆、西部风向和气候类型分布 模式图。读图回答1-4题:
1、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冬、夏季节风 向相反的原因是: A、洋流的影响 B、纬度位置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
下面是大陆东部、内陆、西部风向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图。读图回答1-4题:
2.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和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是热 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②都是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是 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资源③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热带沙漠气 候 ④高温多雨是甲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干旱少雨是乙地农业生产 的劣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形成地形雨
20°南纬
思考:热带雨林气候一般位于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为什么南纬 20°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也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下垫面因素 ④下垫面的其他因素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零下近80℃!
除了纬度因素外,世界极端最低温出现在 南极大陆还与什么有关? 南极冰盖对太阳辐射强烈的反射
人类活动 二氧化碳、热量 ①释放废热:直接影响大气温度 ②改变大气成分:产生温室效应、紫外线 思考:人类的 辐射增多、削弱太阳辐射、云雾增加 哪些活动会影 ③改变下垫面性质:引起局部地区气候变化
响气候?
灌溉 火电厂的废热释放
空调产生的废热 砍伐森林 工业废气排放
案例研究
城市建筑和城 市的水泥地面 人口高度密 集工业集中 城市建筑物 高耸入云
地表的热交换特性改变, 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到夜晚大部分又传输给 大气,使得气温升高
热量释放增多 地表风速小, 通风不良
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 组成,使其吸收太阳辐 射的能力及对地面长波 辐射的吸收增强
人类活动
利 与 弊
练习:
例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按 海水盐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若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则不可能出现 A.P处的海水温度比往年异常升高 B.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干旱 C.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 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渔业丰收
自 然 地 理 要 素
气候
水文 地貌
生物 土壤
水体的类型及其运动与变化特征 岩石圈物质运动营造出的地表形态
生物种类和生活方式呈现出地区差异 不是一个独立的圈层,是联系有机和 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 响,构成 人类赖以 生存的地 理环境
二、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
1.太阳辐射——形成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形成气候的直接因素 3.下垫面因素——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4.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气候
4、当图中③处出现低压中心时: A、悉尼昼长夜短 B、北印度洋海水向西流 C、罗马正值高温干燥 D、正值到南极洲考察最佳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