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责任的农村社会救助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管理问题研究
行探 讨 。
响 着 广 大 农 民 能 够 在 多大 程 度 上 获 得 救 低 , 因此 在 许 多 问题 上 他 们 不 会 及 时 或 充
关键词: 农村; 社会救助; 监 督 管理
助, 能否借助 救助摆脱贫 困, 所 以要 想使 分 的 理 解 , 这 就 需 要 工作 人 员耐 心 细 致 地 农村社会 救助制度真 正成 为保 障农 民生 对 他 们进 行 解 释 或 开 导 。此 外 , 由于 农 村 活的“ 最后一道防线 ” , 就必须制定科学合 社会救助 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 作, 大多
从 确 定 修 正 并 送 达被 审计 单 位 , 水平 、 管 理效能 , 发 现 和 分 析 经 营 管 理 不 序 的基 础 上 安排 和 分 配 审 计 工 作 , 确 保 审计 结 论 对 力风 险、 营销不畅风 险、 资 金 周 转 不 灵 风 风 险因 素 分 析考 虑 , 应 当 关注 被 审 计 单 位 企 业 改 进 管理 的实 际效 果 。
存在缺陷、 是否权责明晰 、 设计 是否合理 , 险 进行 评 估 的基 础 上 , 制 定 内部 审 计 部 门 关 联 性 和 递 延 性 , 结合既有风险 , 前 瞻 性 内部制度是否贯彻执行,是否有效遵循 ; 的审计计划 , 确 定 审 计 项 目; 二 是 确 定 审 地预测未知风险的高发期, 提前进行风险
调 查 和 询 问 资产 的使 用 效 率 、 资产 的利 用 评 估 , 反 映机 构 的 最 新 战 略 和 方 针 ; 三 是 当 前 风 险环 境 , 进 一 步 分 析 风 险 导 向审 计 率、 保 养 情 况 等 信 息 分析 和 评 估 企 业 经 营 编 制 审 计方 案 时 , 应 该在 评 估 风 险 优 先 次 结 论 的科 学性 , 对 适 应 性 不 强 的建 议 应 当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制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制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

就 基 层 社 会 救 助 机 构 工 作 经 费 不 足 问题 , 可 考 虑 ; ( 1 ) 省 级 财 政 、 市 级 财 政 逐 渐 加 大 对 农 村 社 会 救 助 的 投 入 力度 ,提 高其 在 地 方 社 会 救 助 总 资 金 中 所 占 的 比 例 。 ( 2 ) 根 据 事 权 和 财 权 相 对 应 的 原 则 , 合 理 划 分 基 层 政 府 尤 其 是 县 乡 两 级 政 府 在 社 会 救 助 中 资 金 的 承 担 比例 ,对 于财 政 困 难 县 ( 市 ) ,省 市 政 府 可 以加 大 对 其 资 助 的 比例 。 ( 3 )积 极 扩 展 社 会 资金 来 源 渠 道 , 募 集 救助 资 金 。加 大 宣 传 力 度 ,宣 扬 慈善 事 业 ,积 极提 升 公 民对 慈善 事 业 的 信 心 。 努力提 高基 层社 会救助 机构 工作 人员 的业务 水平 和素 质 。第一 ,通 过公务员招考来充实基层业务经办工作人员队 伍 。第二 ,进行在职培 训,尤其 是举办培训班 ,采取 多种形 式 对 救 助 工作 人 员 进行 业 务 培 训 ,如 可 以借 新 政 策 的 出 台进 行详细宣讲 ,可 以每年 规定固定的学时进 行考核,可 以总结 [ 作 中的 常 见 案例 和疑 难 案 例 进 行 讨 论 交 流 。 ( 五 )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 势 目前 社 会 救 助 的 动 态 管 理 只 是 片 面 地 局 限 于 社 会 救 助 对象 的退 出机制 。但 是从社会 工作角度看 ,如果社会救助对 象 在 退 出救 助 体系 之外 ,还 能 得 到 一 些 其 他 方 面 的 支 持 和 服 务 ,如 通 过 心 理 辅 导 、 经 济 激励 、 构 建 社 会 支 持 体 系 等 强 化 救助对象 的就业机制 ,才是受救助者愿意退 出救助的 良好机 制 。可考虑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 : 1 . 社 会工作 强调 对案 主 ( 服 务 对 象 ) 的 长 期 综 合 的 协 助 , 可 以 弥补 目前 社 会 救助 单 向 性 的 缺 陷 。社 会 工 作 介 入 社 会救助 ,有助 于巩 固和提 高个案 救助 的效果,提高救助工作 的社 会 效 益 。 2 . 社 会工作中的个案方 法能更深入案主的问题 ,助其解 决 。以农村 医疗救助 为例 ,现行 农村 医疗 救助主要体现的补 贴 和 救 急 ,主 要 是 对 受 助 者 在 参 加 新 农合 报 销 后 的 符 合 医 疗 救助报销 目录 的疾病花 费进行 一定稗度 的补偿,减轻受助者 的负 担 和 开 支 。而 社 会 救 助 的理 念 是助 人 自助 , 强 调 帮 助 案 主 树 立 自信 心 和 尊 严 感 ,激 发 案 主 潜 能 ,增 强 案 主 应对 社会 压 力 的能 力 , 实现 个 体 白助 。通 过对 比 可 以发 现 , 如 果 短 期 进行医疗救助 ,长期辅 以社会工作 帮助 ,则可以通 过个案方 法弥补农村医疗救助在心理救助 与后 期救助层 面的不足 ,更 好 地 救 助 受助 对象 。

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近年来,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也逐渐建立,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社会救助现状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1研究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农村贫困家庭难以依靠个人力量摆脱贫困的情况,国家和社会应采取社会救助等措施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安定的依据,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强调社会救助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定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救助制度在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

完善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救助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该政策是一项花钱少、社会效益极佳的民心工程。

近年来,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也逐渐建立,但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体制本身的问题以及我国目前的国情,仍有不少阻力和问题,这些都值得深思。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山东省Z市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救助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Z市位于鲁西南,辖16个镇街,总人口116万,农村人口约76万,约占总人口的66%,可见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基本生活至关重要。

选取了北宿镇部分村(大岗、落陵、吴官、马楼、毛唐)中的典型个案进行访谈,采用无结构访谈的方式与不同特征群体的村民和个别领导进行了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在交谈过程中掌握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村民对社会救助的认识,并将相关资料进行整合,为研究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

2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2.1.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是指农村一些家庭因生病、残疾、灾害、年老无依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使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况下,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和实物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论政府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论政府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表 2 美国州和地 方政 府 2 0 年支出结构 单 位 : 01 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 : ..e  ̄m n o o m me S  ̄ y f u t uiesO t e 0 USD p e t fC m e ,u e C  ̄n B s s, c b r o 2 o n 0 2
面地建立起 以人 为本的社会 救助 制度 ,在保 障全体公 民生存
表 1 美国联 邦政府 2 0 0 3年支出
单位 : 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 ; . O e0 M n 舻m la dB d ̄、 u  ̄t f . e e t e i e r 0 4 US 岱e a e tn u g B d US mvmm n, a Y a 2 0 f 1 0 C s
设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中的缺位及 其原 因, 出了在制度建 设 、 提 资金保 障、 特别是 最低 生活保 障制度建 设方面政府 要发 挥其 积极作用 , 促进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的建设 , 最终 实现城 乡社会保 障制度 的统筹。
【 键 词 】 社会 救助 ; 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关 农 政府 职能 【 中图分类号 】 33 9 F2 . 【 8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 04 26 (0 81~090 10— 7820 )3 02—3
出 45 4亿 美元 , 6 占总 支 出的 2 .%, 27 超过 了军费 开支 , 主要 用 于对 退休及残疾 人直接发放 津贴 , 收入保 障包括转移支 付主要 用 于低收入个 人支 出, 此外还有 医疗照顾 通过医疗救助 计划为 6 5岁以上老人支 付医疗和保健费用 , 这几项开支合计超 过了联 邦政 府支 出的 5 %以上 , 0 而在我 国财 政支 出中 , 经济 建设支 出 最大 , 2 .%, 助性 支 出比例非常 少 。同时进一步分 析 , 达 75 救 政 府 重城市 轻农 村的发 展战 略使得 经济 发展 的二元化 带来社会 保障制度 建设 的二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 , 特别是 19 年 以后在 97 城镇 先后建立完 善社会保 险体系 ,完善 了城市社会救 助制度 , 实行 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 , 20 到 0 6年底 , 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 人数稳定 在 22 0万左右 , 0 基本上实现 了应保 尽保 ; 而对广大农 村人 口来说主要 立足于 自我保障 ,养 老依然 以家庭保 障为主 , 集 的进步关键 在于政府作用的发挥 , 本文 主要就政府在农 村社会 体现 在社会救 助制度 的建设 上 ,主要有 临时性 的灾 害救助 、 救 助制度建设 中的作用 进行理论 分析并 进一 步提 出今后 发挥 中与分散 供养 的“ 五保 ” 户救 助及非制度 化的贫 困救助 , 救助水 平长期落后 于城市 ,就最低生 活保障而言 ,0 6年城市最低生 20 作用的路径 。 活保 障支 出 2 21亿元 , 均标准 为 122 元 / 、 , 2. 平 6 .3 人 月 低保人 政府 在农 村社 会 救助 制 度 中作 用 的缺位 %。农 村最低 生活保 障支 出 4 . 1 6亿元 , 人 ( ) 府 的 职 能 制 约 了社 会 救 助 制 度 的 建 设 特 别 是 农 村 口占城市 人 口比例 6 一 政 均 7. 03 7元 / 、 , 人 月 低保人 口占农 村人 口比例不到 2 国家用 %, 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 . 社会救 助是对贫困人 口最低生活 的一种保 障 , 障公 民基 于城市最 低生活保障支 出是用 于农村 支持 的 54倍 。 保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近年来,**县的社会救助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为全县的救助对象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对扶贫济困、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日,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更好地保障**县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由县人武部汇同县民政局一道对全县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救助现状(一)各项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是成立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

民政、教育、财政、劳动保障、卫生、农林水、城建、环保、国土、司法、工商、税务、规划、宣传等部门和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团体相互配合,团结协作,逐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基本建成了以城乡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和乡镇、村(居)委会为依托的管理平台,形成了齐抓共菅,整体联动的工作合力。

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县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县农村低保实施方案》、《**县农村低保实施细则》、《农村低保核查办法》、《农村低保指导人数分配表》、《农村低保核查表》等,有效地保障了**县社会救助工作的施行。

(二)救援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县制定出台了《**县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规范细化了报灾查灾救灾、灾情评估、应急保障、安置转移、生活保障、灾后重建等工作,建立了排险防灾、转移安置、查灾核灾、资金筹措、物资动员、灾后重建等六大机制,先后对清江水布垭库区景阳段、花坪乡黄木垭滑坡险情等进行了成功救助,确保了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医疗”。

(三)救助范围逐步增大。

**县先后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慈善捐赠办法等。

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执行情况良好,社会救助效果明显:农村低保对象9135户18673人,其中孤儿219户23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月人均补助47元,较好地保障了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今年州民政局给**县增加农村低保对象指标8763人,从7月1日起农村低保对象将达到27200人,保障比例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9%;城市低保对象4229户7405人;农村五保老人1361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177人,分散供养五保对象184人);40%救济对象53人;城镇定救对象28人;一般救济对象11人;其他救济对象5人。

调研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调研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调研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
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如下。

首先,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
建设农村社会救助设施,包括救助站、救助点等,为农村困难群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救助渠道。

其次,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各地积极
开展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使得更多的农村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救助,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

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足,导致救助标准偏低,难以满足农村困难群众的需求。

其次,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地区存在救助不及时、不公平等问题,导致一些困难群众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综上所述,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提高救助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农村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公平的救助。

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共同为农村困难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责任问题探讨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责任问题探讨
挥 显 得 十 分 关键 。 鉴 于 此 , 者首 先 分 析 了农 村 社 傈 所 取 得 的 成 绩及 存在 的 问题 , 后 运 用 政 治 学 公 共 产 品理 论 、 济 笔 然 经 学 等 相 关理 论 方 法 , 阐述 了政 府 介 入 社 保 领 域 的理 论 依 据 及 重 要 意 义 . 后 具 体 论 述 政 府 应 该 承 担 的 责 任 、 最

本 刊 特
稿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政府责任问题探讨
覃 双 凌
( 广西财 经学院, 广西 南宁 5 00 ) 3 0 3
【 摘 要 】 转型社会经济形态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产生 了深远 的影响.社会 保障制度体 系的建设和 完
善 ,只能 适 应 转 型 时 期 社会 发展 的实 际状 况 , 而确 立 公平 、 进 和谐 的价 值 取 向 。在 制 度 变迁 过 程 中 .政 府 责任 的有 效 发

【 键 词 】 农村社会保 障制度 ; 关 改革; 政府责任
【 中图分类号】 33 9 F2.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4 26(090— 04 0 10—7820 )900—4
试点 、 解构与重建的制度演变轨迹 ,0 3 国家承 20 年 我 国农 村社 保 制 度 改革 所 取得 的成 就 及存 在 了制度创设 、 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筹资中负主要 责任 , 并进行 了新 型农村 的主 要 问题

( ) 村 社 保 制 度 改 革所 取 得 的成 就 一 农 我 国农 村 社 会 保 障制 度 的 建设 开 始 于 改 革 开 放 பைடு நூலகம் 期 , 西 而
部农村近几年才得到高度关 注 ,经 过不断的探索与经验总结 , 目前我 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初具雏形 。 1 . 制度与管理体 系框 架形成 。农村社保制度改革历经几十 年, 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 规 , 本构筑 了一个 以基本养老 保 基 险、 健康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社会救助制度 以及社 会优 抚为框 架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雏形。 同时农村保障的社会化原则 得到体现 , 在资金筹集 与管理方面 , 责任分担机制初步形成 , 在 有条件的地 区国家 、集 体和家庭按 照一定 的比例各 自分担 责 任, 在社会保障较 好的地 区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主要 由各级政府 部门负责 资金供给 , 负责建立社会组织加 以辅助。 2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事业有所进展 。各级政府对农 民的最 低生活保 障十分关注 ,尤其是西部落后地 区省份 ,如甘肃 、 新 疆、 四川等地为解决城镇化进程 中所产生的失地农 民权益保障 问题进行了大量成效性的探索 , 并进行 了试点 。 但是 , 国家政策 层面 尚未依据 区情 对各地农村最低 生活保 障制度进行 系统设 计, 政策 的稳定性与持 续性不 足。 同时各地探索试验模式不一 , 标准多样 , 制约了农民生活保障 , 进而影响生产的发展。 农村对 完善生活保障制度 , 科学设计标 准等实际需求强烈 。 3农村 养老保险在探 索中推 进, .我国农村 社会 养老保险制 度历经 8 代试 点 、0年代 的推 广阶段 ,随后 民政部发布 并 0年 9 实 施 了 5县 级 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 基 本 方 案 ,0 6年 劳 动 保 障 20 部选择北 京大兴区等 8个县 市区启动 了新 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 险制度建设 试点 , 在不断探索 中取 得了新 的进 展 , 推动 了农 村 养老保险事业的进一 步发展 。对 于落后 农村地区而言 , 依然 存 在如下 问题 : 缺乏 权威的关于农保 制度模式 、 工作 机制等政 策 法规 的指导和规范 ; 财政力度不够 , 资金来 源不稳定 , 响了农 影 民参与的积极性 ; 管理体制不完善 , 滋生腐 败。 4农村合作 医疗试点逐步 见效 。我 国农村 的合作医疗经历 .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社会救助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我们对不同地区的社会救助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调研方法
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对社会救助机构和受助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

通过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社工人员和受助群体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
1. 社会救助覆盖面有限:虽然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特殊群体中,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覆盖不足。

2. 救助标准不够适应实际需求:现行的救助标准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群体来说,可能不够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3. 救助手段和方式不够灵活:一些受助群体反映,社会救助的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实际需求。

四、调研建议
1. 完善救助标准和机制:针对不同地区和特殊群体的需求,建议不同程度地提高救助标准,同时探索灵活多样的救助方式。

2. 加强救助对象的参与和沟通:在制定救助政策和标准时,应充分听取受助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其实际需求得到有效满
足。

3. 加强社会救助服务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和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困难群体了解到救助政策和服务,有效提高其获得救助的机会。

五、结语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对社会救助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希望可以为社会救助工作的改进和推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我 国农 村社会救 助体 系建设和 改 全 国普 遍建立 农村 最低 生活保 障制度 . 了农 加快
村 最 低生 活保 障制度 的建设 步伐 截止 到 2 0 08
年 .农村 低 保制 度 已全 面 覆 盖有 农业 人 口的县
革的成 绩
( ) 村社 会救 助体 系基本建 立 一 农 过 去我 国农 村 的社会 救 助 主要 围绕 特 定 的
第 2 第 3期 4卷 21 0 0年 6月
北 京 教 育 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BEUI NG NSI ' l OF L ' I" TIY E EDUCAT ON I
V o. 4 N . 1 o3 2
Jn.Ol u 2 O
我 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马林 林
资料 来 源 :0 3年 一 0 8年 《 20 20 民政 事业 发 展 统 计 公 报》 经 作 者 整 理而 成 。 ,
收稿 日期 :00 0 — 4 2 1— 5 0
作者简介 : 马林 林 (94 )女 , 18 一 , 山东 泰 安市 人 , 江 财 经 学 院 财政 与公 共 管 理 学 院研 究 生 。 浙
不 断提 高
人 群进 行 , 中于 特 困户 救 济 、 集 五保 户供 养 以及
自然 灾 害救助 上 。经 过多年 的改革 和发 展 . 目前 我 国农村 的社会 救助体 系涵 盖 了最 低生 活保 障 、 医疗 、 育 、 房 、 教 住 法律 援助及 灾 害救助等 诸方 面
的内容 . 会救 助 的基 本框 架 已经 形成 。 社
( 、 )正 向实现 “ 市 区 , 应保 尽保 ” 目标迈 进 。 村低 农 保 制度 建立 以来 , 度不 断完善 , 制 操作 日益规 范 , 覆 盖人 群逐步 扩大 . 享受 低保待 遇 的人 数逐 年增 多( 表 1 , 见 ) 中央 和地方 财政 对 低保 资 金 的投 入 增 长 明显 . 金 保 障机 制逐 步 完善 , 助 标准 在 资 救

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与政府责任研究

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与政府责任研究

NO 1 I 0 1『巾国民政 1 1 2
1 1
品和 半 公共 品的提 供 机 制 。 由此 形 成 了 其 对构 建 公 共 品 的提 供机 制 承担 责任 )
如 下理 论模 型 。
制 和动 员社 会 资源 ,来强化 履 职能 力 。
和 市 场化 ( 即政 府 需 要 具备 保 障 市场 经
济 健 康 运 行 的 责 任 和 能 力 ,但 不应 成 为市 场经 营
元 ,人 均 月 保 障 水 平 达 到 7 元 。 农 村 自社 会保障理论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 障 制 度 安排 的最 佳 结 果 ,努 力构 建和 不 O 低 保 作 为 社会 救 助 制 度 的主 体 ,一 经建 论 主要 有 德 国 的新 历 史 学派 、福 利 经济 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即社会保障公共
二 、运 用政府社 会保障责任 度 。 2 0 年 和 2 0 年 ,中 共 中央 、 国 04 05 本 生 活保 障的 思 想渊 源 ,还 是 社会 保 障 等 理 论 对 农 村 低 保 制 度 建 设 的 务院下发的 两个 1 号文件都 明确 要求有 的理 论基 础 ,其 共 同点 是 :政 府责 任 是 分 析
试 点 经验 的基 础 上 ,要 求 凡 开 展农 村 社 的生 存 权 利 :四 是 实现 了对 传统 农 村 救 期 间主 要 以翻 译 和介 绍 国外 的 相 关文 献 1 会 保 障体 系建 设 的地 方 ,都 应 该把 建 立 助 制 度 的 历史 性 突 破 ;五 是 为 构建 农 村 为主 , 自成 理论 体 系 的很少 。进 人2 世
条件 的地 方 要 探 索建 立 农 村 低保 制 度 。 福 利 思想 和 福 利 制度 安排 的 核心 问题 , 2 0 年 5 国 务 院 常 务会 议 专 题 研 究 建 07 月 对 于 贫 困人 口生 活 保 障 ,各 国都不 从 《 济贫 法 》 到 《 会保 障 法 》 ,再 到 社 《 弗 利奇 报 告 》 ,政 府的 社 会保 障 责 贝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摘要】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其历史演变、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改革与完善方向以及影响因素都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将首先回顾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演变历程,然后分析我国目前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现状,同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将提出改革与完善方向,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在将对所得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也会提出政策建议,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为未来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演变历程、现状、问题、挑战、改革、完善方向、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展望、政策建议、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农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尽管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救助标准不够统一、执行不够到位等。

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制度、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演变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改革与完善方向。

通过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分析,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好的救助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推动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通过分析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演变历程和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把握政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为未来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持。

社会救助政府部门的社会救助与扶贫政策

社会救助政府部门的社会救助与扶贫政策

社会救助政府部门的社会救助与扶贫政策社会救助是指政府部门为了帮助社会中弱势群体融入社会、改善生活状况而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

其中,扶贫政策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贫困人口负担、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救助的概念、社会救助政府部门的职责以及扶贫政策的具体措施等方面探讨社会救助与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社会救助是指政府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生活无着的、无劳动能力或有劳动能力但无自谋生计能力的人员或困难群体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机制。

社会救助的目的是保障社会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开展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工作,实现社会福利和稳定。

二、社会救助政府部门的职责社会救助政府部门是指负责组织和管理社会救助工作的政府机构。

其主要职责包括:1. 负责政策制定和规划:社会救助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国家政策方向和发展需求,制定社会救助与扶贫政策的相关计划和规划,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 组织实施救助工作:社会救助政府部门需要组织和协调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相关部门,推动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

包括对困难群体的认定、资金的拨付和监督、扶贫项目的实施等。

3. 宣传和培训工作:社会救助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以实现政策的有效落地。

4. 监督和评估工作:社会救助政府部门需要对社会救助工作开展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和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扶贫政策的具体措施扶贫政策是社会救助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旨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活状况。

具体措施包括:1. 资金支持:政府通过向贫困地区投入资金,发放扶贫款项,支持农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来源,提升生活水平。

2. 教育培训: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贫困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和就业能力。

2022年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调研报告

2022年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调研报告

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调研报告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

社会救助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方式,在矫正“市场失灵”,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经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为补充、各项优惠政策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

我市被评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第一批城市低保aa级管理单位,农村低保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城乡低保工作经验多次在全省交流推广。

1、城乡低保制度。

我市城市低保制度是1998年建立的,先后8次调整保障标准,保障标准从最初的人月100元提高到现在的360元,占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6.04%。

现有在册城市低保对象6179户12525人,占城镇人口的10.7%,月发低保金243.3万元,加上“两节”慰问,人月均235.3元。

我市农村低保制度是2007年建立的,并先后3次修订、5次调整保障标准,从最初的人年980元提高到现在的人年2760元,占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5.43%。

现有在册农村低保对象7816户12975人,占农村人口的4.6%,月发低保金107.7万元,加上“两节”慰问,人月均106.6元。

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上学难问题,我市探索建立了城乡低保家庭大学生、高中生低保生活费补助制度。

今年,将全市在校704名低保户大学生和444名低保户高中生纳入补助对象,按照大学生每人每月200元,高中生每人每月100元,发放生活补助费152.1万元。

2、特困群体供养制度。

一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全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1674人,其中集中供养840人。

供养标准为人年6240元,市财政按集中供养人年3500元、分散供养人年2300元拨付基本生活费。

我国社会救助政府责任的回归——基于对责任主体责任划分的探讨

我国社会救助政府责任的回归——基于对责任主体责任划分的探讨
t e tm e c n h i s ha ge, t r s on iiy f he e p s 1t o Gov r m e i c s a l c a i . T he r n en nt s on t nty h ng ng t e d of m a ke i nd o ilz n oe t ntr l da t t he d v l p e t o l f t u r nt r tng a s c ai i g d s no e ie y a p o t e e o m n m de o he c r e
a s s a e s i t nc .
Ke wo d : s ca a ssa c ; g v r me t r s o sbI y r s o s I y u jc ; y r s o il s it n e o e n n e p n ii t ; e p n mit s b t i i e
府 。 ] 一 方 面 , 市 场 经 济 的 趋 势 下 , 府 在 社 _ l另 3 在 政
不 可替 代的 作用 。1 论 各 国社 会 保 障体 系 采 用 _ l无 何 种 模 式 , 挥 政 府 的 主 导 作 用 已形 成 国 际 共 发
识 , 政 府 责 任 的 确 定 也 是 制 度 建 设 的 真 正 实 质
会 救 助 责 任 主 体 划 分 中政 府 责任 的 回 归 。
关 键 词 :社 会 救 助 ; 府 责任 ; 任 主 体 ;全 面 责 任 政 责
中图 分 类 号 : 6 9 D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2 0 ( 0 1 0 — 0 90 1 0 — 6 3 2 1 ) 50 6 — 6
s i l s it n e e a e f h s c fct s i l s it nc a t e biiy f oca a s s a c ,b c us o t e pe iiiy oca a ss a e nd h a lt o pr s nt ee

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

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

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一、引言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和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和稳定,确保社会和谐发展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和制度。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低保户、特困户和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因此,建立健全的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

二、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

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框架,包括《社会救助法》、《农村低保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农村社会救助中心、村级民政机构等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2、健全的救助对象认定机制。

乡村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农村低保户、特困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和程序,确保救助对象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3、完善的救助项目和标准。

乡村社会救助项目主要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精神康复、教育资助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救助标准和范围,确保救助对象能够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支持。

4、健全的救助管理机制。

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包括救助对象的信息管理、经费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保障救助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5、加强监督和评估。

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成效。

三、乡村社会救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1、政府的责任。

政府是乡村社会救助的主要责任主体,需要加大对农村社会救助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健全的救助体系和制度,促进贫困村民的脱贫致富。

2、社会组织的参与。

社会组织是乡村社会救助的重要力量,需要发挥其作用,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互助,促进救助工作的开展和规范。

3、救助对象的自我管理与参与。

救助对象是乡村社会救助的重要对象,需要加强他们对救助工作的参与和管理,提高其自我救助和脱贫能力。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范式转换中的政府职责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范式转换中的政府职责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范式转换中的政府职责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我国现已基本具备农村社会救助范式转换的条件,迫切需要政府能积极履行职责。

现阶段,政府在转换农村社会救助范式中的职责主要表现为有效组织、实际支持和宣传教育三个方面,唯有政府履责到位,才能实现农村救助范式的快速健康转换。

关键词政策范式;转换;条件;政府职责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主要采用扶贫范式,这一政策范式在实践中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其针对性较差,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进一步关注民生的社会要求。

全面实现农村小康需要对每一个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都实施有针对性的社会救助,唯有如此,农村救助工作才能更贴近现实。

因此,加快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由扶贫范式向低保范式的转换与创新,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社会基础性工作。

借鉴发达国家在低保制度建设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把握住扶贫范式向低保范式转换中的困难,探讨政府在政策范式转换中的职责,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实现农村社会救助范式转换的条件已基本具备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城乡社会救助供给极不均衡。

从城乡统筹及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实现我国农村社会救助范式转换的时机总体上已经成熟,转换的实际条件已基本具备。

1、农村贫困的性质已发生变化。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性质与20世纪相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现阶段农村贫困总体上属于长期贫困,其根源在于农村政治、经济、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长期遭受多维的政策排斥,因此,仅以“不救不能活”的绝对贫困人口为目标的扶贫政策范式已经不适用于社会边缘化的农村贫困人口,贫困边缘人群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和支持;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分布已由区域性、整体性贫困过渡到个体性贫困,区域性扶贫开发政策效果正日益减弱,据计算,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扶贫投入的减贫效果已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三分之一。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我 国社会救助的重要方式和 内容。在 从政府部 门的角 度来看 , 已经为贫 困 施农 村医疗 救助 制度,是 建立现代社 我 国 , 立实施 医疗救 助制度有 深厚 人 口的医疗 考虑得非 常周到 和具体 , 会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 建 的社 会基础 和物质基 础 。首 先 , 国 然 而具体实 施时 , 我 仍然 与贫 困人 口的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强调的是以人 再 传统 的文化 道德 , 使我 们对 于社 会弱 实 际需求相 差甚远 , 加上政策宣 传 为 本 ,其 伦 理 基 础 是 人 道 主 义 和 公 平 甚至很 多符合 条件 的贫困人 价值理念 。健全 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 者具 有强烈 的 同情 心和社 会责任感 , 不 到位 , 贫病 家庭最 能引 发人们 的同情 , 因而 口都 不 知 道 政 府 还 有 这 样 的 救 助 措 能 够 解 除 人们 的后 颐 之 忧 、保 障 人 的
架 下 , 想 彻 底 解 决 贫 困 人 口的 医疗 目前 部分 农村 贫 困群 体 就 医难 的 问 困 人群 , 政 部 、 生 部 、 政 部 明 确 要 民 卫 财
需求问题 , 使其恢复健康 、 重返主流社 题 , 但就制度本身而言 , 仍存在着如下 规 定 救 助 对 象 是 患 大 病 的农 村 特 困 群
会几乎是 不可 能的 , 只有逐 步探索建 急需 解 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 问 题 :
体。 在具体实施时 , 的省份根据花钱 有 院的时间确定大病 ,有 的省份把常见
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医疗 救助
口对 卫 生 服 务 的可 及 性 。

l 现行农 村社 会保 障中医疗救助 的多少来确定大病 ,有 的省份根据住 、 建立贫 困人 口医疗救 助制度 , 推 病和一般病也 列入救 助范 围 , 因此 , 对

基于政府责任的农村社会救助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的农村社会救助研究

1 . 农村 社会救 助 的政策 与法律 体 系不完 善 是他们 了解到 的政策 不一 定符合 当地 实情 , 无 法为他 们服 务 。 ( 1 ) 缺 乏专 门 的农村 社会救 助 的法律 。 目前 , 国务院 仅对农 ( 2 )缺 乏 监督 机制 。基层 组织 享 有 的行政 权力 和 自由裁量 没有 任何 同级或者 上级 的有效制 约 , 造 成 了确 定对象 不合理 、 村 五保 供养 工作 颁发 了全国统 一的行 政法 规 , 未颁 发关 于农村社 权 , 调 查发现 , 5 9 %的被访 者表 示政府 在确 会 救助 的专 门法律 , 农村 社会救 助 制度缺 乏权 威性 和公 信度 , 实 操作 随意 等一 系列 问题 。 仅2 1 %的被访者表 施救 助 时无法可 依 , 仅 依照相关 部 门印发 的临时 的规定和 政策来 定社会 救助对 象时没 有公示 并接受村 民意 见,
{ I ; I 占 缸会
2 0 1 4 -3 ( 上) ◆ 政 法 论 坛
基于政府责任 的农村社会救助研究
孙 如昕



要 政 府在 农村 社会 救助 制度 建设 中占据 主导地位 ,政府 应根 据社会 经 济发展 水平 构建适 应性 的农 村社会 救助 制度
框架, 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担负国家对于救助资金的财政责任 、 救助事业的监管责任 、 救助规范的立法责任。
实行, 随意 性较 大 。此 次调 查 中, 5 7 %的受 访者 认为 农村 社会救 示有 公示 但几 乎村 民意 见不产 生作用 ,还 有 2 0 %的人表 示不 了 对 是否有 上级 监督进 行调 查 , 结果表 明 7 3 %的被 访者表 示 没 助 法律 基本 完善 或完 善 ,仍 有 2 5 %的人认 为不 完善 或非 常不完 解 。 善 。除此 , 法律 援助 也十分 匮乏 与不 及 时, 本 次调查 中 , 7 3 %的被 有监 督 , 仅2 4 %的人表 示有 监督 , 监 督方 式也 多 为村 委会 或者村 访 者表 示从 未接 受过法 律援 助 , 接受 过一 次 的占 2 1 %, 接 受两 次 民 自发 , 起 不到 有效 的制约 监督 。另外 3 %的人表 示不 了解 。 以上仅 占 6 %。 很 多村 民在遇 上 问题需 要法 律援 助时 根本 无从求

社会救助调研实施方案

社会救助调研实施方案

社会救助调研实施方案一、调研目的。

社会救助是国家为了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而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政策措施,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社会救助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社会救助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

1. 社会救助对象的情况调研,包括农村低保对象、城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供养对象等的基本信息、生活状况、需求情况等。

2. 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情况调研,包括各级政府对社会救助政策的执行情况、资金保障情况、帮扶措施等。

3. 社会救助工作的问题调研,包括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受救助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等。

4. 社会救助工作的成效调研,包括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效果、成效进行评估,发现成效和不足之处。

三、调研方法。

1. 实地走访,组织调研小组深入农村和城市社区,实地走访受救助对象,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

2. 座谈会,组织受救助对象、社会救助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等进行座谈,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3. 资料收集,搜集各地社会救助政策文件、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

四、调研步骤。

1. 制定调研计划,明确调研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

2. 调研实施,按照调研计划,组织调研小组成员进行实地走访、座谈会和资料收集。

3. 调研总结,对调研所得资料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调研报告。

4. 提出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五、调研保障。

1.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调研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确保调研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 资金保障,提供必要的调研经费,保障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全保障,加强对调研小组成员的安全保障,确保调研工作的安全进行。

六、调研成果运用。

1. 调研报告,形成调研报告,对调研过程、结果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决策参考,将调研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作为制定社会救助政策和措施的重要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政府责任的农村社会救助研究
作者:孙如昕张正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07期
摘要政府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适应性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担负国家对于救助资金的财政责任、救助事业的监管责任、救助规范的立法责任。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现阶段农村社会救助的开展水平与运行机制,提出问题,并从理论上给出建议,最终回归到政府责任的出发,以政府责任的切实履行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的建设。

关键词政府责任农村社会救助研究
作者简介:孙如昕,管理学学士,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农村社会救助;张正,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3-151-02
农村社会救助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与核心,其发展与完善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本文从微观层面入手,具体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种专项救助进行探讨,采用实证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政府责任层面提出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
(一)基本定义
农村社会救助是与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国家和集体对农村中无法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因病、灾、缺少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对象,采取物质帮助、扶持生产等多种形式,保障他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二)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分析
1.农村社会救助的政策与法律体系不完善
(1)缺乏专门的农村社会救助的法律。

目前,国务院仅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行政法规,未颁发关于农村社会救助的专门法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度,实施救助时无法可依,仅依照相关部门印发的临时的规定和政策来实行,随意性较大。

此次调查中,57%的受访者认为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基本完善或完善,仍有25%的人认为不完善或非常不完善。

除此,法律援助也十分匮乏与不及时,本次调查中,73%的被访者表示从未接受
过法律援助,接受过一次的占21%,接受两次以上仅占6%。

很多村民在遇上问题需要法律援助时根本无从求助或求助无果。

(2)缺乏规范的农村社会救助操作程序规范。

2004年以来,江苏省政府及省有关部门在原有基础上,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关于加快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江苏省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或通知,但是这些文件都没有做到有效地规范落实。

不同于法律政策,被访者对于救助政策的总体评价上升。

31%的人认为救助政策非常完善或比较完善,38%的人认为基本完善,31%的人认为不够完善。

2.农村社会救助的水平较低
南京市江宁区农村低保仅每月200元,徐州市沛县农村低保每月210元;南京市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的平均标准是每人每年5000元,沛县仅有3500元左右;农村医疗救助仅限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需农民自缴费用;农村特困定期定量帮助存在甚少,一年约800到1200不等。

2012年南京市农村人均支出就达到11114元,而课题组调研样本总救助额为449856元,户年均1704元,人均不到600。

显然这样的救助水平无法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

调查中31%的人享受到基本生活救助,40%的人享受医疗救助,享受到教育、住房与灾害救助的人仅各占7%,4%的人表示享受法律援助,更有4%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形式的农村社会救助。

尽管已经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社会救助的救助比例,但是人群覆盖依然不足。

调查数据显示,仅12%的被访者认为覆盖全面,39%的被访者认为基本覆盖,高达49%的被访者认为覆盖不够全面甚至非常不全面。

3.农村社会救助缺乏监督与信息公开
(1)缺乏信息公开机制。

针对农村社会救助政策,本次调查中,仅有18%的被访者表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23%的被访者表示基本了解,27%的被访者表示不够了解,还有高达32%的被访者表示不理解或者非常不了解。

村民并非没有了解或参与政策的意愿,但是途径非常缺乏。

高达26%的被访者表示无任何了解途径。

大部分人通过电视、广播或者网络、报纸去了解政策,但是他们了解到的政策不一定符合当地实情,无法为他们服务。

(2)缺乏监督机制。

基层组织享有的行政权力和自由裁量权,没有任何同级或者上级的有效制约,造成了确定对象不合理、操作随意等一系列问题。

调查发现,59%的被访者表示政府在确定社会救助对象时没有公示并接受村民意见,仅21%的被访者表示有公示但几乎村民意见不产生作用,还有20%的人表示不了解。

对是否有上级监督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3%的被访者表示没有监督,仅24%的人表示有监督,监督方式也多为村委会或者村民自发,起不到有效的制约监督。

另外3%的人表示不了解。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的法律政策体系
2008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其出台初步提出了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重构思路和框架。

出台具体的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全面性的法规,在立法应做到:
(1)扩大公民社会救助的权利内容。

立法确认公民的各项救助权利,而不只是作为政府部门实施救助的行政规范依据。

我们通常把公民当做农村社会救助的客体与受众,忽略其主动性,但其权利应包括社会救助请求权、社会救助信息知情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社会救助的监督权和救济权等。

(2)促进社会救助体系的城乡一体化。

确定救助对象的方式要一致,由省市政府制定城乡统一的救助标准与确定方式,打破区域限制,统筹规划,均匀资源;救助资金来源渠道统一,政府在制定公共预算的过程中,不得对城乡差别对待;采取统一的核算方式,城乡居民享受的教育、医疗、就业救助内容一致;统一管理,避免救助主体多元带来的权责不清。

(3)促进再就业机制深化。

立法要对政府再就业服务的内容进行规定,包括政府的就业服务主要包括:失业登记,以登记确定需要就业服务的群体;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由劳动部门无偿定额、定时提供,经费由财政开支;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辅助救助对象获得就业机会;投资开发提供环卫、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并向救助对象倾斜提供。

(二)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福利水平也必然随之提高,即便是社会救助,也要将其看作是一种福利提供,而非简单的基本生活保障。

为此,必须从发展型福利角度,把不断提高救助层次和救助水平作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追求。

各地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来筹集资金:一是各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各级财政的分担比例,中央政府在其中必须担当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通过财政计划的比例扩增和基金设立来保证资金渠道畅通。

各级政府在公共预算的过程中,实行资金预拨制度,每年先将下一年的预算资金拨付,到年底决算,过程中及时反馈调节。

避免因其他项目资金占用而无法支付。

二是发行福利彩票、吸纳社会慈善资金用以支持农村社会救助,例如广西风采电脑福利彩票。

三是发展院办经济,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规定敬老院可以开展农副业生产,用以改善生活条件,各级政府应予以扶助。

除了政府,也需要建立一个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

政府无法也无力解决所有贫困者的困难,必须广泛发动社会力量。

积极引导慈善团体等非盈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活动,激活资源,优化配置,并推动社会帮扶活动深入。

(三)建立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并整合资源
按照“政事分开”原则,除了政府主体的自身监督,救助对象与社会对农村社会救助也有监督的责任与作用,应该做到:程序透明、政策公开,通过村委会的政策宣传、印发宣传手册、
走访的方式另村民充分了解行程程序与救助政策;审核与监督,召开村民民主评议会议,接受村民意见与投诉,建立通畅完善的受理机制。

上级政府要对救助名单、救助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和信息更新,进行家庭实际收入情况调查、评估和核实,对低保家庭的收入变化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避免情况变更造成的失误;进行效果评估与绩效反馈,民政部门应该对农村社会救助的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救助效率进行考核,及时调整与记录,进行下一季度工作开展和计划制定;加强公民参与,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广泛采纳公众对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

农村社会救助的实际效用低下,源于多头管理的权责混合不清、资源配置不合理、整体结构不协调,在现阶段,除了制度与管理的完善,更高层面是需要整合社会救助职能,推动部门协作,实现社会救助管理一体化。

在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部门管理体制之上,以行政机构改革为契机,组建部门协调委员会,整合部门职能。

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改革思路,逐步对当前分布于各个部门和单位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剥离、整合。

通过进一步理清中国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及问题,对农村社会救助发展的方向与定位建立明确的认识,大力发展福利型的农村救助制度,坚持城乡统筹兼顾,建设全民平等共享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落实政府责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立足基本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借鉴国际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农村社会救助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