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3 《老人与海》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3 《老人与海》教案
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象征手法:是将关联事物之间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表达一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和比喻
等修辞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手法的运用,需要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的特点和共性的特征,这样才能产生由此及彼的想象。如象征手法运用得贴切,可将一种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能够被读者感知和领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味悠远、意寓深长。
另一方面,大海代表着二战结束后当时的社会状况。当时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猖獗横行,民主与进步力量遭到疯狂的迫害,整个美国社会弥漫着疑惧和恐怖的气氛,但作为一个目光敏锐的记者、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富有正义感的作家,海明威通过《老人与海》向读者传达出对黑暗现实的控诉。
知识链接
冰山理论: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
大马林鱼——美好理想的象征
在小说中,大马林鱼是光荣的象征。从现实出发,一个年老体衰的渔夫能捕获到如此硕大无比的大马林鱼,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荣光的事情。但老渔夫对鱼确是无比的喜爱和崇尚,不但没有丝毫的敌意,反而将对手当成朋友和兄弟看待。所以在整个与大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至始至终都深怀喜爱和敬佩之情,甚至在最终战胜对手时,他也不免为对手扼腕叹息。因此,在整部小说中,大马林鱼是无上光荣的象征。纵观整部小说,大马林鱼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大马林鱼的穿针引线,小说的象征意义将不完整。在经历漫长的84天等待之后,大马林鱼终于出现了,既满足了老人的愿望,同时也是给老人漫长等待的一个回报。老人凭借坚强的毅力,终于战胜了年轻气盛的大马林鱼。在小说的寓意和老人的心中,大马林鱼一直象征着一种理想的事物,一种美好的目标和追求。预示着在人类漫长的旅途中,会经历种种的磨难和痛苦,但只要人们怀有坚定的信念,依靠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追求,最终一定会战胜艰难困苦,创造生活的奇迹。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小说脉络;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3. 探讨文章主题;教学重难点:分析文中句子,把握人物形象。

课时:1课时一、导入课前视频导入“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是这样形容《老人与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世界100部著名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

二、情节梗概1.故事梗概:海明威因《老人与海》这篇小说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篇小说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一位古巴老渔夫的亲身经历。

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

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

本文节选的是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课件展示)2.学生分组找出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搏斗,请学生概括每次搏斗的情景三、探讨人物形象学生自主探究:寻找与鲨鱼搏斗部分中最能体现桑地亚哥形象的句子,并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例句:1.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但他抱着无比的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遇事坚决、坚定)2.“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遇到困境永不言败、不屈抗争、坚强)3.他想:好多东西都是应该带来的,但是你没有带来,老家伙。

现在不是想你什么东西没带来的时候。

想一想用你现有的东西可以做的事儿吧。

(直面现实、拼搏奋斗)4.他想:这一回他们可把我打败了。

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

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走死他们。

(坚韧无畏)共同探讨:(PPT出示)1.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仍然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精选15篇)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精选15篇)

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设计(精选15篇)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设计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2、掌握内心独白对形象塑造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教学步骤及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鲨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

假如有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你独自一人驾船在海上碰到了一条鲨鱼或几十条鲨鱼,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可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个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

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从中我们可以收获许多。

(二)作者简介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言:“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三)故事梗概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把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

本文节选的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

(四)分析小说情节我先给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根据搏斗的回合、搏斗的结果来分析。

五次搏斗搏斗结果用鱼叉杀死一条鲸鲨失鱼叉,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小结:老人与鲨鱼搏斗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老人与海》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教材内涵《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2年写作的一部小说,是他晚年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老渔夫桑蒂亚哥与他的小船在海上捕鱼的故事,描述了老人在大海上经历的挫折、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普遍意义。

二、学生分析1、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一定提高,具有一定的英语词汇积累基础。

2、多数学生对生活中的磨难和挫折还缺乏体验和理解,需要培养抗挫折能力。

3、少数学生对名著倾向畏惧和排斥态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任务活动,发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明确小说的写作目的、主题和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2)通过生词、词组、语法的学习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寻找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加深对海明威和其文学作品的理解。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2)加强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探究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互动质量。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增强学生对人类精神文化产物的尊敬和崇敬;2)促进学生与小说主人公的感情共鸣,提高学生抗压和抗挫折的能力和信心,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Unit 2 The Old Man and the SeaPart 1 阅读理解Part 2 重点词汇和句型点拨Part 3 阅读分析及问题讨论Part 4 单元测试2、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阅读并完成任务。

2)问答式互动教学法:在课堂上通过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拓展、应用语言的能力。

3)情景演示式教学法:通过小剧场演出、会话练习、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全面、生动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

《老人与海》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中的一篇优秀文学作品,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该文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1. 熟悉《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理解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和意象,提高阅读能力。

3.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情感。

4.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词汇,扩充英语词汇量。

5. 培养学生对人生目标、毅力和成功的深入思考。

二、教学过程设计从故事情节、文学语言和主题三个方面入手,设计以下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故事情节1. 导入:通过对海洋的介绍,引出《老人与海》的故事背景。

2. 讲解主要情节:介绍老渔夫萨曼莎的生活和渔获,以及他迎接挑战、与大马林鱼搏斗的情节。

同时解释文中的隐喻、象征等语言手法。

3. 情节复述:要求学生分组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并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文学语言1. 介绍小说的语言特点:包括对词汇、句子结构、语气和气氛的分析。

2. 语言运用:请学生从小说中选取生动的词汇和语句,组成短文,并就其情感和意义作出解释。

3.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老人与海》的评论,着重分析作者的文学语言和特点。

第三部分:主题1. 分析主题:通过讲解小说中的主题——毅力、挑战和追求成功,以及老渔夫如何教育年轻人等,激发学生对人生目标的思考。

2. 文学作品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的意义,即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世间的各种情感和体验,从而对生活更有智慧。

3. 作品评价:让学生就《老人与海》的艺术价值进行评价和探讨。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1. 本课程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文本、让学生讨论和写作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文学语言和主题。

2. 评价方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短文作业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教学的文本为《老人与海》,为高中必修课程,教材版本为人教版。

本课是围绕着文本展开的解读和理解,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小说的学习,领略海洋的奥秘以及思考生命的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文学的特点和主题;2.理解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3.学习掌握小说文本的阅读方法;4.掌握如何运用文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与解读;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题和情节;2.掌握小说文本的阅读方法;3.学生思考海洋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人物和主题;2.运用批评方法和文学知识分析和解读小说。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海洋文学的特点和主题,并解读小说《老人与海》中的情节和主题;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阅读一定段落,对其中的意义进行讨论交流;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广泛的讨论。

六、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海洋文学的特点和主题。

(1)介绍海洋文学的特点和主题。

(2)阅读《浪潮之歌》、《海涛之歌》、《春去花又开》等文章。

2.带领学生共同欣赏小说《老人与海》的开头部分。

(1)播放小说的视频,并讲解视频中的重要内容。

(2)讲解小说的批评方法和文学知识。

第二节课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一部分,分析其情节和主题。

(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一部分,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进行讨论。

第三节课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二部分,分析其情节和主题。

(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二部分,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进行讨论。

第四节课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三部分,分析其情节和主题。

(1)学生分组阅读《老人与海》的第三部分,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讨论。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老人与海》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老人与海》是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一个年迈的古巴老渔民圣地亚哥在与大马林鱼苦苦博斗的过程中,展现出坚韧、执着、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语文课程和素养教育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了解作者海明威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

2.学生能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含义。

3.学生能运用文学鉴赏技巧去进行熟练的分析和阐述,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和思辨能力。

4.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去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富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内容一、作者介绍介绍作者海明威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特别是生活和旅行的经历,以及生活背景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文学概念等细节,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作者的作品。

二、主题分析结合文中的叙事、描写和语言风格,掌握并分析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主题。

例如,通过分析文中所反映的奋斗精神、执着和坚韧的表现、意义和价值,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文学的魅力和卓越性。

三、文本分析通过课文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细节的分析和解读,然后去深入带领学生去理解文学语言和表达的美感。

例如:分析文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创造性的语言结构,来引导学生提高解读能力和思考方式。

四、课内外阅读通过配套材料和文献,让学生读一些本篇课文所涉及的文献资料、问答等等,加深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提高说话、写作和思维的水平。

四、教学方法一、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地组成几个个小组,然后可以自由相互讨论,形成一份类似于小组工作的合作方案,然后用较为自由的方式去探究和学习文本内容,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学习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角色小组,然后分配每个小组的任务,角色扮演该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情感,尝试感悟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生活背景和人性,从而使学生通过扮演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文的深层含义。

[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老人与海》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桑地亚哥形象的成功塑造,歌颂了人类在神秘莫测的自然前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老人与海》重在阐发对人生的思考,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像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运气不佳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本文虽是节选,但篇幅依然很长,尽可能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如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而把握小说主题。

本文充满哲理和象征意味,学生生活阅历比较简单,理解的深度不够。

可以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进行分析和揣摩,联系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和把握。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海明威的了解可能还是不够,教学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寻找一些课外资料,对他的作品和风格有一定的了解;本文虽然是节选,但是文章依然很长,所以,教学中尽可能的理清小说的行文脉络;本文充满了哲理和象征的韵味,但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简单,所以应该联系生活实际。

我将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问题设计,借助多媒体,积极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放手学生入情读,出色评,充分想,自由议,尽情扮好学习主人这一角色。

三、教学目标1. 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2. 通过分析人物内心独白,概括人物形象,并归纳小说主题。

3. 解释硬汉精神,表述小说哲理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内心独白,概括人物形象,并归纳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表述小说哲理和象征意义。

五、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欣赏故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朗读:孤独年迈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不舍不弃,只身驾船赶赴人迹罕至的墨西哥海湾,终于在第5天钓上一条18英尺长的大马林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老人与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老人与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老人与海》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内涵,把握主人公的形象与性格特征。

2.引导学生掌握小说中的基本情节、人物描写和环境烘托等技巧。

3.激发学生对于小说文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主题,学习基本情节、人物描写和环境烘托等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主人公的硬汉形象,体会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哲理的探索。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老人与海》的同名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详细介绍作者、作品背景及主要人物,帮助学生了解小说全貌。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段落阅读和讨论,寻找小说中的关键段落和语句,进行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

4.课堂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5.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再现小说中的经典场景,加深学生对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导入、讲解、小组讨论、表演等多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说内容。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小说的深刻主题和哲理。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小说全文,并撰写读后感或评论文章。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老人与海》小说原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学习工具:纸笔、电子词典等。

3.注意事项:提前准备充分,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工具,避免沉迷于电子产品而影响学习效果。

七、结论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老人与海》这部优秀的小说作品。

同时,在掌握小说基本情节、人物描写和环境烘托等技巧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欣赏能力。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1-3《老人与海》 精品教案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1-3《老人与海》 精品教案

老人与海海明威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创作及本小说写作的背景。

2.理解本小说的思想内容,理解“硬汉性格”。

3.学习本文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演示、讲授讨论教学内容与过程:【作家作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

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

童年似乎没有创伤。

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小说(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

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

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

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叛橡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关系紧张。

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

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

他左眼有毛病(当初训练拳击的时候意外伤到了左眼,视力下降,从那以后他左眼的视力再也没有恢复过),不适宜去打仗。

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

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

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天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

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打死了,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

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死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优秀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Word版含答案

《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2.掌握内心独白对任务形象塑造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可能都看过曾经热播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亮剑》,那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命名为“亮剑”呢?剧中的李云龙曾经论述过什么是“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争,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满腔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著名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提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么相似的地方。

二、作者简介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

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著名医生,业余时间喜欢带孩子外出狩猎、运动、垂钓,以培养他们的“男子汉”兴趣和性格;而母亲则喜爱音乐和绘画,希望把海明威培养成循规蹈矩、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报名入伍,因眼疾未被接受。

海明威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去当见习记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

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珍珠港事件后,他甚至曾驾驶着自己的摩托艇在海上巡逻以监视敌人潜艇的活动。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设计1、【教材分析】《老人与海》是高中语文必修3小说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外国小说。

小说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间的矛盾冲突,而且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因此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吸纳,兼收并蓄的意识,针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小说,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学会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同时也要求“要重视学生鉴赏小说基本方法的指导。

”《老人与海》作为美国当代作家厄勒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彰显了美国的“硬汉”精神和对英雄主义高度崇拜的民族文化,是与中华民族所强调的合作、团结、谦虚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精神财富。

它不仅可以作为窥探美利坚民族精神的一扇窗户,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更由于其中独特的“象征”手法而成为“象征型”小说的范本,学生也可以从中掌握阅读此类小说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教授此文,应该注重挖掘文本中的象征意义,探究这种象征意义背后所隐藏的作者所极力塑造的民族精神。

2、【学生分析】本单元是高中生第一次接触小说单元。

但小说这种文体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初中已学过《范进中举》《社戏》《我的叔叔于勒》《故乡》《风筝》等。

在鉴赏小说的能力方面,他们也有一定的储备,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在初中已经得到过比较实在的练习,尤其擅长于通过语言、肖像、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如果高中的小说教学仍然停留在对小说三要素的探究上,很显然已经跟不上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了。

而引导学生关注现当代小说,尤其是外国小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这一点却是一块未开垦的新大陆。

现代小说有淡化情节的倾向,如果学生不能剖析人物心灵世界,这对学生的日常阅读是十分不利的。

同时,初中小说单元对作品主题基本上有统一的归纳。

在一定程度上拘限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老人与海》教案3

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老人与海》教案3

阅读、 理解
害。他终于看见了浮出海面的鱼,它比小船还长,非常 漂亮。午后,抽筋停止了,老人吃了点生鱼,为即将到 来的抗衡积蓄能量。 夜里, 老人的手在鱼的又拉又跳中, 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第三天, 鱼开始打转儿, 这是较量即将结束的迹象。 鱼露出水面,老人努力将它拽近些,再拽近些。他忍住 一切疼痛, 使出全身力气, 将鱼叉干净利落地扎进鱼腰。 大鱼很快在挣扎中死去, 老人将它捆在船边, 开始返航。 可是, 老人的麻烦并未结束。 死鱼的血招来了鲨鱼。 它们循着航线游来, 大口大口地咬掉鱼肉。 老人成功地 杀死了一条鲨鱼, 但鲨鱼下沉时也带走了鱼叉, 不得已, 老人只好凑合着用刀子、棍子、船舵与鲨鱼们搏斗。当 半夜小船驶进港时,昼夜的搏斗已使老人筋疲力竭了。 那条大鱼也已残缺不全, 它的美丽和它那贵重的鱼肉都 已不复存在。 老人悲哀而寂寞地放下桅杆,收拾起损坏了渔具, 神情恍惚、 踉踉跄跄地走回自己的陋屋。 他已疲惫不堪, 趴着身子便沉沉睡去。 孩子曼诺林先是为老人的遭遇哭泣, 然后给他送来 热咖啡, 他表示无论父母怎么反对, 他也要跟老头儿一 起打鱼。 大鱼只剩下一根粗大的鱼骨, 被扔在垃圾堆里。 茅 棚里,喝过咖啡的老头儿又睡着了,他正梦见狮子。孩 子曼诺林陪在他的身边。 1 有感情诵读节选文段。 诵读
找出文中搏斗场面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的句 勾画、讨 2 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论、交流 《老人与海》 描述了一个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 朗 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人们认为它确实是一部好书, 一本让人受益终身的好书, 因为它给予人们太多太多的 读 人生启示。那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 【示例一】 老人筋疲力尽地回到岸上, 什么都没有 · 得到,相反,连渔网、鱼叉都没有了。是的,他的确输 了, 可是同时他也赢了, 因为精神是世上唯一无法战胜 感 3 的!即便一无所获,仍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知 这不正是 《老人与海》 想要给人们的启示吗?一个人一 旦有了这样的精神, 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不 可战胜的人! 【示例二】 人生谁能没有失败?就像人学走路, 也 得有过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人才能学会走路。失 败可以毁灭一个人, 也可以造就一个, 有人因洲旅行和狩猎。1935 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 篇小说。 1937 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 私活动的小说《有的和无的》 。西班牙内战期间,他 3 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 队》 ,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1940) 。他曾与许 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斗争。 1941 年偕夫人玛莎访问中国,支持我国抗日战争。后 又以战地记者身份重赴欧洲, 并多次参加战斗。 战后客 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 年, 《老人与海》问世,深受 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 斯特罗掌权后, 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 因身上多处旧伤, 百病缠身,精神忧郁, 1961 年 7 月 2 日用猎枪自 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 《海流中的 岛屿》 (1970)和《伊甸园》 (1986) 。他那独特的风格 和塑造的 “硬汉” 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 渔民桑提阿果老了,运气也糟透了。84 天以来, 他天天出海, 却又天天空船而归, 连他的帆看上去都像 是一面“标志着老打败仗的旗子” 。他的老伴死了,以 前跟他打鱼的小孩曼诺林也在父母的强迫下, 到其他船 帮忙去了。但曼诺林很尊重老人,每见老头回来,总要 走下岸去,帮他收拾钓丝、鱼钩、鱼叉什么的。 老人的陋屋空空如也, 老人与小孩说着晚上的饭菜 (其实并不存在) ,谈着喜爱的棒球队,将对话日复一 日继续下去。曼诺林照顾着老人,为他买来便餐,准备 好明日用的鱼饵。 老人睡了, 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老梦 见狂风巨浪、大鱼、搏斗之类的事,而是梦见异域他乡 和沙滩上的顽皮可爱的狮子。 2 这是老人没打到鱼以来的第 85 天出海了。天气晴 朗,海面平静。他向远海划去,决心冲破霉运,捕一条 大鱼。他一面划船,一面与大海、鱼、海鸟交谈,自孩 子曼诺林离开他以后,他便养成了这种自言自语的习 惯。 他感到钓竿动了。 他觉得在下面 100 寻深处, 一条 马林鱼正吃着钩尖上的沙丁鱼。 他拉拉钓丝, 知道鱼很 大。鱼很聪明,上钩后并不惊惶失措猛拉猛扯,它只是 拉着小船向浩渺的海面缓缓游去。 整个白天在奇怪的旅 行中度过了。老人拉着钓丝的肩酸痛异常。此时,他多 渴望孩子仍旧留在他身边,那就能搭一把手了。同时, 他对鱼也产生了奇怪的感情,他欣赏鱼的勇气和聪明。 夜里, 老人很疲乏, 他希望自己能睡上一会儿。 第二天, 老人除了深深的疲惫外, 左手又开始抽筋, 而且痛得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1)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学设计(1)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老人与海》是高一语文必修Ⅲ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的自读课文,是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授课一课时,学习本文,重点理解主人公桑地亚哥的硬汉精神,突破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这一难点,教育学生面对人生困厄时应坚强勇敢。

【教学目标】1.分析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理解并感悟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2.了解本文的写作风格。

3.启迪学生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挫折。

【学情简析】小说一直是高中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但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学生大多数喜欢阅读当代作家的武侠、言情、侦探类小说,而真正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的人并不多;他们在阅读小说时,又往往停滞在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等感观满足的表层,而缺乏对人物命运的深层关注和理性思考。

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去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并从中得到解读的快乐和理性的提升。

【教学重点】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人物所具有的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1.学生教师共同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入)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十八岁就显露出非凡的文学才华,十九岁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身负重伤,做过十二次手术,共取出了二百多块弹片。

后又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率领一支游击队屡战屡勇,却又身负重伤。

后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他出生入死,以至于遍体鳞伤,人们将“硬汉”的赞誉赋予了他;他又是世界著名的小说家,曾经因一部小说震撼人心,世人将最高的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赋予了他。

然而就是这位身经百战,光环绕身的“硬汉”,却在晚年饮弹自杀,他是谁呢?他就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海明威。

他究竟为什么要自杀呢?在他的生命里有着怎样的精神和矛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老人与海》一起来感受他的精神和矛盾。

(板书课题)二、教学过程:1.在阅读中筛选: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一下两个问题:(1)本文与《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在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何不同?(2)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3《老人与海》教案(1)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3《老人与海》教案(1)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揣摩象征含义,思考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语以视频欣赏导入。

(播放视频)播放《老人与海》中的精彩片段——老人捕鱼的一段视频。

回顾画面:浩瀚的大海,凶猛的鲨鱼,强悍的老人,桑地亚哥以自己的经历阐释了人类的伟大与崇高,让我们一起走进《老人与海》,来品味这位硬汉给我们心灵带来的冲击与震撼。

二、梳理情节,填写下表。

(检查预习成果)三、过渡语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了五个回合,“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

”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老人费劲了千辛万苦捕获了大马林鱼,又得而复失,实在令人同情惋惜,从结局来看,老人失败了,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

可他打败了那么多凶猛的鲨鱼,又令人觉着可敬可畏,从精神来看,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成功也罢,失败也罢,英雄就是英雄。

桑地亚哥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海明威也因《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问大家一个问题:相比于其他文学作品,为什么更喜欢读小说?因为小说有离奇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帅气的小伙,迷人的姑娘,动人的爱情,可是,《老人与海》远没有海明威的其他小说有趣,没有战争的硝烟,青春英气逼人的男主人公,没有爱情,没有多情的雪,连《太阳照常升起》的那份伤情伤感动人的迷惘也没有,作为一部中篇小说,那一些炫目的元素它全都没有。

海明威洗尽了所有的铅华,向人性的更深处漫溯,他要写一个普通的英雄,更贴近生活,更震撼人心。

海明威在《谈创作》中说:“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

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着许多东西。

”四、分析人物形象。

1、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最为典型。

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一句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的性格特点的话.2、概括桑地亚哥的形象。

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在困难面前,乐观、自信、自强、决不屈服的硬汉子形象,在和鲨鱼的搏斗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2高品质版

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单元第3课《老人与海》教案2高品质版

《老人与海》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指引学生迅速阅读,掌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借助资料认识海明威的作品微风格。

2.能力目标:联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剖析和推测本文的真理和象征意味。

3.感情目标: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折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辛卓越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课重难点】1.教课要点:1)指引学生对要点段落和人物的心里独白进行细读,推测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育不折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辛卓越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教课难点:联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剖析和推测本文的真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课文,勾勒出老人几次与鲨鱼作战的句子、老人的心里独白,思虑:课文节选的段落讲了哪些内容?你眼中的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学生自主达成《步步高教材导学》中本课的课前预习部分,认识作家及写作背景。

【教课过程】一、导入“一艘船超出世界的终点,驶向未知的海洋,船头上悬挂着一面固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仍旧艳丽非常的旌旗,旌旗上,飞舞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论《老人与海》,今日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

(1)作家作品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取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爱钓鱼、狩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后长久担当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暮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50年月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能够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优秀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惹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显然遇到了他的影响。

(2)写作背景小说主要写一个历尽沧桑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旧持续去打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碰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管命,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格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3 #%老人与海 海明威教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3 #%老人与海 海明威教案(1)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

2.能力目标:鉴赏老人的形象,体会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老人与海》这本书吧?它的作者是谁啊?(学生回答)就是这部仅有几十页的中篇小说却演绎了几多传奇。

它在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它创下了48小时内售出530万本的销量奇迹,它的魅力何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部世界经典――《老人与海》。

(教师导入,并板书:老人与海、海明威。

)二、整体感知1.教师导读:大家知道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吗?(学生回答:桑提亚哥)《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的故事加工而成的小说,海明威笔下这位老人的原型是他在古巴的好朋友佛恩特斯。

他活到104岁,夹着雪茄的手宽大而厚实,脸上皱缩而斑驳,但深邃的眸子却依然透露着硬朗与坚韧。

所以《老人与海》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又是一部寓意很深的作品。

(教师导读)2.学生复述整部书的故事梗概: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哪位同学能够为我们复述一下故事的情节?(学生复述)3.教师梳理小说脉络。

小说以“捕鱼”为核心,写了主人公桑提亚哥“捕不到鱼――远海捕鱼――捕获大鱼――群鲨围攻――携鱼骨返航”等情节。

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经过两天两夜的殊死搏斗,他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一群鲨鱼的围攻,老人奋不顾身,又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

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马林鱼骨架子了。

(教师边出示幻灯片,边准确复述)这节课我们共同研读的内容就是“人鱼对峙,捕获大鱼”这部分。

4.梳理选文情节下面就请大家速读课文,梳理情节。

(教师参与到学生之中)(学生梳理情节)(教师指导)课文主要写了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搏斗:①大马林鱼撞击、拉扯钓锁;老人放出一些钓锁。

②大马林鱼慢慢打起转来;老人不断地收钓锁,“鱼不再撞击铁丝,又慢慢的打起转来”“鱼兜到第三圈”“又兜了一圈”“在兜下一圈时”“鱼又兜了两圈”③大马林鱼开始在船边游过;老人放下钓锁,用尽全身力量将鱼叉插进鱼的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老人与海
教学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

二、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

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

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三、课文情况: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
创作特色。

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

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四、情节梳理:
1、小说节选部分共有老人与鲨鱼的几个回合的较量?对象都是什么?
明确:五个回合,分别是与鲭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犁头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群鲨鱼斗。

2、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中,老人用到了哪些武器?结果怎样?老人的身体状况怎样?大马林鱼又怎样?
第一个回合:用鱼叉(丢)、绳子(断)老人手受伤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
第二个回合:刀子(钝)、桨老人手伤严重(淌血)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个回合:刀子(折断)
第四个回合:短棍手痛得厉害半个身子被咬烂
第五个回合:短棍(丢)、舵把(折)极疲乏(简直喘不过气)仅剩残骸
五、问题探究:
1、从文中可知,老人实现了他的愿望,捕到了鱼,但是,尽管他费尽力气,勇敢搏斗,但是最终的结局,得到的却是一副残骸。

你如
何看待他的失败?
明确: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2、关于小说的象征意味
题目是《老人与海》,而表明上,小说是写一位老人及其在海上的经历,但实际上,老人的形象极具概括性,他已经超越了一个人的存在,而成为了人生的一种象征。

老人桑地亚哥就是“硬汉”的代表,大海则是人生舞台的象征,鲨鱼则是我们人生中的挫折、厄运的象征。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走在人生路途中,不可避免我们都要遇到挫折,被厄运所阻挠,只有经历与“鲨鱼”的较量,才能成为强者,唱出最美的歌。

六、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一、二、三:
2、讲评课后一、二、三。

(略)
七、课堂小结:
生活中,能压倒一切的不算是强者,不被一切所压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所以,你应当首先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充实自我,以最
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向我走来,我将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懈努力,以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

附:板书设计:
象征手法:
老人→硬汉精神
大海→人生舞台
鲨鱼→挫折厄运
七、作业布置:
1、《创新设计》“自主学习篇”;
2、《创新设计》“训练落实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