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件第十讲: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清代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
第十六讲:清代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
一、回顾与定位
二、以传教士为载体的文化传播
三、历史影响与地位
四、研究与成就
五、西学
中学的启示
什么是交流?
exchange.
interchange
是 过熟 弃互
另 程悉 )通
一
与有
种
适无
交
应,
换
积取
累长
与补
转短
化(
的扬
西一 年一 清流(研究资料与成就)
2、曹增友著《传教士与中
国科学》.北京 .宗教文化出 版社. 2019年8月第一版(35 万字,24元)
主要内容:从传播科学技 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角 度入手,探讨了自唐、宋、 元、明到清末西方传教士 在中国的文化、科技活动 和影响,重点是清代传教 士的文化、科技活动及影 响。
清朝传教士与中外文化交流
三、历史与史实:(传教士带来了什么?)
1、天文学:
汤若望(1591-1666)德国耶酥会传教士,1622 年来华。清顺治时期任钦天监监正,清初,在清 钦天监任职的西洋传教士先后有数十人,有衔职 人员有汤若望、南怀仁、闵明我、庞嘉宾、纪理 安、戴进贤、徐懋海、刘松龄、鲍友管、傅作霖、 高慎思、安国宁、索德超、汤士选、罗广洋、福 文高、李拱辰、鬲守谦、毕学源等。上述传士在 钦天监或任职监正(初时又称治理历法),或监 副。
《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唐鉴真和尚
二、东亚文化圈
吉备真备与唐人对弈图
空海书法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大唐盛世,国力强盛,中华文明辐射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
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佛教, 影响尤为深远。在19世纪西方列强影响进入以前,东亚诸国形 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 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 王维:风格宁静恬淡,意境深邃幽远,为“诗佛”。这首 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 热爱大自然的心情。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更突出了人与 自然的融合。由于处于由盛转衰时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 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观察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比较 它们各自的特点。
思考:有人说“丝绸之路”是“文化运河”,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唐朝的历史加以说明。
同意。
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至唐朝,丝绸之路一直是中西 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因此丝绸之路被称为“文化 运河”。中国文化西传: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 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等远传西域和欧洲。唐 朝时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 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包括思想文 化随之向西传播。西方文化东来:汉朝时,西域 的葡萄、苜蓿等物产传入中国;唐朝时西方的物 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 文、历算、医药,包括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
• 盛唐:李白诗作感情炽烈,想像丰富,比喻生动,手法 夸张,极具艺术感染力。凸显盛唐情景。
• 中唐:白居易主张诗歌创作应与社会现实结合,发挥讽 谕的功能,其作品明白流畅,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影 响深远。正值唐朝衰落时期。
• 晚唐:李商隐的诗作律对精切,文词清丽,笔意宛转, 情味隽永,在艺术技巧上作出独特贡献,但情调哀怨深 沉,充满伤时忧国的感喟,给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的感觉。
中西文化交流史绪论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三、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1、中国文化的高度发达及其连续性、独特性,丰 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中国文化是世界几大原生文化之一 学术界关于原生文化的分类: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中西文化交流史
主讲:王明月 历史系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绪
论
一、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
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分期
三、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一、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
1、中国传统文化中“西”的概 念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2、中国文化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
中国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儒学、律令制度、中国 化佛教等辐射、传播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 神生活。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东亚人的价值观与行 为方式。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3、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世界上其他原生文化因各种原由,大都相继 夭折,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希腊等莫不如 此,这些文化大都沿着“中断-重建”的轨迹跳跃 式地演进,被称为“突破性文化”,苏美尔-巴比 伦-希腊-罗马-中世纪西欧-近代西欧,便是 其跳跃式轨迹。与其他原生文化不同,中国文化 几千年绵延不绝,堪称“连续性文化”的典型。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强势地位日渐消失,但在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往中依然保持平等、互惠的格局。
耶稣会传教士担负起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使命, 成为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分期的使者。
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浅论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摘要:明清时期的对外交流主要有陆路和海陆两条路,在闭关锁国还是开放的争论下所进行的,但依然没有阻止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因为它是人间的一种规律与趋势,任何国家不与他国进行交流都将走向灭亡。
今天我们研究历史主要意义是以史为鉴。
关键词:陆路、海陆、闭关锁国、自然科学技术的传入、丝绸瓷器的输出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到现在依然能够充满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文化具有兼容性,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
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能够吸收外国文化使之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摩擦并交融,逐渐演变成为具有中国魅力的文化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并流传至今。
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也传到其他国家对它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必须开放,闭关锁国必将失败,这也是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是的出的结论,然而明清时期可以说闭关程度达到了一个高度,中国在经历了一个个盛世之后又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与闭关锁国是分不开的。
那么研究历史的目的一个是要知道自己的祖先,了解国家发展的一个历程,而另一个最有价值的我认为是以史为鉴,充分了解历史,让今天发展的更好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虽然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很严重,但依然无法阻挡文化交流的潮流,因此在这样的角度下浅谈下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1、沟通道路中外文化交流必然要有一定的途径,通常是以人为主要的传播主体,而这样就必须有与外界相沟通的道路,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就所掌握的知识介绍一下明清朝的对外交通道路。
(一)陆路陆路主要是沿袭丝绸之路向西发展。
据文献记载,明朝也多次派遣使者与西方多国沟通,不仅将中国的本土文化带到了西方国家,也再一次将西域的风土人情带回了中国,增进了当时中国对西亚及小亚细亚等西方国家的认识,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虽然其规模和历时都远远逊于以前,却也有着重要意义。
其中最具代表的莫过于明朝使者陈诚了。
陈诚奉明成祖之命于永乐十一年、永乐十四年、和永乐十八年等多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中西文化交流》PPT课件
• 在那烂陀寺住了五年之后,玄奘 又开始周游五印度的计划。
西南海岛有西女国 跟随和戒贤齐名的高僧胜军学 习
• 641年重新回那烂陀寺,戒贤使其主持 那烂陀寺的讲座,给全寺僧众讲授《摄 大乘论》和《唯识决择论》。玄奘用印 度话开讲经义,言论精辟,逻辑明晰, 听者踊跃,名扬全印。
中印交通道路
• 北道: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出葱岭,经撒马 尔罕南越铁门入吐火罗,顺喀布尔河进入北印 度 • 中道:由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南缘出葱岭,经昆 都士南入北印度,此道还有克什米尔一线作为 支线
• 东道:长安经青海入吐蕃、尼泊尔到中印度, 通称中印藏道。(介于中印缅道和雪山道之间, 在唐初一度成为中印交通的主要通道。)
五印度80国,身历其境75国。
• 664年2月5日午夜,在玉华寺圆寂。
• 佛典翻译自东汉三国时外国僧侣主译时 期(安世高等),两晋南北朝中外人士 合译时期(道安、鸠摩罗什、真谛等), 和隋唐时期转入中国僧侣主译时期(玄 奘、义净等),在翻译技巧和方法上显 示出巨大的进步。
(二)王玄策三次使印
• 《天竺热风录》 (日)田中芳树 著 641年摩揭陀国国王戒日王派使者到长安 643年12月,李仪表为正使,融州黄水县 令王玄策作为副使到达摩揭陀国。李义 表曾到东天竺迦摩缕波国 鸠摩罗(童子 王、尸鸠摩) 《道德经》
(2)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今尼 泊尔境内塔雷(Talai),释迦诞生地。 遗址有释迦父亲净饭王故宫,附近拉普 蒂河上游塔林华村北二里是释迦诞生处。 有精舍供奉释迦诞生像。 (3)拘尸那揭罗国(Kusinagara),在 今印度和尼泊尔交界处卡西亚,释迦涅 槃处。当时已是一座荒城,城西北三、 四里有释迦涅槃的娑罗林,有娑罗树八 株,附近精舍有释迦北首而卧的涅槃塑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
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儒家文化,与欧洲基督教文化、南亚佛教文化、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形态。
其中,后面几种文明在政治、宗教、语言等方面都曾经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唯独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以大航海时代为契机的中西初识,才具有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内容。
礼仪之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传教士们在远东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使“异端”或那些还处在泛灵主义或图腾崇拜的“野蛮人”皈依,而是要面对一个高度发达的古老文明,她迫使天主教不得不进行自我文化反思。
,无论是利玛窦的调和策略,还是索隐派对中,国经典密码的解读,或者是耶稣会士反对派的攻讦,都折射出西方文明面对传统中国的独特文化韵味所发生的认同危机。
这个问题的本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中国礼仪(术语问题、祭祀问题)的范畴。
我们可以随便举两个例子。
比如中国语言问题。
《圣经,创世记》第十一章说:上帝造人时,人类都讲同一种语盲。
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其遗址据说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建造城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所建造的塔直指云霄,被称为通天塔。
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十分可怕,于是使用法力把人类分散在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以阻止其互相沟通o《创世记》属于《摩西五书》之一,是犹太教最早确立的圣书正典,一般认为是公元前四世纪由四种不同的底本资料缀合而成。
大约比希罗多德的《历史》要晚一百年左右。
其实寻找初民语言的故事比《圣经》的历史还要早。
希罗多德就讲过古代埃及法老寻找初民语言的一个实验。
一位名字叫撒姆提齐(Psammetich)的古埃及后期的一位法老相信,新生婴儿之间如果不受当代人的语言影响而互相说话,那么他们嘴里讲出来的一定是上帝所教给的初民语言。
于是,法老下令把一对刚出生的孪生婴儿与其母亲隔离开来,交由牧羊人独自护养,任何人不得与婴儿说话,否则被处以极刑。
传教士与明清时期的“中学西渐”-最新文档
传教士与明清时期的“中学西渐”一、引言中西交流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陌生。
明末清初的200多年间,我国的对外交流史上出现了一次大规模交流活动,即所谓的“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在这一文化交流过程中,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的媒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西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文化的影响也是相互的,既存在我们熟知的“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
与“西学东渡”不同的是,“东学西渡”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
并且,从实际效果来看,欧洲人的受益程度大于中国,正如赫德逊言:“18世纪的欧洲在思想上受到的压力和传统信念的崩溃,使得天主教传教士带回来的某些中国思想在欧洲具有影响,超过了天主教教士在中国宣传的宗教。
”①本文主要从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阐述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即“中学西渐”。
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1、思想方面传教士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经过与中国民众,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接触,采取了一种“合儒”的策略,并“借儒排佛”即利用中国文化典籍特别是儒家经典来论证基督教教义,并顺势排挤佛教在中国的势力。
为了实现这一策略,他们对中国文化和典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翻译介绍了儒家经籍。
(1)儒家无神论的哲学思想。
当时的西方思想家大多为自然神论者。
他们“承认一个造物的上帝,把他看做威力无边的存在物”。
②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笼罩在基督教文明之下,人们对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只是痴信和盲从。
到十八世纪时,欧洲资产阶级已作为历史主角登上了舞台,此时理性主义、自然神论思潮开始在神权、专制君权统治下的欧洲大地蓬勃兴起。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推崇的是“理”而非“神”,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就成了他们取证的榜样,他们也从中找到他们观点的旁证,从而丰富了他们的学说。
(2)德治主义的政治思想。
为了构建自己的理想王国,启蒙思想家们都致力于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希望从中国政治文化中汲取实际的经验和智慧。
浅谈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谈明清时期xx文化对西方的影响16——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既不同于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也异于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拉丁文明时代“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
其鲜明的特质为后世中外学术界所瞩目,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西方传教士东来,把中国的文化又一次带到欧洲,对欧洲的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思想教育、文献、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看一看这一时期即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化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和作用。
一、教育方面:中学xx与儒家教育流传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东来,另一方面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西传。
中国要“借远西为郯子”,而18世纪的西方,特别是启蒙运动与其自然神论的思想,也是以中国为郯子的。
在中学西渐中,很多传教士如利玛窦等为中国儒家思想向西方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通过这些著作为欧洲人提供了一幅中国社会的图影。
传教士们不仅系统表达了东西方政权在权利及高贵上的某种相似之处,还描述了中国稳定良好的政治秩序,并对它进行了考察。
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很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并开始效仿。
此外,传教士们还介绍了中国对公德的极度重视,他们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中是不教“纯粹的”科学的,而只是在一些与公德有关的范围里才对科学发生兴趣。
在传教士的眼中,中国的道德不仅超过了科学,而且也优于宗教信仰。
但是,传教士们所描绘的中国儒学教育的背景,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实际上没能深入到中国各种思潮中去,他们提供的画面带有很大的“乌托邦”成分,而且其论述中也有不少自相矛盾之处,尽管如此,传教士们对中国儒学教育的介绍仍然功不可没,因为他们向西方提供了大量真正关于中国的信息,使发生“信仰危机”的欧洲人看到了一个理想国度的存在。
从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儒家文化比较大的影响。
西方的启蒙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古代儒家文明为其思想前提的。
如启蒙思潮中的泰斗伏尔泰,他的政治理想是清除现存的“神示宗教”,建立一个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比较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比较作者:王丽婧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1期摘要: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一次又一次试图打开中国的大门,随着他们的进入和利式传教术的铺展开来,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开始了碰撞与交流。
传教士的“合儒”、“补儒”策略使一部分中国文人接受了基督教思想并皈依了基督教,但传统的中国人对这一外来宗教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排拒色彩的。
关键词:基督教;儒学;排拒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93-01中国文化一直是独立发展的,与西方文化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而在明清之际,伴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中西文化有了首次相遇。
“耶稣会士是中国古代启蒙运动和欧洲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之间出色的媒介”①。
据统计,当时有400多名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总计自1581年至1712年,来华耶稣会士共249人(另有127人在赴华途中去世),多明我会士48人,方济各会士56人,奥林丁会士17人,另有不入会教士30人”。
{2}以传教为目的的西方人的到来,为中国文化注入近代化的色彩,同时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欧洲。
一、传教士的“本土适应”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思想文化方面给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然是根深蒂固的儒学。
利玛窦曾说:“儒教是中国所固有的,并且是国内最古老的一种,中国人以儒治国,有着大量的文献,远比其他教派更为著名”。
二者都作为官方思想,当然有其相通之处。
关于“爱人”,西方有这样的说法:“基督教精神最根本的标志是爱——一种无私地关怀他人的积极行动”。
{3}基督教宣扬的“爱”不只是言语上的,更要是行动上的;不只要爱友善的人,还要爱自己的仇敌。
这与儒家的“爱人”、以德报怨之类的说法是相似的。
另外,它们都注重自我道德的修养,例如“摩西十诫"中的后六诫就都是道德修养的内容。
但从实质上讲,二者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伦理中心主义,重人生,重现实,对神的世界冷淡,突出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特别强调道德的约束和教化,人比天重要,人们有自己的等级位置,有自己的特定角色,遵循着各自的规矩。
中西文化比较最新版课件7.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一、古代历史上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6)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西传的重要渠道,而蒙古帝国的西征更将中国 传统文化大量传入西方社会。唐宋元时期,不仅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航海技术等相继传入西方社会,历法、算术、医学、制图技术、绘画艺术等中 国传统文化也传入西方社会。
➢ 箜篌是一种拨弦乐器,分为竖式和卧式两种类型。据文献资料记载,卧箜 篌为我国的一种古老乐器;竖箜篌则源于波斯地区,是后代竖琴的前身。 在波斯帝国及其后建立的亚述帝国统治区域内,即有反映竖箜篌的文化遗 存。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竖箜篌也传入我国。在我国新疆境内出土的竖 箜篌,正反映了这种乐器的入传路线。汉代以后,竖箜篌逐渐成为中国乐 舞的演奏乐器,融入中国的传统乐器中
中国古代的文化不仅促进了世界的文明进程,还对西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 推进的作用。
➢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盛行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世界历史的一个 重大转折点。这一运动产生的根源,是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 萌芽。但作为这一运动产生的重要条件,则是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等重大 发明。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发扬中华民族自身所 具有的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优秀传统,摒弃那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陈 腐、落后的观念、意识。同时还有必要从西方吸收我们民族缺乏的素养,借 鉴他们养成优秀人文素养的方法,进而提高中华民族自身的素质。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需要更多的相互理解,也需要更多的交流,绝不能再自 我封闭。
中世纪耶稣像
唐绢画 《基督像》(临摹,甘肃敦煌 莫高窟出土,大英博物馆藏)
《普贤经变》(局部,甘肃 榆林窟第3窟,西夏)
高等学校(3)
探究传教士钱德明对中西音乐交流的贡献——以其中乐思想为例
9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23年,也是耶稣会中国传教团最后一任会长。
法国派往中国的众多传教士大多都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因此,他们的任务已经远远不止传教,而是传教与研究中国文化,关于传教士活动的诸多著作或研究资料中不难看出这点,而这也注定了钱德明在当时社会状况下成为一位汉学家的必然性。
钱德明在华期间,正逢清政府与西方教廷之间的礼仪之争,传教无法正常进行,他便开始学习满文、蒙文、汉文,精研中国传统文化,陆续出版了《中国兵法》《中国古今音乐考》等多部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法语著作,积极将中国文化向欧洲传播,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汉学家、中国通。
从传播宗教的角度来看,由于乾嘉年间禁教条例的颁布,导致某种程度上传教活动无法正常进行,钱德明并没有完成最初的传教目的;但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他对中国文化孜孜不倦地研究与传播,最终为中西文化活动画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
2、《中国古今音乐考》的创作背景钱德明的音乐造诣很高,他熟悉西方音乐理论,擅于演奏键盘乐器、吹奏长笛,入京后秉承利玛窦等前辈“学术传教”路线,将音乐作为纽带同渴求西方知识的士大夫们进行联系。
当时,士大夫们对于中西音乐无法互通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西方人的音乐不适合中国人的耳朵,中国人的音乐也不适合西方人的耳朵,两种文化之间的审美不同,西方人如果像欣赏自己的优秀作品一样来感受中国音乐会很牵强。
而钱德明的音乐造诣很高,他意识到中西音乐之间的巨大差异不仅仅源于文化,更多的是民族性格、理念与信仰之间的差异,于是在此契机下萌发了研究中国音乐的强烈愿望。
经由高尔比神父劝说,钱德明决定翻译一本涉及中国古代音乐的古典书籍,即李光地的《古乐经传》,并将法文译本同中文原本一同寄往欧洲,但二十年后,在得知译本被法国音乐界著名人士拉莫和卢梭等人严重扭曲与歪解、法语译本不知所向、只剩下中文原本深藏于皇家文库无人问津的前提下,参考李光地《古乐经传》中关于中国音乐史部分以及朱载堉的《律吕精义》,通过与士大夫相互交流、学习,在中国“助手”的帮助下,最终写成《中国古今音乐考》,并于1790年在法国发表。
明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缘起及其作用
□西京学院赵丹摘要明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大文化体系的接触及交流,具有开创意义,特别是当时的西方传教士不但带来了西方先进文化,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西方,最终成为两大文明交流的最高典范。
关键词明代中西文化交流明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大文化体系的接触及交流,具有开创意义,特别是当时的西方传教士不但带来了西方先进文化,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西方,其中以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及中国的徐光启为代表,产生了积极的交互影响。
明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与希腊、拉丁及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的交流及融合,当时是以耶稣会为载体的西方传教士出于宗教的热情来到中国。
他们往往以西方近代天文、数学为媒介,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及融通。
一、明代中西方文化的内在需求1.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需求。
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欧洲的贸易格局,并最终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欧洲各国对亚洲市场的渴望,便构成了西方对中国文化交流的一种需求,其有着鲜明的社会及经济需求。
明代时期正值西方地理大发现时期,当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开辟了新航路,这从根本上开拓了西方的视野,对整个西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驱动,欧洲各国迫切需要进行海外扩张以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对亚洲及美洲市场的争夺显得尤为激烈。
文化作为推动资本主义海外扩张的有力工具,自然推动了西方社会的文化输出。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率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当时的葡萄牙垄断者印度洋航线,这一时期到达中国的大多数为葡萄牙人。
欧洲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生及发展。
另一方面,明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方社会也有着宗教方面的因素进行文化的交流。
基督教会具有传播性的特征,正处于文艺复兴的欧洲基督教,其教义权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耗,这就需要扩大海外宗教版图,以寻找新的出路。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来华考察的大多为传教士,而作为当时反对西方“反革命运动”的核心的耶稣会,他们的海外活动便是中世纪教权及神权在世界传播的希望。
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法律文化交流
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法律文化交流摘要:文化虽作为一种抽象的事物,却可以通过一系列载体进行跨空间的传递与跨时间的传承。
法律文化,作为文化范畴中的一部分,同样可以在不同区域内交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不断发展之中形成了自身的法律文化体系,然而伴随着欧洲征服世界的进程,西学东渐,西方法律文化打破并逐步渗透到了中华法系内,而在这个过程中传教士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明清;传教士;文化;法律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199-03概言之,一地域内,诸如物质反映、民俗习惯、制度结构及民众心理等偏重精神者,皆可以文化一词叙述。
文化虽“由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1]但并非禁锢于一域之内。
其亦可通过一系列载体进行跨空间地传递、跨时间地传承。
法律文化,若攀附“文化”一词,自然可以解释为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心理、法律衍生的与法有关之现象的总和。
若文化可以交流,则法律文化的交流毋庸置疑。
一、明清传教士促进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文化的交流,有着其必然的历史背景。
本文论述的既是明清时期的中西法律文化交流,所以应当首先明确当时的历史性条件。
(一)明清时期的中国此时期的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封建社会。
在这一时期内,依通常之观点,明朝时期开始出现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原始状态萌芽,然而这实际上并未对中国带来实质上的影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继续占主导,且一度闭关锁国。
这种天朝自我陶醉的安稳状态直到1840年被打破。
之后,已经趋于落后的中国人被快速发展和极力扩张的西方世界推着向前走。
从此各种坚船利炮打蒙了中国人,又使他们惊慌失措地觉醒着,不断斗争着。
(二)明清时期传教士来华概况早在唐、元时期,就有景教传入中国,而真正的“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应属明朝之始。
1552年,西班牙传教士沙勿略,受耶稣会派遣,到达广州西南150多公里的上川岛上,开展传教事业,仅四个月便病死,其被称为“耶稣会来华第一人”。
中西文化比较最新版课件7.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需要更多的相互理解,也需要更多的交流,绝不能再自 我封闭。
16世纪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与欧洲实现了直接贸易,交往更加密切, 瓷器得以直销欧洲。这一时期,欧洲还采用订货的方式,从中国进口瓷器。正 是通过瓷器和丝绸,欧洲人逐步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 统文化,包括瓷器的制作技术、中国传统绘画、装饰艺术和审美观念,以及饮 茶习俗等,则以瓷器为载体,直接传入欧洲。
PART 2
扬长补短, 兼容并蓄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中西文化比较
一、正确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中西方的文化和文明,都对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共同推进了世 界的文明进程。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出多 元性特点,也为中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互学、互鉴的有利条件。
在中国传统文化西传的同时,西方的文化也传入中国。在较早入传中国的西方 文化中,比较重要的有杂技、魔术。
唐代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其中,景教和伊斯兰教曾在唐 代社会产生过较重要的影响。
唐代以后来华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不仅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还将阿拉伯及 欧洲的天文历法、医学、建筑等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在中国传入西方的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些后来也成为世界性的文化。 ➢ 2004年初,国际足联正式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这项令世界为之兴奋的体育 运动,即源于中国古老的蹴鞠运动。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明清时期传教士与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明清时期传教士与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研习中文、译介中国经典等文化活动,对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转换的目的和动机的影响,东西方两种文明和思想在交流过程中势必引起碰撞和冲突,这造成了明清时期传教士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读,其混淆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文化内核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尽管如此,传教士的文化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传教士;明清时期;语言;翻译;碰撞与误读明清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研习中文、译介中国经典并将其介绍到欧洲的文化活动,对当时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转换的目的和动机的影响,西方传教士在传播中国文化时,造成欧洲国家对中国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解。
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及其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以期对这次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传教士向欧洲介绍汉字1.制定罗马字母拼音方案,编纂词典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积两千年之久的浸淫,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心中” ①,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传教,语言就成为双方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因此,传教士迫切地感受到学习汉语的必要性,他们认为掌握中文是征服中国、改造中国人信仰体系的唯一途径。
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这些传教士使用罗马字母来标注汉字的读音,并以此为启发编纂中西字典,为欧洲人认读汉字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最早采用了这一拼音方案的是罗明坚和利玛窦于1583至1588年间合编的《葡汉辞典》。
由于早期的罗马字母体系不完善,如:声调和送气音的缺失,造成了许多汉字读出来的音不准确,从而引起交流过程中听者理解上的偏差。
尽管有这些缺点,《葡汉辞典》载有近代葡汉两种语言文字,是世界上第一部欧汉双语词典,为中国的音韵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浅谈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谈明清时期xx文化对西方的影响16——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既不同于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也异于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是拉丁文明时代“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
其鲜明的特质为后世中外学术界所瞩目,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西方传教士东来,把中国的文化又一次带到欧洲,对欧洲的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思想教育、文献、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看一看这一时期即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化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和作用。
一、教育方面:中学xx与儒家教育流传西方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东来,另一方面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西传。
中国要“借远西为郯子”,而18世纪的西方,特别是启蒙运动与其自然神论的思想,也是以中国为郯子的。
在中学西渐中,很多传教士如利玛窦等为中国儒家思想向西方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通过这些著作为欧洲人提供了一幅中国社会的图影。
传教士们不仅系统表达了东西方政权在权利及高贵上的某种相似之处,还描述了中国稳定良好的政治秩序,并对它进行了考察。
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很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并开始效仿。
此外,传教士们还介绍了中国对公德的极度重视,他们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中是不教“纯粹的”科学的,而只是在一些与公德有关的范围里才对科学发生兴趣。
在传教士的眼中,中国的道德不仅超过了科学,而且也优于宗教信仰。
但是,传教士们所描绘的中国儒学教育的背景,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实际上没能深入到中国各种思潮中去,他们提供的画面带有很大的“乌托邦”成分,而且其论述中也有不少自相矛盾之处,尽管如此,传教士们对中国儒学教育的介绍仍然功不可没,因为他们向西方提供了大量真正关于中国的信息,使发生“信仰危机”的欧洲人看到了一个理想国度的存在。
从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儒家文化比较大的影响。
西方的启蒙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古代儒家文明为其思想前提的。
如启蒙思潮中的泰斗伏尔泰,他的政治理想是清除现存的“神示宗教”,建立一个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
〔人教版〕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教学PPT课件10
重走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
泉 州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 城” ……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 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 简直是“举世无匹” ……
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 市…… 泉州: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海港…假 如有一只船驶入西方的大海港亚历山大港的话, 就会有100只船进入泉州……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古代 印度人
中古 阿拉伯人
世界各地
发明
改进
传播
使者二:一位定居元朝的意大利人
马可.波罗
马可· 波罗,意大利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到达中 国。《马可· 波罗行纪》记述了他在东方中国的见闻,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
阅读材料提炼马可.波罗来华的原因?
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忽必烈 重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采取了一 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促 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空 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 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 感;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 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 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 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1971年意大 利驻联合国代表芬 奇在欢迎我国参加 马可· 波罗东游700 周年纪念活动代表 团时如是说
1299年,马可被释放,这本书也随之风靡了整个欧 洲,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 130多种译本. 受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影响,许多探险者为了寻 求东方的财富开始了远航,哥伦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 西班牙基维利亚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 《马可波罗游记》,上面写满了哥伦布的注释与批语,这 本书伴随哥伦布走完了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 今天,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 《马可波罗游记》也被誉为意大利13世纪最宏伟的作品。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专题课件
各位同学:附件是《近代中外文化交流》选修课课件,请下载后不要外传。
另外,请大家思考:“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构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及方法”,这个是延伸题目,为必考知识,请课下准备。
几个概念的界定:一、文化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
最开始,“文”与“化”是分开的。
“文”与“化”并联使用见于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其中有句话,叫做:“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以文教化”。
西汉以后,“文”与“化”连成一个专用词,比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在这里,“文化”显然和武力征服相对应的,指的是文治教化。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等多种含义。
牛津大辞典解释“cultural”:“对思维、审美和风度的训练、发展和雕琢,是文明的精神部分。
”这层意思和中国“文化”概念的“文治教化”的内涵比较接近。
概括起来,从最广义到最狭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广义的文化概念是“人化说”,什么是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文化。
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这个命题,决定了文化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人才有文化问题可言。
一般的文化概念是“观念形态说”,所谓观念形态,即以语言为符号传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和经济、政治相对应,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最狭义的文化概念是“知识说”,它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成果的精华,这就是知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这个概念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知识水平”。
二、中学、西学/新学、旧学“西学”是明末清初出现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词语,“新学”是十九世纪末开始流行的,二十世纪风行于世界的一个概念。
辛亥革命以后,尤其是无私运动以后,“新学”一词及其内容就逐渐的消匿不彰,而“西学”一词却十分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会有礼仪之争
• 礼仪之争的根本起因是基督宗教观念与中国文 化间的差异,直接原因则是利玛窦为在华耶稣 会士确立了以适应中国文化为原则的传教策略。
• 这场争议可以说是利玛窦对中国文化超乎先例 的妥协所导致的天主教会对传教过程中适应特 定社会之程度问题的争议。
天主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 一、在华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 • (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 • (二)利玛窦方法 • (三)利玛窦之糅合耶儒 • 二、耶儒冲突 • 三、礼仪之争
(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
• 1580年,传教士罗明坚随葡商进入广州。他彬彬 有礼、举止文雅、一口流利的汉语赢得了当地官 员好感,获准在接待暹逻贡使的驿馆里居住。
• 1583年,罗明坚等传教士在广东肇庆建起中国内 地第一所天主教堂,肇庆知府亲题匾额两方,一 为“仙花寺”,二为“西来净土”。罗明坚此时 着僧服打扮。
(二)利玛窦策略
• 利玛窦的继承与创新: • 其一,放弃扮演僧人的角色。 • 其二,放弃对归化者数量的单纯要求。 • 其三,放弃对皇帝力量的过度迷信。 • 利玛窦进一步发展出在中国士人中实行知识传教
的政策。
(三)利玛窦之糅Βιβλιοθήκη 耶儒• 合儒——补儒(易佛)——批儒——代儒 • (明末杨廷筠:以耶补儒,以儒化耶) • 利玛窦的目标是融合中国文化与基督宗教而建立一种“中
• 指从17世纪中叶持续到18世纪中叶、在中国传教士之 间及其与罗马教廷之间展开的、有关中国传统祭祀礼 仪性质的讨论。(直至1939年解禁)
• 更大的问题:为不同性质的文化传统间的理解、包容、吸收、融合、 取代、超越等等方面,提供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案例。
• 包括术语问题和礼仪问题两部分: – 前者讨论在中文里选用什么词汇来表达基督宗教的 “神”这一概念。Deus=? 天? 天主?上帝?神? – 后者讨论中国天主教徒可否再依传统举行祭祖祀孔 礼仪以及这类礼仪可否被基督宗教的神学观念所容 忍
大学语文课件第十讲: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
佛教与中国文学(略)
•翻译佛典,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从诗文的意境到文体的演变,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就已有了新气象。六 朝时代,由于梵文的拼音——华严字母的翻译,启悟了中国文字的反切,由 反切产生四声,由四声而起把五言与七言诗改进为律绝。 •“文心雕龙”(文体、作法)的作者:刘勰(法名慧地) •梁启超: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受马鸣“佛所行赞”的影响。 •唐代的禅宗诸大师,创用白话的语录体,说明佛法的要义,因此而有宋明 理学家的语录出现,完全是学的禅宗的笔法。 •唐宋以降,弹词小说(说唱夹杂,犹如佛经中“长行”与“偈颂”)、 (拟)平话、佛教变文。 •“有诗为证”,都是来自佛典。(《西游记》vs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
• 1554年,葡萄牙人把澳门变为一个固定据点后, 澳门渐成远东天主教传教中心。耶稣会远东视察员 范礼安开始意识到要改变这种无视中国文化的传教 策略。
• 他主张,既然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 国家,到中国去的传教士应入境随俗,必须精通汉 语,能够用汉语与中国百姓士绅交往,启发他们了 解并接受基督教的道理。
国建有十字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存西安市碑 林),到845年唐武宗灭佛而止。 • 元代忽必烈汗的帐下。Marco Polo 。“也里可温”。元 初仅大都地区就有聂思脱里派教徒三万多人。 • 16世纪,明清天主教,利玛窦。清末新教,1807,马礼 逊来华。
“中国礼仪之争”(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韩愈、王维、苏轼。柳宗元 统合儒释。 •宋明理学:原儒(基本理论)+佛教(心法/静坐)。 •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1
基督宗教——西方
• 信仰基督作为救世主的宗教。 • 1. 东正教——斯拉夫语系 • 2. 罗马天主教(梵蒂冈) • 3. 新教 (各种派别)。 • 来华: • 三国孙吴赤乌年间铸有的铁十字。 • 唐代景教(Nestorianism):曾在长安兴盛一时,并在全
思想:佛教东传带来的冲突
•东晋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沙门不敬王者论》 •慧远认为在家信奉佛法的佛教徒应遵循礼法名教,敬君 奉亲,服从教化。出家修行的沙门则有所不同,应高尚其 事,不以世法为准则,不敬王侯,以破除世俗的愚暗,超 脱贪著的妄惑,从而化导世俗。 •“神不灭论”:东晋慧远。南北朝齐末,范缜《神灭论》。
耶稣会
• 耶稣会 ,为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1535年8月15日成立, 创始人为西班牙人罗耀拉,被称为“学问之父”。
• 耶稣会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与传教,在欧洲兴办许多大 学,培养出的学生除是耶稣会人才外,也活跃于政界与 知识届,著名的如笛卡儿、孟德斯鸠、伽里略等。
• Jesus Hominum Salvator • “耶稣是人类救主”
• 在华36年,学识渊博,对天文、 历学均有研究,且精通汉语, 有“西来孔子”之称。
(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
• 汤若望(1592-1666)原名亚当 •沙尔,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
• 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 个朝代。他继承了利玛窦通过科 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 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 献。死后安葬于北京利玛窦墓旁。 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 一品(一级正品)。
(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
• 利玛窦(1552-1610),意 大利籍耶稣会士。明朝万历 年间在中国居住。曾在澳门、 肇庆、韶州、南昌、南京、 北京传教。
• 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 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 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 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
(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
• 艾儒略(1582-1649),意大 利耶稣会士。1613年至福州传 教,1623年著《职方外纪》一 书,详细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 1649年病逝于福州。
(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
• 方济各·沙勿略是第一个试图进入中国内地传教 的耶稣会士。当时中国禁止外人进入内地。沙勿 略在1552年8月登上靠近广东台山县正南的上川 岛,于12月3日病死在上川岛。
• 虽说沙勿略从来没有真正踏上中国内地一步,但 是他的传教热情感动了中外天主教徒,奉其为 “远东开教之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