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防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防治
药 和西 药要 根据 当地药 品 的特性 来 看 , 个 厂家 生 每 产 的药物 不一样 , 有些孕 畜可 用 , 些不 可用 一般 有
21猪 副嗜 血杆 菌 只感染 猪 ,可 以影 响从 2周 .
龄 4月龄 的青 年猪 , 主要在 断奶前 后 和保育 阶段 发
病 ,通 常 见于 5 8周 龄 的猪 ,发病率 一 般在 1% ~ 0
杆 菌 对 土霉 素 、 可霉 素 、 那 霉 素 、 胺类 药物 , 林 卡 磺 尤 其是 喹诺 酮类 药物 比较 敏感 , 氨苄青 霉 素产 生 对
了耐药性 , 因此 治疗此 病应 选用敏感 类 药物 。
猪 因此要 切 断病原 , 可得 到保 障 。 才
该病 通过 呼吸 系统传播 。当猪 群 中存 在繁殖 呼
副 嗜血杆 菌被假 定为 一种 随机入侵 的次要病原 。
2 流 行 病 学
猪 副 嗜 血 杆 菌 病 可 能 导致 高 发 病 率 和 高死 亡
率 的全 身性 疾病 ,各年 龄段 均 有发 病死 亡 的病例 . 以 5 8周龄 为甚 。 ~
程 为 7天 , 要 必须 注意 是 孕畜 可 用 的 。 体 的 中 但 具
规 模 养 措
好效 果 。 种猪 用 副猪 嗜血 杆菌 多价 灭 活苗免 疫 能有 效保 护 小猪 早期 发 病 , 降低 复 发 的可 能性 。免疫 的 同时 最好 结 合科 学 的 药物 治疗 , 达 到标 本兼 治 的 能 功效 。 副猪 嗜血 杆 菌病 是 以 多发 性浆 膜 炎 、 节 炎 关 和高 死亡 率 为特 征 的传 染病 , 严重 危 害仔 猪 和青 年 猪 的健康 。 养猪 业带 来 巨大 的经济 损 失 。 给 母 猪 : 免猪 产 前 4 初 0天 一 免 , 产前 2 0天二 免 。 经免猪 产 前 3 0天免 疫一 次 即 可 。受 本 病严 重 威胁 的猪 场 , 猪也 要 进 行 免 疫 , 小 根据 猪 场 发 病 日龄 推

畜牧生产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机制、主要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防治要点

畜牧生产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机制、主要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防治要点

畜牧生产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机制、主要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防治要点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 2-10周龄仔猪仔猪的传染病,它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菌的母猪。

在规模化猪场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严重,特别到秋冬季节,因保育舍存在保暖与通风的矛盾,部分猪场保育段没有针对蓝耳活跃猪场特点有针对性预防,导致保育及育肥前期仔猪死淘率大幅度上升,严重的批次死淘率可以达到3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副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以血清型4、5、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

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特殊培养基,一般条件下难以分离和培养,尤其是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的病猪的病料或不及时接种病料,因而给诊断带来困难。

该菌属于明显条件性细菌,饲养环境不良时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应激诱因。

由于运输应激、断奶时猪舍温度没有达到要求或者人工捕捉等因素,使猪只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导致发病,亦有人称之为“运输病”。

猪副嗜血杆菌主要危害3周龄~2月龄的仔猪,其中以5~8周龄的保育猪居多,其他年龄段的猪只亦能感染。

发病率一般为10%~15%,既可以整窝感染发病,也可以一窝中部分猪只发病,死亡率可高达50%。

主要症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爆发与环境变化、应激有关。

哺乳和保育阶段的仔猪发病,呈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在40~41℃,眼睑发红、浮肿,皮肤和可视黏膜发绀,食欲不振、甚至厌食,反应迟钝,肌肉颤抖,腕关节、跗关节肿大,负重无力,跛行,并表现疼痛;病情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少部分猪只会出现震颤、共济失调,临死前有角弓反张、四肢划水等症状。

2、病理剖检变化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肿胀的关节皮下呈冻胶样变(主要见于腕关节、跗关节),关节腔内有浆液性炎性渗出液,四周也常呈冻胶样变。

胸腔、心包、腹腔多发性浆膜炎,腔内常有大量炎性渗出液,心外膜、肺表面常有纤维素或附着有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物,下图的病变是典型的“绒毛心”。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常发 生于体质 良好 的仔 猪 , 现为精 神沉郁 、 欲不振 表 食 甚 至废 绝 , 烧 至4 发 1~4 ℃ , 2 可见 跛行 、 走缓 慢 或 呈犬 行 坐样 , 不愿 站立 , 常见 腕关 节 和跗关 节 肿大 ; 呼 。 的猪耳 尖 发紫 色 、 有 眼睑 周 围
13 慢 性 型 -
1 ; 次 后备舍 、 妊娠舍 也要 定期 熏蒸消 毒 。 不能做 到“ 全进全
出” , 的 增加 消毒次 数 、 强 日常管理 。 风 不 良和低 温潮 加 通
湿是 副猪 嗜血杆 菌病 发生 的最大诱 因 , 一定 要加强 通风换 气 , 低 湿度 , 散 猪群 , 降 疏 减小 密度 , 同时对 刚断 奶 的小猪
损失 。
蛋 白渗 出物 , 腹膜 、 包 、 心 胸膜 或关节 面 出现浆液 性和化脓
性纤 维蛋 白渗 出物 。 猪嗜血杆 菌也 可能 引起急性 败血病 副 例 , 不 出现 典 型 的浆 膜 炎 时就 呈现 发绀 、 在 皮下 水肿 和肺
水肿 , 、 肝 肾和脑 等器 官表 面有 出血斑( )各器 官 出现纤 点 , 维素凝 块 , 以致死亡 。 这种病例一 般不多见 。 但
做好保 温工作 , 避免 各种应激 因素 的发生 。 42 免疫接种 . 做好 疫苗 预 防是控 制疫 病 的关键 。 中农 业大 学动 物 华
病猪 消瘦 、 虚弱 , 毛粗 乱 , 被 皮肤 发 白, 咳嗽 , 呈腹 式 呼 吸, 生长 不 良 , 节肿 大 , 重 时皮肤 发红 , 朵发绀 , 关 严 耳 少数
皮下 水肿 、 眼结 膜发 绀 , 的表现震 颤 、 有 共济 失调 、 卧 。 侧 死 猪 死前 呈现 角 弓反 张 , 四肢划 水 样 神经症 状 。 猪 可 出现 母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主要侵害猪只,可引起全身性出血和败血症,严重危害猪的生长和生产。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以下将结合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流行特点1.易传播:副猪嗜血杆菌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途径感染猪只,尤其是在密集养殖条件下易造成疫情扩散。

2.高致病性: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细菌,容易侵入宿主的血液和组织引起全身性感染,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3.多发季节: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夏秋季节易发生,因为这种环境条件更有利于副猪嗜血杆菌的生长繁殖。

4.潜伏期短: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后,猪只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病变发展迅速,呈急性感染的特点,病情恶化迅速。

5.易引起死亡: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后,可导致全身出血、败血症、休克等严重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猪只死亡。

二、防控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猪场通风良好,控制环境温湿度,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严格落实饲料卫生制度,防止食物受污染。

2.提高养殖水平:加强养殖人员的培训,提高防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做好猪只的健康检查,发现异常立即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3.科学用药:对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猪只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和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进行用药,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药物。

4.加强疫病监测: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猪场和周边环境进行检测,掌握病情发展动态,及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5.加强入场检疫:引种猪只和疾病携带者进场前应进行严格检疫,阻止病原菌传播源的输入。

对疑似感染病例的肉及其制品,要及时销毁处理,避免病原菌在场内传播。

6.加强动物隔离:严格控制猪群流动,避免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猪只与其他健康猪只接触,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猪副嗜血杆菌病具体防治措施

猪副嗜血杆菌病具体防治措施

猪副嗜血杆菌病具体的防治措施
根据临床症状、及用药治疗效果,初步诊断为副嗜血杆菌感染。

分析致病原因:一是天气应激导致抵抗能力下降;二是猪群密度湿度过大,栏舍内空气不流通。

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抗菌消炎为主――莫林美1包、沃尼康2包、圆兰康散1包, 拌料200斤,全群小猪连续使用7天;两头严重猪注射头孢旺1支、嗜血康5ml。

用模范碘1:500两天消毒1次,连续3次消毒。

一周后回访该场,除1头不食小猪死亡外,猪群无新增病例,毛色有所好转,采食量逐渐恢复正常。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瑟氏病。

从四年前至今,国内各地猪副嗜血杆菌病发病越来越频繁。

发病原因主要有:1、猪发生支原体或蓝耳病等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副嗜血杆菌趁虚而入;2、本菌属于条件性细菌,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

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诱因。

防治措施:本病疫苗免疫保护率不高,主要是从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入手。

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一般可每吨料中添加药物沃尼康2kg、莫林美1 kg、圆兰康散1 kg预防;治疗上要在发病初期尽早用药,而且用量要适当加大。

注射用药可选用头孢旺、嗜血康等药物。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Lv S ocK A D P t RYl Us RYN0 2 9 lE T N OU F ND T 6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罗 贤文 ( 西苍 梧 县 京 南镇 水 产 畜牧 兽 医站 , 西 苍 梧 广 广 531) 4 1 1
越 高 .这 与 支原 体 肺 炎 的 日趋 流 行有 关 , 与病 毒 性 肺炎 的 日趋 流 行 有 关 。 也 这 些 病 毒 主要 有 猪 繁 殖 与 呼 吸 综 合 征 、 环病 毒 、 流 感 和 猪 呼 吸道 冠状 圆 猪
可 能 死 亡 。急 性 感 染后 可能 留下 后遗
辅 酶 I 辅酶 Ⅱ依 赖 型菌 。 以该 菌 的 和 所
分 离 、 养 及 保存 极 其 困难 增
身 浆 膜 表 面 出现 浆 液 性纤 维素 性 以及 纤 维 素 性化 脓 性 渗 出 . 即俗 称 的 “ 毛 绒
1 . 该 菌 极 易产 生耐 药 . 目前 致 病 3 是 菌 中耐药 速 度 最 快 的 一种 细 菌 .绝 大
取 决 于 炎 性损 伤 的部 位 .在 高度
健康 的猪 群 , 病 很 快 . 触 病原 后 几 发 接 天 内就 发 病 。 l 临床症 状 包 括发 热 、 欲 食
不振 、 食 、 厌 反应 迟 钝 、 吸 困难 、 痛 呼 疼
极 为少 见 。 临床 症 状包 括 厌 食 、 神 沉 精
12 副 猪 嗜 血 杆 菌 病 对 外 界 的 抵 抗 _
力 不 强 . 干 燥 的 环 境 .较 低 的 高 温 (O 0 n . 通 的 消毒 药都 可 以 轻 6 ℃3 mi) 普 易 的杀 死 该 菌 料样 在2 h 就很 容 病 4后 易失 活 。 且 该菌 的酶 系统 不 完 全 . 而 是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 002
1 主 要 特 性
副 猪 嗜 血 杆 菌 病 又 称 多 发 性 纤维 素性 浆 膜 炎和关 节 炎 , 也称 格 拉泽 氏病 。 副嗜 血杆 菌属 革兰 氏阴
性短 小杆 菌 , 形态 多 变 , l 以 有 5个 上血 清型 。 该 菌 生 长 时 需 要 烟 酰胺 腺 嘌
呤二 核 苷 酸 ( A N D或 V 因子 ) 一 ,
兽 医 临 床
副 病— —蓝嗜 、圆环病 毒杆 猪群 病 旦 的 防 ,应立即隔离并应用大剂量 猪 耳病 血 等对 菌 措 施 出现临床症状 控

近 年 来 ,随 着 免 疫 抑 制 性 疾
4 防治措施
不 同程 度 的侵 袭 ,使 猪 群 的免 疫
王 姝 一混 辽宁省铁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 心 力 、 抗 力严 重 下 降 , 合感 染 现 抵
油或者液体石蜡后 ,在病猪患部于健康皮肤病变
交界处 , 先刮下表皮痂皮 , 再用力刮至微微 出血为 止, 以后 收集 湿润 的皮 屑 。 直接检查法是将粘在刀刃上的病料直接涂于 载玻片上 , 滴加一些液体石蜡或者 5 %的甘油水 0
肺 炎
圆环
的 日趋 流行 有 关 , 主要
病毒 、 猪流感和猪呼吸道
般条件下难以分离和培养 , 尤其是 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病猪的病料。 本 菌属 于 条件 性 细 菌 , 养环 饲
境 不 良时本 病多发 。 奶 、 群 、 断 转 混 群 或运输 也 是常见 的诱 因之 一 。 副猪 嗜血 杆菌 只感染 猪 , 以 可





李久 兴
( . 省通 榆新发 乡畜牧站 17 0 . 1吉林 3 2 0

副猪嗜血杆菌病综合防治措施

副猪嗜血杆菌病综合防治措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glasser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引起病猪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

因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很多,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通过疫苗和抗生素来控制本病难度很大,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才能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

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控制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现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帮助多个规模猪场成功降低了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率,现叙述如下,希望对广大猪场有帮助。

1病原德国科学家Glasser于1910年报道,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以及脑膜炎患猪的浆液性分泌物中存在的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

后来分离出来鉴定为一种新的细菌:副猪嗜血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在显微镜下呈现多形性,从短杆、球杆到长杆甚至是长丝状菌体。

该菌生长时需要V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呈现卫星现象,在鲜血琼脂上呈小而透明菌落,不出现溶血现象。

副猪嗜血杆菌目前已知有15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

2流行特点和症状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存在100多年了,但是绝大多数养猪历史在10年以上的老养殖户在2002年之前都没有听说过副猪嗜血杆菌病,在2002年之后,特别是2005年之后副猪嗜血杆菌病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猪场,让人们措手不及。

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已经有超过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成为养猪头号细菌性疾病的势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可以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两个发病特点来寻找。

特点一:副猪嗜血杆菌病多数情况下是继发于其它免疫抑制疾病,常见的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猪瘟、霉菌毒素中毒等。

1996年,蓝耳病首次在中国报导,欢迎访问猪场动力网。

之后经历了2001年和2006年两次大流行;2001年,与圆环病毒感染相关的PMWS在中国南方流行,2002年在全国各地规模猪场爆发PMWS;近年来玉米霉变情况一直不乐观。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龙源期刊网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作者: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5年第08期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是条件性疾病,现已成为危害当前猪群主要的细菌性疾病。

下面将本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药物治疗: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使用疫苗可能有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用氟甲砜霉素、头孢菌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及增效磺胺等药物有一定治疗效果。

但大多数菌株对红霉素、氨基苷类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是最容易产生抗药性的细菌之一,许多药物长期使用效果已经不理想。

泰拉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病是有效的。

2.疫苗预防:使用疫苗预防本病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常受此病影响较为严重的猪场,平时应做好猪群疫苗的免疫注射。

由于本病的血清型多,商品苗效果不确定。

猪场可试用自家苗免疫,也可选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进行免疫。

3.病猪群的处置:将已经发病的猪进行隔离,转移到远离猪群的栏舍内关养,并指定专人护理,不得串栏,工具专用。

病猪舍内的人行道厚撒一层生石灰粉,栏内每3天用碘伏等消毒液消毒1次,杀灭病原。

严格消毒被病猪污染的栏舍、用具等,彻底冲洗干净后,用碘伏等消毒药物对猪严格消毒,每天l次。

一旦发现新病例立即隔离。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畜牧水产局刘九生邮编:336000)。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防控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防控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防控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严重威胁着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减少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养殖户们需要掌握有效的预防与防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预防和控制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一、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为了预防和控制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养殖户们应该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

首先,保持猪舍的清洁,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

清理猪舍中的粪便和废料,以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要确保饮水设备和食槽的清洁,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二、完善疫苗接种计划疫苗接种是预防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户们应该按照兽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能够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确保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预防和控制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确保猪的饮食营养均衡,增加猪的免疫力。

其次,要注意合理的饲喂方式,避免过度喂食或喂食不足,以防止猪出现饥饿或消化不良等情况。

另外,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生态环境对于猪群的健康也非常重要,要确保猪舍的通风和温度适宜。

四、严格的外防措施为了防止猪副猪嗜血杆菌病从外界传入猪群中,养殖户们应该采取严格的外防措施。

首先,要实行严格的动物检疫措施,对进入养殖场的猪只进行必要的检疫和隔离。

此外,要注意防止人员和物品带入细菌,定期给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提供正确的防护装备。

总结起来,预防和控制猪副猪嗜血杆菌病需要养殖户们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完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采取严格的外防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

养殖户们要时刻保持关注,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好猪群的健康,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养猪技术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感染副猪嗜血杆菌而导致,主要特征是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脑膜炎和胸膜炎,对任何年龄段的猪群都具有严重危害,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近几年,该病已经成为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危害的一种典型细菌性疾病,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1、流行特点传播途径。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带菌猪,特别是带菌猪会造成较大面积的传播。

一般来说,除无特定病原体猪外,大部分猪都含有该菌,往往在健康猪的呼吸道内存在,具有微弱毒力。

发病率的高低与猪免疫状况、细菌毒力密切相关。

另外,长途运输、气候炎热、受凉、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等,也会影响该病的发生。

发生特点。

任何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该病,一般在断奶前后以及保育阶段比较容易发病,发病率通常为10%~15%,病情严重时死亡率能够达到50%左右。

部分仔猪群由于没有获得母源抗体,会在断奶后1周出现发病,在断奶后10~42天达到发病高峰。

该病尽管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是春、秋、冬三季的发病率相比于夏季要高。

在整个猪群中,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是对其他多种全身性疾病的轻重程度以及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既与病毒性呼吸道冠状病毒相关,也与支原体肺炎逐渐流行相关。

2、临床症状病猪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被毛失去光泽,腹泻,呼吸困难,咳嗽,共济失调,关节肿胀等,且还会伴有化脓性鼻炎、化脓性支气管肺炎、心包炎以及胸膜炎等。

妊娠母猪患病后会发生流产,公猪患病后会呈现跛行。

病猪发生急性感染后通常在2~5天内死亡,慢性感染通常经过大约15天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且病猪预后不良,往往会形成僵猪。

3、实验室诊断病料采集。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的胸腔积液、腹水、肝脏、心脏以及肺脏作为材料。

细菌分离与纯化。

在无菌条件下,先对病料表面使用经过灭菌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接着使用火焰进行消毒,再使用无菌剪刀剪取非病变与病变相交处的深部组织,在胰蛋白大豆琼脂(TSA)培养基上涂布,放在5%二氧化碳、37℃恒温培养箱中进行24 h培养,对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然后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涂片镜检,接着进行纯化,再次于TSA培养基上接种,放于37℃恒温条件下进行24 h培养,会长出灰白色半透明状的圆形菌落,直径在1~1.5 mm左右,表面湿润、光滑。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方法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方法
可达 5 0 %。
用 ,加 水2 0 o k 1 0 o g ,供 给2 次, d 便可。 3 . 2 预 防 接 种
1 临床 症 状
患 猪 体 温 升 高 、关 节肿 胀 、 呼吸 困难 、多 发 性 浆膜 炎 、关
亡 。仔 猪 和青 年猪 多 发 。母 猪 发病 时可 出 现流 产 ,公猪 有跛 行 。
述 ),合 理 提 高 药 品用 量 ,可 取 得 良好 的 防御 效 果 。 ( 5)病 饲 料 中 常 见 霉 菌 毒 素 污 染 情 况 ,严 重 威 胁 猪 只 成 长 。调 猪 的 诊 治 。 临床 上 很 少 发 现仅 由受 副 猪 嗜 血 杆菌 感 染 的猪 只 ,
查 表 明 ,动 物饲 料 以及 这 些 饲 料 的 原 料 中 的病 菌 感 染 程 度 高 达 发 病 多 见 于 患有 高 烧 综 合 征 与 呼 吸道 感 染 时 ,有 若 干 种 病 毒 共 3 0 % ~4 0 %,南 部 区域 的情 况更 加 糟糕 。霉菌 毒素 可 破 坏淋 巴细 同感染而引发副猪嗜血杆菌和别 的菌类感染 ,使得病况复杂多
3 防控措施
3 . 1 禁 止 供 给 发 霉 饲 料
的出入 ;提 高饲养 场所卫生条件 ,减少 各种诱发 隐患 ,加 强
各 项 安 全 措 施 ,组 织 疫 情 进 一 步 恶 化 。 ( 3)及 时 采用 疫 苗 接
给猪 喂质 优 饲料 和质 检通 过 的干 净 的水 ,根 据猪 群生 长 时 间 种 。 ( 4)没 有 病 状 的 猪 群 应 先 进 行 药 品 防护 ( 具 体方 法见 前 提供 不 同的营养 成分 ,以保 证仔 猪茁 壮成长 ,增 强抗病 力 。
少 一 些 。 以浆 液性 、纤维 素性 渗 出为 炎症 ( 严 重 的呈 豆腐 渣样 )

规模化猪场最危险的细菌性疾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措施

规模化猪场最危险的细菌性疾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措施

4 诊 断
根 据 流 行 情 况 、临 床 症 状 和 剖 检 病 变 ,即 可 初 步 诊 断 ;确 诊 需 进 行 细菌 分 离 鉴 定 或 血 清 学 检 查 。在 血 清 学 诊 断 方 面 ,主 要 通 过 琼 脂 扩 散 试 验 、补 体 结 合
合 感 染 ) 等 原 因 ,使 得 该 病 H趋 流 行 ,
以 及 猪 病 流行 复 杂化 ( 发 、继 发 、混 并
易 乘 虚 而 人 ;猪 群 密 度 大 、 过 分 拥 挤 、
合 现 ,较 少 单 独 存 在 。
舍 内空 气 混 浊 、氨 气 浓 度 高 、转 群 、混
群 或 运 输 时 多 发 。猪 有 呼 吸道 疾 病 .如 支 原 体 肺 炎 、猪 流 感 、伪 狂 犬 病 和 猪 呼 吸 道 冠 状 病 毒 感 染 时 。副 嗜 血 杆 菌 的 存 在 可 加 剧 病情 ,使 病 情 复 杂 化 。
炎 和 心 包 炎 ,并 局 限 于 胸 腔 。
1 病 原
副 猪 嗜 血 杆 菌 为 革 兰 氏 阴 性 小 杆 菌 ,其 血 清 型 复 杂 多 样 .有 1 5个 以上 血 清 型 。在 我 国 常 流行 血 清 5型 和 血 清
行 ( 时 f现 一 侧 跛 行 ) 有 【 j ,腕 关 节 、跗
跗 关 节 ,起 立 困难 ,后 肢 不 协 调 。
32 慢 性 型 _
保 育 阶 段 的 幼 猪 , 常 见 于 5周 龄 ~ 8周 龄 的 保 育 仔 猪 。 发 病 率 一 般 在 1% ~ 0
1 % ,严 重 时 死 亡 率 可 达 5 % 。该 细 菌 5 O
慢 性 型 多 见 于 保 育 猪 。主 要 是 食 欲

猪场隐形杀手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

猪场隐形杀手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
龄的猪 都 可能发 生感 染 , 以 5 8 龄 的断奶 保 育 但 —周
保育舍 的仔 猪非 常 健康 , 经过 2 3周 后则 相继 出 但 ~
现症状 。 主要表 现为 短促 咳嗽( 次 2 3 )体温 升 每 —声 ,
高(05C 4 o或 更 高)精 神 沉 郁 , 欲 减 退 , 的 4 . ~2C " , 食 有
类 、 莫西林 、 苯尼 考 、 阿 氟 土霉 素 、 四环 素 、 卡那 霉素
和庆大 霉 素等药 物敏 感 :大 多数 菌株 对红 霉 素 、 氨 基苷 类 、 观 霉素 和 林 可霉 素 有 抵 抗力 ; 易 产 生 壮 极
剧 了原 发病 的病 程或使 病情 复杂化 。 病 因素应 激 疾 是继 发 本 病 和 加剧 猪 病 危 害 的 重 要 应 激 因 素 , 因 此 , 化其 他疾病 ( 是 呼吸 道疾 病) 防制 , 控 强 特别 的 对
射 和引 种长 途运 输 、 极端 气候 应激 天 气骤 变或 过 冷
增高 , 猪病 日益 复杂 , 文 就 此 病 的流 行 特 点 和 防 本
治方 法作一 简单 概述 。
1 原 病
11 猪 嗜血杆 菌病 又称 多 发性 纤维 素性 浆 膜 .副
炎和 关节 炎 , 称格拉 泽 氏( 来西 氏) , 病原 为 也 格 病 其 副猪 嗜血 杆菌 。 1 . 2本病 菌属 革 兰 氏阴性短 小 杆菌 , 形态 多 变 , 有 1 以上 血 清型 . 中血清 型 5 4和 l 5个 其 、 3最为 常 见 。一般 条件 下难 以分 离 和培养 , 尤其是 应 用抗 生 素治 疗 过病 猪 的病料 更甚 , 因而给 本病 的实 验室 诊 断 和免疫 工作 增加 了较 大难度 。 由于本菌 对抗 生素 极 易产 生耐 药性 , 给治 疗工 作造 成极 大麻 烦 。对 也

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

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PRRS也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但该病由病毒引起,且具有繁殖障碍等特点,可通过病毒检 测和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别。
猪气喘病
猪气喘病主要由支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气喘等症状。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学 检测可以进行鉴别。
04
预防与控制
预防策略
01
02
03
管理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 的免疫力,减少应激因素 ,以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 险。
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 病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疾病概述 •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 症状与诊断 • 预防与控制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传染性
定义
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性 疾病。
传染性
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 呼吸道飞沫传播。
历史爆发与流行趋势
历史爆发
03
症状与诊断
临床表现和症状
发热
患病猪体温升高,通常超过正常体温范围。
咳嗽和流涕
感染猪常出现咳嗽和流涕,分泌物呈脓性。
呼吸困难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导致呼吸道炎症,使猪出 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
精神不振
患病猪食欲减退,活动力减弱,常卧地不起 。
诊断方法和的症状表现,如发热、呼 吸困难、咳嗽等。
过去几十年间,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爆发记录,对养 猪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流行趋势
随着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增加,该病的流行趋势逐渐全球化,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
疾病的影响和重要性
对养猪业的影响
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可导致猪 只死亡、生长缓慢、繁殖能力下 降等,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

猪的疾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Swine polyserositis and arthrithis)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又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格氏病、猪纤维蛋白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本病在临诊上主要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以及胸膜、心包、腹膜、脑膜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

本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已成为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的细菌性传染病,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均有此病的流行和发生。

近年来,我国的数个省、地区都有本病发生和流行的报道,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继发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病原:副猪嗜血杆菌属于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成员,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小杆状,美兰染色呈两极着色特性。

也可呈丛、球杆状、长丝状的多形性。

无鞭毛和芽孢,通常有荚膜,但体外培养时会受到影响。

本菌有多个血清型,根据免疫扩散试验,可将已分离到的菌株分为15种血清型,以4、5和13型最为常见。

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其毒力差异很大。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6~7.8。

生长时需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因子),所以,体外培养本菌时可用巧克力琼脂或与葡萄球菌交叉培养的鲜血琼脂(可形成卫星现象)。

血液培养基上无溶血现象。

初次分离培养时最好提供5%~10%的CO2。

副猪嗜血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

干燥环境中容易死亡,60℃5~20min 可被杀死,40℃可存活7~10天。

对消毒药较敏感,常用的消毒药即可将其杀死。

对结晶紫、杆菌肽、红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敏感。

三、流行病学:易感动物主要为2周龄至4月龄的青年猪,尤其是哺乳仔猪、断奶后10天左右的猪更易发生,病死率可达50%。

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的带菌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本菌常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构成其正常菌群。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 ) 对整个猪群 1服抗生素 : 3并 : 3 润邦康泰 、 磺胺 间甲氧
嘧啶、 多西环素 、 喹诺酮类( 任选其一 ) 次 ,, 1 d 连用 5~ d 7。 44 为控制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耐药菌株出现 , . 应进行药敏试 验, 科学使用抗生素。 4 免疫用猪 副嗜血杆 菌多价灭活 苗能取得较好效果 。母 . 5 猪: 初免猪产前 4d一免 , 0 产前 2 d二免 。 0 经免猪产前 3 d免 0
养 猪
猪 副 嗜 血 杆 菌 病 的 防 治
李玉芬 高海岩 , , 王 刚
( .吉林 省梨树县 动物卫 生监督所 。梨树 1 1 6 0 ;2 5 0 .梨树县 梨树镇 畜牧站 : 3 3 .梨树 县动物 卫生监 督所 )
DO 1 0.9 9J I : 3 6 /. 1 SSN.6 1 6 2 2 00 .8 1 7 — 0 7.01 .70 4
此 外 , 副 嗜 血 杆 菌 还 可 引 起 败 血 症 , 且 在 急 性 感 染 后 可 猪 并 能 留下 后 遗症 。
3 诊 断
诊断通常建立在畜群病史调查 、 临床症状和尸体剖检的 基础上, 鉴别诊断要将猪副嗜血杆菌与败血性 细菌感染相区 别 。 引起 败 血 性感 染 的 细 菌有 链 球 菌 、 丹毒 丝 菌 、 放线 能 猪 猪 杆菌 、 猪霍乱沙门氏菌 、 胸膜 肺炎放线杆菌以及埃希 氏大肠
亡率 可 达 5%。 0 1 临床 症 状
4 加强饲养管理 , . 2 对全群猪用 电解 多维饮水 5 d 以增 ~7 , 强机 体 抵 抗力 , 减少 应 激 反 应 。 43 混合感染 临床上防治起来很困难 ,应采取综合措施 , . 以 便控制此病 的发生和发展 。 抗生素预防或 口服药物治疗对严 重 的猪 副 嗜血 杆 菌 暴 发 可 能无 效 。一 旦 临 床症 状 出现 , 即 立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5 . 1 加 强饲 养管理 , 消除诱 因 5 . 1 . 1 三 个 维 持 ( 1 ) 断乳 后 的保 育 仔猪 在 母 猪 离
1 5 %, 严 重 时病 死 率可 达 5 0 %。
2 . 2 传染源 患猪或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 该细菌
寄 生在 鼻腔 等 上呼 吸道 内。 2 . 3 传播 途 径 主 要通 过 空气 直接 接 触 、 猪 与 猪 之
3 . 1 急性型 多发生于膘情 良好的断乳仔猪。 初期
体温 4 0 ~ 4 2℃, 食欲 减退 或拒 食 , 反应迟 钝 , 干咳, 呼 吸 困难 , 腹 式 呼吸 , 皮肤 苍 白、 个别 发红 , 部分 患猪 关 节 肿大 , 甚 至整 条腿 明显 肿胀 , 站立 不稳 , 跛行, 个 别 有 脑膜 炎症 状 , 死前 侧 卧或 四肢呈 划水 样 , 也 有无 明
猪副 猪 嗜血 杆菌 病又 称纤 维 素性浆 膜 炎和 关节 炎、 革拉 泽 氏病 , 是 由副嗜 血杆 菌 引起 的一种 散 发性 呼吸 道传 染病 。 病原 体有 1 5个 以上 血 清型 , 2周龄 ~ 4月龄 青年 猪 都可 发 生 ,但 主要 侵 害断 乳 前后 和 保
育 阶段 架子 猪 , 5 ~ 8周龄 的猪 多 发 ( 断 乳后 1 0 d左 右 的猪更 易 发生) 。该 病在 临床 上 常 以继发 、 并 发感
群、 混群 或运 输 也是 常见 的诱 因 。 副猪 嗜血 杆菌 病 曾

5 . 1 . 2 三个过渡 ( 1 ) 对于断乳后 2 — 3 周的保育仔 猪, 哺乳期饲料 ( 教槽料) 要逐渐过渡到饲 喂断乳仔 猪料 以达到安全换料之 目的。 ( 2 ) 饲喂制度要逐渐过 渡, 包括饲料的种类和形态 , 饲喂的次数 、 时间和投 料量, 采用 自由采食时的给料方法和时间。( 3 ) 操作 制度要逐渐过渡, 包括保育舍 内的保温通风 、 光照 、 环境、饲养操作习惯、饲养密度等 。每头仔猪应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摘要介绍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对该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措施,以期减少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关键词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预防;保健;治疗
2006年5月份以来,无名高热病在全国许多省份曼延。

国家农业部组织有关部门经过科研攻关,确诊病原体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的蓝耳病为主,以及猪Ⅱ型圆环病毒、流感、伪狂犬等引发的一种混合性感染疾病。

但是,从送检的病样中发现,患上高热病的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出的频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

也就是说,在猪感染高热病后,副猪嗜血杆菌的存在可加剧病情的临床表现,该病对无名高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规模化猪场出现,呼吸道疾病呈递增趋势,尤其是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为害仔猪和青年猪的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高热病的另外一个病原体—副猪嗜血杆菌。

1病原
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菌有3种,即胸膜肺病炎放线杆菌(AP)、猪嗜血杆菌(Hs)、副猪嗜血杆菌(Hp.s)。

副猪嗜血杆菌自1910年由德国科学家Glasser发现以来,就作为病原菌而被认为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

2流行病学
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的条件性致病菌,从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就可以分离出来,健康状况时不见任何临床症状,当天气骤变、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潮湿拥挤、转群、断奶、混群、饲料的突然改变、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以及暴发免疫抑制性疾病和其他病毒或细菌性疾病时,就会导致该病发生。

该病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到50%,
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及其他传播途径如消化道等传播。

3临床症状
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发热、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还可见咳嗽、厌食、反应迟钝、疼痛、关节肿胀、颤抖、共济失调、可视粘膜发绀,有时可见猪耳朵、皮肤、肢体末端发绀。

病程长的猪表现体温正常,食欲不振,逐渐消瘦。

4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浆液性或纤维性腹膜炎、心包膜炎和胸膜炎。

胸腔内有大量的淡红色液体及纤维性渗出凝物块,心脏和肺脏表面覆有大量纤维素渗出物与胸膜粘连,肺脏变化最为显著。

另外,肺脏表面多处有化脓性病灶,腹膜也有纤维蛋白渗出物,肝脏、脾脏也可见纤维素性渗出物,关节腔肿大,剖检可见胶冻样渗出。

5结合防治
5.1预防
(1)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

对于确实需要从外面引进猪群时,应当隔离饲养并维持一个足够长的适应期,以使那些没有免疫接种但有感染条件饲养的猪群建立起保护性免疫力。

(2)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和育肥猪的抵抗力,是控制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可以采用猪嗜血杆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也可以用自家苗)在母猪产前4~6周免疫接种1次,每次每头肌注3mL;仔猪l周龄、3~4周龄各接种1次,每次每头肌注1mL;公猪1a免疫接种2次,每次每头肌注3mL即可。

(3)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平衡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密度,加强通风,定期消毒,从而防止或减轻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减少因转群、防疫、混群等带来的应激。

5.2保健
(1)副猪嗜血杆菌病易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

如: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瘟、圆环病毒病和气喘病等,在治疗本病的同时要考虑其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加强饲养管理。

用新型高效无毒的消毒药1∶1 000带猪消毒,用常规消毒药1∶200对猪舍及设备、车辆定期消毒,减少或消除其他呼吸道病原菌,如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潜在隐患;对预防圆环病毒、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疾病有明显的效果。

另外要减少应激的发生,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3)药物保健预防。

副猪嗜血杆菌目前对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四环素类、增效磺胺类药物等敏感,但对红霉素、氨基糖苷类、壮观霉素和洁霉素有抵抗力。

①母猪在产前、产后和断奶的各7d在饲料里添加以下组分的药物:方案一:呼诺玢(氟苯尼考)2.0kg/t+磺胺二甲氧嘧啶200g/t;方案二:妙迪芬(泰乐菌素)预混剂1.0kg/t+金霉素300mg/kg+阿莫西林25mg/kg;方案三:1 000mg/kg支原泰妙+300mg/kg金霉素或100mg/kg强力霉素。

②仔猪(尤其是5~8周)。

方案一:500mg/kg支原泰妙+300mg/kg金霉素+100mg/kg喹乙醇;方案二:50mg/kg泰妙菌素或泰舒平+300mg/kg金霉素。

③肥育猪的保健:1 000mg/kg支原泰妙或妙迪芬+300mg/kg金霉素或100mg/kg强力霉素,用法:每月脉冲式使用7d。

发病期间加大剂量,连续使用14d。

5.3治疗
一旦猪场表现出临床症状,除采用以上保健之外的方式,应用大剂量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并且应当对整个猪群进行药物预防。

处方一:泰诺康(10%氟苯尼考)或正气(15%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05~0.1mL,隔天1次,连注3次;福欣(磺胺间甲氧嘧啶)或链泰注射液,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1mL,每天1次,连用3d。

处方二:正气(15%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05~0.1mL,隔天1次,连注3次;丁胺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0mg,每天1次,连用3d。

处方三:德利先(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1mL,隔天1次,连用3次;正气(15%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05~0.1mL,隔天1次,连注3次;地塞米松、VB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d。

5.4注意事项
①如果体温达到40.5℃以上时,可以注射安乃近注射液10mL/头;②对于有食欲的猪群,根据其采食量的多少,选取以上合适的保健方案,要加大药物的剂量和延长使用时间;③为了提高猪体的免疫力,建议全程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及小苏打(防止病畜酸中毒);④为减少疾病的传播和蔓延,要坚持带猪消毒和猪舍消毒,每天1次,连续7~1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