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诗人地——池州

合集下载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作者:来源:《现代青年·精英版》2018年第07期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城西,距今1300多年历史。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自此,贵池杏花村随《清明》诗名扬青史,享誉天下。

杏花村被称为江南诗村,故池州誉为“千载诗人地”。

唐代的李白、罗隐、张祜、白居易、杜牧、杜荀鹤,宋代的梅尧臣、岳飞、苏辙、司马光、朱熹、李清照、杨万里、苏舜钦,元代的萨都刺,明代的王阳明、董其昌,都留下了不朽诗篇。

杏花村又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酒庄,以杜牧诗中的酒家和历史记载的杏花村黄公酒而闻名于世。

清康熙年间,池州人郎遂潜心编撰了《杏花村志》十二卷,为《四库全书》收录的唯一村志,杏花村堪称“天下第一村”。

一首动人心弦的杏花美酒诗,描绘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农耕画;一部耐人寻味的村落民俗书,书写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梦。

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牧和他诗中的杏花村。

杏花村——迹以名传“清明时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任池州刺史。

次年清明之日,杜牧到杏花村赏春,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

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

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

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

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

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牧之,京兆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县)人。

有《樊川文集》传世。

他是我国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

后人为区别于诗圣杜甫而称他为“小杜”。

他于会昌四年(844)九月从黄州(又名齐安郡),至今湖北黄州市迁池州(又名池阳郡,治今池州市)任刺史,至会昌六年调睦州(又名新安郡,治今浙江建德东)任刺史,在池州整整当了两年州官,作出了许多德政善绩,也留下了几十篇珍贵的诗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给古老的池州平添了一层绚丽的光彩。

池州市旅游资源介绍

池州市旅游资源介绍

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 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 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 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 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 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 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 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 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 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 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 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 花村”
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 牛从天而降,故名牯牛降
升金湖(Shengjin Lake),有着“中国鹤湖”之称,位于 安徽省东至县境内,因湖中日产鱼货价值“升金”而得名
秋浦河流经矶滩乡兴隆村的河段,转了一个2千米长的龙形大湾,人人称之为“大龙 湾”。一年四季,这里的河水深不见底,军鱼、鲛鱼畅游其间,水鸟成群结队在水面嬉 戏。百字崖静静地耸立在河边,在向过往的行人述说着藏宝的故事,让大龙湾始终披着 一层神秘的面纱。
地处皖江段南岸之首,是安徽省文明城市
传 说 中 仙
仙 寓人 居 住 山的 地

孔雀瀑
整个瀑布远 远望去像一 只引颈畅饮 的孔雀,尾 羽打开如一 面银白的扇 子
瑶池,纯粹宁静,山间的一轮明月
世界一绝大峡谷——七 彩玉谷
中国第一富硒村——大山村
仙女浴池
——
名 茶
雾 里 青
谢谢欣赏
• 地藏信仰是九华山佛文化形成之源,“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信仰从 古印度传到中国,从佛经中菩萨到真人金地藏, 在九华山这块净土上弘扬,最终形成了理念高尚、 个性突出和系统完整的九华山佛教文化。
东至:东流、至德合并而来。素有“尧舜之乡”的美 誉 是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
民间相传大龙湾藏着一笔巨额宝藏,要想得到此宝,惟一方法是一口气读完湾里仙石岩 上刻的100个字,河水马上就会干涸,河底将露出把金钥匙,拿着金钥匙就可以打开仙 石岩的石门,获得巨宝。不少人曾跃跃欲试,结果都无功而返。一天,沟丁村合龙山下 来了一个得道老和尚,架着梯子爬上仙石岩,一口气念了99个字,河水顿时干了一半, 露出一只硕大的乌龟来。他大吃一惊,歇了一口气没念完最后一个字,结果河水又涨回 原样,失去了惟一得宝的良机。

池州介绍

池州介绍

二.自然风景
九华山
九华山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 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与山西五 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 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唐天宝 年间(742~756)改名九华山。 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 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 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 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方圆120 公里, 总面积334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 坐标为东经 117°,北纬30°。
牯牛降
牯牛降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山岳型旅游 风景区。这里青山绿水相依,烟云变化无常,于险峻中见温柔,秀美中见恬静 ,奇幻中见优雅,生态环境极为优美,自然风光集雄、奇、幽、秀于一身。而 且,这里人杰地灵,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有明末复社领袖、 文学家、爱国诗人 吴应箕的遗迹、古 雪山民钓石,以及 折射着中国大半个 世纪历史风云的标 语墙……牯牛降共分 为五大景区:主峰 景区、龙门景区、 奇峰景区、双河口 景区和观音堂景区 。
大王洞
升 金 湖 百丈崖
仙寓山
万罗山
三.文化艺术
戏曲文化——傩戏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 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源于远古时代,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 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 堂戏、端公戏。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 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 傩戏贵池、石台和青 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 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 2005年5月 ,池州傩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 池州市贵池区为“中国傩文化之乡”。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

“十里杏花村,千载诗人地”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城西,距今1300多年历史。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自此,贵池杏花村随《清明》诗名扬青史,享誉天下。

杏花村被称为江南诗村,故池州誉为“千载诗人地”。

唐代的李白、罗隐、张祜、白居易、杜牧、杜荀鹤,宋代的梅尧臣、岳飞、苏辙、司马光、朱熹、李清照、杨万里、苏舜钦,元代的萨都刺,明代的王阳明、董其昌,都留下了不朽诗篇。

杏花村又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酒庄,以杜牧诗中的酒家和历史记载的杏花村黄公酒而闻名于世。

清康熙年间,池州人郎遂潜心编撰了《杏花村志》十二卷,为《四库全书》收录的唯一村志,杏花村堪称“天下第一村”。

一首动人心弦的杏花美酒诗,描绘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农耕画;一部耐人寻味的村落民俗书,书写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梦。

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牧和他诗中的杏花村。

杏花村――迹以名传“清明时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任池州刺史。

次年清明之日,杜牧到杏花村赏春,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

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

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

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

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

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牧之,京兆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县)人。

有《樊川文集》传世。

他是我国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的杰出诗人。

后人为区别于诗圣杜甫而称他为“小杜”。

他于会昌四年(844)九月从黄州(又名齐安郡),至今湖北黄州市迁池州(又名池阳郡,治今池州市)任刺史,至会昌六年调睦州(又名新安郡,治今浙江建德东)任刺史,在池州整整当了两年州官,作出了许多德政善绩,也留下了几十篇珍贵的诗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给古老的池州平添了一层绚丽的光彩。

池州市市情简介

池州市市情简介

池州市市情简介池州市位于皖西南,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全市国土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56.3万。

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自唐武德四年设州址府以来,距今已有1385年历史,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

池州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内有九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省级风景区齐山——秋浦仙境,神奇的地下溶洞群及以杏花村为代表的名胜古迹。

池州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距今示范区。

全市森林覆盖绿57%,生态资源丰富。

境内有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国家级珍稀水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池州地处皖江经济带。

长江流经池州162公里,池州港是皖江五大港口之一,岸线资源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40余种。

其中铅、锑、锌、锰等有色金属矿藏储量居全省首位。

特别是非金属矿藏储量大,质量优,全市石灰石储量250亿吨,白云石10亿吨,方解石5亿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开发开放,打好生态牌,九华牌、长江牌,经济与社会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2亿元,增长13.3%。

财政收入11.7亿元,增长3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2元,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2940元,增长11%,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1亿元。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

进入“十一五”,池州立足于加快追赶、立足于务实基础、立足于彰显特色,确立以追赶全是恒和沿江城市平均水平为目标,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上引资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战略,推动全民创业,实施工业突破的工作主调,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池州建成皖江经济带上具有特色竞争力的城市、快速发展的地区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池州城市形象语

池州城市形象语

池州城市形象语广告语,池州城市形象语1、九华佛国,山水池州。

2、诗韵池州新风景,腾越新城大安徽。

3、山水灵秀地,人文池州城。

4、昌盛安徽,活力池州。

5、古聚千门诗客,今迎八方人才。

6、双塔杏花村,千载诗人地。

7、新州璀璨和谐,迎八方人才。

8、安徽池州,曲径通幽。

9、自古杏花村,如今四方名。

10、诗乡佛境,江山之道。

11、自古“鱼米之乡”,如今风光依然。

12、一城人文经典,千载魅力池州。

13、池州之美,心旷神怡。

14、多少梦中景,不忘池州情。

15、水光山色寄诗情,池风州茂描画意。

16、千年诗人地,江南鱼米乡。

17、名山大川,自古名扬。

18、千载诗人地,万佛九华山。

19、建和谐社会,创致富新篇。

20、游·九华圣地,品·池州人文。

21、安徽有名城,池州渔米香。

22、池州生古韵,悠悠历史情。

23、池纳百川,州通天下。

24、膜拜九华山,天地同生辉。

25、秀美山水如诗画,倾城亦倾国。

26、东方神韵,传奇九华。

27、莲花佛国诗人地,文化名都生态园。

28、黄山太平湖,长江一明珠。

29、开山为九,立池安州。

30、文人寄情地,泼墨诗池州。

31、杏花酒香依旧,九华佛地新天。

32、立足池州,天下之洲。

33、池通四海,誉满九州。

34、四面青山花万点,缓风摇橹入池州。

35、千年诗人地,百代鱼米乡。

36、航天上神舟,旅游在池州。

37、感受安徽,品味池州。

38、一帆风顺吉祥地,万事如意池州城。

39、《清明》佛池,衢通九州。

40、灵气山川,文韵池州。

41、画缋九华山,诗咏杏花村。

42、活力中国,魅力池州。

43、寻梦九华佛国,相约魅力池州。

44、诗情九华,画意池州。

45、山水绣风情,古韵传温情。

46、开发古池州,建设新贵池。

47、千载诗人地,百里山水画。

48、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49、古木的森林,生态的游园。

50、九华山上,莲花佛国。

51、念天地高远,怀徽池文渊。

52、驰骤四海,四海池州。

53、天下九华山,唯美池州城。

池州旅游景点攻略

池州旅游景点攻略

池州旅游景点攻略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江南鱼米乡,千载诗人地,灵山秀水孕育了隽永独特的池州气质,这里是人佛共存的心灵净土,是祈福美好未来的胜地。

如果你去池州旅游,可以参考介绍的池州有什么好玩的景点!1、九华山九华山位于池州市东南处。

唐开元年间(公元719年),新罗国(韩国)王子金乔觉来此修行,因其生前逝后种种迹象酷似地藏,所以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应世,尊为金地藏,于是九华山成为地藏的道场,与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合为佛教四大名山。

位置: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2、莲峰云海景区莲峰云海景区,坐落在九华山莲花峰,它位于九华山后山是九华山脉第一峰,因其峰上下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壮观而得名。

又由于莲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宝中的笔架,所以又称“笔架山”,景区面积400亩,保护面积1000亩。

莲峰云海是九华山后山旅游带的重要接待景区,倚山而建,就势造景,园即是山,山即是园,妙趣天成。

位置: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百花村3、九华天池九华天池景区自然生态原始,景观奇特,既有峡谷、溪流、飞瀑、竹海、奇树怪石、高山平湖、冰川漂砾等自然景观,也有红色山村、电站、茶园等人文景观。

幽深的树林,清新的空气,静态的巨石,动态的瀑布飞流而下,形成了“天河挂绿水”的奇观,被誉为江南的“阿里山”。

人们来这里探秘冰河谜窟(巨石阵),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乘游船沐浴天池圣水,让心灵净化;登盘龙岛猎奇中国唯一的越人后裔“矮人部落”;坐滑索飞跃百米大峡谷;乘皮筏,体验冰河谷冲浪流漂的惊险、刺激;还可以参与一场真实的户外CS野战。

其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是旅游、度假、休闲、观光的理想境地。

著名景点有天河挂绿水、冰河谜窟、矮人部落、冲浪流漂等。

位置: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马衙镇4、石台牯牛降安徽石台牯牛降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神奇北纬30°线上的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的池州市石台县境内。

因牯牛降是黄山山脉西延的主体,海拔1727米的牯牛主峰为皖南第三高峰,所以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气候优越,被生态学者称为“绿色自然博物馆”和“野生动物种群基因库”。

池州简介

池州简介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长江,南接黄山,西望庐山,东与芜湖相接。

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万。

池州人文积淀深厚。

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置府迄今近1400年。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曾住池州编著《昭明文选》,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诗仙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留下《秋浦歌》十七首等著名诗篇;晚唐杜牧曾任池州知府,所作的《清明》,让杏花村饮誉天下,清代贵池学者郎遂编撰了《四库全书》收录的唯一村志《杏花村志》。

历代名人陶渊明、苏轼、岳飞、陆游等都曾驻足池州,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

同时还有“中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源远流长的佛文化、诗文化、戏文化、茶文化,享誉海内外。

池州生态环境优美,有“天然大氧吧”之称。

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全年大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主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4%、绿地率38.4%、人均公园绿地13.1m2,环境质量在中东部地区首屈一指,非常适宜人居,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池州交通区位优越。

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成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城市。

162公里长江黄金水道、铜九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和沪渝、济广、京台三条高速以及206、318两条国道贯穿全境,池州九华山机场也建成通航,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即将开工建设,东(至)九(江)高速、望(江)东(至)长江公路大桥加快建设,池州港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可常年停泊5000吨级船舶,是800里皖江外籍游轮、国内大型游轮进入皖南示范区的定点停靠码头,“水陆空”于一体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池州旅游广告语、宣传语

池州旅游广告语、宣传语

池州旅游广告语、宣传语广告语,池州旅游广告语、宣传语池州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60%以上。

境内风景名胜繁多,最着名的属九华山,是国际性佛教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另牯牛降是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升金湖是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有“中国鹤湖”之称。

池州文化厚重,具神往力。

具有池州特色和深厚底蕴、集“诗、戏、佛”文化于一体的“九华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池州旅游广告语、宣传语:1、佛韵九华,诗画池州。

2、一山·名古今,一村·香天下。

3、休闲养心胜地,诗画生态池州。

4、山水名城,生态池州。

5、山灵水秀,诗画池州。

6、诗意山水,人文池州。

7、梦栖九华山,心泊杏花村——醉不够,是池州。

8、佛国诗城,灵秀池州。

9、佛国九华,魅力池州。

10、山水天堂,佛教故乡。

11、诗画山水,魅力池州。

12、揽九华神韵,赏池州风情。

13、生态池州杏花村,大愿佛地九华山。

14、生态山水,诗画池州。

15、锦绣池州,福泽天下。

16、佛光照九华,诗润杏花村。

17、千载诗人地,生态新池州。

18、山水流韵,醉忆池州。

19、山水福地,诗画池州。

20、人文灵秀地,生态休闲城。

21、悠悠牧笛杏花情,袅袅梵音九华缘。

22、大愿池州,杏花诗城——灵秀池州欢迎您!23、禅意九华,诗韵池州。

24、情倾千载诗人地,心醉禅境九华山。

25、灵秀山水,古韵池州。

26、神奇九华山,魅力新池州。

27、水墨江南,生态池州。

28、祈佛圣地,生态池州。

29、佛教圣地,生态池州。

30、问佛九华山,醉卧杏花村。

31、山水名城,生态池州。

32、梦境山水,诗画池州。

33、绿韵中华,佛缘天下。

34、佛教圣地,生态池州。

35、九华佛国胜境,水墨生态池州。

36、千年诗韵地,魅力生态城。

37、拜佛九华,览胜池州。

38、山水池州,灵秀江南。

39、神韵山水,灵秀池州。

40、梦里九华,诗里池州。

41、问佛九华山,休闲杏花村。

2023年池州形象宣传口号

2023年池州形象宣传口号

2023年池州形象宣传口号2023年池州形象宣传口号11、相约生态名城,品味千年佛韵。

2、赏九华山风景,听活化石傩戏!3、千载诗人地,今朝盛世城。

4、人杰地灵延千载,天地精华聚池州。

5、江南鱼米乡,魅力池州城。

6、江南风光无限好,池州风景最迷人。

7、新府城城塔存韵,九华山山水流香。

8、千年道文化,牵手池州城。

9、一城生态山水,千年人文池州!10、来安徽池州,交天下朋友。

11、一撑韵,满目诗情!12、风韵千年始,山水自然成!13、山水秀“池”,神韵天“州”。

14、阅安徽秀色,品池州风华。

15、千载诗人地,魅力新池州!16、千年道文化,牵手池州城。

17、东方千年古韵,尽在南溪土楼。

18、江南风光无限好,池州风景最迷人。

19、人杰地灵延千载,天地精华聚池州。

20、千载诗人地,精彩新池州。

21、赏九华山风景,听活化石傩戏!22、江南鱼米香(乡),池州古镇浓。

23、佛教胜地九华山,人文之城在池州。

24、千载诗人地,今朝盛世城。

25、百里山水画卷,千年人文佛城。

26、唐时杏花村,千载诗人地。

27、千载九华秀,江南生态游。

28、悠悠千载诗人地,人间天堂杏花村。

29、两山一湖环池州,笑迎宾朋画中游。

30、人杰池州,池州人才。

31、踏寻古老底蕴,展现新池州魅力。

32、古韵九华中外驰,水碧杏花香神州。

33、山清水秀物华天宝,鸟语花香人杰地灵。

34、两山一湖,秀丽池州。

35、文南词青阳腔古城新唱,诗人地杏花酒墨韵飘香。

36、千年文明地,池州酒茶香。

37、相约山水诗城,品味千年佛韵。

2023年池州形象宣传口号21、千年道文化,牵手池州城。

2、一城古韵,满目诗情。

3、锦绣山水通百里,魅力池州越千年。

4、灵山开九华,池州精彩约。

5、名山名城名天下,新风新象新池州。

6、名山秀水,锦绣池州。

7、诗意之城,生态池州。

8、“池”幽境雅,“州”韵天成。

9、山水秀“池”,神韵天“州”。

10、池·通中外,州·连古今。

一池山水_千载诗城

一池山水_千载诗城

雨 薇孔德安碧水诗篇清溪河湖光山色平天湖牧童遥指杏花村041042池州,别名贵池、秋浦,我独爱秋浦之名。

或许是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之故,但更多的是“秋浦”洋溢着自然的植物气息,画面感很强且充满了诗情画意。

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池州,夏商王朝时期,区内政区设置无考。

周朝按山川物产分天下为九州,池州属扬州之域。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区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南境属九江郡之鄱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年(627)撤,领地还隶宣州,池州属宣州之地。

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

池州古城,自唐永泰七年(765)复建后,筑土为城,三面环水,北频长江,内有清溪河(今白洋河)和白沙河。

春夏梅雨季节,山洪瀑发,城东西两面受江水倒灌顶托,河水与江水连成一片,站在南边山上,“回望长江、水天一色”,“千嶂围来天四合,孤城涌出水中央”。

大黄山悦游这种水面上地平线、季节性景观正是古诗中“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唐李白)”、“渺渺平湖四接天,孤洲曾系夜来船(宋严粲)”、“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宋曹纬)”、“平湖新水漫冲融,一上高台万顷空(明佘翔)”等诗句所描绘的。

“平天春涨”成为池州古城一景。

清溪源出石台县,像一条玉带,曲曲折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泻入长江。

这条贯穿城市的通江河流,是古池州城的一条护城河,并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043044清溪河的美名,说是大诗人李白吟诵而来也不为过。

李白当年游览池州清溪之时,诗兴勃发,写下了好多有关清溪的诗篇。

一首《清溪行》写尽了清溪水色的清亮和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这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天宝十二年(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

安徽池州文化微文学作品1500字

安徽池州文化微文学作品1500字

安徽池州文化微文学作品1500字“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在池州,一落笔就有平平仄仄的节奏,接着,我就被浓浓的诗意包围了。

池州,千载诗人地。

李白来过,萧统来过,杜牧来过,苏轼来过,陶渊明、岳飞、陆游等也来过。

他们在池州种下不少诗词名句,至今还摇曳生姿。

譬如李白的《秋浦歌》,池州年年都能收割一次。

因此,池州干脆取了一个别名:秋浦。

一个地方,与诗人联姻,就有了诗意。

诗意是一种境界,可以让人的心灵云雾缭绕,怡然隽永。

因此,置身于池州的时候,我似乎也变成了诗人,有破茧成蝶的意思。

我,喜欢这样的氛围,喜欢这样的境界。

我决定静坐下来,像那些诗人一样,写写池州,写写这块充满神秘气息的土地。

山,不需要很多,有名则行。

池州深谙这一点,所以,她精心地经营着,不让自己的山含半个虚词。

而九华山是她最疼爱的长子,总是那么青葱,腹内的锦绣,跌落于山地,抑或沟谷,诗意地经典成名词抑或动词,任花自飘零,任水自流——这足以显示九华山内心的力量。

说九华山是“名”词,任谁也不反对。

文人墨客留下“到此一游”,僧侣信徒皈依肉身,甚至帝王将相也把脚印当做了九华山的签名。

乾隆一个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让“名”词更“名”了。

但其实九华山还是一个动词。

山形峭拔凌空,1342米的爱情昭然若揭。

天柱峰、莲台峰、芙蓉峰、十王峰——遥相呼应;银杏、香果、珠黄洋木、黑壳楠、钵囊花等1400余种维管植物和中华大蟾蜍、北草蝌等约50种兽类动物及168种鸟类的交互抒情,动态百出。

总之,九华山是绝不属于形容词抑或副词之类的。

形容词抑或副词是送给别人的,是配角,九华山,是绝对的主角,以名词和动词坐“实”天下。

水,很肆意。

一位束着长发的画家告诉我,池州除了她的富饶,更是一个生态景观独特、水乡气息浓郁之地。

这里,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

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

李白与池州——精选推荐

李白与池州——精选推荐

安庆师范大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李白与池州Li Bai And Chizhou作者姓名:汪晗学号:Y14010010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唐代文学导师及职称:方锡球教授论文答辩日期:2017年6月授予学位日期:2017年6月安庆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李白与池州安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4月20日(论文提交日期)摘要李白的大半生都在漫游中度过,他曾多次到访安徽,历代吟咏安徽的诗人中,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者,非李白莫属。

李白与安徽的密切关系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细化到李白留下大量诗歌的池州一地,学界现有的研究仍缺乏纵深,对李白在池州的创作实践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这样的研究现况与李白池州诗歌的重要性是不相匹配的。

有鉴于此,本文以李白与池州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整理出相关作品作为基本研究材料,研究两者的互动。

本文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对池州的地理区位追根溯源,探究其历史沿革,意在对李白池州诗歌进行界定,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确定李白池州诗歌的概念,并从数目和类型两方面归纳李白在池州的创作成果。

然后围绕李白在池州与当地官员、隐士、平民的交游进行论述,揭示李白在池州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立足李白池州诗歌的具体内容,以池州山水作为第一条线索,围绕河流、山岭、动植物三个方面研究李白池州诗歌;以池州人文为第二条线索,发掘李白池州诗歌中的地方传统特色,尤其是民俗、宗教等历史文化因素。

从山水和人文两个角度揭示李白与池州密切的内在联系,突出强调了池州对其创作的多方面影响。

第三章总结李白池州诗歌的风貌,抓住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来分别详细阐述,并讨论李白池州诗歌的地位与价值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在对李白池州诗歌做出评价方面,力求全面和客观。

关键词:李白;池州;诗歌;风格;影响ABSTRACTLi Bai's most of the life are spent in roaming, he has repeatedly visited Anhui, the ancient chanting of Anhui poets, the greatest impact, the highest visibility, non-Li Bai is none other than. Li Bai and Anhui close relationship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bou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but refined to Li Bai left a lot of poetry in the Chizhou, the academic research is still lack of existing depth of Li Bai in Chizhou's creative practice is difficult to form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This research status does not match the importance of Li Bai Chizhou's poetry.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t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 Bai and Chi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cludes the relevant works as the basic research materials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Chizhou is traced back and explores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It aims to define the poems of Li Baicheng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Then, the concept of Li Bai Chizhou 's poems is determined, and then around Li Bai in Chizhou with local officials, hermit, Civilian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 Bai in Chizhou, and summarize Li Bai's achievements in Chizhou from both the number and the type.In the second chapter,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Li Baichi's poems, this paper takes Chizhou landscape as the first clue to study Li Baichi's poems around rivers, mountains and flora and fauna. With Chizhou's humanities as the second clue, Local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folk, religious and othe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and humanities to reveal Li Bai and Chizhou close internal relations, highlighting the Chizhou on its creation of many aspects of the impact.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the style of Li Baichi's poems, and takes the main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poems to elaborate and discuss the status and value of Li Baichi's poems and the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he evaluation of Li Baichi's poems, objective.Keywords:Li Bai; Chizhou; poetry; style; influence目录绪 论 (1)第一章 李白在池州的创作及交游 (5)第一节 李白池州诗歌的界定 (5)第二节 李白池州诗歌的创作成果 (8)第三节 李白在池州的交游 (11)第二章 李白与池州的山水人文 (16)第一节 李白诗歌与池州山水 (16)第二节 李白诗歌与池州人文 (23)第三章 李白池州诗歌的风貌及评价 (31)第一节 李白池州诗歌的风貌 (31)第二节 对李白池州诗歌的评价 (37)结 语 (41)致 谢 (43)参考文献 (44)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47)绪论一、论文选题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世称之为诗仙,他的诗独步千载,魅力非凡,作为屹立盛唐诗坛巅峰的大诗人,李白地位极高,影响深远,他不仅在中国饮誉古今,在世界文坛也是名声斐然。

宣传池州的城市推介词

宣传池州的城市推介词

宣传池州的城市推介词广告语,宣传池州的城市推介词1、秋浦河诗吟千古,九华山佛佑天下。

2、诗情山水越千年,生态池州人人羡。

3、人杰地灵韵池州,春华秋实美池州。

4、山灵水秀城依旧,千载美景看池州。

5、池塘杨柳飘依依,鱼稻生香韵悠悠。

6、改革开放走在前,安徽池州好模范。

7、道不尽悠悠诗话,取不尽鱼米棉茶。

8、江南池城尽风流,古今天下尽文章。

9、如有困难莫着急,池州老乡会帮你。

10、鹤舞丹青梦九华,千载华韵醉池州。

11、灵山秀水人文地,祈福求愿圣灵城。

12、灵山秀水誉满城,古佛香火甲天下。

13、借问酒家何处有,池州城西杏花村。

14、此身恨不处九华,尽享风韵皆池州。

15、塞上江南好风光,数池州独领风骚。

16、古色古韵历史名城,创新创业现代池州。

17、久闻千载诗人地,魅力池州越古今。

18、池州人民多奇志,共建和谐新社会。

19、池州——飘逸在佛堂门外的杏酒之香。

20、古城千年沐风雨,灵山秀水诗文地。

21、灵山九华杏花开,生态池州迎客来。

22、魂释天然俯瞰世界,身临池州极想天下。

23、古闻江南鱼米乡,今看池州新景象。

24、绿源生态彩名城,佛国诗韵润池州。

25、两山一湖开新景,诗乡佛国听古音。

26、名山秀水,人杰地灵,古风余韵,魅力池州。

27、牯牛降处扬四海,贵池傩戏震八方。

28、九华奇观飘飘欲仙,池州美景历历在目。

29、纵看南北一山一原,横视东西一湖一江。

30、人文池,生态洲,八达交通汇聚一池州。

31、千载诗人地,江南鱼米乡,安徽池州欢迎您。

32、山好水好人也好,安徽池州步步高。

33、两山二水灵秀地,古往今来一池州。

34、安徽景物钟神秀,池州文化源远长。

35、黄山归来不看岳,池州游玩心飞扬。

36、山之秀,水之韵,人之缘,文之渊。

37、安徽池州史悠久,九华秋浦杏花村。

38、地处黄山遥望安庆,坐拥九华相邻铜陵。

39、佛教圣地九华山,安徽池州欢迎您。

40、锦绣河山无限美,他朝英雄齐聚首。

41、钟灵毓秀,风韵池州。

42、山水灵秀人文地,诗佛千载誉池州。

“_千载诗人地”唱响“绿色新池州”

“_千载诗人地”唱响“绿色新池州”

“千载诗人地”投稿信箱********************长三角地区森林资源禀赋优越、森林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旖旎多彩,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一。

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推行林长制改革,近年来开展“绿美江淮”行动,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四廊两屏”建设及长江保护修复、巢湖综合治理、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厚植了长三角森林旅游康养生态本底。

池州市以“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气”而著称,是安徽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这里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拥有九华山、杏花村、平天湖、牯牛降等大小景点300余处。

诗仙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杜牧、屈原、陶渊明、岳飞、李清照等众多文人雅士在此流连忘返,留下千古名篇,素有“千载诗人地”之美誉。

晚会在池州特色歌舞《九华山茶香满园》中拉开帷幕,共分为《森林嘉年华》《活力长三角》《绿色中特别报道李丹阳投稿信箱********************国梦》三个篇章。

刘劲、李丹阳、王玲玲、刘栋栋、乌兰图雅、周旋、牛悦敏、李蜜、王凯、叶翠、斯兰、王传越、海伦、汪洋、阿其玛、董飞、阿比亚斯、孔子雯、黄艳、苏琳、冉芳、王彦林等绿色中国文艺轻骑兵为全场观众和全球在线收看直播的网友们送上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

晚会上,情景互动节目《我夸长三角》为大家呈现了长三角三省一市森林旅游康养发展的宏伟蓝图,树立森林康养典范。

在《山水池州 灵秀九华》节目中,观众跟随来自全国各地的冠军模特余薇薇、吴丹、李帅仪、孟欣、白雪玉婷的脚步,一起领略了长三角森林旅游康养的独特魅力。

晚会视频发布了长三角森林旅游康养目的地榜单,分别是:上海东滩湿地公园,上海滴水湖,上海辰山植物园,江苏南京浦口老山,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江苏盐城,浙江江山,浙江台州神仙居,浙江温州永嘉书院,安徽黄山,安徽六安天堂寨,安徽池州仙寓山。

池州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池州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探索142摘要: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池州由一个落后的城市逐渐走向现代化。

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池州市的传统文化却在一点点地流失,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当地人所遗忘,满足了池州当地经济物质条件后,池州人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上了日程,这便要求池州开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说到继承与发展,这就需要对池州当地的传统文化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一、池州传统文化的现状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

[1]池州市位于安徽省的南部,北同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

截至2016年末,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3万人。

[2]池州市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历史,被称为“千载诗人地”。

自公元621年至今,一千四百多年间,众多优秀的诗人在池州留足,如李白、杜甫、岳飞等等,赞叹于池州的美景而流连忘返,这些诗人也留下了令人惊叹的瑰宝,在池州当地流传至今。

由此池州本地逐渐衍生出了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比如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的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至花灯等在池州流传到现在,这些都是池州本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池州傩戏是池州保存较古老完整的古代戏曲,无论从表演的方式、剧目、唱法和唱腔,还是面具、道具、服饰等方面都有特意的表现,被我国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和“古文化的层叠积淀”,是池州市重要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

青阳腔又名池州腔,明代嘉靖年间,江西的弋阳腔流入皖南池州府的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言、民间戏曲(昆山腔、余姚腔等)、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还有民歌小调相结合而产生了青阳腔,青阳腔是弋阳腔“易腔”之后的一个重要腔种,明末清初盛行,与徽州腔一同被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全国主要声腔,清末衰落。

池州介绍-池州简介PPT(经典版)

池州介绍-池州简介PPT(经典版)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池州城市概况
别 名:秋浦、江州、九华府、华阳;下辖地区:1个区、3个县;面 积:8271.7平方公里;人 口:148.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831.7亿元。
2、城市概况
池州
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大氧吧”之称,市域内森林 覆盖率近60%,大气环境质量稳居安徽省前列,主 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 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 年(627)撤,领地还隶宣 州,池州属宣州之地,唐 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 原池州地称秋浦郡。 池州,简称“池”,度别名 “秋浦”。
池州
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公元621 年设州置府迄今近1400年。 历代名人李白、杜牧、陶渊明、苏轼、岳飞等都曾 驻足池州,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同时还有“中 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 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源远流长的 佛文化、茶文化。
3、旅游景点
牯牛降
国家4A级风景区。 池州境内被称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 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素有“第 二黄山”之称。
3、旅游景点
九子岩
国家4A级风景区。 九子岩景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部位,是九 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打景区。 九子岩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可敌黄山、其 险可比华山、其秀可望黄山。
东至麦鱼
麦鱼一种小型名贵水产品,与驰名中外的庐山 石鱼为同一种类。因其形小而似麦粒,又值麦 收季节盛产此鱼,故名。
麦鱼是县内传统特产,肉嫩味鲜,“里人珍之”, (《东流县志·疆里志》,嘉庆二十三年本) 其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麦鱼干。

我的家乡池州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池州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池州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池州是一座秀美的江南小城,这里人杰地灵,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李白、杜牧等大诗人都曾驻足于此。

这里虽没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但它那份恬静淡然,让每一个池州人都无比热爱。

春天的池州像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天空格外蔚蓝,小草、大树都换了一身新衣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吟诵着杜牧的千古名句,我不由想起了杏花村。

春日里,当你走进杏花村,一定会被那一幅又一幅美景深深吸引。

夏天的池州像一个热情的小伙,刚劲有力,热情奔放。

夏日的池州天很热,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去百荷公园看荷花。

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开了两三片花瓣,还有的全开了,偶尔有几只小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

秋天的池州像一个淘气的孩子,用手中水彩笔把田野涂成金灿灿
的,如同天空向大地撒了一把金色的稻子。

枫叶格外的火红,金黄的桂花十里飘香。

我们还会去平天湖看夕阳,平天湖一望无际,有时鱼儿跳出水面,又跳入湖中,那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

冬天的池州像个慈祥的老爷爷。

冬天的池州会下雪,每到这个时候,小伙伴们会十分开心,因为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下雪过后皑皑白雪覆盖下的清溪古塔就像把银色的利剑直插云霄。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载诗人地——池州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

而我的家就在杏花村的所在地—池州。

池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与铜陵接壤,南连九华山、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

这里环境优美,既有首批省级风景名胜齐山、秋浦胜境等,又有生态良好的老山、十八索等省级自然保护区。

池州正是由于她的山美水美,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素有“千载诗人地”美誉。

唐代诗人李白曾五游秋浦,留下了许多优美诗句,历史上诸多名人如黄盖、杜牧、包拯都曾出任过池州的地方官,也正是这些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及名句,犹如一张张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想一睹这个“小家碧玉”的芳容,下面就由我来带大家欣赏这座江南小城吧!
纵观整个池州最醒目的就是她的山水。

池州山水,清秀绚丽,让人流连忘返。

这山自然是九华山,她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九华山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

另有城南的齐山,曾与九华山齐名,因数峰等齐,故名齐山。

前人有诗赞云,“山离城郭两三里,景胜西湖六七分”。

而这水自然是从石台山区,纳众流蜿蜒而来秋浦河,碧水清流,婉如潇湘,在池口入江。

汤显祖赞曰“铜陵山北九华西,秋浦风烟似会稽”。

难能可贵的是,池州还有条穿城而过的清溪河,李白曾在这里沿溪游赏、垂钓,写下了闻名的《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
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池州除了拥有以上的风景名胜以外,还有着经数载风雨洗礼过的古代建筑及文化遗址。

池州的古代遗址可谓是星罗棋布,如清溪塔、白牙山塔、兴济桥等明朝年间留下的古代建筑,昭明太子钓台、李白钓台、七星墩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

其中的“一村两塔”尤为出名,“一村”就是城西的杏花村,古时方圆十里皆为杏花,杜牧当年任池州刺史时,在这里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词《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沦落在荒郊野外的杏花村随着这首诗名播青史,饮誉中原。

“两塔”,一座是位于城东北白牙山东端的百牙塔,一座位于城东北清溪山的清溪塔,双塔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亦然保存完整,傲然耸立,凌云对歭,俨然池城的卫士。

池州的美不仅仅是由于她优美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她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浓厚文学气息的,比如说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的中国傩戏,发源地之一就是池州,傩戏以其丰富的内涵、淳朴的表演,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

而池州的傩戏至今仍保持着当初的那份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隐藏着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直到现在,池州的部分乡镇还有着“无傩不成村”的美誉。

除了戏曲,池州还有与凤阳花鼓灯相媲美的罗成民歌,她历史悠久,唱腔丰富,题材广泛,特色鲜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涌现出以姜秀珍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民歌手,民歌演唱盛况空前,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现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
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佛教文化,是践行与修证合一的悲情文化。

撇开其宗教悲情,地藏精神就是彻底地、无私地服务众生的精神,并且哪里最困苦,哪里最需要帮助,便出现在哪里,其表现就是累劫中所表现出的"孝道"和舍已救人的精神。

另外她又是一种开放性文化。

九华山文化本身就是中印、中韩文化交流的产物,是儒释道融合的产物,也是佛教内部相互交流的结晶,这种开放性对于文化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今天已为妇孺皆知。

池州正由于她风景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游玩,也留下了数不尽的美丽诗篇。

我因能生活在一个这样的城市而感到无比自豪。

她用她有优美的风景、灿烂的文化和淳朴的民风哺育着池州人,用她的内在和修养熏陶着池州人,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融入到这种文化氛围当中,让她武装我们每个人灵魂,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道德水平。

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扎实推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对道德提升、诚信构筑的需求和呼唤。

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个池州人在国家这种大的背景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身边人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让我们池州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具体化、内涵化,让池州文化产业逐渐壮大,在旅游强市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