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难点:中国高铁走出去四大难点:国内成本优势海外难复制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铁路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与对策

浅谈中国铁路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与对策

浅谈中国铁路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与对策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中国经济过去的增长靠三大动力和三大红利:三大动力:民营化、市场化、城市化;三大红利: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全球化红利。

如今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三大瓶颈和三大挑战:三大瓶颈:环境瓶颈、资源瓶颈、投资瓶颈;三大退潮:外资退潮、民企退潮、民工退潮。

1、产能严重过剩不仅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型产业亦是如此。

而在需求明显下降的背景下,这一危机显得更加突出。

地方政府是产能过剩的第一推手。

产能过剩会引发中国经济危机。

2. 成本快速上升能源价格攀升,原材料价格攀升,土地价格攀升,运输价格攀升,环境治理和社会治理成本攀升,特别是劳动力价格快速攀升,企业赢利空间被大大挤压。

3、创新严重不足从成本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从外向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型经济;从污染耗能型经济转向清洁低碳型经济;从简单加工业转向高端制造业。

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经济引擎缺乏,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中,找不到黑马;从内部看,结构性经济调整导致需求增长放缓,政府的强力反腐也使得一些“畸形”的消费和投资活动不再“繁荣” 从外部因素看,外部需求的疲软加剧了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

二、中国铁路产业形势分析加快铁路建设是2013 年7 月24 日和2014 年 4 月 2 日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提出的“微刺激”政策。

在2013 年7 月24 日出台的政策具体内容是“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及相关设施” 。

在2014年4月2日出台的政策的具体内容仍是“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今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6600 公里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 多公里。

”而对于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则要吸纳社会资本进入。

铁路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国内需求疲软的形势下,利用“微刺激”政策确保铁路建设。

这是铁路产业发展有利的一面,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除去铁路运营部门,其他基建、车辆等生产、制造部门存在着巨大的产能过剩,过去几十年,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经营指标,一直在不予余力的扩大生产,企业扩能的速度远远超出了铁路发展的速度。

中国铁路“走出去”前景、困难及对策研究

中国铁路“走出去”前景、困难及对策研究

学勾笱研究tu d y & R e s e a r c h♦单澎孙玉兰摘要: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前景、困难和应对策略方面为中国铁路“走出去 建言献策,以期中国铁路“走出去”倡议又好又快地顺利实施。

关键词:中国铁路走出去前景困难对策当前,国家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铁路走出去提供 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各国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有着巨大 的需求。

中国铁路积极把握时机,为自己寻求到了两个非 常重要的全球业务板块。

一是新建高铁项目合作。

相关研 究数据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在远期新建成 13 688k m 高速铁路(不含中国),世界银行相关报告显示 目前全球高铁(不含中国)平均造价约2~3亿美元/km , 据此估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建高铁总投资约4万亿 美元。

二是既有铁路的升级改造。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 球既有运营铁路里程约120万km ,运营速度普遍低于160 km /h ,目前各国对提升铁路的运营质量需求比较迫切。

中 国铁路有着既有线路六次系统升级、提速运行的成功经验, 在全球铁路升级改造市场中可以大有作为。

1前景分析1.1重点合作区域分析相关数据研究表明,截止到2017年4月,带一路”沿线国家高铁远期规划总里程约5.87万km ,占全球 (不含中国)高速铁路远期规划总里程的比例达29%。

其 中,中国高铁远期规划总里程为4.5万km ,其他国家为 1.37万km ,详见® 1和图2。

1.1.1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铁路以印尼、泰国、马来 西亚、缅甸、越南为主要代表,各国标准不_,主要以窄 轨为主,铁路标准较低,运营状况不隹,多数国家既有铁 路设施落后,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处于瘫痪状态。

新建普速铁路、既有线升级改造需求大;部分国家有 高铁规划。

近几年与我国已达成的铁路合作项目包括印尼 雅加达万隆段高铁项目和中老铁路,还有正在商谈的泰国铁路项目。

预计未来新建高铁运营里程约为3 000 km 。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综述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综述

国际商务结课论文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学院:商学院专业:国际商务学生姓名:韩庭学号: 201520001306指导老师:郭燕2015年11月15日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铁异军突起,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迅速走向国际市场。

但中国高铁的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中缅高铁项目被喊停,中泰高铁换大米项目也遭遇挫折,中国高铁进入中东市场也面临风险。

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国高铁的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高铁走出去存在哪些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高铁;走出去;问题;对策目录摘要 (2)目录 (2)1中国高铁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4)2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动力来源 (6)2.1国际社会对高铁的需求不断增长 (6)2.2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6)2.3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7)3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 (8)3.1国际高铁市场竞争激烈 (8)3.2我国高铁管理运营经验相对不足 (9)3.3东道国国内环境和劳动力素质及社会风俗的影响和制约 (9)4加快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对策 (10)4.1积极学习和借鉴,提升“走出去”综合实力 (10)4.2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 (11)4.3坚持本土化策略,与东道主过开展全方位合作 (11)参考文献 (12)1中国高铁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2003年,国家铁道部出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铁道部调整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通过实施。

该文件规划了我国的铁路客运“四纵四横”的布局,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应达到12万里以上。

08年国务院4万亿的刺激计划,使高铁成为最大受益领域之一。

如图1所示,2008年以后,我国高铁每年的投资额大约都在5000万人民币左右。

图1 2006—2014年我国高铁投资额(万人民币)在各种有利因素的驱动下,中国高铁六年内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络,规模超过了日、法、德等传统的高铁强国。

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三个“绝不”和三个“必须”

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三个“绝不”和三个“必须”

国B S b作I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三个“绝不”和三个“必须”◎李波t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 指引下,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 伐不断加快,在速度、广度和深度这三个 维度,都取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显著 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要严峻的挑战。

对于成绩,我们 不能沾沾自喜;对于挑战,我们不能掉以 轻心。

中国铁路不仅要“走出去”,而且 在“走出去”之后要“站得住”,“站得 住”之后要“能生根”,最终实现良性循 环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要做到三个“绝 不”和三个“必须”。

第一^ “绝不,,:绝不参与项目所在国的政治斗争项目所在国多为选举政治,执政党与 反对党之间、现政府与前政府之间、不同 的利益集团之间,各种矛盾和利益交织,政治斗争形势非常复杂。

由于铁路基建项 目金额大、周期长、社会影响力强,所以 很容易成为上述斗争的工具、筹码、乃至 于牺牲品。

对此,我们的头脑要始终保持 高度清醒。

首先,绝不主动参与并尽量避免卷 入上述政治斗争;其次,如果不慎卷入,则要认清形势、找准关键,积极斡 旋,不要“选边站队”,避免成为政治 斗争的牺牲品。

这里要着重指出的一点是,由于中 国自身的政治体制具有独特的“中国特 色”,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同,所以 中国企业在面对项目所在国的一些政治问 题时,难免会用在中国国内养成的惯性思 维,简单地去理解和应对这些政治问题。

所以,要想使自己始终占据主动,我们对于国外的这种多党政治环境一定要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去积极适应和把握。

第二个“跡,,:鮮能去简輯制中国国内的铁路建设模式近十几年来,中国国内的铁路建设,进展神速、成就辉煌、举世无双。

因此,中国铁路企业乃至有关政府决策部门,普遍产生了一种错觉,想当然地认为在中国能做到的,在世界其他地方也能做到。

但殊不知,中国国内的铁路大发展和高铁大跃进,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体制下,能够快速统一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中国整个铁路行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和积累,已经形成了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采购、运维、工业制造和科技研发的一整套高度完善和协调统一的建设发展体系。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李继宏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5年第01期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全面“走出去”是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的综合体,能够促进我国出口商品转型,推动货物贸易向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转型,是高层次的“走出去”。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高铁“走出去”,全球多个国家向我国表达了合作高铁项目的意愿,高铁“走出去”前景广阔。

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建成并通车的,仅有按欧洲标准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铁路二期工程,中国在海外还没有一条完全按照中国标准建设的高铁。

中国高铁系统的全面“走出去”,在面临良好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国际高铁市场需求旺盛,中国高铁“走出去”前景广阔尽管当今世界存在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但总体来看,和平与发展仍是主流,各国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需求,从而带动了国际高铁市场的繁荣。

美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俄罗斯、巴西、印度、波兰、澳大利亚、印度、泰国、墨西哥等全球10多个国家都制订了高速铁路的发展计划。

预计未来10-20年间新增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左右,世界高铁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国际高铁建设领域,除中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少数掌握高铁技术的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高铁建设仍然需要从国外引进技术支持。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已与美国、阿联酋、老挝、泰国、英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巴西、罗马尼亚等国签署了高铁合作意向书或协议书,全球几十个国家希望中国能给予高铁技术和建设的支持。

罗马尼亚已经通过了中国在该国建设高铁的计划,目前正在欧盟层面进行审批,预计2015年将会有审批结果。

2014年10月中国与俄罗斯有关部门已签署中俄高铁合作备忘录,拟优先修建770公里的莫斯科至喀山高铁。

在亚洲,作为印度“钻石四边形”高铁网战略的一部分,印度正筹建连接印度德里与钦奈的“德里—钦奈高铁走廊”,这条高铁全长1754公里,时速300公里,预计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二长、印度第一长的高铁走廊,目前中印已就可行性报告进行研讨。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十大挑战与战略对策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十大挑战与战略对策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十大挑战与战略对策作者:徐飞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14期【摘要】尽管中国高铁“走出去”局面良好,且动力、实力、潜力十足,整体上看中国高铁也与众多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但实际落地者不多,尤其缺少具有鼓舞人心的标志性和带动性项目。

本文从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线路切入,深入剖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在海外高铁市场、东道国对高铁需求的差异性、高铁和目标国产业化城镇化的结合、价值认同、高铁标准国际认同、高铁强国间博弈、投融资瓶颈、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风险化解和顶层统筹等十个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成立国家级领导小组和门户型智库、深化同RCO、UIC、ISO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沟通、建设“一带一路”轨道交通国际人才教育基地、实施人才先行战略、组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设立高铁项目海外投资风险基金、优化高铁投融资方式等多项战略举措。

【关键词】高铁“走出去” 一带一路有效高铁市场价值认同门户型智库【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16.14.007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线路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发端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64个国家近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在全球总量中分别占比63%和29%。

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面阐释“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理念、目标任务、机制行动,明确“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是“五通三同”——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互联互通是时代潮流,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和前提,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浅谈中国铁路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与对策

浅谈中国铁路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与对策

浅谈中国铁路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与对策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中国经济过去的增长靠三大动力和三大红利:三大动力:民营化、市场化、城市化;三大红利: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全球化红利。

如今中国经济的增长面临三大瓶颈和三大挑战:三大瓶颈:环境瓶颈、资源瓶颈、投资瓶颈;三大退潮:外资退潮、民企退潮、民工退潮。

1、产能严重过剩不仅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型产业亦是如此。

而在需求明显下降的背景下,这一危机显得更加突出。

地方政府是产能过剩的第一推手。

产能过剩会引发中国经济危机。

2. 成本快速上升能源价格攀升,原材料价格攀升,土地价格攀升,运输价格攀升,环境治理和社会治理成本攀升,特别是劳动力价格快速攀升,企业赢利空间被大大挤压。

3、创新严重不足从成本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从外向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型经济;从污染耗能型经济转向清洁低碳型经济;从简单加工业转向高端制造业。

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经济引擎缺乏,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中,找不到黑马;从内部看,结构性经济调整导致需求增长放缓,政府的强力反腐也使得一些“畸形”的消费和投资活动不再“繁荣”。

从外部因素看,外部需求的疲软加剧了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

二、中国铁路产业形势分析加快铁路建设是2013年7月24日和2014年4月2日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提出的“微刺激”政策。

在2013年7月24日出台的政策具体内容是“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及相关设施”。

在2014年4月2日出台的政策的具体内容仍是“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今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6600公里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多公里。

”而对于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则要吸纳社会资本进入。

铁路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国内需求疲软的形势下,利用“微刺激”政策确保铁路建设。

这是铁路产业发展有利的一面,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除去铁路运营部门,其他基建、车辆等生产、制造部门存在着巨大的产能过剩,过去几十年,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经营指标,一直在不予余力的扩大生产,企业扩能的速度远远超出了铁路发展的速度。

中国高铁“走出去”SWOT分析[权威资料]

中国高铁“走出去”SWOT分析[权威资料]

(四)威胁(T)。第一,早于中国开发高铁技术且是中国高 铁技术引进对象的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拥有的技术、 建设经验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例如, 2016 年 7 月 6 日,德国西门子等大公司组成“德国倡议”财 团承诺向俄罗斯铁路公司提供贷款用于莫斯科-喀山高铁第二 段。此外,美国计划研发的“管道高铁”于 2016 年 5 月完成 首次公开测试。面对各国高铁的优势,东道国“定制化”产 品的选择将对中国高铁产业海外发展具有一定威胁;第二, 东道国政局变动、宗教文化差异等造成东道国单方面毁约的 问题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共性问题。如,2009 年开 始 建设 的“ 蒂纳科- 阿纳科 铁路 ”因 委内瑞 拉政 府资 金拖欠 导 致停建;2014 年墨西哥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取消中国高铁中标 结果;2015 年泰国总理换届,将“高铁换大米”的项目改为 泰国独资、中国承建的中泰铁路项目。
阅读相关文档:作为文化的法律 代孕是否可放开 《新目标》STARTER 单元教学 之我见 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 注重个性发展下的素质培养 浅谈 意笔人物画教学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意义 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电 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看校园暴力欺凌问题与解决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彝族 “擦大钹”舞蹈 浅谈文化馆免费开放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影响 中国画意境再认识 俄苏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 关于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哲学思考 国产家 庭伦理剧婆媳关系模式的思考 浅评竹笛曲《秋湖月夜》 论李清照在中国女性文 学史上的地位 严谨的审视自我的态度 追回生命的风筝,疗愈成长的伤痛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 尽快删除。*
(三)机会(O)。第一,2015 年中国政府全面实施的 “一带一路”战略,加速了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直接 促进在中西亚乃至欧洲等沿线市场的推广。同时,随着中国 高铁技术水平和质量等级提升,亦将推动“一带一路”更顺 利地推进,通过高速铁路的建设连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 强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第二,2015 年 5 月 8 日国务院发 布的“中国制造 2025”,2016 年 4 月 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 过的《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为中国高铁 “走出去”之路创造了技术创新、产业革新等优越环境。随 着 2014 年 12 月,中国南车和北车的合并成为中国中车有限 公司,进一步强化中国高铁产业的规模优势,突出中国高铁 的品牌效应;第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技术的 提升,人们对交通方式的需求逐渐多元化,高铁作为兼具安 全性好、效率较高、宜中长距的交通工具代表,日益受到各 国的重视,众多国家政府制定了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巨大的 外需为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表 2)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中国高铁“走出去”是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

中国的高铁博众家之所长,经过10年来的发展,掌握了核心技术,具备了集成优势、规模优势等优势,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

高铁自身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高铁的“走出去”更是如此,看似是技术和经济的问题,其实牵涉到政治、法律、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及项目层面对影响高铁“走出去”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大量阅读既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分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整理,梳理出“走出去”需要重点关注的六个大的方面:(1)与中国高铁产业相关的因素;(2)与中国企业相关的因素;(3)与中国政府相关的因素;(4)与目标项目相关的因素;(5)与目标国相关的因素;(6)与第三国相关的因素。

识别影响因素的同时,较详细揭示了影响因素的表现形式和影响机理。

2.基于第一点,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学分析,识别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关键影响因素。

3.基于以上两点和既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工程管理相关理论和自身海外工作经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九项对策,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困境与对策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困境与对策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困境与对策作者:陈霞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迅速走向国际市场。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开拓国际市场的道路也充满了坎坷。

通过介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背景,分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铁“走出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高铁走出去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0—0068—02半个世纪以来,高铁技术在发展中不断走向成熟,也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

近年来,中国高铁的成功崛起给世界高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又一次掀起了高铁修建的国际热潮。

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进程中,要冷静面对困境,找出对策,让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一、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背景(一)中国国情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性时期,在各种矛盾突出、资源约束的情况下,要想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必须让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高铁“走出去”,以此来提升我国高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高铁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性产业之一,涉及众多关联产业,其“走出去”不仅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及技术升级,还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而这一壮举的实现也是中国高铁在技术层面从跟随到引领、从引进到输出的巨大跨越。

(二)世界形势的需要中国高铁的快速崛起与迅猛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并进一步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系统技术最为全面的高速铁路系统,不仅能满足各式各样的出口需求,还能为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提供多样化选择。

中国高铁“走出去”,已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它是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推进世界铁路发展与进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更短时间内享受到高速铁路优质服务的客观要求。

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的困难及应对建议

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的困难及应对建议

D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3 — 4 4 4 0 . 2 0 1 5 . 0 2 . 0 2 6
1 中国铁路 “ 走 出去 ”的意义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 长、
坝、中港湾、中钢、北方国际、中钢设备有 限公司、
保 利集 团 以及 一 些 民营 企 业 ,通 过 他们 各 自不 同的 渠 道 ,先 得 到 信 息 ,而 后 回 到 国 内联 系 合 作 企 业 ,
方面 ,高铁走 出去对于消耗过剩产能、促国
升 级 和带 动产 业链 也 能发 挥重 要作 用 。
家 战略。作为我 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 大突破和 自 主创新 的标志性成果 ,高速铁路 已然成 为 中国新的
“ 外 交 名 片 ”和 “ 形 象 代表 ” 。 李克 强 总 理 多 次 向东 南 亚 国 家 、中东 欧 国家 和澳 洲等 推介 我 国高铁 技 术 ,
a n d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f o r“ g o g l o b a l ” , a n d p u t s f o r wa r d t h e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r o m t h e s t r a t e g i c me a s u r e s , 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s ,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e q u i p me n t , s i g n a l e q u i p me n t a n d d e s i g n s t a n d a r d s s e l e c t i o n f o r C h i n a r a i l wa y‘ ‘ g o g l o b a l ” . Ke y wo r d s :Ch i n a r a i l wa y“ g o g l o b a l ” ; t e c h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 e q u i p me n t a n d p r o d u c t

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标准是产业链金字塔的最顶端,标准竞争的实质是核心技术硬实力的比拼。

目前,国际主流高速铁路标准有欧洲标准(EN标准)、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日本标准和中国标准。

由于UIC标准由欧洲主导制定,故而欧洲标准影响深远,其在欧洲以外的国际市场也具有巨大影响力,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国家的业主常常指定采用欧洲标准。

世界高铁技术标准概况一、欧洲EN标准于2006年最终形成,包括10卷58分册。

2010年全面实施的EN标准替代了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所有成员国的国家标准。

EN标准的语言为德语、法语和英语通用,具体取决于标准起草国。

EN标准多数由德、法起草,故原版德文、法文居多。

UIC是一个非政府性的国际铁路组织,其宗旨是:促进铁路成员之间的合作,开展铁路标准化工作;规划与发展国际联运;担任铁路部门在国际上的代言人。

UIC标准主要由欧洲主导,与EN标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UIC标准直接成为EN标准。

二、日本日本铁路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3个层次。

其中,国家标准是指经济产业省下设的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颁布的标准;行业标准包括国土交通省颁布的省令、解释性标准,以及协会颁布的标准等;企业标准主要包括一些大型制造商或运营企业颁布的技术标准或规范等。

三、中国1990-1991年期间,中国开始高速铁路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提出分期分段新建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流的建设理念。

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40000km,稳居世界第一。

2014年发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标志着成熟、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以及“走出去”提供了系统的规范标准支撑。

高速铁路列车荷载图式高速铁路列车荷载图式是高速铁路列车对线路基础设施静态作用的概化表达形式,也是高铁结构设计的核心参数。

20世纪70年代,UIC研究提出了设计荷载图式UIC71,为避免统一标准条件下设计列车荷载与运营列车荷载偏差大的情况,同时提出可按照基本图式的1.46,1.33,1.21,1.10,1.00,0.91,0.83和0.75倍分级系数取用。

中国高铁携四大优势“走出去”

中国高铁携四大优势“走出去”

中国高铁携四大优势“走出去”
新华社天津12月2日电“世界轨道交通发展迎来黄金期,我国应该发挥综合优势,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高铁‘走出去’。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轨道交通部副总经理刘然玲说。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在铁路和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进入了更新换代的时期,众多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也在大力发展客货运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的10-20年间,平均每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
万公里左右,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对此,刘然玲认为,面对广阔的国际轨道交通市场和激烈竞争并存的情况,中国高铁应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铁路“走出去”具有技术、资金、机制和成本四大明显优势。

刘然玲指出,随着亚投行作用的逐渐发挥,其杠杆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不仅成功地撬动了稳定已久的国际工程建设投资体系,推动世行、亚行等重新审视这些年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作用的缺失和不足,并成功地将资金和技术的优势融合在一起,英、德、意、法等欧洲技术和经济强国的加入也带动了更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更为合理的技术竞争。

中国高铁走出去,机制和成本优势也非常明显。

中国铁路运营“走出去”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铁路运营“走出去”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铁路运营“走出去”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随着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快速发展,运营“走出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通过分析加州高铁、马新高铁、麦加轻轨中运营走出去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营走出去问题对策0 引言近年来,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以及取得的骄人成就,使中国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传统的设计、采购、施工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业主国的需求,为了规避运营初期设备不稳定以及运营管理的风险,国际铁路招投标项目通常采用EPC+若干年运营管理的招标模式,甚至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将项目的运营维护工作考虑进来,将设计、采购、施工与运营进行捆绑,以分担业主国可能面对的潜在风险。

下面通过亲历的几个海外铁路运营项目,简要分析中国铁路“运营”走出去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1 运营“走出去”遇到的问题1.1 美国加州高铁项目1.1.1 项目概况加州高速铁路是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将连通旧金山和洛杉矶盆地,设计速度400km/h。

初期开通硅谷到中央谷约400km,最终将延长至萨克拉门托和圣地亚哥,全长约1280km,共设24个车站。

在铁路总公司的组织下,由铁总国际、北京局和铁二院组建联合体,参与投标工作。

中方联合体顺利通过资格审查,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4家企业入围响应人名单。

2017年10月3日,中方联合体关键人员团队与加州高铁管理局及其团队进行现场面试讨论,整个面试过程效果良好,回答问题流畅,交流气氛融洽。

10月6日,加州高铁管理局公布成绩,中方得分位列第四名,未能中标。

1.1.2 存在的问题此次投标主要分为资格审查、标书编制、面试讨论三个部分。

资格审查部分中方联合体很容易通过,因为中国近些年的高铁发展是举世瞩目的,体量之庞大、路网之复杂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

面试讨论部分中方联合体表现的也可圈可点,从问题的回答效果、交流氛围都可以证明中方联合体的表现较好。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讲解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讲解

国际商务结课论文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学院:商学院专业:国际商务学生姓名:韩庭学号: 201520001306指导老师:郭燕2015年11月15日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铁异军突起,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迅速走向国际市场。

但中国高铁的出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中缅高铁项目被喊停,中泰高铁换大米项目也遭遇挫折,中国高铁进入中东市场也面临风险。

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国高铁的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高铁走出去存在哪些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高铁;走出去;问题;对策目录摘要 (2)目录 (2)1中国高铁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4)2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动力来源 (6)2.1国际社会对高铁的需求不断增长 (6)2.2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6)2.3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7)3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 (8)3.1国际高铁市场竞争激烈 (8)3.2我国高铁管理运营经验相对不足 (9)3.3东道国国内环境和劳动力素质及社会风俗的影响和制约 (9)4加快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对策 (10)4.1积极学习和借鉴,提升“走出去”综合实力 (10)4.2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 (11)4.3坚持本土化策略,与东道主过开展全方位合作 (11)参考文献 (12)1中国高铁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2003年,国家铁道部出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铁道部调整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通过实施。

该文件规划了我国的铁路客运“四纵四横”的布局,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应达到12万里以上。

08年国务院4万亿的刺激计划,使高铁成为最大受益领域之一。

如图1所示,2008年以后,我国高铁每年的投资额大约都在5000万人民币左右。

图1 2006—2014年我国高铁投资额(万人民币)在各种有利因素的驱动下,中国高铁六年内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络,规模超过了日、法、德等传统的高铁强国。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作者:方萍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05期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高铁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高铁“走出去”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铁有着前所未有的优势,但依然存在不少挑战。

如何妥善解决高铁面临的困难,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让中国高铁顺利“走出去”的关键。

中国高铁将带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关键词:挑战;机遇;高铁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9.05.027随着350公里/小时运行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在2008年8月1日开通,宣告我国正式迈入高速铁路时代。

为了提升高铁在国内外的发展,我国在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紧跟着提出了高铁“走出去”的战略,自此中国高铁快速发展,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旅程。

1中国高铁“走出去”时代的意义中国高铁“走出去”,代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是中华民族面向世界的呐喊和骄傲,表明中国高铁已经有足够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是中国在新时期,为了未来的长远发展而制定的全球布局和国家战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1开启中国外交的3.0时代中国想要和平崛起,就需要互利互助的外交方式。

近年来中国高铁逐步走进国际市场,与众多国家合作,在国际上受到了一致好评,建设起了外交的新桥梁,宣布了中国来到了“高铁外交”的新时代。

中国高铁国际化,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地域空间。

高铁作为连接世界的纽带,将不断把中国的产业、文化和思想传播出去,让全世界见到一个全新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出口商品结构低级化。

高铁涉及众多产业及技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就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善现状,带动大量产业迅速发展,实现技术上的不断突破。

中国高铁走出去四大难点:国内成本优势海外难复制

中国高铁走出去四大难点:国内成本优势海外难复制

中国高铁走出去四大难点:国内成本优势海外难复制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审计与会计》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10月13日,中国发改委与俄罗斯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国务铁路公司签署了四方“高铁合作备忘录”。

建设一条长达7000余公里、贯通北京和莫斯科高的速铁路成为可能、国内相关各方莫不欢欣鼓舞,视之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但事实远非电视新闻里展示的那样简单而乐观,受经济、技术门槛所限,加之不可控的政治风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市场远非想象中广阔;激烈竞争格局下,中国还受到高铁先发国家的技术标准围堵。

成本优势亦不明显.
【总页数】4页(P62-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35.12
【相关文献】
1.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优势和建议 [J], 张友兵;刘岭;崔俊锋;牛道恒
2.浅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优势与战略价值 [J], 刘今
3.中国高铁携四大优势“走出去” [J], 周润健
4.涪陵榨菜:知名品牌环境优势难复制 [J], 王柄根
5.发改委:四大优势支撑中国高铁“走出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高铁“走出去”SWOT分析

中国高铁“走出去”SWOT分析

中国高铁“走出去”SWOT分析摘要:在介绍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利用SWOT方法对中国高铁产业及“走出去”战略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铁技术“走出去”战略 SWOT1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1.1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实施现状2009年,我国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战略。

2010年铁道部针对不同国家成立了十多个工作小组,“走出去”战略正式运作实施。

此后我国先后与俄国、美国、泰国等国签订了高铁发展合作备忘录,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高铁合作关系,并作了大量前期调研、技术交流等工作。

截至2013年底已有数百位多国政要和专家纷纷来华考察我国高铁,并表达了与我国在高速铁路领域加强交流、合作的意愿。

1.2中国高铁“走出去”所获成果2006年7月,由中国铁建牵头获得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项目二期土建工程,打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

该工程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合同金额12.7亿美元。

2014年7月25日工程顺利通车,土耳其成为世界上第八个拥有高铁的国家。

2009年,由中国中铁总承包承建的委内瑞拉迪纳科到阿纳科高铁项目,全长471.5公里,该项目采用中国的技术标准,主要工程材料、机车车辆、工程和施工设备从中国进口,合同总金额高达75亿美元。

2010年由沙特拉吉赫工程集团、中国铁建旗下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沙特阿拉伯麦加到卖地那高速铁路项目第一标段,合同总金额为18亿美元。

2 中国高铁“走出去”SWOT分析虽然我国政府较早就提出了高铁“走出去”战略,但截至目前我国在国外所获高铁项目并不多,且已获项目多属土建类工程,而代表高铁核心技术的高速动车、列控系统出口几近空白;同时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国际竞争格局的限制,在高铁出口区域格局上也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我国高铁“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四大难点:中国高铁走出去四大难点:国内成本优势海外难复制
作者:
来源:《卓越理财》2014年第11期
10月13日,中国发改委与俄罗斯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国家铁路公司签署了四方“高铁合作备忘录”。

建设一条长达7000余公里、贯通北京和莫斯科高速铁路成为可能。

国内相关各方莫不欢欣鼓舞,视之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但事实远非电视新闻里展示的那样简单而乐观。

受经济、技术门槛所限,加之不可控的政治风险,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市场远非想象中广阔;激烈竞争格局下,中国还受到高铁先发国家的技术标准围堵,成本优势亦不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