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巴咂巴咂
《巴喳巴喳》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活动巴喳—巴喳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象声词代表的意思,学习朗诵和表演儿歌。
2、感受儿歌的有趣和神秘。
活动准备1、大人穿的靴子一双,啄木鸟、松鼠、小兔、小鸟老鼠的图片各一张。
2、啄木鸟、松鼠、小兔、小鸟、老鼠、小狗、小猫、小鸭的头饰各一个。
3、幼儿用书。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象声词代表的意思。
活动难点:表演儿歌。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活动1、出示靴子,提问:——“小朋友今天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活动,开心吗?老师也非常开心,而且还带了一样神秘的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请你们闭上小眼睛,倒数三个数再睁开啊,3、2、1”——这是什么?(靴子)请小朋友想一想,穿上它会发出什么声音?2、幼儿说说可能发出的声音,(哪个小朋友愿意穿上这双靴子来试一试呢),并请一个幼儿穿上靴子试一试,感受声音。
(过渡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巴喳巴喳的儿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儿歌里面都有谁呢?二、幼儿观察插图,初步感知图意。
1、出示插图,幼儿观察。
老师这里有一幅美丽图,这幅图里面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看谁最能干,能把它们找出来。
2、幼儿自由回答。
(过渡语:这幅图里面不仅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还藏着一首有趣的儿歌《巴喳巴喳》,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儿歌吧!)三、欣赏儿歌,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儿歌的语言美、节奏美。
1、老师出示PPT图片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配乐朗诵)从题目开始读。
过渡语:下面老师有几个小问题想考考小朋友们,看谁听得最认真?2、朗诵后提问:(1)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2)“巴喳——巴喳”的声音你猜猜是谁发出来的?(3)儿歌里面的小动物听到“巴喳巴喳”的声音都怎么样了?师提问,幼儿回答。
(都躲起来了)(过渡语:那么,这些小动物在躲起来了的时候分别发出了哪些声音,竖起耳朵再仔细听一遍儿歌。
)四、再次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引发幼儿对声音的联想。
1、先明确要求:想想那些小动物在躲起来的时候小动物分别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教师配乐朗诵儿歌。
《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模仿、表演等方法,学说儿歌《巴喳巴喳》。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不同的声音,培养他们的倾听和分辨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1. 学会说儿歌《巴喳巴喳》。
2. 能够按节奏模仿不同的声音。
教学难点:1. 学会儿歌,并能够按节奏进行表演。
2. 能够创造性地模仿不同的声音。
二、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儿歌《巴喳巴喳》音频文件、乐器(如拍手板、铃鼓等)、相关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音响设备齐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儿歌《巴喳巴喳》音频文件,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氛围。
2. 教学内容一: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巴喳巴喳》,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发音,学说歌词。
3. 教学内容二:教师示范用拍手板、铃鼓等乐器按节奏敲击,让幼儿模仿并尝试自己演奏。
4. 教学内容三: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造性地模仿不同的声音,如鸟叫、水流声等。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所学内容,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幼儿与家长一起复习儿歌《巴喳巴喳》,并尝试用家庭中的物品(如碗、筷子等)进行节奏创作。
2. 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与。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儿歌《巴喳巴喳》背后的文化意义:教师向幼儿介绍儿歌的来源和背景,让幼儿了解儿歌所传达的传统文化价值。
2. 同类儿歌学习:教师推荐几首与《巴喳巴喳》类似的儿歌,让幼儿课后与家长一起学习,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指导手册》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巴喳巴喳”这个词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2.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技巧。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巴喳巴喳玩具、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巴喳巴喳”这个词组,引导幼儿正确使用。
2. 游戏:巴喳巴喳传递,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3. 情景表演:设置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巴喳巴喳”进行交流。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使用“巴喳巴喳”的体验。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使用“巴喳巴喳”。
2. 环境创设:在语言活动区布置相关主题,让幼儿自主进行语言交流。
3. 跟踪观察: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感知和运用“巴喳巴喳”。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七、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倾听、表达、互动等方面。
2. 成果评价:评估幼儿在活动中对“巴喳巴喳”的正确使用和实际运用能力。
3. 家园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使用“巴喳巴喳”情况的反馈,以了解活动的实际效果。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巴喳巴喳”。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表现,为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指导手册》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能够听懂并正确模仿儿歌《巴喳巴喳》的节奏和旋律。
2. 让学生在唱歌过程中,能够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内容,发展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
3. 让学生通过歌曲学习,了解常见的蔬菜名称,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4.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巴喳巴喳儿歌课件、蔬菜图片、蔬菜卡片、小篮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巴喳巴喳》儿歌,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2. 学习儿歌: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儿歌《巴喳巴喳》,教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 分行演唱:学生分成两队,按儿歌节奏前行,每队轮流唱歌词。
4. 蔬菜认知:教师展示蔬菜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蔬菜,并将蔬菜卡片放入小篮子中。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巴喳巴喳》儿歌表演,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蔬菜角,让学生自由观察、认知蔬菜。
3. 区域活动:教师在角色区设置“小小菜市场”,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运用所学蔬菜知识进行交易。
六、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语言。
3.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动作表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语言。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唱歌、动作表演、蔬菜认知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反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巴喳巴喳》附反思(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巴喳巴喳》附反思(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巴喳巴喳》附反思一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巴耳兔找快乐》附反思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快乐树》附反思三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会写诗》附反思四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巴喳巴喳》附反思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象声词代表的意思,学习朗诵和表演儿歌。
2、学习理解词语"躲""蹿""钻""溜""目不转睛"。
3、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巴喳巴喳》。
2、活动小图片(啄木鸟、松鼠、小兔、小鸟、蛇),大人穿的靴子一双。
3、语言磁带。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象声词代表的意思。
活动难点:表演儿歌。
活动过程:一、出示靴子,引出话题。
1、请你想一想,穿上它会发出什么声音?2、幼儿说说可能发出的声音,教师请幼儿穿上试一试,感受各种声音。
3、有一个人,他穿上皮靴,走进森林,森林中的动物们会欢迎他吗?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儿歌《巴喳巴喳》。
二、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引导幼儿欣赏并理解儿歌内容。
1、一位穿着大皮靴的人,走进森林,小动物们喜欢他吗?为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儿歌李有很多象声词,分别是哪些?请大家再听一次。
2、讨论:小动物们不喜欢人的表现。
3、讨论象声词代表的意思。
4、为什么这些小动物都不喜欢人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5、这个"巴喳巴喳"最后有没有伤害小动物呢?为什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想。
6、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动物们?引导幼儿说说要爱护他们,不伤害它们。
三、学念儿歌。
1、教师放慢速度,幼儿跟念儿歌两遍。
2、分组分段朗诵儿歌,在念到"躲""蹿""钻""溜"时,提醒幼儿放慢语速,来显示小动物们害怕的心情。
中班语言活动:巴喳巴喳
中班语言活动:巴喳巴喳文档中班语言活动:巴喳巴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中第四册的第五章节,课文名为《巴喳巴喳》。
该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巴喳巴喳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有趣的事情。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思想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
难点:理解课文中小鸟巴喳巴喳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动物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PPT上的动画,让学生观看小鸟巴喳巴喳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通过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4.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通过PPT上的动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小鸟巴喳巴喳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意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造句。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巴喳巴喳生字词:巴喳、巴喳、树叶、小鱼、蓝天、尾巴七、作业设计1. 请用生字词“巴喳、巴喳、树叶、小鱼、蓝天、尾巴”各写一个句子。
2. 请家长协助孩子正确朗读课文《巴喳巴喳》,并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朗读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还需加强。
在课后,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背景活动名称:《巴喳巴喳》语言活动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叠词的构成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巴喳巴喳卡片、动物图片、水果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叠词。
2. 学习叠词:教师出示巴喳巴喳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叠词的构成和用法。
3. 实践环节:教师给出动物或水果的图片,引导幼儿运用叠词进行描述。
4.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巴喳巴喳”叠词接龙游戏,加强幼儿对叠词的掌握。
四、活动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叠词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包括巴喳巴喳卡片、动物图片、水果图片等。
2. 活动开始: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关注。
3. 学习叠词:教师出示巴喳巴喳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叠词的构成和用法。
4. 实践环节:教师给出动物或水果的图片,引导幼儿运用叠词进行描述。
5.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巴喳巴喳”叠词接龙游戏,加强幼儿对叠词的掌握。
6.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策略1. 直观展示:教师通过出示巴喳巴喳卡片、动物图片、水果图片等,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叠词。
2. 互动教学: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游戏化教学: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叠词接龙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掌握叠词。
《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
《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活动背景《巴喳巴喳》是一个富有童趣的语言活动,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活动适用于幼儿园小中大班,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调整活动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对动物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动物图片、卡片、实物模型等。
2. 教学材料:巴喳巴喳的手指游戏音乐、动物叫声的音频等。
3. 环境布置:动物主题的背景板,营造出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巴喳巴喳手指游戏,熟悉活动氛围。
b. 教师播放动物叫声的音频,让幼儿猜猜是哪种动物,并模仿其叫声和动作。
2. 主题活动(10分钟):a. 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和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b. 教师讲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帮助幼儿了解动物。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模仿动物比赛、动物配音等。
3. 实践活动(10分钟):a. 教师发放动物模型,让幼儿动手操作,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b.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b. 教师总结活动亮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和难易程度,以满足幼儿的认知发展需求。
3. 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活动的吸引力。
4.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5.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积极参与模仿动物叫声和动作。
幼儿园大班歌曲:巴喳巴喳
大班歌曲:巴喳巴喳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小动物被陌生人打扰后紧张不安的心理。
2、在有趣的游戏中理解窜、溜、盯等动词。
3、懂得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知道人类不可以随意打扰动物的生活。
活动准备:1.森林背景图,动物的声音音效,可移动的动物图片,穿着皮靴的黑色的侧面人物剪影一个。
2.人手一个动物胸饰,录好的音乐,立体的树、草丛等场景。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出示大幅森林背景图):森林里多美呀!在这美丽的森林里会住着谁呢?教师根据所说动物引导幼儿进行表演。
(配有背景音乐)二、森林里的动物朋友师:原来森林里住着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那么,今天森林里又来了哪些小动物呢?听,这是谁的声音?(播放啄木鸟啄树时的声音音效,幼儿猜测后把啄木鸟图片贴到树干上)请你们仔细看看还有谁也出来玩了?(幼儿看森林背景兔发现小兔的长耳朵,猜出后,教师将小兔的图片完全出示)教师模仿小松鼠“吱吱”的声音,请幼儿猜这是谁,猜对后出示图片。
还有一个小动物也等不及了,看,这是谁?(请幼儿来说说做做小蛇是怎么走路的)三、学习儿歌1、理解儿歌情境。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啄木鸟、小兔、小松鼠、小蛇正开心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突然,远处传来了奇怪的让人害怕的声音。
听听是什么声音?(播放穿皮靴走路的声音。
)师(出示穿着皮靴陌生人的剪影):谁来了?陌生人怎么走路的?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小动物们听到这声音感觉怎么样?会怎么做呢?2、儿歌欣赏。
师:有个作家把森林里发生的这件事写成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巴喳——巴喳》。
现在听老师念一遍。
(教师朗诵儿歌。
)师:啄木鸟听见了,它是怎么做的?师:小兔听见了,它是怎么做的?(结合动作表演,帮助幼儿掌握飞、跳的动作及动物所躲藏的位置。
)师:小松鼠和小蛇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它们是怎么躲到松树上和黑洞中的?用了什么动作?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儿歌。
3、再次欣赏儿歌。
师:小松鼠是怎么做的?(结合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动词:窜。
《巴喳巴喳》大班教案精选
?巴喳巴喳?大班教案一、活动过程的记录:上次我外出观摩时,有幸听了市里老师上的一节大班的诗歌教学活动,为了让幼儿能很快的理解和记忆诗歌的内容,教师把整首诗设计成一张形象的图谱。
告诉幼儿图就是一首动听的诗,诗里还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看谁能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幼儿一听好奇心马上被激发起来,接着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引发幼儿对声音的联想。
教师根据诗歌的内容把图谱设计成了可抽拉式的活动教具,随活动步骤的开展和幼儿的答复相应的揭示动物的谜底,带给幼儿一种新奇的感觉。
每当幼儿看到自己猜中的小动物被请出来时都会无比冲动,现场也是一片欢呼。
接下来一个环节是引导幼儿用声音和肢体动作表演诗歌内容。
教师给孩子们提供了自由表现,自我创造的时机,幼儿都非常的投入。
通过模拟声音和动作表演更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为了唤起幼儿有关的声音经验,教师还设计了让幼儿尝试创编诗歌的环节,重点是让幼儿掌握诗歌的一个格式,为下面的创编做好铺垫。
如:教师出示池塘荷叶青蛙图启发幼儿:图上有谁,它听到巴喳声会发出什么声音?会躲到哪里去?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编出了:“呱呱〞听到这声音,就一下子躲到了荷叶下。
幼儿学会了怎么创编后,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了许多幼儿所熟悉的、幼儿有声音经验的小动物。
如猫、狗、青蛙、鸭等,创编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间相互交流。
整个活动时幼幼互动积极。
讨论后老师请小朋友把创编的句子讲述给大家听,在仿编过程中,不仅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提到了提高,同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
最后环节设计了“我编你猜〞的游戏:小朋友根据发言者创编的诗歌中的声音和躲藏的地方来猜测某种动物。
幼儿对这种活动方式很感兴趣,每当幼儿说出一句诗句时,幼儿都能根据声音猜出小动物,现场气氛非常活泼。
二、听课体会与反思:本次活动中的诗歌通过拟声和动作的描绘塑造了一些小动物的形象。
整首诗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能够唤起幼儿有关的.声音经验,在积极思维的同时进入诗歌独特的意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常州吉的堡双语智优幼儿园主题:欢乐嘉年华班级大三班日期2013.1.17 授课人冯媛
活动名称巴喳巴喳(语言活动)上课时间am9:00
教学目标 1.通过倾听象声词以及和声音符号的匹配,理解诗歌内容,乐意创编结尾。
2.在理解窜、溜等动词的基础上,体验小动物们被惊扰后紧张不安的心理。
3.懂得要爱护动物,营造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
设计思路大班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的变化,并能将感知到的事物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加以体现。
《纲
要》中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有利于幼儿理解能力的提高。
”而大
班的幼儿正是培养倾听习惯的最佳时期。
于是,我们选择了《巴喳巴喳》这首
诗歌作为本次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准备材料
PPT(森林背景图,与诗歌匹配的声音音效)。
活动流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主要内容——创编、表演
活动内容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冯老师带小朋友去森林玩,你们开心吗?
二、倾听、理解:
(一)听听、猜猜:
1.倾听动物音效。
森林里许多小动物都出来了。
仔细听,是什么声音?可能会是谁?
2.倾听“呱呱”“咕咕”“吱吱”“丝丝”的声音音效,并匹配相应声音
符号。
⑴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谁来模仿一下。
我们来看看是谁发出
来的呢(青蛙)
⑵小结:原来是青蛙,它的嘴巴大大的会发出呱呱的声音,你觉得可以用
什么符号来表示呢?为什么?
⑶冯老师准备了4种符号,你觉得哪种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我们一起来
看看对不对。
⑷小结:原来是青蛙,它的嘴巴大大的会发出呱呱的声音,我们用“◇◇”
来表示。
⑸听声音,并进行匹配。
“咕咕、吱吱、丝丝”用“○○、ZZ、~~”表
示。
3.倾听“脚步”音效,体验紧张、害怕的情绪。
⑴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的可高兴了,听,这是什么声音?听了这个声音,
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害怕、紧张)
⑵小动物听到这样的声音,它们会怎么做?
4.倾听小动物们躲起来的音效,理解诗歌情境。
(二)理解、感受:
1.第一遍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及动词。
⑴有个作家把森林里刚才发生的这件事,写成了一首诗歌。
让我们一起来
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⑵你从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能用诗歌里的话说一说吗?
⑶理解“窜和溜”的意思,尝试用手势动作模仿感受。
2.第二遍欣赏诗歌,体验小动物们被惊扰后紧张不安的心理。
小动物盯着“巴喳巴喳”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引导幼儿完整讲述诗歌。
三、创编、表演:
1.引导幼儿创编诗歌结尾。
巴喳巴喳走远啦,小动物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使用动词进行创编)
2.创设情景,表演游戏。
3.让幼儿懂得要爱护动物。
⑴小动物们最喜欢在哪里生活?小动物们喜欢诗歌里的“巴喳巴喳”吗?
⑵小结:大森林、大自然就是小动物的家呀!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小动
物,和他们成为好朋友。
4.结束:小朋友现在要回家了,我们跟小动物说再见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