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郦道元《三峡》原文及翻译
郦道元《三峡》原文及翻译篇一:三峡原文及译文三峡郦道元处;重岩叠嶂,从并无,不无通在“失”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天蔽日,正午半夜日光,这里指月亮上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有时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指疾驰的马慢傍晚就至了江陵,这两地距离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著上慢马,驾为着风,也没这样慢。
春冬之时,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至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转盘着清波,荡漾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其间。
极高的山峰激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多趣味。
真是妙趣横生。
下霜的早晨适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露出一片夏日和喧闹,接连不断。
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
高处的猿猴经常手舞足蹈短叫做,声音持续不断,异常悲凉,Lawn的山谷里响起猿叫做的声源,哀转长绝。
“巴东三峡巫峡短,猿鹤三声泪粘裳!”所以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篇二:《三峡》原文、书下注解、译文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并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踪影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扫除。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荣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低猿长啸,属于惹来凄异,空谷传响,哀转长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粘裳。
”【书下注释】1【三峡】:Lizier《水经注奏》。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泸州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峡》原文、注释及课文翻译
三峡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2)阙(3)处。
在七百里的三峽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句解:写山,作者抓住三峽的特点来写,写山的广,多。
】重岩叠嶂(4),隐天蔽日。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句解:写山的陡、高,江面狭窄。
“重”“叠”“隐”“蔽”四字,着重刻画了山的高峻。
这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重叠岩嶂,隐蔽天日。
】自非(5)亭午夜分(6),不见曦月(7)。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句解:这个句子使用了古汉语中“并提”的修辞手法,把本应写成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了。
理解时应分为两个句子。
即除非下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这一句侧面极力渲染了山的高峻陡峭和江面的狭窄。
】至于夏水襄陵(8),沿溯(9)阻绝(10)。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来回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
【句解:从正面描写夏天水势凶险。
“阻绝”写出江水暴涨之快。
】或(11)王命(12)急宣(13),有时朝发白帝(14),(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那么)这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暮到江陵(15),其间千二百里,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虽(16)乘奔(17)御(18)风,不以(19)疾(20)也。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句解:本句通过“朝发”“暮到”“千二百里”的航程描写,再加上用“奔马”和“疾风”作比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船航行之快,进而说明“三峽”夏水的流速之快。
】春冬之时(21),则(22)素湍(23)绿潭(24),回清倒影(25)。
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
【句解:写俯视江中所见。
以“素”修饰“湍”,以“绿”修饰潭,波回影倒,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
这句也用了“并提”的修辞手法。
即“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绝巘(26)多生怪柏,悬泉(27)瀑布,飞漱(28)其(29)间,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泻、冲荡下来。
初中文言文阅读:《三峡》
初中文言文阅读:《三峡》1原文[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
(20)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
属(zhǔ):动词。
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绝:消失。
《三峡》原文和译文
课文最后一段写“晴初霜旦”的气氛,那是三峡所独有的。若非三峡,岂有“林寒涧肃”之景?若非三峡,岂有“高猿长啸”的“哀转久绝”?作者萦绕襟怀的情愫,溶注在自然之美中;自然之美又与作者的情愫和谐一致,从而写出情景交融的一笔。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确乎如此。
【主题】课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写法】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最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因此突出其山水,是不言而喻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再写春冬之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素湍绿潭”是春冬江流的影态,不像夏日奔腾浑浊,自然“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虽是春冬之时,也一派生机,所以“良多趣味”。
最后是写“晴初霜旦”的特殊景观,其时“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从山水到猿啼,写出了三峡特有的风貌,文字准确而简约。
【作业】一、课文写出了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此题意在使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能领悟作者描述的三峡景物的特点。
先写山高峡深,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写山高峡深。
次写江水大而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水漫上大山,波浪大而阻隔上下交通。“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迫不得已要复王命,顺流而下,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一天就到了,那速度即使骑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这种对比烘托,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那速度是多么快。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三峡是中国长江上一处具有举世瞩目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至重庆市奉节县之间。
长江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下面将对三峡的地理、历史、生态以及三峡工程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理特点1. 位置和范围:三峡位于长江中游,东起湖北宜昌的瞿塘峡,西至重庆的白帝城,全长约193公里。
2. 三峡名称:三峡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具有各自的地质、生态和文化风貌。
二、历史文化1. 三峡文化遗址:如宜昌竹山岩画、巫山夔门、宜昌狮子林等,体现了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 “屈原祭汨罗”: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他的诗作《离骚》中有“舒散浩荡兮帝高阳之若曷”,被广大民众传诵和祭奠。
三、生态环境1. 三峡风光:三峡景色秀美壮观,有“险峻雄奇、山水壮丽”之称。
其中瞿塘峡的雄浑、巫峡的险峻、西陵峡的秀丽各具特色。
2. 丰富的生物资源:三峡地区的植物、动物和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例如,岷江中游三岔河水獭、长江干流的白鳍豚等是三峡地区的特有物种。
四、三峡工程1. 工程背景:三峡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应对长江洪水、提高航运能力和发展水电能源而开展的一项巨大工程。
2. 重大意义: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长江中游的面貌,极大地提高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长江生态环境的修复。
3. 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三峡工程建成后,对于宜昌市、重庆市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五、生态保护1. 生态移民: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地移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以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2. 生态修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工程建设的冲击,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措施。
综上所述,三峡是中国长江上一处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文言文:《三峡》原文及注释
【导语】郦道元(约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
平东将军郦范之⼦,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下⾯是⽆忧考分享的⽂⾔⽂:《三峡》原⽂及注释。
欢迎阅读参考! 《三峡》原⽂ 郦道元 ⾃三峡七百⾥中,两岸连⼭,略⽆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
⾃⾮亭午夜分,不见曦⽉。
⾄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帝,暮到江陵,其间千⼆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猿长啸,属引凄异,空⾕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注释】 ⾃:从,此处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qū)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有四百多⾥。
略⽆:毫⽆。
阙:同“缺”,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峻⼭峰。
亭午: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曦,早晨的阳光,这⾥只太阳。
襄陵:漫上⼭陵,襄,上。
陵,⼤的⼭⼟,这⾥泛指⼭陵。
沿:顺流⽽下。
溯,逆流⽽上。
⾄于:到了。
襄:上。
或:有。
王命:朝廷的⽂告。
宣:宣布,传达。
朝发⽩帝:早上从⽩帝城出发。
⽩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风:驾风。
以:认为 素湍:⽩⾊的急流。
绿潭:绿⾊的深⽔。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的⼭峰。
巘,凹陷的⼭顶。
飞漱:飞流冲荡。
悬泉:从⼭顶飞流⽽下的泉⽔。
飞漱:急流冲荡。
漱,喷射。
清荣峻茂:⽔清,树荣(茂盛),⼭⾼,草盛 良:实在,的确 晴初:秋⾬初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动词,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zhuàn)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
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带。
沾:打湿。
三声:⼏声,三这⾥不是确数。
三峡的课文解释
三峡的课文解释: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
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三峡
三峡一、三峡简介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东起宜昌的南津关,西到四川奉节的白帝城,全长193公里。
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瞿塘峡以“雄”著称,巫峡以“秀”见长,西陵峡以“险”著称。
长江三峡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之称。
二、作者及作品郦道元(公元470—527年),字善长,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散文家、地理学家。
著有《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作。
《水经》是我国古代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的比较简略,。
郦道元便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的阐明和补充,成为一部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取名《水经注》。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课文《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中《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三、节奏、停顿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课文研读1、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答、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
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文章第一段写山,突出山的什么特点?答、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3、写“水”,描绘出了什么不同景象?答、描绘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象。
4、分析第一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这句话写出了三峡的长,“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三峡原文及翻译和注释峡注释篇一: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正午。
:半夜。
:日光,这里指太阳。
:上。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即现在湖北江陵。
:这里指飞奔的马。
:快。
:白色的急流。
:回旋的清波。
:极高的山峰。
:飞泻冲荡。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天刚晴。
:下霜的早晨。
:接连不断。
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
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严谨求实的郦道元篇二(1)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故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
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2)郦道元对所得各种资料先进行分析研究,再亲自实地考察,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例如古书上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贵族智伯曾说:“汾水可以淹没魏氏诸侯的都城安邑,而绛水可以淹没韩氏诸侯的都城平阳。
”郦道元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亲自沿着这两条河考察,发现汾水河床高,安邑处在东岸低洼处,可能被汾水淹没;而平阳地势高于绛水河床,绛水绝不可能淹没平阳。
他又根据各种记载,在“谷水”的注中更正了《水经》以“涧水”为“渊水”之误。
郦道元这种细心求真的态度,足以为现代研究者的楷模。
《水经注》其格局壮阔,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为基础外,还涉及当时许多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已超越前人甚广。
时间上,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
郦道元将丰富的自然及人文地理有系统地融入广阔的时空架构中,《水经注》因此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以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明清以后,许多学者对《水经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掀起了所谓的“郦学”。
3、文学贡献郦道元生于仕官家庭,父亲郦范作过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看来他一生在政治上还是有所建树的。
郦道元《三峡原文》及翻译
郦道元《三峡原文》及翻译郦道元的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郦道元《三峡山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自(1)三峡山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
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
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山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1)自:在,从三峡山: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山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 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三峡》原文及翻译
《三峡》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三峡》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
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三峡》原文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
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
三峡课文原文赏析
三峡课文原文赏析三峡课文原文赏析这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
作者融景入情,以忧伤的渔歌做结,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
文篇虽小,但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观的景象。
下面我们来看看三峡课文原文赏析。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翻译】三峡七百余里(的水路)之中,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和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住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需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两地相隔一千二百多里的路,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
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挂在高处的泉水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
流水清澈,树木茂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啼,声音连续不断,凄凉怪异,在空荡的山谷里回传,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人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鉴赏】本文是《水经注·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
该文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知识要点整理一.原文注释和翻译原文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注释;①自:在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③阙:同”缺”,中断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原文2: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隐,蔽:遮盖③自:如果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原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②襄陵:上,漫上;丘陵③沿:顺流而下;④溯:逆流而上⑤绝:断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原文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③虽:即使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⑥疾:快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原文5: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②素湍:白色的急流③回清:回旋着清波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6: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巘,山峰②飞。
飞泻③漱(shù)冲荡④其,它们,指怪柏⑤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⑥良:实在,的确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三峡》原文和译文
继写水势。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之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之速。不仅如此,作者还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来烘托,更加写出水之盛与水之速。这样的描写,生动而神妙,以至触动了大诗人李白的灵感,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篇。
春冬之景,则既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写“悬泉瀑布”“良多趣味”。相对于夏季而言,春冬较为平静。作者笔到之处,不仅写出独特的景色,还写出独特的趣味;虽在纸上,而跃然心问。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笔力可透纸背了。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 溯:逆流向上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速度快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白色
4.每至晴初霜旦 旦:早晨
5.哀转久绝 绝:消失
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内容】这篇课文是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文章先写山势。在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描写其连绵不断,概无断阙。虽然有些夸张的意味,但确实写出了三峡山势的特点。再写其高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以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不仅极尽映衬,而且极尽夸张之妙。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
三峡原文及翻译
三峡原文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
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
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 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三更。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
(20) 晴初:天刚晴。
2023最新-《三峡》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优秀8篇)
《三峡》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优秀8篇)《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江水注》,是著名山水散文。
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8篇《《三峡》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严谨求实的郦道元篇一(1)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故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
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2)郦道元对所得各种资料先进行分析研究,再亲自实地考察,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例如古书上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贵族智伯曾说:“汾水可以淹没魏氏诸侯的都城安邑,而绛水可以淹没韩氏诸侯的都城平阳。
”郦道元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亲自沿着这两条河考察,发现汾水河床高,安邑处在东岸低洼处,可能被汾水淹没;而平阳地势高于绛水河床,绛水绝不可能淹没平阳。
他又根据各种记载,在“谷水”的注中更正了《水经》以“涧水”为“渊水”之误。
郦道元这种细心求真的态度,足以为现代研究者的楷模。
《水经注》其格局壮阔,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为基础外,还涉及当时许多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已超越前人甚广。
时间上,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
郦道元将丰富的自然及人文地理有系统地融入广阔的时空架构中,《水经注》因此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以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明清以后,许多学者对《水经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掀起了所谓的“郦学”。
3、文学贡献郦道元生于仕官家庭,父亲郦范作过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书郎,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看来他一生在政治上还是有所建树的。
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时,在阴盘郦道元驿(今希临潼附近)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
郦道元一声生勤于读书和著述。
三峡
三峡【作者】郦道元【朝代】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原文及翻译
三峡原文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或王命急宣9;有时朝发白帝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20;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2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中断 ..3 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sù:逆流而上的船..9或:有时..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御:驾着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高..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刷..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19 良:实在;的确..20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23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24 沾:打湿..25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26 裳cháng:衣裳..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划分朗读节奏: 名字:“三峡”自 / 三峡七百里中 ; 两岸 / 连山 ; 略无 /阙quē处 .. 重chóng 岩 / 叠嶂zhàng ; 隐天 / 蔽日 .. 自 / 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 / 水襄xiāng 陵 ; 沿/ 溯sù阻绝 .. 或 / 王命急宣 ; 有时 / 朝zhāo 发白帝 ; 暮到 / 江陵 ; 其间jiān / 千二百里 ; 虽 / 乘奔bēn 御风 ; 不以 / 疾也 ..春冬之时 ; 则 / 素湍tuān / 绿潭 ; 回清 / 倒影 .. 绝巘yǎn / 多生怪柏bǎi ; 悬泉 / 瀑布 ; 飞漱shù / 其间 .. 清 / 荣 / 峻 / 茂 ; 良多趣味 ..每至 / 晴初霜旦 ; 林寒 / 涧肃 ; 常有 / 高猿长啸 ;属zhǔ引 /凄异 ; 空谷 / 传响 ; 哀转 / 久绝 .. 故 /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cháng; 猿鸣三声泪沾裳 cháng ..”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连词承上启下到了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4.泪沾裳裳古义:古人的下衣今义:衣服5.不以疾也疾古义:快今义:疾病6.良多趣味良古义:真;实在今义:好7.属引凄异属古义:连续今义:属于8.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声古义:几声;不是确数今义:三声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写作‘山’字旁在一个奉‘献’的‘献’多生怪柏极;最哀转久绝消失以为妙绝:极点③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④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的确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通假字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②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下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⑤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⑥林寒涧肃寒;清凉;肃;寂静..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特殊句式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如它乘船快..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趣味无穷..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译:层层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主题思想1.主旨:三峡是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尽管只有155个字;却写出了三峡七百里的万千气象..文章生动地描写了江水流经三峡时的壮观场面;描绘了两岸的景物;山石树木;飞泉哀猿;情景历历如绘;使人读后;宛如身历其境..本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作者融景入情;最后以忧伤的渔歌做结;表现了“山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思想感情..文篇虽小;但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观的景2.详细解释: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句表现了渔人漂泊不定的悲伤;衬托了秋的凄凉..体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写作特色1.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景2.语言生动简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解释词语意思
不见曦月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每至晴初霜旦
略无阙处
夏水襄陵
回清倒影
林寒涧肃
属引凄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4.简要赏析下列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作者突出了三峡的山,水各自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6.给下列字注音
阙处( )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 ) 属引( )
6.(1)《三峡》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字______ , 范阳涿县人,________ 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本文从题材上看属于___________ 。
三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一文先总写三峡的地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总结为__________。
7.有人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极具艺术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看法。
8.文章第一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或半夜才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本文写得极为传神,请你从语言,结构,描写角度,修辞手法等方面选一点结合课文分析。
10.本文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____和____形成照应。
11.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
12.文章为什么写水之前先写山?
13.赏析加点的字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1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D.策之不以其道
18.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9.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写水势盛大,又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乙】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
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帖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
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
1.请用现代汉语翻列下面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
2.【甲】【乙】两文的山各有什么特点?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二十六日。
发大溪口,入瞿唐峡。
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仰视天,如疋练然。
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
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於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
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
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
」盖言难辨也。
关西门正对灔澦堆。
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
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於堆数十丈。
」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仰视天,如匹练然()
②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引凄异白帝夔州各异城
B.过生姥泉过故人庄
C.有时朝发白帝发大溪口
D.人大呼于旁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3. 【乙】文中“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写出了冬季峡中江水的特点;【甲】文中与之对应的语句是。
4. 【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三峡江水的这一特点,【乙】文中是如何描述的?请写在下面,并译成现代汉语。
【甲】六里,渡一溪,颇大。
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岗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
……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
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两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甲】注释,派:量词。
界:隔断。
青碧:溪水名。
下流:河流的下游。
蹑:踩踏。
穹:隆起。
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隐天蔽日
或王命急宣
有峰东环而下
2.请用现代汉语翻列下面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峡中西望入重峰掩映最高
4.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示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下列题目。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悉: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