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应用举例
1.2.2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硬件系统
输入设备 (将各种信息传送到计算机中去)
硬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传送给使用者) 运算器
件 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
内存
存储器
外存
算算这道数学题。谁来报答案? 25×4×2=( )
那么在做这道数学题的 时候,你都动用了哪些身体器 官?它们都是如何起作用的?
火眼金睛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硬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传送给使用者) 运算器
件 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
内存
存储器
外存
内存 外存
内存: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小 外存:存取速度慢,存储容量大
这些硬件都藏在哪里呢?
谜语
没有脑袋会思考; 缤纷世界全知晓; 万事一点便明了; 少了电源就睡觉。
认 识 计算 机
常见计算机
台式计算机
笔记本计算机 平 板 电 脑
ENIAC(埃尼阿克),1946年问世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设计者是冯·诺依曼
揭开
计算机系统的面纱
硬软 件件 系系 统统
什么是硬件系统?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的见摸 的着的物理设备叫计算机 的硬件。
硬件系统
输入设备 (将各种信息传送到计算机中去)
硬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传送给使用者) 运算器
件 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
内存
存储器
外存
CPU
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 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硬件系统
输入设备 (将各种信息传送到计算机中去)
1.2.2 组合的应用
【思维总结】 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字“必 须”、“不能”、“只能”、“至少”,准确求解 .
互动探究 1 若本例题条件不变,求甲、乙、丙 三人至多 2 人参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解:法一:(直接法)甲、乙、丙三人至多 2 人参 加,可分为三类: 5 第一类:甲、乙、丙都不参加,共有 C9种; 1 4 第二类: 甲、 乙、 丙中有 1 人参加, 共有 C3C9(种); 2 3 第三类: 甲、 乙、 丙中有 2 人参加, 共有 C3C9(种); 1 4 2 3 共有 C5 + C C + C 9 3 9 3C9=756 种不同的选法.
法二:(间接法)12 人中任意选 5 人共有 C5 12 种,甲、乙、丙三人全参加的有 C2 9(种), 所以共有
5 2 C12-C9=756
种不同的选法.
组合问题中的分组问题把题目中所源自的元素(不同)分开成几组,求 其分法.
6本不同的书,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 不同的选法:
例2
(1)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两本; (2)分为三份,每份两本; (3)分为三份,一份一本,一份两本,一份三 本; (4)分给甲、乙、丙三人,一人一本,一人两 本,一人三本; (5)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至少一本.
答案:32
方法感悟
方法技巧
1.对于“含”与“不含”、“至少”、“至多”的 组合问题,要善于把所给元素分类,分析分 别从每类元素抽取多少个元素来组成所要抽 取的元素,一般用分类加法原理.如例1
2.常见的分组问题 (1)完全均匀分组,每组的元素个数均相等; (2)部分均匀分组,应注意不要重复,有n组 均匀,最后必须除以n!;
②“1、2、3 型”即(4)中的分配情况,有
1.2.2举例
1.2.2 举例S之前.必须选择分析所使用的实例特征。
两种可能性是:例1-1考察程序1-1。
在估算P(1)数据类型T;(2)a,b和c的大小。
假定使用T作为实例特征。
由于a,b和c是引用参数,所以在函数中不需要为它们的值分配空间,但是必须保存指向这些参数的指针。
如果每个指针需要2个字节,那么共需要6个字节的指针空间。
因此函数所需要的总空间是一个S(实例特征)=0。
如果函数Abc的参数是传值参数,那么每个参数需要分配大小为常量,Abcsizeof (T)的空间。
在本例中,a,b和c所需要的空间为3*sizeof (T)。
所需要的其它空间都独S(实例特征)= 3*sizeof (T)。
如果使用a,b和c的大小作为实例特征,则不立于T。
因此AbcS(实例特征)=0。
注意在传值参数的情形下,管使用引用参数还是使用传值参数,都有Abc分配给每个a,b和c的空间均为sizeof (T),而不考虑存储在这些变量中的实际值是多大。
例如,如果T是double类型.那么每个参数将被分配8个字节的空间。
程序1-1 利用引用参数计算一个表达式template<class T>T Abc(const T& a, const T& b, const T& c){return a+b+b*c+(a+b-c)/(a+b)+4;}注意,在上面的例子中出现了模板(template)的概念。
若一个程序的功能是对某种特定的数据类型进行处理,则将所处理的数据类型说明为参数就可以把这个程序改写为模板。
模板可以让程序对任何其它的数据类型进行同样方式的处理。
C++程序由类和函数组成,模板也分为类模板和函数模板。
因此,模板让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带多种不同数据类型的函数和类,而不必显式记忆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的各种具体程序版本。
函数模板的一般定义形式为:template<类型形式参数表>返回类型FunctionName(形式参数表){//函数定义体}注意,类型形式参数表可以包含基本数据类型,也可以包含类类型。
1.2.2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
1.2.2函数的表示法(一)
1、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李鹏,对某蔬菜基地的收益作了调查,该蔬菜基地种植西红柿,由历年市场行情得知,从2月1日起的300天内,西红柿市场销售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一的一条折线表示;西
红柿的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二的抛物线段表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
(注:市场售价和种植成本的单位:元/102kg,时间单位:天)
(1)写出图一表示的市场售价间接函数关系P = f (t). 写出图二表示的种植成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Q = g (t).
(2)认定市场售价减去种植成本为纯收益,问何时上市的西红柿纯收益最大?
2、下图中可作为函数y = f (x)的图象是()
3、函数||x
y x
x
=+的图象为下图中的()
4、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 = |x– 1| + 2 |x– 2|;(2)y = |x2– 4x + 3|.
1。
1.2.2.2组合的综合应用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42
【解析】(1)方法一:可作出三角形 C36 C16 gC42 C62 gC14 =116(个). 方法二:可作三角形 C130 C34 =116(个),其中以C1为顶点 的三角形有C52 C15 gC14 C24 =36(个). (2)可作出四边形 C64 C36 gC16 C62 gC62 =360(个).
40
【习练·破】 如图,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周上,有异于A,B的六个点
C1,C2,…,C6,线段AB上有异于A,B的四个点D1,D2,D3,D4.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41
(1)以这10个点中的3个点为顶点可作多少个三角形?其 中含C1点的有多少个? (2)以图中的12个点(包括A,B)中的4个点为顶点,可作 出多少个四边形?
列即可.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48
【解析】(1)分三步:先选一本有 C16 种选法,再从余下的 5本中选两本有 C52 种选法,最后余下的三本全选有 C33种 选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分配方式共有 C16 gC52 gC33 =60(种).
分成2,2,1时,有
C35 gC32
A
2 2
gA33
种分法,
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共
有C35
gA33
C35 gC32
A
2 2
gA33
=150种不
同的分法.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7
2.(1)第一步:选3名男运动员,有 C36 种选法;第二步:选 2名女运动员,有 C24 种选法,故共有 C36 gC42 =120(种)选法.
【典例】1.空间中有10个点,其中有5个点在同一个平
面内,其余点无三点共线,四点共面,则以这些点为顶点,
1.2.2 排列的应用
1.2.2排列的应用用0,1,2,3,4,5这六个数字:(1)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2)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为5的倍数的五位数?(3)能组成多少个比1 325大的四位数?【思路探究】该题目中特殊元素为0,特殊位置为首位,考虑先特殊后一般的原则,将问题分解为几个易求解的简单问题.【自主解答】(1)符合要求的四位偶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0在个位时,有A35个;第二类:2在个位时,首位从1,3,4,5中选定1个(A14种),十位和百位从余下的数字中选,有A24种,于是有A14·A24个;第三类:4在个位时,与第二类同理,也有A14·A24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共有A35+2A14·A24=156(个).(2)五位数中5的倍数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个位上为0的五位数有A45个;第二类:个位上为5的五位数有A14·A34个.故满足条件的五位数的个数共有A45+A14·A34=216(个).(3)比1 325大的四位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形如2□□□,3□□□,4□□□,5□□□,共有A14·A35个;第二类:形如1 4□□,1 5□□,共有A12·A24个;第三类:形如1 34□,1 35□,共有A12·A13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得,比1 325大的四位数共有A14·A35+A12·A24+A12·A13=270(个).数字排列问题是排列问题的重要题型,解题时要着重注意从附加受限制条件入手分析,找出解题的思路.常见附加条件有:(1)首位不能为0;(2)有无重复数字;(3)奇偶数;(4)某数的倍数;(5)大于(或小于)某数.由A,B,C,…等7人担任班级的7个班委.(1)若正、副班长两职只能由A,B,C这三人中选两人担任,则有多少种分工方案?(2)若正、副班长两职至少要选A,B,C这三人中的1人担任,有多少种分工方案?【解】(1)先安排正、副班长有A23种方法,再安排其余职务有A55种方法,依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A23A55=720种分工方案.(2)法一7人的任意分工方案有A77种,A,B,C三人中无一人任正、副班长的分工方案有A24A55种,因此A,B,C三人中至少有1人任正、副班长的方案有A77-A24A55=3 600种.法二也可以逐一分类,其算式为:A13A14A55+A13A14A55+A23A55=3 600种.3名男生,4名女生,按照不同的要求排队,求不同的排队方案的方法种数.(1)全体站成一排,男、女各站在一起;(2)全体站成一排,男生必须排在一起;(3)全体站成一排,男生不能排在一起;(4)全体站成一排,男、女生各不相邻.【思路探究】(1)、(2)元素相邻,可用“捆绑法”,(3)、(4)元素不相邻,可用“插空法”.【自主解答】(1)相邻问题(捆绑法)男生必须站在一起,是男生的全排列,有A33种排法.女生必须站在一起,是女生的全排列,有A44种排法,全体男生、女生各视为一个元素,有A22种排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共有A33·A44·A22=288(种).(2)捆绑法即把所有男生视为一个元素,与4名女生组成5个元素全排.故N=A33·A55=720(种).(3)不相邻问题(插空法):先排女生共A44种排法,男生在4个女生隔成的五个空中安排有A35种排法,故N=A44·A35=1 440(种).(4)对比(3)让女生插空:N=A33·A44=144(种).1.关于某些元素“相邻”的排列问题,可以把相邻元素看成一个整体,当成一个元素去和其他元素进行排列,此方法可称为“捆绑法”.2.对于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允许相邻的元素进行排列,然后在它们的空位处插入不能相邻的元素,此方法可称为“插空法”.一台节目中有独唱节目5个,现有3个舞蹈节目要插入,且每个舞蹈节目必须排在两个独唱节目之间,则节目单的排法种数是()A.A55·A35B.A55·A36C.A55·A34D.A58·A35【解析】5个独唱节目之间有4个间隔,从中选出3个排入舞蹈节目,即为A55A34.【答案】 C七个人站成一排,其中甲在乙前(不一定相邻),乙在丙前,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思路探究】从整体角度出发,先不考虑甲、乙、丙三人的顺序,即七个人任意排,有A77种不同的排法,在这所有排法中,任取一种排法,让其余四个人站在原位置不动,而甲、乙、丙三人任意交换位置,即这三个人进行全排列,共有A33种不同的站法,每类中有且仅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排列,从而可求出所求的排列数.还可用插空法来求解.【自主解答】法一先不考虑甲、乙、丙的顺序,任意排列共有A77种,因为在上述排列中,每六种有且仅有一种恰好是符合甲、乙、丙按一定顺序排列,因此符合要求的排法共有A77÷A33=840(种).法二七个位置中,先将除甲、乙、丙外四人排列有A47种,然后将甲、乙、丙按规定顺序插入三个空档中,因此共有A47=840(种).若m+n个元素排成一列,其中有m个元素之间的顺序固定不变的解题步骤.1.从m+n个位置中安排n个元素有A n m+n种方法.2.对每一个排列剩下m个元素,填这m个元素,方法只有一种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共有A n m+n种方法.7名师生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其中老师1人,男生4人,女生2人,若4名男生身高都不相等,按从高到低的顺序站,则有________种不同的站法.【解析】由于4名男生顺序固定,可以先排2名女生和1位老师,有A37种方法,然后将4名男生插入所剩下的4个空位中,有2种插法,于是符合条件的不同站法是A22·A37=420(种).【答案】420对多个限制条件考虑不全导致失误3名男生和3名女生站成一排,任何2名男生都不相邻,任何2名女生也不相邻,共有多少种排法?【错解】分步完成,先让3名男生站成一排,有A33种排法;再让3名女生插入3名男生形成的4个空当中,有A34种插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A33A34=144种不同排法.【错因分析】A同学的解答是错误的,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是对的,但解答只能保证女生不相邻,并不能保证先排的男生不相邻,如排法:女男女男男女.【防范措施】对于有多个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一定要对各个限制条件都要考虑,不要漏掉任何一个条件,否则会造成漏解或多解.【正解】先让3名男生站成一排,有A33种排法;插入女生,女生只能插入3名男生形成的前3个空档或后3个空档,有2A33种插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2A33·A33=72种排法.1.对于特殊元素指定位置的排列问题可用直接法去排,也可用间接法去排.2.对于“相邻”问题可用“捆绑法”排列,对于“不相邻”问题,可用“插空法”排列.3.对于有固定顺序的排列,可优先考虑其他元素的排列问题,有固定顺序的排列只有一种方法.1.计划在某画廊展出10幅不同的画,其中1幅水彩画、4幅油画、5幅国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一品种的画必须在一起,并且水彩画不放在两端,那么不同陈列方式的种数为()A.A44·A55B.A33·A44·A55C.A13·A44·A55D.A22·A44·A55【解析】捆绑法:3种画看作3个不同元素,因水彩画不放在两端,故排列有A22种,每种内部排列有A11A44A55种,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有A22A44A55种.【答案】 D2.在数字1,2,3与符号+,-五个元素的所有全排列中,任意两个数字都不相邻的全排列个数是()A.6 B.12C.18 D.24【解析】先排列1,2,3,有A33=6种排法,再将“+”,“-”两个符号插入,有A22=2种排法,共有12种排法,选B.【答案】 B3.乒乓球队的10名队员中有3名主力队员,派5名参加比赛,3名主力队员安排在第一、三、五位置,其余7名队员中选2名安排在第二、四位置上,那么不同的出场安排有________种.【解析】出场安排可分两步:第一步:安排三名主力队员有A33种;第二步:安排另2名队员有A27种.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A33·A27=252种不同的出场安排.【答案】2524.用数字0,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求其中数字1,2相邻的偶数的个数.【解】分三类:第一类:末位数字为0,则1,2为一组,且可以交换位置,3,4各为1个数字,共可以组成2·A33=12个五位数;第二类:末位数字为2,则1与2相邻,其余3个数字排列,且0不是首位数字,则有2×A22=4个五位数;第三类:末位数字为4,则1,2为一组,且可以交换位置,3,0各为1个数字,且0不是首位数字,则有2·(2·A22)=8个五位数.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符合要求的五位数共12+4+8=24个.一、选择题1.由1、4、5、x四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若所有这些四位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为288,则数字x等于()A.1B.2C.3 D.6【解析】共有不同的四位数24个,每个四位数各位上的和都是1+4+5+x=10+x,∴24(10+x)=288,解得x=2.【答案】 B2.从8人中选3人排队,其中甲乙不分开参排,若参排,就一定排在一起,其不同的排法共有()A.252种B.278种C.144种D.362种【解析】根据甲、乙的参排情况加以分类.若甲乙不参排,不同的排法有A36=120种;若甲、乙参排,不同的排法有A16A22A22=24种;所以共有不同的排法120+24=144种,即选择C.【答案】 C3.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A.24 B.18 C.12 D.6【解析】当选0时,先从1,3,5中选2个数字有3种方法,然后从选中的2个数字中选1个排在末位有两种方法,剩余1个数字排在首位,共有3×2=6(种)方法;当选2时,先从1,3,5中选2个数字有3种方法,然后从选中的2个数字中选1个排在末位有两种方法,其余2个数字全排列,共有3×2A22=12(种)方法.依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6+12=18(个)奇数.【答案】 B4.若把英语单词“Look”的字母顺序写错了,则可能出现的错误的种数为()A.24 B.10C.9 D.11【解析】Look有两个相同字母,故可能出现错误A44-3A22·A22-1=11(种).本题也可列举求解.【答案】 D5.从0,1,3,5,7中取出不同的三个数作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系数,其中有实数根的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有()A.16个B.17个C.18个D.19个【解析】方程有实根,需Δ=b2-4ac≥0.当c=0时,a,b可在1,3,5,7中任取两个,有A24个;当c≠0时,b只能取5,7,b取5时,a,c只能取1,3,共有A22个;b取7时,a,c可取1,3或1,5,有2A22个,所以有实数根的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共有A24+A22+2A22=18个.【答案】 C二、填空题6.把6位同学排成前后两排,每排3人,则不同排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解析】相当于6个人进行全排列,故有A66=6×5×4×3×2×1=720种排法.【答案】7207.显示屏上的七个小孔排成一排,每个小孔可以显示红、黄、蓝三种颜色,或不显示.若每次由其中三个小孔显示一组红、黄、蓝三色信号,但相邻的两个小孔不同时显示,则该显示屏能够显示的不同信号数为________.【解析】3个显示小孔不相邻,即在4个不显示的小孔的5个空当中插入3个显示的小孔,又因3个小孔显示的颜色不相同,故有A35=60种不同的信号数.【答案】608.从1、2、3、4,…,10十个数中任取两个数,分别做对数的底数与真数,可得到________个不同的对数值.【解析】从10个数中取出两个数的所有排列数为:A210=10×9=90.当1为底数时,不合题意的共有9个,共1为真数时,对数值都是零,应去掉8个,又因log23与log49同,log32与log94同,log24与log39同,log42与log93同.∴共有不同对数值90-9-8-4=69.【答案】69三、解答题图1-2-19.如图,某伞厂生产的“太阳”牌太阳伞蓬是由太阳光的七种颜色组成的,七种颜色分别涂在伞蓬的八个区域内,且恰有一种颜色涂在相对区域内,则不同的颜色图案的此类太阳伞至多有多少种?【解】 如图,对8个区域进行编号,任选一组对称区域(如1与5)同色,用7种颜色涂8个区域的不同涂法有7!种,又由于1与5,2与6,3与7,4与8是对称的,通过旋转后5,6,7, 8,1,2,3,4与1,2,3,4,5,6,7,8是同一种涂色,即重复染色2次,故此种图案至多有7!2=2520种.10.某一天的课程表要排入政治、语文、数学、物理、体育、美术共六节课,如果第一节不排体育,最后一节不排数学,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解】 6门课总的排法是A 66种,其中不符合要求的可分为:体育排在第一节有A 55种排法;数学排在最后一节有A 55种排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包括体育在第一节,数学排在最后一节,这种情况有A 44种排法,因此符合条件的排法应是:A 66-2A 55+A 44=504种.11.用0,1,2,3,4这五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满足下列条件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1)被4整除.(2)比21 034大的偶数.(3)左起第二、四位是奇数的偶数.【解】 (1)被4整除的数,其特征是末两位数是4的倍数,可分两类:当末两位数是20,40,04时,其排列数为3A 33=18个,当末位数是12,24,32时,其排列数为3·A 12A 22=12个,故满足条件的五位数共有:3A 33+3A 12A 22=30个.(2)可分五类:当末位数字是0,而首位数字是2时,有A 12A 22+A 22=6个; 当末位数字是0,而首位数字是3或4时,有A 12A 33=12个; 当末位数字是2,而首位数字是3或4时,有A 12A 33=12个;当末位数字是4,而首位数字是2时,有A 22+A 11=3个;当末位数字是4,而首位数字是3时, 有A 33=6个.故有(A 12A 22+A 22)+A 12A 33+A 12A 33+(A 22+A 11)+A 33=39个. (3)可分两类,0是末位数有A 22A 22=4个, 2或4是末位数有A 22A 12=4个,故共有A22A22+A22A12=8个.(教师用书独具)用0,1,2,3,4,5这六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1)六位奇数;(2)个位数字不是5的六位数;(3)不大于4310的四位偶数.【思路探究】(1)受限元素有0及1,3,5.受限位置为首位、个位.可采用“元素分析法”或“位置分析法”.(2)可先考虑首位,然后考虑个位,再对其他位置进行恰当地分类.(3)可从千位上是1或3或2或4时分类考虑.【自主解答】(1)法一(位置分析法)①从个位入手:个位数排奇数,即从1,3,5中选1个有A13种方法,首位数排除0及个位数余下的4个数字中选1个有A14种方法,余下的数字可在其它位置全排列有A44种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A13·A14·A44=288个不同的六位奇数.②从首位入手:对首位排奇数还是非零偶数分两类进行.第一类,首位排奇数,有A13种选择,再个位排奇数有A12种方法,其余位置全排列有A44种.则共有A13·A12·A44=144种方法.第二类,首位排非零偶数的六位奇数有A12·A13·A44=144种.综上符合条件的六位奇数有144+144=288个.法二(元素分析法)0不在两端有A14种排法.从1,3,5中选1个排在个位,剩下的4个数字全排列.故所排六位数共有A14·A13·A44=288个.法三(间接法)①从整体上排除:6个数字的全排列有A66种.0,2,4在个位上的排列数有3A55个,而1,3,5在个位上且0在首位上的排列数有3A44个,故符合条件的六位数有A66-3A55-3A44=288个.②从局部上排除:1在个位上的排列数有A55个.1在个位且0在首位的排列数有A44个,故1在个位上的六位数有(A55-A44)个.同理,3,5分别在个位时对应的六位数均为(A55-A44)个,故适合条件的六位数,有3(A55-A44)=288个.(2)法一(间接法)0在十万位和5在个位的排列都不对应符合题意的六位数,故符合题意的六位数共有A66-2A55+A44=504个.法二(位置分析法)个位不排5,有A15种排法,但十万位数字的排法因个位上排0与不排0而有所不同,因此,分两类:第一类,当个位排0时,有A55个;第二类,当个位不排0时,有A14·A14·A44个;故共有符合题意的六位数有A55+A14·A14·A44=504个.(3)法一(直接法)当千位上排1,3时,有A12·A13·A24个;当千位上排2时,有A12·A24个;当千位上排4时,形如40××,42××的各有A13个;形如41××的有A13·A12个,形如43××的只有4 310和4 302这两个数.故共有A12·A13·A24+A12·A24+2A13+A12·A13+2=110个.法二(间接法)四位偶数中:0在个位的有A35个;0在十位、百位的有A12·A12·A24个;不含0的有A12·A34个,故四位偶数有156个.其中,形如5×××的有A13·A24个;形如45××的有A12·A13个;形如435×的有A12个;形如432×的有1个,形如431×而大于4 310的只有4 312一个.故大于4 310的四位偶数共有A13·A24+A12·A13+A12+1+1=46个.因此,符合题意的四位偶数共有156-46=110个.1.本例中涉及到排列问题常见的解题方法:(1)“两优先”排法:特殊元素优先排列,特殊位置优先填充.(2)“分类讨论”法:按照某一标准将排列分成几类,然后按照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进行,要注意如下两点:①分类标准必须恰当;②分类过程要做到不重不漏.(3)“间接法”:全排列数减去不符合条件的排列数.2.整除问题:被2整除的整数的特征——个位数能被2整除;被3整除的整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能被3整除;被5整除的整数特征——个位数能被5整除.用0,1,2,3,4,5这六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1)被5整除的5位数;(2)被3整除的5位数?【解】(1)个位数上的数字必须是0或5.个位上是0,有A45个;个位上是5,若不含0,则有A44个;若含0,但0不做首位,则0的排法有A13种,其余各位上数的排法有A34种,故共有A45+A44+A13A34=216个被5整除的五位数.(2)被3整除的条件是各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则5个数可能有{1,2,3,4,5}和{0,1,2,4,5}两种情况,能够组成的五位数分别有A55种和A14A44种.故能被3整除的五位数有A55+A14A44=216个.对教材几个问题的处理1.如何理解排列的定义?排列的定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因此,当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时,它们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个排列.定义中规定给出的n个元素各不相同,并且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也各不相同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元素已被取出,则这个元素就不能再取了,否则就变成了取出两个相同元素.定义中的“一定顺序”是与位置有关的问题,对有些具体情况,如取出数字1,2,3组成三位数,就与位置有关,因123和132是不同的三位数;但如取出数字1,2,3,考虑它们的和,则与位置无关.2.如何区分“排列”与“排列数”?“排列”和“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个排列(也就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比如从a、b、c3个元素中每次取出2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有如下几种:ab,ac,ba,bc,ca,cb,每一种都是一个排列,共有6种,而数字6就是排列数,在这里A23=6.3.排列数公式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应用中该怎样选择?排列数公式A m n=n(n-1)(n-2)…(n-m+1)和A m n=n!(n-m)!在应用时,要根据情况选择.除根据具体的已知条件进行选择外,还有当m和n都是较小的整数时,常选择前者;m 和n是较大整数时,常选择后者用计算机计算.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式子进行变形时,也常用后者.4.解答排列问题的应用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注意排列的有序性.(2)对受条件限制的位置与元素应首先排列,并适当选用直接法或排除法(间接法).(3)从位置出发的“填空法”和不相邻问题的“插空法”是解答排列应用题中常用的有效方法.某些元素的相邻问题,常用“捆绑”法,将其看成一个元素.(4)要注意通过排列应用题,深化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理解,培养“全局分类”和“局部分类”意识.。
1.2.2如何描述算法
算法(Algorithm)
确定性 ≥0输入
≥1输出
有穷性
可行性 不唯一
例1
给出两个数a和b,说出最大值。
1、给出两个数a和b 2、如果a>b,说出a值 3、否则,说出b值
开始
打开QQ登录界面 输入密码
否 密码是否正确
是 登录成功
登录失败
结束
QQ账号登录流程图
流程图(FlowChart)
图形符号
名称
起止框
表示的含义
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数据的输入或者结果
根据给定条件判断, 成立时在出口标明“是”或“Y”;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流程进行的方向
连接点
连接流程图的两部分
开始 打开QQ登录界面
输入密码
密码是否正确
是 登录成功
否 登录失败
有穷性 步骤是有限的 确定性 每一步都有确切含义 可行性 运行可以得到结果 ≥0输入 可以没有输入 ≥1输出 必须要有结果 不唯一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我们追求最优算法
流程图(FlowChart)
教育科学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
1.2 算法初步
有两个杯子,分别装着可乐和牛奶,请你将两个杯子中的可乐和牛奶 互换一下。
可乐
牛奶
A
B
C
1、A杯子的可乐倒入C杯子 2、B杯子的牛奶倒入A杯子 3、C杯子的可乐倒入B杯子
1、B杯子的牛奶倒入C杯子 2、A杯子的可乐倒入B杯子 3、C杯子的牛奶倒入A杯子
结束
QQ账号登录流程图
例1 给出两个数a和b,说出最大值。
1、给出两个数a和b 2、如果a>b,说出a值 3、否则,说出b值
1.2.2应用举例
1.2.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二)班级:姓名:编者:李建华高二数学备课组问题引航2.如何运用正玄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角度测量相关的问题自主探究________的基线,在基线上取两点这样四个点可构成___________个小三角形)用不含高度的三角形为依托,从中解出相关量,进而应用到含未知高度的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决.2.对于顶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的测量,我们可以选择__________作为研究的桥梁"然后我到此可测建筑物的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的三角形,在此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即可.3.仰角与俯角: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重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称为_______,目标视线在_________时,称为俯角. (如图(1))4.从A建筑物顶端看B建筑物顶端时仰角为 ,则从B建筑物顶端看A建筑物顶端时___________角为___________.5.方位角: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6.方向角:相对于某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西偏东60°等.互动探究例1、如图,AB是底部B是一个不可到达的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个方案测量AB 的高度.例2、如图,在山顶铁塔上B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为α,在塔底C处测得A处的俯角为β,已知铁塔BC部分的高为m,试求山高CD.当堂检测1. 在200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为( )m A 3400. m B 33400. m C 33200. m D 3200.2.在一幢高为20mL 的楼顶测得对面一塔顶的仰角为60°塔基的俯角为45°,那么这座塔的高是( )m A )331(20.+ m B )31(20.+ m C )26(10.+ m D )26(200.+3.甲、乙两塔相距60m 从乙塔塔底望甲塔塔顶仰角45°,从甲塔塔顶望乙塔塔顶俯角为30°,则甲、乙两塔高度分别为:________.知识拓展MNP 的方向测量,测得塔顶A 的仰角分别是︒=∠30AMB ,︒=∠45ANB ,︒=∠60APB ,且m PN MN 500==,求塔高AB (B ,M,N ,P 在同一水平面上)作业19页习题4,6. 自我评价)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很差。
应用举例
1.2.2应用举例教学要求: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测量工具,解决生活中的测量高度问题.教学难点:能观察较复杂的图形,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条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讨论: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怎样在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海拔高度呢?2. 讨论: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呢?二、讲授新课:1. 教学高度的测量:① 出示例1:AB 是底部B 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 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 的方法.分析:测量方法→ 计算方法师生一起用符号表示计算过程与结论.AC =sin sin()a βαβ-,AB = AE +h =AC sin α+h =sin sin sin()a αβαβ-+h . ② 出示例2:如图,在山顶铁塔上B 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 的俯角α=5440︒',在塔底C 处测得A 处的俯角β=501︒'. 已知铁塔BC 部分的高为27.3 m ,求出山高CD (精确到1 m )分析:注意俯角→画出图形分析→三角形中求解CD=BD-BC≈177-27.3=150(m)③ 出示例3: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 处时测得公路北侧远处一山顶D 在西偏北15︒的方向上,行驶5km 后到达B 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被25︒的方向上,仰角为8︒,求此山的高度CD . ''''cos sin sin sin()27.3cos501sin 5440sin(5440501)177()Rt ABD BC BD AB BAD m βααβ∆=∠=-=-≈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在哪几个三角形中? 分别选用什么定理来依次解各三角形? → 师生共同解答.在∆ABC 中, ∠A =15︒,∠C = 25︒-15︒=10︒,根据正弦定理,sin BC A = sin AB C, BC =sin sin AB A C =5sin15sin10︒︒≈7.4524(km ),CD =BC ⨯tan ∠DBC ≈BC ⨯tan8︒≈1047(m ). 2. 小结:审题;基本概念(方位角、俯角与仰角);选择适合定理解三角形;三种高度测量模型(结合图示分析).三、巩固练习:1. 为测某塔AB 的高度,在一幢与塔AB 相距20m 的楼的楼顶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测得塔基B 的俯角为45︒,则塔AB 的高度为多少m ? 答案:(m ) 2. 在山脚A 测得山顶P 的仰角为 ,沿倾斜角为 的斜坡向上走a 米到B,在B 处测得山顶P 的仰角为 ,求证:山高sin sin()sin()a h αγβγα-=- 四、作业:P17 练习1、3题. P19 A 组练习3题.高一数学组 王伟αβγ。
1.2.2如何描述算法
算法描述与设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一、牛刀小试:基础任务高中生小华当前实力值是1,经过一天的努力学习后,他的实力值比前一天增长了2% 。
请在Raptor软件中画出该算法的流程图,输出小华努力一天后的实力值。
帮助提示:先分析该问题算法,再画流程图1、为小华的当前实力值和增量赋值。
h=1t=0.022、计算一天后的实力值。
h=h+h*t3、输出h二、进阶任务——合作探究(四人一组完成任务)任务一:请用Raptor软件画出流程图,比较小明和小华一天后的实力值,输出较大值。
帮助提示:先分析该问题算法,再画流程图。
1、在基础任务上,为小明的实力值和增量赋值。
m=1z=0.012、计算一天以后小明新的实力值。
m=m+m*z3、运用选择结构实现数值比较并输出结果。
判断当h>m 条件成立时,输出较大值h,否则输出m。
任务二:请用Raptor软件画出流程图,比较小明和小华10天后的实力值,输出较大值。
帮助提示:先分析该问题算法,再画流程图。
方法一、10天后小明实力值为(1+1*0.01)^101、在基础任务上,为小明的实力值和增量赋值。
m=1z=0.01为时间赋值。
d=102、计算10天后两人的实力值。
m=(m+m*z)^d (计算小明的实力值)h=(h+h*t)^d (计算小华的实力值)3、运用选择结构实现数值比较并输出结果。
判断当h>m 条件成立时,输出较大值h,否则输出m。
方法二、采用循环结构完成算法设计。
1、在基础任务上,为小明的实力值和增量赋值。
m=1z=0.01为时间赋值,从第1天开始。
d=12、利用循环结构计算10天后两人的实力值。
循环体内进行赋值计算。
h=h+h*t (计算小华的实力值)m=m+m*z (计算小明的实力值)d=d+1 (天数增加)判断,当d>10时,则输出较大值h。
否则执行循环体内步骤。
3、结束。
1.2.2 函数的表示
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集合A={P|P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集合B=
,对应关系f: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3)集合A={x|x是三角形},集合B={x|x是圆},对应关系f :
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4)集合A={x|x是新华中学的班级},集合B={x|x是新华中 学的学生},对应关系f :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
数的对应值。
图象法表示: 25
20
优点:能直观形象地
15
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10 5
O 1 234 5
例5、画出函数
的图象。
解:由绝对值的概念,我们有
所以,函数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3 2 1 -3 -2 -1 O 1 2 3
例6、某市“招手即停”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 (1)5公里以内(含5公里),票价2元; (2)5公里以上,每增加5公里,票价增加1元(不足5公里的 按5公里计算)。
映射定义
一般地,我们有: 设A、B是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 定的元素y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
例7、以下给出的对应是不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1)集合A={P|P是数轴上的点},集合B=R,对应关系f:数
一般地,我们有:
设A、B是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确
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
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
y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
集合B的一个映射。
函数定义
一般地,我们有: 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in A 5 sin 15 BC 7.4524(km). sin C sin 10
CD=BC×tan∠DBC≈BC×tan8°≈1047(m) 答:山的高度约为1047米。
变式:某人在M汽车站的北偏西200的方 向上的A处,观察到点C处有一辆汽车 沿公路向M站行驶。公路的走向是M站 的北偏东400。开始时,汽车到A的距离 为31千米,汽车前进20千米后,到A的 距离缩短了10千米。问汽车还需行驶 多远,才能到达M汽车站?
总结 实际问题 抽象概括 示意图 数学模型 推 演 理 算 实际问题的解 还原说明 数学模型的解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应该设 法计算出AB或AC的长
D A C B
解:在⊿ABC中,∠BCA= 90° +β, ∠ABC= 90° -α, ∠BAC=αβ, ∠BAD=α.根据正弦定理,
BC AB sin( ) sin( 90 )
BC sin(90 ) BC cos 所以,AB sin( ) sin( )
A
a sin AC sin( )
D G
C H
E
B
a sin sin AB AE h AC sin h h sin( )
例4.如图, 在山顶 铁塔上B处测得地 面上一点A的俯角
54 0 40' , 在塔底
C处测得A处的俯 角 50 01'. 已知铁 塔BC 部分的高为 27.3m, 求出山高C D (精确到1m).
例3: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 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远处一山顶D 在西偏北150的方向上,行驶5km后到达B处,测 得此山顶在西偏北250的方向上,仰角为80,求 此山的高度CD 分析:要测出高CD,只要测出
高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 直角边或斜边的长。根据已知 条件,可以计算出BC的长。H
例3. 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 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 解:选择一条水平基线HG,使 H,G,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由 在H,G两点用测角仪器测得A的 仰角分别是α,β,CD=a,测角仪 中, 器的高是h.那么,在 ACD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1.2.2 应用举例
测量垂直高度
1、底部可以到达的
测量出角 C 和 BC 的长度,解直 角三角形即可求出AB的长。
2、底部不能到达的
例3. 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 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 物高度AB的方法.
想一想 A
图中给出了怎样的一个 几何图形?已知什么,
求什么?
D G
例5 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东行驶,到A处时测得 公路南侧远处一山顶D在东偏南15°的方向上,行驶5km后到 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东偏南25°的方向上,仰角8°,求此山 的高度CD.
解:在⊿ABC中, ∠A=15°,
15°=10°. ∠C= 25°
根据正弦定理,
BC AB sin A sin C
C H
E B
例3 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 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
分析:由于建筑物的底部B 是不可到达的,所以不能直 接测量出建筑物的高。由解 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只要能 测出一点C到建筑物的顶部 A的距离CA,并测出由点C 观察A的仰角,就可以计算 D 出建筑物的高。所以应该设 G 法借助解三角形的知识测出 CA的长。
B C
解RtABD, 得 BC cos sin BD AB sin BAD sin( )
D
A
27.3 cos 501' sin 54 40' sin( 54 40' 501' ) 177 (m) CD=BD-BC≈177-27.3=150(m)
答:山的高度约为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