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梅毒212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2199例孕妇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2199例孕妇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16l临床研 究 1
2结 果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8月第 8 第 2 期 G i C ia d i , uut 00V 1, o 4 00 卷 4 ud o h Mein A gs21,o. N . ef n ce 8 2
强于催产素 ,即使 催产索无效时 ,仍 能发挥 较好 的促官缩作用 ,不影 响血压,使用方便 ,尤其适用于妊高征等易发生产后出血 的产妇。
两组用药前血压 比较 、用药后血压 比较及其用药 前后血压 比较 , 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 . ),见表1 P>0 5 0 。
表 l 治疗 组与对 照组产 妇血压 变化的 比较 (P ) k a
2是产妇血 液循环重新分布 的关键 时期,同时也是产妇体力极度 衰竭 h 23应用 米索前列醇不 良 _ 反应 的观察 8例产妇 中,有 1例患者 出现寒 战和一过性体温 升高 ,经过积极 0 O 对症治疗后痊愈 。 3讨 论
产后 出血是孕产妇 死亡原 因之一 ,是产科严重 的并发症 ,发病 凶
后 的重要恢 复时期。该期处理不 当会 引起 大出血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 本文 采用 米索 前列醇直肠置药方法起 到了预防和治疗产后2 出血 的作 h
用 ,为产妇 在该 时期血 液循环 的重 新分布 和体力 恢复 起到积 极 的作 用 。当产妇在产 后2 内阴道 出血少 、体力恢复快 ,为产后2 h 回复 h 4的 乃至 以后整个产褥期 、哺乳期的恢复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米索 前列醇具有应用 简单 ,效果可靠 ,易掌握 、安全 、不 良 反应 小 、价廉 的特点 。用药 范围广 ,适用 于各级医 院尤其 是基层 医院。 】 临床应用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处 ,人 口4 .8 。 自2 0 年 开展 预 防与控 制 艾滋 病 、性病 母婴 传 3 万 2 05

妊娠梅毒212例临床分析

妊娠梅毒212例临床分析

表 1可见产 前接受抗 梅 毒治 疗组 妊 娠结 局 明显
进入胎 儿 血循 环 , 起 宫 内感染 。近 年来 电 镜 检查 引 发现 细胞 滋养 层 细胞 存 在 于 整个 妊 娠 期 , 毒 螺旋 梅 体在 妊 娠 任何 时 期 均 可穿 越 胎盘 , 导致 胎 儿 宫 内感
好 于 未 治 疗 组 , 组 比较 , 异 有 极 显 著 性 ( < 两 差 P 0 0 ) 在新生儿 预 后 方 面 , 疗 组 足 月 产发 生 率 明 .1 。 治 显 高于末 治疗 组 , 低 体 重儿 、 天梅 毒 儿 、 生儿 且 先 新 死亡例数 明显少 于未 治疗 组 , 异有 极显著 性 ( 差 P<
月~2 0 0 5年 1 2月 妊 娠 梅 毒 发 病率 逐 年增 长 , 9 6 1 9
年 1 ~2 0 月 0 0年 1 2月发 病 率 为 1 5 , 0 1年 1 .4 20
3 3 加 强先 天梅 毒 儿 的诊 治及 随访 对 母 亲 血 清 .
月  ̄ 05 1 2 0 年 2月 发 病 率 为 2 7 , 断 上 升 的 发 .2 不 病 率不 能不引起 我们 的关 注 。本 资 料显 示妊 娠 合 并 梅毒 的 临床 分 期 以潜 伏 期为 主 , 临 床症 状 的 潜伏 无 梅毒 占 9 . 8/ 这 可能 与孕期 孕妇体 内免疫 系统 暂 8 5 , 9 5 时处于抑 制状 态有关L 。孕 期如 不 常规 进行 梅 毒 血 】 清筛查 , 出现 漏 诊 、 治 , 响 围 产 儿 预 后 为 降 将 漏 影 低 围产儿 死 亡 率 和减 少 先 天梅 毒 儿发 生 , 加 强 产 应 前检查 中梅毒 血清 筛查 , 由于 即使 已予 筛查 , 有 并 仍
性, 不一定 有 皮 肤损 害可 供 检 查 螺 旋 体 。诊 断 主要 靠 临床表 现和试 验室检 查 。对所 有 血清 学试 验 阳性

妊娠梅毒202例临床分析

妊娠梅毒202例临床分析
外, 中西 医结 合 研 究 也 认 为 , 屑 病 患 者 有 血 瘀 象 。 雷 公 藤 银 而
功 能 损 害 , 说 明 该 种 剂 型 在 临 床 上 有 一 定 优 越 之 处 , 者 较 这 患 易 接 受 , 一 定 推 广 使 用 的 价 值 。 雷 公 藤 合 剂 长 期 使 用 的安 有 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
雷 公 藤 的加 工 制 剂 治 疗 银 屑 病 者 报 道 相 对 较 少 。 中药 加 工 制
剂活 性 成 分 较 化 学 合 成 药 物 全 面 , 过 炮 制 处 理 后 其 刺 激 性 经 降低 , 全 性 也 相 对 提 高 , 治疗 银 屑 病 时 有 其 独 特 作 用 。笔 安 在 者使 用 其 去 皮 根 的 雷 公 藤 糖 浆 制 剂 治 疗 寻 常 型 银 屑 病 , 治 其
00 ) .1 。治 疗 组 分 娩 正 常 新 生 儿 为 8 . % , 治 疗组 为 4 . % , 疗 组 窒, 儿 、 体 质 量 儿 、 天 性 梅 毒 儿 发 生 率 及 新 18 未 20 治 g 低 - 先 生 儿 病 死 率 明 显 低 于未 治 疗 组 , 比较 有 极 显 著 性 差 异 ( 2组 P<0 0 ) 蛄论 .1 。 妊 娠 梅 毒 的 早 期诊 断 与 抗 梅 毒 治 疗 是 改
维普资讯

39 . 58
现 代 中 西 医 结合 杂 志 Moen o ra o It rt rdt nl hns n et nMein 0 8A g 1 (3 dr unl f ne ae T ai a C i e dW se d i 2 0 u , 7 2 ) J g d i o e a r ce 雷 公 藤 不 良反 应 主要 有 消 化 道 症 状 、 脏 损 害 、 细胞 减 肝 白

妊娠合并梅毒结局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结局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结局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临床特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

方法:将63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应用苄星青霉素,每周1次连续3周,孕晚期再用上述方案治疗1疗程。

非治疗组22例,全程未用抗梅毒药物治疗。

结果:治疗组早产1例,无死胎、死产现象,先天性梅毒患儿6例;非治疗组早产6例,死胎1例,先天性梅毒患儿9例,两组出生先天性梅毒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及早发现并规范治疗,能改变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关键词】梅毒;妊娠;妊娠结局;先天性梅毒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具有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

妊娠合并梅毒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合并感染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梅毒还能通过胎盘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早产死产或分娩出先天梅毒患儿,其危害性仅次于艾滋病梅毒。

随着梅毒的广泛流行,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是,如果在妊娠期间规范治疗,可以降低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本文对63例妊娠合并梅毒临床特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进行分析,旨在降低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出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3例病例均为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并根据产前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和非治疗组22例。

1.2检测方法所有孕妇均早上空腹抽血2ml,室温放置1h,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circle card,rpr)筛查,rpr阳性再行tppa检测,两种方法均为阳性即可确诊为梅毒感染。

梅毒的临床分期参照妇产科学第六版教材。

本文63例梅毒中ⅰ期1例,ⅱ期1例,其余均为潜伏期梅毒,病程少于2年的为19例,其余病程不详的。

24例妊娠期梅毒临床分析

24例妊娠期梅毒临床分析

24例妊娠期梅毒临床分析范美星(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桐乡314500)[摘要】目的减少妊娠期梅毒对胎儿或新生儿生命与健康的威胁,提高梅毒的早期诊断,改善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一2007年5月诊治的24例妊娠期梅毒资料。

结果24例妊娠期梅毒中,I期梅毒13例,Ⅱ期梅毒5例,隐性梅毒6饲,30岁以下占54%。

提示年轻梅毒患者有增加趋势,通过胎盘血行传播危险性大。

结论对第1次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应常规进行梅毒筛壹,妊娠期罹患梅毒对胎儿或新生儿有较大的危险,所以必须重视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

【关键词】梅毒;妊娠期;青霉素[中图分类号】R0759.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08)05—0714—02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

当前,发现年轻妇女梅毒患者不断增加,而且多数为早期梅毒,通过宫内胎传的危险性大,影响优生优育。

我院2006年6月一2007年5月诊治梅毒24例。

现对24例妊娠期梅毒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梅毒的早期诊断,改善预后,防止先天梅毒儿的发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为已婚妊娠孕妇。

年龄20~29岁13例(54%),性乱9例,夫妻间传染12例,男方均有冶游史。

病期7d~2a;早孕5例,中孕11例(死胎5例),晚孕8例(胎儿猝死1例,死胎l例)。

1.2临床表现1.2。

1临床分期I期梅毒13例(54%)主要表现为外阴、肛门无痛性硬下疳,4例为宫颈硬下疳,2例在院外诊断为宫颈糜烂。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阳性。

Ⅱ期梅毒5例(21%)典型特征为各种各样皮肤损害,表现为泛发斑疹2例,丘疹1例,玫瑰疹2例。

RPR阳性。

本组有1例因发热头痛、疲倦误为“上感”,2例误为过敏性皮炎,2例湿疹。

隐性梅毒6例(25%)无临床体征,仅血清RPR阳性。

5例死胎,1例临产前胎儿猝死。

1.2.2妊娠期梅毒表现I期梅毒13例(早孕4例,中孕4例,晚孕5例),II期梅毒5例(早孕1例,中孕2例,晚孕2例),隐性梅毒6例(中孕死胎5例,晚孕胎儿猝死1例)。

浅析214例梅毒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浅析214例梅毒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蒋’ 霁
( 解放军厦门鼓浪屿疗养院, 福建 厦门 %+!**$ )
’ ’ [ 关键词]梅毒; 实验室检查; 讨论 ’ ’ [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 一般资料 $!( 例梅毒患者来自 $**1 年 !$ 月至 $**+ 年 2 月在厦门 !2( 例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例。其中男 !!+ 例, 女 3" 例; 年龄 * 岁 # 3! 岁, 平均年龄 %+& " 岁。已婚 !"* 例, 未婚 $% 例, 离异 者 !! 例; 其中职业为商人 "" 例, 干部 %* 例, 民工 1 例, 家庭 妇女 !( 例, 新生儿 + 例, 无职业 !2 例, 司机 !( 例, 教师及工 服务员 !* 例。$!( 例梅毒患者中, %+ 岁以 程技术人员 $" 例, 下 !1% 例 ( 2!4 ) , 病程 $ 5 # !! 个月。 #" 结果 $& !’ 传播途径’ $!( 例梅毒患者明确经性传播者 $!$ 例, 其 因丈夫或妻子传染者 +$ 例, 母 中婚外性接触传播者 !($ 例, 亲垂直传播给新生儿 + 例, 不能明确传播途径者 $ 例。 $& $’ 实验室检查’ $!( 例梅毒患者做 6-78 试验均为阳性。 其中 !1( 例 ! 期 梅 毒 患 者 中, 9-9 定 性 试 验 !$3 例 阳 性 , 阴性 $1 例 ( !+4 ) 。9-9 定量试验: 滴度 !: " 阳性 ( ( "(4 ) 例, 滴度 !: !+ 阳性 !$( 例, 滴度 !: %$ 阳性 !+ 例, 滴度 !: 9-9 定性试验原倍阳性 ($ +( 阳性 !* 例。"期梅毒 +* 例中, 例, !( 例做 9-9 定量, 滴度 ; %$ 阳性。( 例早期潜伏梅毒均 为 9-9 阳性。 /"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 对外交往频繁, 流动人口骤增, 性道德 观念的削弱, 早期梅毒传染源已不局限于流行初期的核心人 群, 且男、 女患梅毒概率渐趋均等。近十多年来, 梅毒患者范 围明显扩大, 患者明显增多, 本组 $!( 例梅毒患者以 $* 岁 # %" 岁年龄组最多, 其次老年人及新生儿。本组患者大多是住 院手术前筛查出来的。众所周知, 性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

妊娠梅毒的临床分析

妊娠梅毒的临床分析

妊娠梅毒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梅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响妊娠结果的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196例妊娠梅毒患者临床特点。

结果妊娠梅毒发生率为0.41% 。

196例予抗梅毒治疗有效。

128例新生儿血清和脐带血梅毒常规检查,16例呈阳性, 经治疗随访2-7月转阴。

结论早期、有效、规范的全程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关键词】妊娠梅毒感染梅毒是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孕妇感染上梅毒以后会引起宫内梅毒感染。

妊娠期梅毒螺旋体能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 甚至造成流产、死胎、早产或胎传梅毒等不良影响[1]。

对196例妊娠期梅毒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住院分娩总数为23902例, 合并梅毒196例, 发病率为0.41%。

196例患者年龄20-40岁, 平均25.6岁, 其中20-30岁比例占81%。

初产妇176例, 经产妇20例; 一期梅毒24例, 二期32例, 早期潜伏梅毒140例,无晚期潜伏梅毒。

配偶有性乱及梅毒史192例, 占97. 9%。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24例患者检查时均发现会阴部、宫颈处有如蚕豆大椭圆形、表面光滑、明显突出、无自觉症状的红色硬结。

其中16例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

二期梅毒: 32例, 其中16例合并有发热、头痛、鼻塞、周身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TPHA)均为阳性。

早期潜伏梅毒: 140例均无梅毒损害症状及体征, 在产前筛查中发现血RPR阳性,追查TPHA试验加以确诊。

其中32例死胎死产, 16例胎儿畸形者其他检查均正常, 血化验证实梅毒。

1.3 治疗方法 196例妊娠期梅毒确诊后立即予驱梅治疗:①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注, 2次/d, 15d为一个疗程。

②苄星青霉素G240万U, 分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 共3次。

晚期妊娠用上述方案再治疗一个疗程。

24例妊娠合并梅毒临床分析

24例妊娠合并梅毒临床分析

24例妊娠合并梅毒临床分析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早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2012年启东市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方案》,对2012—2014年在我院产科门诊早孕建卡,接受免费梅毒血清学筛查并确诊的24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孕0.05),可能与样本较少有关;但B组患者的早产、先天梅毒发病率为37.5%、37.5%,明显高于A组的12.5%、6.25%,(P <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B组。

见表2。

2.3 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的基本情况2.3.1 年龄及孕产次年龄最小16岁,最大42岁,平均30 岁。

初产妇16例(占66.7%),经产妇8例。

2.3.2 户籍、文化程度、职业及其他流动人口16例(占66.7%),初中以下学历18例(占75%),无业17例(占70.8%),农民7例(占29.1%);配偶有性乱史16例(占66.7%),既往有梅毒史8例(占33.3%)。

3 讨论3.1 妊娠合并梅毒流行特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各地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历年上升,上海地区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为32/万~52/万[4],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从表1看,我院下设社区近3年平均发病率高于上海发达城市,然而自从2012年开展孕期初次免费梅毒血清检测以来,我社区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从2012年1.0%下降到2014年的0.56%。

从梅毒孕妇基本情况来看,流动人口患病人数仍明显高于常住人口,无业人员、低收入群体、性生活不文明人群仍是重点人群。

因此,政府支持,媒体宣传,提供免费初次产前检测是降低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的关键。

3.2 产前筛查的重要性孕妇感染梅毒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引起流产、死胎、早产和先天梅毒胎儿。

根据梅毒螺旋体细胞分裂的特点,强调足量、正规治疗。

用青霉素治疗产前母亲可使婴儿梅毒感染率减低95%~98%;且孕妇接受抗梅毒治疗,其出生的婴儿即使感染了梅毒,症状也较未治疗的孕妇所分娩的婴儿轻。

妊娠合并梅毒临床疗效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 TH INDUSTRY目前,梅毒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严重性病,其传染性非常强,危害性很大,随着其发生率不断上升,梅毒患者不断增加,以至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人数也不断上升[1],早产、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死胎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是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主要的危害[2]。

现对该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00例进行治疗,通过仔细认真分析,现将临床疗效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00例,并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各50例。

其中,治疗组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32.5±5.2)岁,未婚6例,已婚44例,工作状态显示:无职业人员18例,工人工作者11例,饭店服务员16例,公司职员6例,农民5例,其中出现早孕6例,中孕26例,晚孕20例,所有的新生儿都是单胎儿,初产妇40例,经产妇11例,平均产次2.2次,配偶中出现梅毒患者5例,性乱生活史4例,吸毒0例,输血不洁史1例,发现早期梅毒41例,有早期潜伏梅毒患者40例,二期梅毒患者3例,晚期潜伏梅毒患者3例。

未治疗组患者年龄19~46岁,平均(32.5±5.4)岁,未婚5例,已婚45例,工作状态显示:无职业人员15例,工人工作者10例,饭店服务员8例,公司职员5例,农民6例,其中出现早孕4例,中孕24例,晚孕20例,所有的新生儿都是单胎儿,初产妇30例,经产妇19例,平均产次2.2次,配偶中出现梅毒患者4例,性乱生活史5例,吸毒1例,输血不洁史1例,发现早期梅毒51例,有早期潜伏梅毒患者49例,二期梅毒患者3例,晚期潜伏梅毒患者2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态、孕期、产妇情况、配偶生活习惯及梅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首先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查再次确诊为梅毒患者,并且进一步了解梅毒患者的病情状况,然后对症治疗,该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对症应用的药物为苄星青霉素(国药准字H20023743,规格:30万U),用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注射部位选择臀部,给药剂量为240万U,用药次数为7d 给药一次连续14d 或者21d;或者应用药物普鲁卡因青霉素[国药准字H13021276,规格:100万U(普鲁卡因青霉素75万U,青霉素钠(钾)25万U)],给药方式仍为臀部肌肉注射,剂量为80万U,每天要注射一次连续14d,14d 为一个治疗疗程,14d 治疗后要检查血项RPR 值[3],掌握患者病情状态,再进行进一步治疗;有些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出现了青霉素[国药准字H13021278,规格:0.5g(80万单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该药治疗,此时给药头孢三嗪(产品规格:BR,99%,含量99.99%),臀部肌肉注射,给药剂量0.5g,每天用药一次,14d 为一疗程,治疗时患者的丈夫或者性半侣也要同时进行配合治疗,并且在治疗过中不可发生性关系,治疗结束后在一到三周内需要再进行复查RPR 项目,如果RPR 滴度降低或者转为阴性,患者可以不在进行治疗,但是当出现RPR 下降不足2倍稀释滴度或由阴性转为阳性或者检查后仍然发现有梅毒存在的迹象,这个时候患者需要继续进行抗梅毒疾病治疗1疗程。

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研究

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研究

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梅毒的相关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资料10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了解其当时的治疗情况,根据患者孕期有没有接受抗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孕期接受治疗,72例,第二组为孕期未接受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妊娠结果。

结果第一组的妊娠成功率为73.61%,新生儿先天梅毒患病率为8.33%。

第二组的妊娠成功率为16.67%,新生儿先天梅毒患病率为33.33%。

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会对孕妇造成一定的不良妊娠率,早期的抗梅毒治疗可以提高其妊娠结果质量,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患病率。

标签:妊娠;梅毒;合并;临床效果;新生儿根据目前的统计资料来看,梅毒的患病率稳步上升,而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严格地讲,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致病因子为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胎儿,严重会导致流产、死胎,甚至造成新生儿先天梅毒,对孕妇以及胎儿造成极大的伤害[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进步,妊娠合并梅毒的相关研究也就逐步深入,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孕期积极治疗梅毒,可以提高最终的妊娠结果[2]。

为了探究妊娠合并梅毒的相关临床特点,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患病率,笔者选取我院五年来收治患有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02例,根据当时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其最终的治疗效果,得出相关的结论,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2年5月~2016年11月这五年间,在我院接受分娩手术的患者共有8214例,其中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大约占有2%。

随机地选取其中10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这些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1~42岁,平均年龄(28.4±3.1)岁,其中年龄区间在21~28岁的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82.1%,在这些患者中,初产妇59例,经产妇28例,具有不良生育史的有3例,习惯性流产5例,早产患者7例,而且在这102例患者中,早期梅毒患者65例,其中早期潜伏梅毒患者60例,I期梅毒2例,II期梅毒2例,晚期潜伏梅毒1例。

妊娠合并梅毒剖析(一)

妊娠合并梅毒剖析(一)

妊娠合并梅毒剖析(一)妊娠合并梅毒剖析梅毒是一种性病,在妊娠期间可能发生。

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妊娠期女性如果感染梅毒,对胎儿的发育与健康将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妊娠合并梅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剖析。

一、病因梅毒的病原体是螺旋体,分为初期、次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现在大多数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是初期感染,几乎都是由于并非性接触而是性伴侣的传染,导致梅毒病原体进入体内。

妊娠期女性中梅毒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女性,主要是由于孕妇体内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生感染。

二、临床表现1.初期:梅毒初期主要表现为梅毒疹,为一些小的红色斑点,可能会出现在耳后、腹部和会阴等部位,患者常伴有发烧、头痛、咽喉痛等症状。

2.次期:梅毒次期表现为肥大的淋巴结、斑丘疹、骨骼疼痛、肝脾肿大、头痛、视力模糊等。

3.晚期:梅毒晚期表现为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受损,可能导致瘫痪、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

三、诊断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应采用多种检查方法:1.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2.医师检查:通过医师对患者的外科体检,配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确诊梅毒。

四、治疗妊娠合并梅毒对母亲和婴儿的威胁都很严重。

在妊娠期间,潜在的胎儿感染问题更加复杂。

因此,妊娠期患者应在医师的协助下积极进行治疗。

大多数患者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同时,孕妇应吃营养丰富的饮食,避免高危行为,保持乐观的心态。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梅毒是影响母胎健康的一种疾病,孕期女性应该加强保健。

如果病情被忽视或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孕期女性定期进行检查,并在医师的协助下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妊娠合并梅毒62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62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62例临床分析引言梅毒是一种由螺旋体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以经由接触染上。

妊娠期梅毒感染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较高风险,因此对妊娠合并梅毒的相关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回顾分析62例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严重性及预后。

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文献,选取以妊娠合并梅毒为主要诊断的妇女临床资料,共计选择了62例患者。

其中包括年龄、怀孕期、梅毒感染程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等相关资料。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妊娠合并梅毒的严重性和预后。

结果患者信息我们选取的62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年龄分布范围为19岁至36岁。

其中,38例(61.3%)为初次妊娠期,而其他24例(38.7%)则为再次妊娠期。

在这62例患者中,71.0%的患者在妊娠期初被确诊患有梅毒,其余29.0%的患者则在妊娠期中期或末期被确诊。

梅毒感染程度62例妊娠合并梅毒中,30例(48.4%)为梅毒早期,16例(25.8%)为梅毒中期,而另外16例(25.8%)则为梅毒晚期。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梅毒性疹(87.1%),疼痛或不适(77.4%)和淋巴结肿大(62.9%)。

实验室检查结果在62例患者中,54例(87.1%)的VDRL滴度大于1:8。

此外,30例(48.4%)的CPR滴度大于1:10,28例(45.2%)的TPPA结果阳性。

孕期及分娩情况在观察期内,共有61例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顺利分娩,一个患者发生了流产。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妊娠期中是否接受过梅毒治疗,并没有对分娩产生任何影响。

治疗方法和效果在治疗过程中,62例患者均接受了必要的抗梅毒治疗,包括青霉素和其他药物。

在一般治疗过程中,54例(87.1%)患者的VDRL滴度下降至1:2或以下,其余8例的患者须持续进行治疗以降低滴度。

在患者观察时间的末尾,57例患者(91.9%)滴度降至1:2或以下,其余5例患者须持续治疗。

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治疗方法及52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治疗方法及52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治疗方法及 5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效果及对妊娠结局、胎儿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择辖区医院收治的52例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治疗情况将其分为C组(均未开展规范的抗梅毒治疗)26例和Y 组(均开展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

评价Y组孕妇的抗梅毒效果,并统计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

结果: Y组孕妇RPR转阴率为100%。

Y组孕妇引产、早产、流产、死产不良妊娠结局的总发生率为11.54%,低于C组的42.31%(P<0.05)。

Y组新生儿死亡、极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及先天性梅毒的总发生率为8.70%,低于C组的33.33%(P<0.05)。

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母婴预后造成严重威胁,实施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关键词:梅毒;妊娠;苄星青霉素;新生儿梅毒是以感染梅毒螺旋体为基础病理特征的临床常见性传染疾病,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等显著特点。

妊娠合并梅毒易对母体健康及胎儿发育造成影响,成为威胁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1]。

本文回顾性选择辖区医院收治的52例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探讨治疗方法及母婴结局。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病例纳入时间段:2020年1月~2020年12月;病例对象:辖区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样本量:52例。

分组方法:随机分组法;分组结果:C组(n=26)和Y组(n=26)。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比较,P>0.05,对比结果如表1:表1 C组和Y组孕妇基线资料分布组别例数年龄(岁)怀孕周期(周)产次经产妇初产妇C 组2628.14±2.1638.23±1.059/34.6217/65.38Y 组2627.35±2.0838.15±1.028/30.7718/69.031.2方法C组26例孕妇于妊娠期间均未开展正规产检,均未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

孕产妇梅毒患者212例流行病学分析

孕产妇梅毒患者212例流行病学分析

孕产妇梅毒患者212例流行病学分析王民康;黄金花;雷忆德【期刊名称】《职业与健康》【年(卷),期】2005(21)5【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检出的孕产妇梅毒阳性患者流行病学现况。

方法收集4年来我院进行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全部孕产妇梅毒阳性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共检出孕产妇梅毒阳性患者2 12例。

年龄以2 5~3 5岁为主,最小19岁,最大3 9岁:职业以无业或待业为主,其次为工人;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其次为高中/中等专业;户籍类别以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为主,常住人口较少;各孕周均有孕妇检出梅毒阳性。

结论孕产妇梅毒的疾病筛查工作意义重大,应加强妊娠各期梅毒的筛查,可以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预防与控制梅毒的母婴传播。

【总页数】3页(P655-657)【关键词】梅毒;孕产妇;流行病学【作者】王民康;黄金花;雷忆德【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相关文献】1.某院2002-2013年孕产妇梅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刘跃;钟文明;吴智娟;刘江波2.2011~2014年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新生儿梅毒危险因素分析[J], 赖宇丽;黄丽霖3.2010~2015年武汉市孕产妇梅毒感染率及网络报告梅毒发病率的流行病学分析[J], 方玉蓉;张万宏;石萍;周爱芬;郑熠;石卫东;陆小霞4.新疆1249例梅毒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艾比拜·买买提明;崔丹;关灵灵;沙吾力·艾力卡5.孕产妇梅毒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J], 韩俊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妊娠梅毒202例临床分析

妊娠梅毒202例临床分析

妊娠梅毒202例临床分析
邵彩珠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017)023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梅毒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以降低围生儿患病率.方法 202例经血清学确诊为妊娠梅毒孕产妇,根据妊娠期是否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121例)及未治疗组(81例),比较2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未治疗组足月产发生率为30.9%,治疗组足月产发生率为94.2%,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而死胎、死产发生率未治疗组显著高于治疗组,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为81.8%,未治疗组为42.0%,治疗组窒息儿、低体质量儿、先天性梅毒儿发生率及新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妊娠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总页数】2页(P3598-3599)
【作者】邵彩珠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浙江,舟山,3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9.1
【相关文献】
1.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100例临床分析
2.妊娠梅毒38例临床分析
3.妊娠梅毒50例临床分析
4.妊娠梅毒不同时期治疗对胎儿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
5.妊娠梅毒139例临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妊娠合并梅毒孕期治疗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孕期治疗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孕期治疗临床分析摘要:以53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通过临床分析探究梅毒筛查实验和孕期治疗对其新生儿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积极影响。

对治疗组的34位孕妇进行孕期治疗,而对照组的19组孕妇则不用接受孕期治疗。

对这两组的妊娠合并梅毒产妇的孕周、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RPR滴定度这六项数据进行对比,并分析。

最终结果发现,两组数据无差异的项目只有产后出血情况,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的项目有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并且都是对照组数据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

最终得出结论:对于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而言,RPR筛查以及孕期驱梅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能够大大的提高围产儿预后的成功几率。

关键词:妊娠合并梅毒;孕期治疗;临床分析前言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血液等传播方式传播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就是梅毒的定义。

针对以上三种主要传播方式相应的有一些预防梅毒的措施:进行安全的性行为、加强婚前和产前的检查。

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来治疗梅毒感染,一部分梅毒可以治愈。

妊娠合并梅毒会产生很多不良结果,其通过母体的胎盘引起宫内感染,最终会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或者先天梅毒儿出生等不良后果。

妊娠合并梅毒的研究意义:高危妊娠中众多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对于围产儿具有非常大的危害。

围产儿指的是孕妇怀孕满28周的胎儿(出生体重达到1千克或者身长达到35厘米),一直到产后7天的新生儿[1]。

本文所取的相关资料源于某某院的产科,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产妇总共53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资料方法与诊断方法陈述于下: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某某院产科住院分娩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共53例。

孕期未经治疗19例作为对照组,均为无产前检查,入院待产时发现。

年龄19-38岁,平均26岁。

初产妇15例,经产妇4例,发生死胎3例;孕期治疗34例为治疗组,均为入院产前检查发现并进行治疗和随访,年龄20-40岁,平均27岁。

2010-2014年某妇保院孕产妇梅毒实验室检测及诊断结果分析

2010-2014年某妇保院孕产妇梅毒实验室检测及诊断结果分析

作者: 季晓庆
作者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妇幼保健院,浙江金华321000
出版物刊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页码: 488-489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4期
主题词: 妇保院 孕产妇 梅毒 实验室检测
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孕产妇梅毒实验室检测及诊断情况,探索育龄妇女梅毒流行规律,为妇幼部门开展梅毒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收集和整理该院孕产妇血清学筛查检测结果,结合梅毒初筛、确诊试验及临床诊断结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0-2014年,该院共对17 519例孕产妇做了梅毒初筛和确诊试验,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等,共发现梅毒初筛及确诊均阳性者205人,检测阳性率为1.17%。

按梅毒诊断标准共诊断梅毒199例,占97.07%(199/205)。

其中以隐性梅毒最多,占45.73%(91/199),其次为Ⅰ期梅毒,占33.67%(67/199)。

结论:2010-2014年,孕产妇梅毒筛查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应加强育龄妇女的梅毒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孕产妇筛查体检工作,规范进行梅毒诊治,从而有效控制梅毒疫情,保护妇女身体健康。

某县医院孕产妇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某县医院孕产妇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某县医院孕产妇梅毒监测结果分析‰,在13例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中,本地户籍人员占4例,暂住人员占6例,外地人员占3例。

结论梅毒在孕产妇中的感染不容乐观,提早发觉孕产妇人群中梅毒感染者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阻断或降低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对提高优生优育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孕产妇梅毒感染率孕产妇的健康状况直接阻碍优生优育的水平,为了解孕产妇梅毒的感染情形,及早地对感染者采取有效方法,阻断或降低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确保优生优育和提高人口素养;同时呼吁全社会对孕产妇的健康状况关注,并通过各类有效的方法给那个群体提供更有效的健康保障,极早排除孕期妇女的不良健康因素。

本文对2005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门诊妇产科及住院妇产科接诊已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的2546例孕产妇作了结果分析。

1资料与方式1.1资料来源本文2546例均来自本院2005年5月至2020年5月门诊妇产科及住院妇产科接诊并作了梅毒抗体检测的孕产妇。

1.2检测试剂梅毒抗体检测采纳上海荣盛生物技术生产的TRUST试剂和日本富士生物公司生产的TPHA血凝试剂。

1.3检测方式取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假设TRUST阳性,再复抽静脉血做TPHA法确诊。

所有操作遵守初筛实验室要求并严格依照试剂盒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测。

2监测结果‰,在13例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中本地户籍人员占4例,暂住人员占6例,流动人员占3例。

见表1。

3讨论‰‰‰‰,说明梅毒已对孕产妇带来极大的要挟,操纵梅毒在孕产妇中的流行已势在必行。

怀胎梅毒只要及时、正规医治,对胎儿的损害仍是能够降到最低限度[3],因此只要咱们高度重视,不隐瞒病史,发觉梅毒及早医治,夫妻同治,先本性梅毒仍是能够预防的。

结果分析显示,梅毒已对孕产妇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要挟,孕产期的健康检查有待增强,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轻差、保健意识差的要引发咱们的关注,并在孕产妇中增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极早排除不良健康因素对孕产妇的阻碍,提高优生优育的水平。

妊娠合并梅毒50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50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梅毒50例临床分析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95%通过性交传染,血液和体液也可传染[1]。

近年来,孕妇感染梅毒发病率明显上升,不容忽视。

梅毒螺旋体自表皮或粘膜破损处进入体内,大约需要3~4周的潜伏期,然后开始发病,早期外阴部、宫颈及阴道粘膜发红、溃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约有三分之一发展为晚期梅毒,传染力虽弱,但是有可能引起神经梅毒及心血管梅毒等,后果严重。

孕妇感染梅毒后,不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多器官损害,而且孕妇可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影响胎儿发育,甚至造成“先天梅毒”,严重危害妇儿健康。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1~2015年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50例,年龄20~41岁,平均(28.12±4.68)岁。

孕周1~40周,平均17±14.5岁。

初产妇31例,经产妇19例;潜伏期梅毒35例,一期梅毒10例,二期梅毒5例;孕早期30例孕妇在产前检查时接受梅毒检查和抗梅毒治疗;孕中晚期20例,转入我院未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或未遵医嘱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孕早期规范治疗30例作为治疗组,孕中晚期未治疗的2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一般资料(年龄、孕周、体重、生产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1.2.1临床诊断:早期主要表现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全身皮肤黏膜损害、晚期表现永久性皮肤黏膜损害,并可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

梅毒分期:潜伏梅毒,无症状,无体征;一期梅素,表现为硬下疳;二期梅毒,扁平湿疣,梅毒玫瑰疹。

1.2.2实验室诊断:孕妇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为及梅毒感染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和梅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均为阳性;具有各期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产前诊断为妊娠合并梅毒的孕产妇,所有新生儿均做血清学检测,根据新生儿临床症状及脐带血或新生儿外周血中RPR或 VDRL滴度高于母血的4倍诊断为先天性梅毒[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梅毒212例临床分析
齐碧如
陈玉华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梅毒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以降低国产儿患病率。

方法212倒经血清学
确诊为妊娠梅毒孕产妇,依据妊娠期是否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127例)及未治疗组(85例)。

比较两纽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国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

结果
1)未抗梅毒治疗组足月产发
生率为29.41%,经过抗梅毒治疗组足月产发生率为93.7%,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而死胎死产及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未治疗组显著高于经过抗梅毒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治疗组中应用青霉素类发生先天梅毒儿发生率20.69%(24/116),而非青霉素类发生先天梅毒发生率100%(11/11)。

结论有效规范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关键词】妊娠梅毒妊娠结局
先天梅毒
梅毒是高度传染的性传播性疾病,孕妇感染上梅毒后可引起宫内梅毒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

为降低围产儿患病率,改善母婴预后,我们将我院进10年来收治的妊娠梅毒212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12
月孕产妇9489例,其中妊娠梅毒212例。

发病率2.23%,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年龄26.45岁,其中18~20岁1例,20~30岁178例,30~40岁32例,40~42岁1例。

孕产次:初产妇171例,经产妇41例。

一期梅毒3例,表现为外阴硬下疳,潜伏梅毒209例,无任何明显I临床表现。

配偶性生活史由于各种原因资料不详。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邮
编350009
收稿日期2007一02—19
1.2梅毒诊断标准1)孕妇本人或配偶有不洁性
生活史及梅毒感染史。

2)各期梅毒的I晦床症状及体征。

3)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

4)先天梅毒诊断依据新生儿和母血梅毒血清检查均阳性,且婴儿血清滴度较母血清滴度增加4倍以上,伴有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如皮肤斑疹、肝脾肿大、病理性黄疸等。

1.3妊娠梅毒治疗与分组
妊娠期梅毒确诊后即
抗梅毒治疗。

治疗方案有:1)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单位肌注,每日1次,10~15天为一疗程;2)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肌注,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3)青霉素过敏者,口服红霉素,每次500mg,每日4次,15天为一疗程,所有婴儿用青霉素补治。

212例妊娠梅毒患者中有127例在我院门诊产前检查中发现,即接受青霉素规范治疗,青霉素阳性改口服红霉素规范治疗。

其中初次治疗时妊娠<16孕周48例,16~28孕周59例,>28孕周20例。

这127例作为治疗组。

另85例因未行常规产前检查而漏查梅毒血清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掣罴嚣凛赢篓
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献一一~一帅
~一~一~一~一
文~~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薹呻肚蓦一涮~~棚瓤揪㈣~
一霉~一一~一~~一一一、






照【二=f心口H口邸 
万方数据
学,出现死胎、死产、娩出先天梅毒儿后检查发现,作为非治疗组。

2结果
2.1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见
1.4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Z2检验。

表1。

表1产前抗梅毒治疗与未治疗者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E较(例,%)
表1可见产前接受抗梅毒治疗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未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在新生儿预后方面,治疗组足月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治疗组,且低体重儿、先天梅毒儿、新生儿死亡例数明显少于未治疗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2治疗组中青霉素类治疗组与非青霉素类治疗组新生儿情况见表2。

表2青霉素类治疗与红霉素治疗新生儿情况比较(例,%)
表2可见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应用红霉素发生先天梅毒儿率达100%,不能预防或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

3讨论
3.1妊娠梅毒流行特点近年来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梅毒对妊娠与胎婴儿的危害是严重的,妊娠梅毒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我院自1996年1月~2005年12月妊娠梅毒发病率逐年增长,1996年1月~2000年12月发病率为1.54%,2001年1月~2005年12月发病率为2.72%,不断上升的发病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本资料显示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期为主,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梅毒占98.58%,这可能与孕期孕妇体内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抑制状态有关[1]。

孕期如不常规进行梅毒血清筛查,将出现漏诊、漏治,影响围产儿预后。

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减少先天梅毒儿发生,应加强产前检查中梅毒血清筛查,并由于即使已予筛查,仍有可能因一期梅毒的潜伏期非密螺旋体试验可能阴性致漏诊口],所以对高危孕妇在妊娠期进行梅毒筛查,并在孕28周和分娩前再次复查,这对提高妊娠梅毒临床诊治至关重要。

3.2妊娠梅毒对国产结局的影响妊娠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全身并危害下一代的性传播疾病。

过去认为妊娠16周前胎盘绒毛细胞滋养层有屏障作用,胎儿不受感染,妊娠16周以后滋养层细胞萎缩,至24周完全退化,梅毒螺旋体才得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宫内感染。

近年来电镜检查发现细胞滋养层细胞存在于整个妊娠期,梅毒螺旋体在妊娠任何时期均可穿越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发生流产、死胎或先天梅毒儿,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很高[3]。

本组资料显示首次检查发现妊娠梅毒孕周<16周的有48例(37.80%),故应大力提倡计划分娩前及孕期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常规进行梅毒筛查,及时诊治。

梅毒对围产结局有严重不良影响,可造成早产、死产、死胎及分娩先天梅毒儿。

本资料显示未抗梅治疗者足月产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过抗梅毒治疗者,而死胎死产及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显著高于经过抗梅毒治疗者。

在治疗组中11例因青霉素过敏改用红霉素治疗患者,先天梅毒儿发生率100%,故红霉素治疗对胎儿无保护作用,可考虑应用青霉素脱敏治疗,如无条件脱敏,应告知本病对胎儿及新生儿可能造成的影响,且胎儿一出生即应接受青霉素治疗,严密随访n]。

规范青霉素类治疗对妊娠梅毒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治疗孕妇,另方面可预防、减少先天梅毒儿的发生。

3.3加强先天梅毒儿的诊治及随访对母亲血清学试验阳性的新生儿,由于母亲血液中的反应素及螺旋体IgG抗体可经胎盘及脐静脉传递给胎儿,可在婴儿体内存留至生后15个月。

而出现假阳性,使先天梅毒诊断变得复杂。

新生儿先天梅毒常为全身性,不一定有皮肤损害可供检查螺旋体。

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和试验室检查。

对所有血清学试验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应做全面检查,以明确是否是先天梅毒儿,并常规给予及早、足量规范治疗。

所有患儿随访尤为关键,应每隔2~3个月做1次临床和血清学检查,直至转阴或抗体滴度下降2个稀释度。

参考文献
[1]樊向荣,惠悦.妊娠合并梅毒EJ3.中会围产医学杂志,1998,l:190—192
E23中国实用妇科产科杂志,2001,17:709
[3]曹瓒孙.现代围产医学[M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76—378
[4]张肖民.妊娠梅毒192例临床分析E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1o.6R2—6R6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