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第二板块 3大必考题型命题热点大预测
最新-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与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备考建议[整理] 精品
18年高考理综物理备考建议北京教育考试研究所潘爱国一、18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1、试卷结构分析:全国卷一:选择题实验题论证、计算题总分力学:14、16、18 22(1)(5分)23(16分)、24(19分)58电磁学:19、20 22(2)(12分)25(20分)44热学:21 6光学:17 6原子物理:15 6全国卷二:选择题实验题论证、计算题总分力学:14、18、19 22(1)(5分)23(16分)、25(20分)59电磁:20、21 22(2)(12分)24(19分)43热学:16 6光学:15 6原子物理:17 6全国卷三:选择题实验题论证、计算题总分力学:14、20、21 22(1)(5分)24(19分)、25(20分)62电磁:16、17 22(2、3)(12分)23(16分)40热学:19 6光学:18 6原子物理:15 6北京卷:选择题实验题论证、计算题总分力学:17、19(科学方法)、20 23(16分)25(力电综合20分)约54 电磁:18、21 22(18分)24(力电综合18分)约48 热学:14 6 光学:15 6 原子物理:16 62、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四套试卷共涉及到《考纲》17个单元中的16个单元,只有第12单元“电磁场和电磁波”未涉及到。
每套试卷考查的考点大约在21—25个,四套试卷共考42个主要考点,有较强的互补性。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1)质点的运动(考点6、7、9、10)(2)力(考点12、13、15)(3)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7、20、21、24)(4)动量、机械能(考点26、28、29、30、31、32、33)(5)振动和波(考点38)(6)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考点45、51)(7)电场(考点56、58、60、62、63)(8)恒定电流表(考点67、68、69、70)(9)磁场(考点76)(10)电磁感应(考点78、79)(11)交变电流(北京卷题18,考点82)(12)光的反射和折射(考点91)(13)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考点99)(14)原子和原子核(考点118、118)(15)实验(考点113、116、126、127)全一:6、7、10、12、17、21、24、29、30、31、38、45、51、58、60、63、69、76、78、91、111、116、126等;全二:6、9、10、17、21、24、26、28、29、38、45、51、56、69、78、91、99、118、113等;全三:9、10、12、13、17、21、26、31、38、45、58、62、63、69、76、118、113等;北京:6、7、10、12、21、24、25、26、28、34、38、41、46、51、56、68、78、82、83、90、96、97、99、118、127等。
2018年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清单、二次结论、题型示例
第一部分——高考物理知识清单1.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是地球和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2)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方向竖直向下.注意:在两极mg=F万=GMm/R2,在赤道上,重力mg=F万-F向=GMm/R2-mR4π2/T2,由于向心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附近,mg=F万=GMm/R2,在离地面h高度处mg’=GMm/(R+h)2.2.弹力(1)大小:只有弹簧中的弹力我们可以用胡克定律F=kx计算,而支持力、压力、轻绳中的拉力、轻杆中的弹力等必须根据题中的物理情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得出.(2)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曲面,则弹力的作用线一定垂直于曲面上过接触点的切线,轻绳中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并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对轻杆,若一端由铰链连接,则另一端的弹力只能沿杆的方向拉或压,若杆的一端固定,则杆中的弹力方向可以与杆成任意角度.注意:对于弹簧,由于恢复形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而对于轻绳、轻杆和接触面,其中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3.摩擦力(1)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3)类别: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F=μF N,式中压力F N一般情况下不等于重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②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随运动状态及外力情况而变化,与压力F N无关.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0≤F≤Fmax,其中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F N成正比.4.力的合成和分解不是两个力的数值加减,而是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法则)进行的矢量合成与分解的运算.实质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合力与分力等效.(1)合力可能大于分力、小于分力、等于分力,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如同三角形的边长关系.(2)力的合成只适用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力的分解得到的两个分力与原力性质相同.5.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有:(1)隔离法将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与周围物体分隔开,只分析它实际所受的力,不分析它对周围物体施加的力.隔离法一般适用于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外力.(2)整体法:把几个具有相同加速度的连接体或叠加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整体法一般适用于分析外界对整体的作用力.(3)假设法: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对物体的运动情况作出判断,看是否与实际情况吻合,如果吻合,则说明假设正确,否则说明假设错误.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合力为零,即F合=0,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沿任意方向分力的合力都为零,即∑F x=0,∑F y=O,解答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基本思路是合成法和分解法.(1)合成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将所受的其中两个力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为一个等效力,由平衡条件可知,该等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分解法:对物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将其中一个力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到另两个力的反方向.由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分力一定分别与另两个力等大反向.7.基本概念对比(1)位移(矢量)是运动物体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标量)是运动轨迹的长度.(2)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的变化率,即v=Δx/Δt,加速度是描述质点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质点速度的变化率,即a=Δv/Δt.(3)位移一时间图像与速度一时间图像8.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式(1)速度公式v t=v0+at(2)位移公式s=v0t+at2/2.(3)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公式v t2-v02=2as注意:①以上三个公式中一共有五个物理量v t、v o、s、a、t,这五个物理量中有三个物理量确定,那么其它两个物理量就确定.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量相等,则其它两个量一定相等.②以上五个物理量除t外,v t、v o、s、a均为矢量,一般以v o的方向为正方向,t=0时的位移为零,这时v t、s、a的正负就有了确切的物理意义.9.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1)一般公式法: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式解题,若题目中不涉及时间t,使用公式v t2-v02=2as解答.(2)平均速度法:涉及初末速度、运动时间、位移,可应用v平均=(v o+v t)/2.或s=v 平均t解答.(3)中间时刻速度法:v t/2=v平均=(v o+v t)/2适用于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应用它可避免应用位移公式中含有t2的复杂方程,从而简化解题.(4)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采用比例关系求解.①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②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③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2 : 3 :…④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2 -1):( 3 - 2 ):…(5)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应用于末态速度为零的情况,把末态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反演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图像法:应用,v-t图像,可以把较复杂的直线运动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尤其是利用图像定性分析选择题,可避开复杂的数学计算.(7)巧用隔差公式s m-s n=(m-n)aT2解题.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题目中出现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对应的位移(尤其是处理纸带、频闪照片或类似的问题),应用隔差公式s m-s n=(m-n)aT2解题快捷方便.10.自由落体运动(1)只受到重力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其实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下落t时刻的速度公式v t=gt,高度公式h=gt2/2,下落高度h时速度v t=2gh .11.竖直-上抛运动(1)只受到重力作用的竖直上抛运动,实质是初速度为v 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具有速度对称(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时间对称(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路程所需时间相同)的特点.(3)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H=v02/2g,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t=v0/g.12.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同时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因为不受力的情景是不可能的.(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达式:F=ma.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的瞬时效应,定量描述了力与运动(加速度)的关系,由定律可知,力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加速度与力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力与加速度其有因果关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是力产生的结果.(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一定不会相互抵消.13.超重与失重(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原因: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原因: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原因: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且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14.一般曲线运动(1)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2)特点: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3)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轨迹弯曲一侧.(4)研究方法:把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简单的分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之间存在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①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结束.②独立性:各分运动在其方向上力的作用下独立运动,不受其他方向分运动的影响.③等效性:各分运动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后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效果相同.15.平抛运动(1)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只受竖直向下方向的重力作用,其轨迹是抛物线,平抛运动是匀变速(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曲线运动.(2)研究方法:分解为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s=vt)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h=gt2/2).(3)平抛运动物体速度的改变量Δv=gΔt,方向竖直向下,且相等时间内速度的该变量总是相等.(4)平抛运动速度偏转角正切是位移偏转角正切的2倍;速度反向延长线交于沿初速度方向的水平位移的中点.16.匀速圆周运动(1)特点: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的变速曲线运动.(2)角速度:ω=θ/t=2π/T,角速度单位:rad/s;线速度:v=s/t=2πr/T;v=ωr.(3)向心加速度:a=v2/r=ω2r=ωv.(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称为向心力.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任何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其效果只要是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这个力或这几个力的合力即为向心力.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遵从牛顿第二定律.(5)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则物体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6)转速n的单位为r/s(转每秒)或r/min(转每分).当转速的单位为r/s时,转速n与角速度ω的关系ω=2πn.17.一般圆周运动(1)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不指向圆心时,可以将它沿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正交分解,其沿半径方向的分力为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2)如果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大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将做向心运动,运动半径将减小;如果沿半径方向的合外力小于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运动半径将增大.如果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突然变为0,则物体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临界条件:①轻绳拉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或小球在竖直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时的临界点是在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F+mg=mv2/r,由于轻绳中拉力F≥0,要使小球能够经过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则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必须满足v≥gr .②由于轻杆(环形圆管)既可提供拉力,又可提供支持力,轻杆拉小球(或环形圆管内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或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双轨道之间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到达最高点时速度v≥0.18.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数学表达式:F=Gm1m2/r,引力常量G由卡文迪许利用扭评实验测出.注童:万有引力定律中物体间的距离r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3)应用:测中心天体的质量、密度、发现新天体、航天等.19、人造地球卫星(1)轨道特征:轨道平面必过地心;(2)动力学特征: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有F=GMm/r2=mv2/r=4mπ2r/T2.(3)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但运行速度越小.(4)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 gR =7.9km/s;物体脱离地球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物体脱离太阳的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三宇宙速度v3=16.9km/s.20.解天体运动类问题的思路(1)天体问题的实质是天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天文上的应用,利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出方程,即F=ma,公式中F为研究对象所受其他天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对于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运动,则F=GMm/r2;对于质量为M、m的双星问题,若双星距离为L,则F=GMm/L2;对于三星问题,则F为研究对象所受其他两个天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加速度公式中a为向心加速度,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可以分别用a=v2/r=ω2r=ωv=4π2r/T2等代换.(2)在处理天体问题时,若不知道天体的质量而知道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可利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列出方程mg=GMm/R2,解出重力加速度与天体质量的关系GM=gR2进行代换,此式通常称为黄金代换式.21.功和功率(1)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①恒力做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②当F为变力时,用动能定理W=△E K或功能关系求功,所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或系统)做的总功(或者说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③利用F-s图像曲线下面积求功.④利用W=Pt计算.(2)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①功率定义式:P=W/t所求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值②功率计算式:W=FScosα其中α是力F与位移s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a.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取瞬时值,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b.当v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平均功率.(3)机车启动:①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P=Fv可知,其牵引力F随着速度v的增大而减小,机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即牵引力F=f(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最大速度v m=P/f;若机车经过时间t,前进位移x到达最大速度v m,由动能定理列方程Pt-fx=mv m2/2.②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由a=(F-f)/m可知,若所受阻力f恒定,则牵引力F为定值,由P=Fv可知,机车输出功率P随若速度v的增大而增大.当机车输出功率P增大到额定功率时,匀加速运动结束,其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 t=at,匀加速运动时间t=P额/(ma+f)a之后,机车在额定功率下继续加速,直至到达最大速度(v m=P额/f)后做匀速运动;若机车经过时间t1达到额定功率,再经时间t2达到最大速度v m,在这一过程中前进的总位移为x,由动能定理列方程Pt1/2+Pt2-fx=mv m2/2(注意这里匀加速过程中P=Fv,由于v=at,故有P平=Fv0/2,v0为匀加速末速度).22.动能定理(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数学表达式:W=mv22/2-mv12/223.机械能(1)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引力势能)和弹性势能.①动能:E K=mv2/2②重力势能:Ep=mgh高度h是相对零势面的,重力势能是相对的,选取不同的零势面,重力势能有不同的数值,但重力势能的变化(△Ep=mg△h)是绝对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③弹性势能: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同一弹簧,只要形变量相同,其弹性势能就相同.(2)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系统内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以下几种表达形式:①可任选两个状态(一般选择过程的初、末状态),研究对象的机械能相等,即E1=E2.利用E1=E2建立方程需要选择零势面.②系统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减少多少,动能就增加多少,反之,即ΔEp=-ΔE k.③系统内某一部分机械能减少多少,另一部分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即ΔE1=-ΔE2(3)功能关系:系统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除重力和弹力以外的其它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24.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表达式F=KQ1Q2/r2.库仑力的方向沿两点电荷的连线,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5.电场强度(1)物理意义:表示电场力性质的物理量,它描述电场的强弱.(2)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即:E=F/q,点电荷周围电场的电场强度公式:E=kQ/r2.26.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方向.(2)电场线的密疏表示电场的强弱.(3)电场线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4)任章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5)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6)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且由高的等势面指向低的等势面.27.电势差和电势(1)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这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电压),即U AB=W AB/q.(2)电势:电场中某点跟零电势点间的电势差叫做该点的电势,有了电势的概念,则A、B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U AB=ΦA-ΦB,其中ΦA、ΦB分别为A、B两点的电势.(3)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之间距离的乘积.即U=Ed.28.等势面(1)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2)等电势差的等势面密处电场强度大,等势面疏处电场强度小.(3)等距等势面电场强度大处电势差大电场强度小处电势差小.(4)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5)任意两个电势不等的等势面都不可能相交.29.电容器和电容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容器.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高低的物理量.(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即C=Q/U.(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试中s为平行板电容器的正对面积,d为两极板之间的距离,k静电力常量,ξ为介质的介电常数.30.静电感应处在电场中的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结果使导体两端同时分别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1)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2)处在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是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即E内=E外+E 感=0;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导体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表面垂直;带电导体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3)静电屏蔽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区域(或空腔内)的电场强度为零,置于导体内部区域(或空腔内)的物体不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的现象叫做静电屏蔽.电学仪器和电子设备的金属罩,通讯电缆的铅皮包层等都是用来防止外界电场的干扰,起静电屏蔽作用的.3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沿电场线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带电粒子被电场加速,一般应用动能定理,有QU=mv22/2-mv12/2.(2)带电粒子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应用类似于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分析处理.32.描述直流电路的物理量(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与通过这些电荷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称为电流,即I=Q/t,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设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电荷量为q,则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vtSnq,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Q/t,可得导体中电流微观表达式:I=nqvs.(2)电压: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测量.(3)电动势:衡量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的开路电压,在闭合电路中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的电压之和,即E=U内+U外.(4)电阻:表征导体本身阻碍电流作用的物理量,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导体中的电流I的比值称为电阻R,即R=U/I.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电沮测量用伏安法或欧姆表直接测量.(5)电功:W=UIt=QU,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的过程.(6)电热(焦耳定律):Q=I2Rt,对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对非纯电阻电路(含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电功大于电热.(7)电功率:P=UI,电热功率:P热=I2R.33、电学中的三个定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电、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休导电.(2)、电阻定律: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R=ρL/S,其中ρ为导体的电阻率.注意: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即I=E/(R+r)34.超导体与半导体(1)超导体:大多数金属当温度降到转变温度Tc时,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导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导体叫做超导体.(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半导体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掺入微量的其他物质后导电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3)半导体的利用:利用有些半导体的导电性能随温度升高电阻迅速减小的特性制成热敏电阻或对温度敏感的温度传感器等,利用有些半导体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的特性制成光敏电阻或对光敏感的光传感器等;光敏电阻能起到开关作用,可应用到自动控制中.利用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会使其导电性能大大增强的特性制成二极管(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和集成电路. 35.电流表的内外接法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选择: (1)具体分析方法如下:①若R V /R x <R x /R A ,R x 为大电阻,内接法误差小;若R V /Rx >R x /R A ,R x 为小电阻,外接法误差小.②若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无法直接判断,先求临界电阻R 0=√R A R V ,若R x >R 0,则R x 为大电阻,内接法误差小.若R x <R 0,则R x 为小电阻,外接法误差小.若R x =R 0,内外接法均可.③当无法估计电阻的阻值,难以比较R V /R x 和R x /R A 的大小时,可采用电压表试测法看电流表、电压表度数变化的大小来确定. (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①限流式接法:图1所示的接法为限流式接法.忽略电源内阻时,用电器L 上的电压变化范围R 0E /(R 0+R )~E ,其中R 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注意:在接通电源之前应把接人电路的电阻调到最大,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以保证安全.②分压式接法图2所示的接法.为分压式接法,忽略电源内限影响,用电器L 的电压变化范为O ~E ,闭合电键前应使滑片P 位于A 端,使用电器L 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以保证安全.③滑动变阻器分压、限流处理技巧(I)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选取原则:一般在滑动变限器总电阻R 0与R X 相差不大时,才能使用限流式电路.(II)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选取原则:(a )滑动变阻器的全值电阻R 0远小于用电器电阻R X 或电路中串联的其他电阻的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图1图2。
2018高考物理必考题型解析
2018高考物理必考题型解析高中物理知识点多,难度大,导致很多人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其实,单就高考来说,物理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关键是对高考考点的把握。
接下来看看物理必考的题型吧。
物理选择题高考物理选择题中,纯粹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有大概5道,从以下章节中抽取:相对论、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变电流。
这些考题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
因此我们在高考物理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吃透就没问题了。
做历年高考物理原题、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试题,把这些题弄明白了,考试没有理由在这些提、题上丢分。
30分到手,轻而易举。
高考物理最后一道选择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是考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的是智力和应变能力,物理知识点倒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选择题达到做对6道的水平是非常轻松的。
物理实验题高考物理实验题会考两道,基本上一道电学一道力学,力学实验共有八个、电学实验七个。
并且上一年考过的实验,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不会再考。
因此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
每个物理实验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无论怎样出题,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
对于高考物理实验的复习,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
背完了把各城区的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上面的题研究明白。
16分以上,稳稳收入囊中。
物理计算题计算题会涉及到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之类的。
这三道题中,第一道是白送的,如果你平时听讲,有一定基础,那么肯定没问题。
第二道高考物理计算题,是应用题,考察的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做功、能源等等。
说实话,这道题要想完全做对十分的不简单。
把物理题大概读一遍就往上写吧,一般一步就出来了。
当然,你还是要对这道题考察的模型有一定的了解的。
这就取决于你平时的功夫了,没别的。
如果你是速成型的,那最好放弃后面的两问。
2018年高考物理二、三轮复习备考策略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5选3) (5选3) (5选3) (5选3) (5选3) (5选3) (5选3) (5选3) (5选3)(5选3) (2问) (3问) (3问)(1问) (1问)(2问) (2问) (2问) (2问) (1问)
选择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选择题 选择题 (5选3) (5选3)(3空) (5选3) (5选3) (5选3) (5选3)(2空)(5选3)(5选3) (2问) (1问) (1问)(1问) (2问)(2问) (2问) (2问) (1问) (2问)
5
2015 1卷
5
2014 1卷
5
3卷
5
2卷
5
2卷
5
2卷5Biblioteka 1卷610
5
10
5
10
5
10
5
10
5
10
5
10
5
10
5
10
5
9
6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9
一.理科综合试卷结构
二、高考试题结构特点
理综试题物理部分阅读量
平时考试的阅读量最好控制在2800字左右。
年份 试卷 3卷 2017 2卷 1卷 3卷 2016 2卷 1卷 2卷 2015 1卷 2卷 2014 1卷
试卷
3卷
2卷
1卷
2卷
1卷
2卷
1卷
2卷
1卷
字数
0.52 0.40 (重庆) (湖南)
0.48
0.52
2018届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及题型示例
一、考试容与要求考查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物理知识。
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把考试容分为必考容和选考容两部分。
必考容为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模块3-1、3-2和3-5的容,具体考试围与容要求见表1。
选考容为选修模块3-3、3-4两个模块的容,考生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容,具体考试围与容要求见表2。
对各部分知识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表2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1:必考容围及要求选修模块3-1选修模块3-5单位制和实验表2:选考容围及要求选修模块3-3选修模块3-4系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ⅠⅠ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电磁波谱ⅠⅠⅠ光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光导纤维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ⅡⅠⅠⅠ光的干涉限于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质能关系ⅠⅠ实验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二、题型示例(一)选择题例1 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答案:B【说明】本题利用物理学史,考查考生对地磁场和电流产生磁场规律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例2 用频率为ν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ν1、ν2、ν3的三条谱线,且ν3>ν2>ν1,则A. ν0<ν1B. ν3=ν2+ν1C. ν0= ν1+ν2+ν3D.1/ν1=1/ν2+1/ν3答案:B【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能级跃迁规律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2018年物理备考热点与命题预测
热点1:直线运动问题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热点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热点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
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热点4:抛体运动问题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热点5:圆周运动问题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
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热点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
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
热点7:机车的启动问题机车的启动方式常考查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恒定功率启动,一种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不管是哪一种启动方式,都是采用瞬时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来分析。
热点8: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一般分四类:第一类为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二类为多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三类为单体动能定理问题,第四类为多体系统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命题预测(物理)
2018年高考全国卷命题预测(物理)
一、高考命题预测例题
1.选择题
选择题题量仍为8个,5单3多或4单4多,力学和电学各一半左右。
选择题的出题点有:1.物理学史知识。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_t图象、自由落体运动。
3.平衡问题、受力分析。
4.牛顿第二定律、F—t图象。
5.超重、失重现象。
6.曲线运动、平抛运动。
7.圆周运动、受力分析。
8.功、功率。
9.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
10.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技术的结合。
11.动量和能量。
12.近代物理。
13.电场力的、能的性质。
14.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力电综合题。
15.电路的动态分析、故障分析。
1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
17.磁场力的性质。
18.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在组合场中的运动、在复合场中运动。
19.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法拉第电
磁感应定律。
20.电磁感应的力电综合问题。
21.交流电的图象、变压器的原理等。
例1:一质量为0.5 kg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现给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F 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
A.t=1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2kg·m/s
1。
2018年高考物理考纲解读及二轮复习备考(2018年3月)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 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 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 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 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 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 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 验。
复习安排
2017.5-2018.1 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2018.2-2018.4 二轮复习(综合专题+理综训练)
2018.4-2018.6 三轮复习(理综训练)
专题复习练习和总结解题方法; 综合练习训练考试技能。
高考物理尖子生的培养
高分的关键因素: 1.课堂效率高,与老师信息沟通效度高
2013新课标Ⅱ
2015新课标Ⅰ
2014新课标Ⅰ
2013新课标Ⅰ
2014新课标Ⅱ
2018高考物理应考策略
教学规划:
1.一轮复习重基础,重知识网络建构和总结 解题方法。时间不宜过长。 2.二轮复习重练习,突出重点,查漏补缺。 加强针对性练习。 3.三轮复习重理综训练,重应试技巧和计算题 书写规范。
试卷讲评内容(讲什么?) 1、分析学生试卷,讲解要有针对性。 2、从错题提炼出解决此类问题技巧并强化训练 3、试卷讲解求精不求全,有所取舍
试卷讲评模式(怎么讲?)
B Lv B L v t x mR mR
2
2
2
2
v B L x mR
2
2
如图所示,在0≤x≤a、o≤y≤ a/2范围内有垂直于xy平 面3.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坐标原点O处有一 个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 子,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均在xy平面内,与y轴正 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范围内.己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 半径介于到a之间,从发射粒子到粒子全部离开磁场经历的时 间恰好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求最后离 开磁场的粒子从粒子源射 出时的 (1)速度大小; (2)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 夹角正弦。
2018年物理高考试卷解析
2018年物理高考试卷解析2018年的物理高考试卷为学生们提供了一项考察他们物理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机会。
本篇文章将对2018年物理高考试卷进行解析,并以此展示考题知识点、思考方式和解题技巧。
第一部分:选择题选择题是考试中的必答题型,它涵盖了物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在2018年的物理高考试卷中,选择题占据了70%的分值。
一、单选题在具体分析2018年物理高考试卷的单选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物理单选题的特点。
物理单选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还涵盖了对实验现象、图表数据以及常见物理实例的分析。
例如,题目:1.电磁铁中,电路开关断开后铁芯会出现的现象是()。
A.左右摇摆B.磁铁失去吸铁性C.铁芯中断电流D.磁场增强这道题目主要考察了学生对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正确答案为B,铁芯在电路断开后会失去吸铁性。
二、多选题与单选题相比,多选题考察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多选题往往需要学生考虑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对问题进行全面思考。
例如,题目: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眼睛对物体颜色的辨认能力与物体的颜色无关B.透明物体能使光发生折射C.凹透镜C上行平行光线经凹透镜C后能聚焦成实像D.草坪上油污光线的偏振方向与湖水中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这道题目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光学原理和眼睛视觉特性的综合理解。
正确答案为B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在物理高考试卷中起到了巩固和检验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的作用。
它们往往要求学生进行计算、解题、推理和分析等操作。
三、填空题填空题作为非选择题中的一种形式,既考察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又考察了解题思路和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题目:3. 一段轨道上有一列列车,其中五列列车间的间距为200米,开着每列车之间的间距是50米,。
每列车速度是10m/s,则在列车开始加速的情况下,每一列车通过整个轨道所需时间是__________秒。
这道题目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公式的运用能力和计算能力。
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猜想)-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猜想)-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考向解读】牛顿第二定律是高考中每年必考的热点内容,既会单独考查,又会与电磁学内容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规律及运动图象的应用,题型多以选择题和计算题为主,题目新颖,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考查直线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大多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等内容,预测高考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计算题。
【命题热点突破一】运动图象的应用(1)x-t图象和v-t图象描述的都是直线运动,而不是曲线运动。
(2)x-t图象和v-t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x-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而v-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
(4)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而x-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无实际意义。
例1. [2016·全国卷Ⅰ]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图像如图1-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 时并排行驶,则()图1-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规律方法】图象问题要三看(1)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因变量(纵轴表示的量)与自变量(横轴表示的量)的制约关系。
(2)看图线本身―→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
(3)看交点、斜率和―面积‖―→明确图线与图线的交点、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图线斜率、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
【变式探究】(多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在相同的恒定水平外力作用下由同一起跑线沿不同接触面由静止开始运动,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t0后某时刻甲、乙两物体位移相等B.0~t0时间内,物体甲的中间时刻速度大于物体乙的平均速度C.t0时刻之前,物体甲受到的阻力总是大于物体乙受到的阻力D.t0时刻之前物体甲的位移总小于物体乙的位移解图象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图象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象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2018年高考物理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2018年高考物理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物理:要求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热点预测:“万有引力与卫星”容易考物理的热点题有关于“万有引力与卫星”的选择题,物理史学内容的题近年也常考,一般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不会问及年代之类的内容。
大题第一题比较容易考运动学内容。
设计性实验比较容易考电学部分的内容。
备考提示:多做“限时训练”必保分的题要作为训练重点,如8道选择题,每天都应该做一些限时训练,15分钟之内完成,其中应该有6道题的分是必拿的。
还有实验题的第一道大题的第一道,以及大题第二题的第一个问,选考题比较简单,也是必拿分数的。
考生在复习的后期应该训练自己做完整的套题,物理科目的答题时间要控制在60分钟之内,最好的状态是50分钟答完,这样还有检查的时间。
大纲精解:两大定律掌握程度延续去年要求去年物理考试知识点没有变化,今年依然没有变化。
去年对“库仑定律”、“楞次定律”两个知识点能力要求发生变化,以前这两大定律要求考生只要了解并掌握,去年大纲要求考生除了了解掌握还要会运用,今年继续保持了这个要求。
第二轮复习建议:建立复习模块今年高考大纲在考核学生的能力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如物理学科要求学生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这一要求并不难,只要学生在扎实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问题的练习就可以了。
物理的第二轮复习要把所学的内容模块化综合,力学和电学,还有实验是高考物理必考内容,所以要注重这些部分的模块化复习。
电学里分“场”和“路”两部分,电场和磁场,电路和电磁感应。
把第一轮的经典题和自己的易错题,再重新看一遍,并且要归纳总结自己的缺漏,避免以后再错。
对于高水平“选手”来说,重点是做好几个强化训练。
选择题的最后一道,这是选择题中比较难的,还有大题的最后一道,一般这部分考的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内容。
2018年高考物理选择题热点试题预测HMH
电学中:安培、密立根、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玻尔...... 光学中:牛顿、惠更斯、麦克斯韦、托马斯.杨、爱里斑、普朗克、爱因斯坦......
方法:比值法、控制变量法、隔离法、假设法、整体法......
2018年高考物理选择题热点二、天体运动
牛顿定律、力和运动 的关系、加速度
动态平衡、 带电粒子在匀 力的正交 强电场中的运 分解 动 左手定则 (通电导 线)安培 力计算力 的合成
v-t图像 追击和相 遇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
平抛运动 匀变速直线 运动
受力分析,电场力 爱因斯坦 左手定则(带电粒子) 的质能方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 程 场中的运动
2018年高考物理选择题热点试题预测
东辰高中:胡明会
五年高考选择题考点分析
选择题(14-18单项选择题,19-21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 14 15
电场力的性 质
16
带电粒子在电容器中 的运动
17
电磁感应
18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 中的运动
19
运动学
20
天体运动
21
运动学结合功率
13
14
动力学
电磁感应
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交流电路中的元件?
什么是变压器?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练】图甲所示电路中,A1、A2、A3为相同的电流表, C为电容器,电阻R1、R2、R3的阻值相同,线圈L的电 阻不计。在某段时间内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内磁场的变 化如图乙所示,则在t2~ t1时间内 A.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小 B.电流表A2的示数比A1的小 C.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相同 D.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热点题总结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热点题总结为了让大家可以考出理想的分数,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考物理复习热点题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图象题.人类表示信息是从图象开始起源的,从图画演变为文字,进而抽象出数学公式,看懂图表、动漫是从幼儿开始的,是生活的基本能力.近几年各地高考图象的数量逐年增加,图象表示物理问题比文字和公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能形象地描述物理状态、过程和规律,能够把一个问题的多个相关因素同时展现出来,给我们分析问题提供直观、清晰的物理图景,既有助于我们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因此要习惯用图象表示问题,处理数据.物理图象不同于数学图象的是一般两坐标轴表示两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首先要看清坐标轴,理解图象表示的是谁随谁的变化,理解正、负、斜率、面积、截距、交点的物理意义,其次把图形转化为实际的物理过程,进而理解图象的意义并解答问题.2.实验探究题.从近几年高考对实验考查的结果来看,实验的得分率一直很低.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首先要树立物理规律来源于实验、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实验是第一的,规律是第二的.由于高考采用笔试的形式,以“题”考“实验”,如果实际复习中也以“题”的形式来复习“实验”,就很难突破实验的抽象和实际的操作场景的模拟.因此要结合实验仪器,有针对地做,在做中思,在思中做,这也是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实验思想、技能和方法是高考实验考查的三大重点,电学考查仪表读数、实物图连接、电表选取、电路设计、方案的筛选、原理的迁移、数据的处理,可以很好地考查多项实验能力.科学探究的六步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实验相结合使二者都具有了实际意义.每一个实验突出的探究环节不尽相同,关键是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设计和变化,培养的是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如2008年的实验题,必须对规定的实验理解原理,有实际操作经验,才能进行实验能力的迁移.3.新科技、新技术应用题.这类题多以当今社会热点和高新科技动态为背景,信息量一般较大、题干较长,一般是描述一种装置或某一理论的基本精神,再和中学物理知识连接.表面看来给人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但抽象出物理模型时就会有一种“现象大、问题小”的转折.要求学生在考场上对新情景新信息完成现场学习,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建模,与原有知识衔接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考查,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考验.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多关注时事热点和科技新成果的报道,特别是2008年“神七”飞船实验成功、绿色奥运成功举办,再如登月计划、纳米科技、高温超导等.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18题的同步卫星、23题的诺贝尔奖“磁阻效应”等.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提供的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热点题总结,更多精彩尽在查字典物理网网,敬请关注!。
2018年高考物理的考点预测
2018年高考物理考点预测1、选择题部分对比14年、15年和16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
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学生加强注意。
以及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防万一,重点电磁感应,共点力平衡和万有引力选择题。
2、实验题部分实验题考察题型和知识点相对固定,力学部分考察相对基础,难度不大,需同学熟记书中基本力学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以及工具使用,比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的读数及打点计时器使用中纸带的数据处理,力学的重点实验有: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功与动能的探究、验证机械能守恒等。
而电学实验部分考查方式相对灵活,难度更高,尤其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此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对于教材和平常练习中出现的基本实验(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电表改装实验,测电阻实验,电表使用等)及知识点(电流表外接内接,滑变分压法限流法,器材选择等)需巩固以作基础性知识储备.3、计算题a.必考部分:此部分由于新课改变动,题量只有两道,考查相对固定,第一题为力学部分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综合,曲线及圆周运动和受力平衡)第二题主要考查电场磁场(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运动)或电磁感应(线框模型或导轨问题)。
由于动量部分作为选修出现,因此对于电磁感应中的双导杆模型中不再涉及(结合动量知识求非平衡状态下速度等问题),实际减小了电磁感应部分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研究全国卷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命题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8个选择题,“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与航天”“电场”这3大考点几乎每年各有一题,另外5题集中在“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能量与动量”“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物理学史、直线运动、物体的平衡、电路及动态分析”等几个方面选择命制;2个实验题,力学、电学各一道;2个计算题,力学一道,主要考查运动学、动力学或能量问题,电学一道,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或电磁感应综合问题。
考前依据高考命题规律针对押题,不但与高考形似,更与高考神似,锁定命题范围,押题更高效。
选择题押题练(一) 牛顿运动定律(必考点)1.两个物体A 、B 的加速度a A >a B ,则( )A .A 的速度一定比B 的速度大B .A 的速度变化量一定比B 的速度变化量大C .A 的速度变化一定比B 的速度变化快D .A 受的合外力一定比B 受的合外力大解析:选C 加速度a =Δv Δt,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因此加速度a 大,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均不一定大,速度变化一定快,故选项A 、B 错误,选项C 正确。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与质量和加速度两个物理量有关,而题意中未涉及物体A 、B 的质量大小关系,因此它们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关系也无法确定,故选项D 错误。
2.竖直向上抛出一物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物块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解析:选C 物块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 =mg +k v m ,因此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到最高点加速度大小等于g 。
在下降的过程中加速度a =mg -k v m,随着速度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下,因此C 正确。
3.[多选]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 N 和10 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 m/s 2B .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 .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5 m/s 2D .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 m/s 2解析:选BC 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其余力的合力与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撤去大小分别为15 N 和10 N 的两个力后,物体的合力大小范围为5 N ≤F 合≤25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F m得:物体的加速度范围为:2.5 m /s 2≤a ≤12.5 m/s 2。
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 2,故A 错误。
由于撤去两个力后其余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故B 正确。
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 正确。
由于撤去两个力后其余力保持不变,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 错误。
4.从t =0时刻开始,甲沿光滑水平面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乙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从t =0时刻开始受到如图乙所示的水平拉力作用。
则在0~4 s 的时间内( )A .甲物体所受合力不断变化B .甲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C .2 s 末乙物体改变运动方向D .2 s 末乙物体速度达到最大解析:选D 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从题图甲中可知甲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不变,即加速度恒定,所以合力恒定,A 错误;从题图甲中可知甲的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B 错误;由题图乙知:乙所受的拉力先沿正向后沿负向,说明乙在0~2 s 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2~4 s 内沿原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2 s 末运动方向没有改变,2 s 末乙物体速度达到最大,C 错误,D 正确。
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内,用细线将质量均为m 的两个球a 、b 分别系于箱子的上、下两底的内侧,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球相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下端细线对箱底的拉力为2mg ,箱子的质量为M (m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Mg -2mgB .中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C .剪断连接球b 与箱底的细线瞬间,b 球的瞬时加速度为2gD .剪断连接球a 与弹簧连接点的瞬间,a 球的加速度为3g解析:选C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地面的支持力等于系统的重力,即:F N =(M +2m )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地面受到压力大小为(M +2m )g ,故A 错误;对b 受力分析,b 球受到重力、中间弹簧的弹力和细线的拉力,F 弹=F 拉+mg =2mg +mg =3mg ,故B 错误;剪断连接球b 与箱底的细线瞬间,b 球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b 球的瞬时加速度a b =F 弹-mg m =3mg -mg m=2g ,故C 正确;剪断连接球a 与弹簧连接点的瞬间,弹簧对a 球没有弹力,a 球上细线的拉力发生突变,等于a 球的重力,a 球的瞬时加速度a a =0,故D 错误。
6.长途客运站的安检机中输送行李的水平传送带匀速转动,乘客把一袋面粉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在出安检机之前已经和传送带相对静止,结果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白色的径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传送带的速度越大,径迹越长B .面粉质量越大,径迹越长C .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越长D .释放的位置距离安检机末端越远,径迹越长解析:选A 面粉释放后没有初速度,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摩擦力向前,面粉做匀加速运动,当和传送带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
匀加速过程加速度a =μg ,初速度为0,末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径迹的长度等于二者的相对位移即v t-v22a=v22μg,可知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越短,选项C错。
径迹长度与释放位置和面粉质量无关,选项B、D错。
传送带速度越大,径迹越长,选项A正确。
7.一重物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图像在0~1 s、3~4 s阶段为直线,1~3 s阶段为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2 s末拉力大小为0B.第1 s内的拉力大于第4 s内的拉力C.第2 s末速度反向D.前4 s内位移为0解析:选B根据图像可知,第2 s末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为零,所以拉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根据图像可知,第1 s内的加速度为正,方向向上,则拉力大于重力,第4 s内的加速度为负,方向向下,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第1 s内的拉力大于第4 s内的拉力,故B正确;根据图像可知,0~4 s内,重物一直向上运动,2 s末速度没有反向,故C错误;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图像可知,前4 s内位移为正,不为零,故D错误。
8.如图甲所示,建筑工地常用吊车通过钢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图乙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前5 s的平均速度是0.5 m/sB.整个过程上升高度是30 mC.30~36 s材料处于超重状态D.前10 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解析:选D根据v-t图像可知:0~10 s内材料的加速度a=0.1 m/s2,0~5 s位移x=12at2=12×0.1×52 m=1.25 m,所以前5 s的平均速度是0.25 m/s,故A错误;通过速度时间图像包围的面积求出整个过程上升高度为:h=12×(20+36)×1 m=28 m,故B错误;30~36 s内材料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向下,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故C 错误;前10 s 材料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材料所受的拉力大于重力,10~30 s 匀速运动,材料所受的拉力等于重力,30~36 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材料所受的拉力小于重力,比较可知,前10 s 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故D 正确。
9.在水平的足够长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滑动,经一段时间t 后停止,现将该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让小物块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物块上滑到最高位置所需时间与t 之比为( ) A.2μ1+μB.μ2μ+1C.2μ2+μD.1+μ2μ解析:选A 木板水平时,物块的合力是滑动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小物块的加速度a 1=μg ,设滑行初速度为v 0,则滑行时间为t =v 0μg;木板改置成倾角为45°的斜面后,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小物块的合力F 合=mg sin 45°+f =mg sin 45°+μmg cos 45°小物块上滑的加速度a 2=mg sin 45°+μmg cos 45°m =(1+μ)2g 2, 滑行时间t ′=v 0a 2=2v 0(1+μ)g, 因此t ′t =2μ1+μ,故A 正确,B 、C 、D 错误。
10.[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有m1和m 2两个小物块,它们中间有细线连接。
已知m 1=3 kg ,m 2=2 kg ,连接它们的细线最大能承受6 N 的拉力。
现用水平外力F 1向左拉m 1或用水平外力F 2向右拉m 2,为保持细线不断,则()A.F1的最大值为10 N B.F1的最大值为15 NC.F2的最大值为10 N D.F2的最大值为15 N解析:选BC若向左拉m1,则隔离对m2分析,T m=m2a则最大加速度a=3 m/s2对两物块系统:F1=(m1+m2)a=(2+3)×3 N=15 N。
故B正确,A错误。
若向右拉m2,则隔离对m1分析,T m=m1a′则最大加速度a′=2 m/s2对两物块系统:F2=(m1+m2)a′=(2+3)×2 N=10 N。
故D错误,C正确。
11.某位同学在电梯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在0至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P-t图(P为物体重力的功率大小)及a-t图可能正确的是()解析:选C由于该题没有告诉弹簧的拉力与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可以依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1)若F1=mg,则0~t1时间内电梯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等于0或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等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