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6近代中国文化讲(含解析)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整合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整合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
阶段一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年)——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
阶段特征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 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
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 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5
(2)经济:列强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兼有早期的资本输 出,体现了工业文明的内在要求。代表农耕文明的小农经济 逐步走向解体,但比重仍很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 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另一方面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下 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变动较大,出现外商企业等近代企业。
(3)思想: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 技以制夷”,但基本没有付诸实践。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9
视角 3 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经济领域:中国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进一 步解体,建立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经济近代 化艰难起步。 (2)政治领域:1861 年总理衙门设立,是主管外交、通 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也是推行洋务运动的国家机 关。它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和外交的近代化。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4
政治上:列强侵华加剧导致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分别提出了君主 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方案,开始探索政治民主化道路。
经济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在“实业救 国”思想推动下兴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迎来“黄金时期”。
精品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 专题09 现代中国文化(讲)-(附解析)$764324
考向一“双百”方针1.讲高考(1)考纲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2)命题规律这一考向是这一专题的高频考点,这一考向主要的考查题型是选择题,在近几年不算是热门考点,但仍然需要把握基础知识。
例1(2017届河北省邯郸市荀子中学高三上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
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中共中央的主张是A.在政治问题上可以自由谈论B.在文艺创作上不应限制过多C.艺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D.要制定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划【答案】B【解析】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文艺创作的要求。
2.讲基础3.讲典例【例1】195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活动和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已经确定的。
但是,在学术问题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论,他仍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评论围绕的主题是()A.“双百”方针的实施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答案】A【趁热打铁】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
天天《上甘岭》,没有《我的丈夫》怎么办?这里中共中央的主张是A.学术问题上可以百家争鸣B.文艺创作上应该百花齐放C.艺术创作要坚持党的领导D.文学创作服务于政治宣传【答案】B【解析】考点: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成就•文化成就•百花齐放。
4.讲方法这一考向主要把握“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作用,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同时把握一定的文字型题型的解题技巧。
把握“双百”方针所考查的侧重点是“百家争鸣”还是“百花齐放”。
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6民国前期1912_1928年: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转型教师版
专题06民国前期(1912—1928年)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转型【命题点01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2023·湖北高考·8)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
”该现象反映()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 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 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答案】A【解析】由材料“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可知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加之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使得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但当时民族工业存在恶性竞争,一些公司诋毁其他公司贩卖日货,从而影响其公司的发展,说明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故选A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914年至1918年处于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使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迎来黄金时期,排除C项;材料“丧心病狂之徒”“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并非特指外国企业,无法得出中外商业之间竞争愈发激烈,排除D项。
2.(2023·高考全国乙卷·29)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
”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
这反映出()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答案】C【解析】由材料“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可知陈独秀的演讲号召无产阶级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登上政治舞台,故选C项;工人待遇大致包括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材料中没有涉及资本家改善工人的处境的做法,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时期宣扬“德先生”和“赛先生”,使民主与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时间不符,排除B项;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专题0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晚清的近代化转身与救亡图存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
【真题考法】
典例03
(2021·江苏·三模)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 议约互保,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保护”, 而自处于战局以外,是为“东南互保”。这一做法( )
晚清阶段(1840—1912年)即从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 也是中国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政治
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逐渐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汉族地主势力上升,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期间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动了洋务 运动、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成立,晚 清于1912年结束。
2.发展: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统治 土崩瓦解。
【微专题梳理】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大 总统。 2.清朝灭亡: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 中华民国 (2)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成立 的重要文件。 4.官员选拔 (1)机构:考试院。 (2)影响: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 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9高考历史板块提升二近代中外文明考点分析
2019高考历史板块提升二近代中外文明考点分析关联1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货物总值的21.1%;棉纺织品为4 965.3万海关两,占进口货物总值的35.3%。
而在此之前,进口鸦片的比重要比棉纺织品多。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朝廷不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洋布已成为国人必需品C.列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D.抵制鸦片成为国民共识解析题干材料主要说明了一个变化:1894年之前,中国进口鸦片比进口棉纺织品多;而1894年,中国进口棉纺织品比进口鸦片多。
这说明1894年之前,西方经济侵略中国主要靠出口鸦片,19世纪末期,西方的工业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急需把纺织品出口,进而获得利益,说明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
答案 C关联2中国近代工业化与近代西方工业化起步的差异[()A.B.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动力不足C.中外经济水平的差距巨大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解析观察表格材料,中国“人均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不能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故选B项。
工业化“同时”起步,表述错误,A项错误;人均消费需求,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C项错误;人均消费需求增长快慢,不能直接反映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D项错误。
答案 B关联3近代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的比较[材料一18世纪的法国学者孔多塞,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十个前后相继的阶段。
其中第七到第九阶段及主要特征如下:第七阶段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反抗教会专制,科学缓慢复苏,欧洲开始逐渐觉醒。
第八阶段是从印刷术发明到科学与哲学摆脱宗教的束缚。
第九阶段是从笛卡尔开创的科学革命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理性和科学的胜利为时代的特征。
材料二在第八阶段里(15~17世纪),孔多塞“把史表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将包括西方,那里的衰落更为急剧并且更为彻底,然而在那里,理性的光芒却会重新出现而永不熄灭;第二部分是东方,那种衰落对她来得更为缓慢,长期以来也更不全面,但她至今还看不到理性可以照亮她并打碎她的枷锁的那个时刻”。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中国近代史-精选文档
3、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三、社会生活
1、西方影响下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2、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 3、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产生与发展
【大事件】
四、思想 1、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发 2、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3、维新思想 ⑴早期维新派:设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发展工商 业、进行商战
2019年高考· 历史学科
二轮复习课件
中国近代史部分
中国近代史部分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晚清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史,中华农 耕文明遭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向近代文明转变。
3、美国:扶蒋反共
4、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日益破产 (原因)
考试说明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的斗争。 (4)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 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6)国共政权的对峙: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 征和遵义会议。 (7)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 和历史地位。 (8)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6近代中国文化测含解析16卷.doc
专题06近代中国文化班级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15*4=60分)1 •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以今日之见,严复的译文A.比较全面地反映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B.其生物进化论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C.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和深刻社会变革的要求D.阻碍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传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严复和《天演论》。
依据材料可知』赫胥黎主张生物界的自然选择』严复将自然选择、适者生有的观点扩展到社会领域,俸现出近代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的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严真改变了赫胥黎本来的观点,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严复推崇的是社会领域的进化思想』不是生物进化论;D选项错误严复的思想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寺旧不变,激发人民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民壬政治思想的传播。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 19世纪30、40年代,中国一些开明的文人学士或撰写政论时文批评时政,或研求兵农潜盐等治国实政,或潜心于舆地术数。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努力营造救亡图存的社会舆论B.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社会共识C.试图冲破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D.谋求为现实的危机寻找出路【答案】D【详解】19世纪3队40年代是鸦片战爭舷前夕,此时中国的祁分知识分子已经有了危机感,其主张主要是关注时政寻求出路』而不是营造救亡图存的社会国论,故排除A项;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社会共识要在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故排除B项孑根据聘幵明的文人学士或撰写政论时文批评时政,或研求兵农潜盐等治国实政,或潜心于舆地术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开明的文人学士关注的是现实时政,说明他们谋求为现实的危机寻找出路,并没有体现试图冲破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故排除亡项,故选D项。
3•魏源在《海国图志》卷47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
2019届高考历史(艺考生文化课)第六讲近代中国经济与生活课件
知识清单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8.影响: (1)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 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2)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 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洋 务运动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最终未能实现自强 的目的。增加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说明洋务企业管理极为不完善,故A错误; “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洋务企业过度依赖西方 技术,故B正确;洋务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的近代企业,故C错; “有些洋匠不懂技术”不代表“所雇洋匠皆为外行”,故D错。
第三部分:基础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西方工业 文明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逐渐兴起 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也冲击中国小农经济。 2.表现:(1)使中国家庭“纺”与“织”,“织”与“耕”分离。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3.影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大量失业的手 工业者涌入城市,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 民纷纷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商品市 场等,促使近代企业的产生。
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3.(2017· 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 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 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 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精品-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二中国近代史专题总结精练含解析
中国近代史专题总结一、以唯物史观引领考查中外社会剧变历程1.“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
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
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 )A.诚信观念部分丧失B.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C.夷夏之防不复存在 D.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解析:材料未反映诸侯违背盟誓,因而无法反映诚信观念的丧失,故A项错误;“誓”本应是各级贵族之间的约束,但春秋盟誓天子、诸侯、大夫乃至国人均能参加,打破了贵族的等级性,说明分封制趋于衰落,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一直注重夷夏之防,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中央集权制,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8·河南省六市高三联考)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
这说明( )A.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C.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D.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政府的移民政策的变化:由禁止到鼓励、政府主导、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特别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来侵略的影响,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3.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
”这一思想(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B.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D.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解析:题干中的“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表明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经济,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故B项正确。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精讲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总体脉络: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5、四条线索(1)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侵华史(必修一专题二)(2)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必修一专题二、三;选修一专题九)(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必修三)(4)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必修二)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一)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9世纪60年代)【阶段特征】政治上,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逐步近代化的开始;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场,沦为西方的原料场地与商品销售市场;思想上,天朝上国的观念被打破,西方思想开始传入中国,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了解西方的努力。
【史实概览】政治:1、侵略:列强入侵,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①鸦片战争(1840-1842):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856-1860),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断增强;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但封建势力依然强大;①禁烟运动②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③葛云飞等爱国将领(定海)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05 近代中国经济(测)(含解析)
专题06 近代中国经济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15*4=60分)1.1914年12月5日,北洋政府农商部强调“欧战”期间“通商惠工,在此一举”“机不可失,稍纵即逝”。
其实,当时举国上下尤其是身处商战第一线的工商业者,都充满了这种抓住机遇的紧迫意识。
这表明当时政府A.践行奖励实业法令B.督促良机大发战争财C.秉承实业救国理念D.号召与欧美列强商战【答案】C【解析】【详解】2.据记载,在开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间,像洋布、洋皂、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货,虽多制作精致,外观漂亮,有的也比土货更好用,但由于售价贵,普通人家还很少购用,人们只是把它们看作有钱人为好奇炫新才会买的奢侈品、高档品。
该材料说明在近代初期A.通商口岸的社会生活深受西方影响B.自然经济对西方工业文明的顽强抵制C.通商口岸附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工业经济的优势还未充分体现【答案】D【解析】【详解】3.上海发昌机器厂于1866年创办,是中国近代较早的民族工业,至19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这一时期促使发昌机器厂发展的因素包括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企业的诱导作用④清朝政府的政策支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上海发昌机器厂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①符合题意;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②符合题意;19世纪60年代后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缓慢发展,③符合题意;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清朝政府没有支持民族工业的政策,④错误;故选 D。
排除ABC项。
【点睛】“给予保息5厘或6厘”是本题的关键信息,由此可说明该条例的颁布保证了新设企业的收益。
7.洋务运动初期,军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调拨各省。
专题06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解析版)-冲刺2021年高考历史模拟题优选(课标全国3卷)
专题06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一、单选题1.(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三模)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在观察国际局势后指出:“(中国)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并提出“采西学之善法。
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
”这种认识A.超越了“中体西用”的主张B.摆脱了夷夏观念的束缚C.意在学习西方近代法律体系D.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答案】A【详解】根据“采西学之善法。
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
”可得出其强调要学习西方的具体实用的方法,而不是表现的器物,这超越了“中体西用”只学习技术的主张,故A项正确;”摆脱了“的说法不能体现,揍他B;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律,排除C;洋务运动已经兴起,排除D。
2.(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其他模拟)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西学无统一称呼,多以“夷学”称之。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对西方文化比较广泛的称呼是“西学”。
庚子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乐于使用“新学”之名。
这种变化反映出A.中西文化融合发展B.传统文化逐渐遭到摒弃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D.社会普遍存在崇洋心理【答案】C【详解】夷学——西学——新学——对晚清西方文化称谓变化,不仅仅是表面称谓的变更,还反映出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日益深入,时人对西方文化从抗拒到接纳、再到向往的心理历程,故选C;材料强调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无法体现中西文化融合发展,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信息,排除B;对西方文化称谓的变化,不能说明社会普遍存在崇洋心理,排除D。
3.(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其他模拟)1906年,梁启超指出,中国民智未开,必须通过渐进的道路实现民主政治,在教育普及之前必须经过开明专制的过渡期:国体是君主或共和并不重要,只要是民主政体即可。
这种认识A.反映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B.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撑C.调和了立宪派与革命派的矛盾D.指明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答案】A【详解】梁启超认为中国人民智未开,因此应当采取开明专制,只要是民主政体即可,而开明专制往往指的是君主立宪,这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A正确;1906年维新变法已经结束,排除B;梁启超依然主张采取渐进式的立宪道路,这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采取暴力手段的革命道路有别,因此其认识不能调和两个派别之间的矛盾,排除C;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排除D。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板块提升二中国近代史专题总结课件
是
()
A.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
解析:“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 其万分为难情事……”可以判断该条约是《马关条约》,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 失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南京条约》的结果,故A项和C项错误;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工厂,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 例,故B项正确;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是《辛丑条约》,故D项错 误。 答案:B
2.(2018·四川资阳模拟)晋察冀边区,据北岳区24个村的调查,1937~1942年,地
主富农共当出土地559.04亩,占全部当出土地的71.8%。……陕甘宁边区,绥德
分区减租彻底的地区,1943年以来地主土地有50%至80%转归农民手中。材料说
明
()
A.土地革命使农村生产关系变化
B.日伪军破坏了北方农村生产力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线索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通商口岸开始出现了外国资本家创建的近代 工业。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产生。 (3)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解析:题干主要谈及19世纪末河北一带纺织业出现的变化,但没有表明纺织业在洋 布冲击下全部破产,故A项错误;题干论述了纺织业在洋布的冲击下,有些从事纺织 的人从外国购买原料,然后自己进行加工,获利很少,说明纺纱与织布出现了分离 的趋势,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用机器进行纺织现象,故C项错误;题干谈及了 洋布“尽夺我国布利”之后仍有纺织者,其获利很少,但是没有谈到纺织业以洋纱为 原料迅速发展现象,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现代中国文化练含解析20190401527
专题09 现代中国文化1.练高考01.(2018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3)13.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
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案】B02.(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图5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答案】C【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扫盲教育【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与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力要求比较高。
本题初看不难,无非考查的是各种画派的绘画特点,但仔细看它需要整合的知识点很多。
首先它要求学生读懂图片题目《婆媳上冬学》的信息,尤其是重视的是“冬”字,它能表明画的内容画的是扫盲教育。
其次要明确扫盲教育的时间,与题目的时间相对照,看看是否符合。
再次明确各种现实主义等画法的特点,最后要整合题目的画与画风间的关系。
03.(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全面提高”不符合史实,材料仅反映医学,A错误。
“全社会关注”说法错误,材料仅反映统治者,B错误。
京剧《定军山》是我国的传统戏剧,电影是近代科技的成果,C 正确。
“成功解决了”不符合事实,世界粮食短缺问题还在解决过程中,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中共的建国后的经济建设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因此在备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和学习和解题方法。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6近代中国文化讲含解析17卷.doc
专题06 近代中国文化考向一近代地主阶级的探索1.讲高考(1)考纲要求了解近代以来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基本史实,认识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基本特点。
(2)命题规律近代以来地主阶级的探索是历年高考中必考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一是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抵抗派的“开眼看世界”;二是19世纪60至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所进行的洋务运动。
二者都是近年来高考经常涉及到的内容,考生复习应特别注意,对于林则徐、魏源等抵抗派的“开眼看世界”经常以选择题形式呈现,而洋务运动则经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例1(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5)5.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的理解。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入侵的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路,维新派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严复思想的特点的理解。
【例2】(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8)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主要思想,"体",即根本的意思。
"用",即具体的措施。
"中体西用"就是将西方的器物用于中国,使中国变得强大。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6近代中国文化练含解析
专题06 近代中国文化1.练高考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
”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答案】C【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认识【名师点睛】本题以1919年的进步报刊的刊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表明类”的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是把握“现象——本质”的逻辑关系,关键是弄清逻辑关系。
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真正的解放是靠自己的努力”“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这实质上说明知识分子认识到自我觉醒是社会变革的关键。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排除,老师在指导学生做题时要有意识的训练其排除的技巧。
2.(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后思想文化的反映——“诗界革命”。
做此题一定要抓住关键词时间节点“甲午战后”联系教材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全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
再把握材料中的感情色彩“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大凡是一个中国人在诗中都会反映出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应该选C。
梁启超属于改良思想的代表,排除A。
在甲午战前已经出现了像王韬、郑观应的改良思想,排除D。
白话文运动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近代中国文化
考向一近代地主阶级的探索
1.讲高考
(1)考纲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基本史实,认识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基本特点。
(2)命题规律
近代以来地主阶级的探索是历年高考中必考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一是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抵抗派的“开眼看世界”;二是19世纪60至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所进行的洋务运动。
二者都是近年来高考经常涉及到的内容,考生复习应特别注意,对于林则徐、魏源等抵抗派的“开眼看世界”经常以选择题形式呈现,而洋务运动则经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例1(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5)5.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的理解。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入侵的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路,维新派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严复思想的特点的理解。
【例2】(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8)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中体西用”思想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主要思想,"体",即根本的意思。
"用",即具体的措施。
"中体西用"就是将西方的器物用于中国,使中国变得强大。
它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所以它强调的是器物的进步性,而不是制度上的进步。
A选项是文化层面;B选项是器物层面;C选项是礼教;D选项是思想文化,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定位】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演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名师点睛】“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