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的CT诊断与检查3
颅脑外伤的CT诊断
积液的性质不同,CT值也不同
• 血性积液,CT值最高,可达50HU左右; • 炎性渗出液,其内因含有一定量的蛋白,CT值可达20HU左右; • 脑脊液,CT值最低,在0-10HU之间。 • 在进行外伤性脑脊液鼻漏CT鉴别诊断时,最好
1. 选择薄层冠状面扫描技术进行测量,能最大程度的避 2. 免由前颅窝底骨质引起的伪影及部分容积效应所造成的伪影。
后而遗漏其他损伤,颅脑损伤多为复合性损 伤。
• 急性硬膜下血肿由于蛛网膜无张力,与硬脑膜 连接薄弱,故与硬膜外血肿比较血肿范围广, 呈新月形。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以下间接征象有助于识 别: ①脑白质挤压征; ②脑室受压变形; ③中线结构移位; ④脑灰白质结合部与颅 骨内板距离增大。
• 慢性硬膜下血肿:常 为低密度,可为新月 形或梭形。此期血肿 包膜形成,凝血块液 化,蛋白质分解,血 肿内渗透压增高,血 肿外液体渗入,血肿 逐渐膨胀而成梭形。 增强扫描时血肿壁强 化。血肿壁可钙化。 血肿可再次出血而呈 混杂密度。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皮下新月密度增 高影,范围大而弥 漫,可跨越骨缝, 可合并有帽状腱膜 下积气。
根据《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试行) 》 之规定, 外伤性帽状腱膜下血肿为轻伤。
骨膜下血肿:出血于 骨膜与颅骨外板间, 头皮下紧贴颅外板的 新月形高密度结构, 范围小,不跨越颅缝, 占据1块颅骨。
颅脑外伤的CT诊断
头皮 损伤
颅骨 骨折
浅筋膜血肿
帽状腱膜下 血肿
骨膜下血肿 线形骨折 粉碎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颅缝分离
脑膜
脑
损伤
损伤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 下腔出血
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
弥漫性 脑轴索损伤
头皮损伤
【课件】颅脑CT诊断
广医二院 江金带
目录
一、脑正常表现 二、脑血管病变
1、脑出血 2、脑梗塞 3、脑动脉瘤 4、脑动静脉畸形
三、脑外伤 1、硬膜外血肿 2、硬膜下血肿 3、脑挫裂伤 4、脑内血肿 四、颅内感染疾病 1、脑脓肿 2、脑结核球
一、检查方法
1、平扫 2、造影剂增强扫描 3、脑室脑池造影扫描
二、扫描技术
1、扫描基线:听眦线,听眉线,听 (下)眶线 2、扫描方式:横断面,冠状面 3、层厚层距:10mm,5mm,2mm等 4、窗宽窗位:软组织窗,骨窗 5、后处理:二维三维重建
三、正常CT表现
1、颅底层面:眼眶上部,蝶窦,中颅 窝结构,枕大孔 2、蝶鞍层面:脑垂体,海绵窦,四脑室, 桥脑池,桥小脑角池,岩锥,内听道 3、鞍上池层面:鞍上池,环池,四叠 池,侧脑室颞角
2.出血性脑梗塞
血栓溶解,脱落并向远侧游走,再 成梗塞后,其近侧小动脉或毛细血管血 流受阻,压力升高造成血液外溢。
CT 表 现 : 梗 塞 区 出 现 脑 出 血 , 呈 沿 脑回分布的斑片状,条状,不规则的高 密度灶。
3.腔隙性脑梗塞
范围小于1.5cm的缺血性脑梗塞,多 见于内囊-基底节,丘脑和脑干区,为 终末小血管闭塞。
二.颅脑CT的正常表现 1.基线平面(后颅窗结构) 2.基线上2CM平面(四脑室层面)
3.基线上3CM平面(鞍上池层面)
4.基线上4CM平面(三室上部层)
5.基线上5CM平面(基底节层面)
6.基线上5CM平面(侧脑室体部层)
7.基线上7-8CM平面(脑顶部层面)
天幕
冠状扫描
Topograph ---CR图像上 定位—SCMQ
急性期:3天内,为高密度灶 亚急性期:3天-3周,为稍高、等或稍低密度灶 慢性期:低密度
颅脑外伤的CT诊断
(2)征象 1)直接: • 骨折线 • 颅缝分离
2)间接: • 气颅 • 鼻窦可见液气、混浊 • 脑脊液鼻漏(筛骨)
9
10
Skull Fractures
• Linear fractures: CT is not good for linear fractures,always need bone window to evaluate
hyperdense lesion over large portion hemisphere
25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with mass effect
A.Acute subdural hematoma with mass effect
B.Post-craniotomy,the SDH was removed,the mass effect
中线移位明显 • 复合型-与脑内血肿联接
23
(3)非典型 CT表现 表现
• 密度不均
• 梭形
• 同侧侧脑室扩张
原因 未凝、血清外溢 脑脊液漏入 活动性出血 没有及时散开 室间孔受压受阻
24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Sickle-shape (镰刀型)or new
lunar shape (新月形)of
33
Counter-coup Injury
12
三、颅内脑外积聚物-血肿、积液、积气
包括
• 硬膜外腔 • 硬膜下腔 • 蛛网膜下腔
主要相关于 • 硬脑膜 • 软脑膜 • 蛛网膜
13
二、Epidural lesions
Epidural hematoma subdural hematoma subdural effusion
【影像诊断课件】脑外伤及脑血管意外
谢 谢!!
Case5
M/24,持续性头痛, 数小时内加重。疼痛 程度相对一致,略有 加重。 双颞痛,右侧明显。
无发烧、鼻窦充血、 颈项强直、视觉或局 灶性神经障碍。无家 族性偏头痛史或其它 头痛疾病。
Case5 CVST
Case5
常 见 表 现
Case6
M/79,虚弱、食欲减 退、嗜睡2天。
主诉:轻微头痛,无 腹痛、腹泻、呕吐、 咳嗽或泌尿系症状。
见到提示分水岭梗塞的异常信号,一定要看颈内A!!!
MCA/PCA → 髓/皮质分水 岭区→ 梗塞 灶
病例分析
Case 1
M/74,路边发现,头皮裂口2cm ,宿醉,言语不清,意识水平低下。无 异常神经体征。
Case 1
右顶部SDH ➢ 小的SDH脑窗几乎看不到—表现为轻微颅板增厚—硬膜下窗最佳 ➢ 小的、无症状SDH——不需手术 ✓ 留院观察24H—神经体征+血肿扩大
Case8
亚急性晚期(2-4W) ➢ 皮髓质分界——髓质↓+皮质↑(再灌)——对比↑ ➢ “脑回样”强化
Case9
F/84,右侧肢体无力1周。 当地诊为“中风”
诊断? 还应做什么检查?
Case9
MT
Case9
再谈水肿 ➢ 血管源性 ➢ 细胞毒性
Case10
F/72,头晕,近来重
Case11
脑血管意外基本征象
Introduction to cranial CT
左MCA区梗死 广泛强化—沿脑回分布—(过灌注) —有时可与肿瘤强化不易鉴别
分水岭
Watershed Infarcts
右颈内A闭塞 右侧半球低灌注→ 多发分水岭区梗塞 这种分水岭梗塞很常见→ 提示检查颈内A
颅脑外伤的急诊CT诊断
颅脑外伤的分类
依据硬脑膜是否破裂分类 • 开放性外伤
若硬脑膜已破裂,不论其破口大小, 只要与外界交通,均属于开放性颅脑外伤。 • 闭合性外伤
开放性颅骨骨折,颅腔虽已开放,若 硬脑膜完整者不能视为开放性颅脑外伤。
颅脑CT检查注意事项 • 三种窗值:骨窗,脑组织窗,中间窗
软组织窗
中间窗
颅脑CT检查注意事项
• 好发于颞、顶部,多因颞骨骨 折脑膜中动脉及分支破裂。
• 颅骨内板下方梭形高密度影, 边缘清楚。
• 大部分急性硬膜外血肿密度均 匀;部分呈高低混杂密度,提 示有活动性出血。
• 慢性多呈等密度或低密度。 • 血肿时间长可钙化或骨化。
额部硬膜外血 肿止于冠状缝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不跨颅缝
硬膜外血肿不跨颅缝, 因硬膜与颅缝紧密相连
—前颅窝骨折 •蝶窦积液
—中颅窝骨折 •乳突气房积液
—后颅窝骨折 •窦内液气平需排除炎症。
乳突积液
开放性骨折
男,63岁,外伤及头痛、右眼出血6小时
视神经管位扫描 一张片上可显示 视神经管全程
听眦线扫描仅显示 部分视神经管断面
左侧视神经管骨折
外伤性脑外疾病
• 硬膜外血肿 • 硬膜下血肿 • 硬膜下积液 •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脑镰疝
• 天幕裂孔疝: 中脑受压变 窄,环池内 可见下疝的 沟回及海马 回。
• 枕骨大孔疝: 小脑延髓池 均匀缩小, 枕大孔内可 见圆形或扁 长舌状软组 织影。
外伤性脑梗死
• 脑梗死 1. 为颅脑外伤后一周内最常见的并发症。 2. 小儿多位于基底节区。
男,31岁,外伤后神志不清15小时
弥漫性脑肿胀
• 可出现迟发血肿。 • 损伤几天后周围见水肿。 • 常伴硬膜下血肿、脑内血
颅脑外伤的CT、MRI诊断
慢性: 慢性SDH血肿的形态和密度随时间而异 1月:混杂密度,上方可见液平,下方为高密度月牙形 1~2月:血肿可呈梭形,低密度,脑回移位,占位较轻 >2月:低密度,CSF密度 月牙形——直到消失
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内板下新月形, 薄层均匀高密度区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骨内板下新月形, 高、低、等、混杂密度影
t1高信号t2高信号低信号边缘水肿带消失脑出血t1wit2wi灶周水肿急性颅内出血等信号等或低无恶急性内出血高信号高或低有高慢性高高与水肿之间见低信号条灶周低信号环混合性血肿指外伤后颅内形成两种以上的血肿硬膜下脑内硬膜外硬膜下硬膜外脑血或三种并存脑室内出血脑室内积血可源自周围的出血破入脑室内或室管膜出血破入脑室内或脉络丛出血所致ct
CT+MR: ⑴开始CT可正常 ⑵20%~50%有异常 脑干、灰白质交界处点状小出血灶,脑肿胀 ⑶复查时上述改变更明显 ⑷MR T1——改变不明显 T2——多灶性高信号灶(灰白质交界处) ⑸如出血明显 T1——有出血的信号改变 T2——年余后,有灶状低信号改变 脑萎缩
⒉脑皮质挫伤 在脑外伤中多见,外伤机理同前脑皮质表浅部 针尖大,线状出血。 部位:脑回→硬膜嵴,骨嵴处多见颞极,脑下表 面,侧颞皮质额极,脑回顶叶凸面。
颅脑外伤的CT、MRI诊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周义成
颅脑外伤
(head injury of skull and brain)
概述:
颅脑外伤(Craniocerebral trauma)是一种常 见的外伤,占全身各部分损伤总数的20%左 右,死亡率居首位。 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可立即挽救患者生命。 影像学检查对颅脑损伤的诊断清楚明了,对 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 大,在平片、DSA、CT、MRI等技术中,因 CT具有普及性高、成像快等特点,应为首 选。。
脑外伤的CT与MRI诊断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脑挫裂伤,2周后复查
42
Company name
双侧额叶、右侧颞叶脑挫裂伤CT和MRI对比
Company name
左颞叶脑挫裂伤,右颞区硬膜外血肿(亚急性)
34
Company name
硬膜下与硬膜外血肿鉴别
范 围 硬膜外 小 硬膜下 大
边缘 骨 跨颅 形态 折缝
光滑 多 极少 梭形 波浪 少 常见 新月形
脑挫 伤 少 多
作用点
同侧 同、对 侧
Company name
四、脑挫裂伤
(一)临床与病理: 病理: 早期:伤后数日,脑组织出血、水肿、坏死。 中期:数日~数周,坏死区液化,逐渐由瘢痕 修复。可有蛛网膜粘连。 晚期:数月~数年,瘢痕修复,可形成囊腔。
Company name
显微镜下:为轴索断裂的结构改变,出现大 量的轴突回缩球(axonal retraction b alls)。其它组织学改变如小胶质细胞群 集,弥漫性非特异性星形细胞增生,Walle rian变性等。
Company name
影像诊断标准
(1) 确诊标准(符合任一条即可): ① 大脑半球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
60
Company name
男 32岁 车祸伤后即昏迷7天 右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61
Company name
女, 20岁 车祸伤后意识模糊 10h
GCS 14分
62
Company name
七、混合性血肿
外伤后颅内形成两种以上的血肿, 严重外伤所致 病情危重,变化迅速 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
常见颅脑急症的CT、MRI诊断
外伤性脑病变: ✓ 脑挫伤。 ✓ 脑挫裂伤。 ✓ 脑内血肿。 ✓ 弥漫性轴索损伤。
外伤史很重要,CT平扫可解决诊断问题,不 需增强。
1、急性硬膜外血肿
CT特点:①颅骨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
(50-90HU)。
② 多有骨折,应仔细观察。
一、创伤性颅脑急症
正常
急性硬膜外血肿
2、急性硬膜下血肿
一、创伤性颅脑急症
CT特点: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50 -90HU)。亚急性血肿呈等密度影。
3、急性脑挫裂伤
一、创伤性颅脑急症
CT特点:脑皮质及皮质下区(脑表面)
的片状高、低混杂密度影。
三、脑肿瘤卒中
肿瘤出血占颅内肿瘤的10%,常见的肿瘤 为转移性肿瘤(肺、肾、乳腺、结肠等)、垂 体瘤、胶质瘤。
CT特点:高密度的血肿,边缘有软组织及明显 (指状)脑水肿,钙化等。
三、脑肿瘤卒中
三、脑肿瘤卒中
MRI检查可进一步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定量、 定性。
左肺下叶肺癌
四、感染性颅脑急症
无论CT、MRI均需增强。
1、脑脓肿
临床特点:①全身感染症状。
②神经功能障碍。
CT特点:平扫:大片低密度区中见高密度的较
完整,规则或不规则环形脓肿壁。
增强:脓肿壁环状强化。
四、感染性颅脑急症
MRI特点:更具特异性诊断价值。 四、感染性颅脑急症 T2WI:脓肿呈高信号,脓肿壁呈等或低信号环。 T1WI:边界清楚的明显低密度区。 DWI:脓液呈高信号,ADC值降低。
颅脑疾病的CT诊断和影像学表现
脑膜瘤(囊变)
女性35岁,突 发癫痫在发作, 持续5 分钟后 缓和。
额部增扫示一圆形囊性低密度区,内部均匀,CT值15H肿块 内侧面见一等密度结节,CT值45H,紧贴大脑镛。MRI的T1成 像呈囊性,结节明显,边缘清楚,无水肿。
垂体腺瘤
• 临床表现 (一)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
(二)内分泌亢进的症状,出现闭经、泌乳;肢端肥 大; 垂体高度,一般认为男性应<7mm,女性<9 mm。
右侧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
脑室出血并铸型
A丘脑出血 B基底节出血 C脑干出血 D小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的先天发育异常。 • 脑动静脉畸形(AVM)——最常见 • 海绵状血管瘤 • 静脉畸形
AVM主要临床表现有出血、头痛和癫痫。此外 尚可见颅压增高征象、颅内血管杂音、突眼、 精神症状和脑神经症状。
瘤
继发性脑肿瘤
颅内转移瘤
神经胶质瘤
• 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50%, 85%以上胶质瘤位于幕上。
• 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和 髓母细胞瘤等。
• CT表现可见直接征象或间接征象,直接征象瘤 灶常以低密度为主,部分可见囊变或钙化。囊变 区呈低密度,钙化呈高密度,瘤灶根据分化程度 不同,增强扫描后显示出不规则、不均匀、不同 程度的强化,囊变区、钙化未见强化。间接征象 即占位征象,包括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正常结 构受推移和压迫变形、瘤周围水肿、脑积液和脑 疝。水肿表现为低密度。
星形细胞瘤
• 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 • 临床表现
灶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是星形细胞瘤最重要 的临床表现,确诊前数年就可以出现。神经功能 障碍和颅内压增高常在后期出现。 • CT表现
脑血管疾病及颅脑外伤的CT诊断
基底节出血
11
丘脑出血
12
13
脑干出血
14
脑干出血
15
脑室出血
16
脑叶的血肿大部分血管畸形引起的
17
脑室内出血与脉络丛钙化可以区分
18
脑瘤卒中
19
脑出血的演变
• 急性期血肿呈密度均匀、边界清晰的高密度影, CT值可达80HU,此为血液凝固、血清吸收、细 胞堆积所致 • 发病后数天,血肿开始溶解吸收,血肿边缘密度 降低,边界由清晰转为模糊。3-4周后,可转为 等密度,脑室内血肿则吸收较快 • 血肿吸收期,其周围可有毛细血管和神经胶质细 胞增生而形成略高密度的包膜,可呈环形强化, 可出现”牛眼征”
20
脑出血的演变
• 几个月后,小血肿CT上可看不到痕迹,较大的血 肿则可形成边界清晰的近水样密度的囊腔 • 血肿周围的脑水肿也呈动态改变,开始时水肿为 薄薄的一层,2-3周时最宽,此可能为溶解的血 肿边缘与脑水肿合在一起所致,脑水肿于第三周 后开始减退。与水肿和水肿有关的占位效应,也 呈同样的动态过程,发病后2-3周达到高峰,其 后逐渐减轻
2
腔隙性脑梗死
3
梗死6小时内,局部脑沟显示不清 梗死24小时后呈现大面积低密度区
4
5
5-1、13
6
出血性脑梗死(梗死后脑出血转化) 5-15、6-16
7
蛛网膜囊肿
8
枕大池囊肿
9
脑出血
• 常继发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瘤和血 管畸形等,出血性疾病、外伤和肿瘤等也 可继发脑出血。 • 发生率顺序:基底节区---脑干---小脑---皮 质下脑白质
46
47
48
36
37
38
颅脑外伤的CTMR诊断
急性硬膜下血肿由于蛛网膜无张力, 与硬脑膜连接薄弱,故与硬膜外血肿 比较血肿范围广,呈新月形。
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以下间接征象有助 于识别:
①脑白质挤压征;
②脑室系统受压变 形;
③脑中线结构移位;
④脑灰白质结合部 与颅骨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距离增 大。
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常为低密度,可为新 月形或梭形。此期血 肿包膜形成,凝血块 液化,蛋白质分解, 血肿内渗透压增高, 血肿外液体渗入,血 肿逐渐膨胀而成梭形。 增强扫描时血肿壁强 化。血肿壁可钙化。 血肿可再次出血而呈 混杂密度。
1、头皮血肿 2、颅骨骨折 3、硬膜外血肿 4、硬膜下血肿 5、蛛网膜下腔出血 6、脑挫裂伤
7、迟发性颅内血肿 8、脑肿胀和脑水肿 9、弥漫性轴索损伤 10、颅脑外伤的并发
症和后遗症
头皮下血肿:应注 意头皮下血肿的局 部及其对冲部位可 能伴存的颅骨和脑 组织损伤;
帽状腱膜下血肿: 出血于帽状腱膜下 间隙,出血范围较 广泛;
颅脑外伤的后遗症
4、硬膜下水瘤:外伤引 起蛛网膜撕裂,形成活 瓣,使脑脊液进入硬膜 下腔不能回流。也可因 硬膜下血肿液化后遗留。 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 月形水样低密度灶。
颅脑外伤的后遗症
1、颅盖骨骨折CT存在假阴性,要重视颅骨 平片的检查,顶部骨折可行3D成像;
2、颅脑外伤首选CT检查,但病情与CT表现 不符时,要行MRI检查;
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1、蛛网膜下腔出血来源 :软脑膜和皮层血管的破裂出血或脑内 血肿的破入。2、出血来源处往往积血较多。3、蛛网膜下腔出血 与脑室系统出血 互通。4、脑室系统出血的凝血块可导致梗阻性 脑积水。5、吸收快,2-3天CT即可阴性,一般为一周左右。
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的CT诊断与检查体会附1246例结果分析
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的CT诊断与检查体会附1246例结果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认为,颅脑CT扫描检查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结果,在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的诊断中极为重要。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 CT诊断结果分析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病人在临床中极为多见,既往脑血管意外病人往往不能及时区分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及其程度;颅脑损伤病人在影像学方面至多可以通过普通头颅平片了解到有无骨折情况,这在临床诊治中是绝对不够的,应用颅脑CT扫描后,诊断变得及时、简单和准确无误。
1 材料和方法1.1检查前的准备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者给予必要的镇静;去除所有头部的金属饰品如金属发夹、耳环等。
1.2应用SIEMENS SMOTO EMOTION 单层螺旋CT平扫。
1.3检查部位及注意事项常规采用轴位扫描,患者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扫描中心线重合,头颅在头架内摆平放正,在扫描过程中患者的体位须保持不动,对不合作的患者可采用镇静药物。
先以颅顶为准进床扫描定位像,再次以眼角与外耳孔的连线为基准线出床逐层扫描。
1.4检查参数常规采用8mm层厚,8mm层间距;必要时加用3—5mm薄层扫描,电压130kv,电流260mas;脑窗:窗宽80Hu,窗位35Hu;骨窗:窗宽1500Hu,窗位450Hu。
2 结果2.1脑血管意外病例大多数往往是出现身体机能障碍,病理原因一般分为充血性和缺血性脑病变,具体在CT上的表现分为脑梗塞、脑出血两大类。
扫描结果如下:共检查该类病人475例,其中出现脑出血114例,脑梗塞277例。
诊断准确率比较高。
2.2脑出血含两侧大脑半球、小脑、脑干的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
CT上出血灶形态表现典型,大多呈现为CT值50—80Hu的稍高密度灶,易于判断;出血量由点状至上百毫升不等,大部分病例都做了出血量的测定,并且在CT片上清楚地表达出来;部分脑梗塞病例第一次扫描未见异常(已排除出血),但建议短期内(8—12小时后)复查后均能发现梗塞灶,而且大多为大面积梗塞。
颅脑损伤的CT诊断
颅脑损伤的CT诊断颅脑外伤时,由于受外力作用的程度、着力点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按部位由外向内为头皮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脑膜及脑的损伤;按损伤程度临床分为轻、中、重度,并参照Glosgow分级法判断意识丧失及昏迷的程度。
放射诊断以部位和形态为主。
除前述涉及的头皮、颅骨损伤外,发生于颅内的有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脑血肿及弥漫性脑轴索损伤等,以及由此引起的脑水肿、脑疝。
在急性期之后,还可见到硬膜下积液、脑梗死、脑积水、脑萎缩等继发、后遗改变。
(一)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贴于颅骨内板,当颅骨骨折或脑膜血管断裂,出血使其与颅板分离,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约有95%的硬脑膜外血肿伴颅骨骨折,最常见的是脑膜中动脉因骨折而断裂,它的主干因颞部骨折而损伤,造成颅中窝的血肿;其前支从颞部向额顶部走行,骨折时造成额顶部血肿;后支较小,向颞顶部走行,骨折时造成颞顶部血肿。
此外枕部常在仰面摔伤或后方外力打击造成枕骨骨折,或伤及横窦造成枕部硬膜外血肿。
临床表现:伤后有短时原发昏迷,清醒后头痛、呕吐逐渐加重并再度昏迷。
中间清醒期的长短,视出血量多少及出血的速度决定,出血量大时,中间清醒期短,如不及时处置会很快形成脑疝。
CT表现:①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CT值约为50~70Hu。
凸向脑面的边缘光滑。
②好发于骨折处,尤其是脑膜中动脉分布区的骨折处。
③由于硬脑膜在颅缝处与骨结合紧密,故血肿不超越颅缝,但在矢状窦处由于矢状窦的破裂出血可越过中线。
④血肿下脑组织受压,可造成同侧的脑室受压变形或移位。
因硬脑膜外血肿一般较局限,而且有坚硬的硬脑膜相阻挡,故占位征较硬脑膜下血肿轻。
⑤慢性的硬脑膜外血肿,在血肿壁机化后形成厚的维组织膜,可钙化形成一层致密的壳壁。
(二)硬脑膜下血肿硬脑膜下出血的血肿聚集于硬脑膜下层与蛛网膜之间,呈新月形包绕于大脑表面。
主要创伤原因是脑组织处于快速运动时突然受阻,造成的减速性损伤。
头颅CT基础和常见脑血管病的CT诊断及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7
诊断:桥脑梗死(右侧) 治疗:神内保守治疗,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脑 循环,补液等,治疗1天后转院治疗。 出院状态:无明显改善。
病例分析7
小结: 病因? 高血压 部位? 桥脑梗塞(右) 血管? 基底动脉(桥脑动脉) 治疗? 神内保守治疗 预后? 不佳
鞍上池层面
鞍上池层面
前方为额叶 两侧为颞叶 中间呈五角星、或六角星形的结构是鞍上池 鞍上池周边是基底动脉环(威尼斯环、 Willis环) 后方是桥脑
CT检查的常用术语
CT值:CT值表示组织或病变的密度;人体各组织结构 不同,对X线衰减各异,形成不同的CT值,因此可以利 用CT值来鉴别组织的性质
CT值的单位是Hu(Hounsfield unit),水的CT值是 0Hu,软组织20-50Hu,骨骼1000Hu,空气-1000Hu,脂肪20~-120Hu,血肿一般50-90Hu
病例分析 03133172
小结: 病因? 高血压 部位? 小脑出血(右) 血管? 基底动脉(小脑动脉) 治疗? 神内保守治疗 预后? 尚可
病例分析3
病史:男,55岁,眩晕、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无 力10天,逐渐加重伴语言不清,饮水呛咳9天。急 诊收入院。
既往史:无高血压病史,吸烟30年,饮酒30年。
上眶耳线(SML):为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中 点至的连线。
头颅CT扫描常用基线
头颅CT扫描技术
头颅CT检查多用横断层面,患者仰卧于检查床 上,头部深入扫描架的孔内,扫描基线多用听 眦线(CML),即眼外眦与外耳孔的连线
可选用5毫米层厚,由基线开始依次连续向上 扫描至颅顶部
头颅CT增强扫描即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后再扫描 的方法,定位及扫描方法与平扫相同,静脉注 射对比剂约50ml,流速2.5ml/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1246例CT诊断与检查分析
张伟万
怒江州人民医院放射科 673100
摘要目的:通过扫描的7961人次中所有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评价CT在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以提高对CT征象认识和诊断水平。
方法:应用SIEMENS SMATOM Emotion单层螺旋CT机进行平扫。
结果:对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的病例的诊断准确率达到100%,CT对颅脑疾病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
结论:颅脑CT扫描检查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结果,在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的诊断中极为重要。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CT诊断;结果分析
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损伤病人在临床中极为多见,既往脑血管意外病人往往不能及时区分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及其程度;颅脑损伤病人在影像学方面至多可以通过普通头颅平片了解到有无骨折情况,这在临床诊治中是绝对不够的,常常让临床在损伤及其程度方面不能确切掌握,病人得不到及时、对应的治疗。
但应用颅脑CT扫描后,诊断变得及时、简单和准确无误。
CT以其高密度分辨能力和断面成像等优点大大地补充了以往常规X线诊断影像技术的不足。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查前的准备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者给予必要的镇静;祛除所有头部的金属饰品如金属发夹、耳环等。
应用SIEMENS SMOTO Emotion 单层螺旋CT平扫。
1.2 检查部位及注意事项常规采用轴位扫描,患者仰卧,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扫描中心线重合,头颅在头架内摆平放正,在扫描过程中患者的体位须保持不动,对不合作的患者可采用镇静药物。
先以颅顶为准进床扫描定位像,再次以眼角与外耳孔的连线为基准线出床逐层扫描。
1.3 检查参数常规采用8mm层厚,8mm层间距;必要时加用3~5mm薄层扫描,电压130kV,电流260mas;脑窗:窗宽80Hu,窗位35Hu;骨窗:窗宽1500Hu,窗位450Hu。
2 结果
2.1 2003年7月~2006年9月30日扫描7961例次,检查该类病人475例,其中出现脑出血114例,脑梗死277例。
诊断准确率100%。
2.2 脑出血含两侧大脑半球、小脑、脑干的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
CT上出血灶形态表现典型,大多呈现为CT值50—80Hu的稍高密度灶,易于判断;出血量由点状至上百毫升不等,大部分病例都做了出血量的测定,并且在CT片上清楚地表达出来;部分脑梗塞病例第一次扫描未见异常(已排除出血),但建议短期内(8~12小时后)复查后均能发现梗塞灶,而且大多为大面积梗塞。
2.3 颅脑损伤病例大多为打架、斗殴、车祸、工程施工人员受伤、意外事故等,大多在受伤后即送我科扫描,但限于我州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情况,相当一部分病人送到我科时已是数小时或数天以后。
共检查该类病人771例,其中脑实质出血225例,硬膜外血肿101例,硬膜下血肿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颅骨骨折336例,颅脑损伤病例中头皮损伤,单纯性头皮血肿者均不在统计之内。
2.4 颅脑损伤的CT表现因受伤情况不一而呈多样化和复杂化。
但都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具体的出血灶和骨折线,包括轻者一般为单纯性脑实质出血灶或单纯性骨折,重者往往出血和骨折并存;往往伴随着由颅骨凹陷性骨折和中线结构的偏移,极重者往往是多发性出血和多发性骨折并存;尽管CT上表现较为复杂,但都能分辨和描述,并且在CT片上清楚地表达出来供临床医师参考。
3 讨论
3.1 2003年7月才购进了单层螺旋CT机之前,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像诊断只能头颅平片,只能了解有无骨折情况,具体有无颅脑损伤、有无出血及其出血部位、范围和程度都无法得知,这对于治疗是极为不利的。
自我院购进单层螺旋CT机并投入使用后,急危重症病人,随到随做,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无误的诊断结果。
为病人的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从而抢救了更多的病人,也减少了我州病人的转院率,节省了患者和医保的医疗开支,使广大群众真正受益。
3.2 脑血管意外病例在CT检查中可以明确判断是充血性和缺血性脑改变及其程度。
即具体在CT上的表现分为脑梗塞、脑出血两类。
脑出血含两侧大脑半球、小脑、脑干的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
CT上出血灶因部位、扫描时间的不同而表现不一,但都呈现为CT值为50~80Hu的稍高密度灶,易于
判断;还可以测量出血多少层面及每一层的大小;出血量由点状至上百毫升不等,大部分病例都可以做出血量的测定,供临床参考;还可以判定有无合并脑水肿、脑疝的形成及其程度。
由脑部占位出血者,还可以观察到占位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等。
脑梗塞病例则表现为相对低密度的点状、片状改变,第一次扫描可能未见异常,但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即排除了出血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治疗。
建议短期内复查后均能发现确切的梗塞性,而且大多为大面积梗塞。
除了出血灶、梗塞灶外,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病灶周围的水肿带。
3.3 颅脑损伤病例中头皮损伤、单纯性头皮血肿者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但诊断价值不大。
骨折及出血的CT表现因受伤情况不一而呈多样化和复杂性。
可以很简便地区分出脑实质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骨骨折情况。
可以观察到具体的出血灶和骨折线,包括轻者一般为单纯性脑实质出血或单纯性颅骨骨折;重者往往骨折与出血并存;极重者往往是多发性出血和多发性骨折并存,并合并有脑疝的形成。
尽管CT上表现较为复杂,但都能分辨和描述。
3.4 除了出血性、梗塞灶外,隔期复查可以观察到出血、梗塞经治疗后的改变,即根据病灶范围、密度的变化判断治疗的效果,方便临床调整治疗的计划;远期复查还可以观察到出血、梗塞后的脑积水、脑软化、脑萎缩等等,对于远期治疗也有极大好处。
3.5 急重症患者检查时常伴有神志不清等精神症状,不能很好配合检查,给检查带来一定难度,甚至有时图像质量太差,而发生误诊或漏诊,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1)对于急症病人随到随检查,摆放位置时要做到快、准、轻,尽可能减少搬动,对于不能平卧病人可以侧卧,只要保持扫描线与听眦线平行即可。
(2)急性重症患者做CT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前来以防止意外,对烦躁不安不能配合者可以给予镇静药物。
(3)在扫描过程中由于病人躁动而造成图像上有伪影时应及时记录下相应层面以便补扫描该层面,对有怀疑或不确切时应改薄层对可疑层面进行扫描。
防止漏诊。
参考文献
[1]李松年,唐光鉴.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9.10:79—
92,1230—1236
[2]许达生,陈君禄,黄兆民,临床CT诊断学CT诊断要点、少见征象与误诊分析。
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2:1—2
[3]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13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