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体育与健康科学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题,每题25示,共70分)
1."负重耸肩"可以发展下列哪些肌肉的力量
A.胸大肌和胛提肌
B.斜方肌上部和菱形肌
C.肩胛下肌和胸小肌
D.斜方肌下部和菱形肌
1.【答案】B。
解析:负重耸肩对于上部肌群来说主要是斜方肌上部和菱形肌在收缩,因此答案选B。
2.游泳时若水温过低,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其痛觉可沿下列哪一神经传导
A.股神经
B.腓总神经
C.胫神经
D.闭孔神经
2.【答案】 c。
解析:颈神经是传导腓肠肌痉挛的神经。
3.下列哪一腺体,不属于于内分泌腺
A.肾上腺
B.汗腺
C.松果体
D.甲状腺
3.【答案】C。
解析: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性腺均为内分泌腺,汗腺、唾液腺和胃腺均为外分泌腺,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4.儿童少年时期,经常进行超负荷训练容易导致
A.骨加快生长
B.骨密质增厚
C.骨过早骨化
D.骨小梁重新分配
4【答案】C。
解析:依照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不宜过早地从事过多、过
重的力量练习,避免过早骨化.
5.投掷铁饼时(以右手为例),完成向左转体的腹部肌肉是
A.左侧腹内斜肌与右侧腹外斜肌下固定收缩
B.左侧腹外斜肌与右侧腹内斜肌下固定收缩
C.左侧腹内斜肌与左侧腹外斜肌下固定收缩
D.右侧腹内斜肌与右侧腹外斜肌下固定收缩
5.【答案】B.解析:右手投掷铁饼,向左转体,左侧腹外斜肌发挥主要力量,右侧腹内斜肌进行带动收缩,配合向左转体。
6.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在积极收缩,但仍被拉长,其收缩形式是
A.缩短收缩
B.离心收缩
C.等长收缩
D.等动收缩
6.【答案】B。
解析: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这种收缩称为拉长收缩,又称离心收缩。
7.感受肌肉张力变化的感受器是
A.腱器官
B.肌梭
C.壶腹山脊
D.囊斑
7.【答案】 A。
解析:腱梭或称腱器官,是位于肌腱、肌腹与肌腱连接处或腱鞘内的一种张力感受器,由包被在结结组织囊中的一些胶原纤维束与缠绕于胶原束之间的感觉神经末梢组成。
8在长跑运动中出现"第二次呼级",表明人体肌能水平已经达到
A进入工作状态
B.疲劳状态
C.恢复状态
D.相对稳定状态
8.【答案】 D.解析:“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
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这称为稳定状态。
9.健身走的主要能量供应系统是
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无氧酵解系统
9.【答案】C。
解析:有氧氧化系统能够持续地长时间供能,是长时可耐力运动中占支配地位的能量系统. 当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氧的需要时,如长时间耐力运动,运动所嚣的ATP主要由该系统提供。
10.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严生大量酸性物质,血液中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的物质是
A.磷酸
B.血红蛋白
C碳酸
D.磷酸氢钠
10.【答案】D.解析:乳酸属酸性物质,而破酸氢钠属碱性,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小苏打,二者发生中和反应,也就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变化。
11下肢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3000m跑
B.1500m跑
C.800m跑
D.I00m跑
11.【答案】D.解析:肌肉中快肌好维占优势是速度素霞嚣要的结悔基础,快肌纤维百分比越高,快肌纤维越粗,肌肉的收缩速度越快,产生的力量越大。
12.中长跑比赛开始后不久,运动员常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
A过度紧张
C.假稳定状态
D.真稳定状态
12.【答案】B.解析: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征。
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极点”出现后,采取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等自我缓解措施,生理机能低下综合征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13.为了有效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在进行跳深练习时,股四头肌的收缩属于
A.离心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张收缩
D.超等长收缩
13【答案】D。
解析:本题涉及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考察考生对几种骨骼肌收缩形式的掌握程度。
肌肉在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又称向心收缩);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静力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速度,且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收缩称为等动收缩。
屈膝纵跳时,股四头肌先被拉长,做离心收缩,然后再做等张收缩。
也被称为超等长收缩。
14.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力量运动疲劳与恢复的特点是
A.容易疲劳,不容易恢复
B.不容易疲劳,不容易恢复
C.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
D.不容易疲劳,容易恢复
14【答案】C。
解析:青少年儿童参与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容易疲劳,但是恢复速度也快。
15.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前,对学生检查的重点应放在
A.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
B.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
15【答案】D。
解析:赛前体格检查:检查的重点应该是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如测安静脉搏、血压、心脏听诊、X线胸透、关节检查和询问近期的伤病情况。
必要时应做功能试验。
如果发现慢性病和身体其他异常情况时,应作进一步特殊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液生化、尿常规、心电图及X线摄片。
16.某同学有轻度扁平足,功能检查良好,在体育健康分组是应将其安排在
A.基本组
B.准备组
C.保健组
D.医疗体育组
16【答案】A。
解析:功能试验反应正常,常运动者应安置在基本组。
17.具有甜度低、口感好、渗透压低、胰岛素反应低以及无胃肠道反应等优点的糖果是
A.葡萄糖
B.果糖
C.多糖
D.低聚糖
17【答案】D。
解析:由3~10个单糖组合而成的低聚麦芽糖具有独到之处,它渗透压低、甜度低、口感好、胰岛素反应低,有利于补充血糖,使大脑和肌肉在运动时不断吸收糖,从而提高耐力,延缓疲劳并加速运动后的恢复。
18.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损失导致前臂出血时,应及时指压
A.锁骨下动脉
B.肱动脉
C.尺动脉
D.桡动脉
18【答案】B。
解析: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
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
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叠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
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
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
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19.《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是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评定青少年体育健康水平
A.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
B.身体形态,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
C.体育锻炼,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
D.体育意识,体育动机和体育兴趣
19【答案】B。
解析: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强调,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形态、机能和素质。
20.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体育逐渐完成了“活动”向“课程”的转变,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的思想推动了这一转变
A.夸美纽斯
B.卢梭
C.古茨穆茨
D.杜威
20【答案】D。
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强调以活动为中心,后期强调把活动转变成体育课程。
21.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前,教师要求学生回顾,重复已经形成的动作技术
和运动情景,这种训练属于
A.表象训练
B.模拟训练
C.认知训练
D.暗示训练
21【答案】A。
解析:题干中描述,让学生进行回顾和重复以前的训练,更多的是利用学生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训练。
22.根据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对体育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调整的策略形式属于
A.练习策略
B.选择性注意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学习认知——调控策略
22【答案】D。
解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给与学生及时评价和调控属于认知策略里调控策略。
23.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这种学习属于
A.合作学习
B.发现式学习
C.自主学习
D.探究学习
23【答案】A。
解析: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同一个小组之内,对学习任务有明确的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
题干符合合作学习的概念。
24.学生在学习任何技术动作时,都会经历“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符合
A.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的规律
B.体育运动乐趣规律
C.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D.运动负荷变化规律
24【答案】C。
解析:题干中描述从不会到会,不熟悉到熟悉,这描述了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由泛化到分化的过程。
25.在制定一次体育课教学目标时,除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外,还应重点考虑
A.领导评价
B.同行评价
C.单元计划
D.教学环境
25【答案】C。
解析:每一次体育授课,确定教学目标,除了学情与环境之外,应该考虑是否符合单元计划的要求。
26.下列踢球方式中,可以踢出“香蕉球”的是
A.脚背外侧踢球
B.脚跟踢球
C.脚背正面踢球
D.脚内侧踢球
26【答案】D。
解析:香蕉球需要踢出一定的弧度,一般可以采用脚内侧踢球来确定。
27.篮球比赛中,下列哪一种情况裁判员不应判球出界违例
A.球触及边线、端线
B.球触及篮板上沿
C.击球员的前方
D.击球员的外侧
27【答案】B。
解析:篮球比赛中,当篮球碰到篮板上沿不算出界,球落下可以继续比赛。
28.在排球扣球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最佳击球点,在扣球人什么位置
A.击球员的前上方
B.击球员的正上方
C.击球员的前方
D.击球员的外侧
28【答案】A。
解析:排球跳起扣球时,准确的扣球时机非常重要,位置也是,应该在扣球肩的前上方,才能使球落地点在有效区域之内。
29.双杠”分腿坐——分腿坐前进”的练习,保护着应站在
A.杠内,面对练习者
B.杠内,练习者的后方
C.杠外侧,练习者腿前
D.杠外侧,练习者腿后
29【答案】C。
在进行双杠分腿坐——分腿坐前进时,保护者应站在杠外侧练习者前侧,一手握其上臂给与助力。
30.在逆风的情况下投掷标枪时,出手角和仰角应
A.出手角大些,仰角大些
B.出手角小些,仰角大些
C.出手角小些,仰角小些
D.出手角大些,仰角小些
31.1978年11月16日,邓小平同志为太极拳的题词是
A.弘扬民族文化
B.强身健体
C.发展太极拳文化,造福人类健康
D.太极拳好
31【答案】D。
解析:邓小平同志题词为“太极拳好”。
32.在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行为设计中,应突出学生自主行为的教学环节是
A.队列队形练习
B.教师集中讲解
C.教师集中示范
D.进行相互评价
32【答案】D。
解析: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环节,应该在学生相互评价上,彼此之间进行评价。
33.现代教学评价注重个体差异评价,其内涵是
A.个体水平与平均水平相比
B.个体水平与标准规定相比
C.个体水平前后之间的比较
D.个体水平与合格标准相比
33【答案】C。
个体差异评价主要是同一个评价对象,在不同时期内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例如“女大十八变”。
34.在进行“学练简单,易掌握的技术动作”教学时,宜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A.分解法
B.完整法
C.直观法
D.语言法
34【答案】B。
解析:在进行动作技术结构比较简单的动作技术教学时,一般采用完整教学法。
35.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综合感知类教学方法
A.提示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比赛法
35【答案】D。
解析:比赛法更多的是,集中多种感知应用的一种方法,演示法是直观感知类。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为避免运动损伤,应如何做好准备活动?
【参考答案】
准备活动的强度根据赛前神经系统兴奋性高低安进行安排,对于兴奋性高的运动员可以安排一些强度小、节奏慢的工作,兴奋性较低时则做些强度大、节奏快的准备活动,以此来调节运动员的兴奋性使之达到适宜的程度。
做准备活动时,先做一些全身性活动,身体微微发热后再做专门性练习,即与比赛或训练相似的模仿练习。
准备活动持续时间的长度、强度、大小及与正式参赛之间的间隔长短,应根据年
龄、季节、训练水平而定,年龄小,训练水平差或温暖的季节中,准备活动不宜做得太久,与正式参赛之间间限2-3分较为适宜。
37.体育教学计划分为哪几个层次?并说明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参考答案】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全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课时计划。
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无法评价。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衡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38.体育课堂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评价教师的表现?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目标确定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状况,领域目标具体、可评价,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准备:课前根据教材以及教师指导用书,认真备课,着轻便服装上课,布置好场地和器材。
教学内容:教材内容选择合理符合本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教材搭配科学,注重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有完整的教学程序,教法灵活有效,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效果显著组织形式新颖,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合理,有较强的科学性.从实际出发,场地器材布置使用合理,能运用电教手段进行体验教学。
教学效果:目标的达成度科学实际。
教学步骤清晰,教学重点突出。
师生的精神状态饱满,教师能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表现:教态亲切自然,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简洁清晰,使用体育术语。
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示范动作准确,保护与帮助到位正确。
三、案例分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9.某高校高中开设校本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为拓展训练的“克服心理障碍高台跳下练习。
见图1”
在第一次课上,老师直接让学生从3米处尝试跳下,只有个别学生表示敢跳,但多数学生往后退缩。
这时,教师开始讲解,本次数学目的与意义,跳下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并着重指出"这梓训练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可以培养我们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
教师用轻松优美的动作做了示范后,首先要求学生从1米跳台开始试跳,体会落地的感觉,克服心理障碍。
接着,让学生分别从2米、3米的高台进行跳下练习,为了学生安全,增加了保护措施,放置了海绵垫。
通关练习80%的学生基本“过关”。
(1)本次教学安排存在什么问题?
(2)校本课程开发有什么意义?
39【参考答案】
1.本次教学安排存在什么问题?
跳高台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不怕挫折困苦的精神意志品质的一堂课程,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信心、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及照顾学生当前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认同感。
在这节课程中, 1.该老师在没有任何技术讲解及保护的情况下直接进行3M跳台跳跃练习,会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2.在学生出现胆怯心理之后开始讲解跳台的目的意义与技术动作,讲解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及意志品
质培养不足,会造成兴趣缺失及胆怯心理不消除等现象. 3.教师在师范过程中只有一次师范就组织学生练习,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 4.讲解不细致,针对易犯措误,重点保护位置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没有详细讲解。
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安全运动意识.
2. ( 1)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a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 2)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
( 3)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此外,校本课程开发,也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民主化既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适当地简政放权,也要求教育单位或学校真正将教师、学生作为'主人",充分发挥真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校办得更有特色、教师的教学更有特点,同时,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是课程体系对此做出的相应调整与重构的结果,是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40.在某高中,某同学向李老师请教:“老师,我参加下个月的校运会,报了100m跑和跳远,我在练习的时候,前70M还好,跑到后30m就感觉跑不动了,这是什么原因?李老师听后很高兴,就给他讲解:
1.请用运动生理学解析该同学最后30m跑不动的原因。
2.提出两个能提升后30m跑步能力的训练方法。
40.【参考答案】
l.ATP是一切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但体内ATP的贮量有限,在它消耗的同时,必须重新合成ATP,
人体内重新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磷酸肌酸或CP的分解、糖无氧酵解(以下简称糖酵解)和三大能源物质的有氧氧化三条途径,对应这三条途径,人体有三个基本的能量系统,即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ATP-CP系统是由ATP和CP构成的能量系统,其供能时的能量来源于ATP和C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因此,该系统又称为磷酸原系统. A 丁P在肌肉中的贮存很少,若以最大功率输出,仅能维持2s左右。
当运动的持续时间在10s以上且强度很大时, ATP-CP系统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要;此时,运动中再合成ATP的能量主要由糖酵解来提供。
糖酵解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由于最终产物是乳酸,故有人又称其为“乳酸能系统”。
乳酸在肌肉产生后可扩散进入血液,虽然血液中有酸碱缓冲对可以缓冲它,但乳酸产生过多过快,就会在体内聚积,超过了机体的缓冲能力和耐受能力时,会破坏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限制糖的进一步酵解,影响ATP的再合成,导致机体疲劳。
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H
20和C0
2
的过程
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该系统是三个能量系统中最复杂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气充足时都能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再合成ATP。
由于糖,特别是脂肪的贮量大,且无乳酸产生,故有氧氧化系统能够持续地长时间供能,是长时间耐力运动中占支配地位的能量系统。
当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氧的需要时,如长时间耐力运动,运动所需的ATP主要由该系统提供。
由于百米跑运动属于短跑项目,时间较短,属于无氧运动,因此靠乳酸能系统供能。
而该同学是高中生,肌纤娃中糖原存量较少,供能能量较少,同时耐乳酸能力较弱,因此会出现后30米跑不动现象。
2.变换节奏跑、负重跑、单脚跳、负重高抬腿和高抬腿、400米冲刺跑、仰卧腿上举、仰卧起腿、坐式缩腿。
四、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题,共20分)
41.高二年级篮球选项课,男生40人,教学内容为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组合技术。
(见图2),新授课。
教学条件:篮球场两块,篮球40个。
设计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内容的学练方案,并以有效性与可行性角度说明学练方案的设计意图。
(请按提供的表格格式在答题卡上作答)
(图2)41【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