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斗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斗笠》课件PPT

《斗笠》课件PPT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 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上, 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 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 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 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 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 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 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 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
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诗歌 。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感悟诗中浓浓的乡情,暖暖的 母爱。
1.这一小节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浓浓的 母爱?
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 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2.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 的心愿?
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 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五年级语文上册《斗笠》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斗笠》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生活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几个年级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节课《斗笠》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斗笠这一具体物品的认识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知识面。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写作和口语表达的反馈,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斗笠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所象征的勤劳、坚韧精神。同时,我会告诉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欣赏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发现身边的美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5.情感教育,价值观引导: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结合斗笠的制作过程,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体会劳动的尊严和快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斗笠》时,我将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古代农耕生活的画卷,画卷中农民戴着斗笠辛勤劳作的场景。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农民戴的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逐渐提高,但分析课文内涵和写作技巧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3.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写作存在畏惧心理,教师应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课堂练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斗笠教案

斗笠教案

《斗笠》教案望洲完小杨帆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母爱2、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教师适当地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诗歌优美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深沉的、无私的母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思念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

2、体会诗人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体贴、孝顺父母。

重难点。

关键1、体会一顶斗笠里包含着的深深的母爱。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斗笠,同学们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斗笠)这就是斗笠,它是农村劳动人民戴在头顶用来遮阳挡雨的工具。

2、谁来戴一戴。

大家想象一下这位同学戴上后像什么?(蘑菇、大伞)3、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

在故乡每一顶斗笠就是一个故事,就有一段历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首小诗《斗笠》(板书课题)二、欣赏诗歌整体感知(大家先来听一听这首小诗)1、教师范读2、学生读文(大家像老师这样静静的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在这首诗里,是谁在跟谁说话?)指名回答(是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在叮咛即将远行的儿子带上故乡的这顶斗笠,因为斗笠里有母亲的爱。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仔细的品读这首诗)三、理解诗歌体会意境1、师生合作学习第一小节师:谁来朗诵第一小节。

谁再来试试。

师:大家想想看,挺直的身影是什么样的身影。

指名回答师:那娘又希望儿子做一个怎样的人了?指名回答师:那让我们带着母亲的期望再次朗读第一小节。

2、师生合作学习第二小节a、指名读第二小节(母亲不仅把对儿子的期望编进了斗笠,而且把故乡的鸟鸣也编了进去。

)b、师:老师说过,诗歌的美往往反映在诗的意境上。

我们来看看这一句“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现在大家轻轻的,慢慢的,用心去读,那个最美的字就会蹦出来了。

指名读“静静的夜晚,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c师:为什么要用“滑”这个字了?那在这里,母亲的希望又是什么?妈妈怕远在他乡的孩子睡不着觉,把故乡的鸟鸣也编进了斗笠,静静的夜,母亲希望斗笠里的鸟鸣能滑进儿子的梦,伴着儿子轻轻的入睡。

《斗笠》教学设计

《斗笠》教学设计

《斗笠》教学设计《《斗笠》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反复、比喻等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补充,并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独有的美的语言,想象美的画面,升华美的情感,产生审美愉悦。

欣赏诗歌意象的神奇与美妙,喜爱诗歌美的语言。

3.感受暖暖的亲情,激发热爱父母的情感。

4.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受通过朗读与交流等形式表达。

学习内容分析: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中新奇的意象之美,了解诗人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难点:体会这顶斗笠所包含着的深深的母爱。

学生学情分析已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初步了解学习诗歌的方法。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入情入境的引读方式。

具体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反复、比喻等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补充,并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独有的美的语言,想象美的画面,升华美的情感,产生审美愉悦。

欣赏诗歌意象的神奇与美妙,喜爱诗歌美的语言。

3.感受暖暖的亲情,激发热爱父母的情感。

4.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受通过朗读与交流等形式表达。

师生活动:一、导入都说故乡,是一根古老的藤,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

虬劲的枝蔓里,写满了思念、宽容、等待,凝聚了过去、现在、未来。

都说,母爱是一片深情的海。

描绘着春天最美的画卷,博大的胸怀里,贮藏着憧憬、思念、眷恋,充满着欢乐、关爱、希冀。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这样的小诗,它是一根藤,更是一片海。

想读吗?二、初读,了主旨1、自由读诗。

2、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把这一情感倾注在什么上?知道斗笠吗?(板书:斗笠)师:儿子在离开家乡的时刻,母亲没有什么好礼物相送,只吩咐儿子戴上一顶斗笠。

课件出示“孩子,带上这顶斗笠吧。

”指名读,齐读。

读一读诗歌,看看“孩子,带上这顶斗笠吧。

”这个句子在诗中出现了几次?(5次) 师:多次使用同一句式来表达的方法叫“反复”的写法,这种写法使诗歌耐人寻味,让人产生话说完了而情意还未尽的感觉。

《斗笠》教学设计

《斗笠》教学设计

《斗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斗笠》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斗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农村生活,了解斗笠的制作工艺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斗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喜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斗笠》这篇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和理解《斗笠》这篇课文中的深层次意义。

2.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解读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阅读课法:通过阅读原文和辅助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创设学生的情感体验。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阶段一:导入1. 呈现一幅古代农村生活的图片,并问学生对这幅图片有什么看法。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图片中的人在做什么?他们是农民吗?他们的工作有什么困难?阶段二:阅读理解1. 教师导读课文《斗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大意。

2. 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学生配对合作,互相问答课文中的问题。

4. 整个班级一起讨论,分享各自的答案。

阶段三:词汇学习1. 教师呈现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感知这些词汇的意义。

2. 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解释和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阶段四:深入理解1.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探究《斗笠》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交流彼此的观点。

阶段五:写作训练1. 学生根据《斗笠》这篇课文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农村生活的短文。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

3. 整个班级一起分享优秀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并理解《斗笠》这篇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掌握诗歌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受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斗笠》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

2.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讲解。

3.分析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4.朗读和感受诗歌。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2.引出诗歌的背景:《斗笠》是一首描写中国农村生活的诗歌。

3.介绍作者:汪曾祺是一位著名的现代文学家,他在这首诗中展示了农村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步骤二:讲解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1.韵律的讲解:诗歌有特定的音乐性,即韵律。

请同学们朗读《斗笠》这首诗,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2.修辞手法的讲解:诗歌中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在诗歌中找出这些修辞手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步骤三:分析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们对《斗笠》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它的主题是什么?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主题的思考。

3.小组汇报: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四:朗读和感受诗歌1.分角色朗读:将《斗笠》分成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按照角色朗读诗歌。

2.讨论感受:让学生分享朗读诗歌的感受和体会,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创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斗笠》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篇短文或一首诗歌。

四、教学反思本课是《斗笠》的第二课时,通过介绍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以及分析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意义。

通过朗读和创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本课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语文兴趣的大斗笠教案

激发语文兴趣的大斗笠教案

话题描述:本篇文章将围绕“激发语文兴趣的大斗笠教案”展开,从教师角度出发,探究如何通过大斗笠教案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一、教学背景语文教学一直被视作国民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学生接触方式的改变及诸多外部因素的干扰,许多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了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如在大背景下保证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参与及高度认可成为当下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教学目标通过大斗笠教案,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动探究,增强其学习兴趣及参与,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教学设计1、任务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情感参与,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时,可以放映一些与思维教学有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思维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让学生发表一些自己对于思维教学的看法。

2、知识讲解和实践可以从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入手,尤其是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语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探讨其时代背景、内涵、应用和意义等,从而建立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文学素材,比如民俗故事、现代名家作品等,让学生自行观察、思考、表达、创意,促使学生对于文学的“看、读、感、想、写”的能力得以提升。

在实践方面,可以在校园内与学生一起带领他们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比如分角色表演、主题写作等,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语文教学的深刻内涵。

3、任务反思和总结在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对课程的整个过程展开评价,包括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得到有益的反馈并对接下来的教学做出相应调整。

四、教学效果通过大斗笠教案的设计,学生的兴趣得以有效激发,比如他们对于文学素材、思维教学的关注度得到提升;文学素材的阅读、理解、应用、创意等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所增强。

从教育理论来看,大斗笠教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我们相信,通过这样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点得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内涵也得以提升,所有这些都将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标志着语文教学更加健康、稳定、富有活力的发展。

最新五年级语文《斗笠》教案(精品)

最新五年级语文《斗笠》教案(精品)

五年级语文《斗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深母爱。

教学难点: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创作诗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指名说板书:做故乡的蘑菇听故乡的声音斗笠感故乡的温暖闻故乡的芬芳戴故乡的明月二、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同座的为一组再读课文,一个读一个听,说说自读后或者听后的感受或者疑问。

开始!a 、读b 、指名说自读后或者听后的感受或者疑问.2、师小结: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刚才认真读了,也认真听了。

是呀,“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今天这节课很多地方我们会用到这一方法。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讲解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读诗)(2)这一小节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浓浓的母爱?(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3)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希望孩子在外能身体健康,堂堂正正做人)(4)你能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5)师评价(6)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提高艺术鉴赏力。

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只要用心体会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2、小结学第一节的方法。

(出示)齐读:(1)自由读诗 (2)找出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

(3)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4)将你的感受通过声音的变化朗读出来。

3、运用以上方法学习以下(2——5小节)中自己喜欢的小节。

然后小组合作学习。

四、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讨论: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老师提示:伞、碗……2、说一说: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3、交流: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4、喜欢整篇课文的同学请你们一起大声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吧!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结构美和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想象美。

《斗笠》教案

《斗笠》教案

《斗笠》教案《斗笠》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斗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斗笠》教案1【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在身体基本动作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动作技能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潜能,喜欢尝试一些新奇的玩法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动作。

与同伴也开始出现一些合作关系,来获得对身体运动的经验,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

“助跑跨跳”是幼儿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训练之一,助跑跨跳过一定障碍物能使他们获得对自己身体发展的自信心。

在活动中我将利用斗笠连成不同的长度,让孩子自己设计一些挑战自己的机会,通过自由尝试、集体分享和挑战赛等形式让发展水平不一的孩子得到最大的助跑跨跳的能力发展。

【活动目标】1、积极探索斗笠新玩法,体验斗笠游戏的乐趣。

2、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腿部力量。

3、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及挑战困难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助跑跨跳动作要领:助跑跨跳要想跨得远就要快跑,然后用力蹬地向前跨腿。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斗笠、音乐、椅子、能量球若干、秒表。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斗笠变变变。

教师带领幼儿手拿斗笠以开火车的形式各种热身活动。

(跑、滚、举高、下蹲、转)(二)基本部分1、探索分享各种斗笠的玩法。

2、引导幼儿探索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1)教师抛出问题,幼儿讨论。

“小朋友们想到了许多斗笠的玩法,现在我可要要考考你们,如果三个斗笠连在一起,有什么办法能一下子越过去呢?”(2) 请个别幼尝试,引出助跑跨跳的内容(3) 三人一组,幼儿自由分组练习助跑跨跳,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

(4) 集体分享幼儿助跑跨跳的经验,教师小结并讲解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助跑跨跳要想跨得远就要快跑,然后用力蹬地向前跨腿。

)3、跨跳PK赛。

(1)集体练习三个斗笠的助跑跨跳。

(2)个人PK赛:挑战四个斗笠的助跑跨跳。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斗笠》教案及资料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斗笠》教案及资料

学校语文五班级上册《斗笠》教案及资料-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感情细腻、真挚的现代诗。

本诗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嘱咐即将远行的孩子戴上家乡的斗笠,表达了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

尤以诗句“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回旋反复吟咏,奈人寻味。

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笠”,正确规范地书写“笠、戴、蘑、菇、袭、熄”,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艺,感悟诗中浓浓的乡情,暖暖的母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读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感受母爱。

激发同学感谢母亲、宠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从文本感受母爱,从生活的点滴体验亲情的无处不在及宏大。

课时支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词。

2.配乐朗读课文。

3.谈读文的感受——母爱。

二.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组织自学。

2.汇报自学。

集体沟通,师随机指导,读中感悟:a.你觉得“编进的鸟鸣”会有怎样的声音?读到这里你的脑海消灭了怎样的画面?b.“家乡的声音”会是怎样的?诗句让你想起了怎样的情景?c.在你心中“明月”、“不熄的灯”可以干什么?有何作用?(带来光明、温存、信念、士气等允许同学畅谈,引导同学感受孩子是母亲的期望,其中渗透着浓浓的母爱。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诗节。

3.借助课文结构图师生合作背诵诗歌。

三.联系生活,升华情感。

1.争辩: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2.说一说: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每天的养分早餐、洁净舒适的卧房、分散爱心的药丸、温存贴心的毛衣……)3.齐读《游子吟》沟通: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感受母爱,感谢母亲,激发宠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四.实践作业。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阅读有关亲情的文章、诗歌。

(推举:《同步阅读》之《慈母情深》、《我的母亲》等)3.有爱好的同学可选一个体现母子情的事物,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自创诗歌。

备课参考让诗歌点亮读者的眼睛——谈五班级上册《斗笠》的创作与观赏《斗笠》这首小小的诗歌于2021年6月16日在《后,引起了一些反响。

斗笠教学设计范文

斗笠教学设计范文

斗笠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斗笠的起源、种类和制作工艺。

2.学习如何正确佩戴斗笠。

3.掌握斗笠的基本用途和保养方法。

教学准备:1.斗笠样本、图片和视频资源。

2.绘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3.PPT演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PPT展示几幅斗笠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斗笠,并鼓励他们分享所知。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斗笠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强调其在古代农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展示不同地区和用途的斗笠样本,讲解不同种类的特点和材料。

3.阐述斗笠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择材料、切割、缝合和装饰,展示视频资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制作斗笠模型(30分钟)1.提供绘画纸、彩色笔、剪刀和胶水等制作工具,并向学生讲解制作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斗笠的形状和颜色,并进行绘画和剪裁。

3.学生完成模型后,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解他们选择的创意和设计理念。

四、斗笠佩戴演示(20分钟)1.选取一个适当的斗笠样本演示如何正确佩戴,说明佩戴的重要性。

2.强调佩戴时要注意头围的大小和松紧度,以便保证舒适和稳固。

3.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进行佩戴练习,并纠正错误的佩戴方式。

五、斗笠的用途和保养(20分钟)1.介绍斗笠的基本用途,如防晒、遮风避雨和装饰等。

2.讲解斗笠的保养方法,包括定期清洁、避免弯曲和暴露于阳光下等。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平时使用斗笠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1.总结学生学到的关于斗笠的知识和技巧。

2.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斗笠模型,并讲解他们的创意和设计理念。

3.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学目标对照,激励学生继续探究斗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扩展与拓展:1.邀请一位工匠或手艺人来校进行斗笠制作的示范和讲解。

选读五年级上册《斗笠》教学设计

选读五年级上册《斗笠》教学设计

选读五年级上册《斗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诗歌,初步感受斗笠饱含的深情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3、继续学习,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及体会母爱,并从生活的点滴体验亲情的无处不在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介绍作者王宜振2、歌曲《故乡的云》一、创设情境,触发情思美。

1、《游子吟》引入2课件出示斗笠图片,认识斗笠。

二、初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自读课文,说说自读后的感受和疑问。

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美。

1、同学们,读课文时,你把自己当谁了?(一个孩子的母亲)那你对“孩子”说了什么呢?(1)谁来当一回母亲,读一读你最喜欢的那一节?读出了母亲的心情吗?(评议朗读)母亲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一节?(引导学生说出语言美、情感美和想像美。

)(2)谁再来读读自己喜欢的诗节?还有不同的读法吗?“编进的鸟鸣”会是怎样一种声音啊?你听到了吗?(3)当有学生读到最后一节时,相机分析:“让他照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熄的灯。

”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a.你觉得“编进的鸟鸣”会有怎样的声音?读到这里你的脑海浮现了怎样的画面?b.“故乡的声音”会是怎样的?诗句让你想起了怎样的情景?c.在你心中“明月”、“不熄的灯”可以干什么?有何作用?(带来光明、温暖、信心、勇气等允许学生畅谈,引导学生感受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其中渗透着浓浓的母爱。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诗节。

2.借助课文结构图师生合作背诵诗歌。

5、齐读6、课堂小结,找关键词,课件板书。

四、联系生活,升华情感,实现创造美。

1.讨论: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师:当年作者王宜振怀着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思念,特别想创作一首反映故乡情结和母爱的小诗,想来想去,他觉得用故乡的斗笠来反映这一主题最具代表性。

同学们,你们觉得生活中哪些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

2.说一说(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过渡:孩子们,浓浓的亲情总是让我们倍感温暖,一件毛衣、一条围巾、一副手套……都是母亲那无声的爱。

斗笠教案[新]

斗笠教案[新]

斗笠教案一、背景斗笠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头饰,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

斗笠的主要作用是遮阳防雨,是农民和渔民等劳动人民的必备用品。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斗笠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被视为民间艺术品。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斗笠的使用逐渐减少,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失传。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一些地方开始开展斗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斗笠文化。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斗笠的历史和文化内涵;2.掌握斗笠的制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斗笠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斗笠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斗笠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斗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斗笠的制作材料、形状和图案等方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斗笠的文化内涵。

2. 斗笠的制作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现场制作斗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斗笠的过程,从而掌握斗笠的制作方法。

制作斗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选择材料、如何测量尺寸、如何剪裁和缝制等技能,同时还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斗笠款式和图案。

3. 斗笠的文化创意设计除了传统的斗笠制作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意设计,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具有现代感和艺术感的斗笠作品。

在文化创意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文化创意思考、如何进行设计规划、如何进行材料选择和如何进行制作等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斗笠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斗笠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斗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示范法通过现场制作斗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斗笠的过程,从而掌握斗笠的制作方法。

3. 合作学习法在文化创意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文化创意设计任务。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斗笠历史和文化内涵、制作方法以及文化创意设计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斗笠》教案学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斗笠》教案学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斗笠》教案学案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感情细腻、真挚的现代诗。

本诗以一位母亲的口吻,叮嘱即将远行的孩子戴上故乡的斗笠,表达了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

尤以诗句“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回旋反复吟咏,奈人寻味。

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笠”,正确规范地书写“笠、戴、蘑、菇、袭、熄”,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艺,感悟诗中浓浓的乡情,暖暖的母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诗歌,初步感受斗笠饱含的深情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读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感受母爱。

激发学生感激母亲、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本感受母爱,从生活的点滴体验亲情的无处不在及伟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触发情思美。

1、课件出示斗笠图片,认识斗笠。

2、课件出示课题“斗笠”,认识生字“笠”。

3、师述: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

更有一些旅游胜地,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十分受人欢迎。

许多家庭,还在墙上挂上一顶斗笠,作为装饰,令人赏心悦目。

作者王宜振也对斗笠有份特殊的情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二、初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愿意听老师先来读读这篇课文吗?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师范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同时播放伴奏音乐。

)2、听完老师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受?想说点什么?3、自读课文,说说自读后的感受。

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美。

1、同学们,读课文时,你把自己当谁了?(一个孩子的母亲)那你对“孩子”说了什么呢?2、分节品味课文。

(1)谁来当一回母亲,读一读你最喜欢的那一节?读出了母亲的心情吗?(评议朗读)母亲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一节?(引导学生说出语言美、情感美和想像美。

)(2)谁再来读读自己喜欢的诗节?还有不同的读法吗?“编进的鸟鸣”会是怎样一种声音啊?你听到了吗?(3)当有学生读到最后一节时,相机分析:“让他照在你的头顶,成为一盏不熄的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斗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深母爱。

教学难点: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创作诗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思
1、师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东西,大家看这是什么?(生回答:斗笠)
2、师介绍:斗笠,用毛竹等材料手工编织而成。

在乡下,是非常实用的遮阳挡雨工具。

每到雨天,村道上,田野里,随处可见乡亲们头戴斗笠,往来耕作。

它为乡亲们遮住了大自然的风风雨雨,在故乡,每一顶斗笠就是一个故事;每一顶斗笠就是一段历史。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这顶斗笠,是一顶特殊的斗笠,它寄托了一个母亲对远游在外孩子的思念与关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血融于水的亲情世界。

(课件出示斗笠图,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述:这是一首现代诗,感情丰富,老师想读一读,你们愿意听吗?(生回答:愿意)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1、师配乐朗读全诗。

2、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
3、指名学生谈感受。

4、师小结: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刚才认真听了。

是呀,“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今天这节课很多地方我们会用到这一方法。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讲解第一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小节,不要求整齐,但要求读出声音。

(学生自由读诗)
(2)这一小节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浓浓的母爱?(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3)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希望孩子在外能身体健康,堂堂正正做人)
(4)你能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5)师评价
(6)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提高艺术鉴赏力。

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只要用心体会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7)用以上方法齐读第一小节。

2、出示自学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诗,不要求整齐,但要求读出声音。

(2)找出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

(3)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
(4)将你的感受通过声音的变化朗读出来。

3、分小组学习自己喜欢的小节。

(2——5小节)
4、分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5、小节全诗: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

戴上它,孩子在异乡能听到故乡的声音,感到故乡的温暖,闻到故乡的芬芳,望见故乡的明月,
其实这都是母亲来自故乡的爱。

6、你们想把母亲的爱读出来吗?(想)那就请你们一起读吧!(配乐朗读)
7、评价。

四、即兴创作,表达感情
1、教师出示自己写的诗,学生读。

2、引导学生说说从生活中哪些事物体会到了母爱。

3、学生创作诗歌。

4、展示作品
五、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师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斗笠》这首诗,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它是临别的依依不舍;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圣洁无私的母爱。

让我们唱起《我爱妈妈的眼睛》,来感谢母亲的爱吧!
六、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搜集有关母爱的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