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填空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总结和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总结和填空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填空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放出气体:2KMnO4△K2MnO4+MnO2+O2↑③生成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④吸热、放热、发光:多数可燃物的燃烧C+O2点燃CO2S+ O2点燃SO2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①颜色改变:氧气由无色气体变成蓝色液体是物理变化。

②放出气体:加热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③生成沉淀:饱和的石灰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晶体析出(可说成有沉淀,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④放热、发光:灯泡发光放热。

2.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1.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2.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最明亮)和焰心。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 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5.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C25H32+33O2点燃25CO2+16H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 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a) 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人教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1-8单元基础知识归纳(填空版含答案)

人教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1-8单元基础知识归纳(填空版含答案)

第一学期化学基础知识归纳(1-8单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⑴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⑵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⑶注意区分“变化”与“性质”:“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描述“性质”往往用一些关键词:能、会、可以、有、难、易,而“变化”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

3.能直接加热的仪器、、、坩埚;垫石棉网可以加热的仪器,烧瓶,锥形瓶。

4.称量食盐时在托盘两边放等质量的纸,称氢氧化钠时放在里称量。

准确到克。

5.给试管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要用焰加热,手持试管夹的端。

6.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未充分燃烧产生的;吹灭蜡烛,出现大量白烟是。

7.人呼出的气体中、比空气多,较少,呼出的气体主要是。

8.仪器的装配顺序应该是:从到,从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成份中,按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占;其次是,占;占0.94%的是;二氧化碳占;其它占。

不是质量分数!2.稀有气体包括、、、氪、氙,氡。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所以用做霓虹灯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可用做。

3.用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发光,生成,松开止水夹后,,。

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是①;②;③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实验结论是;导致偏大的原因是:,导致集气瓶中一些空气逸出。

为何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为何不能用铁代替红磷:。

如果用木炭,在瓶底放入吸收CO2 ,这样会得到相近的实验结论。

4.空气,盐水,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白酒,溶液,合金,稀有气体,乙醇汽油等都属于物。

1水,蒸馏水,纯净水,水蒸气,冰水,液氧,铁,干冰,水银,臭氧,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属于物。

只由元素组成的是单质。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的化合物是。

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1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

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1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1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1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1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制取蒸馏水,学会蒸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2。

初步学会Cl-的检验方法。

3。

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学会萃取和分液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一蒸馏1。

蒸馏(1)蒸馏实验原理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汽化,蒸气重新冷凝成液体的过程。

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可以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2)实验仪器装置指出图中序号所示各仪器的名称蒸馏实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的作用:蒸馏烧瓶——可以用于加热的反应容器,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冷凝管——用于冷凝蒸气使之成为液体;牛角管又叫承接器——将蒸馏出的液体转移至锥形瓶中;锥形瓶-—用来接收冷凝出的液体.(3)实验注意事项①蒸馏装置的连接应按由下到上、由左到右的顺序.②气密性检查连接好装置,在冷凝管的出口处接一橡胶管,并将橡胶管插入水中,将烧瓶微热,水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到室温,橡胶管中有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③用水作冷却介质,将蒸气冷凝为液体。

冷凝水的流向要从低处流向高处,即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1):第1单元第1课时空气质量报告 温室效应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1):第1单元第1课时空气质量报告 温室效应含答案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第1课时空气质量报告温室效应1.首要污染物的确定方法,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重点)2.能列举遏制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主要措施。

(重难点)一、空气质量报告1.空气污染指数(API)是根据空气中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2.API作为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指标,其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3.在空气质量报告中,把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称为报告期内的首要污染物.4.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1)每日定时测定该地区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2)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换算为污染指数.(3)选取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首要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即为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5.API与空气质量等级API空气质量等级0~50优51~100良101~150轻微污染151~200轻度污染201~250中度污染API空气质量等级251~300中度重污染>300重污染1.空气中悬浮有1~10 nm的固体小颗粒,这些小颗粒属于PM10吗?【提示】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 μm的悬浮颗粒物,1~10 nm<10 μm.二、温室效应1.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等。

2.CO2含量不断增加的原因有化石燃料用量猛增和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为控制CO2含量增长,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可采取的措施有:限制CO2气体的排放量,保护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等.2.为了防治温室效应,我们该如何做?【提示】节约用电,少开汽车,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不践踏草坪等。

空气质量报告第1步探究——问题引入,自主探究1.空气质量报告中的主要污染物指哪些?【提示】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指数在251~300,空气质量属于哪个等级?【提示】中度重污染。

第2步阐述-—要点归纳,深化知识1.污染指数:污染指数是将某种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简化处理而得出的简单的数值形式。

九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一、化学变化:的变化;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二、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2.请列举蜡烛的物理性质:(任举四个)。

3.请列举蜡烛的化学性质:。

(举一个)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和(填物质名称)。

5.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的上方,可以观察到烧杯壁上有,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以看到,这可以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6.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3关注 .7.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较低。

8.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说明呼出气体中的含量较空气中的要高。

9.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含量较高。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0.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的药品可以用取用。

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和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中时,应该先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以免容器。

11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

1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视线要和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13.倾倒试剂时,塞子要在桌子上,瓶口要试管口,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

倒完液体后,要立即 ,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14.取少量的液体可以用,使用时应该保持向上,不要或者。

用过以后要立即,以备再用。

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

15.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1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焰加热。

中考化学各单元基础知识过关填空题

中考化学各单元基础知识过关填空题

中考化学基础知识过关试题一班次姓名绪言第一单元1、化学是在和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而不是物体。

2、的创立。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和创立了,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使学习与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元素周期表有个横行共个周期,个纵行但只有个族。

4、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5、物理变化:宏观:的变化。

微观:构成物质的本身没有变化。

化学变化:宏观:的变化。

微观: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

二者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中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有化学变化。

7、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中的现象有改变,放出,生成,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而不是现象。

8、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等。

9、实验探究的过程:----猜想与假设---------------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反思与评价。

10、检验燃烧后是否有H2O生成的方法:。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白色粉末变成色,则证明含有水。

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通常放在第一步;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一步。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的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盛的洗气瓶。

或通过盛有固体干燥剂(如:固体、、等)的干燥管。

11、检验物质燃烧后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

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的方法:。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的方法:。

12、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石蜡+ O2 H2O + CO2由蜡烛燃烧生成物可确定蜡烛的组成中有元素和元素,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元素。

13、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药品;不要把鼻孔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药品的味道。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小结: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温度最高。

3、怎样检验产物水:二氧化碳: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石棉网—受热均匀)不可加热的仪器——2、测容器--量筒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俯视读数偏仰视读数偏)3、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②③(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

用酒精灯的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4、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

(1)药品取用“三”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拿药品;不能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固体。

③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不要;更不要。

(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固体药品:①块状:用夹取;操作要领是:“一、二、三”(将试管.用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然后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②粉末状:用(或)取用;操作要领是:“一、二、三”(将试管,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着放,标签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5.物质的加热。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②很热的容器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④加热前应先试管;⑤试管应放在外焰上;⑥试管口不能朝着的方向;⑦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

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7

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单元常见的物质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7

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分值范围:1~11.5分)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2008~2017)),)命题点1 常见的酸(必考)1. (2017重庆B卷14题2分)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

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白醋里含有氢离子B. 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 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2.(2016重庆B卷15题2分)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第2题图A. H2OB. AgNO3固体C. 浓盐酸D. KOH固体3. (2015重庆B卷22题4分)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验证废水酸性。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______,说明废水呈酸性。

第二步:处理废水。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

4. (2011重庆20题5分)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选修五讲义: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选修五讲义: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含答案

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一课时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课标要求]1.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

2.知道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空间结构,并由此推断其他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3.能识别饱和碳原子与不饱和碳原子,初步理解不饱度的含义。

4.会使用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来表示有机物。

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成键数目多: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如果少于四根键或是多于四根键均是不成立的。

(2)成键方式多: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只能形成碳氢单键,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氧单键或碳氧双键。

(3)骨架形式多: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

(4)碳原子的排列方式、连接顺序不同,导致有机物存在大量的同分异构体。

1.碳原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碳与碳之间可以是单键、双键或叁键,还可以成环。

2.甲烷是正四面体分子,乙烯是平面形分子,乙炔是直线形分子。

3.碳原子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称为饱和碳原子,若以双键或叁键成键的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4.结构式是指将有机物中原子间的化学键全部用短线表示出来。

5.结构简式是指省略了有机物中能省的化学键而表示出来的式子。

6.键线式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图式中的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2.碳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的空间结构(1)单键:碳原子能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

(2)双键:形成该双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3)叁键:形成该叁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4)饱和碳原子与不饱和碳原子:仅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以双键或叁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3.典型分子的结构比较[特别提醒](1)有机物的构成可以是由一些小的基团组合而成,如甲基就是甲烷变形而来。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共26张PPT)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共26张PPT)

11.(7分)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 B ) 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
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等环节
12.(8分)(2016,滨州)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 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D 选项 A B C D 问题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 么? 火焰为什么向上?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对问题的回答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 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白烟燃烧 . 。结论:
产生的白烟中可能含有石蜡蒸气 。
16.(10分)图甲变化真有 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 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 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 不能 (填“能”或“不 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 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
15.(12分)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 (填“大” 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蜡烛熔化 。
(3)取一火柴棒,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 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外焰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 分温度最高。 (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能看到蜡烛上方产生一缕 白烟 ,用火柴去点白烟, 可观察到
A.a熄灭,b变旺
B.a变旺,b熄灭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6单元知识考点复习宝典2018年1月3日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2、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2、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4、结论:①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氢元素;③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1、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九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一、化学变化:的变化;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二、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2.请列举蜡烛的物理性质:(任举四个)。

3.请列举蜡烛的化学性质:。

(举一个)4.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和(填物质名称)。

5.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的上方,可以观察到烧杯壁上有,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以看到,这可以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6.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3关注 .7.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较低。

8.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说明呼出气体中的含量较空气中的要高。

9.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含量较高。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0.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的药品可以用取用。

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和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中时,应该先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以免容器。

11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

1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视线要和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13.倾倒试剂时,塞子要在桌子上,瓶口要试管口,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

倒完液体后,要立即 ,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14.取少量的液体可以用,使用时应该保持向上,不要或者。

用过以后要立即,以备再用。

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

15.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16.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焰加热。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填空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在源头上消除污染,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的方向发展。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变化是指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的变化。

电灯发光、风力发电、石油分馏属于变化。

物质的燃烧,物质变质、煤的干馏属于变化。

2.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稳定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属于性质。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属于性质。

3.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未充分燃烧产生的;吹灭蜡烛,出现大量白烟是。

4.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比空气中的,氧气比空气,呼出的气体主要是。

5.用量筒量量取液体时,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视线应与保持水平。

6. 如何证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的操作方法: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若,则证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证明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操作方法:在火焰上方罩,若则证明蜡烛燃烧后有CO2生成。

实验篇1. 二百多年前,拉瓦锡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1)为何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碳、硫燃烧虽然消耗氧气,但会产生,使压强,水不倒流;为何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

(2)实验开始时,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目的:吸收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吸收产物,防止污染空气。

(3)若实验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① ;① ;① 。

若实验结果大于1/5,原因可能是①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① 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

(4)倒流进集气瓶的水为何不能充满整个集气瓶?因为剩余的主要是氮气,红磷燃烧没有消耗氮气。

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创新改进实验】。

鲁教版 五四制 初中化学 八年级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复习习题填空题大全 (含答案解析)

鲁教版 五四制 初中化学 八年级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复习习题填空题大全 (含答案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八年级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复习习题填空题大全(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要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请仔细思考,完成下面的题目。

(1)现有: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食物变质、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八种变化,请你判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

请你说明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

(2)选择序号填空: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①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____(填字母,下同);②酒精易挥发____;③汽油燃烧____;④沥青凝固____。

2.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化学性质是____;酒精的用途是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__。

3.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______)(2)铁铸成锅(______)(3)镁燃烧能生成氧化镁(______)(4)冰雪消融(______)(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______)(6)酒精挥发(______)(7)食物腐烂(______)(8)铜丝弯曲(______)4.下列描述中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②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⑦不可燃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自学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自学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自学版)姓名班别学号(不能只为了完成空格而看书,而应该把书看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到了近代, 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

和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化学是在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以及的基础自然科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5.闻气体气味的操作是: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应该用轻轻地在瓶口,让极少量的气体鼻孔.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性质:形、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因为蜡烛会浮在水面上)2、燃着时:①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蜡烛点燃后,灯芯处蜡烛熔化,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②观察火焰: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

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芯;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③火焰三部分温度的高低比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其次,焰芯温度最低。

3、熄灭后: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这部分内容等初三上新课通过实验课才学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1.你认为空气是不是单一的一种物质 。

早在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由 和 组成。

2.P27图2—3是通过在一个密闭装置里,燃烧红磷,只消耗了空气当中的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当松开止水夹时,水会倒吸过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松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水倒吸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占集气瓶体积是 。

实验结论:这一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空气的成份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占 %;其次是 , 占 %;占0.94%的是 ;二氧化碳占 %;其它占 %。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导学导练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导学导练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 目标导学
化学用语天天练 导学导练 随堂检测 课后作业 1
目标导学
2
化学用语天天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查阅书后元素周期表,写出下列元素符号:(字 母要大写。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 第二个字母小写) 钠:__N_a______镁:__M__g_____铝:___A_l_____硅: __S_i______磷:__蜡烛容易切开,
切下一块蜡烛,__浮____ ( “ 浮 ”
将它投入水中;或“沉”)于水;
硬度_小____; 溶 解 性 : __难___ 溶
于水;
在 水不溶中解______ 密度:__小___于水
(“溶解”或“不
溶解”)
7
导学导练
知识点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描述
【师生合作】 学生分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演示教材P12探究实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并描述,完成 下表。
6
导学导练
知识点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描述
分析与结论
( 1 ) 观 察 蜡 ____白______ 色 ; 烛的颜色、状 _固____ 态 ; 态、形状; ____圆__柱_____形状。
14
随堂检测
3.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 化的是( C ) A.燃烧中蜡烛融化 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C.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
15
随堂检测 4.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16
随堂检测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 约1 s后取出。现象如图中A所示,这证明焰心 __________温__度__最__低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二、化学的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

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

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化学发展史
1、中国古代:发明陶瓷、青铜器、造纸、火药、酿酒、染料等。

2、近代:
(1)的创立。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和创立了,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使学习与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3、现代:运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究。

四、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的化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1)|液态的水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
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无
(2)块状的胆矾蓝色块状固体被粉碎为粉末粉末状的胆矾无(3)蓝色的硫酸铜溶
液等
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
变为无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
淀等

(4)颗粒状石灰石
(或大理石)等
颗粒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
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有
1 物理变化:宏观:。

微观:构成物质的。

2 化学变化:宏观:。

微观:。

3 区别:化学变化中,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实验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蜡烛浮在水面
(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
(4)检验产物H2O:(操作)(现象)
(结论)
CO2:(操作)(现象)
(结论)
(5)熄灭后:有(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
结论:(1)
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

(2)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 。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 ,含有 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该气体能使 变 ,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不能确定含有氧元素。

(3) 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 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
实验目的: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比较(P15)
现象:
结论:
现象:
结论:
现象:
结论:
用来检验氧气 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综合结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见教材P151、152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P18)
“三不原则”:不能;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不得。

“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固体。

“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也,更,要放入。

三、基本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用或;“一斜二底三直立”
块状固体和金属颗粒用;“一横二口三慢竖”
液体的药品的取用:
(1) 多量且不需准确体积:倾倒。

注意瓶塞要,标签,
瓶口。

(2)少量:用滴加。

,不能伸入容器内.
(3) 定量:用量取。

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滴加。

量筒要,。

注意:①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

②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

③量筒无零刻度。

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

量筒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视会使读数偏,量取液体体积偏.
俯视会使读数偏.量取液体体积偏。

2、酒精灯的使用:
(1) 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2) 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4,不能超过2/3.
(3)处理酒精着火的方法:.
(4)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灯帽,否则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
3、给物质加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倾斜与桌面成。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加热后的试管。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管应,。

试管夹或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

必须用加热;
(P21)【实验1-16】实验1-6用10mL量管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向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用试管夹夹住该试管(夹在距试管口
约1/3处),按图1-30中所示的正确加热方法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方程式:
加热后现象:方程式。

4、连接仪器装置
(1)一般按,的顺序进行。

拆除装置顺序相反。

(2)连接方法:
①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
动,将其插入;(一沾二转)
②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③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
以免压破容器.
(3)检查装置气密性:①连接装置;②;③
加热;④一会儿导管中产生,则证明
气密性。

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5、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6、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

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

不能加热的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