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复习题目解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晶体:是由离子、原子或分子(统称为粒子)有规律地排列而成的,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

2、非晶体:有序度仅限于几个原子,不具有长程有序性和对称性。

3、点阵:格点的总体称为点阵。

4、晶格:晶体中微粒重心,做周期性的排列所组成的骨架,称为晶格

5、格点:微粒重心所处的位置称为晶格的格点(或结点)。

6、晶体的周期性:晶体中微粒的排列按照一定的方式不断的做周期性重复,这样的性质成

为晶体结构的周期性。

7、晶体的对称性:晶体经过某些对称操作后,仍能恢复原状的特性。(有轴对称、面对称、

体心对称即点对称)。

8、密勒指数:某一晶面分别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的倒数的互质整数比称为此晶面的Miller 指数

9、倒格子:设一晶格的基矢为→

1a ,→

2a ,→3a ,若另一格子的基矢为→1b ,→2b ,→3b ,与→

1a ,

2a ,→

3a 存在以下关系:⎩⎨

⎧≠===∙j

i j i a b ij j i 0

22π

πδ (i,j=1,2,3)。则称以→1b ,→

2b ,

→3b 为基矢的格子是以→1a ,→2a ,→3a 为基矢的格子的倒格子。(相对的可称以→

1a ,→

2a ,→

3a 为

基矢的格子是以→

1b ,→

2b ,→

3b 为基矢的格子的正格子)。

10、配位数:可以用一个微粒周围最近邻的微粒数来表示晶体中粒子排列的紧密程度,称为配位数。

11、致密度:晶胞内原子所占体积与晶胞总体积之比称为点阵内原子的致密度。

12、固体物理学元胞:体积最小的晶胞,格点只在顶角上,内部和面上都不包含其他格点,整个元胞只包含一个格点。是反映晶体周期性的最小结构单元。

13、结晶学元胞:格点不仅在顶角上,同时可以在体心或面心上;晶胞的棱也称为晶轴,其

边长称为晶格常数、点阵常数或晶胞常数;体积通常较固体物理学元胞大。反映晶体周期性和对称性的最小结构单元。

14、布拉菲格子:晶体由完全相同的原子组成,原子与晶格的格点相重合,而且每个格点周围的情况都一样。(Bravais 格子)

15、复式格子:晶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构成,而且每种原子都各自构成一种相同的布

喇菲格子,这些布喇菲格子相互错开一段距离,相互套购而形成的格子称为复式格子。复式格子是由若干相同的布喇菲格子相互位移套购而成的。 16、声子:晶格简谐振动的能量化的,以l hv 为单位来增减其能量,l hv 就称为晶格振动能量的量子,即声子。 17、布洛赫波

电子在晶格的周期性势场中运动的波函数是一个按晶格的周期性函数调幅的平面波。

18、布里渊区:在空间中倒格矢的中垂线把空间分成许多不同的区域,在同一区域中能量是连续的,在区域的边界上能量是不连续的,把这样的区域称为Brillious 区

19、格波:晶格中各原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以前进波的形式在晶体中传播,这种波

称为格波。

20、电子的有效质量:是一种表观质量,并不意味着电子质量的改变,是由于周期场对电子

运动的影响,使得导带底和价带顶的能量不一样,得出导带底和价带顶的电子有效质量不一样。

=*m 2

22

dK E d

二、计算证明题

1. 晶体点阵中的一个平面hkl ,试证:(1)晶格的两个相邻平行平面(这些平面

通过格点)之间的距离为2||

hkl

d K π

= 此处123K hb kb lb =++ ;

(2)利用上述关系

证明,对于简单立方格子,d = a 为晶格常数;(3)说明什么

样的晶面容易解理,为什么?

证明:

(1)设有某个晶面通过三个基矢的一端,把基矢分别截成h ,k ,l 个相等的小段,则最靠近原点的晶面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1/h ,a 2/k ,a 3/l ,同族的其它晶面的截距为这组最小截距的整数倍。因而这族晶面的面间距即为原点到ABC 晶面的距离。也即某一方向矢量在倒格矢上的投影。

即:()

112312hkl

a h

b kb lb a K d h

K h K K

π

∙++=∙==

(2),对于简单立方有 123a ai a aj a ak

→→===

123222i b a j b a k b a

πππ=

=

=

有:123222h K hb kb lb hi kj lk a a a πππ=++=

++

,所以:

h

hkl

h

K a d h

K ===

=

(3)对于一定的晶体,原子的体密度是一定的。由hkl d 表达式可以看出面指数(h, k, l )简单的晶面族,其hkl d 比较大,所以原子的面密度较大,而hkl d 大的晶面间结合较弱,所以易解理。

2、金刚石晶胞的立方边长为m 10

10

56.3-⨯,求最近邻原子间的距离、平均每立方厘米中的

原子数和金刚石的密度。(碳原子的重量为23

10

*99.1-g )

解:金刚石结构是由两个面心立方点阵沿对角线方向平移体对角线长度的1/4套构而成。空间对角线上的原子与最近的立方体顶角上的原子之间的距离便是金刚石结构中原子的最近距离,若用R 表示,则

()m a R 101054.156.34

3341-⨯=⨯==

金刚石结构中每个晶胞包含8个原子,所以每立方厘米中的原子数 ()

()

3233

81077.11056.38

--⨯=⨯=

cm n

由于碳原子的重量为23

10*99.1-g ,因此金刚石的密度

()

32323

.52.310*77.1*10

*99.1--==cm g ρ

3. 试证:在晶体中由于受到周期性的限制,只能有1、2、3、4、6重旋转对称轴,5重和大于6重的对称轴不存在。

如图所示,设有一个垂直于转轴的晶面,11ABA B 是该晶面上的一个晶列。格点间最短距离为a ,基转角为θ的转轴垂直晶面并过格点A ,B 是与A 相邻的另一格点。当绕通过格点A 的转轴顺时针方向转动角度θ时,1B 转至点B '的位置,a B A ='。既然转动不改变格子,

B '处必定原来就有一格点。由于格点B 和A 完全等价,转动也可以绕B 并沿逆时针方向进

行。当绕通过B 的转轴逆时针转动角θ时,1A 格点转至A '的位置,a A B =',A '处原来也必有一格点。显然,AB A B //'',因而A B ''的距离必然是格点间距a 整数倍,即ma A B =''(m 是正整数)。

其次,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 ()2

21cos cos 21cos 21cos 2N m m a a a A B =

-=+=+=+=''θθθθ

因为m 为整数,N=m-1也必为整数。由于1cos 1≤≤-θ

N 的取值范围只能是 22≤≤-N

因此,以表示旋转轴的重数,对可能的旋转轴重数可列表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