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发菌期管理

合集下载

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

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
出菇期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控制在80%-90%之间,可以通过喷水或浸水等方法保持湿度稳定 。
出菇期病虫害防治
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VS
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 疗,如使用药剂喷洒、熏蒸等方法进行防 治。
采收标准与方法
采收标准
当平菇菌盖展开、颜色变淡、孢子尚未弹射 时,即可进行采收。
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栽培设施与环境 • 栽培料配方与制备 • 播种与发菌管理 • 出菇管理与采收 • 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栽培设施与环境
栽培设施
01
02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栽培场所选择
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 、水质干净、无污染的场 所,如蔬菜大棚、闲置房 屋等。
制备过程中注意事项
原料质量要保证,棉籽壳要干净、无 霉变,玉米芯要新鲜、无变质。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 避免培养料变质或发酵过度。
混合料要充分搅拌均匀,避免局部养 分不足或pH值不均。
发菌期前要进行翻堆、通风,促进菌 丝生长和养分分解。
03
播种与发菌管理
播种方法与时间
播种方法
常用的是层播法,将菌种均匀地铺在料面上,然后再用菌种 封顶。
保持发菌期温度在20℃-25℃之间,避免高 温或低温影响菌丝生长。
光照控制
发菌期需要适当的散射光,但要避免直射阳 光,以免影响菌丝生长。
湿度控制
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避免过湿 或过干影响菌丝生长和出菇。
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风直接吹向菌 袋,以免影响菌丝生长。

食用菌发菌期管理

食用菌发菌期管理

食用菌发菌期管理一、食用菌发菌管理1、菌丝培养期堆垛有讲究装好的菌袋可一层层堆积在地面或架子上。

气温低时,地面应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或麦秸或稻草,以免下层温度太低,菌丝生长不良,一般堆放10~12层;气温高时,堆放2~3层即可,并摆放成品字形垛。

夏秋季节(8月下旬至9月下旬)气温高时,垛与垛间应留出宽35~40厘米的人行道,单层摆放,以利通风换气,还要留出一定的空地,以便翻垛用。

如果垛温超过30℃,应及时翻垛降温;冬季或早春(11月至翌年2月)堆垛发菌时,可利用堆积菌袋的方法发热保温,促进菌丝发育。

方法:堆积菌袋时,垛与垛间只留少许空隙或不留但也不紧挨,每4垛为一堆(垛长为4米左右),然后用塑料布和草苫盖好,堆放在半地下式塑料棚、温室和空屋内均可。

另外在棚内或室内应放一个干湿温度计,以观察棚内或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温度应控制20~25℃,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及时调控,以利菌丝健壮生长。

翻垛是菌丝培养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每5~7天翻一次(上、下、里外翻均匀),以使菌丝受温一致,发菌整齐。

在翻垛时要注意检查有无杂菌污染,有杂菌污染的可单独放置或处理,不可乱扔乱放。

若发现菌丝不吃料,应查明原因(是培养料含水量过大,还是原料发霉变质,或是室温太低、菌种老化等),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冬季棚内或室内需生火,要注意通风换气排出废气。

2、发菌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1)首先,在发菌阶段,应特别注意发菌室的温度,室内温度指标应体现在菌袋上。

在菌袋温度最高的地方,于两袋之间插上温度计,架式培养的应放在架子的最上层。

垛式培养的应放在堆放的中心位置。

所应控制的袋温因品种不同而异。

平菇、香菇、木耳应控制温度于28℃以下,金针菇、杏鲍菇应控温于26℃以下,如温度超标,应于早晚通风并延长通风时间,还应时刻注意疏袋降温。

(2)其次,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害虫也开始活动,发菌期间应坚持每周喷洒一次高效低毒农药,彻底杜绝虫害滋生。

要怎么种植平菇_平菇的栽培技术

要怎么种植平菇_平菇的栽培技术

要怎么种植平菇_平菇的栽培技术平菇是种相当常见的食用菇,那么平菇如何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平菇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平菇的栽培技术概述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

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温常规生化高温反应熟化及防污双重处理改良培养料免蒸无感染栽培平菇的国际领先技术等。

室内床栽菇房建造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

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

菇房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

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

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

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

另外,可建造简易菇房,即从地面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

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

床架南北排列,四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厘米宽的走道。

上下层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20厘米,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影响光照。

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

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秆帘等。

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别是旧菇房,更要彻底消毒。

以减少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

消毒方法如下:(2)100立方米菇房用甲醛1公斤、高锰酸钾0.5公斤,加热密闭熏蒸24小时。

(3)喷洒5%的石碳酸溶液。

(4)喷洒敌敌畏800倍液。

养料配制木屑、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花生壳、豆秆粉等原料,任用其一种,都可以栽培平菇。

但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则应添加适量麸皮、米糠、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

下面是几种常用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1)棉籽壳99%,石灰1%。

将石灰溶于适量水中,均匀地淋在棉籽壳上,边淋水,边踏踩,边翻拌,直到棉籽壳含水适量均匀为止。

(2)稻草99%、石灰1%。

将稻草铡成长5厘米左右,沉人1%石灰水中浸泡5~6小时,待其吸足水后捞起沥干,即可压模播种。

(3)木屑89%,石灰1%、麦麸10%,干料混合,加水翻拌均匀,至含水量60%左右。

要怎么种植平菇平菇的栽培技术.doc

要怎么种植平菇平菇的栽培技术.doc

要怎么种植平菇_平菇的栽培技术平菇是种相当常见的食用菇,那么平菇如何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平菇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平菇的栽培技术概述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

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常温常规生化高温反应熟化及防污双重处理改良培养料免蒸无感染栽培平菇的国际领先技术等。

室内床栽菇房建造可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

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菇房。

菇房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

菇房大小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

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

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

另外,可建造简易菇房,即从地面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

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

床架南北排列,四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厘米宽的走道。

上下层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20厘米,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影响光照。

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

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秆帘等。

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别是旧菇房,更要彻底消毒。

以减少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

消毒方法如下:(2)100立方米菇房用甲醛1公斤、高锰酸钾0.5公斤,加热密闭熏蒸24小时。

(3)喷洒5%的石碳酸溶液。

(4)喷洒敌敌畏800倍液。

养料配制木屑、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花生壳、豆秆粉等原料,任用其一种,都可以栽培平菇。

但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则应添加适量麸皮、米糠、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

下面是几种常用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1)棉籽壳99%,石灰1%。

将石灰溶于适量水中,均匀地淋在棉籽壳上,边淋水,边踏踩,边翻拌,直到棉籽壳含水适量均匀为止。

(2)稻草99%、石灰1%。

将稻草铡成长5厘米左右,沉人1%石灰水中浸泡5~6小时,待其吸足水后捞起沥干,即可压模播种。

(3)木屑89%,石灰1%、麦麸10%,干料混合,加水翻拌均匀,至含水量60%左右。

平菇出菇期管理要点

平菇出菇期管理要点

平菇出菇期管理要点1.注意水分管理平菇子实体含有90%以上的水分,水分管理是出菇期的关键措施之一。

出菇的场地要经常喷水,地棚排水沟内经常有水。

出菇期始终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但必须注意不能直接往子实体原基和菇蕾上喷水,否则易引起烂菇。

幼菇期可用喷雾器适当喷水。

只要出菇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好,菌袋就不会大量失水。

而使之正常出菇,但如果在出1~2潮菇后,菌块内水分低于60%时,可用补水器向袋内补水。

2.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出菇场地空气新鲜,低湿季节,中午喷水后进行通风换气,气温高时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

通风换气要与保湿同时考虑。

如与保湿发生矛盾时,必须以保湿为主,但湿度大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

尤其在高温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

一旦高温、高湿不通气,往往可在一个晚上发生大量绿霉菌污染。

但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避免让风直接吹到菌体上,以免菇体失水过多,边缘卷曲而外翻。

3.拉大温差,刺激出菇平菇属变温结实菇。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差变动,能够促进子实体分化。

低温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必须在15℃~20℃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温度过低,虽能出菇,但多产生畸形菇;温度过高,则不能出菇。

当温度高于20℃以上,应加强通风和喷水等措施,以进行降温,利用早晚气温低的规律加强通风换气,以加大温差。

刺激其出菇。

4.增加光照平菇菌丝体生长一般不需要光照。

但形成子实体时,却需要足够的散射光。

光照是平菇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散射光可诱导原基形成的分化,有利于子实体正常发育,促使早熟多出菇。

在黑暗的条件下,平菇原基很难形成。

在光照不足时,原基数减少,柄细长,菌盖小,色浅,畸形菇多。

因此,菇棚、菇房必须要有一定的散射光,但不能有直射阳光,以免把菇体晒死。

利用地下室栽培平菇时,应每隔6~8米安装一个40瓦灯泡,给予人工照明。

5.补充营养平菇在出两茬菇后,培养料内营养已不足,为促使多出菇,可结合喷水给予补充营养,一般可用0.1%尿素+0.3%糖水。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要点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要点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要点
(1)对霉菌的完全抑制:通过物理方法,创造一个既适合食用菌菌丝生长,又适合细菌生长,又能彻底抑制霉菌生长的环境,生料栽培平菇成功率高。

菌袋的发酵周期在20天左右(发菌速度较慢)。

(2)对霉菌的不完全抑制:通过物理方法创造一个适合细菌生长、平菇菌丝也能生长的环境,虽然有一部分霉菌产生,使用抗杂性比较好的菌种,培养料的温度不超过30。

C-35(,成功率高。

12o C-35o C(袋内温度)菌袋的发菌周期在8-10天(发菌速度快)o
注意事项
(1)低温季节可适当增加培养料的含水量,促进细菌的快速产生。

(2)高温季节不可以使培养料的水分过高,细菌的过度繁殖会影响平菇的生长速度。

(3)培养料的水分过低,会使霉菌的繁殖更猖獗。

(4)使用抗杂菌较强的品种,可以不加任何消毒药品。

消毒药品会被细菌迅速分解,如果菌种的抗杂力较弱,即使添加了消毒药品的培养料。

出完头茬菇后也会大面积感染杂菌。

关于菌种
(1)生料种植平菇用野生型菌种效果好,方法是:在树林里寻找多个平菇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得到纯菌种后做生料栽培,实验抗杂效果,然后选择抗杂菌效果好的菌种进行应用和低温长期保存。

(2)保存的菌种每年都可以进行泡子分离,防止菌种退化。

泡子分离简单的办法:平菇子实体接近成熟时,在晚上用手电筒直射平菇子实体特别容易看到泡子云,发现有泡子云飘落弹射时,另一人打开试管迅速扑捉抱子,一秒内将棉塞盖住。

这样成功率高、感染率低。

多泡菌种经过扩大繁殖做出菇实验,从产量高、质量好的子实体上组织分离后再次得到的菌种再用于生产。

平菇发酵料栽培

平菇发酵料栽培

装料和接种
当料堆翻三次后,等料温升至60℃,维持3648小时,散堆降温,同时,将剩余的白灰加入料 堆中,拌均。当料温降至25℃时,即可装袋。可 采用层播方式接种,接种量为10%,也可采用 混播的方式接种,用装袋机进行装袋,只是播种 量要提高到20%以上。菌袋大小根据季节而定, 扎口方式根据棚内虫害程度而定。如夏季采用 25cm以下的袋,其它季节可采用28cm的袋。 虫害多的可采用套环封口法,虫害少的可采用直 接扎口,扎通气孔发菌。一般用4层种3层料。为 缩短发菌时间或塑料袋较长,可播5层种或用混 播、两端各放一层菌种的办法,可显著缩短发菌 时间。
采收

当菌柄长到13~18cm,菌盖直径 0.8~1.2cm时,可以采收。 采收完后及 时清理死菇,搔破料面,补充水分和营养, 准备出下一潮菇。
1 菌种选择 平菇应选择高产、稳产、抗病、耐低温能 力强的优良品种,如新831、豫平6号、北 海道3号、农平18号等。 2 栽培季节 平菇发酵料栽培应在秋季进行,可于811月接种,最佳接种期为9-10月。
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后,气温保持22-26℃,空气相 对湿度75%-85%。适当加大昼夜温差, 以刺激出菇。当小菇蕾在袋两端通气孔形 成并钻出时,要适当加大喷水量,保持菇 袋湿润。平菇长大后,保持菇房空气相对 湿度85%-90%,不要在菇体上多喷水, 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 射时采收。采收前3-4天喷1次水。采时一 手按住菇柄基部培养料,一手按住菌柄轻 轻拧下,不要硬掰,以免带起培养料。
平菇发酵料栽培
植物科学系
袋栽技术
制备菌种→原料准备→处理培养料 ↓ 接种←灭菌←装料←拌料 ↓ 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
菌种的制备
选择适宜的优质菌种,按常规方法制种即可。

平菇发菌期的管理技术

平菇发菌期的管理技术

平菇播种后至出菇前这段时期成为发菌期,这阶段管理技术好坏,关系到平菇菌丝体能否在培养料中造成生长法,能否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时期。

那么对于平菇发菌期该怎么管理呢?
1、严格控光
在发菌期尽量避免光照,尤其是不允许强光照射,目前很多的栽培户对于这项处于无所谓的态度,这样既不科学,而且对平菇发菌极为不利的。

平菇在发菌期接受长时间的光照刺激,可使得菌袋一旦完成发菌就会现蕾,根本无法开展出菇时间。

正确的做法时在播种后立即进行避光,除了进入观察和翻袋等操作时,其余时间不得有光照进入菇棚。

2、温度湿度调控
菌丝体适宜温度为25度,如果在低温季节发菌,那么可以采用火炉升温,条件较差是,可以在棚内上方吊一次黑色塑料膜或遮阳网,天气晴朗时将草帘揭除,使得棚内温度升高。

但是又不能形成阳光直射菌袋,有条件的可以按照水温空调,一年四季都可以发挥作用。

空气湿度对发菌影响较大,需要小心对待,如春季方淑君,气候干燥,应当给予期增湿,一般可以调至70%作用,在夏季长时间下雨,湿度较大,这时就需要降湿采收,保证发菌正常进行。

3、合理通风
菌丝生长期间需要少量的氧气,些许通风即可满足它的需求,但是要注意菇棚内外的温度交换,温差过大时,应该考虑合适的通风时间。

比如夏季发菌是,应该尽量选择在晚间通风,低温季节应该选择在中午进行通风,尽量避免高温和低温阶段。

4、预防病虫害
在平菇整个发菌期,每隔5天左右既要喷洒一次病去无踪或赛百09溶液,这时为了防止杂菌病害发生,一旦发现污染菌袋,及时移出拱棚单独产量,尤其是在春季,要经常喷施菊酯类物质驱杀害虫。

平菇发菌期管理

平菇发菌期管理

平菇发菌期管理一、菇棚处理菇棚杀菌处理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对棚外环境的清理和杀菌,包括棚外杂草、垃圾等应彻底清理干净,清理卫生后,地毯式喷洒600倍多菌灵溶液。

其次,揭去棚上草苫,清理并整理平棚内地面,使用赛百09或百病傻对墙体、地面、立柱、通风孔等进行地毯式喷洒,然后封闭菇棚,任其日晒升温,在高温作用下,药物得以充分渗透,使黏附药液的杂菌孢子及病菌蛋白凝固,失去活性,达到杀菌目的。

如果老菇棚上季栽培曾发生过某些病害,则应当在用药后2~3天再重喷一次,以求彻底。

二、发菌期管理1.尽量严格闭光。

发菌期间应尽量避免光照,尤其不允许强光直射。

目前不少栽培者对该项持“无所谓”的态度,是既不科学又有害的,长时间的光照刺激,可使得菌袋一旦完成发菌就会现蕾,根本无法控制出菇时间。

正确的做法是自播种后即应进行避光,除进入的观察、翻袋操作外,不得有光照进入菇棚。

2.加强温度管理。

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如在低温季节发菌,可采用火炉升温,条件稍差时,可在棚内上方吊一层黑色塑料膜或遮阳网,天气晴好时,揭去草苫,使棚内升温,但又不形成阳光直射菌袋;有条件的可安装水温空调,一年四季均可发挥作用。

3.适当调控湿度。

空气湿度对发菌的影响较大,应小心对待,如春季发菌,气候干燥,应适当给予增湿,一般可调至空气湿度70%左右,但如果初秋或夏季发菌,如天气连续长时间阴雨,空气湿度居高不下,则应采取有力的降湿措施,方可保证发菌的顺利进行,可在棚内放置生石灰,使之吸水,并趁天气晴好时及时给予通风,以降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4.给予合理通风。

菌丝生长期间需要少量的氧气,些许通风即可满足,但应注意菇棚内外的温度交换,温差过大时,应予考虑具体的通风时间。

如夏季发菌时,尽量晚间通风,低温季节则尽量安排中午时分等。

5.预防病虫危害。

在整个发菌期间,每5天左右喷洒一次百病去无踪或赛百09溶液,以防止杂菌病害的发生;发现污染菌袋,随即移出菇棚进行单独处理;尤其春季,经常喷洒菊酯类药物以驱杀害虫。

平菇的养殖方法与技巧

平菇的养殖方法与技巧

平菇的养殖方法与技巧平菇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吃到的一种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人们公认为营养保健食品。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平菇的养殖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平菇的养殖方法平菇的养殖方法:配置培养料按照棉籽壳72%、木屑15%、麸皮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多菌灵1%这样的比例准备配料先将棉籽壳用2%的石灰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沥干,再与其他辅料拌匀,注意培养料的湿度,配料的含水量为60%~65%,用手握培养料的时候指缝略有水渗出但是不会滴下来为准。

ph调为7~7.5为好。

拌料后进行堆料3~5天,期间温度70°左右应该进行翻料,以免温度过高。

平菇的养殖方法:播种先将床架底部铺一层农用薄膜,然后将培养铺在床架上,用木板拍紧实,培养料的厚度10~15cm,气温高的情况下,培养料的厚度稍薄,气温低的情况下,培养料的厚度稍厚,每平方米床面用干料约15~20kg。

铺完后即可播种,以穴播方式播种,穴距5~8cm,穴深3~5cm,每平方米用菌种4~5瓶。

最后再撒上一层菌种进行覆盖,播完之后在床面上铺一层报纸,再盖上薄膜即可。

平菇的养殖方法:发菌管理播种后,菇房温度控制在15~20°,相对湿度为70%左右。

若气温过高揭开薄膜通风降温,播种10天以后每天可揭开薄膜1~2次,每次20min。

平菇的养殖方法:出菇管理播种后30~4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这个时候出现类似葡萄状的平菇子实体原基,即可揭去覆盖料面的薄膜,控制菇房温度在15°左右,喷水保湿,湿度调至90%左右,加强菇房通风换气,经过一个星期左右即可采收。

平菇增产的几个养殖技巧一、温差刺激法:在平菇子实体开端形成阶段,每天给其7—10摄氏度的温差刺激,可促使出菇提早,子实体发育整齐。

方法是:白天盖膜保温,晴天黄昏或早上揭膜露床,经过降温,加大温差,并联结高温浇水引诱出菇。

二、高温刺激法:先将菌床(或菌袋)敞开单调1—2天,此后延续进行重喷水,每天喷水2—3次,连喷2—3天,在此期间,通常可敞膜通风。

平菇种植最简单方法

平菇种植最简单方法

平菇种植最简单方法平菇(学名,Pleurotus ostreat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平菇种植方法简单,适合初学者和家庭菜园种植。

下面将介绍平菇种植的最简单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选择种植基质。

平菇种植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木屑作为种植基质。

您可以选择锯末、木屑、玉米芯等作为平菇的种植基质。

这些材料都可以在当地的木材加工厂或者农贸市场购买到,价格较为便宜。

2. 消毒处理。

在使用木屑等材料作为种植基质之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的侵害。

可以将木屑放入大桶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火煮沸,再晾晒至温度适宜后即可使用。

3. 接种菌种。

将消毒处理过的木屑放入种植盒中,然后将平菇菌种均匀地撒播在木屑表面。

接种后,轻轻拌匀,然后覆盖上一层保鲜膜,保持湿润的环境。

4. 保持适宜的环境。

平菇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种植环境的湿润度,可以适量喷水或者覆盖湿毛巾来保持湿度。

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15-25摄氏度为宜。

5. 定期通风。

平菇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进行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可以每天早晚各开窗通风15-30分钟,避免空气污浊和细菌滋生。

6. 注意病虫害防治。

在平菇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防治方法,如喷洒石硫合剂等。

7. 收获。

一般情况下,平菇的生长周期为20-30天左右,当平菇菌丝长满整个种植基质表面,菌丝成熟后即可进行收获。

将平菇整株拔起,不要留下菌蒂,以免影响下一批的生长。

总结,平菇种植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木屑作为种植基质,通过消毒处理、接种菌种、保持适宜的环境、定期通风和注意病虫害防治等步骤,即可成功种植出鲜美可口的平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种植顺利,收获满满!。

平菇发菌期管理“五注意”

平菇发菌期管理“五注意”

平菇发菌期管理“五注意”1、菌丝表面出现“菌冻”。

发菌期间,平菇菌丛的生长和其它微生物的繁殖产生热量,使料温和环境温度形成温差,这个温差使膜内菌块表面的水蒸气逐渐凝结成水珠,培养袋两端通气不畅,水分来不及蒸发,聚集在菌袋的下凹处,形成隔氧层,时间一长,受害的菌丝处会因缺氧和淹渍而自溶死亡。

生产中应注意经常倒袋,通风及培养袋扎孔增氧。

2、培养料变酸发臭。

如果培养料不够新鲜干净,带有大量杂菌,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下,料内的各类真菌和细菌大量繁殖孳生,使培养料酸败,产生酸臭味。

因此,应注意配制培养料前对培养原料进行杀菌消毒,通常将主料置日照下,曝晒几天。

3、部分料袋只有一端菌丝发育较好。

灭菌锅水装太多,部分袋进水,使袋内过湿,影响菌丝生长。

或袋口扎得太紧,造成氧气不足,使菌丝生长受阻。

通风倒袋是解决的主要方法,具塞式扎口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4、菌丝满袋后迟迟不出菇。

菌种的温度类型选择不当。

若采用中、低温型平菇品种,如果在春末夏初播种,菌丝长满袋后,正好是夏季高温季节,就难以出菇。

此外,还可能培养料的碳氮比不适宜。

第三,在母种扩大培养接种时,气生菌丝挑得过多,使原种、栽培种产生结块,严重影响子实体形成。

第四,菌丝长满袋后,在温度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过早地打开袋口,使表面形成一层干燥的厚菌膜,菌蕾不能分化。

5、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

培养料保存过久,已发霉变质;菌种转代次数过多,培养条件不良,生命力降低;播种时,消毒药量过多,熏蒸时间过长,杀伤了菌种;培养料含水量过多太湿,装袋时太紧太实,满足不了菌丝呼吸对氧的要求;培养温度过低或过高;培养料碱性太大;接种量太少。

6、菌丝未满袋出菇。

菌丝培养阶段环境条件不适宜,培养基内营养成分差,光线过强,温差较大,酸碱度不适宜等都会造成提早出菇。

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摘完怎么发第二次

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摘完怎么发第二次

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摘完怎么发第二次堆垛发菌后,定期在料袋间插温度计观察堆温,观察堆温变化。

堆垛后每隔5-7天翻垛一次,将下层料袋往上垛,上层的往下垛。

当袋两头菌丝各长进料内2-3厘米时,可在菌丝生长带上面1-2厘米处用大头针刺孔8-10个孔,这样可以让新鲜空气进入袋内,达到通气补氧的作用。

一、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1、堆垛发菌后,必须定期在料袋间插温度计观察堆垛的温度,同时要注意堆垛温度的变化。

天气温度有变化时,必须改换菌袋的打垛方式,发菌最适温度是25°C-30°C,高于30°C时必须要散堆。

2、堆垛后每隔5-7天必须翻垛一次,翻垛时要将下层料袋往上垛,上层料袋往下垛,里面的料袋往外垛,外面的料袋往里垛。

这样可以使菌袋的受温一致,发菌也会整齐,翻垛时如果发现有杂菌污染的料袋,必须要将其拣出。

3、菌丝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慢慢变大,如果袋内供氧量不足就会影响菌丝生长,当菌丝长进料内2-3厘米时就必须采取供氧措施。

可在菌丝生长带的上端1-2厘米处用大头针刺8-10个孔,或用竹筷从袋口往里面扎3-4个孔进行通气,也可以将料袋两头扎紧的绳子松开一点,让新鲜空气进入袋内。

二、平菇摘完怎么发第二次1、发第二次时首先要保持一定温差刺激和适宜的空气湿度,可以喷一点水在平菇菌包上面,平时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和光照刺激,但是不能让菌包晒干,要保持湿润。

2、平菇在出完一茬菇后10-15天才会长出第二茬,这时必须清理菌板表面的老菇根和死菇,然后轻压菌板使老菌皮破裂,这样有利于新菇再生。

新菇在生长时一定要通风4-5小时,然后用清水将薄膜洗干净,用菌板覆盖即可。

3、平菇的采收时间,应掌握在平菇长到七八成熟时。

这时菌盖边缘由内卷变平,颜色变浅,下凹部分会出现白色茸毛。

平菇接种后几天长菌丝 平菇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平菇接种后几天长菌丝 平菇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平菇接种后几天长菌丝平菇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平菇灭菌、接种都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为了使污染降到最低,培养出上等的菌丝,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今天我们聊聊平菇接种后几天长菌丝,以及平菇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平菇接种后几天长菌丝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平菇一般48小时就可以看见菌丝萌发。

平菇30天左右即可长满菌袋温度。

食用菌大棚栽培是我国传统的种植项目,现在国内、国外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已成为我国农业出口创汇的主要项目。

目前在食用菌生产中,栽培发菌是决定产量的关键环节,而稳定菌袋内的温度,使菌丝的发育健壮是非常重要的。

二、平菇接种前的灭菌方法装袋后菌袋及时送灭菌室灭菌。

聚丙烯塑料筒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低压聚乙烯塑料筒袋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法。

具体操作方法参见本站香菇代料栽培技术有关内容。

灭菌时间在95℃ -100℃下(常压灭菌)灭菌16-18小时以上.125℃下(高压灭菌)灭菌3.5-4小时。

三、平菇接种方法平菇菌袋较大不宜采用接种箱接种,一般在面积8-10平方米的接种室或者简易接种帐内接种较好。

接种时4人一组合作效果较好,1人负责接种.2人分别负责解开和绑上袋口,另1人负责运送菌袋,这样既省时又省力。

接种前首先将接种室(简易接种帐)清扫干净,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加高锰酸钾5克薰蒸。

消毒方法是先将甲醛和高锰酸钾按照用量称好,把甲醛先放入到接种室或者简易接种帐内的一空瓶中,再倒入高锰酸钾,立即关闭门窗密闭24小时。

次日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迅速将灭菌后的菌袋和接种用的一切用具(包括铁制或木制的三角架或空罐头瓶、火柴、镊子、酒精灯、75%的酒精棉球等)放入接种室内,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或者气雾消毒剂密闭消毒,用量减半。

四、平菇接种注意事项接种前要严格选择栽培种,检查菌种有无杂菌,菌丝生长是否正常,生长不正常和有杂菌感染的菌种要立即淘汰。

菌种要求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不可过长,以30天左右为宜。

一般每500克菌种接种15-20袋。

平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和要点

平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和要点

平菇的人工栽培方法和要点秀珍菇也就是百度文库平时经常吃的平菇,一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

平菇性温、味甘,还具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

下面一起学习一下平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人工栽培有段木栽培、木屑栽培和棉籽壳栽培,一般多用后两种栽培法。

一、栽培季节平菇的孢子萌发以24~28°C为宜;菌丝生长温度为7~40°C,以25~30°C生长最快;形成子实体的温度要求,因品种而异,一般8~18°C,也有26~27°C和25~33°C的。

上海地区一般9月至翌年的4月是人工栽培季节,这个时期的气温在25°C以下,菌丝体生长良好。

二、木屑栽培过去人工栽培大都用榆、杨、栎等树的段木。

现在瓶栽和大床栽培时,除了用合适的木屑作培养料外,还可用棉籽壳甘蔗渣或经过粉碎后的秸草、花生壳、玉米芯等作为培养料。

木屑栽培可用广口瓶、聚丙烯塑料袋等进行,将木屑培养料装入后压紧消毒。

广口瓶略低于瓶口0.5~1厘米,蘑菇瓶可装到瓶肩偏上。

经接种培养后,当菌丝布满全瓶时,便可拔去棉塞,将瓶移入栽培室。

温度视品种为异。

湿度要求85~90%。

菌种瓶经7~10天栽培,多数瓶子的菌丝可分化出子实体原基,进入桑椹期,此时要特别注意保湿,再经7天左右,平菇长成便可米收。

第一批采收后应除去菌柄和枯萎的小子实体,在瓶口上盖塑料薄膜保湿,这样10多天后又可见第二批子实体生长,一瓶平菇菌种般可收三批菇。

或采收第一批菇后,从瓶内挖出菌体放入盆、木箱、柳筐里,或压成砖块,经过保湿培养使之出菇。

三、棉籽壳栽培将棉籽壳用水充分拌和,使含水量达到70%左右(用手紧握培养料,在指缝中有少量水流出)。

培养料配制后,应立即压成砖块或铺在菇房的大床上,料厚一般10~15厘米,床面要求平整,厚薄-致,干湿均匀。

培养料压块或铺床后,应立即播种。

播种时-般采用穴播,穴距10厘米,深约2厘米。

菌种块不宜过.碎,以枣子大小为宜。

平菇的管理技术

平菇的管理技术

平菇的管理技术
(l)菌丝生长阶段播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经15~20天菌丝迅速蔓延床面,这阶段应尽量避免揭开薄膜,温度控制24~28℃之间;若温度过高,可适当掀动塑料薄膜,通风降温。

出现床面有黄、绿、黑等霉菌感染,要及时夹除或撒石灰、多菌灵混合粉控制。

发现床面和薄膜积水过多,要用布把积水吸干,并抖动薄膜,甩去水珠。

当菌丝长透床底,料面开始形成原基时,立即揭去薄膜,喷些雾化水保持料面湿润。

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促进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的形成。

(2)出菇阶段当床面出现黄水,说明菌丝即将扭结产生小菌蕾,室温要降到20℃以内,并加大昼夜温差,刺激早出菇,多出菇。

喷水量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和增多而增加,一般晴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主要向空间和地面喷水,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

切忌床面大水浇灌,造成菇蕾枯黄死亡或使培养料积水影响菌丝生长和出菇。

如料面板结,菌丝长成老皮,难以出菇,应及时用小铁耙在床面进行浅层抓菌,深度不超过0.5厘米,以促使菌丝尽快扭结出菇。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菇的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管理。

从播种覆盖薄膜到出菇前称之发菌期,此时系营养生长阶段,管理的目的是,尽量使菌丝迅速发足发好,及早长满培养料,不使杂菌害虫污染。

秋栽平发菌期的管理任务是,保湿,防止高温烧菌,结合检查病虫,通风换气。

床面覆盖薄膜草帘后,菌丝在料内很快定植、伸展、向深层发展。

一般在播种后7—10天,要逐床揭膜检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菌种生长发育进度,结合通风换气一次。

待到20天左右菌丝已封面,再检查一次。

若发现有病虫危害,要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发现有不同颜色的杂菌,要辨明杂菌由料面向料内生长,还是由料内向料外扩展。

若料面杂菌侵袭不深,可用3%的甲醛或5%的石炭酸擦去杂菌,或用生石灰将有杂菌的地方封盖起来(封盖区一定要大于病区),均能达到抑制杂菌扩展的目的。

并对出菇无明显的影响。

若杂菌是从料内向外扩展,一般数量较大危害凶,处理难,多半是原料带菌造成,应引起重视。

可用0.6—0.8%的多菌灵药液或0.1%的高锰酸钾药液浇灌病区,可以抑制杂菌的扩展。

或将有杂菌的一部分料,用消毒过的工具挖去,再补上新料。

挖除杂菌时,严格注意防止再扩散污染其它培养料。

若发现菌丝不发,是因高温影响,应加厚膜上草帘防高温。

若废气重影响发菌,要及时通风排除废气。

重新补种应及时。

一般播种20天菌丝封面后,杂菌感染机率就少了。


时在正常的条件下,不必去揭膜通风换气或浇水。

因平菇菌丝能耐受较高的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性防止其它微生物入侵危害。

有些管理人员怕二氧化碳浓度高对菌丝有害,每天掀动海膜1—2次通风换气,结果杂菌污染严重,损失很大。

因此,群众在总结经验时说:平菇生产,在菌丝生长阶段管理上“懒”一点比“勤”一点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管理。

发菌期间料中有时发现害虫,常见的以螨类、菌蛆为多。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繁殖快,危害菌丝凶,影响产量大,如不及时除去,极易造成绝产。

要查明是局部发生,还是全部发生,通常局部发生较多。

可用1%的糖醋溶液诱捕,将糖醋水喷在薄膜或纱布上,将喷糖醋水一面盖在有虫区,菌螨、菌蛆就会大量集中在薄膜上,此时可将薄膜移出烧毁或以药液浸杀。

或者用纱布浸糖醋液,铺在虫区料面纱布上再用麦麸拌糖,诱捕害虫,实践效果较好。

食用菌生产中,应注意不能随意用农药,因为食用菌生长时间短,生长速度快,农药易转入子实体,造成对人的危害。

菇期管理
①架起薄膜。

当菌丝发到料底,底部料中已形成菌丝束,料面菌丝吐小黄水珠时,菌丝体已成熟,子实体很快就要形成。

这时要增加散射光,延长光照时间,特别是人防地道要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的强度,用光刺激子实体的发生。

在管理上加大昼夜温差,保持较高的湿润环境,子实体很快就形成。

待到有60%以上床面有小菇蕾时,即可架起薄膜,转入
菇期管理。

若床面有少量菇蕾或未见菇时,过早地架起薄膜,虽然能早出菇,但是出菇不齐,影响产量。

②子实体发育阶段。

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一般要经过桑椹期(原基期)、珊瑚期、幼菇期、成熟前期、成熟中期、成熟后期六个阶段。

平菇是原基多发性菌类,但从原基转化成菇,转化率不高,一般不到30%。

因此,如何提高成菇率,是我们裁栽培管理技术的新课题,有待共同研究摸索。

③提高成菇率。

平菇高产管理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成菇率。

最关键的时期,是珊瑚期向幼菇期转化,因为平菇在桑椹期大量发生,从桑椹期转到珊瑚期还比较多,但真正从珊瑚转化成幼菇,则比例很低。

因此,这个时期管理得好,发育成菇的比例就高,当潮菇产量就高。

珊瑚期两极分化最明显,发育好的珊瑚状的顶端膨大,发育成菌盖,珊瑚状的下部长粗,变成菌柄,进入幼菇期,色泽由白色转成深灰色;发育差的,由于养分不足和其它各种原因中途夭折,萎缩枯死或隐去。

因此,我们在这时期的管理措施,是保持稳定的湿润环境、提高昼夜温差、增加散射光照、增加通风等,促使它多向幼菇转化。

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幼菇以前禁止喷水,特别是珊瑚状时喷水,会因湿度过大影响养分的吸收,易水肿,发黄、发软而死去忌高温,除高温品种外,一般子实体经不起23℃以上的高温,要枯死。

避免干燥,因干燥易失水而不利于养分转化。

切忌大风吹刮,大风吹刮会使幼菇的菌盖边上生长点失水过多,易萎缩死亡。

防止农药熏触,因为幼菇呼吸作用旺盛,容易发生农药
中毒致死。

特别是平菇对敌敌畏特别敏感,要特别注意。

严防直射光线照射,易灼伤菌盖,影响生长。

在珊瑚期、幼菇期管理上重视了以上六个方面,产量可明显提高。

④合理用水。

随着幼菇生长发育,颜色转为深灰色,菌盖已达1厘米以上,进入膨大期,子实体的需水量明显增加,这时要适当增加喷水量,增加通风量,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生长。

幼菇到成熟前,重点的管理措施是喷水、通风、防高温。

喷水应掌握勤、细、轻、匀的原则,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

若空气湿度太低,在70%以下,则已形成的幼菇也要干枯死亡或停止生长。

若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再遇高温,则菌盖上易生小菇蕾,影响品质,而且极易腐烂,造成其它病害。

要合理地处理好保湿、保温、通风换气三者间的关系。

菇期管理中如何用好水,用促控结合来促进菇成潮生长,是一个夺取高产十分重要的措施。

当第一潮菇收获后,让料面露干4—5天,再喷一次重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68%左右,平盖薄膜,保持湿润,摧蕾萌发。

待到有明显的子实体普遍可见时,再架起薄膜,转入菇期管理。

这样干干湿湿、打打停停地交替管水方法,有控有促,有利于刺激子实体成批形成,产菇集中,管理方便,易获高产。

在每潮菇开始收割时,割大留小,争取小菇长大。

待到菇床尚余20—15%菇时,大小菇一次全部收光,这样做有利于下潮菇出得整齐,管理省力。

同时,可以防止同龄小菇(老头菇)弹放孢子污染环境。

但切忌在收割菇后,马上喷水,否则极易
引起小菇黄、软、水肿死亡。

⑤追施营养液和激素。

为了促进平菇子实体多长、长大,各地进行了喷施各种营养液和激素的试验研究,有些成本低,增产效果很好,应加以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