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发菌期应严防料温过低会引起杂菌感染

合集下载

平菇的发菌期管理

平菇的发菌期管理

平菇的发菌期管理发菌期管理。

从播种覆盖薄膜到出菇前称之发菌期,此时系营养生长阶段,管理的目的是,尽量使菌丝迅速发足发好,及早长满培养料,不使杂菌害虫污染。

秋栽平发菌期的管理任务是,保湿,防止高温烧菌,结合检查病虫,通风换气。

床面覆盖薄膜草帘后,菌丝在料内很快定植、伸展、向深层发展。

一般在播种后7—10天,要逐床揭膜检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菌种生长发育进度,结合通风换气一次。

待到20天左右菌丝已封面,再检查一次。

若发现有病虫危害,要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发现有不同颜色的杂菌,要辨明杂菌由料面向料内生长,还是由料内向料外扩展。

若料面杂菌侵袭不深,可用3%的甲醛或5%的石炭酸擦去杂菌,或用生石灰将有杂菌的地方封盖起来(封盖区一定要大于病区),均能达到抑制杂菌扩展的目的。

并对出菇无明显的影响。

若杂菌是从料内向外扩展,一般数量较大危害凶,处理难,多半是原料带菌造成,应引起重视。

可用0.6—0.8%的多菌灵药液或0.1%的高锰酸钾药液浇灌病区,可以抑制杂菌的扩展。

或将有杂菌的一部分料,用消毒过的工具挖去,再补上新料。

挖除杂菌时,严格注意防止再扩散污染其它培养料。

若发现菌丝不发,是因高温影响,应加厚膜上草帘防高温。

若废气重影响发菌,要及时通风排除废气。

重新补种应及时。

一般播种20天菌丝封面后,杂菌感染机率就少了。

这时在正常的条件下,不必去揭膜通风换气或浇水。

因平菇菌丝能耐受较高的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性防止其它微生物入侵危害。

有些管理人员怕二氧化碳浓度高对菌丝有害,每天掀动海膜1—2次通风换气,结果杂菌污染严重,损失很大。

因此,群众在总结经验时说:平菇生产,在菌丝生长阶段管理上“懒”一点比“勤”一点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管理。

发菌期间料中有时发现害虫,常见的以螨类、菌蛆为多。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繁殖快,危害菌丝凶,影响产量大,如不及时除去,极易造成绝产。

要查明是局部发生,还是全部发生,通常局部发生较多。

平菇生产管理手册

平菇生产管理手册

平菇生产管理手册平菇的种植在于管理,正所谓三分菌种七分管理。

辛勤的管理必能种出优质的平菇。

一、菌种的识别与选择:在食用菌生产中,菌种的质量与优劣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生产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因此在自做或选购菌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闻:就是用鼻子嗅菌种的气味.购买或自做菌种时,必须打开,,,袋(瓶)嗅一嗅。

如有独特的杏仁香味或菇类的清香味,则为优良菌种;如有酸味、霉味和臭味,说明菌种已被杂菌污染,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看:先看外表,看袋(瓶)口是不是打开过,菌种袋和菌种瓶有没有破裂,凡开过口的、破裂的,以及瓶口包扎不严或棉塞松动的,都有被杂菌污染的可能。

在生产时要注意不要轻易打开菌种瓶的封口;再看菌丝,优质菌种菌丝粗壮、分枝浓密、相互连结成块.用手按菌种时有弹性、湿润而不干燥,用手掰开时成小块,掉下的碎未少,培养基断面处菌丝明显可见,培养基颜色变浅;三看颜色,就是菌种袋(瓶)内菌丝的颜色,凡好的菌种整袋(瓶)呈均匀的白色,如上部白,下部不白,说明菌种未长好;如菌丝发黄溶水,说明菌种衰退;少量发黄证明环境温度高;如夹有桔红、绿、黑等色斑,说明菌种已被杂菌污染。

在制作菌种时加大石灰用量不会产生杂菌,只是菌种不会很白,但仍是好的菌种,如果不加营养只加石灰,则是生命力不强的菌种.,、观察:就是看有无幼虫。

用手取一块菌种放到手上,如发现有幼虫,千万不可购买,否则菌种则成了虫子繁殖的基地,在生产上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发满的菌种上绝对不能有虫害,一旦有很小的小白虫,立即挑出有虫子的袋,装入大塑料袋中,用药物熏蒸密闭使袋内无氧或投入3%石灰水中充分灌水无氧浸泡,虫死后只可用于出菇;未发满的菌种只有熏蒸杀死虫子或最好是再灭菌后接入新的菌种发满后再用,或直接当原料再配料使用.二、菌种的制作:食用菌菌种一般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母种的制作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母种的制作:分为组织分离、提纯复壮及技术脱毒.组织分离:是利用食用菌子实体的内部组织来获得菌种的方法,是目前分离平菇菌种最常用的方法。

平菇栽培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平菇栽培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入的尿素等肥料超标 , 产生烧 料情况 。
12 防治 措 施 .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菌种 ; 菌种满袋后要在低温 条件 下储 存 , 并且放 置时间不能超过 1 ; 周 合理 安排 菌种培育 与培 养料处理 时间 , 二者要衔 接好 ; 在拌 制 培 养料 时应该严格控制各种成分比例 , 尤其是尿素不 能超过 0 %,加入尿 素就不能放二铵 等其它 复合肥 . 3 料 。在 6 8月份装袋 ,  ̄ 由于气温过 高 , 尿素最 好不放 。 如果发 生烧料 , 可以把培养料 倒出晾晒儿 日, 再调整 含水率 , 重新装袋灭菌接种。
Te
平 栽 常 的 题 防 措 菇 培中 见 问 及 治 施
●张 印 张 巍 祝 晓光 张 颖 ( 东市林 业科 学研 究 所食 用 菌研 究 室 辽 宁 丹 东 18 1 ) 丹 10 1
平菇栽培 , 由于原料来 源广泛 、 栽培 管理 技术相 对简单 、 生产周期短 、 投入产 出比高而成为越 来越多 菇农的一项重要致 富产业 。但是在栽培过程 中, 菇农 都会遇到 各种各样 的问题 , 者减产 减收 , 者整个 轻 重 菇棚菌袋报废 , 造成不可挽 回的经济损失 。笔者经过 几年的栽培实践和走访 调查 , 针对平菇整个栽培周期 所 出现 的一些 现象问题 , 进行归纳分 析总结 , 并提 出 相应 的解决措施 , 希望能对广大菇农有所帮助。
2 栽培袋杂菌污染严重
21 原 因 .
培养料发酵或灭菌不彻底 ;接种操作不严格 ; 发
菌温度过高 ; 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场所卫生条件差 。
22 防治 措 施 I
拌制培 养料时 , 要严格掌握 含水率 , 温偏高 时 气 含水率适当小些 , 正常情况下以 6 %一 5 2 6 %为宜 。平菇 菌丝生长期问需要大量的氧气 ,接种后的 4 5天 , - 要 在袋 口用细木棍扎 5 6 - 个孔透气 , 深度为 l 1 c 有 一 . m。 5 条件的菇农可用径 圈加报纸封 口, 这样既解 决了缺 氧 问题 , 又能最大 限度地保持 菌袋水分 , 菇的商 品性也 好。冬季栽培 , 由于气温低常常 出现发 菌迟缓情况 , 可 以在棚 内挂一层遮 阳网 , 既起 到遮光作用 , 又能提 高 棚内温度 。接完种的菌袋 , 中在一处 , 集 上面盖上棉 毡 或草帘 , 每隔 3天要倒 垛 1 , 样就能有效 保证发 次 这 菌时的温度 。

蘑菇播种后的发菌管理及杂菌污染防治

蘑菇播种后的发菌管理及杂菌污染防治

蘑菇播种后的发菌管理及杂菌污染防治■食用菌生产当发酵好的培养料进房经消毒,翻格等工序,并检查确保料中无氨气,料湿为65%.料温已稳定在28℃以下时.就要立刻播种播种量为每平方米播1-1.5瓶菌种;播种深度视培养料干湿而定(鞍湿为3厘米,鞍干者6厘米);播种方法有穴播,条播,撒播,混播等多种.目前多采用混播,其操作是先将2/'3的菌种均匀撒到料面.用手或铁耙轻抖培养料,使菌种落人3—6厘深的料中,然后将其余1/3菌种撒于床面,轻轻拍乎(让菌种与料稍接触)即可.一,播种后的发曹蕾理重点是谭节好菇房内的空气和湿度.'l体撮作要点如下:(一)控温保温.播种后在料上盖一层报纸,报纸上喷1%的石灰清水或0.5%的甲醛溶液.充分喷湿,可以防止水分从菇床表面蒸发和病害的孢子等落人菇床耍经常喷水,保持报纸湿润,菌丝就容易长到菇床表面,从而不容易受竞争杂菌的危害.播种后3~5天应关闭门窗,使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选75%左右.温度控制在24~26℃.如果料温超过28℃,应采取瘦间通风的方法降低温度;若料温低于20℃.则应考虑适当用蒸气加温.(:)揭击报纸.播种后7天左右,菌丝基本封面,此时应揭去报纸,菇房门换用草帘门菌丝生长.2彻J.J.有萌发的菌种块.(3)一旦发生应及时挖去患部培养料,同时向患处喷113%石灰水或撒石灰粉(料偏湿),重新朴上培养料.如果鞍严重,可用50%多菌灵500倍或70佑的甲基托布津500倍喷洒灭菌如果不可治的应就近烧掉或深埋.(二)鬼伞(卫叫野蘑姑)1,为害特点.常发生在料堆周围,菇房内多发生在覆土前.其子实体有蜘的菌柄和灰褐色的有鳞片状的菌盖,成熟后菌盖溶解流出黑色蔽汁.其虽不分泌毒素.但生长速度快.与蘑菇争夺养分,水分的能力强2,发生原因培养料用旧的原料来堆制.且建堆时呈过湿状态并变成粘质发黑,PH值偏低;料进房后高温,高湿,料中速效氨含量过多3防治措施正确地进行堆制发酵.防止过湿控制氮总量或防止后期加氨②及拔除鬼伞于实体.并加强通风排除氨昧.使温度低于2O③短期晾晒.进行通风换气.促侄(三)撬料通气.当菌壁吃料已达1/2深度【播后10-15天).应将料层撬动一次(料偏干或料压得不实的可以不动),把~部分菌丝压断,并把料整平(准备覆土j. 这样扼增大菌丝的活力,促进菌丝长人覆土之中.二,在一菇的栽培过程中.障一菇以外的萁他所有薇生物.习惯上统称为杂曹.它们与蘑菇争夺营养与空间,控制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的还分秘毒索杀死蘑菇菌丝,严重时整个培养料都布{蓠了杂菌.使栽培彻J匠失败.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发生于培养料中最为常见的杂菌的为害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馨霉茸(卫叫木霉)1,为害特点.侵染初期先看到白色菌丝,后从菌丝层中心开始扩展至边缘呈浅绿色,最后转为探绿色毕出现粉状物,边缘仍为灰白色.菌丝不断蔓延,严重时整个料面变成肇色的霉层菌丝和子实体一旦被感夔.先是停止生长后逐渐衰退和死亡.2,发生原因.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中高温(60'℃以上)时间过长,通风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培养料偏酸,偏湿,压得太紧并残存过高浓度的游离氨;且许多先发生于没有萌发的菌种块并蔓延3,防治措施.(1)经常注意对环境及用具消毒.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偏酸.(2)及时拣掉投种后的发菌管理及杂菌污染防治]杀死鬼伞菌丝;然后喷洒石版球.以增加碱件(三)白色石膏霉(叉名臭霉菌)1.为害特点:该茁祈为白色斑块状,浓密菌丝,最后变深黄色面包粉,有刺鼻恶臭味,抑制蘑菇菌牲生长但当石膏霉干枯死亡后.蘑菇菌熊仍町正常牛长2,发生原因堆制时料温不高.发酵良.料偏碱(PH值85一).3,防治措施一)使料充分发酵,l芹适当增加过磷酸钙与石膏用量,使培养料PH值滴孕75~8 追)局部发生可喷l7的醋酸深度,也可再加,k2c/b的甲醛(四)庸霉(卫称培养料黑扁稿)1,为害特点.播种后发菌束期.培养料可能露出一完全不长菌丝的黑色小区(直径几厘米至l米不等),而邻近区域发菌良好.黑厦常位于抖层里面需仔细检查才能发现2,发生原因一方面是培养料在播种前受过污染(脏泥水溅到料上或草料使用前曾放在脏泥地上);另一方面是发病区古彝量过高3,防治措施.堆制时要在后期加氧,且料进房后用甲醛喷施.消除残存的氨气.:病区喷施醛后再补喷灰水,病区过大的补播菌种另外,还有青霉,黄霉.链孢霉,根霉,毛霉等霉菌类.在蘑菇的栽培过程中均能程染并为害,其特点各有不同.fH~75"i'8措施绿霉基本相同,在此不作一介绍(贺州市农业局刘洪军)。

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

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
出菇期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控制在80%-90%之间,可以通过喷水或浸水等方法保持湿度稳定 。
出菇期病虫害防治
预防措施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VS
防治方法
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 疗,如使用药剂喷洒、熏蒸等方法进行防 治。
采收标准与方法
采收标准
当平菇菌盖展开、颜色变淡、孢子尚未弹射 时,即可进行采收。
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栽培设施与环境 • 栽培料配方与制备 • 播种与发菌管理 • 出菇管理与采收 • 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栽培设施与环境
栽培设施
01
02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栽培场所选择
选择通风良好、水源充足 、水质干净、无污染的场 所,如蔬菜大棚、闲置房 屋等。
制备过程中注意事项
原料质量要保证,棉籽壳要干净、无 霉变,玉米芯要新鲜、无变质。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 避免培养料变质或发酵过度。
混合料要充分搅拌均匀,避免局部养 分不足或pH值不均。
发菌期前要进行翻堆、通风,促进菌 丝生长和养分分解。
03
播种与发菌管理
播种方法与时间
播种方法
常用的是层播法,将菌种均匀地铺在料面上,然后再用菌种 封顶。
保持发菌期温度在20℃-25℃之间,避免高 温或低温影响菌丝生长。
光照控制
发菌期需要适当的散射光,但要避免直射阳 光,以免影响菌丝生长。
湿度控制
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避免过湿 或过干影响菌丝生长和出菇。
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风直接吹向菌 袋,以免影响菌丝生长。

生料栽培平菇如何预防杂菌污染

生料栽培平菇如何预防杂菌污染

2023-11-10CATALOGUE目录•引言•预防杂菌污染的措施•生料栽培平菇的优点•生料栽培平菇的缺点及解决方法•结论•参考文献01引言•生料栽培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方法,但由于生料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容易滋生杂菌,导致污染。

杂菌污染不仅会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预防杂菌污染对于生料栽培平菇至关重要。

背景介绍杂菌污染的危害杂菌在生料中繁殖,与平菇争夺营养,导致平菇生长缓慢,产量下降。

产量下降品质下降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经济损失杂菌污染会导致平菇的外观、口感和营养价值下降,影响销售和食用价值。

某些杂菌污染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由于产量和品质下降,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甚至可能面临亏损。

02预防杂菌污染的措施选用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的原料,并确保原料中不含有杂菌。

原料选择将原料暴晒、干燥,并清洗干净,以减少附着的杂菌和虫卵。

原料处理原料选择与处理场地选择选择通风良好、环境干燥、无污染的场地进行栽培。

布局设计设计合理的布局,包括栽培室、接种室、菌种培养室等,以减少杂菌的传播和扩散。

栽培场地的选择与布局在栽培过程中,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栽培管理在接种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杂菌的侵入和传播。

接种操作选择抗杂菌能力强、适应性广的优良菌种进行栽培。

菌种选择在栽培过程中,定期检查平菇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栽培与管理03生料栽培平菇的优点优化培养基质生料栽培平菇可以优化培养基质,提高平菇的产量。

例如,通过添加适宜的营养成分,调整培养基的pH值和含水量等,可以促进平菇的生长和繁殖。

减少杂菌污染生料栽培平菇通过选择优良菌种和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可以减少杂菌污染,提高平菇的产量。

简化栽培流程生料栽培平菇的栽培流程相对简单,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平菇的产量。

平菇菇蕾期管理

平菇菇蕾期管理

菌蕾,真菌学、食用菌学名词。

菌蕾【学名:button 】,也叫“菇蕾”、“菇芽”,由原基分化为有菌盖和菌柄的幼小子实体。

[1]在食药用菌栽培学上,把处于菇蕾生长阶段的生长时期称为“菇蕾期”,也称作桑葚期(mulberry-like phase)、珊瑚期(coral-like phase)、纽扣期(button phase)。

平菇菌蕾期管理要点1、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平菇是变温结实,加大温差刺激有利于出菇。

利用早晚气温低时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至6~10℃,以刺激出菇。

低温季节,白天注意增温保湿,夜间加强通风降温;气温高于20℃以上时,可采用加强通风和进行喷水降温的方法,以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2、加强湿度调节。

出菇场地要经常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在料面出现菌蕾后,要特别注意喷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切勿向菌蕾上直接喷水,只有当菌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方可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补足需水量,以利于子实体生长。

在采收一、二潮菇后,菌袋内水分低于60%时,应给予补水,采用直接向袋内注水或用水浸泡,浸泡时用铁丝在菌袋上扎3~4个孔,可使水容易浸入菌袋。

3 、加强通风换气。

低温季节一天1次,每次30分钟,一般中午喷水后进行;气温高时,一天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湿不透气。

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避免让风直接吹到菇体上,以免菇体失水,边缘卷曲而外翻。

4、增强光照。

散射光可诱导早出菇,多出菇;黑暗则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长,盖小,色淡,畸形。

一般以保持菇棚内有“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强度为宜。

但不能有直射光,以免晒死菇体。

5、出菇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出菇棚内,应按菌袋菌丝成熟早晚分畦堆放,使出菇整齐一致,有利于同步管理。

菌袋进入出菇管理时,先解开两头扎口,不要急于把袋口完全张开,以防料表面失水干燥,影响正常出菇。

6、覆土出菇袋栽平菇,一般出2潮菇后,经过补水管理还能继续出菇,但出菇少,菇体小且不整齐,经济效益低。

平菇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管理

平菇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管理

平菇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管理
接种后的栽培袋要放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培养室要求通风、干燥、便于遮光。

为了防止杂菌感染,培养室事先最好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四壁及地面和床架可喷洒石灰水或0.1%的多菌灵药液消毒,必要时地面上还可撒一层石灰粉。

接种好的栽培袋可直接摆放在培养室床架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摆放量,而且便于控制温度和通风:若没有床架,也可以直接摆放在培养室地面上。

在培养室地面上摆放时,菌袋可成排码起,堆高4-6层,每排之间要留有50厘米的走道,便于通风和管理人员活动。

温度高时还可呈“井”字形摆放,以利于降温和通风。

若温度和光照条件适宜,接种后的栽培袋也可直接摆放在室外棚室内培养,以减少菌袋的搬动。

菌丝体生长阶段是决定栽培成功率和能否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时期,管理的重点是控制温度、保持湿度,促进菌丝的生长,严防杂菌的发生和蔓延。

①温度。

温度是平菇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

在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温度较高,且要恒温。

所以,在此阶段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22℃,栽培袋料温控制在22℃-24℃。

当料温超过25℃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

培养室内发菌的应打开门窗和通风口通风换气,必要情况下可适当洒水降温,也可翻堆或将栽培袋散开降低料温;室外棚室内发菌的,应在白天温度高时覆盖并加厚草帘,防止阳光直射,同时打开通风口和门窗通风换气。

当温度较低时,培养室可采取安装暖
1。

食用菌复习题及答案

食用菌复习题及答案

《食用菌生产技术》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菌种:2、初生菌丝:3、代料栽培:4、无菌操作:5、灭菌: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按食用菌的生活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大部分食用菌属于_____。

2、菌种保藏在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_____保藏法,保藏温度为_____度。

3、食用菌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性质可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要求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对温度要求一般是前_____后_____,对湿度、光线、氧气要求一般是前_____后_____。

5、在菌种分离过程中多采用_____法,对菌肉肥厚的子实体多采用_____组织进行分离进行接种;三、判断题:(每个2分,共16分)1、一般来说,食用菌是属于耐高温,怕低温的生物。

()2、食用菌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适宜温度相同。

()3、人们通常所指的菌种,实际上就是指经过人工方法培养的纯菌丝体。

()4、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在黑暗或弱光下均可生长良好,而子实体形成阶段必需有散射光的刺激。

()5、利用紫外线杀菌时在黑暗条件下使用比白天使用杀菌效果好。

()6、鸡腿菇菌丝体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

()7、在灭菌的时为防止高温季节培养料发酵变酸无论是常压还是高压灭菌在开始烧火时都应旺火猛攻。

()8、食用菌生产中,只有双核菌丝才具有结实性。

()四、问答题:(48分)1、食用菌菌种保藏原理、目的和方法?(8分)2、试述金针菇的栽培技术要点?(10分)3、试述堆料、发酵的机理、方法及注意事项?(10分)4、香菇袋料栽培的主要步骤?(10分)5、生料栽培平菇在气温较高季节如何进行发菌管理?以防出现杂菌污染?(10分)《食用菌生产技术》试卷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菌种:是指能够进一步繁殖的纯的菌丝体。

平菇发菌期的管理技术

平菇发菌期的管理技术

平菇播种后至出菇前这段时期成为发菌期,这阶段管理技术好坏,关系到平菇菌丝体能否在培养料中造成生长法,能否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时期。

那么对于平菇发菌期该怎么管理呢?
1、严格控光
在发菌期尽量避免光照,尤其是不允许强光照射,目前很多的栽培户对于这项处于无所谓的态度,这样既不科学,而且对平菇发菌极为不利的。

平菇在发菌期接受长时间的光照刺激,可使得菌袋一旦完成发菌就会现蕾,根本无法开展出菇时间。

正确的做法时在播种后立即进行避光,除了进入观察和翻袋等操作时,其余时间不得有光照进入菇棚。

2、温度湿度调控
菌丝体适宜温度为25度,如果在低温季节发菌,那么可以采用火炉升温,条件较差是,可以在棚内上方吊一次黑色塑料膜或遮阳网,天气晴朗时将草帘揭除,使得棚内温度升高。

但是又不能形成阳光直射菌袋,有条件的可以按照水温空调,一年四季都可以发挥作用。

空气湿度对发菌影响较大,需要小心对待,如春季方淑君,气候干燥,应当给予期增湿,一般可以调至70%作用,在夏季长时间下雨,湿度较大,这时就需要降湿采收,保证发菌正常进行。

3、合理通风
菌丝生长期间需要少量的氧气,些许通风即可满足它的需求,但是要注意菇棚内外的温度交换,温差过大时,应该考虑合适的通风时间。

比如夏季发菌是,应该尽量选择在晚间通风,低温季节应该选择在中午进行通风,尽量避免高温和低温阶段。

4、预防病虫害
在平菇整个发菌期,每隔5天左右既要喷洒一次病去无踪或赛百09溶液,这时为了防止杂菌病害发生,一旦发现污染菌袋,及时移出拱棚单独产量,尤其是在春季,要经常喷施菊酯类物质驱杀害虫。

四种平菇原料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四种平菇原料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四种平菇原料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平菇是我国栽培量比较大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其生产利用的原料也是五花八门,特别是近几年棉籽壳价格飞涨,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采用多种原料来生产平菇。

针对多种原料,应该怎样处理才会让平菇的产量及品质达到最好,是很多朋友们最关心、也是最纠结的事情。

下面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处理模式,看看哪一种方法最适合你。

一、熟料栽培模式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原料处理模式,就是对培养基进行较长时间高温灭菌处理,达到培养基内部接近完全无菌的方法。

优点:1、这种模式适合多种原料,培养基灭菌彻底,可以大胆加入合理的有机营养如麸皮、米糠、玉米面等,原料配方灵活,产量高,产品品质好;2、因培养基内部杂菌含量极低,菌棒内平菇菌丝的纯度高,所以出菇期因菌棒内杂菌而导致的子实体病害就很少;3、因高温灭菌,菌包内部的害虫已经消灭,所以防虫效果好;4、菌包加工速度快,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如果你是一个大型菌包场或工厂化生产企业,那么采用熟料模式生产平菇是必然;5、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采用菇体菌种和液体菌种,菌棒质量更高。

缺点:1、必须采用高压灭菌柜、常压灭菌锅炉等高温灭菌设备,特别是目前对环保的要求较高,更加大了高温灭菌的成本;2、接种费劲,有条件的企业必须采用净化设备进行接种操作,接种成本高;一般种植户必须用接种箱、接种帐、无菌室等药物熏蒸方法接种,劳动强度大;3、这种模式接种操作不严,会导致大面积的杂菌污染,在发菌后期也会因环境不合适导致大面积的杂菌污染,例如我们在生产中最讨厌的链孢霉,特别容易在熟料菌袋上生长;4、小规模生产,利用大棚发菌,没有加温设备,在低温季节,菌袋生长速度会很慢不均匀,容易造成菌丝还没有长满菌包就出菇的现象;5、熟料栽培配方中加入化肥如尿素、二铵等要谨慎,如果原料是拌好料直接装包,我看化肥就没有必要添加了;如果种植规模不算很大,在采用熟料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采用下面的几种模式试试。

平菇发菌期管理

平菇发菌期管理

平菇发菌期管理一、菇棚处理菇棚杀菌处理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对棚外环境的清理和杀菌,包括棚外杂草、垃圾等应彻底清理干净,清理卫生后,地毯式喷洒600倍多菌灵溶液。

其次,揭去棚上草苫,清理并整理平棚内地面,使用赛百09或百病傻对墙体、地面、立柱、通风孔等进行地毯式喷洒,然后封闭菇棚,任其日晒升温,在高温作用下,药物得以充分渗透,使黏附药液的杂菌孢子及病菌蛋白凝固,失去活性,达到杀菌目的。

如果老菇棚上季栽培曾发生过某些病害,则应当在用药后2~3天再重喷一次,以求彻底。

二、发菌期管理1.尽量严格闭光。

发菌期间应尽量避免光照,尤其不允许强光直射。

目前不少栽培者对该项持“无所谓”的态度,是既不科学又有害的,长时间的光照刺激,可使得菌袋一旦完成发菌就会现蕾,根本无法控制出菇时间。

正确的做法是自播种后即应进行避光,除进入的观察、翻袋操作外,不得有光照进入菇棚。

2.加强温度管理。

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如在低温季节发菌,可采用火炉升温,条件稍差时,可在棚内上方吊一层黑色塑料膜或遮阳网,天气晴好时,揭去草苫,使棚内升温,但又不形成阳光直射菌袋;有条件的可安装水温空调,一年四季均可发挥作用。

3.适当调控湿度。

空气湿度对发菌的影响较大,应小心对待,如春季发菌,气候干燥,应适当给予增湿,一般可调至空气湿度70%左右,但如果初秋或夏季发菌,如天气连续长时间阴雨,空气湿度居高不下,则应采取有力的降湿措施,方可保证发菌的顺利进行,可在棚内放置生石灰,使之吸水,并趁天气晴好时及时给予通风,以降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4.给予合理通风。

菌丝生长期间需要少量的氧气,些许通风即可满足,但应注意菇棚内外的温度交换,温差过大时,应予考虑具体的通风时间。

如夏季发菌时,尽量晚间通风,低温季节则尽量安排中午时分等。

5.预防病虫危害。

在整个发菌期间,每5天左右喷洒一次百病去无踪或赛百09溶液,以防止杂菌病害的发生;发现污染菌袋,随即移出菇棚进行单独处理;尤其春季,经常喷洒菊酯类药物以驱杀害虫。

平菇高温热害预防及管理技术措施

平菇高温热害预防及管理技术措施

平菇高温热害预防及管理技术措施一、平菇高温热害预防1、选择合适的栽培时间平菇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而温度是影响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平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2℃,最适温度为22~26℃。

温度过高,平菇菌丝停止生长甚至死亡,致使杂菌大量发生或栽培失败。

温度超过32℃,平菇菌丝生长速度迅速下降,温度达到35℃,菌丝停止生长。

平菇子实体形成温度为5~30℃,适宜生长温度为10~25℃。

在平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一定的温差刺激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

高温条件下,即使有些品种子实体能够形成,畸形率也很高,表现出菌柄长、菌盖小等性状,而且子实体纤维化程度高、口感不佳,商品价值较低。

因此,在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要选择合适的栽培时间,尽量不在高温季节制作菌袋,一般在当地最高气温稳定在30℃以下时开始制袋。

2、选择耐高温的品种平菇品种按子实体分化与生长的适宜温度划分为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广温型四类。

不同类型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以及抗病、抗杂性不同。

高温季节要选择高温型品种或广温型品种。

高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0~30℃,该类品种适应性较强,多呈灰白色,菌柄较长,品质一般。

广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5~30℃,该类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生产中应用较多。

3、生产优质菌种平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在菌种生产之前要严格筛选种源,确保使用的种源健康、无烧菌症状、无杂菌污染。

菌种生产要严格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即22℃左右的温度、70%以下的空气相对湿度、1000ppm以下的二氧化碳浓度、黑暗的环境,促进菌丝健壮生长。

在菌种培养的过程中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杂菌污染,及时用湿布包裹污染菌袋并搬出培养室进行灭菌处理。

4、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配方高温时期制袋,要选择优质、新鲜的原辅料,更要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配方,降低氮源添加量,不使用玉米面等含糖量高的辅料。

严格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培养料含水量不能过高。

平菇栽培中杂菌的防治方法

平菇栽培中杂菌的防治方法

平菇栽培中杂菌的防治方法平菇栽培中杂菌的防治方法一、如何有效防止平菇杂菌污染1.适时栽培,适时播种低温不利于霉菌生长,所以要选择低温条件下播种。

春季播种期可适当提前,秋季适当推迟。

从理论上讲,平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这对灭菌培养基是合适的,但生料栽培时,要避开霉菌适生的温度(25℃~30℃)。

实践证明平菇菌丝在气温20℃以下生长也很快,在低温条件下播种更安全。

2.杜绝杂菌污染源培养料必须选择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害的。

配料之前在烈日下充分暴晒2~3天。

3.选用优良、健壮的纯菌种播种时可用手轻轻地把菌种掰成玉米粒大小的块,勿用手搓碎,以免损伤菌丝,保证菌丝恢复快,生活力强,发育好。

4.适当加大播种量主要是加大培养料表层的播种量,可使平菇菌丝迅速生长发育,提早布满培养料表面。

这也是预防霉菌入侵的有效措施。

5.播种后控制好棚温和料温因霉菌繁殖的适温是25℃~30℃,管理时要控制棚温不超过22℃,培养料内的温度不超过25℃,使霉菌无可乘之机。

高温季节培养料的厚度要适当,不宜过厚,以免高温为害。

6.培养料含水量要适当一般要控制在60%~65%之间。

拌料时料水比以1∶1.3~1.5为宜。

过干过湿对平菇菌丝生长均不利。

培养料过湿,通气不好,是霉菌侵染的重要原因。

7.调好培养料酸碱度霉菌喜酸性(pH5~5.5),所以配料时可加入1%石灰粉,使培养料pH达6.8~7。

这样既可抑制霉菌生长,又可增加料中钙元素,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

8.用药剂防治市场上常见的多菌灵粉剂有25%和50%可湿性的,可用0.1%~0.05%浓度的药液拌料,能有效地抑制杂菌污染;克霉灵、洁霉精防杂菌效果也好。

9.用石灰粉防治杂菌怕碱,如培养料面出现绿霉菌、链孢霉等杂菌时,可在培养料面撒上一层0.2~0.3厘米厚的石灰粉。

撒粉面要大于污染面,霉菌杀死后,料面仍可出菇。

二、适时防治平菇杂菌的两种生物杀菌剂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常遭受木霉、曲霉等霉菌的危害。

平菇栽培中快速发菌减少杂菌感染的方法研究

平菇栽培中快速发菌减少杂菌感染的方法研究

平菇栽培中快速发菌减少杂菌感染的方法研究作者:唐国龙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22期1 平菇所需的生长条件1.1 营养平菇是一种分解能力很强的木腐菌,很容易分解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废棉和稻草等原料中的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有机物,从而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且生物转化率很高。

1.2 温度因品种差异,温度要求也有所不同,但一般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 ℃,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

子实体分化温度因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广温型品种差异,分化温度范围差异比较大,一般在5~35 ℃。

1.3 湿度平菇菌丝生长适宜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70%,高于70%或低于30%都不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左右,在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和出菇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子实体生长。

1.4 空气平菇是好气性真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如果透气性差,菌丝生长会非常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出菇阶段如果通气不良而缺少氧气,会产生畸形菇,柄长盖小,菌柄丛生无菌盖。

所以,在菌丝培养和出菇阶段,菇房一定要保持通风透气、空气清新。

1.5 光线平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光照影响菌丝生长。

当菌丝发育成熟后,通过散射光刺激才能形成子实体原基。

子实体生长阶段,也需要散射光,如果光照不足,会产生盖小柄长的畸形菇。

1.6 酸碱度平菇适宜在偏酸性的培养料上生长,对培养基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 值为3.0~8.0 时都能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8~6.2。

在配置生产培养料时,要加石灰调到pH值为7.0~8.5,因为在菌丝生长过程会产生有机酸,会使培养料的pH值下降,加入石灰还可以防止杂菌感染。

2 平菇菌丝生长所需温度平菇菌丝生长阶段,在其他条件基本合适的情况下,温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最适宜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是25~30 ℃,同样,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如绿霉、曲霉等许多杂菌也容易生长。

因此,需要尽量确保平菇栽培袋(料)在接种前灭菌彻底,当然不可能做到绝对无杂菌。

平菇生产流程和种植标准

平菇生产流程和种植标准

平菇生产流程和种植标准摘要:本报告深入探讨了平菇的整个生产流程以及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标准,特别关注了栽培这种广受欢迎的食用菌所包含的各个步骤和技术细节。

报告内容详尽地分析了从最初的培养料准备阶段,一直到最终的收获阶段,每个环节对于成功种植平菇的重要性。

同时,报告着重指出了在蘑菇种植过程中所必需的精确度和对技术专长的依赖。

此外,报告还深入讨论了在种植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环境和质量控制的相关考虑因素,以及当前行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同时,报告也关注了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生产效率,以及这些进步如何帮助克服行业挑战,提高整体的生产水平。

关键词:平菇;生产流程;种植标准;环境考虑;技术进步Abstract: This report delves into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of oyster mushrooms and the various standards during cultivation, 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the steps and technical details involved in growing this popular edible fungus. The report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each stage, from the initial preparation of the culture medium to the final harvesting phase, for the successful cultivation of oyster mushrooms. It also highlights the precision required and the reliance on technical expertise throughout the mushroom cultivation process. Additionally, the report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and quality control considerations that must be strictly adhered to during cultivation, as well as the various challenges currently faced by the industry. Moreover, the report addresses how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mpact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how these advancements help overcome industry challenges to improve overall production levels.Keywords: Oyster mushroom; Production process; Cultivation standards;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Technological progress.一、引言1.1研究背景平菇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香菇发菌期管理

香菇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1~6天,是菌丝萌发和定植期,由于菌丝生长微弱,菌袋温度比室温低1℃—3℃,为给菌丝提供适宜温度,要将室温调为28℃~29℃,每天要测定室温、堆温和袋温,其中以袋温为主调节室温和堆温。

此时不宜移动菌袋,以防杂菌感染。

3天内不通风或少量通风。

接种后7~10天,菌丝向料内蔓延,袋温逐渐升高,将室温控制为25℃~27℃。

过7天开始翻堆,以后每7~10天翻堆1次。

在翻堆时,逐袋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杂菌感染情况。

发现漏接种的菌袋或没有发菌的接种穴,应将其集中到其他地方,挖除霉点,并用5%~10%的石灰水涂抹患处,培养室每天通风1~2次,每次约30分钟。

接种后11~20天,菌丝进入旺盛生长期,各种代谢活动加快,袋温高出室温1℃~5℃,要特别注意降温和通风。

将室温控制为20℃~24℃,每天通风1~2小时。

接种后20天,因菌丝大量生长,袋内氧气不能满足菌丝生长要求,缺氧成为菌丝生长的限制因素,应及时揭去接种穴上的胶布,或用刺孔的方法增加氧气。

第一次刺孔的时间在菌丝圈直径为8~10厘米时进行。

用消过毒的牙签在菌丝圈前沿刺6~10个孔,孔深不能触及料层。

当接种穴之间的菌丝相连时,用消过毒的毛衣针进行第二次刺孔增氧。

当菌丝发满袋时,用消过毒的筷子在菌袋周身刺孔,刺孔的数目及深度,视温度及菌丝生长情况而定。

温度高时多刺孔、深刺孔,反之少刺孔、浅刺孔。

揭胶布或刺孔后,菌丝加速生长,菌袋温度会猝然升高。

此时要加大通风量,并疏散菌袋,防止烧堆。

经30~50天,菌丝长满菌袋,可进行菌筒转色和生理成熟管理。

菌筒转色是香菇菌丝发育的一个特殊生理过程,也是菌丝发育成熟的标志。

菌筒转色适宜的条件:温度18℃~24℃,菌筒周围小气候的空气湿度为80%~85%,有一定散射光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当菌丝长满袋后,应将遮阳物去掉,以增加室内光照。

室温严格控制在20℃~24℃,温差不要太大,少移动菌袋。

若用大袋栽培,菌筒转色和生理成熟时间为25~30天;若用小袋栽培,转色时间为10~15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菇发菌期应严防料温过低会引起杂菌感

平菇菌丝在20~30℃之间生长健壮。

在平菇发菌期应严防料温过高,平时应经常用温度表测量,一旦发现料温超过33℃,就应考虑及时倒堆,可采取在菌袋之间预留空隙,适当减少摆放层数,在层与层之间用小竹竿隔开的办法防止料温过高。

值得注意的是,平菇的发菌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

如果料温长期在15℃以下,平菇菌丝发育缓慢,而木霉等杂菌的发生率却很高。

因而寒冷季节应在保暖的大棚中或温暖向阳处发菌,以防因温度过低引起菌袋发菌失败,造成大的损失。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