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2
合集下载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将MOF更名为器官功能障碍(mu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更准确地反映了此综合征的进行性与可逆性
95年10月庐山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会决定 将MOF更名为MODS
MODS的各种不同的命名
中文命名
西文命名
1、 序贯系统衰竭
sequential system failure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quintessence11
【MODS及其发展史】
MODS:外科领域7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危重病救治 史上的里程碑
二战时期: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感染为首要死因 20世纪40年代:器官衰竭威胁(休克复苏术的进步与
13、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1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15、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作者 Tilney等 Baue
ALI 诊 断 标 准
1. 急性起病 2. PaO2 / FiO2 < 40 kPa ( 300 mmHg, 不管 peep 水平是多少) 3. 胸片显示双肺浸润(肺间质水肿或/和肺水肿) 4. 肺动脉楔压(paw)< 2.4 kPa 或没有左房压升高的临床
证据,实际上ALI是由于炎症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 综合征,其临床、放射和生理的异常,不能用左心房或 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来解释,但可复合存在
MOF→死亡 康复
95年10月庐山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会决定 将MOF更名为MODS
MODS的各种不同的命名
中文命名
西文命名
1、 序贯系统衰竭
sequential system failure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quintessence11
【MODS及其发展史】
MODS:外科领域7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危重病救治 史上的里程碑
二战时期: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感染为首要死因 20世纪40年代:器官衰竭威胁(休克复苏术的进步与
13、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1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15、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作者 Tilney等 Baue
ALI 诊 断 标 准
1. 急性起病 2. PaO2 / FiO2 < 40 kPa ( 300 mmHg, 不管 peep 水平是多少) 3. 胸片显示双肺浸润(肺间质水肿或/和肺水肿) 4. 肺动脉楔压(paw)< 2.4 kPa 或没有左房压升高的临床
证据,实际上ALI是由于炎症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 综合征,其临床、放射和生理的异常,不能用左心房或 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来解释,但可复合存在
MOF→死亡 康复
MODS-2
炎症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的异常释放 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和细菌/毒素移位
●
●
●
凝血功能紊乱
二次打击或双相预激学说
●
微循环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
理论依据:
●
机体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但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致内 组织氧代谢障碍 缺血再灌注促进自由基大量释放破坏生物膜、蛋白质、 多形核白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相互作用。
SIRS与MODS
近年来研究发现,SIRS失控导致MODS的发生也与机体抗
炎反应的状况有关。因此,有学者提出“代偿性抗炎反应 综合征”(CARS)的概念。
●
当促炎反应占优势时,机体表现为“免疫亢进”或SIRS
发展为MODS;
SIRS与MODS
●
而若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应占优势时多表现
为“免疫麻痹”,对
感染易感性强,从而易于发展为脓毒症和MODS。这种 免疫反应的失平衡可能是诱发MODS的重要原因之一。
(呼吸支持及循环支持)
1.增加氧输送
●
支持动脉氧合,非ARDS者,维持PaO2>80mmHg 支持心输出量
SaO2>95%; ARDS者,PaO2>60mmHg SaO2>90%
●
保证适当的前负荷(监测CVP,PCWP)
适当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
支持血液携氧能力Hb 10g/dl , HCT 30~35%
组织细胞缺氧:
DO2↑,VO2↑,VO2对DO2依赖,系高 代谢、循环不稳定造成氧供与氧需不匹 配所致。
SIRS的诊断标准
( 符合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①T>38℃或<36℃,②HR>90bpm,③R>20bpm或 PaCO2<32mmHg,④WBC>12×109/L或<4×109/L, 或幼稚杆状白细胞>10%。
●
●
●
凝血功能紊乱
二次打击或双相预激学说
●
微循环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
理论依据:
●
机体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但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致内 组织氧代谢障碍 缺血再灌注促进自由基大量释放破坏生物膜、蛋白质、 多形核白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相互作用。
SIRS与MODS
近年来研究发现,SIRS失控导致MODS的发生也与机体抗
炎反应的状况有关。因此,有学者提出“代偿性抗炎反应 综合征”(CARS)的概念。
●
当促炎反应占优势时,机体表现为“免疫亢进”或SIRS
发展为MODS;
SIRS与MODS
●
而若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应占优势时多表现
为“免疫麻痹”,对
感染易感性强,从而易于发展为脓毒症和MODS。这种 免疫反应的失平衡可能是诱发MODS的重要原因之一。
(呼吸支持及循环支持)
1.增加氧输送
●
支持动脉氧合,非ARDS者,维持PaO2>80mmHg 支持心输出量
SaO2>95%; ARDS者,PaO2>60mmHg SaO2>90%
●
保证适当的前负荷(监测CVP,PCWP)
适当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
支持血液携氧能力Hb 10g/dl , HCT 30~35%
组织细胞缺氧:
DO2↑,VO2↑,VO2对DO2依赖,系高 代谢、循环不稳定造成氧供与氧需不匹 配所致。
SIRS的诊断标准
( 符合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①T>38℃或<36℃,②HR>90bpm,③R>20bpm或 PaCO2<32mmHg,④WBC>12×109/L或<4×109/L, 或幼稚杆状白细胞>10%。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心率>90次/分; • 呼吸>20次/分或PaCO2 <32mmHg(4.3kPa); • 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0109/L,或幼稚 粒细胞>10%。
代偿性抗炎 反应综合征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Peripheral vasoconstriction
Microcirculation hypoperfusion
Ischemia
SAMS: Sympathetic-Adrenal Medulla Syste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OFR,Ca2+ overload
循环抵达远隔器官的过程。
肠源性感染(intestinal infection): 无明显的感染病灶,但血培养中可 见到肠道细菌,该情况称为‾。
四、二次打击学说
二次打击学说 (Theory of Double-Hit)
first hit second hit
炎症细胞激活
SIR
MODS
recovery
全身性炎症反应
1.有感染症状,无感染灶
systemic inflammation 2.血细菌培养(-) response 3.肠源性内毒素或炎症介质所致
(二)非感染性病因
种 类
严重创伤
共 同 特 点
1.可有全身感染症状 大面积烧伤 2.血细菌培养(-) 3. 血内毒素 ( ) 大手术 4.炎症介质大量释放所致 休克 心肺复苏后 超量输血
肺的功能变化
发生时间 最先受累,创伤、感染后24~72小时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一节
概 述
导言二: MODS是ICU最常见的死因。腹腔感染后 发生率为30~50%。急症手术 后发病率为 7~22%,病死率与器官衰竭数目呈正相关。
30%
→
60%
→
80%
→100%
(1个) (2个) (3个) (4个) 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属于复苏失败,MODS 不包括慢性器官功能衰竭 。
第一节
四、临床表现:
㈠少尿型肾衰:临床病程经过少尿期(无尿 期)和多尿期两个阶段。 1、少尿或无尿期:
是整个病程的主要阶段。一般为7~14天,有时 可长达1个月。少尿期越长,病情越严重。
临床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② 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 ③ 出血倾向及贫血
1、少尿或无尿期的临床表现: 水中毒:是ARF病人主要的死因之一 ① 水 电 解 质 和 酸 碱 平 衡 紊 乱
解除梗阻后肾功能即可恢复(早期)。
三、发病机制:
循环血量减少
再灌注损伤
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肾血 管收缩和肾小管细胞变性 坏死是主要原因。
肾血流量减少
肾入球动脉阻力增高
肾缺血 肾中毒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小管损伤 肾小管堵塞
ARF
非少尿型肾衰:
发病机制目前不清楚,认为可能代表了肾小管损伤
的一种较轻类型。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肾 小管堵塞仅发生于部分肾小管,而有些肾单位的血流 并不减少,肾血管并无明显收缩、血管阻力不高。因 此出现非少尿型肾衰。约占ARF的1/5. 临床上常见于手术、创伤、应用造影剂和氨基糖甙 类药物后,近年发生率有所上升,应引起重视。
内(数小时至数天)急剧减退,导致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血中氮质代谢产物 积聚及全身并发症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病征。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末期
深昏迷 心律失常→心跳变慢→心跳停止
诊断
提示性诊断
急性损伤 感染 R>30次/分 呼吸困难 排除其他因素
•诊断标准
氧合指数 X 胸片 肺动脉楔压
急性肺损伤 急性起病 PaO2/FiO2 ≤300mmHg
正 位 胸 片 双 侧 PAWP ≤ 18mmHg 或
肺浸润影
没有左心房高压证据
急 性 呼 吸 窘 急性起病 PaO2/FiO2
➢ 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1. 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变化不一致 2. 部分肾单位血流正常
多尿期(>800ml/24h)
➢ 原尿浓缩差:肾小管再生上皮的再吸收和浓缩功能
未健全
➢ 渗透性利尿:少尿期积聚于体内的大量尿素 ➢ 水利尿:少尿期电解质和水潴留过多加重利尿现象
临床表现
少尿期(7-14天,最长1月以上):
器官功能支持
➢ 呼吸机 ➢ 人工肾 ➢ 人工肝 ➢ 肠道粘膜保护 ➢ 护心药物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定义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急性肾功能障碍(acute renal dysfunction,ARD)
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在 短时间内,肾脏排泄机体代谢终产物的能力降 低而导致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升高及水电解 质、酸碱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 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临床综合病征。
尿量明显减少是肾功能受损最突出的表现。 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oliguria),尿 量不足100ml称为无尿(anuria)。
病因与分类
肾前性 诸多病因(出血、脱水、休克,心肺病变,其它因
素)→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心排出量减少→肾血液灌流下降→ 肾实质缺血性坏死→肾功能障碍→肾衰。
深昏迷 心律失常→心跳变慢→心跳停止
诊断
提示性诊断
急性损伤 感染 R>30次/分 呼吸困难 排除其他因素
•诊断标准
氧合指数 X 胸片 肺动脉楔压
急性肺损伤 急性起病 PaO2/FiO2 ≤300mmHg
正 位 胸 片 双 侧 PAWP ≤ 18mmHg 或
肺浸润影
没有左心房高压证据
急 性 呼 吸 窘 急性起病 PaO2/FiO2
➢ 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1. 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变化不一致 2. 部分肾单位血流正常
多尿期(>800ml/24h)
➢ 原尿浓缩差:肾小管再生上皮的再吸收和浓缩功能
未健全
➢ 渗透性利尿:少尿期积聚于体内的大量尿素 ➢ 水利尿:少尿期电解质和水潴留过多加重利尿现象
临床表现
少尿期(7-14天,最长1月以上):
器官功能支持
➢ 呼吸机 ➢ 人工肾 ➢ 人工肝 ➢ 肠道粘膜保护 ➢ 护心药物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定义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急性肾功能障碍(acute renal dysfunction,ARD)
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在 短时间内,肾脏排泄机体代谢终产物的能力降 低而导致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升高及水电解 质、酸碱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是 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临床综合病征。
尿量明显减少是肾功能受损最突出的表现。 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oliguria),尿 量不足100ml称为无尿(anuria)。
病因与分类
肾前性 诸多病因(出血、脱水、休克,心肺病变,其它因
素)→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心排出量减少→肾血液灌流下降→ 肾实质缺血性坏死→肾功能障碍→肾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概念与诊断
8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9
概述
★ARF: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 损害,在短时间(几小时至几日)内,出现血 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及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失调等一组临床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10
★三大临床表现
尿量明显减少 血肌酐,尿素氮急剧升高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肾后因素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一)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有效循环血量↓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灌注急剧↓
GFR↓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功能性肾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二)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坏死 肾小球损伤 肾间质疾患
肾实质损害
PMN
TNF
溶酶体酶
PAF LTS PGS
氧自由基
IL-1
单核吞噬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内皮细胞 靶细胞
㈡肠屏障功能损伤及肠道细菌移位
创伤 失血 休克
肠粘膜屏障功能↓
细菌、内毒素吸收↑
肝血供↓ Kupffer功能受抑 清除细菌,内毒素↓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肠道菌群失调 G-及ET产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14
肾缺血
• 肾灌注压降低: BP 80~180 mmHg,肾血管舒
张,GFR不变, BP<80 mmHg, GFR降低
• 肾血管收缩: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激活,前列腺素↓
5-多器官功能不全(2)
(2)继发性MODS 是某些打击 间接造成的结局,如创伤、烧伤、 手术意外、肿瘤、肠道缺血性梗死, 糖尿病等;在发生SIRS基础上,延 伸发展为MODS。
因此,应用MODS替换过去用的 MSOF,比较符合临床实际。目前, 此短词在临床上较普遍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并 发休克、感染及缺水。 2、急腹症,如出血坏死性胰腺 炎,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 肠梗阻,急性全腹膜炎。 3、全身性化脓性感染(各种外 科感染引起的脓毒症)。 4、妇产科急症。 5、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术后(各 种原因休克引起的)。
多尿 期易 出现
感染 低血钾 临床表现为全身虚弱,易发生感 染加上低血钾而死亡
诊断
病史 尿量 尿液检查 PH 比重 常规 血液的检查 常规 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血电解质测定
鉴别 诊断
肾前性和肾后性ARF 补液试验 血液及尿液检查 肾衰指数
7、有效纠正休克,改善肠粘膜灌 注,保护肠粘膜屏障。用肠内营养、 谷胺酰胺及生长激素,减少肠道细菌 移位。 8、及早治疗首先发生功能障碍的 器官,阻断MODS的发展。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概述
ARF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 性肾功能上损害,致血中氮质代 谢产物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 调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是肺功能障碍;无血容量不足时 尿少、比重低、血肌酐↑为肾功不 全;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电图 失常是心功不全的临床表现。
3、诊断依据
(1)诱发因素:创伤、休克、感 染、大量坏死组织存留。 (2)SIRS:存在持续高代谢、高 动力循环状态、过度炎性反应或脓 毒症表现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
(3)器官功能不全:存在两个以 上器官功能不全。
外科学基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MODS二次打击学说
第一次 打击
第二次 打击
组织损伤
全身性 逐级放大 晚期
炎症反应
MODS
保护
早期MODS
恢复
MODS器官衰竭的顺序
不同病因引起的MODS顺序不一致 妇产科的羊水栓塞引起损伤的首发脏器是血液 (DIC)和肺(ARDS) 颅脑损伤所导致的MOF,首发脏器是肺(ARDS)和胃 肠道功能衰竭
MODS的治疗
治疗原则:
迅速处理原发病,消除病因 全面有效的脏器支持;维护脏器功能: 调整机体内的免疫平衡(清除过多的炎性因 子,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处理任何脏器功能不全时,应有全局观念
MODS的治疗
治疗措施:
稳定循环,应注意保护肺功能和肾功能 治疗呼吸衰竭:正确使用机械通气,注意对肾 功能的监测及保护
外科 内科
妇科 能不全
儿科 其他
休克
ARF
ARDS
DIC
胃肠功
心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
ARF
死亡
MODS的病理本质
多形核细胞
感染病灶
释放内毒素
激活炎症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
释放炎性介质
MODS的诱发因素
感染性病因 败血症和严重感染
非感染性病因 大手术、严重创伤与休克
感染的全过程归纳为
损伤 → SIRS sepsis →
缺血-再灌注及自由基学说 肠道动力学说 细胞代谢障碍学说
炎症反应学说
致病因素
Vessel permeability↑+ WBC chemotaxis
neutrophil
monocyte/macrophage
elastinase PLA2 ODFR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MODS的发病机制
微循环障碍学说
细菌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加→细胞和组织间隙水肿→水肿、
低蛋白血症、低血压、血液浓缩→毛细血管
渗漏综合症 → 微循环障碍→MODS
MODS的发病机制
SIRS是MODS的病理生理基础 持续高代谢:氧供和氧耗增高、高血糖、高乳
酸、低蛋白、负氮平衡、酮体增加。
MODS的发病机制
炎症失控学说: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激活炎性细胞中 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 细胞、血小板→产生炎性介质:氧自由基、 溶酶体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TNF 、 IL →形成逐级放大的瀑布样连锁反应→损伤 组织细胞
MODS的发病机制
感染、创伤、休克 内毒素、激活补体 中性、单核巨噬C 、淋巴C 激活 炎症大量释放介质 器官组织细胞广泛损伤
MODS的诱发因素
严重创伤、大手术后,机体发生过度免疫-炎症反应, 并作用在正常器官而导致MOF的产生和发展; 感染,特别是腹膜炎、肺和严重伤口感染,感染性 休克,在MOF的发生和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非感染性炎症,病人没有明显的炎症过程和组织细 菌性坏死,例如肠道粘膜屏障受损后所造成的细菌 及其毒素的“移位” 医疗及操作失误:出血不止、伤口裂开,吻合口渗 漏,肠粘膜缺血,各种内窥镜检引起并发症; 原来功能较差的器官较正常器官容易受损
MODS临床特点
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病情凶险 发病前器官功能相对良好,休克、感染是主要 病因 衰竭的器官往往不是直接损伤的器官 最初的打击到远隔的器官功能障碍需要一定的 时间 典型的高代谢状态和高动力循环 病死率高,超过急性心梗* 病理变化是可逆的
一旦治愈,多不留有永久性器官损伤
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血液净化
对于严重感染或中毒的患者,采用 血液净化技术清除致病因子。
01
MODS的预防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识别高危因素 ,制定预防措施。
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
加强术后护理,关注患者各器官功能恢复情况,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MODS多器官功能 不全综合征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CONTENTS
• 引言 • MODS的病理生理学 • MODS的诊断 • MODS的治疗 • MODS的预防 • MODS的预后和研究方向
01
引言
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定义
3Leabharlann 合理选择营养途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途 径,如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
01
MODS的预后和 研究方向
预后
死亡率
01
MODS的死亡率较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死亡率有所降
低。
康复情况
02
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可逐渐恢复器官功能,但
部分患者可能留下长期后遗症。
影响因素
03
免疫调节治疗
抗炎治疗
免疫抑制剂
使用抗炎药物,减轻炎症反应对器官 的损伤。
在必要情况下,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 过度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剂
根据患者免疫状况,酌情使用免疫调 节剂,提高机体免疫力。
支持治疗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 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中毒的患者,采用 血液净化技术清除致病因子。
01
MODS的预防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识别高危因素 ,制定预防措施。
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
加强术后护理,关注患者各器官功能恢复情况,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MODS多器官功能 不全综合征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CONTENTS
• 引言 • MODS的病理生理学 • MODS的诊断 • MODS的治疗 • MODS的预防 • MODS的预后和研究方向
01
引言
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定义
3Leabharlann 合理选择营养途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途 径,如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
01
MODS的预后和 研究方向
预后
死亡率
01
MODS的死亡率较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死亡率有所降
低。
康复情况
02
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可逐渐恢复器官功能,但
部分患者可能留下长期后遗症。
影响因素
03
免疫调节治疗
抗炎治疗
免疫抑制剂
使用抗炎药物,减轻炎症反应对器官 的损伤。
在必要情况下,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 过度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剂
根据患者免疫状况,酌情使用免疫调 节剂,提高机体免疫力。
支持治疗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 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外科学基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MODS临床特点
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 发病前器官功能相对良好 衰竭的器官往往不是直接损伤的器官 最初的打击到远隔的器官功能障碍需要一定时间 高代谢状态和高动力型循环 病理变化是可逆的
一旦治愈,多不留有永久性器官损伤
Meeting reports from ESICM and SCCM,2001
缺血-再灌注及自由基学说 肠道动力学说 细胞代谢障碍学说
炎症反应学说
致病因素
Vessel permeability↑+ WBC chemotaxis
neutrophil
monocyte/macrophage
elastinase PLA2 ODFR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Adherent molecule
概念
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烧伤及 大手术24小时后序贯性的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 系统和/或器官功能障碍
MODS不意味着任何二个以上的器官衰竭就可 以诊断
MODS与其他情况的鉴别
直接损伤多个脏器的复合伤 传统综合征 临终状态发生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发病24小时以内死亡病例
MODS发展的共同特点
历史沿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血 → 休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输血防治休克 朝鲜战争:休克复苏 → 急性肾衰 越南战争:休克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1973年:Tilney 序贯性系统衰竭 1975年: Baue 多器官功能衰竭 1977年:Eiseman 等提出MOF/MSOF 1991年:美国胸科协会、危重病急救医学学会, MODS
MODS的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学说
SIRS: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ARS: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MARS: mixed antagonistic response syndrom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 局部炎症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MODS
2、抗炎机制 炎症细胞活化自限性 抗炎因子: 抗炎因子: I L-4、I L-10 LLL-10释 L- TNF释放 PGE2—促I L-4、I L-10释、抑I L-1、TNF释放 促 LNO—抑中粒 EC粘附 抑中粒—EC粘附, ILLNO 抑中粒 EC粘附,抑IL-1、I L-8释放 GC—抑免疫反应 抑免疫反应, TNF、 LGC 抑免疫反应,抑TNF、I L-1等生成和释放 NF-kB活性 降NF-kB活性 CA—抑炎症介质释放 CA 抑炎症介质释放 AP—抑蛋白酶及炎症介质释放 AP 抑蛋白酶及炎症介质释放
三、发病机制
感染, 感染,创伤 炎细胞活化—中粒,淋巴,单核-巨噬, 炎细胞活化—中粒,淋巴,单核-巨噬, 血小板, 血小板,内皮细胞 介质
活性氧 蛋白水解酶 促炎介质—TNF,IL- IL促炎介质—TNF,IL-1,IL-8 LTs, TxA2,PGI2,LTs,PAF 肽类,胺, 肽类,胺类,粘附分子
MODS命名的意义 (二) MODS命名的意义
1.肯定了严重的生理刺激可导致远隔器官损伤 2.体现了人们对MOF和MSOF认识上的升华,即器 体现了人们对MOF和MSOF认识上的升华, MOF 认识上的升华 官功能改变都是遵循病理过程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官功能改变都是遵循病理过程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存在恢复或者恶化两种可能,MOF则过于强调恶化 存在恢复或者恶化两种可能,MOF则过于强调恶化 这一终点。 这一终点。 3.有助于医疗较早地对MODS实施干预,争取好的 有助于医疗较早地对MODS实施干预, MODS实施干预 预后。 预后。
四、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肺损伤ALI ALI、 (一)急性肺损伤ALI、ARDS 血管、血流、肺泡巨噬细胞多 血管、血流、 (二)肝功能障碍 枯否细胞封闭、激活↑ 枯否细胞封闭、激活↑ (三)肾功能障碍 GFR↓ 尿量尿钠 ↑ 有肾衰多死亡 (四)胃肠功能障碍 缺血—再灌 应激性溃疡 缺血 再灌 静脉营养
3、CARS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症
anti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免疫反应↓ 抗炎因子过量 → 免疫反应↓ → 易感染 4、 SIRS 致炎 > 抗炎 因:①促炎因子持续作用 ②炎症细胞反应性异常 TNFB2纯合子 炎细胞致敏 抗炎机制弱, GC受体少 ③抗炎机制弱,如GC受体少
5、肠源性感染
肠菌生长↑ 肠菌生长↑
、
机械、 肠屏障功能损害 – 机械、生物 、免疫屏障
6 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 微循环血液灌注减少: 6-1 微循环血液灌注减少: 线粒体功能障碍 6-2 复苏后 缺血再灌注损伤
6-3 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①高代谢hypermetabolism 高代谢hypermetabolism 因应激激素↑ CA、GC、胰高血糖素、 因应激激素↑、CA、GC、胰高血糖素、 甲状腺素 细胞因子——TNF IL细胞因子——TNF、IL-1、 IL-6等作用 TNF、 IL②氧利用障碍 因组织水肿 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功能↓-[Ca2+] i 、 PMO2↓
二、病因:
菌血症, 全身性感染 sepsis - 菌血症,内毒素血症 创伤 trauma 坏死组织→炎症介质→ 坏死组织→炎症介质→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SIRS) 临床: 38℃, 90次 临床:T > 38℃,< 36℃ HR > 90次/分 20次 R > 20次/分 或 PaCO2 < 32 mmHg >12× 4× WBC >12×109/L 或 < 4×109/L 具两项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王小川
一、MODS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概念 MODS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概念
战伤→急性失血→休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伤→急性失血→休克→死亡
( 一 ) 历 史 背 景
战伤→急性失血→输血→休克↓→死亡↓ ↓→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伤→急性失血→输血→休克↓→死亡↓ 朝鲜战争 战伤→急性失血→输血→休克复苏后→少尿→ 战伤→急性失血→输血→休克复苏后→少尿→ 急性肾衰→ 急性肾衰→死亡 1969年 Skillman报道了 在急性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复苏后, 1969年 Skillman报道了 在急性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复苏后,病 人相继出现呼吸衰竭、低血压、 人相继出现呼吸衰竭、低血压、黄疸等一组综合征 1973年 Tilmey报道18例腹主动脉破裂病人 手术成功→ 报道18例腹主动脉破裂病人→ 1973年 Tilmey报道18例腹主动脉破裂病人→手术成功→病情稳定 不久→相继出现肾功衰竭,全身性感染,心、肺、肝、胃肠、胰 不久→相继出现肾功衰竭,全身性感染, 胃肠、 中枢神经系统先后衰竭→90%死亡(称为序贯性系统衰竭) 腺、中枢神经系统先后衰竭→90%死亡(称为序贯性系统衰竭) 1977年 Eiseman和Fry分别将其命名为多器官衰竭 MOF) 分别将其命名为多器官衰竭( 1977年 Eiseman和Fry分别将其命名为多器官衰竭(MOF)和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1980’s 1980 s MODS是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MODS是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认识不断深入 是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1991年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病急救医学学会(ACCP/ 1991年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病急救医学学会(ACCP/ SCCM)提议将MOF MSOF更名为MODS,得到国际上认可。 MOF和 更名为MODS SCCM)提议将MOF和MSOF更名为MODS,得到国际上认可。
(三)概念
MODS是在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 MODS是在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休 是在严重创伤 克、感染等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 感染等过程中, 以上的器官损害以至衰竭的综合征
男,24岁,四天前两下肢严重创伤,少尿2日, 24岁 四天前两下肢严重创伤,少尿2 胸闷气促1 急诊入院。既往健康。 胸闷气促1日,急诊入院。既往健康。 体温38℃,呼吸38次/min(16-18),心率98次 体温38℃,呼吸38次/min(16-18),心率98次 38℃ 38 98 /min,血压130/70 气急,唇紫, /min,血压130/70 mmHg, 气急,唇紫,双肺大量 痰鸣音, 胸片右下肺见絮状阴影。 痰鸣音,X胸片右下肺见絮状阴影。 白细胞17.4 17.4× /L(4-10),中粒94% (50血:白细胞17.4×109/L(4-10),中粒94% (50-70), 尿素氮( mmol/L(3.2-7.1) 尿素氮( BUN )47.4 mmol/L(3.2-7.1)肌酐 Cr)655 umol/L(88-177)。 )。PaO mmHg, (Cr)655 umol/L(88-177)。PaO2 45 mmHg, 36mmHg, mmol/L。 PaCO2 36mmHg,HCO3- 14 mmol/L。 经抢救病情无好转,次日R 70次/min, 140次 经抢救病情无好转,次日R 70次/min,HR 140次 /min,吸入70% /min,吸入70% O2时PaO2 42 mmHg, PaCO2 48 mmHg,呕吐大量咖啡色液体,尿量80 ml/d, mmHg,呕吐大量咖啡色液体,尿量80 ml/d, BUN 59.7 mmol/L, Cr 951 umol/L, 由口鼻喷出淡 红色泡沫痰,病人由烦躁进入昏迷状态。 红色泡沫痰,病人由烦躁进入昏迷状态。
思考题: 思考题: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对病人应作出什么诊断? 1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对病人应作出什么诊断? 何为MODS MODS? 2 何为MODS? MODS的病因 的病因? 3 MODS的病因? 4 局部损伤(两下肢创伤)如何导致MODS? 局部损伤(两下肢创伤)如何导致MODS MODS? 5 机体抗炎反应是否一定有利?何为CARS? 机体抗炎反应是否一定有利?何为CARS? CARS 若无感染灶,血中毒素和细菌从何而来? 6 若无感染灶,血中毒素和细菌从何而来? 该患者为何呕吐大量咖啡色液体?机制如何? 7 该患者为何呕吐大量咖啡色液体?机制如何? 为何一般肺先受损? 8 为何一般肺先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