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源—

合集下载

大河之源

大河之源
不远 的 地方 ,在 玛 曲河 畔 的一 面 山坡 上 有 一 处 历

片 开 阔 的谷 地 ,那 谷 地 里 就 是连 绵 起 伏 的水 草
史 遗 迹 , 说 就 是 格 萨 尔 王 的登 基 台 。由此 可见 , 据 那 里 不 1 小 时 。 事 休息 之后 , 0个 稍 已经 日近 黄 昏。 原本 设 想 , 日就 赶 往 约 古 宗 列 曲 的 。但 是 , 那 里 到 当 从 约 古宗 列 曲还 有 5 0多 公 里 路 ,而 且 极 为 难 走 , 通 常 都 是骑 马 才 能进 去 ,但 骑 马 至 少 要 用 一 整 天 的 时 间 。于是 , 我们 不 得 不 打 消 当 天就 赶往 约古 宗 列 曲的 念 头 , 定 先 在 麻 多 乡住 上一 夜 , 日再 做 打 决 次 算 。于 是 , 在 彭 措达 哇 乡长 的 小屋 里 一 边 喝着 奶 就 茶, 一边 商 量 第 二 天 的行 程 , 的高 t 反 应 也 已经 我 l I
和 南 源 。 自上世 纪 6 O年代 以来 , 学 界 有 关 何 为 科 黄 河 正 源 的 争论 就一 直 没 有 停 止 过 ,争 论 的焦 点 就 是 约古 宗 列 曲 和卡 日曲 。而 且 , 时候 的 一些 文 那 献 资 料 给 人 的感 觉 是 ,在 我 们 的科学 家 抵 达 源 头 之 前 , 里 好 像 从 未 留下 过人 类 的足 迹 。 因 为 , 那 他 们 总 是 以谁 谁 第 一 个 或第 二 个 到 达 源 头 的 口吻 在 讲 述 那 里 的一 切 。其 实 ,那 里 一 直 就 有 人 类 的 活 动 。 相传 格 萨尔 赛 马 称 王 的终 点 就 在 离 黄 河 源 头
银 色 的光芒 , 乳 汁 。我 被告 知 , 就 是 著名 的卡 像 那 日曲 。它 之所 以著 名是 因 为 , 曾一 度被 确 认 为 是 它 黄 河 的正 源 。 黄河 何 其 伟 大 , 日曲不 能 不 著 名 。 卡 后 来 黄 河 的正 源 又改 定 为 约 古 宗列 曲 了 , 是 , 但 黄 河 全 长 56 4 4公 里 的 长 度 却 还 是 以卡 日曲 的源 头 算 起 。其 实 , 日曲被 当做 黄 河 正源 也 有 其 理 由 。 卡 它 的 源 区各 姿 各 雅 山 麓 与 约 古 宗 列 曲 隔 I 相 望 , I I

大河之源舞剧剧情简介

大河之源舞剧剧情简介

大河之源舞剧剧情简介
《大河之源》是一部以舞蹈形式展现的舞剧,由中国著名舞蹈家李彩云编导,于1959年首演。

该舞剧以描绘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为主题,通过舞蹈、音乐和舞台效果,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壮丽景色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

剧情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黄河源头的冰雪风光,通过舞蹈展现了冰川、冰河、雪峰等自然景观,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第二部分是黄河中下游的农耕和渔猎场景,舞蹈展现了农民播种、耕作的场景,以及渔民捕鱼、划船的情景,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生活乐趣。

第三部分是黄河下游的风景和民俗,通过舞蹈展现了黄河三角洲的水乡风情和民间舞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第四部分是黄河入海口的渔歌舞,通过舞蹈展现了黄河入海口的渔民生活和渔歌舞蹈,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部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配以丰富多彩的舞台布景和音乐,展现了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舞剧《大河之源》以其独特
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舞台艺术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

《大河之源一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案

《大河之源一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案

《大河之源一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外国古代艺术,使学生了解史外及古埃及,西亚,墨西哥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2、过程和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艺术的起源问题分析史前美术的创作意图2、古埃及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与其文化情境【教法选择】:讲述、展示、比较【学法选择】: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把原始社会比作是人类的童年,恰巧的是有两组著名的史前美术作品正好是由两名孩子发现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史前美术。

二、讲授新课史前时期是一个时代的划分,历史学上将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称为史前时期,史前时期的美术根据考古发掘成果以欧洲的最为突出,其中包括雕刻、绘画、工艺和建筑。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史前时期的绘画与雕刻。

(一)、绘画1.欣赏介绍《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这组岩画是1870(又说1879年)西班牙学者绍托拉在该洞址发掘旧石器文化层时,把他四岁的小女儿玛丽亚也带在身边,这个女孩离开父亲自己去寻找可玩的地方,偶然爬进了一个低矮的洞口。

洞内一片漆黑,她点燃了蜡烛。

当她抬起头时,突然发现一只直瞪着的公牛眼睛,她吓的大叫起来,于是,举世闻名的史前洞穴壁画被发现了。

这是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洞穴岩画,其中“受伤的野牛”最为精彩。

2.欣赏介绍法国拉斯科洞穴“牛厅”岩画《野牛、马、鹿》,1940年发现的拉斯科洞穴壁画,也是出于一次偶然事件:四个法国少年外出郊游时,想去探求三十多年前因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而遗留下来的洞穴的秘密。

这个洞穴的通道把他们引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个洞穴。

孩子们的好奇心,终于使他们发现了洞穴内从洞顶到洞壁四周布满的绚丽的绘画。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4) 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4) 教案

【课题】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第二课时:古埃及美术【课型】新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中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

过程与方法:利用所学古埃及相关知识,运用所学鉴赏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娴熟鉴赏古埃及美术作品,提升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美术作品的鉴赏,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材构想】本课旨在介绍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中辉煌的成就。

让学生加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使学生理解金字塔在古埃及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概括地讲,不论是营建庞大的金字塔还是制作法老和贵族的人像,都是为了追求“永生”,因此,古埃及美术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追求“永生”的艺术。

【重点】了解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追求永生的关系,知道古埃及雕塑与建筑的特点。

【难点】学生对古埃及文化缺乏了了解,古埃及历史和古埃及人的信仰及宗教观念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学生学习表格。

【学生表格设计】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二)【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埃及艺术所具有的特点:1.程式化的造型法则。

人物雕像遵循立像一脚向前,双手紧握,双臂下垂。

坐像则取正襟危坐式,上身端正,两腿并拢,双手按膝,或一手按胸,或交叉在胸前。

2.绘画正面规律。

头颈侧面,眼睛、双肩、胸部是正面,腿脚侧面,从而突出物象特征的角度表现。

3.程序感强。

通过单纯、静态、肃穆、庄重的形象追求“宁静”与“恒定”,把多彩的内容限定在有限的规则与模式中,保持艺术的“一从贯之”性,实现“永恒”是埃及艺术的基本要求。

为法老和他的统治而服务【作业】除古埃及美术外,其他古代文明发达地区如:两河流域、墨西哥等地,在美术方面也有杰出的创造。

课后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他们的艺术成就,并且思考与古埃及美术比较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课堂反思】此次所讲内容为“大河之源——史前美术与古埃及艺术”的第二课时,古埃及美术。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以及历史变迁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以及历史变迁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以及历史变迁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黄河的源头在哪里相关信息,供大家阅读!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地区为河源区,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湖盆宽谷带,海拔在4200米以上。

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脉,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

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是黄河发源地。

星宿海以上有三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

扎曲,居于最北部,发源于查哈西拉山,河长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断流。

约古宗列曲,位于星宿海西,在三条上源中居中,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为宽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

南部支流为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

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

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正式派员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锡、舒兰探河源。

探源后他们绘有《星宿河源图》,并撰有《河源记》,指出“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

大河之源出苍石

大河之源出苍石

在 贵德



条波 涛澎 湃 的大河 汹 涌而 人 大海 大海 才得


县城广场


块 巨 石 如 庞 然 大 物 卧在 广场 中央 石 面 之 上


大 河 之 侧 无 数 小 河 支 流 涓 涓 而 至 这 景 象 不 由得

色彩 与线 条构 成完美 的 海 上 日出 图 汹 涌 波 涛之 上 冉 冉


削 山 凿 石 跃 进 奔 腾 把 个 雄 奇 伟 岸 的 座 座 大 山 冲成 了 险 峻


陡峭 的条条峡谷


贵 德 其境 上 有 龙羊 峡 锁 关 下 有 松 巴 峡 守


户 其 间又 有拉西 瓦 峡 松 巴 峡 和尼 那峡
两 岸 危 岩 陡 壁 被 冲 天 波 涛 冲刷 切 割 两 岸石 壁



方天 地 恩 赐的巨石




近 前 则 见清澈水底 色 彩 斑 斓 的石 子

放 眼 望 去 明亮亮青幽

大 河 从 高原 流过 宛 如金 色 巨 龙 横 穿 整 个 黄 土 高原 成 为


幽 清澈 澄 碧 这 才 真 是 从 天 而 来 的 黄 河 水
个 民族 的血 脉


而 那 片 高 原 之 上 连 绵起 伏 的黄 土 峁梁 雄


不 让 人 慨 叹 :大 河
因 为有 了那些 看 上 去 并不 起 眼 的小 支流


升起 的太 阳已 经 让人 叹 奇
石 竟然有 近 2 0 吨重 !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艺术(新)汇总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艺术(新)汇总

《鹿》 【法国】夏芳德洞穴 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旧石器时代艺术品,1834年法国人 布劳伊莱在一个叫夏芳德的洞穴中发现了一块骨块,在骨块 上用利器刻有两只鹿,刀法肯定,造型真实,不仅形象准确 ,还在身体上刻画出脊梁骨和细而有规则的毛,颇似出自现 代人的手笔。
通过这些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这些岩画所表现出来的娴熟的技巧以 及绘画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现代人也 不逊色,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创作这些岩 画的动机并非为了观赏,而是一种与原始 的巫术和宗教有密切联系的行为。
• 原始艺术家创造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 女性的特征,符合原始人的理想追求。
• 因为在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只有那些最 肥胖、最强壮的女性能生育,能有力量 抚养后代,能避免被饿死,所以肥胖是 富足、力量和称心如意的象征,它是一 种特殊魅力。
• 女像的整体近似球形的造型,也可以使 人联想到一种象征原始生命的蛋形圣石 。
《彩陶女神》
【埃及】前王朝初期
从这尊陶塑女像 看,远古埃及的雕塑造 型自由奔放,重整体造 型,艺术语言简练概括 ,大胆舍去一切人体细 节,单纯到接近抽象, 如今看来颇有现代感。
2、古王国时期
这是埃及艺术最繁荣的时期,也是大量金字塔开始出现 的时代,因此人们又称这个时期为“金字塔时代”。
论及人类文明建树时,人们首先会想到古代埃及的金字 塔,它是人类幼年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文字以表达画中含意。画中人互相牵拉双手形成
一个整体。人物和景物都被置于一个平面,在一
条水平线上进行构图安排,极富装饰性,造型程
式化富有简练概括单纯的美感。
拉 姆 赛 斯 一 世 墓 壁 画
• 在这幅壁画中间是拉姆赛斯一世,他的右边头戴 王冠,头部呈鹰形的是荷拉斯神,它是奥西里斯 神和伊西丝神之子,他的双眼分别代表太阳和月 亮,成为后来基督的雏形,他是上帝的化身;左 边那个长着豺狼头人身的神叫阿努比斯,它是陵 墓之神,还负责管理把尸体制成木乃伊。它在阴 间审判庭上担任重要角色,他手中握有进入冥世 大门的钥匙。这是一幅将国王引入冥世的画。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思维过程】 第(1)题,“(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
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说明该地区的 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因此高原东南部适宜发 展河谷农业。而“(青藏)高原上多山地冰川, 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 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说明高原北部可利用 高寒草原发展高寒畜牧业。
【思维过程】 第(2)题,青藏高原北部地势高,晴天多,太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
B 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90 °
40006000
图 例
国界线
河流


95°
等积温线 6000
(2)从图中信息判断, 该区域降水有何特征?
① ②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2)地势西北 高,东南低。
主要山脉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描述青藏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南地区降水 较丰富,但季节分 配不均,干湿季明 显。
降水由东南向西 北高原内部逐渐减 少。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 (1)独特的高寒气候; 昼夜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强, 太阳辐射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 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内野 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 富,其中有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14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 趋恶化,灾害频繁。 主要表现为:湖泊萎 缩,湿地退化,江河 径流量减少,草地严 重退化,鼠虫害猖獗, 土地沙漠化发展,生 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 锐减,水土流失加剧。

黄河源头在哪里发源地在哪里

黄河源头在哪里发源地在哪里

黄河源头在哪里发源地在哪里黄河起源地是位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

这里人烟稀少、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总体上不利于生命生存。

但这恰恰确保了黄河源头自然环境的纯净,可谓一片净土。

巴颜喀拉山脉冰山融水,为黄河提供清澈纯净水源。

巴颜喀拉山脉的海拔高度在4450米到5650米之间,高海拔地区环境温度受海拔高度影响,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

自然环境的恶劣使得巴颜喀拉山脉缺少丰富的动植物。

巴颜喀拉山脉常年温度维持在0摄氏度左右,到了每年七八月份,温度上升,冰山积雪就会融化。

巴颜喀拉山脉的冰山融水为黄河源头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天然纯净水。

黄河的源头水的颜色并不是黄褐色的,而是十分清澈的透明色。

之所以黄河在中下游变得浑浊,是因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水冲刷下来大量泥沙,就会变得浑浊不清。

巴颜喀拉山脉日益得到地方政府保护,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脉已经被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确定为区域重点自然资源保护区。

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黄河源头的自然资源环境,保障下游百姓的用水安全,同时维护青藏高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巴颜喀拉山脉协助地理学家研究地壳运动,探索文化起源。

巴颜喀拉山脉也是研究地壳运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每年有一部分的地理学家专门到这一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景物资料。

这对于研究黄河流域的地理概况具有重要意义。

巴颜喀拉山脉作为黄河起源地,具有历史和地理的双重文化价值。

这一地区也被地方政府加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

黄河是我们中国的第二长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母亲河”。

那么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呢?黄河源头在哪里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的腹地。

河源一是扎曲,二是约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

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时间扎曲都是干涸的。

卡日曲最长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卡日曲的流域面积最大,即使在旱季也不会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六、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六、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2、人为原因
中下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
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中下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湖 治理荆江 加固江防大堤 兴修水库(三峡工程)
工程措施
植被对河流的影响
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量 ; 保持水土,减少泥沙含量;
下图为森林植被覆盖较差的河谷和覆盖较好的河谷在暴雨中 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图。
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
四川盆地
宜昌
巫峡 湖口 西陵峡
瞿塘峡
/play/%E9%95%BF%E6%B1 %9F%E7%AE%80%E4%BB%8B/?zd=0&i=4&start= 0&ch=v.res.play
三峡简介
三峡是在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的宽谷、 峡谷相间的莲藕状河段的总称,全长193千米。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是有名的三大峡谷区, 长江三峡由此得名。三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 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 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 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 里 更 成 了 世 界 知 名 的 旅 游 热 线 。 宽谷地带
读出长江沿线的省级行政单位
青、藏、川、云、渝、鄂、湘、 皖、赣、苏、沪
长江的源头
沱沱河
流经省区、流域面积
180万km2
长江发源于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 河源叫 沱沱河 ,从上游到下游它依次穿 过的地形有 高原 , 盆地 , 平原 ,等 依次流经 三级 阶梯,最后注入 东海 。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材料:长江从汉代至清末共发生大洪水
214次。1931年和1935年两次大洪水, 分别淹地340万和150万公顷,死亡人口 14.5万和14.2万,1954年的特大洪水,淹 地300多万公顷,死亡3万多人,1998年 特大洪水,造成经济损失1600亿元。

探寻大河发源地

探寻大河发源地

探寻大河发源地作者:贾绍凤来源:《百科知识》2013年第24期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

大江大河奔流过的土地也往往会成为古老文明的发祥之地。

文明源于江河,而这些江河又来自哪里呢?千百年过去,大河孕育的文明生生不息,它们的源头是否也依然充满生机呢?大河源远流长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由于重力的原因,水自高处流向低处,所以高山、高原往往孕育着大河。

著名的青藏高原就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我国最长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以及东南亚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以及怒江-萨尔温江、南亚国际河流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印度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另外,我国西北的塔里木河、黑河等内流河也来自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是另一个比较集中的大河发源地,世界最长的10条河流中有3条(叶尼塞河、黑龙江、鄂毕河)、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10条河流中有4条(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发源于蒙古高原。

此外,非洲的东非高原和中非高原是非洲主要河流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的发源地。

北美洲的落基山脉是北美主要河流密西西比河、哥伦比亚河、科罗拉多河、格兰特河的发源地。

南美的安第斯山脉是亚马孙河的发源地,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大河多瑙河、莱茵河的发源地。

但也有一些大河发源于不是很高的丘陵、平原地带。

东起乌拉尔山脉,西达波罗的海的东欧平原,面积约为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只有170米,并分布着低于海平面的里海低地。

因其面积广大,水量充沛,东欧平原也蕴育了伏尔加河、第聂伯河、顿河等著名的河流。

伏尔加河流入里海,河流全长3688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2540亿立方米,是世界河长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多的内流河。

由此可见,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水量,即使没有高山,也可以形成大河。

河流源头类型河流的源头,或接于冰川,或源于泉水,或起于山沟。

因此,河流的源头可以分为冰源、泉源和沟源。

高山地区的冰川在温度升高到零度以上时,其上的冰雪就会融化,融水在冰面或冰下汇集,从而成为河流的源头。

大河之源的概念

大河之源的概念

大河之源的概念大河之源是指大河发源的地点,是河流形成的起点。

它代表着河流的起源和源头的重要意义。

大河之源的概念不仅仅是指河流的源头地带,更是一种象征性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地理、文化和生态三个方面来探讨大河之源的概念。

地理上,大河之源指的是河流的源头地带。

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系之一,它们是地球表面循环水分的主要通道。

大河之源是河流形成的起点,河水通过雨水、融雪和地下水等途径的水源形成,然后逐渐形成溪流、河流,从而形成强大的水系。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大河,如亚马逊河、尼罗河、长江等,它们都有各自的大河之源。

每个大河之源都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它们记录了地质活动的历史,反映了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的影响。

文化上,大河之源具有重要的symbol 意义。

大河是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文化。

大河之源成为了这些民族和国家的象征,代表着他们的根源和传统。

比如,长江是中国三大母亲河之一,它的源头位于青海省的唐古拉山,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长江的河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力量,它为中国人民提供了灌溉水源和重要的交通渠道,承载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历史。

生态上,大河之源是丰富的生态系统的所在。

大多数大河之源地处偏远的山区或高原地带,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因为地势复杂、气候条件特殊,这些地区成为了各种动植物栖息地的理想选择。

大河的源头通常水质清澈、水流湍急,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各种水生和陆生物种的生存。

同时,大河之源也是保护河流生态的关键区域,保护大河之源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大河之源是河流的起点,代表着河流发展的历程和历史。

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是文化和生态的象征。

大河之源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反映了地球的历史和演变。

它也是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人们的根源和传统。

此外,大河之源还是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所在,保护大河之源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整个河流生态的健康至关重要。

生态舞剧《大河之源》党员观后感

生态舞剧《大河之源》党员观后感

生态舞剧《大河之源》党员观后感
该剧以“打造生态高地守护中华水塔”为主题,从黄河源头出发,从人类起源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探寻华夏文明的发展史,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示中华文化中河源文化、河湟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中华水塔”文化的内涵和文明的生机。

“人与万物,因为大河的哺育和庇护而自由高贵,祥和欢乐,生生不息。

这正是《大河之源》对我们所做的精神阐释和艺术表达。

”青海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著名作家耿占坤点评道。

舞剧《大河之源》是佟睿睿导演原创生态舞剧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从《朱鹮》到《大河之源》,在孕育出亘古中华无数神奇传说的巍巍昆仑,“母亲河”的尽头青海省三江源保护区,佟睿睿在这里延续了这段对生命的思考。

“第一次来到青海省三江源保护区,这里稀薄干净的空气、纯净而又自由的生灵都给我带来了太多的震撼,只有真正站在这里,孑然独立,感受无边的寂静与神奇,才能领悟到自然之宏大、人生之渺小、生命之可贵,还有自然与人类互相依存、休戚与共这个朴素的哲理。

”。

大河之源读后感

大河之源读后感

大河之源读后感
《大河之源》是众所周知的文学名作,它让读者有机会领略文学大师巴金的家国情怀,以及历史深处藏匿的精神世界。

全书描述了当年一个叫小贺的佃农和家人的生活经历,涉及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兴衰发展,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大河沿岸丰收乡村的认知。

故事从小贺的长孙子爷爷开始,经历了那段没落的年月,爷爷的抗日英勇英雄故事令人感动。

他是个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奋勇杀敌,他是守护大河的使者,愿承载母亲河的汗水拼搏。

这一系列精彩故事让读者体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敬畏而又热血澎湃的战争氛围。

书中还描绘了小贺家族的生活,他们经历了快乐和悲伤,有着一贫如洗的日子也有泰然处之的日子。

书中把古老的文化和历史融入到河边的生活中,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诚挚的热情,让我体会到了文化深处恢宏壮丽的大河之源。

书中小贺家族更是让我们了解到了家庭的真谛以及爱的价值,他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抉择,勇敢面对挑战。

小贺家族关系中最后矛盾缠身的一段,他们有着一种浓浓的亲情,让我有种难以言表的感慨。

小贺家族在新时代中也有了变化,物质生活和文化新闻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书中让我深刻理解到应对变化的重要性,这种机遇给了小贺家族另一种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带给了更多的乐趣与收获。

书中小贺家族共同经历的艰难,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家国情怀,以及历史深处藏匿的精神世界,内容丰富,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大河沿
岸乡村的淳朴风情;也让我们走进了大河沿岸一个普通家庭的内心世界,理解其中的爱,勇气和智慧。

《大河之源》这部文学巨作,令我们体会到了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品味到精神意义上的智慧与自由。

大河之源舞剧观后感

大河之源舞剧观后感

大河之源舞剧观后感
看完《大河之源》舞剧,我对它深深地感动。

这部作品不仅集成了陕西各地的传统民俗、经典文学文艺、曲艺史诗,同时,还融入了新颖的舞蹈、音乐和服装设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每种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交融融为一体,使我们眼前一亮,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被其魅力所深深吸引。

演出从大河的源头符号湿地开始,通过表演中的一些民间唱腔和传统歌谣,细腻地刻画出水的流动状态,表现出清新、婉转的美。

然后,舞者们沿着陕西大河流域山势起伏的大地,抒发着地方民俗美,传达出永恒的眷恋。

在表演中,可以看到豪放的壮阔,并释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出每个人心中对家乡的记忆和回忆。

演出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曲十面埋伏,表演者以精湛的舞蹈动作向观众展示了不分大小的故乡的民族情怀。

在宏大的音乐和舞蹈的节奏中,每个人都紧随其中,在深邃的回忆中自由翱翔。

表演一结束,观众全场报以掌声和叫好声,倍感振奋。

《大河之源》的精湛演出向我们展示了大河流域汇聚的文化、精神和力量,使我们感受到祖先传承下来的历史文明,令人着迷。

艺术艺术力量不仅唤起了人们热烈的情怀,更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

大河之源舞蹈赏析以河之

大河之源舞蹈赏析以河之

大河之源舞蹈赏析以河之
新华网西宁4月14日电(鱼昊)13日晚,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剧院上演。

《大河之源》舞剧以黄河源头地区人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故事为切入点,采用剧中剧、史中史、戏中戏的复式结构,讲述了中国“母亲河”源头,一代代青海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当地人民群众“永怀感恩之念,守护江河之源,让一江清水向东流”的责任担当。

此次演出以剧场党课的形式,用舞蹈向观众传递高原儿女守护江河之源的决心,全力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浓厚氛围,以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演出现场,精湛的原生态民族舞蹈表演和自然万物的戏剧化舞台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舞剧主人公扎西为保护高原野生动物壮烈牺牲的场景,令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据了解,青海省演艺集团特邀全国顶级的舞台创作人员组成主创团队,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7月先后两次组织主创人员赴黄河源头及河湟地区采风,走近和了解黄河源头特有的自然风貌、地域文化及其民族特色,广泛收集创作素材,完成了剧本和舞台本的创作,多次召开创排推进会,探讨挖掘黄河源头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艺术价值。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教案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教案

课题名称:大河之源——史前美术课时:1课时板书:史前艺术作品1.洞穴岩画2.史前雕塑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分为史前岩画和史前雕刻两部分。

史前美术部分,介绍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岩画和人物小雕像。

岩画部分主要以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岩画的发现、特色及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岩画的发现、特色为例介绍。

雕刻以维林多夫母神、持牛角女巫介绍的。

涉及有关美术起源的几种主要理论,因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相关连接部分两河流域的亚述文明起源成就是作为本课程内容的延伸,作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感知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2.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鉴赏史前美术,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倡导身边的人保护文物古迹。

[过程与方法]本课的重难点知识与精美图片相结合、视听结合等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及时进行讨论对比分析,以便集思广益。

三、重点和难点:1.史前美术重点,史前美术和当时社会制度、现实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难点是对史前社会基本情况缺乏了解四、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演示法、讲述法、举例法、对比法等。

五、教学过程:引入:史前时期是指有文字记载之前的人类历史阶段。

由于史前时期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的主要原料是石头,因此学者们将这个时期称为“石器时代”。

(播放疯狂原始人片段)(一)、导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我们的祖先,据史料记载,最早的人类是出现在500万年以前,就是我们的祖先,他们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生活进化,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那到底那个时候的他们到底过得好不好呢?提问:原始社会也不简单,想活下来好像也不容易!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一些困难和危险?(学生回答)引:岩石自从远古时代起,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作为劳动工具,也作为日常用品,与此同时,岩石也是最早的绘画材料。

【中国地理】黄河源头

【中国地理】黄河源头

【中国地理】黄河源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的源头是哪里?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今天吉奥格拉菲和大家一起看看黄河源头的争论黄河源头河段(吉林一号卫星拍摄)关于河流源头的确定原则目前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议河流长度、走向、流量、流域面积等都是确定河源的自然因素但河源地区大多错综复杂河流源头确定一直是个难题2011年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一次水利普查规定一般按唯长原则确定河源同时考虑河长比、面积比、径流量比、河长起算点高程差等指标以及河流交汇处河势等因素普查结果表明大约90%以上的河流可以按照“河源唯长”原则确定河源但仍然有不少河源无法确定有部分重要河流河源的普查成果与传统说法不一致关于黄河的源头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最早在《尚书·禹贡》中记载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其中“积石”在青海省循化附近距离河源有相当的距离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河源查勘队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197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军区邀请有关单位组成考察组提出卡日曲作为河源的建议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35°01′18″N,95°59′24″E)树立了河源标志在2008年青海省测绘局及中国科学院刘少创团队对三江源进行联合科学考察认为卡日曲为正源黄河源头水系示意图源流河流长度/千米河流特征流域面积/平方千米约古宗列曲326.09宽1-1.5米,深0.1-0.2米,水量较小,流量为2.5m³/s2372 卡日曲362.63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终年有水,流量为6.3m³/s3126 从上表大致可以看出以卡日曲为正源的理由河流长度略长流域面积更大河流水量更大黄河水利委员会就此给出了回答黄河源头水系图黄河干流在鄂陵湖以上分为3条河流靠北的为扎曲,很短靠南的为卡日曲而居中且沿主流方向自西向东的为约古宗列曲(玛曲)此外黄河水利委员会认为卡日曲比玛曲长15.6km其差值占卡日曲河长的10.9%而玛曲流域面积比卡日曲大825平方千米其差值占玛曲面积的20.6%再考虑河道比降玛曲河段比降1.0%卡日曲比降为1.7%玛曲河道比卡日曲平缓卡日曲的水流是向玛曲流的综合上述几点黄河水利委员会仍然认为玛曲为黄河正源不只是黄河世界上很多知名大江大河的源头都是一桩悬而未决的公案比如世界第一长河到底是尼罗河还是亚马孙河现在依然存在争议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这些问题也许很快就会得到确切的答案吉奥格拉菲认为比起判断河流正源问题更重要的是河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这看似不起眼的河流源头滋养着华夏大地三江源地区值得我们永远珍惜呵护参考资料:[1] 陈进,许珍.以三江源为例探讨江河源头确定原则[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33(03):23-28.[2]成海宁,张忠孝.长江、黄河、澜沧江正源探讨[J].青海国土经略,2009,(2):31-33.。

世界水源地

世界水源地

世界水源地一、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是欧洲重要大河——莱茵河、多瑙河的发源地。

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发育有各种类型的冰川地貌,被世人称为“真正的地貌陈列馆”。

来自阿尔卑斯峰的雨水和雪水,经过三万年前冰川地质过滤,形成了涓涓细流,几百年前是欧洲贵族们最乐意饮用的皇家水源。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全球化商业开发的典范,滑雪基地、酒店旅馆,还有大大小小的矿泉水厂萦绕在周围,各色的商业营销,将这里的水源诗化成欧式的生活情调。

但是过度的商业开发也让人对这里的生态环境有一丝担忧。

代表品牌有法国依云、意大利圣培露等二、高加索山脉高加索山脉位于黑海与里海之间,是亚洲和欧洲的地理分界线。

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主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33米,是欧洲第一高峰。

由于位处高纬度地带,高加索山积雪和冰川对地形的侵蚀很强烈,巨大的冰斗耸立于山腰,成了薄如刀刃的山脊。

在古冰川的底部,细流常常汇集成碧波荡漾的圆形湖泊,景色绮丽迷人。

由于水含有较高的矿物质含量,且酸碱度在7.2——7.4之间,跟人体的酸碱度大致相同,因此这里的水具有奇特的医疗效果。

著名的疗养点马采斯塔矿泉远在古罗马时代就远近闻名。

三、挪威纯净之地——沃斯沃斯是挪威的一个城市,而不是镇。

这座城市的人口约为6000人,沃斯小城是著名的挪威峡湾旅途中的中转站,也是挪威的纯净之地。

沃斯得名源于这里有个湖,名叫VOSS (芙丝),这里的水源是号称全世界最干净的水源之一。

这里没有任何污染,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水。

从那里源源流出的天然水矿物质含量低,不含钠,纯净程度已经接近于纯净水,并且口感无与伦比。

源自这里的芙丝(voss)矿泉水深受各国政府首脑及王室贵族所青睐,尤其当当巨星如麦当娜等,都喝起了VOSS的时候,这个品牌的形象,就根深蒂固于人心,成了名符其实的水中高贵极品。

四、捷克波西米亚地区捷克布拉格市西北百公里处的波西米亚地区野兔村,这里山峦叠嶂,地形迥异,孕育了全世界最珍贵的水源地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赛尔的妇女》
石灰石, 高42厘米 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二万五千年 现藏法国波尔多∙亚奎丹 美术馆
美具有时代性,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美来源于生活
美具有传承性
《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局部(三)
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
《维林多夫的裸女》
石灰石, 高11.5厘米, 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二万五千年, 现藏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脸部刻画被省略 女性的主要特征夸张
旺盛的生育能力
原始部落的圣神的生育神,是供史前 人类在举行祈求生育的仪式中使用 原始人创造了这样一个神圣的生育 神的形象,就等于控制了人的生育能力 这种会生育的妇女形象,可能是原始人 心目中理想的爱和美得女神
古埃及美术:
一般是指公元前332年古埃及及被古希腊所灭亡以前的美术。它的形 成和发展经历了史前时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 朝时期。其中古王国时期最为重要,重要的美术作品也主要出于这一时 期。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局部(一)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局部(二)
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李 瑞
史前时期: 历史学上将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称作史前时期。
史前美术:
史前时期的美术。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成果,外国的史前美术,以欧洲最 为突出,欧洲的史前美术,从考古的角度来讲,包括欧洲的旧石器时代、中石器 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其年代距今约二万五千年至三万年前。史前美术包括雕塑、 绘画、工艺美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