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有关知识总结
显微镜知识点

引言:
概述:
正文内容:
1.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和成像原理:
光学系统包括物镜、目镜、滤光器等光学部件。
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它负责将样品的细节放大到微米级别。
成像原理是指通过光线的折射和散射来实现对样品的放大和观察。
样品中的光线受到物镜的聚焦,然后通过目镜被眼睛观察到。
2.显微镜的倍率和分辨率:
倍率是指显微镜放大样品的程度。
显微镜通常有多个物镜可以选择,每个物镜具有不同的倍率。
倍率越高,显微镜的放大效果越好。
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展示清晰图像的能力,即最小可分辨的细节。
分辨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波长、透镜质量等。
3.显微镜的样品准备和操作技巧:
样品准备是显微镜观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固定、染色等处理,以增强细胞结构的对比度。
操作技巧包括调节焦距、光源亮度、对焦等。
这些技巧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显微镜的常见问题和故障排除:
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图像模糊、光源不均匀等。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无法通过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5.总结: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显微镜,并获得更准确、清晰的图像。
结语:。
显微镜知识点梳理

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设备,它通过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察觉到的微小细节。
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以及工业制造等领域中,显微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包括显微镜的原理、分类、主要组成部分、应用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显微镜的原理1. 光学放大原理:显微镜利用透镜或物镜将光线聚焦到焦点上,然后利用目镜放大焦点上的光线,从而实现对样品的放大观察。
2. 分辨率原理: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的最小距离。
它受到物镜数值孔径、波长以及眼睛的分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3. 像差原理:显微镜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像差,如球差、色差、像散等,以提高成像质量。
二、显微镜的分类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使用可见光进行观察的一种显微镜,分为单镜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两种类型。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线,以提高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3.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样品,通过激发荧光的方式观察样品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4. 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利用微型探针来感知样品的表面,能够达到原子尺度的分辨率。
5. 红外显微镜:红外显微镜利用红外辐射来观察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
三、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1.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在样品上产生放大的像。
2. 目镜:目镜位于显微镜的顶部,负责放大物镜产生的像,并将其投影到人眼中。
3.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光源、聚光透镜和光阑等部分,用于照亮样品并提供足够的光线。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包括对焦调节、缩放调节等功能,以便用户能够观察到所需的细小结构。
5. 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显微镜的支架、台座和臂等部分,需要稳定支撑显微镜的各个组件。
四、显微镜的应用1. 生物学研究: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观察细胞结构、细菌、微生物以及生物分子等。
知识点总结显微镜

知识点总结显微镜1. 显微镜的发展历史显微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佛兰德斯的光学仪器制造商扬·斯瓦年斯在荷兰德尔夫特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光学显微镜,从此开启了显微镜的时代。
之后,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哈伊因、利奥波尔德、费氏、埃斯特和南丁格尔等都对显微镜进行了改进和发展。
到了19世纪,光学显微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可靠的实验仪器。
2. 显微镜的分类根据其原理和结构的不同,显微镜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包括普通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等;而电子显微镜则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此外,还有比较新的成像技术,如原子力显微镜等。
3.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技术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来观察样品的一种显微镜。
其基本构造包括镜体、透镜组、光源、物镜和目镜等部分。
物镜位于镜筒末端,是用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光学组件;目镜则是用来进一步放大物体的光学组件。
在观察时,物镜和目镜的焦距要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此外,光源的选择也对观察结果有一定影响。
4. 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技术电子显微镜则是利用电子束来观察样品的一种显微镜。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更高,分辨率更高,可以观察到更小的微观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透射电子的原理来获得样品的图像,而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扫描电子束来获取样品的表面形貌。
5. 显微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地质学、化学和物理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结构、组织形态、微生物和病原体等;在材料科学领域,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断口形貌等;在地质学领域,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岩石、矿物和土壤等。
6. 显微镜的维护和使用为了确保显微镜的正常工作和观察效果,需要对显微镜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
在使用时,要避免碰撞和摔落,注意调整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合理选择光源,并避免长时间观察以减少镜片的老化。
显微镜知识总结.docx

显微镜知识总结.docx显微镜知识总结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能够放大物体的图像,使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和研究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
以下是几个与显微镜相关的重要知识点的总结:1. 显微镜的组成部分:- 物镜:位于样本下方的镜头,主要负责放大样本的图像。
- 目镜:位于物镜上方的镜头,用于进一步放大物镜所产生的图像。
- 眼镜:位于目镜的一端,使观察者能够看到放大的图像。
- 细调节和粗调节装置:用于调节镜头与样本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 光源:提供光线以照亮样本,可以是自然光、透射光或反射光。
- 台:用于支撑和定位样本。
2. 解析力和放大倍数:- 解析力是指显微镜能够显示的最小细节。
它取决于光的波长和物镜的数值孔径。
- 放大倍数是指显微镜放大物体图像的程度。
它取决于目镜和物镜的焦距。
3.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光线通过样本后被物镜放大,然后通过目镜再次被放大。
- 放大后的图像通过眼镜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形成视觉图像。
4. 类型和应用:- 光学显微镜:使用镜片和光线来放大样本图像。
常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中。
- 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光线来放大样本图像。
常用于查看纳米级和原子级结构。
- 原子力显微镜:利用探针测量样本表面的原子力变化来放大图像。
常用于表面形貌和物性的研究。
以上是显微镜的一些基本知识,它们对于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显微镜来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
七年级上知识点显微镜

七年级上知识点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概念及种类
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原理和技术,能够扩大
物体显微图像的仪器。
显微镜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种。
光学显微镜又分为单透镜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
二、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单透镜显微镜的构造包括物镜和目镜两个透镜,物镜与被观
察物体之间距离很近,目镜与眼睛之间距离为焦距。
2.复合显微镜的构造包括物镜、目镜、光圈、调焦轮等。
3.使用显微镜时,首先要安装放大镜,插入电源线。
接着在放
大镜上放置物体,然后调节焦距,最后可以看见物体详情。
三、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核和胞质的关系等;可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的
现象;可以观察细菌、真菌、卵子的活体细胞等。
四、关于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清洁情况;
2.在观测前应先熟悉各种透镜、照明和调焦装置等;
3.在观测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触摸镜头、不要用粗糙的纸巾擦
拭镜头;
4.观测时光线要适当,不要用过强的光源照射;
5.观测完毕后将显微镜及其配件和标本等擦拭干净,做好保护
工作。
五、结语
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对人类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生物学时,显微镜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加深对于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
显微镜使用知识点

显微镜使用知识点
1.目镜与物镜的区分:物镜上有螺纹,目镜上没有螺纹。
2.放大倍数与各种结构间的关系:倍数越大,目镜越短;物镜越长;视野越小;视野越暗;所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数量越少;物镜与玻片标本的距离越近。
3.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显微镜下,放大倍数的改变只影响着细胞长度的变化,而不是面积的变化,更不是体积的变化。
4.物镜的改变与调节:
当转动转换器换成加一倍数物镜观察时(前提:调节前物像清晰),只须转动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成像特点:不能说动物细胞中没有液泡,只能说动物细胞中没有大液泡,像草履虫的伸缩泡就可以看作为动物细胞中的液泡。
6.区分细胞和气泡:
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显现为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见右图)。
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显微镜有关知识总结

显微镜有关知识总结显微镜是一种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以便观察和研究。
以下是关于显微镜的一些基本知识总结:一、显微镜的发展历史显微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
最早的显微镜是由荷兰人安东尼·凡·莱文虎克发明的,他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台放大3倍的复眼显微镜。
之后,莱文虎克改进了他的显微镜,使之能够放大到8倍。
随后,罗伯特·胡克进一步改进了显微镜的结构与放大倍数,并首次使用了单个凸透镜来放大物体。
二、显微镜的结构与原理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台架、光源和调焦部件等。
物镜是与被观察物体最接近的镜头,放大倍数较大,通常有10倍、40倍、100倍等。
目镜则是位于显微镜上方的镜片,起到进一步放大的作用,常见的倍数有10倍、20倍、25倍等。
光源通常使用小型的发光二极管或者卤素灯,用于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而调焦部件则用于调节物镜与目镜的相对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三、显微镜的使用技巧使用显微镜时,首先需要将被观察的样品放置在玻璃载玻片上,并加上适量的显微镜溶液。
然后将载片放在显微镜台架上,并将物镜与目镜对准样品。
在观察时,通常可以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全貌,再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节。
调整焦距时,先用粗焦距进行初步调焦,然后再用细焦距进行微调,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四、显微镜的应用领域显微镜在生物学、化学、医学、物理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细胞结构、细胞分裂和组织构成等。
在医学中,显微镜有助于观察病毒、细菌和人体内部的细胞变化等。
在材料科学中,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纳米级颗粒等。
总结:显微镜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通过显微镜的使用,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细结构和微小生物,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会不断提高,为我们带来更加精确和清晰的观察效果。
显微镜十条重要知识点

显微镜的十条重要知识点1.结构:(1)支持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2)调节部分:转换器、遮光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3)光学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2.如何区分目镜和物镜?目镜:(1)安在镜筒上方;物镜:(1)安在转换器上;(2)靠近眼睛;(2)靠近装片;(3)没有螺纹;(3)有螺纹;(4)越长,放大倍数越小;(4)越长,放大倍数越大;3.粗、细准焦螺旋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可以升降镜筒不同点:粗准焦螺旋:(1)镜筒升降幅度大;细准焦螺旋:(1)镜筒升降幅度小;(2)用来寻找物像;(2)用来调节物像的清晰度;4.光圈:(1)遮光器上面的大小不等的圆孔;(2)作用: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强弱;5.反光镜:反射光线,分为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
(1)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用于光线较强时;(2)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用于光线较弱时;6.调节视野明暗程度的结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
(1)当光线过弱,但视野要求比较亮时,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2)当光线过强,但视野不要求太亮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7.光线通过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光圈)→通光孔→装片→物镜→镜筒→目镜→眼睛8.区分低倍镜和高倍镜?(1)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小,通过的光线多,视野范围大,视野亮,视野内物像数目多;(2)高倍镜的放大倍数大,通过的光线少,视野范围小,视野暗,视野内物像数目少;放大倍数越小,进入视野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大,所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放大倍数越大,进入视野的光线越少,视野越暗,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小,所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进入视野的光线量变少,视野变暗,视野范围变小,看到的物像变大,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数目变少;反之,相反。
9.(1)显微镜的成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实像和成像上下、左右同时倒立。
例如:将字母“b”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是“q”。
显微镜使用知识

9 的像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练习
1 目镜5×、物镜10×的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若物镜换为 40×,目镜不变,则该细胞被放大了多少倍?
2 在使用目镜10×、物镜10×的显微镜观察到一行8个细胞,若物 镜换为40×,目镜不变,则这一行上可看到多少个细胞?若原来 看到视野中共有48个细胞,调换物镜后在视野中理论上可看见多 少个细胞?
显微镜使用相关知识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2 目镜的长短与其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短与其放大倍数成 正比。 3 区别目镜和物镜。 4 观察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 5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放大倍数 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6 显微镜放大的是细胞的长度或宽度。例如:放大100×,即细胞 的长度或宽度放大了100×,那么其面积放大了多少倍? 7 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与其实际流动方向是一致的。 8 判断视野中异物存在的地方:异物一般在目镜、物镜和装片上, 通过移动法可判断具体地方。
显微镜知识点

引言: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科学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微观世界。
它在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知识,包括显微镜的原理、类型、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概述: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观目标物体的仪器。
它通过光源和物镜等部件,将目标物体的细节放大到可见或可测量范围,使我们能够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中的细胞、细菌、组织等。
正文:一、显微镜的原理1.光学原理:显微镜利用透镜的焦距和放大倍率,可以放大目标物体,使其变得清晰可见。
2.折射原理:光线从一个透明介质进入另一个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显微镜利用这一原理来改变光线的路径。
3.成像原理: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配合使用产生放大图像,然后通过眼睛或相机来观察或记录图像。
二、显微镜的类型1.光学显微镜:最常见的显微镜类型,利用可见光的折射原理来观察样本。
2.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可见光来观察样本,可以获得更高的放大倍率和更高的分辨率。
3.原子力显微镜:利用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观察样本表面的原子排列和形貌。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样本制备:显微镜观察样本需要进行适当的制备,例如切片、染色、固定等,以便更好地展示细胞结构和物质成分。
2.聚焦调节:显微镜需要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来聚焦样本,得到清晰的图像。
3.放大倍率选择:不同的观察需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放大倍率,显微镜通常具有多个物镜和目镜供选择。
4.光源控制:显微镜使用的光源需要适度控制强度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5.观察记录: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可以通过绘图、拍照或记录数据的方式进行保存和分享。
四、显微镜的维护保养1.清洁:显微镜的镜片和镜筒需要定期清洁,避免灰尘和油脂污染影响观察效果。
2.保护:显微镜在非使用时应该保存在干燥、防尘的地方,避免碰撞和摔落。
3.维修:如果显微镜出现故障或损坏,应该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零件。
4.校正:显微镜的校正是确保观察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定期进行校正可以保证显微镜的正常运行。
高中必修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汇总

高中必修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汇总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简称“先低后高”;
高倍镜观察口诀:找、移、转、调:
①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③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④调: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注意事项:
①必须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然后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颜色深的标本时,光线应强;调节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观
察颜色浅的标本时,光线不宜太强,调节方法:缩小光圈。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
①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
②物像移动规律:偏哪往哪移
3、放大倍数与观察效果的关系
4、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的关系
①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
②目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
物镜放大倍数与装片距离的关系:离装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③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④放大倍数的实质:指放大的长宽,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5、野范围中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需要考虑长度和宽度,则:细胞数量=,N为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要考虑面积的变化,则:
细胞数量=,N为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6、污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物镜、目镜。
显微镜使用知识

显微镜使用知识显微镜的认识1、目镜盖:保护目镜,以免将灰尘、油污、尖锐物件进入目镜,操作镜片,影响观察。
2、目镜:观察物体之用。
如有油污、灰尘等,可用镜头纸沾上乙醇,做圆圈状清洗。
千万不能用手去触摸镜片。
3、调焦手轮:用手轮来调整镜筒的上下位置,以便得到清晰的聚集来观察物体。
4、反光镜:有两种光源:a 可用反光镜借助自然光源或灯光的折射,将光束从载物台中心的通光孔中通过,并通过角度的变动来获得自己满意的光强度,使观察物更清晰。
B 装上电池,将灯泡向上,调节光源至满意的效果。
5、载物台:是用来置放所观察物体的。
载物台上的两个金属压片是用来固定载玻片的。
6、镜座:取下底垫就可以更换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7、转盘:轻轻的用手旋转转盘,听到清晰的“咔嗒”声,则表示定位准确。
转盘上有三个物镜,通过变换物镜的倍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物体。
建议:先用最小的倍数的物镜来观察,然后逐步放大倍率。
显微镜的附件:1、塑胶瓶:可放置做实验所需的物品。
如海盐、虾卵、染色剂、胶水等。
2、孵卵盒:用来孵化虾卵或当培养皿。
3、标签盒和盖片盒:存放空白标签和盖片。
是为你动手做标本的。
4、标本载片:先学会观察这些标本。
5、空白载片:你可以用身边熟悉的东西做标本观察。
6、吸管:吸取染色剂之用。
7、蝴蝶标本: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可以看到蝴蝶的角须、足、鳞粉等。
8、滤色盘:将滤色盘安装在载物台的下面,转动滤色盘,可变换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分别观察物体的奇异变色现象。
1、取镜和安装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检查一下物镜和目镜。
2、对光转动转盘,使低倍率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整光源,使光线通过通光孔,达到最好的效果。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或自制一个字母装片。
A、从报纸或书刊上剪下一个字母;B、将字母放在干净的空白载片上;C、用吸管吸水后挤上一滴水;D、将透明盖玻片取出,盖在滴水后的纸片上;E、置于压片下,将其移放到载台小孔中央。
初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初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一、显微镜的基本原理1. 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观察样本的镜头,位于显微镜的上方,观察者通过它来查看放大的图像。
- 物镜:接近样本的镜头,负责初步放大样本。
- 粗微调螺旋:用于大幅度调整物镜与样本之间的距离,使样本进入视野。
- 细微调螺旋:用于小幅度调整物镜与样本之间的距离,使图像更清晰。
- 载玻片:放置样本的平台,通常样本被放在一个薄的玻璃片上。
- 光源:提供照明,使样本可见。
2.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通过物镜和目镜的组合放大样本。
物镜首先放大样本,然后目镜进一步放大物镜形成的图像。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 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 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 选择适当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便于观察画图和记录。
- 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 观察:- 放置载玻片标本。
- 先使用粗微调螺旋降低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但要避免物镜与载玻片接触。
- 观察时,先注视着物镜,然后慢慢转动粗微调螺旋,直到基本看清物像。
- 微调细调螺旋,使图像清晰。
三、显微镜的保养1. 使用后的清理:- 取下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擦拭。
- 清理载玻片和机械部分,保持干燥。
- 将显微镜放回镜箱中,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
2. 注意事项:- 不要随意拆卸显微镜的部件。
- 避免显微镜受到剧烈震动或撞击。
-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镜头,以免留下指纹或油渍。
四、显微镜在生物学习中的应用1. 细胞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 学习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
2. 组织观察:- 观察不同类型的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特点。
3. 微生物观察:-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
- 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显微镜有关知识总结

显微镜有关知识总结引言概述: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观察微观事物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分类、操作技巧以及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旨在提供显微镜相关知识的全面总结。
正文内容:一、显微镜的基本原理1.光学原理:显微镜通过透明样本的透射或反射产生图像。
介绍光的折射、散射、吸收等基本原理。
2.目镜和物镜的作用:目镜放大目标到初像,物镜放大初像得到最终物像。
介绍目镜和物镜的种类和功能。
3.成像原理:介绍显微镜的光路结构,包括显微镜的主要部件如光源、凹物镜、凸物镜、接物眼镜等。
二、显微镜的分类1.光学显微镜:介绍最常用的光学显微镜,如亮场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等,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和特点。
2.电子显微镜:介绍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分类,如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及其在纳米材料和生物领域的应用。
3.原子力显微镜:介绍原子力显微镜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其在材料科学和表面形貌研究中的应用。
三、显微镜的操作技巧1.样本制备:详细介绍显微镜样本的制作步骤,包括固定、切片、染色等。
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对焦调节:介绍显微镜的对焦方法,包括调节物镜、宏观和微观对焦,提供实用的对焦技巧和误差排除方法。
3.图像调节:介绍调节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等参数的方法,以获得更清晰的显微图像。
4.数字显微镜操作:介绍数字显微镜的特点和操作方法,包括数码相机的安装和使用,以及图像采集和处理。
5.维护与清洁:介绍显微镜的日常维护和清洁方法,包括镜头和机械部件的保养,以及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图像模糊:介绍图像模糊的可能原因,包括对焦错误、光源问题和样本问题,提供解决模糊图像的方法。
2.显微镜失调:介绍显微镜装置失调的表现和原因,如物镜不对中、目镜未调节等,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3.样本准备不当:介绍样本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固定不彻底、切片厚度不一致等,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九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九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仪器之一,它的出现让我们能够观察到微观世界中的微小结构和微生物。
作为九年级生物课程的一部分,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生物课程中的显微镜知识点。
一、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利用了光学原理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细节。
它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光源三个部分。
物镜是放置在近焦点处,通过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光线;目镜位于物镜焦点处,将放大的光线再次放大;光源则提供照明。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支架:用于支撑显微镜的其他部件。
(2)视管:可以望向目镜的部分,通常包括可调焦距和放大倍数的调节装置。
(3)鼓风头:用于吹去镜片上的灰尘和杂质。
(4)机械部分:包括底座、升降装置等,用于控制物镜和玻片的上下移动。
(5)旋钮: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2.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1)将待观察的玻片放置在玻片夹中,通过旋钮将玻片移至物镜的下方。
(2)调节旋钮,使物镜离物体较近,但不要接触到物体。
(3)通过视管观察目标物体,使用鼓风头清洁镜片上的灰尘和杂质。
(4)调节焦距,使目标物体清晰可见。
(5)观察目标物体,可以调节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以获取更详细的细节。
(6)观察完毕后,将物镜调至远离物体的位置,使用鼓风头吹走灰尘。
(7)关闭显微镜,将玻片取出并妥善放置。
三、显微镜的维护和注意事项1. 维护显微镜(1)定期清洁:使用专门的镜头纸或棉签轻轻擦拭镜片表面,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刮伤镜片。
(2)避免碰撞:显微镜是精密仪器,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震动。
(3)存放注意: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将显微镜存放在干燥、防尘的地方。
2. 使用注意事项(1)观察时避免直接用眼睛注视强光。
(2)调节焦距时,逐渐转动旋钮,避免突然转动造成眼睛疲劳。
(3)观察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显微镜,避免灯泡短路和过热。
四、显微镜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1)观察细胞结构:显微镜可以放大细胞结构,帮助研究者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的组成和功能。
10个显微镜的知识点总结

10个显微镜的知识点总结1. 显微镜的历史显微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最早的显微镜是由荷兰眼镜工匠扎克利斯·雅恩森发明的。
之后,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虹宾斯进一步改进了显微镜的设计。
从那时起,显微镜逐渐成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 显微镜的类型主要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三种类型。
光学显微镜是最常见的一种,它使用可见光来放大物体。
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束来放大物体,因此能够观察到更小的细节。
原子力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原子和分子级别的结构。
3.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光学显微镜通过透镜将光聚焦在被观察的物体上,然后放大物体的图像。
电子显微镜则利用电子束来穿透样品,然后通过电子透镜将图像传至显示屏上。
原子力显微镜则通过测量探针和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图像。
4. 显微镜的应用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中,它可以用来观察细胞、细菌和组织等微生物结构;在医学中,则可以用来检测疾病和诊断病变。
5. 显微镜的分辨率分辨率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指的是显微镜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的大小。
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让我们观察到更小的细节。
6. 显微镜的操作在使用显微镜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持样品的清洁和干燥,以及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和对焦距离。
此外,还需要注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
7. 显微镜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微镜也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显微镜如超分辨显微镜和多光子显微镜等已经问世,它们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准确的观察结果。
8. 显微镜与科研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观察微小结构、研究生物学现象,并且对于发现新的科学知识和解决科学难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9. 显微镜的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相信显微镜的未来将会变得更加精密、便携和智能化。
这将会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以下是 7 条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1. 显微镜拿起来后,要先对光呀!就像你晚上回家得先开灯一样。
你想想,要是黑灯瞎火的,你能看清东西吗?对光的时候,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呢,然后调整遮光器和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比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是光没对好,那可就啥也看不清啦!2. 把玻片标本放上去,哎呀,这可得轻点儿,别给弄碎了!就像你对待你最喜欢的玩具一样小心翼翼。
要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这样才能看清哦。
就好比你看电视,得正对着屏幕看才清楚呀!3. 调整焦距可重要啦!你得慢慢地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物镜哟,千万别压坏玻片啦!这不就好比你下楼梯,得慢慢地一步一步来,急不得呀。
然后再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哇,那感觉真神奇!比如观察细胞的时候,调好了焦距才能看清细胞的结构呀!4. 要是想更清楚地看,还可以换高倍物镜呢!这就好像你从普通眼镜换成了放大镜,一下子看得更仔细了呢。
但要注意哦,换了高倍镜后可能需要再微调一下焦距。
就像你换了新鞋子,可能得适应一下走路的感觉。
5. 观察的时候要有耐心哦,别着急!就像你等一朵花慢慢开放一样。
有时候可能需要你慢慢移动玻片,才能找到你想观察的目标。
比如找草履虫的时候,那可得仔细找找才行!6. 用完显微镜,可别忘了整理好呀!把物镜转开,把玻片拿下来,就像你玩完玩具要收起来一样。
不然下次用的时候可就乱套啦!而且要把显微镜擦干净,好好爱护它哟!7. 哎呀,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真的太有趣啦!你能看到好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你难道不想去探索一下这个神奇的微观世界吗?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精彩世界,一定要好好掌握这些知识点呀!。
显微镜的知识点

显微镜的知识点一、显微镜的构造1. 目镜:位于镜筒的上方,靠近眼睛,放大物像。
2. 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放大物像。
3. 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
4. 转换器:可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5. 粗准焦螺旋:大幅度升降镜筒。
6. 细准焦螺旋:小幅度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
7. 镜臂:握镜的部位。
8. 镜柱:支持镜身。
9.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
10. 通光孔:光线通过。
11.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12.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13. 反光镜: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 整理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三、显微镜的成像特点1.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2. 物像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四、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1.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物像后再换用高倍镜。
2. 观察时,两眼都要睁开。
3.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体积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有关知识总结一、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保持镜身直立,放在自己身体的左前方。
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对向光源,直至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低倍镜的使用1)放置装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用压片夹压住。
2)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徐徐下降,直至物镜距玻片2-5mm处,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3)低倍镜下观察4、高倍镜的使用在低倍物镜下将需要放大观察的标本部位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正中央,直接调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
5、使用后的整理观察结束,应先将镜筒升高,再取下切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与通光孔错开,做好清洁工作。
再下降镜筒,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字形。
放回镜箱。
三、几个重要知识点: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答案:D】例2.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
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A.4倍 B.16倍 C.100倍 D.400倍【答案:A】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小;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大。
例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有2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甲乙分别为()A.目镜、物镜 B.物镜、目镜C.均为物镜 D.均为目镜【答案:B】例2.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镜头长3厘米,乙镜头长5厘米,丙镜头长3厘米,丁镜头长6厘米。
请问: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为物镜。
丙、丁无螺纹,为目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即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越近。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在同样光源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光线越暗。
【答案:乙;乙和丙。
】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1)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
(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举例: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仍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3)低倍镜、高倍镜下成像特点:例1.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A.b B.d C. p D.q【答案:D】例2.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在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说法是()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D.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答案:A】例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个视野()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暗,视野变大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视野变大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答案:D】4、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例1.在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够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容物。
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答案:D】5、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围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围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答案:A】例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分生组织细胞中的()A.2个 B.4个 C.8个 D.16个【答案:B】6、分析视野中的污点的位置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 注意: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例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
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答案:C】四、显微镜使用注意问题1、取送方法要正确。
因为反光镜是通过镜柄插放在镜臂下面的,目镜是插放在镜筒上端的,所以,它们很容易滑落而损坏。
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
另外,也不准许学生取下反光镜和目镜乱照乱摸。
2、镜头的保护。
目镜和物镜平时放在显微镜箱的专用的盒。
上实验课期间,为了防止落上灰尘,要制作专用的塑料袋或布袋,课间时要随时罩好。
镜头脏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擦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
如果擦拭不净,最好蘸一点二甲苯继续擦。
注意,决不能把镜头放到二甲苯中浸泡,这样会使镜头开胶,镜片脱落。
3、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和防止镜筒下滑。
一般地说,粗、细准焦螺旋各转动一周,可以使镜筒分别移动10 mm和0.1 mm。
要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物镜,使镜筒缓缓下降。
否则,很容易砸坏物镜和玻片标本。
五、练习1、要把显微镜的视野从较暗调到较亮,一般应( )A.放大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 B.放大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C.缩小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 D.缩小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2、在低倍镜下观察某装片时,某一物象在视野的左上方,需要用高倍镜详细观察该物像时,应:A.向左上方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B.向右下方移动装片,使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C.转动转换器移动物镜,使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D.转动反光镜,使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视野右下方发现一个细胞,要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应将装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些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
这异物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5、下列哪个实验需要用到显微镜(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蛋白质的鉴定C.脂肪的鉴定 D.淀粉的鉴定6、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A.反光镜未调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7、用显微镜观察根尖装片时,为使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A.目镜10×,物镜40× B.目镜5×,物镜1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10×8、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A.变大、变少、变暗 B.变大、变多、变亮C.变小、变多、变暗 D.变小、变多、变亮9、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最.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10、显微镜是我们用于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下列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是()A.变形虫 B.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C.衣藻 D.草履虫11、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
要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最好的组合是:1 2 3 4 5 6A. 1,3,5 B. 2,4,6 C. 2,3,5 D. 1,4,612、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__________。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围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__________。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
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__________。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4)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
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cm处停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
请指出该生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3、物镜与目镜的区别:14、低倍镜和高倍镜所看到的情况比较:15、反光镜与光线的关系16、换用高倍镜时,还能用粗准焦螺旋吗?17、放大倍数= ,放大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