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时)

合集下载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堂练习】
通电 1、在电解水的反应中,2H2O6克氧气,则同时生成 2 ___克氢气。 2、在化学反应SO2+2X H 2S 化学式为_____。 3S+2H2O中,X的
3、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并计算粒子的个数比和各物质的质量比。 (P-31,O-16)
•设 •写 •标 •列 •解 •答
10t
100×10t =18t x= 56 答:需要碳酸钙18t。
反应物
可算 可算
生成物
小结:只要知道反应中一种物质的 质量,便可求出其它任何一种物质 的质量。
常见的错误类型:
1、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化学式没有写对、没有 配平化学方程式;
2、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计算错误; 3、解答过程中找不准物质的对应关系,列比 例式不正确; 4、数学计算错误。
3、加热31.6g高锰酸钾,当得到3g氧气时 停止加热,此时剩余固体成分为( D ) A.K2MnO4和MnO2 B.KMnO4和MnO2 C. KMnO4 和 K2MnO4 D. K2MnO4、MnO2 和KMnO4
4、用13克某正2价金属M与足量的 稀硫酸反应,可生成0.4克氢气, 65 求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内容 例题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 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 相对原子质量Ca ~ 40 O ~ 16 C ~ 12 )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x 100
高温
x
=
CaO + CO2↑ 56 10t 56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2Kg。
思路2: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式进行计算求解。
如:加热完全分解3.16g高锰酸钾, 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通电
H2↑+g 2 x 4g 18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分 课 时
学 师 活
流 动
程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环 节 与时间

答:可得到 4 克氢气 丙同学[解]设可得氢气的质量是 x。
重 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及化学计算设答与物理、数学的区别
多媒体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分 课 时
学 师 活
一生板演其他人在 练习本上书写计算 过程
△使学生再练习 中正确规范地解 题
讨论
阅读 讨论:不行,因为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 质的质量比是指不 含杂质的纯物质之 间的质量比 观看解题过程 分析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自学 获取知识的能力, 进一步巩固化学 方程式的计算格 式
甲不对 启示:化学式书写 要准确
HO2

题 学 目 校 教 者


年 级

总课时 学 科
1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星火一中 刘占国

化学
设计来源
教 材 分 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本课题上承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 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的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极 为重要。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_教学设计_第二课时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_教学设计_第二课时
任务四 完成应用提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可用于计
算的数据的思路方法。
小结:特别提示,选择数据——参加了反应/反应生成的纯净物质量。
10
环节四
生活中的
应用
任务五 完成应用提高4,应用选择数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过
程中再次体会定量研究的实用价值。
小结:定量计算的思路方法。
2
环节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留作业。
评价,体会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
小结:特别提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环节二科技方面的应用
任务二 完成应用提高1,解决科技方面的化学计算问题,体会定量
研究的应用价值。
小结: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
7
环节三选择数据
任务三 完成应用提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可用于计
算的数据的思路方法。
小结:特别提示,选择数据——参加了反应/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
课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体会化学计算的
应用价值。学习选择计算数据的方法,差量法。
教学重点:应用已学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定量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计算数据。
教学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4
环节一回顾已学巩固应用
任务一 完成巩固应用,巩固上节课所学,通过书写计算过程和讨论

课题3__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

课题3__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要收 集200ml氧气,计算理论上需要消耗高锰酸 钾的质量。(已知氧气在该实验条件下的 密度为1.28g/l)
小结与回顾
复习检查:(步骤:设、写、标、列、解、答 )
1.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2.镁条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0g氧化镁,请问: 需要的镁条的质量是多少? 3.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要制取3.2g氧气, 则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K—39 Mn—55 O—16 mg—24 Cl—35.5
(6分钟)
2、涉及质量变化(思考以下问题,注意步骤)
例题1: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放入 一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温度, 称残余固体质量为10.7克。求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 氯化钾多少克?
例1、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放入一大试管中 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温度,称残余固体质量 为10.7克。求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解:根据题意,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5.5克- 10.7克=4.8克。 设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 === 2KCl+3O2↑ 149 96 x 4.8克 149 96 —— = —— 4.8克 x x = 7.45克 答:生成氧气4.8克,生成氯化钾7.45克。
MnO2
涉及 质量变化
练习1: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6.5克至完全反应,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 称残余固体质量为4.9克。求生成氧气多少 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你总结出质量减少类型的化 学方程式计算的规律了吗?
自学指导2
(6分钟)
3、涉及物质的体积(思考以下问题,注意步骤)
例题2: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要收集 500ml氧气,计算理论上需要消耗氯酸钾的质量。 (已知氧气在该实验条件下的密度为1.28g/l)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5.3.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5.3.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
A、4:9 B、8:11 C、10:11 D、31:44
练习3、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 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
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
练习1、在反应4A + 3B=2C中,若2.7g A完全反应后
生成5.1gC,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
( C)
A、34
B、68
C、102
D、204
练习2、在化学反应2A+5B=2C+4D中,C和D的相对 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已知2.6gA和一定量B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C )
0.25g氢气,则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B)
A、2g
B、6g
C、10g
D、14g
已知: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2Al+6HCl=2AlCl3+3H2↑
七:设1法
例题、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消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D )
A、P B、S C、C
A、K2MnO4和MnO2 B、K2MnO4和KMnO4 C、K2MnO4、KMnO4和MnO2 D、MnO2和KMnO4 练1、将8gKMnO4装入大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
物质为7.2g,则剩余的物质是( C )
A、A、K2MnO4和MnO2 B、K2MnO4和KMnO4 C、K2MnO4、KMnO4和MnO2 D、MnO2和KMnO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 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 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第五单元 课题3 第2课时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RJ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了解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2.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是什么?新知导入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相关量的质量关系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1.常规型: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 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单位转换型: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 计算。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寻找已知量型4.图表型知识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新知探究1.常规型【例1】实验室用加热KMnO 4制取氧气,现加热31.6g KMnO 4,充分反应后可以制得氧气多少克?2KMnO 4 K 2MnO 4+O 2↑+MnO 2解:设加热31.6g KMnO 4,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

3163231.6g x =3163231.6g x x =3.2g 答:加热31.6g KMnO 4,充分反应后可以制得3.2g 氧气。

【例2】实验室用加热KMnO 4制取氧气,要制得3.2g 氧气,需加热多少克KMnO 4使其充分反应?2KMnO 4 K 2MnO 4+O 2↑+MnO 2解:设制得3.2g 氧气,需加热KMnO 4的质量为x 。

31632x 3.2g =31632x 3.2g x =31.6g 答:制得3.2g 氧气,需加热31.6g KMnO 4使其充分反应。

解:11.2L 氧气的质量为11.2L ×1.43g/L≈16g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

2Mg + O 2 2MgO 点燃328016g x ==x 40g 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40g 。

2.单位转换型【例】足量的镁与标准状况下11.2L 的氧气(氧气密度为1.43g/L )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多少?328016g x医疗上需要180kg 的氧气,如果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获得氢气的体积为多少?(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约为0.09g/L )解:设电解得到氢气的质量为x 。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意义2、能表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步骤1、设未知量(设xx的质量为X)
2、写出题目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必须是题目涉及到且正确的)
3、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不相关不用计算)
对应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须对应标出)
4、列比例式求解(比例式要列对)
5、简明写出答案(答不能忘)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5g
10g
例2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 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2.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3.注意单位和精确度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
2CaO2+2H2O=2Ca(OH)2+O2↑
(2)一位养鱼爱好者做如下实验:取少量增氧剂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称量数据如下。求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钙的质量。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烧杯及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
增氧剂
15g
111.8g
水和小烧杯
100.0g
讨 论 交 流
题中所给的数据都是混合物的质量,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在解题时要注意甄别。
点燃
1.把4.5g含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锌粒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待反应停止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0.1g。求: (Zn+2HCl===ZnCl2 + H2↑)①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②这种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 Zn+2HCl===ZnCl2 + H2↑65 2X 0.1g 65:2 = X:0.1g X=3.25g × = 72.2% 答:①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3.25g。②这种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为72.2%。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课标分析:学习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3、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定量观、守恒观、元素观等化学观;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培养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4.学情分析:化学计算始终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计算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例1)?要制取一定要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例2)?无论是哪种计算问题,其关键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特别是未将化学方程式最终配平。

只利用一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未计算几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计算过程中忘记带单位。

四、已知条件中同为反应物或同为生成物时,列比例式出现错误此外,学生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往往容易忽视化学过程,不重视化学反应的实际意义,忽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前提,只看重数学运算的结果,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简化为数学比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点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5.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化学教案高一(精选8篇)

化学教案高一(精选8篇)

化学教案高一(精选8篇)化学教案高一篇1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三、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示例题1[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2×15832,x==0.6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232024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知识必备典例解析课后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232024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知识必备典例解析课后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用)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知识必备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之比为一定值;(3)在化学方程式中,任意两种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份数之比,即等于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设未知数(通常求谁设谁);(2)写出题目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出比例关系式(注意实际质量后面要带单位)并求解;(5)写出答案,答。

3. 计算时的常见错误:(1)未知数带有单位。

(2)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者包含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3)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

(4)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这个错误会使计算题的得分降为1,甚至为0)。

(5)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物质的化学式对齐。

(6)步骤不完整、数值计算错误、所答非所问等在其他学科也能犯的错误。

二、典例解析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典例解析】类型1 选填中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 (2023•绥化)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

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A.8:11B.2:11C.16:11D.16:9【答案】C【解析】解:设生成C的质量为x。

A+2B=C+2D22 2×9x=则生成C的质量为4.4g,所以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6.4g:4.4g=16:11。

例2 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g A跟4.9g B完全反应生成6g C,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 1.8g,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三个要领】
(1)环节要完整(设、写、算、标、列、解、答)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精确(保存一位小数); 【三个核心】
(1)精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精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单位要代入计算
过程);
三、有关不纯反映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1.化学反映方程式中不管是反映物还是生成 物,代入的都是纯物质的质量.如果碰到不纯 反映物或生成物,应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 的质量. 2.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间的换算.
(5)简要地写出答案
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能够得到多少g氧气?
【书写格式】 【解题环节】
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能够得到氧气的
质量为x。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3)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比
6g
x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练习:若氢气、氧气混合气体共20克,点燃后
尚有2克的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
气的质量比
A. 1:4
B. 1:9
C. 4:1或1:9
D. 1:4或1:9
点燃
2H2+ O2===2H2O 4 :32
有两种状况: 一是氢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2):16=1 : 4 二是氧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 2+16)=1 : 9 答案:D
32
80
16克
X
32 ------
=
8--0----
16克 X
注意:如果已知体 积或要算体积时, 要用密度公式换算 成质量才代入。

初中化学_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解题格式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审题、分析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从定量角度去研究化学,认识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体会如何科学地利用资源,从而增强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1、从文字描述中找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确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新闻导入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kg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

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二、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活动探究,小组合作注意事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构建新知,归纳总结【书写格式】【解题步骤】(1)(2)(3)(4)(5)(6)(7)3、精讲点拨,突破难点注意事项:三、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1、2、3四、当堂检测1、要让3g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A、2gB、1gC、1.5gD、无法计算2、加热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使之完全反应,得到O2最多的是( )A、KClO3B、KClO3和MnO2混合物C、HgOD、KClO3和KMnO4混合物3、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4、在化学反应3 X + 4 Y =2 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解:设消耗乙的质量为x。
C3H8 +5O2 点燃 3CO2 +4H2O 44 5×32
22 kg x
2424kg=
5×32
x
x = 80 kg
答:消耗乙的质量为80 kg。
4 4)g
8g
: 32 :( 32 )g :( 64 )g
: 36 : 36 g
:(72 )g
①生成36g质量的水,需要多少克的氢气和氧气? ②8g的氢气和多少克的氧气,生成多少克的水? 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
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例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相对原子质量:O—16 K—39 Mn—55
1.设未知量 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写方程式
3.找质量比
4.列比例式
5. 求解 6. 答
X=0.6g 答: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0.6g
小技巧
2*158X=6.3g*32
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 数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
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 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5.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 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 2CO2 + 3H2O 。 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6.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来生产金属镁: MgCl2 Mg+Cl2↑。电解190kg氯化镁理论上能生产 多少千克镁?同时能得到多少千克氯气? (Mg-24 Cl-35.5)
铁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需要消耗铁的质量为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比。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例题1、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第1页第2页(1)设: 设未知量 ;(未知量带单位吗? 不用 )(2)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什么? 配平 )(3)标: 标出已知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 ;(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 化学式的正下方 已知量带单位吗? 带单位 )(4)列: 列出比例式 ;(怎么比呢? 两种比 )(5)答: 简明写出答案 。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④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题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2222H O2H +O 36418kg x ↑↑通电364=18kg x 或3618kg =4x第3页解得:x=2kg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kg 。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热身操)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看谁写的快,配的平? 合作探究探究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提出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定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解题思路(1)审题:就是认真阅读整个题目,对于关键的字句要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物和未知物;(2)分析: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对题目进行解剖,理清题目的层次,明确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物质间的量的关系,选择好解题的突破口;(3)解答:依据分析中理出的思路确定解题方法。

解题时要注意做到思路清晰、方法正确、步骤简明、计算准确、书写规范。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3)相——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边;(4) 求——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4.常见题型规范格式例析及注意事项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可制得生石灰(CaO )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 CaCO 3高温CaO +CO 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 56x 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x 100=t 156x =56t 1100 =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

知识拓展 计算时相关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

若给的量或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

九年级化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九年级化学: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6.(2014,北京)利用化学反应 2Na+H2==△===2NaH 可实现氢气 的存储,计算 230 g 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 230 g 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 x。
2Na+H2==△===2NaH
46 2
230 g x
46∶2=230 g∶x
x=10 g
答:230 g 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是 10 g。
多少?
解:设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2CO2+6H2催==化△==剂= C2H4+4H2O
88
28
x
28 g
8288=28x g
x=88 g
答: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 g。
12.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 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g
反应前
7.(2013,衡阳)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 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 3.6 g D,则C的质量为( C )
A.6.8 g C.8.8 g
B.9.6 g D.4.4 g
8.实验室用16 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 的质量为14.4 g,则剩余的物质是( B )
知识点一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 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知识点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 间存在的固定的_质__量_比;(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相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 O2 = CO2
点燃
12
:
32
: :
44
6g
:
16g
22g
在计算过程中,比号不用写。
1: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书写格式】
的质量为x。 △ 2 KMnO4 316 3.16g 316 = 3.16g K2MnO4 + MnO2 + O2 ↑ 32
【解题步骤】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标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2 、在“绿色氧化剂”双氧水( H2O2 )的溶液 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常温下即可产生大量氧气, 若制取48g氧气需消耗纯净的双氧水多少克?
解:设制取48g氧气需消耗纯净的双氧水的质量为X 2 H2O2 2×34 X
MnO2

2 H20
+
O2 32 48g
2×34
X
32 = 48g X= 102g
答:需消耗纯净的双氧水102g。
(2)化学式不能写错,一定要配平,反应条件、箭头不能 丢。 (3)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要写在相应物质的 下面,不能错位;含杂质的量要算出纯量才能代入;与计 算无关的不必算。
(4)已知量要带单位;竖着比更便于计算。 (5)“答”不能省。
解题技巧: 先把题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写 在草稿纸上,依据方程式进行分析。
解:设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 (1)设未知量
x
32
x
x
= 0.32g (5)简明地写出答语
答: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 0.32g氧气。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1)设未知量时,未知量已包含了单位,不用再写单位; 为了便于计算,一般设需要知道的某物质的质量为未知量。
吨,含Fe2O380%,这些赤铁矿可以冶炼出铁
多少吨?(冶炼过程中的损失不计)
2、过量的计算
例:2克氢气和10克氧气混合点燃后完全 反应。问能生成水多少克?
思考题
4、差量法计算
例:将一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 间后取出,铁钉增重0.8克。 反应方程式:Fe+CuSO4 Cu+FeSO4 试计算 (1)反应掉的铁是多少克? (2)生成的铜是多少克?
练 习
1、31g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g?生成五 氧化二磷多少g?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52g 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减轻了1.92g。求: (1)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2)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拓 展
1、含杂质的计算
例: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用CO可 还原它制得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现有赤铁矿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