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三章3.2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2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2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ff48bb1e45c3b3566ec8b93.png)
变
D.压力就是竖直向下压力
2.将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是( BC )
A.书对桌面压力就是书受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书对桌面压力是弹力,在数值上等于书受重力
C.书对桌面压力是弹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
D.书能静止,是由于书重力大于桌面对书支持力
3.以下表达中错误是( C )
A.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B.压力和支持力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
C.轻绳、轻杆上产生弹力总是在沿绳、杆直线上
D.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方向可以不在沿杆直线上
4.画出图7中小球或杆所受弹力示意图.
图7
后记〔教与学〕。
高中物理 3.2 弹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3.2 弹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80b162fa26925c52dc5bf02.png)
3.2 弹力(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2、胡克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的判断。
2、弹力方问的确定。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思考——归纳★教学用具:传感器、计算机、弹簧、小车、砝码、弹簧称、带有支架的平面镜(两个)、刻度尺、激光光源、墨水瓶(灌满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现常见的一些相互作用(推、拉、提、压、举等)。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其相互作用的共同点及本质。
学生活动:亲身感受推、拉、提、压、举等相互作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分析。
点评:列举实际问题分析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并导人新课。
(二)进行新课1、对“弹性形变和弹力”的学习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出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体会,归纳总结。
点评:通过拉长和压缩弹簧,使学生认识弹性形变,并理解弹性限度。
教师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推、拉、提、压、举等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活动: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
点评:结合对前面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师活动:实验讲解,学生观察思考,掌握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体验观察微小形变的法,提高实验能力。
点评:观察微小形变,培养观察能力和掌握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2、对“几种弹力”的学习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弹力的方向。
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点评:在掌握弹力产生条件的基础上,思考弹簧和绳子产生的弹力方向,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牛总结归纳弹力的方向。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2弹力教案9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3.2弹力教案9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422363e192e45361066f527.png)
弹力一、设计思想学生在初中时就对形变、弹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平时也有一些初步的接触。
而且高中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配有很多插图,内容直观、感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按照以往教学经验,感觉没有太多发挥空间,没有吸引学生的地方。
所以将弹力这节课设计成了探究性学习课,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采取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究,力图在教学中营造活跃、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创设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内容和重要内容,是高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是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关键。
重点是弹力的方向和胡克定律,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材从压弯的撑杆引入,继而通过放大有机玻璃和桌面的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研究弹簧的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思考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
最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由学生得出胡克定律。
三、学情分析上一节课学习了“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生已经知道力的三要素及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只是对弹力有了一些直观感性的认识,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以及掌握弹力的定量计算。
弹力产生原因、弹力方向的判断、弹力大小的计算,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
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形变、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了解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
2.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物理32《弹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物理32《弹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fc45a7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a.png)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32章《弹力》。本章主要介绍了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 弹力的定义及其产生的条件;
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弹力的存在,例如拉扯弹簧玩具,观察其弹性变形。
2. 讲解弹力的概念:向学生解释弹力的定义,即物体因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 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讨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条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4.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即弹簧的弹性变形与受力成正比。
2. 使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 备
1. 教具:弹簧测力计、绳子、钩码;
6. 举例说明:在讲解知识点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例如,提到弹簧测力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时,可以举例说明其在桥梁检测、车辆悬挂系统等方面的作用。
8.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在实验和练习中发挥创造力,提出不同的方法和解决方案。例如,在测量力的大小时,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题目:请说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答案: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弹性变形与受力成正比。
3. 题目:请列举三种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高中物理 第三章 弹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三章 弹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98afd75647d27284b735159.png)
高中物理第三章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2、弹力大小的计算、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问题导学】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目标一:弹性形变和弹力1、弹性形变[问题情境](1)压缩弹簧、海绵,用手弯曲竹片,我们能明显地观察到什么现象?(2)我们用力拉弹簧直到不能再伸长会看到什么现象?[要点提炼](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形变、(2)物体发生形变后在撤去外力时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________形变、(3)弹性限度:2、弹力[问题情境]你用扁担挑过水吗?打过弹弓吗?玩过蹦蹦床吗?练过拉力器吗?总结一下,在这些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力?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什么力?[要点提炼](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相互______;②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目标二:几种常见弹力及其方向类型弹力方向接触方式面与面垂直公共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点垂直于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轻绳沿绳指向绳的收缩方向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轻弹簧沿弹簧而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相互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接触处产生弹性形变时,才产生弹力。
当形变微小难以直接判断时,用“假设法”。
假设法就是假设施力的物体不存在,看受力物体能否维持原来的状态,能维持则弹力没有,不能维持则弹力存在。
练习1: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小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有()A、1个B、2个C、3个D、4个练习2:画出图中物体A或接触点C、D、结点O受到的弹力(各接触面均光滑)、目标三:胡克定律实验:在一个后面附有长度刻度的弹簧上面挂钩码,当钩码的数量增加时,弹簧中的弹力加大,弹簧的伸长增大,把读出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高中物理 第三章《弹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三章《弹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e03fc613169a4517723a3a2.png)
3.2《弹力》学案【课标要求】1. 了解形变的概念。
2. 理解弹力是在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3. 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
4.知道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并能在具体问题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5.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掌握胡克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
【重点难点】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难点:接触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判定。
【课前预习】一、弹性形变和弹力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
2.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所以,弹力的产生条件为:①②二、常见弹力的方向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是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填相同或相反);弹力是发生形变产生的(填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
具体地说:①绳子拉力(绳子对所拉物体的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②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③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④“支持面”就是两物的接触面。
深入考察一般物体的接触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A.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与平面垂直;B.点与平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C.点与曲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过点的切面;D.曲面与曲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公切面(相当于点与点接触)。
三、胡克定律4.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表达式为F=kx,式中F为弹力大小,x为弹簧伸长(或缩短)量。
k为弹簧的,其大小由弹簧本身的结构(如材料、长度、弹簧丝粗细、截面积、匝数等)决定。
其单位是N/m,如k=1000N/m,表示使弹簧伸长或缩短1m需用1000N的力。
高中物理物理3.2《弹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物理3.2《弹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728431210661ed9ad51f32e.png)
第二节弹力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弹力是接触力,本质是电磁力。
2.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3.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4.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5.知道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二)过程与方法6.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细细体会弹力的产生。
7.通过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体会物理研究中的放大思想。
8.在实验中学会数据的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10.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判定2.胡克定律教学难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教学过程设计思路:1、据上节内容复习形变概念;2、提问什么样的物体能发生形变及手压桌面、推墙是否有形变;3、演示实验:放大桌面微小形变;逻辑推理结合实验给出结论:任何物体均能发生形变;4、根据生活观察归纳总结出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5、提问什么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演示手拉直弹簧引出弹性限度。
提问橡皮泥上放蚂蚁体会弹性限度;6、感觉体会三个实验,得出弹力概念,并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7、弹力产生的实验分析;8、通过让学生到黑板创作图,纠正物体同时受支持力与弹力的错误观点,总结日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从性质上讲均为弹力;9、弹力有无及弹力方向的判断;10、实验探究得出胡克定律并运动;11、提出疑问并总结弹力与四大基本作用力的有关系。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大家还记得什么是形变吗?生:如果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那么我们说物体发生了形变。
师:很好!大家都知道了形变的概念,那大家知道什么样的物体能发生形变吗?学生思考回答,大部分答案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能发生明显形变的物体师:刚才大家举了好多例子,那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用手去压桌面或推墙面,桌面和墙面会发生形变吗?生:不知道,看不出来。
高中物理3.2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2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62dc15bb9d528ea80c77940.png)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物理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用意中画出它们的方向.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自主学习】1.接触力按性质可分为和 .它们在本质上是由电磁力引发的.2.物体的形变:在外界的作用下,物体的发生了转变,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其中能够恢恢复状的形变叫 .3.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若是形变过大超过必然的限度,撤去作使劲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恢复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
4.常见的拉力、压力、支持力在本质上都属于。
其中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于。
绳的拉力方向是。
5.弹力的大小与大小有关,形变,弹力越大。
形变,弹力消失。
但定量关系一般较复杂。
6.弹簧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与弹簧的形变成。
即F=kx,其中的k叫做单位是,这个定律叫。
其中k跟弹簧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有关的一个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反映了弹簧的特性,弹簧的“软”“硬”指的就是弹簧的的不同。
假设一跟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0N/m它的物理意义就是这根弹簧被或被紧缩1m时产生的弹力是 N。
【合作探讨】探讨点一:弹性形变和弹力问题1.弹簧被拉伸或紧缩,橡皮泥可以被捏成各种不同模型,这两种形变有何不同?问题2.在下图中,球a和球b都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四种情况下两球之间是否存在弹力。
按照以上情况总结弹力产生条件及判断是不是有弹力的方式。
探讨点二、几种弹力及其方向弹力的方向(1)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2)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问题5.简述胡克定律的内容并写出公式。
问题6. 咱们概念xF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请写出它的符号和单位?【能力提升】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B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老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2.一根弹簧原长为20 cm ,当用15 N 的力拉它时,弹簧长为25 cm.(1)求此弹簧的劲度系数.光滑斜面(2)若此弹簧受21 N 的压力,则弹簧长度变成多少?答案:一、弹力,摩擦力;二、形状,弹性形变;3、弹性,恢恢复状,弹性限度;4、弹力,垂直,接触面,沿绳收缩方向;五、形变量,越大,消失;六、正比,劲度系数,N/m ,胡克定律,劲度系数,拉伸,1000。
2020高中物理3.2《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0高中物理3.2《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e15c1c66edb6f1aff001ff9.png)
3.2弹力(学案)一、学习目标1. 知道弹力是接触力,本质是电磁力。
2. 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3. 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4. 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5. 知道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二、课前预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形变。
所有物体均能发生形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弹性形变,叫范性形变,叫弹性限度。
3、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或相反);与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 ;弹力是发生形变产生的(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
4、弹力的方向:1、面面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面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点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 。
4、绳子的拉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5、杆产生的弹力方向_________ (一定或不一定)。
5、胡克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劲度系数: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 ;弹簧的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量有关,这个量反映了弹簧的特性。
6、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从性质上讲均是__________ ,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这些名称是按_________ 来命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2节弹力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2节弹力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c7cf16c175f0e7dd13777.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2节弹力学案弹力设计人审核人编制时间[学习目的]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的概念,2.知道弹力发生的条件.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表示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4.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处置有关效果[回忆预习]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所谓形变是指?形变的种类有哪些?什么是弹性限制?3、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有的物体形变较为清楚.(如拉伸的弹簧,弯曲的弓箭)。
有的物体的形变极端庞大(如重物放在桌面上),对庞大形变我们可怎样表达出来? [课堂探求]情形举例,体会弹力的发生:一、弹力1、定义:2、发生条件:弹力施力物体为:受力物体为:二、弹力的方向及判别例:判别下述情形中弹力及其方向总结归结几种罕见弹力的方向:1、物体直接触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2、弹簧发生的弹力方向:3、绳子拉力的方向:例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的弹力.弹簧被紧缩请在图中画出杆及球所受的弹力甲乙丙丁效果:在以下图中,空中和倾斜的墙面对小球有没有弹力的作用呢?4、弹力判别方法:三、弹力的大小及胡克定律效果: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哪些要素有关?〔讨论回答〕效果:那么弹簧的弹力大小究竟与形变的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验证?1、胡克定律的内容:2、表达式:式子中的k是,单位是,符号是.生活中常说有的弹簧〝硬〞,有的弹簧〝软〞指的就是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
弹簧的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粗细、资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量有关,这个量反映了弹簧的特性。
式中的x是,即伸长或延长的量。
例2.一根长6cm的橡皮条上端固定,下端挂0.5N物体时长度为8cm,要再拉长1cm那么再挂多重物体?劲度系数是多少?[达标检测]1.关于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B、弹力的方向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C、绳子类软物体发生的弹力一定垂直于被拉物体的平面D、绳子类软物体发生的弹力一定沿绳子的方向2.以下关于发生弹力的条件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只需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发生弹力B.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就一定是相互接触的C.只需物体发作形变就一定有弹力发生D.只要发作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发生弹力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遭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作庞大形变而发生的B.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遭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作形变而发生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遭到竖直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灯发作庞大的形变而发生的4.原长为16cm的轻质弹簧,甲、乙两人同时用100N的拉力向外拉弹簧时,弹簧长度变为18cm,假定将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由甲一人用200N的力拉弹簧,这时弹簧长度为__________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学习反思]。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2节弹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2节弹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fa2b1b5360cba1aa911da31.png)
师: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什么作用?联系我们上课时做的那些小实验来回答。
生:将会对与它接触阻碍它恢复原状的物体有力的作用.
师:非常正确,我们把这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师:下面通过观察几个演示实验,大家来总结一下弹力产生的条件.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熟知的方法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用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和演讲表达能力。
作业
[布置作业]
1.问题与练习第3、4题和同步作业
师:分析的非常好。
(五)教学过程第五步: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
师:我们在初中学过,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弹力与形变的定量关系,一般来讲比较复杂,而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则比较简单。
下面我们大家用我们自己做的弹簧设计一个实验,寻找“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第六步:总结提高
先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推荐一位同学上讲台演讲。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亲身体验弹力的存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顺理成章的导入了新课。
设计意图:
开阔学生思路,又启发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物体做实验,挖掘学生的实验潜能,同时加深对形变的体验,为学生探讨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第三章 3.2弹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考纲要求】
1.知道形变的概念及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3.理解胡克定律及劲度系数
4.能正确画出弹力的方向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知道形变的含义及分类。
2.通过视频演示及演示实验,能够说出弹力的概念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
3.通过假设法能够判断弹力的有无。
4、通过学生活动能够画出拉力、压力、支持力的方向。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前预习部分达到目标1
2.通过新课教学部分达到目标2、3、4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讨论、讲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
【复习巩固】
1、力的三要素、、
2、力的作用效果、
【课前预习】
一、形变及分类
1.形变:物体在的作用下或的变化
2.弹性形变:
3.非弹性形变:
4. 弹性限度:
【进行新课】
一、探究微小形变
思考:图1中用手握住玻璃瓶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图2中光点的位置变化又说明了什么?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二、弹力
1.定义:的物体,由于要,对的物体会产生力
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回忆开课开课视频后
【思考与讨论】
(1)弹力的产生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又是谁?
(2)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3)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结论】
(1)弹力产生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 ,②
(3)弹力的方向与 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
【随堂训练】
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2.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
受弹力。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
C.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三、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直接法
对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1)直接接触;(2)发生形变。
2.假设法
要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位置是否受弹力作用,可假设将在此处的与物体接触的另一物去掉,看该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上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的作用,否则有弹力的作用。
【随堂训练】
1.下列a 、b 物体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四、几种常见的弹力及方向
【思考与讨论】
1.如图所示,挂在绳
结论: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方向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
2.如图所示,何?桌面受到物体给它的什么力?是由谁的形变引起的?方向如何?
结论:压力和支持也是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随堂训练】
1.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①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②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
③弹性限度
2.①物体受力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弹力
②弹力产生的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形变
③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绳子的拉力: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
压力和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④弹力有无的判断(1)直接法(2)假设法
【课后训练】
1.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中,正确的()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2.关于弹力,正确的是()
A.压力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支持面
B.只要两个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3.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有可能不沿绳的方向
D.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使用假设法判断下列情况小球是否受到弹力?画出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