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1c295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f.png)
教师活动31.出示青藏高原范围和位置图提出问题:观察青藏地区在中国的位置,描述其范围。
2.出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补充:穿过青藏高原的主要纬线:30°N,40°N 3.引导学生观看雪山连绵的景观这样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形成的呢?教师活动41、出示地形图引导学生在图中描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归纳本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屋脊”?2.出示我国地势剖面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总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
3.出示青藏高原的景观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湖泊星罗,沼泽连片4.认识青藏高原的河湖:引导学生找一找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河流?湖泊?追问:为什么青藏高原有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出示澜沧江源头、长江源头等总结:青藏高原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当气温升高时,冰雪消融,这些冰雪融水成为了许多大江大河的水源地。
5.探究青藏高原的气候提出问题:(1)两地(同纬度附近)气温有何差别?什么原因造成的?(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请归纳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归纳总结:拉萨常年温度较低,降水少,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成都年温差较大,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6.深入探究:青藏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什么?哪种资源比较丰富?教师活动5模拟旅行补充介绍:念青唐古拉山脉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如茵,毡房点点,牛羊成群,构成了一副动人的雪域牧场风光花卷。
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汇聚了唐古拉山脉南部的许多山溪,生态环境良好,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美丽。
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下本组的旅行线路,说说沿途的风光!例如:旅行途中,你能吃到的美食、看到的民族服饰、民居等。
试试说出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思考:在旅途中,在铁路沿线经常能看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学案8:9.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案8:9.1 自然特征与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ce470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3.png)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A.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B.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3.下列有关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干旱是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C.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D.有“世界屋脊”之称4.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相似之处是()A.热量充足B.水资源丰富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5. 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6. 暑假,周周同学准备到青藏高原旅行,下列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有必要纠正的是()A.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可备带氧气袋、防晒品B.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加带防寒衣C.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D.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7.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①传统服饰藏袍②主食米饭③耐寒的滩羊④农业区在河谷地带⑤藏人脸上的“高原红”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⑤8. 纺织工业是我国最早兴起的部门之一。
根据原料产地与布局关系,你认为西藏林芝适宜发展哪类纺织工业()A. 棉纺织工业B. 毛纺织工业C. 麻纺织工业D. 化纤工业9.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和省。
(2)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西藏与(国家名)的边境上。
(3)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为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湖面海拔约为-158米.计算得出我国陆地上相对高度最大达米。
(4)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以业为主,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有“高原之舟”之称的。
六、感悟成功颗粒归仓1、知识归纳:2、感悟生成:参考答案1.C2.A3.B4.C5.C6.C7.A8.B9.(1)青海(2)世界屋脊尼泊尔(3)9002.43 (4)畜牧业牦牛。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导学案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f5e43e3968011ca30091d4.png)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1、知道本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本区青藏自然环境特征。
3、记住本区农业区的分布与主要农产品4、运用地图、资料等,学会分析并归纳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自学提纲:一、位置与范围: (课本P85)位于我国__________部,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_____以南,南至国界;主要包括__________自治区和__________省。
(P85图9.3标注)。
二、自然环境特征(课本P85)1、地形:青藏地区地势_____,平均海拔_____以上,是世界上最____的高原,有__________之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主要地形区:________高原,__________盆地。
2、河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_____广布,青藏地区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P85图9.3标注)注意:黄河支流---湟水3、气候:读图分析拉萨年日照时数3005小时成都年日照时数1239小时(1)拉萨1月均温_____,7月均温_____;成都1月均温_____,7月均温_____;造成这样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
(图片不清,可参考P86图9.5)(2)青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85)(3)对比两地日照时数差异,并分析原因。
(P85)三、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课本P88-89)1、青藏高原是我国_____牧区,草原上生长着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的牲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88)2、青藏地区的农业分布在_____________谷地和_________谷地,被称作是_______农业。
居民的日常主食为________,爱喝________酒。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3b44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4.png)
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一、引言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农业情况,并能够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2.1 高原地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其地貌以广阔的高原和错综复杂的山脉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青藏地区特色。
2.2 气候条件青藏地区属于高寒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降水稀少,热量和水分的不均衡分配导致青藏地区干旱和草地退化的问题。
2.3 植被分布由于气候和地形的特殊性,青藏地区的植被分布呈现多样性。
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是其主要的植被类型,而冰川、河流和湖泊等水域也是其独特的植被景观。
2.4 动物资源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包括藏羚羊、野牦牛、藏狐等珍稀野生动物。
这些动物资源的独特性和保护的重要性为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三、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受限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但由于近年来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的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1 农业发展现状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包括牛、羊、马等牲畜的养殖。
由于高寒气候和地形的限制,农作物的种植比较有限,主要是青稞、马铃薯等寒区作物。
3.2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气候变化、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等诸多挑战。
然而,青藏地区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农业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3.3 农业发展的前景及关键措施为了促进青藏地区的农业发展,应采取综合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包括改善水利设施、加强科技支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
四、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就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人教版八下地理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
![人教版八下地理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a72b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8.png)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
4.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分析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读图法、谈论法、导学法教学过程:导入:伟大祖国疆域辽阔,山川秀丽。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北方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南方地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西北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青藏地区,领略它的风采。
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
教师: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人心驰神往;天高地寒、旅游遥远,又让人望而却步。
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请同学们大声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教师:带着学习目标,开始青藏地区的学习。
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教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单中任务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相应内容。
(强调重点内容在教材中勾画)学生:完成学习单,识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图。
教师:地形地势:问题:请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
并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气候高寒:问题(1)比较同纬度的成都和拉萨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青藏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河流发源地:问题:请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
并分析青藏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影响:服饰、景观、动物等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了青藏地区那些自然环境?并概括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设计意图:通过读图观察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掌握其“因高而寒”,即“高寒”这一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服饰、河流等的影响,体会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ede5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9.png)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第一章:青藏高原的地理概况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掌握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和特点。
3. 理解青藏高原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和特点。
3. 青藏高原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地图展示青藏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 讲解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和特点。
3. 分析青藏高原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教学目标:1. 掌握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
2. 理解青藏高原气候的垂直变化。
3. 了解青藏高原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
2. 青藏高原气候的垂直变化。
3. 青藏高原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活动:1. 介绍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
2. 讲解青藏高原气候的垂直变化。
3. 分析青藏高原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青藏高原的水文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高原的河流分布。
2. 掌握青藏高原湖泊的分布和特点。
3. 理解青藏高原的水文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青藏高原的河流分布。
2. 青藏高原湖泊的分布和特点。
3. 青藏高原的水文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展示青藏高原的河流分布图。
2. 讲解青藏高原湖泊的分布和特点。
3. 分析青藏高原的水文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第四章: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高原的植被类型。
2. 掌握青藏高原的动物种类和特点。
3. 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青藏高原的植被类型。
2. 青藏高原的动物种类和特点。
3. 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活动:1. 介绍青藏高原的植被类型。
2. 讲解青藏高原的动物种类和特点。
3. 分析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对农业的影响。
第五章:青藏高原的农业特色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高原的农业分布。
2. 掌握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和畜牧业。
3. 理解青藏高原农业的特色和挑战。
人教八下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人教八下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6b699f33d4b14e84246834.png)
课题: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班组名姓名日期:
一、学习目标:
1、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2、青藏地区的地形地势、气候特征。
(重、难点)
3、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征。
二、学习策略
四、拓展延伸
为什么青藏高原湖泊众多
青藏高原湖泊众多主要原因有:A、冰川的侵蚀作用使青藏高原形成冰蚀洼地,加之常年积雪和冰川融化,形成湖泊。
B、青藏高原地壳活动强烈,造成地表断层形成沟谷及洼地,形成湖泊。
除了上述原因形成的湖泊,还有两类常见湖泊,即堰塞湖和热融湖塘。
堰塞湖的形成最初是由于河道旁的山体崩塌,堵住了河流泄水通道,久而久之,积聚而成。
最著名的堰塞湖就是青海湖。
热融湖塘产生于高原多年冻土区。
最初的形式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洼地,在雨季汇集了附近的雨水,但雨水带来的热量会融化其下冻土层中的冰,使得洼地越来越深,湖面也越来越大,水量越来越多。
当积水多到一定程度,在冬季洼地里的水也不再干涸,而其下的多年冻土层消融殆尽,洼地彻底变成
高原湖泊。
一般来说,这样形成的湖泊规模小,但数量众多,青藏路沿线非常普遍。
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第一节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00e0e89b89680203d825ad.png)
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2.理解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3.了解青藏地区的高寒牧业及农业的分布,了解青藏地区的生活方式。
【学习重点】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的高寒牧业及农业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的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
2.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降雨稀少,内部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3.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地区。
4.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天然气的储量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左右。
著名的工程就是把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
5.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油气资源时要注意避免破坏,并加强的环境保护。
二、自主学习读课本P84—89内容,完成下列填空:【世界屋脊】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山脉以西,山脉—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上的大高原,素有“”之称。
“,”是青藏地区地形的显著特征。
3.主要河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青藏地区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特征: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
5.青藏地区的能源主要有:、、。
“日光城”是指。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1.高寒牧区:在独特的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发育良好,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2.河谷农业:(1)主要农业区:在一些海拔较的地区,如南部的、东部的,分布着河谷农业。
(2)主要农作物:河谷地带气温,土质较,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
3.居民与习俗:(1)民族:青藏地区人口稀少,少数民族以族为主,该族多信奉教。
(2)主食:藏族人民的主食是,也是常见的食物。
(3)服饰:藏族的传统服饰是,可以适应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4c2b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a.png)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第一篇: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分析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业特色,认识坎儿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初步学会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2、通过学习自然环境、灌溉农业、畜牧业、坎儿井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教学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法指导】1.重要知识点在书上、图上做好标记,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2.认真阅读图文资料,仔细分析,同学间互助合作。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西北景观、农产品和优良畜种图片,坎儿井、新疆细毛羊等课外资料。
学生:1.复习我国降水的分布、干湿地区2.查找坎儿井的资料。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大家学过王之涣的《凉州词》吧,谁还记得?学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教师(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诗人在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同时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边疆壮美景色的画卷。
画卷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呢?学生:西北地区。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广袤、苍凉的西北地区。
【设计意图】《凉州词》同学们在小学就学了,很熟悉。
用这首诗导入很容易唤起学生的记忆,增加对地理的亲近感。
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二)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视频资料)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教师(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这首歌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优美景色?学生: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abba4249649b6648d747c5.png)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过程设计
河谷地带的原因:(1)地势较低,气温较高;(2)地形平坦,土质肥沃;(3)紧靠河流,水源充足。
2.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优势:(1)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3)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归纳)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所以青藏地区喜温凉的农作物(如青稞、豌豆和小麦等)可以很好的在这里生长,且产量极高。
(承转)在旅行的过程中,要注意感受西藏地区的民俗风情(主要从衣、食、
住、行四个方面来考虑)
(学生)自学回答
1.衣——藏袍:主要适应当地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6页阅读教材“藏袍”)。
2.食——酥油茶、青稞酒、糌粑以及牛羊肉等。
(因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3.住——牧区的牛毛帐篷(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农区和城镇的平顶碉房(就地取材,防寒保温)。
4.行——传统交通工具是牦牛和藏马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错误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干旱是其显着的自然特征
C.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
D.有“世界屋脊”之称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即时巩固、当堂达标的意识。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017ed1770bf78a6529544a.png)
学法指导
1、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
2、青藏地区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______,以及我国最大的咸水湖__________。
3、_________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青藏高原是世界最的高原,平均海拔米以上,被喻为“”,地势高则气温,因此我国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
课题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授课时间
2015.5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王灿
学习目标
1、明确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重点)
2、说出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情况。(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难点)
环节预设
导学2分钟读学15分钟研学10分钟展学13分钟
5、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内蒙古主要是_________牧场,新疆主要是_________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_________牧场。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
范围
面积(和北方、南方地区作对
)
人口
主要山脉
主要地形区
主要河流
主要公路
主要资源
主要农业区
气候特征
采用归纳总结法。通过对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的学习,了解青藏地区自然地理差异,以及自然特征是如何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
JIAYI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1导学案
![JIAYI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1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8b3fc85fbfc77da269b170.png)
镇安县永乐中学导学案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情感目标:通过对青藏地区的了解,使学生养成对比分析、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品质。
(1)在图中填写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唐古拉山脉、长江、巴颜喀拉山、黄河的名称,分析青藏地区地形特征。
(2)探究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烈的原因。
(3)完成课本86—87活动:认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
拓展延伸讨论:青藏铁路的修建是否有利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达标检测】选择题1.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A.面积最大的高原 B.纬度最高的高原C.气温最高的高原 D.海拔最高的高原2. 西藏拉萨与四川成都纬度相当,气温相差却很大,主要因为()A. 海拔高低不同B. 经度不同C. 海陆位置不同D. 拉萨降水多,成都降水少3. 牦牛的产地是()A.内蒙古牧区 B.青海牧区 C.西藏牧区 D.新疆牧区4. 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是: ( )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5. 当人们从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位于下列哪个国家境内: ( )A.中国B.印度C.锡金D.尼泊尔6. 青藏地区气候的特点是: (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B.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少雨C.冬冷夏热、降水丰富D.冬季寒冷、夏季凉爽7.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只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两部分B.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是因为有太阳直射现象C.目前,从青海湖到纳木错湖旅游可以乘汽车也可以乘火车D.羊八井地热电站是无污染电站8. 我国最大的钾肥厂位于: ( )A.青海省的察尔汗盐湖附近B.位于西藏自治区的羊八井C.位于四川的成都D.位于准噶尔盆地9、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10、下列省区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A.B.C.D.11、判断下列地理事物各属于哪个地区,把其代号填在表中相应栏内.A、鸭梨苹果柿杏桃,饺子馒头和面条.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C、吃小米、住窑洞、植树种草很有用.D、三河马、三河牛,绿洲可种稻、棉与瓜果.E、黄土地、黑土地,小麦大豆地里长.F、鱼儿肥、莲藕壮,船儿穿梭运输忙.G、高寒缺氧低气压,牦牛无所惧.H、青稞酒,酥油茶,主食名字叫“糌粑”.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代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901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90101](https://img.taocdn.com/s3/m/69ebcb1059eef8c75fbfb390.png)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090101课型:展示引领课授课时间:2014年04月29日课题: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目标:1、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及其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1、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及其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青藏地区,探究青藏高原地区的独特风光。
教学重难点: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地区人们的生活及其农业概况。
前置性小研究:读课本84页至90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山脉以西,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分布: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的大高原,素有“”之称。
3、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4、气候:具有独特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强。
5、民族: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6、传统服饰:藏族的传统服饰是,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呈现变化可用一句话来概括:“,。
”之说。
7、农牧业:1)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在独特地高寒条件下,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2)由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所以其农业主要分布于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例如南部的,东部的,分布着农业。
主要种植、等作物。
8、饮食:日常主食主要是,肉也是常见的食物。
为了抵御严寒,他们都爱喝用青稞酿造的酒。
9、居住:牧民一般居住在用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1、读课本87页图9.9,交流推测“高原之舟”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2、读课本90页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读课本85页图9.3、86页图9.5,结合资料,以拉萨为例概括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底发展农业所具备的热量条件。
2)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0cc75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0.png)
《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一、导言本节课将探讨自然特征与农业之间的干系,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珍爱认识,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农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录像、教材、实物展示等。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准备笔记本、笔等。
三、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虫害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与发展。
-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与创新。
3. 农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 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摩登农业生产的干系。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视频教学:播放相关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农业生产过程。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授课:介绍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干系,讲解相关知识点。
3. 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4. 视频教学: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稳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 撰写进修心得体会,思考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及如何珍爱自然资源。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特征与农业之间的干系,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珍爱认识,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农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能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案 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案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bff8294b35eefdc8d3337f.png)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培养人格,人格影响命运 —— 詹姆士
黄川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五个一”教学模式)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培养人格,人格影响命运 —— 詹姆士
第 3 页 共 3 页
比一比
阅读课本 P87 图 9.8 青藏铁路沿线景点分布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的铁路线经过了哪些城市? ②图中区域是哪些河流的发源地? ③说说青藏铁路的修建对青藏地区有哪些好处?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培养人格,人格影响命运 —— 詹姆士
第 1 页 共 1 页Fra bibliotek黄川中学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案( “五个一”教学模式)
“想一想”你去过青藏高原吗?说说你的感受。
填一填
读课本 P84-89 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_______部,________山脉以西,____________________以南。 2.青藏高原地势高耸,素有__________之称,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 特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________,冰川________。 3.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_________气候,冬_____夏______,年温差_____,日温差_______, 由于海拔______,空气________,日照_________,太阳辐射________。 4.青藏高原是我国的________牧区,耐寒的__________分布广泛,牲畜有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谷地、______________谷地等分布着河谷农业,这里气温________,土 质________,适宜喜温凉的________、________等作物的生长。 6.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也是常见的食品,为力抵御严寒, 人们都爱喝_________酒,住宅多是用牛羊毡搭成的________,在城镇多见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完整word版)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3717537f1922791688e8b2.png)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学习目标】:1.通过地图和自然景观图,了解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掌握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及农业区的分布。
3.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牧区和优良畜种。
【学习重点】:青藏地区自然特征。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
【使用说明及指导】1.学案发放后,认真、快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5分钟)2.口头展示预习成果,教师纠正强调(5分钟)3.分组讨论并展示,老师追问引导(25分钟)4.达标检测(5分钟)【自主学习→我自信我能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山脉以西,以南,南至国界。
2.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的大高原,素有“”之称,青藏地区就位于其之上。
3.青藏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所以呈现出“”的地形特征。
4.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同时又是、、、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
由于海拔高,,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6.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生长有耐寒的高山,以及能适应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7.青藏高原的农业大多分布在海拔的地区,这里气温,土质,适宜喜温凉的、等作物的生长。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雅鲁藏布江中游,海拔在3000-4000米,相对高差在1500-2000米。
这里河流流速缓慢,河谷宽阔,土地肥沃,击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
这里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油菜籽粒大,千粒重比东部平原高一倍;甜菜比北方地区的甜菜平均单根重20%-30%。
1.读图9.5,以拉萨为例概括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发展农业所具备的热量条件。
2.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水源条件。
3.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达标检测→我成功我自豪】1.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A.日照强、生长期长B.地势高、气候寒冷C.高山峡谷分布广D.降水和冰雪融水多2.下列地理现象或事物,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域高原B.“日光城”拉萨C.羊八井地热发电站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3.制约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B.地形C.气温D.土壤4.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A.灌溉农业B.河谷农业C.绿洲农业D.基塘农业5.下列特产属于青藏地区的是()A.人参、鹿茸、貂皮B.柑橘、茶叶、甘蔗C.青稞、牦牛D.长绒棉、哈密瓜【小阅读→我知道我博学】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
2.理解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
3.了解青藏地区的高寒牧业及农业的分布,了解青藏地区的生活方式。
【学习重点】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
【学习难点】青藏地区的高寒牧业及农业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的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
山脉之间。
2.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降雨稀少,内部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3.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地区。
4.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天然气的储量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
左右。
著名的工程就是把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
5.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油气资源时要注意避免破坏,并加强
的环境保护。
二、自主学习
读课本P84—89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世界屋脊】
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山脉以西,山脉—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上的大高原,素有“”之称。
“,”是青藏地区地形的显著特征。
3.主要河流: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青藏地区是、、
、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特征: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
5.青藏地区的能源主要有:、、。
“日光城”是指。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1.高寒牧区:在独特的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发育良好,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2.河谷农业:
(1)主要农业区:在一些海拔较的地区,如南部的、
东部的,分布着河谷农业。
(2)主要农作物:河谷地带气温,土质较,适宜喜温凉的、
等作物的生长。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
3.居民与习俗:
(1)民族:青藏地区人口稀少,少数民族以族为主,该族多信奉教。
(2)主食:藏族人民的主食是,也是常见的食物。
(3)服饰:藏族的传统服饰是,可以适应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4)民居: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三、分组合作学习
1.认识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完成P86-87活动题1、2、3题。
2. 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成P90活动题1、2、3题。
四、总结提升:
1.地理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山脉以西,山脉—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上的大高原,素有“”之称。
“,”是青藏地区地形的显著特征。
3.气候特征: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冬夏,年温差,日温差,太阳辐射。
“日光城”是指。
4.青藏地区的农业以为主。
5.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
东部的,分布着农业。
五、学习检测: 1.分组合作,背诵所学内容; 2.课堂知识小结
六、拓展延伸
1.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A.昆仑山和祁连山
B.秦岭-淮河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横断山脉
2.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3.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湿润
D.炎热
4.青藏地区无污染的洁净能源有()
A.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B.石油、天然气、煤
C.核能、地热能、风能
D.生物能、风能、太阳能
5.青藏地区主要农业类型是()
A.灌溉农业
B.河谷农业
C.绿洲农业
D.基塘农业
6.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A.青稞、高粱
B.小麦、甜菜
C.青稞、小麦
D.豌豆、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