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教学策略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换位思考”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势及应用

浅议“换位思考”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势及应用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单纯,充满幻想,求知欲强,可塑性大。
如果在该时期能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将会对小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换位思考”教学法的精髓“轮转思索”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鼓励学生东站在别人的边线或者立场上去看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轻易整体表现出的思维模式就是“假如我就是他”,并基于此模式去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展开思考,总结对的地方予以弘扬,发掘自身的严重不足,改正错误的地方,进而培育学生在生活中能轮转思索、与人为善的能力,领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二“换位思考”教学法的优势所在之所以必须在德育教育中使用“轮转思索”教学法,是因为轮转思索法具备以下优势:1.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小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发现自己言行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小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发展明朗,通常擅于发现自己同伴犯罪行为中存有的问题而难以认识到自己所作所为中存有的问题,此时鼓励他们“轮转思索”则可以使他们东站在自己同伴的角度,检视自己的言行与否存有问题。
2.“换位思考”可使学生受到尊重传统的语言说服教育,教师就是主动者,学生就是被动者,加之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导致班主任展开德育教育时经常使学生感觉受到严苛的“暴风骤雨”似的责备。
而使用“轮转思索”的教学策略,教师与学生展开公平的交流与沟通交流,学生深感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嘲弄者,而是可以与自己倾心攀谈的朋友,从而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内心深处认同。
由此可见,“轮转思索”教学法对维护学生自尊心、加深师生感情具备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
3.“换位思考”可变抽象乏味的单纯说教为形象具体的感染和熏陶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小学生心智能力非常有限,往往对自己看见过的事物存有直观的反应。
而传统的以嘲弄方式展开的德育,在讲诉大道理时过分抽象化,学生很难认知。
换位思考,育人育心—换位思考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换位思考,育人育心—换位思考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08-05T08:43:06.15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下作者:陈敏珠[导读]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师生矛盾,主要是因为班主任在工作中不会换位思考,不能立足学生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造成师生心灵隔阂。
为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加大换位思考的应用,引导学生共同体验、感悟及学习,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本文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就换位思考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谈一些看法和体会,以期达到育人育心的教育目的。
陈敏珠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514700【摘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师生矛盾,主要是因为班主任在工作中不会换位思考,不能立足学生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造成师生心灵隔阂。
为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加大换位思考的应用,引导学生共同体验、感悟及学习,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本文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就换位思考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谈一些看法和体会,以期达到育人育心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换位思考德育教育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032-01换位思考是一种人性化、科学化的教育手段,它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及个性变化,能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而与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化解与学生的对立情绪,达到理智解决问题的教育效果。
一、尊重学生,实现双向沟通学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德育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考虑学生的个性成长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言行,并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立足学生的角度,充分了解学生的心声,从而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措施,提高沟通效果,使问题得到最佳处理。
例如,学校明文规定不准带零食进校园,但总有一部分学生想方设法偷偷地将零食带到教室,有的甚至利用上课时间偷吃,打扫卫生时学生的桌兜里塞了许多零食包装袋,不但给教室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还不利于学生专心听讲。
移情——浅谈德育工作中的换位思考法

育探索移情——浅谈德育工作中的换位思考法文/沈红梅至生命世界最具有生命活力的本迟到,你学生也就一定不能迟到;一、关于移情源性力量,是青少年思想意识、道我老师都能克服,为什么你就不能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移情德行为的发动者和鼓舞者。
传统克服呢?所以一旦有学生迟到,这就是一种投射。
弗洛伊德说过,人道德教育认为,只有“晓之以理”些老师就会数落个不停,也不听学类总是把过去生活中对某些人的才能“动之以情”。
笔者的观点与生的任何解释,甚至让迟到的学生感知和体验安到新接近相识的人此相反,认为道德教育必须重视从在走廊上或教室门口站着以示惩身上,这就是“移情”。
今天,虽然“动情”到“晓理”的过渡,以真罚。
“反正你就是不能迟到!”接在精神分析领域里对“移情”有着正发挥情感的纽带作用。
下来,学生的遭遇就有可能是在各种各样的看法,但一般认为,所至于如何“动情”,非常重教室门口或是教室最后面站一节有的人际关系都是由对过去的记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青少年学会课,而他(她)的内心深处,无人知忆激活的。
也就是说,过去生活经“关心”,而关心的心理本质则是晓,也无人愿意知晓。
每当这样的历中某些重要的人际关系在现今“移情”。
时候,教师难道就不能静下心来的人际关系中无意识地表现了出德育要使学生成为情感经验听听这个学生迟到的原凶吗?也许来。
更通俗的来说,“移情”就是丰富的人、内心t日=界丰富的人,就他(她)真的是情有可原呢?在笔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体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学生是否有者的实践中,由于老师的“移情” 会到与他人类似的情感,其实就是多少道德知识,而更应关注的是和理解,所以,学生如果是因为偷“换位思考”。
人是否有体验,体验到什么,追求懒懒床而迟到,他们会主动承认什么样的体验,以及如何感受自己错误,基本上,第二天也会改正错二、在德育工作中为什么要的体验。
对这种目标的实现,“移误;如果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如“移情”情”起着核心作用。
那究竟怎样进等不到公交车或者自行车坏了,学传统道德教育高耗低效的症行“移隋”呢?生首先会向我主动承认错误,然结在哪里?笔者认为,就在于过于后再解释原因,因为他们知道,老三、如何进行德育工作中的工具化、理性化、知识化的教育过师是会接受他们迟到的正当理由多占领了青少年的情感世界。
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

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八桥中学蔡会祥摘要换位思考,其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特别是对学生培养换位思考的意识非常重要,学生具备了换位思考的意识,有益于增进父母与子女间、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有益于构建和谐校园,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笔者在本文从与父母换位、与师生换位、同学之间换位、与其他人换位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会相互理解,与人为善,从而达到新课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换位思考培养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应用换位思考来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化解与父母、老师、同学或他人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不愉快、冲突、矛盾、误解。
所谓换位体验,就是教师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以他人身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验和思考问题,感受他人的心情和工作,理解他人的艰辛和不易,从而不断反省自己,学会体谅他人,尊重他人的一种教学方法。
换位体验能够促使师生实现零距离“接触”一、与父母换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有很多特点,开始有意识地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在逆反心理支配下会感觉到与父母沟通存在困难,因而产生一些矛盾、误解。
由于子女与父母是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就使得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子女与父母间存在的差异并不可怕,只有我们端正自己的态度,多从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就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德育工作理性支持

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德育工作理性支持“换位思考”是德育工作的理性支持摘要:1.“换位思考”就是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在处理某一事情时,不是居高临下地解决问题,而是将自己的思维转到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分析事情的经过。
2.“换位思考”不仅仅是教师换一种身份思考,更应是在此基础上统筹理性思考,是宏观思维和异位思维的有机结合。
3.善良的品质是一个好和德育工作者的灵魂。
当一切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时,善良或许就是一把金钥匙。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也就是说,人是通过学习获得才能和品质的。
而学习一定有样板,教师就是学生的样板。
一个好的样板是打造高品质产品的先决条。
教师的一颗善良的心,就是学生健康心灵的依托关键词:换位思考德育工作理性思考换位思考就是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在处理某一事时,不是居高临下地解决问题,而是将自己的思维转到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分析事情的经过。
“设身处地”意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设身处地”含有“同感”、“移情”的意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同感是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至于有如亲身体验的了解,要感受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同感受自己一样”。
而移情则是你体验与你交流沟通或你意识趋向的对象的情感和情绪,仿佛你自己有同样的情感和情绪。
换位思考是在运用“同感”、“移情”的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以理性的态度处理“育人”的问题。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首位的。
教育是要对人产生多方面长时间的影响,是对人的素质的提升,是塑造人的工作,而不只是制造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机器,对人的一生更有意义的不是一时一刻的分数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性知识,而是人的优良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而能否赢得学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它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同感共鸣。
而学生的同感共鸣的前提是教师能否设身处地感受学生,正确、公正地对待所遇到的事情,理解学生的行为。
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的运用

笔者以为,一个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能获得成功的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能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一些优良品质。
我将这些优良品质粗略地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平等的意识这是德育优先的一个必要条件。
这里所说的平等是人格地位上的平等,是心灵沟通的平等,是不含固有偏见和歧视的公正交流。
我们知道,平等意识对这个世界上所有正常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潜意识的和现实的追求。
而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成人意识特别的强烈,他们更加追求在与人相处尤其是跟大人相处时被平等相待。
在现实的教育与教学中,老师一般都忽视了这一点;在日常的管理中,就更加如此了———我们基本上只是在一些宣传与资料片中,才可以看到管理者、教育者或者什么指导者与工作对象能有平等的机会相处。
因此,有此一说或者一提。
二、一定的或者说是相当的专业知识水平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丰富程度达到一定的容量和宽度后,就能更加清晰地表述本专业的内容、构成和内在逻辑走向,引领学生更加准确地获得这个专业的相关知识,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含糊不清和失当的讲解所导致的错误;也能较好地组织学习活动和控制学习过程中的分歧变化;在讲授知识时,教师也就能以博学的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来深深地影响德育对象,从知识的领域震动学生的心灵。
而这一点恰能在“全人”德育中体现出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记得两年前,学校让我执教两个八年级的地理,由于我本人比较喜欢地理这门学科,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还算得过去,因而在上课的过程中,给学生的直观印象是“博学”,仅就这一点,便可以说是深深地打动了那些可爱的学生,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一学年的地理结业考试中,这两个班级的地理成绩不仅在全校、而且在全市都名列前茅。
(当然,要做到这样,光靠老师的博学还是不行的。
)事实上,相对的博学对教师而言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必要的事情,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却不尽然,而且很不尽然,因此,有必要作此一提。
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 廖腾辉

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廖腾辉摘要:换位思考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常用的手段,适当的运用换位思考的手段有助于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更顺畅。
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是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到感同身受。
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进行更多的换位思考,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换位思考引言:高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强,在与教师进行沟通时主观想法占据较大地位,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做到换位思考,以学生的思维来要求自我的进步。
换位思考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剂良药,能够有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改善。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进行换位思考的意义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的必要途径,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换位思考,能够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也应证了应用换位思考对培养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
在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应用换位思考,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培养学生成为更健全、有更高素质的人。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一)知晓学生需求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进行换位思考,首先要明确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把自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在学生身上。
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学生成为朋友,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的状态都已经接近于成年人,他们在思维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较深的理解和发展,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关注学生切实所需,充分实现换位思考的应用,推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学生的状态能够充分的展现在课堂当中。
例如:处于高三阶段的学生,到了最后的复习期会有明显的疲劳感,成绩也容易下滑,还有一些学生会变得急躁,甚至与老师、同学发生口角。
巧用换位思考,提升德育实效

巧用换位思考,提升德育实效作者:赵彩虹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8年第1期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赵彩虹【摘要】换位思考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感应,只有换位思考,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育变得生机勃勃。
本文从抓住教育时机、模拟体验、角色体验三个方面探讨了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管理换位思考班主任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站在孩子的立场,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你的教育就毫无生机。
这句名言告诫我们,作为教师应做到换位思考,跳出自我本位意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志和情感,才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上的本性,以人格塑造人格。
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应大胆尝试班级管理“运算律”,巧借换位思考,激发幼小心灵的共鸣,努力挖掘学生善良的本性,避免出现道德偏差,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开创班级管理新局面。
一、抓住时机,唤醒情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再细心的班主任,也抵挡不住班级突发事件。
我们要善于抓住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契机,巧加利用,把突出事件转换成身边的教育资料,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向上的本性,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还记得有一次上自习课,我一进教室就发现一张瘸了腿的椅子。
我当时很生气,准备来一场狂风暴雨的指责,因为平时总是三令五申强调爱护公物,教室是我们的家。
可转念一想,为什么一再强调的事情还是会发生呢?是不是可以抓住这样的偶发事件,来一次思想品德教育呢?于是,我毫不迟疑地拿起椅子,直接放在讲台桌上,大家被我突如其来的举动一下子愣住了,不明白我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深情地表达道:我是一把残疾椅子,我曾经是那么健康美丽,一路从工厂辗转到课堂,为很多很多小朋友服务过,我是那么开心!可是,现在的“我”伤痕累累,受伤惨重,无法为你们服务了,失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换位思考分析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换位思考分析摘要:高中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亲密的教师,担负着班级学生管理、秩序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等智能,是高中学生紧张学习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和大家长。
因此,在高中教育工作中,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把自己放在与学生思维思考模式和认知高度相同的层次,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充分体谅和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各项德育问题,开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高中班主任应当转变传统的德育工作实施观念,不再以一个说教者的姿态来宣传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换位思考来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
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贯彻换位思考观念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展开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换位思考引言:为了提高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维护课堂秩序,减少其他教育工作对学生学习工作的影响,在传统的高中德育工作开展模式下,高中班主任习惯于采取说教的方式来单一地灌输相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需明确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班主任是主动灌输者,为了满足德育的任务而单独地开展德育说教工作,效率和质量极其有限,难以对青少年阶段的学生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因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彻底地抛弃传统的德育工作实施模式,全面贯彻落实换位思考的德育教育观念,结合青年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思想道德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来设计和组织开展常态化和日常化的各项德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思想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精神交流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首先应当从师生关系出发,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打造朋友化和平等化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有效地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有效性。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高中班主任需要摆正自己的姿态,将自己定义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以一个传统中国式家长的姿态来灌输各种思想道德观念。
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健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有较为成熟的认知能力,具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沿用大家长式的强制性德育教育方式不仅不能发挥相应的效果,还有可能激发青少年阶段学生的叛逆心理,极大地削弱高中德育教育的效果[1]。
“换位思考”教学策略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换位思考”教学策略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张俊瑞来源:《新课程·小学》2010年第06期“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或别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去想一想这件事情应该怎样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
在品德教学中,如果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从他所做的事情中跳出来,站到另一方或旁观者的角度去考虑、去评价他人的行为,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是因为“换位思考”具有下面的优势:一、“换位思考”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尚未发展成熟,对自我的评价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
他们对于自身的错误往往认识不到,认识得不够全面,而对于同伴的行为,他们往往会斤斤计较,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换位思考”能让学生感受尊重采用“换位思考”的教学策略,教师与学生是进行平等亲切的交流与沟通,学生感到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自己所接受的不是“暴风骤雨”似的严厉责备,而是老师与自己倾心交谈,把自己当成一位明事理的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老师对自己的尊重。
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使学生更愿意亲近老师,更加爱戴老师,更乐意听从老师的教导。
在品德教学中,应怎样运用“换位思考”的教育策略呢?一、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换位思考”关键是把学生带入到合适的教学情境之中。
合适的教学情境是指能使学生全面认识问题所在,能够理解行为的对与错,能够分析行为后果的情境。
这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之中,进行分析、辨析,从中感悟故事中做人的道理,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介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然后把在生活中碰到的事情顺势运用到对学生的教育之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学生作为“旁观者”或事件的另一方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想法、感受、意见或建议,充分让学生“评头论足”。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换位思考实施策略

2019年18期┆49管理方略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换位思考实施策略周红敏摘 要:换位思考在人际关系处理及管理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广泛。
在中职阶段教学过程中,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要加大换位思考应用,善于从学生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共同体验、感悟及学习,以此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
本文则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的有效应用探讨。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换位思考 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因为成绩不是很好,表现也不是很好,初中时期的老师并不重视他们,可以说是可有可无。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心理上多少有些缺陷,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一方面又表现出对什么都无所谓。
这对于职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在工作上存在了很大的难度。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思考,勤动脑。
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处理好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对师生的关系,有效的办法是换位思考。
教师与家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师生教育的影响,对家长指导也是比较重要的。
一、尊重是第一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的目的和结构是由外界决定的强制性的,基于学生的需要,每个学生的能力要得到提高,他们想看到的自身的努力得到别人认可,在教室里发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个性需求,从而在管理哲学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生”价值观。
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考虑学生身体、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简单的认为乖学生就是好学生,不听话的学生就是坏学生。
今天的学生环境,民主的态度是必要的,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心理位置,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教师明白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风格,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过程,教师要深入学生,尊重学生,教师只有树立家长权威。
我们应该尊重,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培养孩子成为家里有用的人才,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所以教师应该站在家长的立场去思考,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浅谈换位思考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换位思考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应用作者:周慧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83期【摘要】班级德育管理工作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采取换位思考的形式,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全面提升班级德育管理的效果。
为此,我们需要切实认识换位思考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抓住教育时机、模拟角色体验,全方位渗透德育,引导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换位思考;班级管理;德育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在小学班级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作为学段目标。
现代教育中倡导“以人为本”,追求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开展有效的德育教学。
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他们在学习中、思想上的偏差,有利于加强德育管理的效果。
因此在日常的班级德育管理中,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进而加强小学的德育管理效能。
一、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班级德育管理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学会“换位思考”,还需要逐步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客观地对自身的行为或者他人的行为开展评价,更清楚认识自己,对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等予以改正。
例如:教师通过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设置关于“孝顺父母”的主题,让学生充当家长身份,认真做早点、买菜、帮助老人做家务等事情,进而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用心,感受作为家长的辛苦,进而拉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换位思考,还能够让学生对如何安排时间等进行把握,了解到做任何事情想要安排妥当,需要对时间进行有效安排,这样才能提升办事的效率。
又如:组织学生开展“清洁有你,环境大家保护”的活动,让学生充当“卫生小干部”的角色,在活动中体会到班级卫生人员和环卫工人的工作不易,通过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进而让他们能够在之后班级里或者大街上等地方都不会出现扔垃圾的现象,改掉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
浅析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

浅析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摘要】本文以高中生班主任德育工作换位思考为主要内容进行探讨,结合当下高中学生德育出现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懂得尊重意见,推进双向沟通;探求根本原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真正理解学生,提高问题处理效果这几方面开展德育工作,其目的在于加强换位思考在德育工作中的价值,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德育工作;换位思考;双校沟通;理解学生引言:在高中德育工作中,要想凸显出高效的管理效果,班主任就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德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好引导和管理工作,进而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善于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分析学生,认识学生,采用合理化解决对策,从而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
一、懂得尊重意见,推进双向沟通高中教育时期课堂学习目的和结构是由教育部门以法律条文形式强制规定的,并不是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
对于学生身体,个性以及思考能力不够重视,所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不能认为听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不听话的学生就是坏学生。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引导方式,通过因材施教提升德育工作效果。
在班主任德育工作过程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最佳方式就是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需要详细的掌握学生的具体思想和心声。
在此基础上,双方通过互动能够达成协议,有效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还可以取得双赢效果。
例如,现在很多高中学生在教室内吃零食,而班主任发现,课下很多学生在课间吃各种零食,将包装袋儿随地乱扔,甚至一些学生课堂上也在吃零食,对卫生造成一定影响,还会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对于此种现象,班主任不能直接拿出学校规定严令禁止对学生严肃处理,因为此种处理方式,学生会产生不服心理状态,并且与教师产生一定距离。
面对这样的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这一活动处理问题,在课前将一段学生在课下和课上吃零食的视频导入到视频中,要求大家共同观赏,进而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该如何处理,通过学生的有效研究,最终将其整合为统一处理方式。
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

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摘要: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他们对生活、学习常常有冲动情绪,常常会做一些不计后果的事。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来引导学生。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去体会学生的情绪,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为此,文章专门就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换位思考;实施策略顾名思义,换位思考指在人们思考问题时通过位置转换来获得更加深刻、实际的认知的一种思考方式。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高中班主任只有拥有换位思考的心理定势,才能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和谐,才能使德育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那么,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该如何实施换位思考策略呢?一、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越来越优秀。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而服务的,所以,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须要关注的身心特点和情感需要,实事求是地去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高中班主任要立足于调查研究、日常观察和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高中生的生理特点、个性和爱好等。
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进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德育工作打好基础。
如一些后进生对学生不感兴趣,喜欢旷课去上网,教师在日常管理中,尽量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学生,而是要在掌握一定的资料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如有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并不是因为没有上进心,没有追求,而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基础较差,不知道从何做起。
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可以本着换位思考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亲情和理想教育,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不易,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树立学习的信心,鼓励学生从基础做起,稳扎稳打,稳步前进。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的有效应用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的有效应用徐州机电技师学院马萱萱【内容摘要】换位思考在人际关系处理及管理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广泛。
在中职阶段教学过程中,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要加大换位思考应用,善于从学生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共同体验、感悟及学习,以此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
本文则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的有效应用探讨。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换位思考一、引言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处理好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对师生的关系,有效的办法是换位思考。
教师与家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师生教育的影响,对家长指导也是比较重要的。
二、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换位思考实施策略(一)尊重是第一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的目的和结构是由外界决定的强制性的,基于学生的需要,每个学生的能力要得到提高,他们想看到的自身的努力得到别人认可,在教室里发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能力、个性需求,从而在管理哲学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生”价值观。
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考虑学生身体、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简单的认为乖学生就是好学生,不听话的学生就是坏学生。
今天的学生环境,民主的态度是必要的,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心理位置,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教师明白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风格,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过程,教师要深入学生,尊重学生,教师只有树立家长权威。
我们应该尊重,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培养孩子成为家里有用的人才,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所以教师应该站在家长的立场去思考,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注意根本原因有些老师总是教育学生:学生不努力学习,你应该认真学习;在课堂,学生需要认真听讲;学生粗心的工作,你就去批评。
这种教育是不合适的,为什么不解决问题,因为它没有了解换位思考的真正意义。
如果是你,你可以吗?要做到这一点,就会学会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思品课教学的“心理换位法

思品课教学的“心理换位法所谓“心理换位”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
在思品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能设身处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理解和处理,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不以自己的心态简单地看待问题,对待他人。
一、运用“换位”体验,加深感知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以感觉和知觉开始的,通过感觉和知觉,就能使我们认识客观世界中的种种对象和现象,获得对事物的感性知识。
在思品课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材如没有良好的知觉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感性教材。
而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便会发生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换位”体验,可使学生加深感知,提高教学效果。
对残疾人要同情,见到他们有困难要尽力帮助。
这是《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一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上课伊始,我指名学生蒙住双眼,从后排走上讲台取书后叙述自身感受。
生说:“我蒙住双眼,眼前一片黑暗,走起路来似乎地是高低不平的,踩上去高一脚,低一脚,非常害怕自己会跌倒或是撞在身旁的桌子上。
我好不容易才走到讲台,又不知书放在何处,摸了半天才摸到了书。
”我让该生想象如眼睛真的失明了,永远看不见世上的一切,将会有什么想法。
生答:“如真的看不到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不但在生活上非常不方便,在精神上更是痛苦极了”。
至此学生通过换位体验,体会了残疾人的艰难及心理感受,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二、运用“心理换位”提高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反映,它以道德这种客体对象之必然的或现实的事实现象的形式呈现,也即是说它是体现道德客体尺度的一种意识形式。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思品课的任务之一,运用“心理换位”可以有效地提高道德认识,优化课堂教学。
《不讥笑他人》一课中,金金患了斑秃病不肯摘帽子,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林林在同学面前摘下了金金的帽子,金金哭了。
我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金金,患了斑秃病会有什么想法?如有人像林林那样对待你。
你心情怎样?以此问题启发学生从心理换位的角度去感受被人讥笑后的那种难过、痛苦、自卑、气愤的心情,引导学生懂得讥笑别人是伤害他人的道理。
小学六年级德育活动课《学会换位思考》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德育活动课《学会换位思考》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六年级德育活动课《学会换位思考》教学设计德育活动课《学会换位思考》设计方案半拉门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王娜德育活动课《学会换位思考》设计方案【教学理念】小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不善于换位思考,更谈不上从对方的角度体察、理解对方的心情,从而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所以,提高小学生对人际沟通的认识,以及提高沟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在班集体学习生活中,良好的沟通能拉近同学间的距离,因此它能促使同学们更加团结友爱,一起为班集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目标】1.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2.体验换位思考的重要,激发同学间友爱之情,提高交往的主动性。
【教学形式】讲授、游戏活动、心理体验、讨论交流【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活动准备】1.换位思考小故事素材。
2.轻松柔和的背景音乐,以及活动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3.游戏中需要的绳子,教师提前准备好。
4.事前收集初小生人际沟通方面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整理应对的方法与技巧。
【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教师: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小运动:伸出你的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
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
大家加快点,就可以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
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一起进入今天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二、小故事引入、揭示主题该部分由老师讲述,故事内容如下:『小故事一』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嚎叫,强烈地反抗。
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确是要我的命啊。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的实施路径探讨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换位思考的实施路径探讨摘要:在高中阶段教学中,班主任老师需要引进“换位思考”的教学形式,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体验、共同感悟德育教育的魅力和意义。
在本文的论述中,将详细分析高中班主任老师换位思考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力求能够给予高中班主任老师德育工作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换位思考;德育教育高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十分繁琐,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掌握和利用“换位思考”的教学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思考传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并且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展现出班主任老师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均衡性。
一、学会尊重学生意见,实现双向沟通高中阶段学生接受的课堂学习的具体内容与结构,都是由教育部门的相关专家以标准化的形式统一执行的,而不是基于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学习需求。
在班主任老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一味遵守教育大纲中的条条框框,而是需要重视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考虑到学生身体、心理、个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界定学生的优良。
在具体班级管理中,高中班主任老师需要深入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在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详细考虑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选择双方都能够接受和认可的事情处理方式。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建立和谐、愉悦的班级管理氛围,还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1】。
二、积极寻找根本原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根据文献研究和教学经验能够看出,经常有高中班主任教师这样教育学生的形情形,在学生不努力时的说教“你应该认真学习,认真听讲”;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紧跟老师的授课步骤,避免“走神儿”“溜号儿”的现象;在学生粗心大意时就直接批评“你能细心点儿吗?”。
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完全不合适的,而是在很多情况下不能从根本意义上解决学生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的手 段追求多感 官参与 , 让作 比一 比, 看谁 自学的新字多( 于低年级 ) 适 。 化, 有益于技能 、 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 是提 究 和合作 , 业 活起 来 , 学生动起 来 , 学生在生 活 中学 使 使 高学生素质 的重要载体 。学习不能一 曝十寒 , 我们 没有必要在课 堂上对孩 子们进行 大 在实践中运用 , 在开放 中创新 , 收到 了较好 量的知识灌输 , 尤其是假期 , 布置适 当的作业 , 可防止 学生“ 荒 习, 而应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 供 于嬉” 也可达到有效复习巩固的 目的。转眼寒 的效果 。现抛砖 引玉 , 同行参考 。 。 向校园外那个 无边无 际的知识 的海洋 , 要让孩 溢 满温 情 的 交 际实 践 假将 至, 老师们免不 了要给学生 留一些寒假作 子知道 , 生活 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 是他们学习 春节到了, 我们一家团聚, 其乐融融。可是 的课堂 。这个作业意在激励学生在生活 中学习 业 。然而 , 现在小学生 的语文寒假作业 ( 包括平 有些人依然坚守在工作 岗位上 , 不能与亲人团 语文 , 累语言文字 。对于低年级 的同学来说 , 时的作业 ) 形式单一 , 内容枯燥 , 反复地听、 、 读 积 圆, 让我们也来 向他们送去春节的问候。请 精 写、 , 练 虽然能够识 记大量课本知识 , 但实效性 完成这个作业 ,让他们品尝到了 自我发现 、 自 差 ,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的培养 , 心编写几句拜 年的话 , 写成 祝福 的卡 片 , 可 我学 习的收获与喜悦 , 也 在一 开始学 习语 文时便 难以孕 育实践 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 编辑健 康的拜年短信 , 来传达你最美好 的祝愿 充满热情 、 充满 自信 ; 还会使他们明白生活处处 《 语文课程标准》 出: 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 ( 于 中高年 级 ) 适 。 有语文, 培养学生学习汉字 、 学习语文 的兴趣。 的课程 ,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 实践 能力 。古 语 文 是 工 具 的 , 是 人 文 的 。 这个 编写 祝 也 四、 察 、 析 的调 查 实践 观 分 人早就知道 了“ 万 卷书” “ 万里路 ” 读 与 行 的关 福 短语 , 自制新年 贺卡 , 编辑 的拜 年短信 的作 正月初一这天 , 围的人们都在忙些什 么 周 系, 陆游也强调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知此事要 业 , 绝 充溢着节 日的温情 , 是假期中非 常实 用、 操 并作简要分析研究 , 写出 躬行。母语在实践 中孕育 , 学习母语必然也要 作性极强的作业。除了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呢?做个小调查统计 , 份调查小报告 ( 适于高年级 ) 。 回到 实践 中来 。“ 文 学 习 的外 延 与 生 活 的外 的能力 , 语 也是 学生一次 简易 的社会交 际 ; 还能 调查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在忙些什么 , 把 延相等” 生活 的范围有多大 , , 天地 有多宽 , 使他们意识到 :在我们享受 团圆幸福 的时刻 , 学 理性地分析, 这是 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多宽 。语文教师的任务 还有许多人 坚守 岗位 , 默奉献 , 默 从而有效 渗 人们的
在于, 充分利用 广阔 的语 文环境 , 引导学 生在 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 综合 性很强 的实践 性作业 , 了语 文 , 除 它还涉 二 、 究、 探 尝试 的 操 作实 践 生活 中学习语文 , 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 及了数学、 社会、 品德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 。此 生 活 实践 , 而 沟通 语 文 和 生活 的联 系 。 从 新 年贴 春联是我 国的传统习俗 , 知道这 题 意在让学生丰富社会实践调查的经验 , 你 了解 “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 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 习俗是怎 么来 的吗?请教别人或查阅资料 , 社会 , 弄 提高综合分析 、 理性判断的能力 , 最后 以 优化语文学 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 、 明白这个 问题 。帮助家长贴春联 , 留心周 围 校 并 语言文字来阐述清楚 , 回到语 言的运用 。 内外沟通 、 学科 间融合的语文 教育体系 。 开展 的春联 , 收集一些好春联 , 用毛笔认真 写下来 。 实践性是在新课程指导下 , 让学生通过实 丰富多彩 的语文实践活动 , 拓宽语文学 习的内 自己也尝试着撰写一两副春联 , 也用毛笔写下 践去获得知识、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的发展 。新 容、 形式 与渠道 , 使学生 在广阔 的空 间里学语 来 , 看谁的是最佳 自撰春联( 适于 中高年级) 。 实践 性、 开放性 、 综合性 的作业正 文、 用语 文 , 丰富知识 , 提高认识 , 长才 干。” 增 祖国文化博大精深 , , , / / 的春联中也有许 课 程理念下 , JJ 相对 而言假期作业更是适宜此 新课标的精辟论 述 , 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如何 多学问。新课程提倡的主动探究 学习的理念 越来越受重视 ,
实 践 性 语 文 寒 假 作 业 例 谈
◇仪征市谢集中心小学 高立斌 知识的巩 固 、 习能力 的提高 , 学 离不开作 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 自由的语文实践机会 。在 说这已是综合性的语文实践。 三、 发现、 积累的学习实践 开放 的实践性作业 业这 一重要 的训练途径 。作业是 一种有 目的、 给学生 留假期作业的时候 , 假期 中你一定会 出去走走 , 一定会发现好 有指 导 、 组 织 的学 习 活 动 , 教 学 中 不 可 缺 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 是 使作业的 内容体现个性 这时你该怎 么办呢?开学后 少 的 基本 环 节 ,它 有 助 于 所 学 知 识 的 巩 固 、 化 、 深 生活化和社会 化 , 作业 的形式强 调开放 、 些不认识 的新字 , 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