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后路操作步骤
椎间孔镜操做技术

一. 脊柱侧入路技术:第一步:术前体位定位,穿刺点,准备麻醉,注入亚甲蓝及造影剂体位:手术前根据突出或脱垂的髓核位置和性质选择侧卧位或俯卧位。
穿刺点:首先沿着脊突标记正中线,然后标记髂脊。
如果要进入L5-S1,进针点一般要旁开中线12-14 cm。
当C型臂放在侧位时,用一个长的器械,如抓钳,帮助确定进针路线。
当达到突出的髓核时,画一条进针路线。
然后在水平距离线上再画交叉点。
此点即为进针点。
麻醉:1%的利多卡因局麻进针点。
然后用手术刀片切一0.8的小切口,用12号专用穿刺针经安全三角区到达突出髓核的后外侧(可以穿刺同时注入麻药).注射亚甲蓝:到达突出的髓核向椎间盘内注入2-4毫升与亚甲蓝混合对比的显影液。
通常可以看到损伤的髓核。
美兰通常把髓核组织染成蓝色或蓝绿色。
第二步:建立工作通道造影剂注射完毕后,取出注射器,从穿刺针里先插入10G的导丝,导丝必须进入盘内,然后固定导丝退出12号的穿刺针,X光定位确定在盘内后,再沿着10G的导丝针插入一级扩张管直达椎间盘然后逐级穿入2、3、4、5、6、7、级扩张管。
除一级扩张管进入盘内其他的扩张管顶端达到突出的靶点上,严禁进入盘内。
第三步:椎间孔狭窄可用环踞扩大椎间孔当遇到椎间孔狭窄的情况我们可以用环踞顺时针旋转打磨狭窄处,要注意观察C型臂影像正侧位位置图。
第四步:放置工作套管沿着6或7级逐级扩张管放置工作套管。
设计有多种样式的工作套管以满足不同突出的特殊需要。
标准配置提供的是最常用的工作套管,所有工作套管的外径都一样是7.5 mm确定放好工作套管以后,取出导丝和逐级扩张管.用C型臂确定工作套管放置的位置。
正确的位置应该是放在神经根下方,椎间盘水平顶端正好在中线,开口朝向突出的髓核。
第五步:调节影像摘除髓核连接椎间孔镜到光源和摄像机。
打开光源,调节白平衡,达到最佳彩色效果。
把椎间孔镜放入工作套管。
调节合适的水流量和压力对取得良好效果很重要。
插入椎间孔镜后可以看到各种组织结构。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压迫症状而进行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本手术记录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和过程,以及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医生手术步骤:1. 患者定位:患者采取俯卧位,并根据术前CT/MRI影像确定手术部位。
2. 局部麻醉: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感到轻微疼痛。
3. 皮肤切开:医生在定位后,通过医用刀具在患者的腰部进行皮肤切开,露出手术部位。
4. 钢针导向:医生通过X光引导下将钢针插入到患者的椎间孔位置,确保手术的精确性。
5. 制作通道:医生在钢针导向下逐步扩大通道,最终露出神经根和椎间盘突出部位。
6. 摘除髓核:医生使用椎间孔内窥镜等微创器械,将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突出部分或髓核摘除,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7. 清理术野:医生清洁手术部位,并确保术野内没有残留的碎片或出血。
8. 定位封闭:医生将手术部位进行局部止血,并逐层缝合皮肤,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1. 术后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在病房内密切观察,注意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2. 术后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提重物。
3. 术后用药:根据医嘱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
4.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5. 康复锻炼:术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帮助加速康复和预防复发。
总结: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微创的神经根减压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术后的合理护理和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第二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该手术通过椎间孔镜技术,将突出的髓核组织摘除,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脊柱手术-PELD(椎间孔镜技术)

脊柱⼿术-PELD(椎间孔镜技术)经椎间孔⼊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简称椎间孔镜技术1998年美国医⽣AnthonyYeung⾸创YESS技术,是脊柱微创的⾥程碑,2002年德国医⽣Hoogland在YESS技术基础上提出THESSYS技术,使椎间孔镜技术⾛向成熟。
椎间孔镜技术是通过特殊设计的⼯作套管、脊柱内镜和配套的成像系统共同组成的⼀个脊柱微创⼿术系统来完成腰椎间盘摘除的⼿术。
采⽤腰后外侧经椎间孔⼊路直接定位于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可在直视下对其⾏直接摘除,对原组织结构不会破坏,从⽽保留腰椎原有正常的结构与功能。
椎间孔镜适⽤于前后左右⼊路,不同⼊路各有优缺点及适应症,⽽椎间孔⼊路适⽤范围最⼴。
学习椎间孔镜⾸先要了解椎间孔的边界及内容物,椎间孔是由“四壁两⼝”组成的⾻性纤维通道,其中上壁为上位椎⼸根的下缘;下壁为下位椎⼸根的上缘;前壁上部为上位椎体后缘,前壁中部为椎间盘的后缘,前壁下部为下位椎体的后缘;后壁为椎间关节和关节囊前的黄韧带。
内⼝朝向侧隐窝,外⼝朝向脊柱的外侧⾯。
椎间孔内有脊神经、节段动脉的分⽀、交通静脉丛、椎间孔内韧带等重要结构。
正常情况下,椎间孔要⽐通过它的所有神经⾎管宽⼤,剩余空隙被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填充,以适应这些结构的相对运动。
椎间孔镜的⼊路称之为“安全三⾓”椎间孔⼿术⼜分为YESS技术和THESSYS技术:其中YESS 技术是在原有腰椎侧后路经⽪椎间孔内窥镜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种硬杆状、组合式、多管道、⼴⾓的经⽪椎间孔内窥镜系统,同时将⼿术⼯作套管末端设计为不同⾓度斜⾯,这些设计不但使术者在⼴⾓⼿术视野下经单通道即可完成直视下的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减压,⽽且也可在同⼀⼴⾓视野下看见硬膜外间隙、纤维环的内外侧壁和椎间盘内间隙。
在具体⼿术操作技巧上,采⽤经椎间 Kambin 安全三⾓区进⼊椎间盘,由椎间盘内逐步向外切除椎间盘组织,并在⾼速磨钻、双极射频和侧孔激光辅助下⾏椎间孔扩⼤成形的单通道或双通道技术。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

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椎间孔镜手术全面解析,椎间孔镜技术介绍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发展趋势,脊柱外科目前已经开展的微创技术有: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盘镜直视下椎间盘切除术、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外侧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等,其中椎间孔镜手术是脊柱外科目前最先进的微创靶点治疗技术。
在欧美发达国家,椎间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主导手术方式,国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早已经开展。
椎间孔镜手术过程根据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不同,从背部侧方或后放入路,进入椎间孔,在安全三角区、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实施手术。
在内窥镜直视下清楚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治疗椎管狭窄、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证1、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的腰痛、腰腿疼,行走受限,间歇性跛行等。
2、椎间盘源性疼痛:椎间盘突出不明显,但是疼痛明显,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
3、颈椎病:慢性头晕恶心,颈肩部沉重、疼痛,上肢根性酸胀、灼痛等症状。
4、腰椎椎间孔狭窄:腰腿痛,椎间孔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等原因,形成椎间孔狭窄。
5、椎管狭窄:疼痛、麻木、感觉运动障碍。
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椎间孔镜适用于大多数脊柱疾病的治疗,对于不同的病理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
椎间孔镜手术优势1、微创:通过侧方或后方入路到达病变区域,避免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影响。
2、直接:靶点穿刺直达病灶,能够可视下直接摘除突出的椎间盘。
3、并发症低:创伤很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降低;避免在后方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
4、安全性高:整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书中医生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放大,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5、康复快:由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地活动,平均3-6周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
椎间孔镜双入路法

椎间孔镜双入路法(侧路)椎管缓冲二次入路法(后路)我们的椎间孔镜双入路操作法与椎管缓冲二次入路法------是椎间孔镜在治疗椎间盘突出史上的又一技术性革命。
在不增加成本,不过多的损伤组织,可以使疗效更好,操作更简单、放心,达到一个医患都可以认可的技术领域。
技术的优越性及特点:1.首先要提到的是“安全性”。
在实际手术操作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CT还是C型臂引导下,在穿刺时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具体穿刺到什么地方无法辨别,我们的穿刺方法可以使穿刺部位更清晰、准确、透明。
2.降低了“学习曲线”更容易掌握。
穿刺的盲目性,无形中增加了医生的心里压力,对手术有一定的惧怕感。
帮您解决引进设备后无法开展的顾虑,我们的治疗方法会使你倍感轻松。
3.有效解决穿刺的“盲目性”。
可有效缓解进针的盲目性,避免因穿刺点选择不当及导管扩张给N带来的刺激症状,同时也可以用于解决椎间孔狭窄的辅助治疗。
1.侧路双入路椎间孔镜的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平卧位,我们根据患者片子上显示的突出位置,在C型臂正位时,先在椎间隙与椎体上关节突外缘即(椎间孔外侧缘)的皮肤处标记为穿刺点,建立一个通道,也是以逐级扩张的模式建立的通道止于上关节突外侧、椎间孔后侧缘有落空感即停,可在C型臂侧位看到穿刺针位置。
用于观察神经与椎间孔的位置关系。
侧路常规选择穿刺点,进入穿刺针,在观察通道的引导下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进针点(有效避开N进入椎间孔),可有效缓解进针的盲目性,避免因穿刺点选择不当及导管扩张给N带来的刺激症状,同时也可以用于解决椎间孔狭窄的辅助治疗。
即:椎间孔入路与椎间孔外缘入路的完美结合------是又一次脊柱微创史上的有效助推剂。
2.后路椎管缓冲二次入路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平卧位,在C型臂引导下,椎体下关节突的内缘垂直穿刺进入组织突破黄韧带有落空感后即停,回抽无血及脑脊液,逐级进入扩张导管直至可以进入工作套管(或与工作套管相同直径的扩张管)为止。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感染:术后可能 出现感染,需要 及时进行抗感染
治疗
出血:术后可能 出现出血,需要 及时进行止血治
疗
脊柱不稳:术后 可能出现脊柱不 稳,需要及时进 行脊柱固定手术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A
B
C
D
术前评估:详细了解患 者病情,制定合适的手
术方案
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手 术规范,避免损伤神经
和血管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及时发现和处
缓解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和症状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操作步 骤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疗效和 并发症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趋 势和前景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简介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优势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适应症 和禁忌症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与其他治 疗方法的比较
其他腰椎疾病的治疗
椎间盘突出症:椎 间孔镜手术可以治 疗椎间盘突出症, 减轻疼痛和神经压 迫症状。
心理准备:保持 积极心态,配合 医生治疗,减轻 焦虑和恐惧
术后康复指导和注意事项
术后卧床休息:术后24小 时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 剧烈运动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清淡, 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
康复锻炼:术后一周开始 进行康复锻炼,如腰背肌 锻炼、关节活动等
定期复查:术后一个月、 三个月、半年、一年进行 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理并发症
患者教育:加强患者对 椎间孔镜手术的认识,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Part Six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的患者教育
术前告知和心理准备
01
手术目的:缓解 椎间盘突出引起 的疼痛和神经压 迫
02
手术风险:麻醉 风险、感染风险、 神经损伤风险等
椎间孔镜的器械使用流程

椎间孔镜的器械使用流程准备工作1.确保手术室内无菌环境,仪器器械已经经过消毒并摆放在操作台上。
2.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标记、椎间孔的位置和大小等信息。
椎间孔镜器械准备1.准备椎间孔镜主体和椎间孔镜套管,确保其完整无损并经过消毒。
2.与椎间孔镜相配的器械包括:椎间孔内导向器、椎间孔扩张器、椎间孔镜导引针、椎间孔镜工作通道及其他辅助器械。
3.检查器械包内的所有器械,确认无损并清晰标记。
椎间孔镜器械搭配1.将椎间孔内导向器连接到椎间孔扩张器。
2.将适当尺寸的椎间孔鞘连接到椎间孔扩张器。
3.将椎间孔镜导引针放入椎间孔鞘中,并固定好。
椎间孔镜器械引导1.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和消毒。
2.根据手术部位和标记,用适当的工具在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
3.使用椎间孔内导向器和椎间孔扩张器,逐步扩张椎间孔,直至大小适合椎间孔镜通道的通行。
4.将椎间孔镜导引针通过椎间孔鞘引导至椎间孔。
椎间孔镜操作1.通过椎间孔镜导引针,将椎间孔镜主体沿着导引针轻轻推入椎间孔内。
2.椎间孔镜镜体进入椎间孔后,通过摇杆或旋钮进行调节,使镜体获取所需的视野。
3.使用椎间孔镜工作通道,通过通道进入椎间孔内进行相关手术操作。
4.根据需要,可使用其他辅助器械进行手术。
手术结束1.完成手术后,将椎间孔镜主体缓慢退出椎间孔。
2.轻轻拔出椎间孔镜导引针,并撤除椎间孔鞘、椎间孔扩张器和椎间孔内导向器等器械。
3.清理手术部位,为患者进行伤口创面处理。
4.清点和清洗所有使用过的器械,并进行消毒和包装。
以上是椎间孔镜的器械使用流程,每个步骤都需要医生和手术团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都需要注意仪器器械的消毒和清洗工作,以保持无菌操作环境和器械的良好状态。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方法ppt课件

ppt精选版
28
摘除髓核碎片
ppt精选版
29
手术后神经解压
手术前髓核碎片压迫神经ppt精手选版术后压迫解除,神经清晰3可0 见
第十步:使用射频消融
ppt精选版
31
双极射频电极作用于纤维环
ppt精选版 双极射频电极小关节囊止血
32 双极射频电极小关节囊止血
ppt精选版
33
ppt精选版
8
第四步:椎间盘显影
ppt精选版
9
椎间盘显影
ppt精选版
10
染色的椎间盘
ppt精选版
11
第五步:放置导丝、导杆、导管
ppt精选版
12
放置导丝、导杆、导管
ppt精选版
13
ppt精选版
14
Access Details 2
first cannulated dilator placed over guide wire
ppt精选版
18
环钻应该防置的正确位置
环钻尖端不能超过脊突中间线
ppt精选版
19
用环钻去除部分小关节突
ppt精选版
20
独特的L5-S1水平扩孔
Joimax特殊设p计pt精的选版导杆防止损伤
21
独特的L5-S1水平扩孔
ppt精选版
22
第七步:放置工作套管
ppt精选版
23
第八步:放置椎间孔镜
ppt精选版
24
椎间孔镜所见
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
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和硬膜囊
ppt精选版
25
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和神经根
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和小关节囊
髓核碎片压迫神经
椎间孔镜手术配合流程

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巡回护士1. 按手术安全核查表核查病人2. 建立静脉通路3. 再次检查所需物品是否齐全4. 与洗手护士清点物品并记录5. 平车上麻醉,麻醉成功后与医生一同稳妥安放手术体位,选择俯卧位,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协助脑科医生用头架将患者头部固定,两耳孔塞棉花,将患者双手约束于身体两侧,肩背部使用宽胶布将颈部皮肤略绷紧,小腿上抬30-40 度,骨隆突处用水凝胶衬垫。
6. 将输液、尿管、动脉监测、肌电监测等管路妥善固定7. 将射频电极板妥善放置8. 保护患者的皮肤不与金属物品接触,注意患者体温,覆盖不过少也不过多。
9. 协助消毒铺单,将脑科贴膜尾部用卵圆钳夹住并放于小桶内6、按步骤连接好光缆、射频线、冲洗管、摄像头等,注意无菌原则,将3000ml 生理盐水放置好,并询问医生后每袋加入庆大霉素1支7、询问医生后调节好射频、冲洗泵的参数。
9、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皮肤肢体受压、仪器设备运作情况10、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11、患者在未清醒前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手术间。
12、术后将患者送回,注意保护头部。
用物准备:1、包布:剖腹包,中单(多包),开刀巾,手术衣,无菌碗2、器械:椎间孔镜包,颈椎孔镜特器腰椎孔镜用物备:椎间盘包颈椎特器撑开器3、常规用物:温箱生理盐水C 臂机及保护套碘伏酒精手术粘贴巾一次性围裙脑科贴膜2 手约束带胶布脑科头钉脑科头架脚踏保护套c 臂机铅衣3 显示器射频主机磨钻系统俯卧垫一套肩下小枕输液贴膜2 优韧宁1 3000ml 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记号笔病理袋11 号刀片5ml 注射器棉球4、低温:颈椎镜2 射频定位针鞘密封圈泵压力膜颈椎特器5、灭菌锅:冲洗管6、薰箱:光源线射频线神经导航线洗手护士1、术前擦拭无影灯,手术间台面2、检查所需仪器性能3、检查无菌包及特器(椎间孔镜包,颈椎孔镜特器腰椎孔镜用物备:椎间盘包颈椎特器撑开器)4、特殊器械(c臂机铅衣3 显示器射频主机磨钻系统脑科头架脑科头钉)5、准备无菌器械台6、提前30 min 洗手,整理器械台,确保所有用物齐全并功能良好7、检查器械性能,如鞘密封圈泵压力膜是否完好射频连接线是否完好8、与巡回护士清点物品9、消毒铺巾,同腰部顺序相同。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手术入路选择
Interlaminer dorsal Access
后路或椎板间入路
Transforaminal Access
椎间孔途径
Far Lateral or Horizontal
远外侧或 水平入路
前路
What is the best acces to the herniation?
手术入路----- 远外侧或水平入路
危险因素:
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的翻修术中,黏连较重
处理: 胶原蛋白封堵、严密缝合伤口、加压包扎 静脉滴注白蛋白,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促进漏口愈合 或转为开放手术进行修补 术后静卧
七、并发症及处理----(2)硬脊膜撕裂
预防:
术中切忌粗暴操作;在髓核取出时,切忌生拉硬拽
初学者,在使用器械时,要仔细辨别视野内的组织 结构, 并确保器械尖端位于操作视野内,避免误损 伤发生。
摄正侧位X线片,确定椎间孔形态和大小、髂嵴 高度和脊椎形态,确定穿刺部位和方向; 摄腰椎过伸过屈动态X线片,判定腰椎稳定性; 行腰椎CT和MR检查,观察腰椎问盘突出部位和程 度、是否伴有腰椎管狭窄和椎间盘钙化,确定手术方 式、工作通道的置入位置与方向。
六、手术实施-----(2)术中操作步骤
用锋利的小手术刀在进针点皮肤切开一个大约8 mm的切口。 沿着导丝向小关节方向插入导杆。在导杆外沿着导杆逐级放套 管向外扩张软组织。
6、术中操作步骤-----放置导丝(扩张软组织)
7、术中操作步骤-----扩椎间孔
骨钻套在套管的外边。沿着套管放置骨钻,去掉小关 节远端增生的骨质,扩大椎间孔。
maxmore----骨钻
8、术中操作步骤-----放置工作套管(工作通道)
用C型臂确定工作套管放置的位置。正确的位置应该是放 在神经根下方,椎间盘水平,顶端正好在中线,开口朝向突出 的髓核。
椎间孔镜后路操作步骤【ppt】

12/14/2023
置入二级扩张管
置入三级扩张管 置入四级扩张管
12/14/2023
置入五级扩张管
12/14/2023
置入六级扩张管
七、置入工作套管
❖ 工作套管的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突出物的大小来定
12/14/2023
12/14/2023
金属锤固定套管
八、调节影像白平衡
调节视野的白平衡让视觉感更好
单击椎此间处孔编镜辑后母路版操标作题步样骤式
❖一、定位
❖ 根据患者的CT或者核磁来确定穿刺位置。如下图:
第一步:体表上标出中线
12/14/2023
第二步:体表上标出椎间隙
第三步:体表上标出小关节突内侧 缘
第四步:体表上标4/2023
第刘步:体表上标出突出物对侧缘
抽取麻药及造影剂
12/14/2023
二、消毒铺洞锦
消毒
12/14/2023
铺刀锦及一次性贴膜
三、打局麻药
12/14/2023
四、穿刺针穿刺
12/14/2023
穿刺针到硬膜外腔反复回抽看是否 有脑脊液外渗
12/14/2023
五、置入导丝
12/14/2023
六、置入逐级扩张套管
置入一级扩张套管
12/14/2023
九、连接生理盐水
12/14/2023
保持视野的清晰
椎间孔镜仪器的使用流程 (2)

椎间孔镜仪器的使用流程1. 概述椎间孔镜(Intrarectal Endoscopic Surgery,简称IRE),是一种介入手术技术,通过直肠镜插入患者直肠,利用可视化的椎间孔镜仪器进行手术操作。
本文档将介绍椎间孔镜仪器的使用流程。
2. 准备工作在进行椎间孔镜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确认手术室设备齐全并符合操作要求。
•对椎间孔镜仪器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其无菌状态。
•确认手术患者的身份,确认手术区域清洁。
3. 穿戴器械在进行椎间孔镜手术之前,需要穿戴相应的器械和设备。
以下是穿戴器械的步骤:•戴上手套,保持双手清洁。
•穿戴手术服,并戴上口罩和帽子,确保手术区域无污染。
•消毒手术区域,使用无菌巾或消毒液进行消毒。
4. 椎间孔镜仪器的使用椎间孔镜仪器是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必备工具。
以下是椎间孔镜仪器的使用流程:4.1 插入直肠镜•将直肠镜插入患者直肠,确保插入深度适当。
•调节直肠镜的角度和方向,使其对准手术区域。
4.2 连接椎间孔镜仪器•将椎间孔镜仪器连接到直肠镜上,确保连接稳固。
•检查椎间孔镜的光源和摄像头是否正常工作。
4.3 调节影像•根据需要调节椎间孔镜仪器的聚焦和放大倍数。
•确保手术区域的影像清晰可见。
4.4 椎间孔镜操作•使用椎间孔镜仪器进行手术操作,根据需要进行切割、烧灼、止血等操作。
•实时观察手术区域的影像,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5 结束操作•手术结束后,从患者体内取出椎间孔镜仪器,并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完成后,将椎间孔镜仪器存放至指定位置。
5. 手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需要进行一些手术后处理工作。
以下是手术后处理的步骤:•帮助患者清理手术区域和身体,确保患者的卫生。
•记录手术操作情况和患者的病情,做好相关文件的整理。
•对手术室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手术环境的卫生。
6. 操作注意事项在使用椎间孔镜仪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前检查椎间孔镜仪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方法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方法
椎间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病症。
它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麻醉:患者局部麻醉。
2. 定位:利用X光透视或CT定位椎体及椎间隙,确定待手术的腰椎节段和进入点。
3. 切皮:在定位的外侧进入点进行皮肤消毒,并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及软组织,暴露出待手术的椎间孔。
4. 穿刺:用穿刺器穿刺到椎间孔,然后插入针管。
5. 探针:用锥形钻头扩孔,插入椎间孔,在探针的帮助下扩大椎间孔。
6. 镜片:插入小孔手术镜片,使手术者能清楚看到手术部位。
7. 手术器械:用手术器械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物、切除增生骨等。
8. 结束:手术完成后,将手术器械取出,缝合伤口,覆盖敷料。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患者通常能够立即恢复日常活动。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男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手术经过:一、引言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明显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经详细检查和评估后,决定实施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二、手术准备1. 患者入手术室后,采取戒备姿势,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2. 将患者固定在手术床上,并进行无菌铺盖。
三、手术步骤1. 术前定位:通过C型臂X线机进行术前定位,确定手术入路和手术节段。
2. 术中定位:通过X线机进行术中定位,确定手术节段和椎板位置。
3. 镜下切口:在手术节段椎板下方约2cm处,进行切口,并经过组织扩张器扩大切口。
4. 椎间孔镜插入:将椎间孔镜插入切口,通过椎板下突将其导入椎间孔。
5. 镜下显露:用器械将椎间盘周围软组织分离,显露椎间盘。
6. 摘除髓核:通过镜下操作,将突出的髓核摘除,同时保护周围神经结构。
7. 清理血肿:清理手术区域的血肿和组织碎片,保持手术视野清晰。
8. 椎间孔镜取出:完成摘除髓核后,将椎间孔镜从切口取出。
9. 切口缝合:将切口进行逐层缝合,保证切口闭合良好。
10. 结束手术:确认手术区域无出血,无异常情况后,结束手术。
四、术后处理1. 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和监护。
2. 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相应的镇痛和抗炎治疗。
3. 定期复查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
五、术后随访1. 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情况。
2. 患者需按照医嘱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和注意术后护理。
六、结语本次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
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术后随访显示,患者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明显减轻,恢复良好。
术后康复锻炼和注意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本次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记录,感谢团队的精心操作和患者的配合。
骨科椎间孔镜技术如何操作

骨科椎间孔镜技术如何操作骨科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较为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骨科椎间孔镜技术如何操作,成为当下骨科临床专家学习的重点。
洪强医疗集团椎间孔镜设备推广、技术培训基地,临床带教专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特与业界同行悉心分享骨科椎间孔镜技术如何操作,就一些经验心得与大家分享:椎间孔镜技术操作要强调的是镜感,就是对镜子的感觉,这一点在洪强椎间孔镜技术培训基地需要经过模拟穿刺来提高技能。
镜感对手术视野方向的分辨起到定位性作用,直接影响治疗的时间及疗效。
1.光学接口及镜头的使用方向及技巧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调整或旋转镜头,调整后要注意一下镜头的方向,否则手术视野反应在监视器上会出现倒置、翻转、镜像等假象,造成视觉上的差异。
在一些没有临床穿刺经验的医生中,要有丰富的理论和重要的实践。
2.主镜的选择及使用技巧一般主镜有0°和30°的。
在做治疗之前,一定要先看一下主镜的角度。
这样可以在术中能准确地找到治疗部位。
0°的主镜看到的图像是工作套管正前方的手术图像,比较直观。
30°的主镜看到的图像是工作套管倾角面及前方的图像。
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洪强带教专家发现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学习者明明看到了突出,但是用钳子怎么也取不到,这就是原因。
3.工作套管的旋转及使用技巧,①工作套管的方向性,在工作套管上与旋转手柄相对应的一面,为带有倾角的视野面,此面就是我们在监视器上看到的图像区域。
②操作及旋转,在后路穿刺的过程中,工作套管倾角的最前端应紧贴着关节突的内侧缘,缓慢进入椎管,进入椎管后应逆时针旋转工作套管,使之倾角面对着外侧的关节突,这样可以安全的保护硬膜囊,避免术中损伤硬膜囊。
后外侧路穿刺时工作套管倾角面的最前端应尽量贴近下一个椎体的上关节面,倾角面应对着上位椎体的下关节面方向,在需要旋转时,应逆时针旋转,可有效预防旋转工作套管时,发生神经分支与椎体、小关节突、套管之间的卡压引起的疼痛症状。
手术讲解模板: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 术
科室:骨科 部位:腰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概述: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应用小切 口和显微外科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方法基本 上被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所取 代。而一些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则可采用后 外侧或侧方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术前准备: 2.手术器械和相应配套的椎间盘镜系统的 准备(因各公司的器械不同而不同)。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手术步骤: 13.1 1.正位透视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手术步骤: 正位透视确定椎间盘的水平投影并做标记。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手术步骤: 13.2 2.切口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并发症: 16.1 1.神经根损伤和脑脊液漏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并发症: 在椎间盘镜下未辨认清楚神经根而误伤, 很少出现硬膜撕裂而导致脑脊液漏。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并发症: 16.2 2.局部出血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并发症: 由于神经根的伴行静脉或突出较大,导致 硬膜外的静脉丛充盈变粗而易损伤,从而 导致局部出血。多可自行吸收。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全身情况。注意有无中毒、感染 及肾功能衰竭等现象,及时发现与处理。
谢谢!
手术资料:后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
注意事项:
3.如遇到出血,一定要在显示清楚的条件 下用双极电凝止血或采用压迫止血方法。 如遇到出血较多采用压迫止血方法无效则 应立即改为开放式手术进行止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位
根据患者的CT或者核磁来确定穿刺位置。如下图:
第一步:体表上标出中线
7/12/2012
第二步:体表上标出椎间隙
第三步:体表上标出小关节突内侧 缘
第四步:体表上标出硬膜囊外缘
第五步:体表上标出突出物外侧缘
7/12/2012
第刘步:体表上标出突出物对侧缘
置入二级扩张管
7/12/2012
置入三级扩张管
7/12/2012
置入四级扩张管
置入五级扩张管
7/12/2012
置入六级扩张管
七、置入工作套管
工作套管的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突出物的大小来定
7/12/2012
金属锤固定套管
7/12/2012
八、调节影像白平衡
调节视野的白平衡让视觉感更好
7/12/2012
九、连接生理盐水
7/12/2012
保持视野的清晰
十、
7/12/2012
7/12/2012
7/12/2012
7/12/2012
7/12/2012
抽取麻药及造影剂
7/12/2012
二2/2012
三、打局麻药
7/12/2012
四、穿刺针穿刺
7/12/2012
穿刺针到硬膜外腔反复回抽看是否 有脑脊液外渗
7/12/2012
五、置入导丝
7/12/2012
六、置入逐级扩张套管
置入一级扩张套管
7/1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