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课题
教育信息化实验研究案例分析——“小学语文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的实施与效果

二 、实 验 的实 施重 点
很 多 学 校 过 去 也 做 了很 多 课 题
合— — 先 进 的 教 育 思 想 、理 论 的 指 导 下 ,特 别 是 在 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理 论 与儿 童 思 维 发 展 新 论 的指 导
—— -+ - + - +
-
“ 导一 主 体 ”相 结 合 的教 学 结 构 , 主
果推广时期, 多的学校参与到 实验 中来。本文介绍 了本实验的实施重点, 更 对实验效果进行 了数据分析 , 以期
将 实验 介 绍给 更 多的 专 家 学者和 教 育 工作 者 。 关键 词 : 多媒体 教 学 ; 跨 越 式”实验 “
中图分类号 : 4 4 G 3
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8 5 (0 81 — 0 0 0 1 7 — 4 42 0 )0 0 6 — 5
)l { es e
wr n = o g : o g wr n +1
}
o t u =I: u p t ’I I
v e 0 iw= ;
不 做 详 细介 绍 。 系统 在 开 发 过 程 中
可 能 还 存 在 一 些 不 足 之 处 .在 以后
ve = ;是 否 查 看 答 案 , 查 看 iw 1 / / 若
实 验 ,但 能 做 到深 人 研 究 的 却 不 多
见 ,基 本 上 就 是 一 个 开 题 培 训 ,然
后 就 是 结 题 验 收 .中 间 的 过 程 很 少
以期 实现语文 教 育的根 本 变革 ,大 幅
度提升学 生 的语文应 用 能力 。
-— -+ 卜 - + -+ -+ - ・ -—卜 -+ ・+ -+ —卜 -+ -+ - + -+ -・ —卜
“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课题现场调研会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召开

式发 展创新 试 验 ” 题 现 场调研 会 在广 州 市番 禺区 课 沙湾 镇 螺 阳小 学 举 行 。广 州 市 教 育 局 副 局 长 陈茂 林 、 州市 教研 室 主任 黄宪 和北 京 师 范大学 何 克抗 广 教授 等 一 批 市 、 领 导 和专 家 莅 临现 场 考 察 、 区 调研 课 题 实 施 情况 , 结成 功 经 验 , 同探 讨 了 在 教育 总 共
育, 能让 广 大农村 学 校 的教学 质量 都有 较 大幅 度 的
提升 , 意义是 非 常重 大而 深远 的。我个 人认 为 , 其 如 果这 一 项事 业 能 够取 得 成 功 ,就 跟 袁 隆 平工 程 一
样 。我 们期 望在 教 育界也 能 出现 一个 袁 隆平工 程 ,
希望 能在 广大农 村 地 区推广 这样 一个 工程 , 而大 从
节课 都是 在非 网络环 境下 实施 的 却 能取得 如 此显 著 的教学 效果 , 在是难 能可 贵 。 在我们 非 常需要 实 现
这 样 的试 验 , 果 把 我们 的视 野 拓 展 一 下 . 觉 得 如 我
不 仅仅 广州 非 常需要 这 样 的试验 , 广东 省乃 至我 们
整 个 国家 也都 非常需 要这 样 的试 验 。我们 国家农 村 人 口占了大 多数 , 民 的孩 子又 占了 中小学 生 的大 农
项 课 题 研究 给予 了很 高评 价 : 何 克 抗 教 授 在广 州 “
开 展 的这个 试 验 , 间不 算 太长 , 时 但从 他 的 总结 报 告 和会 场展 示 的材 料不 难看 出 . 项试 验所 取 得 的 这 成 效是 令人 振 奋 的 。在 短 短 的几 年时 间里 , 在设 施 相 对 落 后 的农 村 学校 —— 今 天 听 的语 文 和英 语 两
“翻转课堂”与“跨越式教学”的本质比较与发展分析

“翻转课堂”与“跨越式教学”的本质比较与发展分析^p编者按: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在教学流程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但究竟这种于美国的舶来品能否在国内广泛普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本刊特约请国内知名专家何克抗教授与几位教学一线实践者就翻转课堂的本质和发展前景、翻转课堂教学薄弱环节及其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创新模式进行专题探讨,以期为国内翻转课堂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何克抗教授是业界熟知的教育技术学泰斗,是国内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科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何教授就开始钻研基础教育信息化改革。
自20_年开始,何教授带领团队开展“跨越式教学法”试验,探索如何在起点不公平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结果相对公平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模式与方法。
借一次会议机会,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理想追求的教育大家,了解了跨越式教学试验的最新进展,并分享了何教授对翻转课堂、互联网+教育等当前热点的一些看法。
1.翻转课堂作为来于美国的舶来品,在国内多所学校进行了本土化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那么,从近期来看,您认为翻转课堂在国内发展的前景如何?将面临哪些挑战?有哪些相应的解决思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20__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早期的翻转课堂受到可汗学院教学视频的支持,后期又加入MOOC的元素使其吸纳了在线课程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有力推动了“翻转课堂”的普及发展,因此在短期内在全美乃至全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然而,翻转课堂对我们国内的影响并不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大,真正实施翻转课堂的学校在国内目前仍不太多。
原因何在?我认为首先是翻转课堂的实施存在两个限制条件。
限制条件一: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有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
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目前,除了东部发达地区以及若干大、中城市的部分学校具备上述教学环境与条件;就中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亿万农村学生的家里还不具备上网条件,这一限制条件恐怕在5年之内难以解决。
网络资源下的小学英语跨越式发展试验的反思和策略

网络资源下的小学英语跨越式发展试验的反思和策略摘要:以“双主”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环境新型学习过程的模式,探索小学英语跨越式发展教学。
关键词:网络资源、英语跨越式发展教学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英语跨越式教学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主持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英语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是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及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的,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倡导采用基于网络环境的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以及“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和运用英语的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提前全面达到《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大方面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实现小学英语的跨越式发展。
何克抗教授在跨越式发展教改试验研究指导工作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学习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二、反思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1、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听、说、读、写”并重在培养目标上,忽视语觉生长发育存在关键期,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并列地提出“听、说、读、写”的要求。
无论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评价要求上往往都强调“听、说、读、写”并重,而没有在小学阶段即在语觉的生长发育关键期内(尤其是在关键期的最佳年龄段内即在10岁以前)重点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如果学校的测验以单词识别、词语解析及句子理解为主,这类效果实际上是强调“读、写”而不重视“听、说”,这就使上述错误观点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研究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研究作者:李冰立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10期【摘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目的,是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时代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前构建农村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农村人口众多,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
中国有13亿多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
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
农村教育发展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就会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相反,如果农村教育跟不上,众多的人口就会成为发展的巨大压力。
”当今社会又是信息的社会,教育的信息化更要走入农村,更要走入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可是想要在这些地方全面推行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又面临很多困难。
一、欠发达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1.经济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农村和偏远地区面积较广,国家很难提供充足的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以便实行信息化,农村地区中小学的硬件设备严重不足;而拥有设备的农村学校,也由于缺少信息化氛围,设备利用率非常低。
要实现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就要配置较当地消费水平来讲相对昂贵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比较发达富裕、教育意识浓厚的地区,还基本可以支持,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对这样的奢侈要求更是不敢轻谈。
2.思想意识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边远贫困山区学校,初中三年辍学率累计最高的可达到40%左右,一般初中学校年辍学率实际都在6—8%之间。
在偏远的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基本的教育的意识都没有建立起来,教育的信息化就更谈不上了。
电脑对于他们,仅仅看到了它的负面,认为信息化就是游戏、不务正业。
让他们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避之惟恐不及。
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促进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摘要: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题教师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进步,那么这种进步对教师1.问题的提出的专业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值得我们去深思。
关键词: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在西部农村地区学生的 2.研究背景辍学率和留级率依然较高,n 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农村教师的素质较低。
口忽视对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是历来农村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
几十年来,我们国家设立了不少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或农村教育研究所,也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
但是很遗憾,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我们很难找到能真正从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去研究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并从中探索出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途径与方法的论文(更缺乏这方面的专著)。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自身的成长外,还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条件。
在外在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许多研究者在校本教研、博客、教学反思等方面都做过一些研究,而基于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相对甚少,即课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及专业发展在哪些方面起到作用应该得到深入探讨。
本人跟随导师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宁夏大学携手开展的“宁夏海原县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并有幸与北京师范大学团队和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多种因素,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因素,是客观需要的,如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等;二是教师内在的因素,如教育信念、知识结构、能力素养、从业动机与态度、专业发展需要与意识等。
国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途径的研究主要从教师培养模式、途径两个角度进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教师培养模式和途径:国际上的六种教师培养范式[5]:知识范式、能力范式、情感范式、“建构论”范式、“批判论”范式、“反思论”范式。
这些模式侧重点从单一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逐渐到注重对教师情感、反思等方面的培养,体现了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的逐渐成熟,更加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培养。
明确任务,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我校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

明确任务,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我校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摘要:回顾我校五年来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并分析目前我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应从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的管理机制,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深化改革,明确任务,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的管理机制改革人文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015-02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我校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五个春秋。
五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导师的辛勤耕耘和管理部门、教学单位的共同努力,我校研究生教育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我校研究生教育经过五年的发展,已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基础扎实,在发展中起步,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快,培养类型不断丰富(1)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致力于打牢学科基础,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水平的优势学科,为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积极建设和不懈努力,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批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三个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开展研究生教育是我校学科建设发展、办学层次提高的重要标志,是我校历史上的一个新起点,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我校研究生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五年中发展速度较快。
到目前为止,我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的二级学科由原来的3个增至22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个学科获准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了历史性的零的突破,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办学层次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增长,研究生培养类型不断丰富,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已由2007年的82人增至415人,生源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走进农村——“跨越式”新突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创新试验研

创 新 实验 中 的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 究 是 如 何 进 行 的 。 希 望 给 广 大 农 村 地 区一 些 启 示 。
究 和 调 研 报 告 无 疑 是 需 要 的 , 而 且 其 中 有 些 文 章 还 不 乏 真 知 灼 见 , 因 而 具 有 较 大 的 意 义 与 价 值 。 但 是 课 堂 教学 毕竟 是 农村 教育 的 主阵地 ( 是 除 远 程 教 育 也
1. 总 体 目标
通 过 自 主 创 新 的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 模 式 与 方 法 的
部 农 村 地 区全 面 推 广 成 功 的 农 村 教 学 改 革 经 验 。
本 期 专 题 以 此 次 研 讨 会 为 契 机 , 着 重 介 绍 了 农 村 地 区 如 何 借 助 农 远 工 程 环 境 与现 有 资 源 ,在 教 育 起 点 不公 平 的 情 况 下 尽 可 能 地 实 现 教 育 结 果 公 平 的 具 4  ̄ -
家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宏 观 背 景 下 进 行 的 。 “ 用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切 实 提 高 农 村 中 运 小 学 教 育 质 量 、 促 进 教 育 公 平 创 新 试 验 研 究 ” 是 由 此 衍 生 出 的 一 个 新 课 题 。 它 直 接 瞄 准 了 农 村 教 育 信 息 化 中 非 常 关 键 的 一 个 层 面 一 — 衣 远 工 程 建 设 中 的 教 育 运 用 。 多 年 来 , 课 题 在 农 村 中 小 学 的 开 展 取 得 了显 著 成 效 。 2 00 年 10月 下 旬 8 以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研 究 所 的 试 验 成 果 为 基 础 , 中 央 电 教 馆 在 河 北 省 丰 宁 县 召 开 全 国 “ 于 农 远 工 程 的 农 村 课 堂 教 学 研 究 现 场 研 讨 会 ” 向 广 大 中 西 基 ,
教育信息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158字
② 河北省丰宁试验区的全测统计
测试方法:采取高年级学生测试低年级学生的办法。具体做法 是由学校抽取被测试班级数量的高年级学生,然后让高年级学生先认 读课题组下发的1-12册的生字表(不加拼音),同时高年级教师在场, 帮助学生解决不认识的字。高年级学生培训过关之后,然后采用“一 对一”的办法测试低年级学生。最后由高年级学生统计出测试结果。
(农村学校,通用教材,一般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小学各学科)。
2、基础教育跨越式试验的发展概况
到目前为止,除了较早成立的广州市东山试验区、中山市试验区和 深圳市南山与福田试验区以外,北京、大连、厦门、保定、佛山等地 以及广州市的荔湾区、番禺区也先后成立了跨越式试验区,试验学校 数目从最初的1所发展到现在的164所。从2004年6月开始我们还在河
所谓“对比测试”是指,对试验班与非试验班学生就语文学科做
对比测试。这种测试涉及小学语文二、三年级试验班,并且要在同年级 抽取一个非试验班作为对比班。从2005年10月以来所做的几种对比测 试的总体情况看,不仅是那些生源和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取得了理想的试 验效果;连那些生源和办学条件较差、甚至很差学校也在跨越式试验中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除此以外,还有一大批较晚参加试验的学校 (如深圳市南山区的南山小学、广州市东山区的培正小学、中山市的博 文学校,以及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六一小学等等)也已取得显著成效,正 在接近或已经达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目前已进行的“对比测试”有以下两种:“语文综合能力的对比测试” 和“作文兴趣的对比测试” 。下面就是有关三种“对比测试”的统计数 据。
农林下路小学
二(4)班
47
46 39
85%
25
54%
14
30% 2137 2828
农民工子弟学校

谢谢各位专家、老师的聆听! 欢迎到我们农民工子弟学校指导!
(一)参与总课题组的集中培训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 基础。
(二) 全员全程参与课题指导组的教学策略的辅导 与讲座和课例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专业引领。
(三) 建立和强化自学反思的学习机制,
形成学习、研究、实践的有机结合。
加强课题研究的领导为研究提供有力的组织和领 导保证
雨竹学校跨越式课题行动研究小组 组 长: 执行校长 副组长: 教导主任
北京市昌平区雨竹学校创建于2001年。学校位于昌平区马池口 镇白浮村。是一所专门招收进城务工子女基础教育阶段的全日 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64平方名。现 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数638人。教职工总数40人,专任教师 28人。
雨竹学校从2010年9月开始参加北京师
范大学何克抗、余泉胜教授主持的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实验研究》的 科研课题。课题研究从一、二、三、 三个年级的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介入 的。有十三名教师参与了课题实验。 课题实验覆盖学生数326人。到目前为 止共进行了两个学期的研究。
质的跨越式发展 6、每个教师有一个教学反思本,加强教师的自我反
思能力,促专业素质的
发展和快速的提高 2. 跨越式的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健康 成长。 3. 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人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依然任重道远。 行动研究小组要充满活力,积极推进我们得校本教
打工子弟学校做课题的困难
•教师自身素质、科研意识差、自我 提高发展意识淡薄 •工资待遇低 •教师课时多,工作压力大 •流动性问题,孩子们的基础较薄弱 与•硬公件办环学境校来制比约,我们的确差很多;
专家引领 群策群力——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第七届全国研讨会”

— —
摘编 自 江苏省常州市教 育局副局长沈梅 在开幕式上
根, 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 力, 对学院和研 究所的工作具有着非常
重要的意义。 据新出台的《 根 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
的致 辞
★余胜泉: 深人一线、 追随者众多的跨越式课题对高校、 中小学的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件 作品获得 一等奖。
地 的8个单位,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席会议 的领 导有常州 6 20 出
市 教育局 副局 长沈梅 , 北京 师范大 学教 育技术 学院院长余胜 泉、 教育 装备 中心主任俞 听放 , 平基 金会秘 书长伍松 、 心 一心
教 育咨询 中 心总干事沈世德 ; 席会议 的学术专家有北京 师范 出
大学 现代教育 技术研 究所所长、 博士 生导 师、 东北师范大学 终 身教授何 克抗, 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 究所余胜 泉、 北 吴 娟、 马宁、 陈玲等。 出席此次会议的各地 区带队领 导和专家有北 京师范 大学教 育技术学 院庄秀丽 、 李葆 萍, 中国信 息技术 教
基础 教 育跨 越 式发 展创 新 试验 第七 届 全国 研讨 会
架” ②新时代呼唤新的能力结构: 。 关键词舒一 发展技术时代
' 大辩论的述评》 北京师 范大学 现代教育 技术研究 所所 长何克抗 教授主
要从四个方 面对 这 场大辩 论的内容进 行了介绍: ①大辩 论的 背景; ②大辩论的基本内 ; 容 ③大辩 论提 供的有益借鉴 ; ④大辩 论取得的共识与存在的缺陷。 概 括起 来, 次大辩 论虽然 涉及 的问题 很多, 归纳起 本 但 来是 四 方面, 学习的定义 与内涵”学 习是什 么)“ 个 即“ ( ;知识的 类 型与内容 ”要学 习到 (
在跨越式课题研究中成长

在跨越式课题研究中成长作者:刘海新胡源勇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11期2004年4月微软公司“携手助学”项目启动后学校获赠了一间计算机教室和一间多媒体教室。
如何尽可能地缩小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数字鸿沟,如何让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得以充分的应用,让农村孩子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益处,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同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的到来切实解决了这一问题,即我校申请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试验校。
历经四年的时间,在跨越式试验教学的路上有困惑、有迷惘,但更多的是成长和收获。
一、学习是跨越的“翼翅”一个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寻求自我超越的平台,而学习就是跨越的翼翅。
2004年7月,我参与课题试验,从什么叫跨越式课题,跨越什么,到课堂教学设计、实践,从一无所知道一知半解,再到逐步深入理解,都离不开对课题理论的学习与教学的实践。
二、对话是突破的“助力”与专家的平等对话,从“无我”到“有我”。
令我真实感受到成长与专家的引领密不可分。
我向专家学习主要历经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模仿、积累、贮存,接受来自权威传递的经验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第二阶段是思考、探究、创造、发现并解决我学习中、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与专家对话,对于突破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有清晰、辩证的认识。
前者是“无我”阶段,后者是“有我”阶段。
三、合作是发展的“根基”一个善于学习、潜心研究的团体是专业成长良好的外部环境。
自己很幸运,得到了专家的引领,这种机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碰上的。
但更幸运的是在“跨越式”课题试验指导教师的带动下,学校课题试验小组凝聚成为一个有目标、有能力、有合作精神的团队。
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在业务上各有千秋。
现在大家对工作都充满了热情,只要有机会在一起就会聊课堂、谈教学、说理论、讲整合。
一堂课成功了会让大家兴奋不已,分享经验和喜悦;一堂课失败了除了安慰,更多的是出点子、想办法。
虽然课题指导是一月一次,感觉却是所在的团队天天都在教研活动。
参加一年级语文”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实验工作回顾

参加一年级语文“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实验回顾白杨坝小学刘虎清2011年秋季,我校和本县其他10所小学一起,启动了“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试验工作。
我成为一年级语文实验教师。
由于没有参加宁夏实验工作体验式培训,在县城培训时如坠五里雾中。
回来后查阅观看课题组提供的资料,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工作中,由于充满了对这个新事物的好奇,积极性得到空前发挥。
积极参加培训,积极进行新课程设计。
艰难而又不倦的进行课件制作,经历了焦虑、紧张,困惑与稍有进步的喜悦。
也在起步时得到县教研室老师们的赞许。
现在回顾这段经历,既有喜悦和不多的成就感,也有因徘徊和彷徨带来的遗憾。
尽管教研室的老师和课题组的专家在跟进反馈和指导,尽管在进行不停地培训,并为了资源共享,为了减轻教师负担,还实行了集体备课,但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不足与观念上的落后,依然制约了个人发展与教学成果。
作为值得继承与发扬的心得有以下几点:一、正确的人生观与积极的工作态度永远决定着个人工作质量与方向,也决定着你能在此路能走多远;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保证完成任务、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三、虚心求教和不满足于现状的热情是保证你继续前进的动力。
令人遗憾的还是形式与内容、创新与继承的把握:一、注重了模式的把握,忽略了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检测、复习、反馈和课外辅导等手段,导致了教师讲起来好像表达流畅,环节完整,而实际效益不高的情况;二、个人疲沓和散漫的作风不仅影响了个人工作技能的提高,也影响了课堂管理质量的提高,松散的内核导致了整体效益的下滑;三、原本就不扎实的基本功,显示出“先天性”不足,影响了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益的双重提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
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谁吃老本谁落伍,更何况我无老本可吃,除了不断学习,自我超越,除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我别无去处。
我相信,保持自己单纯的心理,怀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灵,一定会如鱼得水,不断进步!2012年12月24日。
(完整word版)项目成果简介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项目成果简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一、项目简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是中央电教馆、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也是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项目,本项目运用创新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与方法,通过面授、听课、评课、个别指导、网上授课、网上讨论、检查评估以及组织校际、跨区和全国性交流与研讨等多种方式,确保实验学校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大幅度提升.试验研究的具体目标是: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要使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或接近大城市中心区一类学校(即优秀学校)的水平,用城区一类学校的试卷考核试验班学生,在成绩上争取达到无显著差异。
不同学科的具体要求如下面所示.(1)语文:通过两年左右时间,使上完小学二年级的农村儿童“能读会写”——能认读2500以上常用汉字,能阅读青少年通俗读物,并能用电脑打写出300字以上(或用手写出150字以上)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
对已完成某个年级学习的农村儿童来说,其识字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要达到城区一类学校同年级学生的水平.(2)英语:使农村学生在词汇量、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在小学阶段要掌握2000左右英语单词,初步掌握听说读写能力.对已完成某个年级学习的农村儿童来说,其词汇量、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要达到城区一类学校同年级学生的水平。
(3)中小学其他学科: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达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较大幅度提升,这种提升可以从达到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的深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等三方面来衡量.“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业已取得较丰硕成果.该项目于2006年6月18日由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项目的鉴定,并认为这是一项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
以课题带动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北京市昌平区跨越式课题中期总结

1成立前 期—— 调研 阶段 .
20 0 3年 6月 至 8月 . 开 展 试 验 前 . 行 了 两 次 调 在 进 研 , 终 确 立 了 二 毛 学 校 、 关 小 学 、 南 中 心 小 学 三 所 最 城 城
小 学作 为我 区首批 进 行跨 越式课 题 的试验 校 。
昌平 区是北 京市 的郊 区 , 2 0 从 0 2年开 始在 教育 信息
候 , 们要 仔细 鉴别 与甄 选 。西方 的先进 经 验要借 鉴 , 我 但 未必 拿来 就能 用 . 就需 要 我们 实 事 求是 地结 合 我 国 的 这 实际 情 况 , 大限 度 地 发挥 我 们 的优 势 . 索适 合 我 国 最 探
得 了显著效 果 .能 够让普 通学 校的 教学 质量 达到甚 至超 过一些 传统 名校 的教学水平 .形 成 了解决 信息 技术 与课 程深层 次整 合和实 现教育 质量跨 越 的一套 本 土的完 整理 论 与方 法 . 从而 真正实 现 了教育信 息化 的 “ 大投 入有 大产
出 、 投 资 有 高 效 益 ” 目标 。 该 项 目通 过 各 种 类 型 学 校 高 的
的基础 教育信 息化 的科 学有 效发 展之 路 。日
参 考 文 献 【】Kae Mc ia up, agrtHo e n l n 1 i t M Un C l M rae n ya d El e
验 教 师在 理 解 、 会跨 越 式 理 念 的基 础 上 , 照跨 越 式 领 按 的基 本模 式 完 成 “ 模仿 、 照 、 新 ” 步 曲 . 改 创 三 应该 说 听 、
●一 ● ● ,● ● ● 一’ 一 一 , ● ● 寞一_ 一●一 ●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 .● 一 ● ● ● ●
跨越式课题研究年度总结[1]
![跨越式课题研究年度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6334e23e52d380eb62946d8e.png)
跨越式课题研究年度总结[1]北京昌平雨竹学校昌平区马池口镇白浮村,学校是以招收进城务工的子女为招生对象的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数638人,教职工总数40人,专任教师28人。
雨竹学校从20XX年9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余泉胜教授主持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验研究》的科研课题。
主要是从一、二、三、三个基础年级的语文和英语两个学科介入;共有13名教师参与了课题实验。
课题实验覆盖学生人数为326名。
从20XX年参加课题实现到现在课题研究历经了两个学期。
在课题的研究中,实验教师从一个未知的世界走入了跨越式富有魅力的课堂成长了自己,发展了自己。
实验班的学生的语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初步显现。
现将我们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和在研究中收获的体会总结如下:一、创造有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机制,为课题实验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验研究》的课题是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高耗和低效的现状所提出来的一个研究课题。
是一项课堂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不仅是教学技术和效能的变革,也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一次创新。
所以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方向的正确。
课题实验的理论支撑是必要的条件。
所以在整个实验中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实际。
创建有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的机制。
使课题的研究始终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用先进的的理论为课题的研究导航。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全体实验教师参与总课题组的培训,对跨越式的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0XX年暑假,跨越式课题研究开题之前,我们组织了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参加了总课题组组织的关于课题的有关理论和实施策略的培训。
在集中培训中实验教师比较系统的聆听了何克抗、余泉胜等课题主持人和专家组的理论培训和语文英语学科教学实验策略的辅导。
通过集中系统的培训,我们初步的了解了《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创造性思维理论、等有关课题实验研究的理论、理念和大输入大输出的有关理念和策略。
有效实施“跨越式”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有效实施“跨越式”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跨越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由经济学家理查德·伍德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将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跨越式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尝试和探索。
要想有效实施跨越式教学模式,就需要制定科学的策略和方案,全面考虑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因素,使教学模式的实施得到最大的效果。
本文将从教师培训、教学资源整合、学生因材施教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实施跨越式教学模式。
一、教师培训教师是跨越式教学模式的主要执行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直接影响到跨越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教师培训是实施跨越式教学模式的关键。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跨学科知识培训,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关联,提高他们的跨学科整合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跨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进行培训,分享跨学科教学的经验和案例,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跨学科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团队,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二、教学资源整合跨越式教学模式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能够进行整合和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
在实施跨越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整合和共享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
学校可以建立跨学科教研组织,定期举行各学科教师的授课研讨会和经验分享会,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学校可以建立跨学科教学资源库,将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上传,供教师和学生自由获取和利用。
学校还可以引进跨学科教学软件和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和教学设计,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支持。
通过这些策略,学校可以有效整合和共享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为跨越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小学语文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大家知道,语文低年级段教学模式是指既要通过示范朗读、 阅读指导、启发思考、提问点拨、释疑解难、组织活动等方法策 略的运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通过自主扩展阅读、小组 讨论、协作交流、打写或手写短文等方法策略的运用充分体现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模式”,简称 “双主模式”。 双主教学模式的实施要领是:前 20 分钟左右由教师发挥 主导作用为主,以基本完成课标要求;后 20 分钟左右主要通过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深化课标要求(包括10分钟左右的扩 展阅读和包括10分钟左右的打写或手写;小组或邻座的讨论交流 则可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当插入到扩读与写作这两个环节之间)。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课题
2007年会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007年7月
跨越式试验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一.小学语文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1、语文跨越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2、小语中、高年级段跨越式教学模式探索
二.小学英语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1、英语跨越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2、英语中、高年级段跨越式教学模式探索
一.小学语文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1)识字教学的跨越式目标完成不好
第一个重点是,在“形、音、义”等三个方面的教学要求中,重点 要抓“形”。 按照“儿童思维发展新论”,5~6岁的学龄前儿童已掌握口头词汇 3500多个(即对这3500多个词汇的“音”、“义”均已基本掌握),汉 语中的几百种句型(包括比较复杂的各种疑问句)也都能够理解并能够 运用。因此,尽管每节课都有12~13个生字要教,但是真正需要教师讲 解 “音、义”(或通过组词、造句帮助理解其“音、义”)的字只有 一、两个或两、三个(一般是多音字、多义字、形近字、疑难字)例如: 高兴的“兴”与兴奋的“兴”、行动的“行”与银行的“行”——属多 音、多义字;夭与天——属形近字;舆论的“舆”——笔划多(共14笔) 且难写难记,属疑难字。只有这几类字需要着重讲解一下,其他的普通 字、常用字只需用规范的读音带读两、三遍,使学生们会认、会读就可 以了。 用这种方法通常只需5~6分钟就可完成12~13个二会字的识字教学, 而能留下14~15分钟给“字形”部分的教学。那么,在这剩下的14~15 分钟内,教学时间又该如何分配呢?——要抓第二个重点。
一.小学语文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2)朗读指导环节的处理不当
重视“朗读指导”无疑是对的,但并非朗读的次数愈多、朗读的时 间愈多,效果就愈好。事实上,在上述十种有关朗读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中,真正比较有效的方法策略是以下三种:示范朗读(由教师示范或课 件示范均可)、学生自已朗读、选个别学生朗读并由教师或其他学生作 点评;而且这三种方法策略的运用最好也按照这里给出的顺序,即先作 示范朗读,接着让学生自已朗读,然后才选个别学生朗读并作点评。这 样做,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一般不会超时),而效果很明显。 其实,在上述十种有关朗读训练的方法与策略中,所有集体性朗读 (如小组朗读、男声朗读、女声朗读、全班朗读)效果都是不佳的(集 体性朗读,声音乱哄哄,根本听不清朗读是否得法,是否符合朗读的要 求);开火车朗读也不宜提倡,因为一人读一句,不能完整地理解上下 文的意思,更不能深入地去领会整个段落的内涵,又怎么可能通过这种 朗读准确、全面地表达出课文中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呢?可见, “朗读指导”要想真正取得成效,并不在乎所花时间的多少,而在乎朗 读指导是否得法。
一.小学语文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1、语文跨越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3)重、难点的分析把握不准
为了把握重点、难点必须先分析教学目标。以三年级上学期的课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表面看,这篇课文比较长,似乎要花较多 时间;但是若能抓住重点、难点,其实这篇课文并不需要化费太多时间 即可深入达成课标的要求。 本课教学目标——包含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在同时存在情感与认 知目标的情况下,情感目标因涉及如何做人的大问题,所以和认知目标 相比必然是重点)。 情感目标——通过对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的生动描绘培 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操。 认知目标——认识并掌握生字、词,了解篇章结构特点 和本课记叙文的写法特点。 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这篇课文的三个方面的认知目标(有关的生字 词特点、篇章结构特点、记叙文写法特点、)
一.小学语文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1、语文跨越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3)重、难点的分析把握不准
生字词特点:本课的生字词虽多(如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琳 琅满目、懒洋洋、蠕动……)但真正难以理解的却只有几个(瑰丽— —指色彩鲜艳、亮丽;琳琅满目——众多五光十色的各种物品展示在 眼前;蠕动——不靠手脚而靠身体的不断伸缩来移动)。 篇章结构特点:“总—分—总”; 记叙文写法特点:不是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经过、结果来描述,而是抓住本文描述对象的特点,分“海面、 海底、海滩、海岛”等四个层次展开叙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课重点是上述情感目标(主要靠教师的 朗读、讲解和学生的自主扩展阅读解决;本课难点是几个疑难词语的 解释(瑰丽、琳琅满目、蠕动)。显然,若能抓住上述重点、难点, 尽管本课篇幅较长,只用20分钟左右基本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应 不会有任何困难。
(1)识字教学的跨越式目标完成不好
识字教学的跨越式目标之所以完成不好,老师们的主要反映是时间 不够——在20分钟内难以完成课标的基本要求,因而往往要挤占扩展阅读 和手写或打写的时间。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太少甚至没有, 跨越式的识字教学课被上成传统的识字教学课。 从表面上看,识字课的教学目标包括:要学会12~13个生字(能认 能读),其中5~6个还要会写。可见,识字课教学目标涉及生字的“形、 音、义”等三个方面。如果对这十多个生字的每一个都按“形、音、义” 等三个方面逐个进行讲解(其中涉及字形的书写部分,还要安排适当时间 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显然, 20分钟左右是不够的,但是,如果能够抓 住以下两个重点来进行识字教学,那么,就不仅不会感到时间紧迫,而 且还能游轫有余。
一.小学语文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1、语文跨越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经过多年的跨越式试验研究,绝大多数试验校的试验教师都对小学语 文低年级段的跨越式教学理念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对上述跨越式教学模式 的实施也有较熟练的掌握。但是也有少数试验教师(特别是参加试验时间 还不长的试验教师)对跨越式教学理念的认识、理解还较肤浅,对跨越式 教学模式的实施还达不到要求。这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扩展阅读环节的实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① 扩读时间安排不够——往往只有5~6分钟(甚至4~5分钟),
(4)扩展阅读环节的实施不到位
为了改变扩展阅读环节实施不到位的状况,除了要从上述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 以改进以外,更关键的是要从思想上提高对“扩展阅读”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思 想认识真正提高了,教师才会自觉地去贯彻实施,才不会总是停留在机械模仿阶段, 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一.小学语文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1、语文跨越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2)朗读指导环节的处理不当
朗读对于课文的整体感知、对关键词语及句子的理解、对作者所要表达 情感的领会乃至对课文内涵的深入把握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涉及 诗歌、散文或感情色彩比较丰富的段落篇章,就更是如此。所以 “朗读 指导”(让学生学会正确地朗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朗读”如此重要,语文教师历来重视“朗读指导”,并且创造出 多种朗读训练的方法与策略,如:自已朗读、小组朗读、男声朗读、女声 朗读、全班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课件示范朗读、开火车朗读、角色扮演 朗读、选个别学生朗读并作点评……等等。因为语文教师普遍重视“朗读 指导”环节,加上朗读训练的方法与策略较多,每种方法、策略只要用上 一遍,一、二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所以“朗读指导”环节往往容易超时。
(1)识字教学的跨越式目标完成不好 (2)朗读指导环节的处理不当 (3)重、难点的分析把握不准 (4)扩展阅读环节的实施不到位 (5)写作环节的贯彻实施不理想
下面我们就对这五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并从中找出改进的办法。
一.小学语文学科跨越式试验研究
1、语文跨越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小学语文低年级段的教学主要涉及“方面。目前问题出现较多的是“识字 教学”和“朗读指导”,所以下面先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扩展阅读”重要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 通过大量扩展阅读可以轻松地大量识字(因为阅读材料有情节、
1、语文跨越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5)写作环节的贯彻实施不理想
写作环节的贯彻实施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① 打写(或手写)时间安排不够——往往只有5~6分钟(甚至
有故事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上下文、有场景、有逻辑关联, 容易激发联想和想象,便于形成联想记忆,从而消除了繁重的机械记忆负担, 既有利于认识生字,也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汉字)。 ② 通过大量阅读既可认识字形、字音(一年级的扩展阅读材料都加注汉 语拼音)又可了解字词运用的语言环境,从而能全面掌握每个字词的形、 音、义(而不是像注音识字那样,只认识字音、字形,而不一定懂字义,从 而造成对大量同音字或形近字的混淆,更不晓得如何用学过的汉字来造句和 写文章)。 ③ 大量扩展阅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精心搜集的大量扩展阅读材料,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诗词精品和中 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最美好最高尚的思想情操,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 晶。通过每节课都进行这样内容丰富的扩展阅读,可以养成学生喜爱课外阅 读的好习惯,从而使学生从小就受到人类优秀文明的熏陶,就得到优质精神 食粮的滋养,这无疑对提高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语文跨越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4)扩展阅读环节的实施不到位
离8~10分钟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② 扩读内容未作调整——只是简单地把资源库中与本篇课文有关 的材料一一罗列出来,而没有根据每篇扩读材料与本篇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的相关性大小来安排其呈现顺序;结果就使相关性最强、最有效、最重要 的材料没有被阅读,从而影响扩展阅读效果。 ③ 扩读过程缺少关注——在学生开展扩展阅读的8~10分钟内, 有些教师无所事事,缺少对学生的关注与指导,认为既然是自主学习、自 主探究的时间,教师就无需过问。事实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并不是矛盾的,二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在扩展阅读环节也是如 此。为了取得最佳的扩读效果,教师不是无事可做,而是要进行全堂巡视; 并注意抓两头,即要特别关注阅读较快和阅读较慢的两类学生。对于阅读 较快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口头表扬或给小红旗予以鼓励);对 于阅读较慢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也要给予 充分的肯定与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