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防治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宋光耀,E m a i l :s g u a n g ya o 2@163.c o m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防治任路平,宋光耀(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 要: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㊂由于大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对大血管病变的防治必须注重危险因素的全面干预㊂本文针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糖㊁血脂㊁血压及抗血小板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㊂关键词:糖尿病,2型;并发症;血管;干预中图分类号:R 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6)09-0949-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6.09.006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t y p e 2d i a b e t e sm a c r o v a s c u l a r c o m pl i c a t i o n s R e nL u p i n g ,S o n g G u a n g ya o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H eb e iG e n e r a lH o s p i t a l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S o n g G u a n g y a o ,E m a i l :s g u a n g ya o 2@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M a c r o v a s c u l a r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d i ab e t e sa r ei m p o r t a n tc a u s e sf o rd i s a b l i t y a n d de a t h o ft y pe2d i a b e t e s p a t i e n t s ,t h u s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 m a c r o v a s c u l a r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a r ev e r y m e a n i n g f u l i nt y pe2d i a b e t e s .B e c a u s e o ft h e c o m p l i c a t e d p a t h o g e n i c m e c h a n i s m s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sh o u l d b e e m ph a s i z e d i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m a c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T h e p r e s e n t r e v i e wf o c u s e so n t h e a d v a n c e s i n m a n a g e m e n t o ft h e m a i nr i s kf a c t o r so f m a c r o v a s c u l a r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i nt y p e2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i n c l u d i n g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l i p i d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a n da n t i p l a t e l e t t h e r a p y.K E Y W O R D S :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t y p e 2;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m a c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t r a t e gy宋光耀,医学博士㊁主任医师㊁教授㊁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学者㊂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河北省内分泌代谢病诊疗中心主任;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学科主任;河北省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所长㊂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㊁河北省高端人才㊁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㊂现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糖尿病防治协会会长,河北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委,河北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主任㊂‘中华内分泌代谢病杂志“㊁‘中华糖尿病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㊂作为第一主研人获省部级成果10项,其中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主持4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5项河北省自然基金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课题3项,河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项㊂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S C I 收录论文23篇,出版专著6部㊂已培养毕业博士㊁硕士研究生100名㊂ 大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最为普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㊂糖尿病大血管病主要指糖尿病导致或合并的冠心病㊁脑血管病及外周血管病,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内皮功能紊乱的发生发展[1]㊂本文就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糖㊁血脂㊁血压及抗血小板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㊂1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2]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这与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明显加速且范围广的特点相符合㊂经统计,50%~80%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并发症;约7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心脏病风险增加2~4倍,卒中险增加2~4倍;而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疾病风险增加3~5倍㊂而冠心病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㊂高血糖㊁血脂异常㊁高血压㊁肥胖㊁高尿酸血症㊁微量白蛋白尿等为心血管的危险因素㊂这些因素与糖尿病密切相连㊂只有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才能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及其病死率㊂目前,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为大血管并发症防治的主要策略,包括戒烟等健康的生活方式㊁血压控制㊁血脂管理及某些㊃949㊃‘临床荟萃“ 2016年9月5日第31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S e pt e m b e r 5,2016,V o l 31,N o .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情况下抗血小板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所有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方案应同时进行㊂2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2.1血糖控制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地位变迁在众多危险因素中,血糖控制曾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重中之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糖与心血管病变有密切的相关性㊂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 K P D S)的亚组分析中,糖尿病肥胖亚组用盐酸二甲双胍者心血管病变明显减少;同时,在U K P D S和D C C T的后续随访研究中可见原先强化降糖组的心血管病变有减少[3-5],有些研究还显示餐后高血糖或血糖波动与心血管病变有更密切的相关性[6]㊂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病理生理中高血糖也有一定的参与度㊂然而,近年的临床试验表明仅强化降糖治疗难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必须结合降压和调脂等综合干预措施㊂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尽管强化降糖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益处已被包括U K P D S在内的多个大型循证医学试验证实,但其对大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方面的益处却始终未得到明确结论㊂最近的一系列临床试验,如A C C O R D㊁V A D T㊁A D V A N C E研究并没有证实长期强化血糖控制能显著减少大血管事件,结果甚至与预期相反[7-9]㊂因此,良好地控制血糖是防治大血管病变的基础,但并不能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事件率下降,目前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策略主张除血糖控制外,必须结合调脂和降压等综合干预措施㊂2.2血糖控制目标我国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和201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更新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均把糖化血红蛋白(H b A1c)一般目标定为7%,但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10]㊂对低血糖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较低㊁病程短㊁预期寿命长㊁无严重共患疾病㊁无血管并发症㊁治疗态度积极及医疗资源充分等的患者可进行严格控制㊂反之,建议采取较宽松的控糖目标㊂2.3降糖药物研究进展除磺脲类㊁双胍类㊁格列奈类㊁P P A R-r受体激动剂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外,近年来的新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G L P-1)激动剂㊁二肽激肽酶Ⅳ(D P P-4)抑制剂及S G L T-2抑制剂也逐渐被应用㊂研究者针对这些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进行了多项新型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安全性的大型临床试验㊂D P P-4抑制剂沙格列汀的S A V O R研究[11]㊁阿格列汀的E X AM I N E研究[12]㊁西格列汀的心血管终点研究(T E C O S)[13],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 L P-1)激动剂利司那肽(l i x i s e n a t i d e)的E L I X A研究[14],这些研究证明了这些药物在高危心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长期治疗的心血管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为非劣效性㊂L E A D E R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使用利拉鲁肽的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15]㊂关于钠葡萄糖协同转蛋白2 (S G L T-2)抑制剂的E M P A-E G O U T C OM E临床研究获得了良好的结果[16],显示使用S G L T-2抑制剂组除降低血糖㊁改善糖毒性外,还可减轻体质量㊁降低血压㊁降低血尿酸水平和白蛋白尿,可能的机制之一是S G L T-2抑制剂具有轻度利尿作用,改善水钠潴留,至于S G L T-2抑制剂是否具有类效应,我们需等待其他S G L T-2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结果㊂32型糖尿病的血脂控制3.1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的特点糖尿病与血脂异常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脂代谢异常既影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原发病理生理过程,又是其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㊂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发生率很高,可存在多种血脂异常,其紊乱涉及多个因素和多种机制㊂其脂代谢异常特点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 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 L D L-C)升高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C)降低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C)正常或轻度升高㊁氧化型L D L-C 增加㊁血游离脂肪酸的升高㊁餐后血脂升高㊂研究表明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脂类情况可以减少总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7]㊂3.2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目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调脂治疗能显著减少其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㊂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L D L-C㊂国际多个指南包括心血管㊁内分泌相关指南均支持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脂㊂我国2013版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对血脂的控制目标进行了更新,其中T G控制目标为<1.5mm o l/L(2010年版为<1.7mm o l/L);合并心血管病时,L D L-C控制目标为<1.8mm o l/L(2010年版为<2.07mm o l/L 或较基线降低30%~40%);未合并心血管病,但是年龄>40岁并有ȡ1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者,L D L-C 控制目标为<2.6mm o l/L(2010年版为<2.5 mm o l/L)㊂2016美国糖尿病协会(A D A)更新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针对他汀治疗突破L D L-C目标值限制㊂指南建议所有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 S C V D)患者均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予以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㊂无A S C V D危险因素的㊃059㊃‘临床荟萃“2016年9月5日第31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5,2016,V o l31,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予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伴其他A S C V D危险因素的40~75岁的糖尿病患者可采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无其他危险因素的>75岁的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予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伴其他A S C V D危险因素的>75岁的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予以中等强度或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㊂3.3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的治疗生活方式是维持健康的血脂水平和控制血脂紊乱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减少饱和脂肪㊁反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增加n-3脂肪酸㊁黏性纤维㊁植物固醇/甾醇的摄人;减轻体质量(如有指征);增加体力活动㊂调脂药包括他汀类㊁贝特类㊁依折麦布㊁烟酸等药物㊂根据现有研究证据,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中他汀类药物依然处于核心地位,应将其作为调脂治疗以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首选药物㊂许多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可以改善心血管结局㊂贝特类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可适度减少血浆L D L-C和提高H D L-C㊂在退伍军人H D L-C干预试验中,贝特类对脂质影响的益处得到了证实㊂依折麦布是一种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通过与小肠壁上的特异转运蛋白N P C1L1结合,强效抑制小肠胆固醇和植物甾醇的吸收,可显著降低患者L D L-C,升高H D L-C,轻度降低T G㊂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有良好的药物协同效应,可避免大剂量他汀潜在的不良反应㊂如果患者在单用最佳剂量他汀类治疗的情况下没有达标,依哲麦布联合他汀类可以是一种合理的治疗㊂依折麦布在心血管疾病的获益在最近的I M P R O V E-I T研究中已经证实[18]㊂42型糖尿病的血压控制4.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流行病学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流行状况与糖尿病类型㊁年龄㊁是否肥胖以及人种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为30%~80%㊂高血压可出现在2型糖尿病发生之前㊂高血压与心血管病变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并存使心血管病㊁卒中㊁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㊂而高血压的控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风险㊂降压的效益已获充分肯定㊂U K P D S和A D V A N C E研究证明了高血压控制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益处㊂每下降10mmH g(1mmH g= 0.133k P a),大血管病变发生率和死亡风险下降35%㊂HO T研究中随机分为降压达舒张压ɤ90㊁85或80mmH g,3组间心血管病危险的降低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舒张压ɤ80mmH g组的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病危险明显降低[19]㊂同时,80%的高血压患者均合并有肥胖或糖脂代谢紊乱,因此降压对大血管事件的影响,最终还取决其他代谢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情况㊂4.2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及治疗在2005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2007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合并糖尿病的病人的血压控制目标至130/80mmH g以下㊂然而随着新临床研究结果的出现,国内外指南的目标值均发生了改变,2013年中国糖尿病指南中认为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同其他人群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控制目标应该<140mmH g,舒张压应控制在<80 mmH g㊂在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J N C8)及2016美国A D 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均指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控制目标<140mmH g,舒张压目标<90mmH g;较低的目标,如收缩压<130mmH g和舒张压<80mmH g,如果不增加治疗负担,可能适合部分患者㊂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健康教育㊁合理饮食㊁规律运动㊁戒烟限盐㊁控制体质量㊁限制饮酒㊁心理平衡等㊂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如果超过120/80mmH g即应开始生活方式的干预以减低血压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㊂血压ȡ140/80mmH g者可考虑开始降压治疗㊂糖尿病患者收缩压ȡ160mmH g时必须启动降压治疗㊂降压药物选择时应综合考虑疗效㊁心肾保护作用㊁安全性和依从性以及对代谢的影响等因素㊂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与血压控制本身相关㊂五大类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 C E I)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 R B)㊁钙拮抗剂㊁利尿剂㊁β受体阻滞剂等均可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但是A C E I或A R B为首选药物㊂为使血压控制达标,常需联用多种药物㊂联合用药推荐以A C E I或A R B为基础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可以联合使用钙拮抗剂㊁吲哒帕胺类药物㊁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小剂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㊂52型糖尿病的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㊂糖尿病患者的高凝状态是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对临床试验的M e t a分析和多项临床试验证明,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包括卒中㊁心肌梗死在内的心脑血管事件[20]㊂目前,临床证据支持阿司匹林用于糖尿病人群㊃159㊃‘临床荟萃“2016年9月5日第31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5,2016,V o l31,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心血管病变的二级预防,以及对有心血管病变高风险的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病变的一级预防㊂2013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应使用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具有高危心血管风险的大部分50岁以上男性和60岁以上女性应服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有心血管疾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使用阿司匹林㊂2016年美国A D A更新的糖尿病诊疗指南中根据女性患者在A S C V D发病风险的新证据,建议将女性>60岁服用阿司匹林,改为ȡ50岁,并建议年龄<50岁但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抗血小板治疗㊂氯吡格雷可作为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患者的替代治疗,亦被证实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㊂综上所述,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任重而道远㊂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多重的致病因素,单纯降糖治疗并不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必须结合调脂㊁降压㊁抗血小板等综合防治措施㊂要有效防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应注重危险因素的全面控制及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㊂参考文献:[1] T a b i tC E,C h u n g W B,H a m b u r g NM,e ta l.E n d o t h e l i a ld y s f u n c t i o ni nd i a be t e s m e l l i t u s:m o l e c u l a r m e c h a n i s m sa n dc l i n i c a l i m p l i c a t i o n s[J].R e vE nd o c r Me t a b D i s o r d,2010,11(1):61-74.[2] W a g e n k n e c h t L E,D'A g o s t i n o R J,H a f f n e r S M,e t a l.I m p a i r e d g l u c o s e t o l e r a n c e,t y p e2d i a b e t e s,a n dc a r o t i d w a l lt h i c k n e s s:t h eI n s u l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S t u d y[J].D i a b e t e sC a r e,1998,21(11):1812-1818.[3]I n t e n s i v eb l o o d-g l u c o s e c o n t r o lw i t hs u l p h o n y l u r e a so r i n s u l i nc o m p a r ed w i t h c o n ve n t i o n a l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r i s k o f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t y p e2d i a be t e s(U K P D S33).U KP r o s p e c t i v eD i a b e t e s S t u d y(U K P D S)G r o u p[J].L a n c e t, 1998,352(9131):837-853.[4] G e n u t hS M,B a c k l u n d J Y,B a y l e s s M,e t a l.E f f e c t so f p r i o ri n t e n s i v ev e r s u sc o n v e n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a n dh i s t o r y o f g l y c e m i ao n c a r d i a c f u n c t i o n i n t y p e1d i a b e t e s i nt h eD C C T/E D I C[J].D i a b e t e s,2013,62(10):3561-3569.[5] H o l m a nR R,P a u l S K,B e t h e lMA,e t a l.10-y e a r f o l l o w-u p o fi n t e n s i v e g l u c o s e c o n t r o l i n t y p e2d i a b e t e s[J].NE n g l JM e d,2008,359(15):1577-1589.[6]陆菊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防治:路在何方[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8(3):129-131.[7] F e r r a r aA,M a n g i o n eC M,K i m C,e ta l.S e xd i s p a r i t i e s i nc o n t r o l a nd t re a t m e n t o fm o d if i a b l e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r i s kf a c t o r sa m o ng p a t i e n t s w i th di a b e t e s:T r a n s l a t i n g R e s e a r c hI n t oA c t i o n f o rD i a b e t e s(T R I A D)S t u d y[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08,31(1):69-74.[8]潘长玉.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治疗与预防心血管病的思考和策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5(1):1-4.[9]S a r e m i A,B a h n G D,R e a v e n P D.A L i n k B e t w e e nH y p o g l y c e m i a a n d P r o g r e s s i o n o f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i n t h eV e t e r a n sA f f a i r sD i a b e t e sT r i a l(V A D T)[J].D i a b e t e sC a r e, 2016,39(3):448-454.[10] C h a m b e r l a i n J J,R h i n e h a r tA S,S h a e f e rC J,e ta l.D i a g n o s i s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D i ab e t e s:S y n o p s i so f t h e2016A m e r ic a nD i a b e t e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so f M e d i c a lC a r ei n D i a b e t e s[J].A n n I n t e r n M e d,2016,164(8):542-552.[11]S c i r i c aB M,B h a t tD L,B r a u n w a l dE,e ta l.S a x a g l i p t i na n d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 o u t c o me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t y p e2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J].NE n g l JM e d,2013,369(14):1317-1326.[12] W h i t e W B,C a n n o n C P,H e l l e rS R,e ta l.A l o g l i p t i na f t e r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t y p e2d i ab e t e s[J].NE n g l JM e d,2013,369(14):1327-1335.[13] G r e e nJ B,B e t h e l MA,A r m s t r o n g P W,e t a l.E f f e c t o fs i t a g l i p t i no n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o u t c o m e s i n t y p e2d i a b e t e s[J].NE n g l JM e d,2015,373(3):232-242.[14] P f e f f e rMA,C l a g g e t t B,D i a zR,e t a l.L i x i s e n a t i d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 e2d i a b e t e s a n d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J].NE n g l JM e d,2015,373(23):2247-2257.[15] M a r s oS P,D a n i e l sG H,B r o w n-F r a n d s e nK,e t a l.L i r a g l u t i d ea n d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o u t c o m e s i nt y p e2d i ab e t e s[J].N E n g l JM e d,2016,375(4):311-322.[16] Z i n m a n B,W a n n e r C,L a c h i n J M,e t a l.E m p a g l i f l o z i n,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 o u t c o me s,a n dm o r t a l i t y i n t y p e2d i a b e t e s[J].NE n g l JM e d,2015,373(22):2117-2128.[17] G a e d e P,V e d e l P,L a r s e nN,e t a l.M u l t i f a c t o r i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a n d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 e2d i ab e t e s[J].NE n g l JM e d,2003,348(5):383-393.[18] C a n n o n C P,B l a z i n g MA,G i u g l i a n o R P,e ta l.E z e t i m i b ea d d e d t o s t a t i n t h e r a p y a f t e r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 e s[J].NE n g l JM e d,2015,372(25):2387-2397.[19] M a l l i o nJ M,B e n k r i t l y A,H a n s s o nL,e t a l.E f f e c t o f i n t e n s i v ea n t i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a n do f a s p i r i n i na l o wd o s e i nt h eh y p e r t e n s i v e.T h e HO T(H y p e r t e n s i o n O p t i m a lT r e a t m e n t)s t u d y[J].A r c h M a l C o e u rV a i s s,1999,92(8):1073-1078.[20] D eB e r a r d i s G,S a c c o M,S t r i p p o l iG F,e ta l.A s p i r i nf o rp r i m a r yp r e v e n t i o n o f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e v e n t si n p e o p l e w i t hd i a be t e s: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r a n d o m i s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 s[J].B M J,2009,339:b4531.收稿日期:2016-08-19编辑:武峪峰㊃259㊃‘临床荟萃“2016年9月5日第31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5,2016,V o l31,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c u s fh p re so ,DL C a d Ap B. o reo y e tn inL - o n
【 yw r s T e2da ee;ii t oi a n r li ; co ac lr ie e Ke o d 】 y i ts pdmea lm b oma t Marv sua sa p b L b s y d s
P S A 20 U — U 7 0全 自动 生化 分 析仪 测 定 。 A c采 用 高效 液 相 Hb l 色谱 分析法 测定 。
1 . 计 学 方 法 3统
运 用 S s 70统 计 软件 进 行统 计 分 析 . P S1. 符合 正 态分 布 资 料 的计量 资料 且方 差齐 者 以均数 ± 准差 (由 ) 示 , 方 标 表 用
a ec us f h p re so ,DL—C a d Ap B wee he sg i c n rs fcos o co a c lr ds ae g ,o re o y etn inL n o r t in f a t ik a tr f ma rv sua ie s .Co lso i ncu in: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与其慢性血管并发症关系的临床研究

化分析仪测定 。
1 统 计 学 分析 . 3 统 计 结果 以( ±s 示 。 数 资料用 X。 验 。 有 的统计学 ) 表 计 检 所
处理均使用 S S & 软件进行。参数间 P Sl O
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旨在探讨血脂异常与 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 l管并发症的关系 , 札 现分析报道如下 。
12 . 方 法
3 讨 论
Hb C可反映糖尿病患者测定前 2~ A1 3个月内m糖水平 , 本 研 究 中 2型糖 尿 病病 症患 者 F G与 H A C呈正 相关 ,可见 P b—
H A C是反映糖 尿病控制 的良好指标 之一… b1 。人体 内的 H A1 b C
比例取决于血糖 浓度 、粗糖与血红蛋 白的接触时 间和红细胞 的 存活时间。 血糖浓度越高 、 接触时间越长 , b 1 H A C的比例就越高。 M Gl等对死 于创伤 的年轻人尸体解剖发现 , 基化血红蛋 白 > ci l 糖 8者其冠 状动脉表面 的脂肪条纹更 多 , 损害 范围更 广 , 从而证实
[ 中图分类号] 57 [ R 8.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7—7 120 )18—2 6390 (09 1-40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 ,而 『脂异 常是致血管并 f 『 【
发 症 的 重 要 危 险 子 l 此 , 老 年 2型 D 患 者 应 在 控 制 血 1 l , 对 M 糖 的基 础 上 减 少脂 肪 的摄 人 及 进 行 调脂 治 疗 。本 文 选 取 2 0 0 4年 4月 ~ 0 8年 l 在 我 门诊 部 就 诊 后 在 兵 团 总 医 院 内分 泌 科 20 0月
・
临床 研 究 ・
29 4第7第1 0年 月 4 1 0 卷 期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e od ] t e2d btsm ltsvsua cmpi t nbodl i l e K yw rs y i e e i ;aclr o l a o ;l pd e l p a e lu ci o i v
L DL —C, n o —HDL —C a e alr k f cos f rmir n co v s u a o l a in f 2 adnn r s a t r co a d ma r a c lrc mp i t so DM , i L —C i t e i o tn l i o c o T whl HD e s h mp r t a
M o g la, 0 0 , n n oi 01 0 0 Chia
[ src] obet e T net a ecr l i e en vs l o pi t n n lo pdl e npt nswt Abtat jc v oivsgt t or ao b t e ac a cm l ai sadbodl i vl i aet i i i eh e tn w ur co i e s i h
Co rlt n b t e a c lrc mpia in n e e fbo d l i n p t n 、i y e2 da ee lt reai ewen v su a o l to sa d lv lo lo i d i a e t vt t p ib tsmel n o c p i s h i s
2型糖尿病是 老年人群 中最 为常见 的慢性疾 病之 1 9 9 9年 WH O提 出的糖 尿病 诊 断标 准 。糖尿 病 大血
一
,
随着我 国人 口老 年化程度越来越 严重 , 2型糖尿 病 管并 发症 诊 断标 准 为 】 ( ) 肢 动脉 病 变 : 间歇 :1下 有
脂肪因子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年2月 第8卷 第2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8, No.2, Feb 2022Abstract: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or diabetes patients. Adipokine greatly influencesthe prediabetes, diabetes,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nd many adipokines are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diabetic vascular lesions, the mechanism of which is complex and there are many controversies,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future, it is expected to develop targeted drug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and opening up a new fiel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by using adipokine as the targe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association of some common adipokines with diabetic angiopathy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preve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nd innovation of new theoretical research.Key words: adipokin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ic angiopathy; atherosclerosis脂肪因子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周 洁1,张玉冬2,刘 明21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山东 济南 250014摘要:在糖尿病诸多死亡原因中,血管并发症位居首位。
血脂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综述)

H Lc D - 既是 2 D 和胰 岛素抵抗 的脂代谢特 征 , 型 M 又是 2 D 型 M患者致冠心病的危 险因素 。李俊等 的 研究发现血 T G与 H L 2型 D D 是 M合并大血管病变 尤其 是急 性心 肌梗 死 的主 要危 险 因素 之一 【 i a 5 J s — 。N k nnL 等对 13 e 同 3 名新诊断 的 2型 D 患者及 14名 M 4 按年龄性别匹配的非 D M患者进行 了 l 的前 瞻 5年
维普资讯
中国城 乡企业卫生 20 年 1 07 0月第 5期( 总第 1 1 ) 2期
血脂 代谢 异常 与 2型糖 尿病 血 管并发症 的关系 (述 综 )
天津 市静 海县 卫生 防病站 (0 60 3 10 )刘绍英
关键词 : 2型糖尿病 ; 血脂异常 ; 管并发症 血
2 %的 2型 D 患 者 有高 甘 油 三 酯 ( G) 症 和低 高 0 M T 血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 D — )血 症 『 H LC 4 j ,高 T 和低 G
兰学者 Las[ ako] 9 等观察 了 8 例 l D 7 型 M与 2 4 2 6例 型D M脂代谢紊乱与周 围血管病变的关 系 ,结果 发
残 的主要因素 。C r o L等研究提示 , a mrM a i 多条代谢 途径( 包括血脂代谢 ) 的紊乱 与 D M血管并发症 的发
生 有 关圆 。为 了进 一 步认 识 2型糖 尿病 血 管 并 发症 , 本 文 结合 近 年 来 国 内外 有关 研 究 对 2型 D 血 脂 代 M
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影响

助 O1 。 l1  ̄]
[] 冯 天 华 , 3 赵长 霞 , 陈艳 萍 , . 见 配 血 不 合 原 因及 对 策 [ ] 实 用 等 常 J.
医技 杂志 , 0 1 1 ( ) 5 1 2 1 ,8 5 :1 .
2 0, 1 ): 7 - 3 3 01 7( 1 2 1 7 . 3 3
3 4 很 多 配 血 不 合 问题 是 由 于 疑 难 血 型 使 致 , 此 正 确 地 鉴 . 因 定 血 型 显 得 十 分 重 要 。 可 以 重 抽 标 本 , 换 血 型 鉴 定 试 剂 或 血 更 型 鉴 定 方 法 , 可 以 采 取 孵 育 , 用 凝 集 试 验 增 强 剂 , 长 反 应 还 使 延 时 间 , 涤 红 细 胞 , 加 吸 收放 散试 验 , 洗 增 唾液 中血 型 物 质 鉴 定 等
( PDW ) 总 胆 固醇 ( 、 TC) 三 酰 甘 油 ( 、 TG)、 密度 脂蛋 白胆 固 醇 ( 高 HDL— 、 密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 C) 低 LDL C) 载 脂 蛋 白一 ( o ) — 、 A1 Ap A1 、
栽 脂 蛋 白一 ( o ) C反 应 蛋 白 ( R )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 Al ) 平 , 与 6 B Ap B 、 C P 、 Hb c 水 并 O例 健 康 对 照 者 进 行 比 较 。 结 果 糖 尿 病 各 组 的
( 都 医科 大 学丰 台教 学 医院检 验科 , 首 北京 10 7 ) 0 O O
摘 要 : 的 了解 脂 代 谢 、 目 炎性 反 应 、 纤溶 功 能 变 化 对 糖 尿 病 并 发 冠 心 病 的 影 响 。 方 法 将 1 o例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分 为 合 2
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其患者易受到周围血管病变的影响。
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指因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全身器官及组织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病变。
为便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下面介绍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动脉闭塞症、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一)下肢动脉闭塞症下肢动脉闭塞症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下肢疼痛、跛行、下肢感觉异常、下肢皮肤溃疡等。
(二)缺血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易导致冠状动脉病变,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心悸、胸痛、气短、乏力等。
(三)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及缺血性神经损伤。
其临床表现包括头晕、头痛、失语、偏瘫等。
(四)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上视网膜病变,其临床表现包括视力模糊、视野缩小、双眼疼痛等。
二、血管影像学检查血管影像学检查是判断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检查:(一)闭塞性动脉硬化指数(ABI)ABI是测量下肢动脉收缩压与上肢动脉收缩压之商的比值,用于评估下肢动脉闭塞症程度。
(二)CTA/MRACTA和MR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情况。
(三)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方法,包括导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
三、实验室检查(一)血糖血糖水平的升高会导致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二)血脂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炎症指标血管病变与炎症反应有关,包括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管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在临床中应该积极预防和治疗此病变,以避免其对患者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
2型糖尿病患者伴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尸.0.5 < 0
表 2 血 液流 变学 指 标 的影 响 ( )
注 : 验 , 对 照 组 比较 : P 00 X检 与 <. 5
3 讨 论
异 常 、 容 血 流 异 常 等 。这 些 代谢 异 常 集 中 在 一 起 使 得 心 脑 纤
糖 ( P 、 压 ( H ) 空 腹 胰 岛 素 ( I S 、 岛 素 敏 感 指 F G) 血 mm g 、 FN )胰 数 (S ) 血 脂 、 液 流 变 学 、 梗 以及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发 生 率 。 II 、 血 心
血 糖 测定 用 己糖 激 酶 法 .血 脂使 用 美 国 D D A E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常 存 在 高 脂 血 症 。高脂 血 症 可 以先 于 高 血糖 出 现 . 更 多 则 是 伴 随糖 代谢 紊乱 而作 为糖 尿 病 或 代 谢 但
综合 征 的一 部 分 。目前 已 明确 糖 尿 病 的 高脂 血 症 与 动 脉 粥 样 硬化 的发 生 密 切 相 关 。 般 认 为 。 一 2型糖 尿病 患者 患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 危 险性 以 及 冠 心 病 、 血 压 、 肌 梗 死 、 脑 血 管 疾 病 高 心 心
血 管 疾 病 的发 生率 大 大 增 加 。据 统 计 , 4 %以上 的 2型糖 有 0 尿 病 患 者 存 在 血 脂 异 常 。 要 表 现 为 甘 油 三 酯 增 高 . 密 度 主 高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往 往 同 时 存 在 胰 岛 素 抵 抗 及 胰 岛 素 分 泌 功 能 的 障碍 。在 I 没 有 达 到 糖 尿 病诊 断标 准 时 , 些 患 临床 这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研究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研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流行病。
据估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将达到4.4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导致很多不可逆转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等。
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而血脂异常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浓度异常增高,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坏”胆固醇)等情况。
这样的异常代表着身体的代谢不良,而且往往会伴随着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出现。
糖尿病的高血糖和胰岛素缺乏可能是导致血脂异常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促进脂肪酸的释放和三酰甘油合成,从而导致三酰甘油水平升高。
同时,糖尿病还会影响脂类代谢的其他方面,例如胆固醇转运、脂肪的氧化和前列腺素的合成等。
这些因素最终会影响胆固醇的分布和代谢,从而导致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大量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目前认为血脂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中较高的“坏”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更高相关。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血脂异常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直接影响了糖尿病受损组织的损伤和修复能力,加速了糖尿病的进展。
当前已经有很多措施可以预防或治疗血脂异常,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胆固醇合成和胆固醇吸收,包括他汀类药物、树脂和胆酸螯合物等。
非药物治疗则包括饮食改变、减肥、戒烟和增加体育锻炼等方法。
不仅如此,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病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异常。
总之,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控制血脂异常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有助于控制和防止糖尿病进展。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血脂异常,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
2型糖尿病血脂改变与心血管并发症关系的分析

增加注 药容量使 筋膜腔 的压 力增大 ,也可使药 液向臂丛干 或更多部位
扩散 。或从临道 的腔通过 隔膜渗透 到其他筋膜腔 内 ,也 能阻滞相应 神
部 ,故 以此骨 性标志作为 穿刺定位点 较为简便 ,同时穿刺 过程 中,无
上 意义重大 。
4讨 论
诊断符 合世界卫 生组织颁布 的糖尿病诊 断和分 类标准 ,均 E服降糖 药 l
物治疗 ,设为观 察组 ;另再 设对照组 为健康者共 5例 ,其 中男3例 , 0 O 女2例 ,年龄4 ~7岁 ,平均5岁 检查血糖正 常 ,肝 肾功 能检查未见 0 0 0 5 异常 。观察组 与对 照组在性 别 、年 龄、糖尿病之 外的身体状 况等方 面 比较 ,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 (>O 5 ,具有可 比性 。 P .) 0 1 . 2研究方 法 空 腹 8 后 抽 取 静 脉 血 检 测 空 腹 血 糖 及 血 脂 四项 ( 胆 固 醇 h 总 ( H)、 三酰 甘 油 ( G) 、高 密度 脂 蛋 白( L)、 低密 度 脂 蛋 白 C T HD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2型糖 尿病 惠 者血 脂 变化 与心血 管并 发 症的致 病 原 因的 关 系。方 法 随机抽取 我 院 2 0 年 1 09 月至 2 1 年 1 01 O月 ,内分泌
科 住 院 的 2型 糖尿 病 患者 5 例 为观 察 组 , 同时 设血 糖正 常 的健康 者 5 例 为对 照 组 。采 用酶联 免疫 法测 定 2型糖尿 病 及血 糖正 常人 总胆 固 0 0
症提 供理 论依据 。现将 我院 内分 泌科2 0 年 1 至2 l年 1月收治 的 09 月 O1 O
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与脂质异常

傲为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1 心、 脑血 管病是糖 尿病 病人 的主要并 发 症 D M病 人发 生心 血管事 件 比非 D 病人 高 2至 M
4倍 , M 病 人 的 冠 心 病 ( H 患 病 率 为 2% 一 D C D) 6 3 % , 京 医院报告老年 D 病人 的 C D患病率 高 5 北 M H 达 8 %。英 国 D 病 人 的 大 血管 并 发 症 两倍 于微 2 M 血管并发症 , 于大 血管 并 发症 是 微血 管并 发 症 的 死 7 倍 【 2型 D 病人 的 5 %死 亡 于心 血管 病 0 。 6 M 8 H f1 比较芬 兰 17 倒非 D 日I l o 33 M病人 和 15 2型 09例
过 回归分 析 , 者认 为 L LC增 加 l m tL C D危 作 D- m o/ ,H 险增 加 15 .7倍 , D - H LC增 加 0 1m tL危 险 减 少 .m o/ 1% ; 5 收缩压增 加 1m H 危 险增 加 11 , b l 0m g .5倍 H Ac 增 加 1 , 险增 加 11 % 危 .1倍 , 此 降低 L LC能 明 因 D- 显减少 D M病人 的 C D危 险 。 H 21 严格 控 制血 糖 l Ac每下 降 1 , . - l l b % 可使 D M 微血管 并发症 减 少 3 %_ ; 对 大血 管病 并发 症仅 5 5但 能起到 临 界效 应 , U P S报 告 。经 过 l 如 KD , 0年治 疗 , 化 治 疗 组 H Ac为 70 , 规 治 疗 组 为 强 bl .% 常 79 , .% 两者相差 09个 百分 点 , . 强化 组 比常 规 组减 少微血 管并 发症 2 % ( 5 P=009 )减 少 心 肌 梗 死 .09 , 1%( 6 P=002 , 少卒 中 1.%( .5 )减 07 P=05) 因此 .2 , 单纯严 格控 制 血糖不能 明显 减 少大血 管并发症 。
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 4] LeS , i Y, agS e a. rh i aeo es al o e: e S K m A Y n K,t 1Conds s ft m l bw l e h
c mp rs n o n e o r p y, o a io fCT e tr g a h MR n e o r p y, n mal— b we e tr g a h a d s l o l
总之 , C MD T增 强扫描 在小肠 Con病 的诊 断 中具 有重 要 rh
的价值 , 轴位 图像并结合重组技术 可 以准 确发现小 肠 Con病 rh 患者肠壁病变 , 并判 断其活 动性 , 同时能 准确显 示其肠 壁 的增 厚 、 外的改变及并发症 , 肠 为临床提供更全 面及准确 的信息 。
参 考 文 献
[ ] 刘于宝 . 1 粱长虹 , 张忠林 , C 等. T动态增 强和 c 血管成像诊 断活 T 动期克罗恩病 [ ] 中华消化杂志,07 2 (0 :1-1. J. 20 , 1 )7 2 3 7 7 [ ] 任小军 , 2 章士正 , 张峭巍 , 小 肠 Con 的 M I 等. r 病 h R 诊断 [ ] 中华 J.
明显相 关。高尿酸血症是 引起 中年 2型糖尿病 血管并发 症的危 险因素 。
Hale Waihona Puke 系及 范围的显示较 直观 , 是对 轴面 图像 的重要补 充。Con病 rh 可侵犯整个消化道 , 以小肠 发病 率最高 , 中以末段 回肠最 但 其 多见 , 并且常常呈节段性 侵犯 多处 消化道 , 表现 为多个 肠段肠
肇增厚和强化增加 , 间隔 以正常厚 度和 强化 的肠 段 , 其 称之 为 跳跃性病 变(kpls n ) si ei s 。回肠全部受 侵 , 以 回肠 远段受 累 o 并
2型糖尿病不要忽略血脂异常的危害

际上有学者称2 型糖尿病为 “ 糖脂病”,又将2 型糖尿病
称之为冠心病的等危症。此外 , 在临床上2 型糖尿病的血
脂控制减少大血管病变的效果高于血糖控制 ,且血脂控
制的简单易行远在血糖控制之上 ,因此在防治大血管病
变方面 ,血脂异常的纠正有者事倍功半的疗效。临床上
常见到的血脂异常有以下形式 : (1) 高甘油三脂血症
血脂的控 制程度较一般 非糖尿病人群有更加严格的要
求。一般情况下 ,2 型糖尿病的低密度脂蛋白一 胆固醇应 该控制在低于26 mo L 已经伴有但血管病变,如冠心 . m l, /
Hale Waihona Puke 病 ,外周血管病变,高血压 ,吸烟等应该低于1 r o .e l 8t / o
2 《 4 糖尿病新世界 》 2 1 00年4J E , 刊
■髓 医 药论坛 ・ 常委有话说
常委简介 :
广州中一药业
田浩明,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兼
任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科医师分会常委 ,四川省医
学会 内分泌及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常委 ,I 1  ̄)省学术和技 1
损害 ,并不亚于高血糖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难怪国 L 。胆固醇应该控制在41 o L . mm l 以下 ;甘油三酯应低于 /
1 mmo L , 7 l ;高密度脂蛋 白一 / 胆固醇应该高于 11 mo .m l / L 。作为2 型糖尿病的全面控制 ,千万不要 “ 攻其一点 ( 血糖 ),不及其余 ( 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 ) ”。
技进步三等奖,2 0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 0 年中华医学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承 08 09 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卫生部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心肌梗死、卒中等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显示,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炎症反应、脂肪细胞因子、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因素均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Abstract:Type 2 diabetes is a common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 and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t present,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is not completely clear. Studies show that factors such as hyperglycemia,hyperinsulinemia,impaired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inflammatory response,adipocytokines,and atherosclerotic dyslipidemia may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Key words:Type 2 diabetes;Cardiovascular disease;Pathogenesis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主要發生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抵抗,其疾病特征为高血糖。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作者:谢新荣赵妮马春苏欧玉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12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其中根据ABI分为两组:ABI<0.9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n=42);ABI≥0.9为无血管病变组(非PAD组,n=78)。
并由专职护士采用Bidop ES-100VS双向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ABI。
结果PAD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明显高于非PAD组患者(P<0.05),PAD组患者LDL、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非PA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显著相关,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可能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关键词】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血脂异常;下肢血管病变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1.03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40-02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导致糖尿病足最主要的原因,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多累及肢体远端,尤以膝关节以下多见。
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对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
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是踝动脉(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可以反映下肢供血状况,目前临床上常作为诊断早期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的各项临床指标,了解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体内脂代谢紊乱的情况。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09-2011年在我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120例。
其中,男58例,女性62例。
平均年龄(58.6±10.42)岁。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表 2 美 国 糖 尿 病 验 制 订 的 T D 血 脂 异 常 者 zM
L L C治 疗 夏 目标 值 D
注 :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指 有 冠 心 病 、脑 血 管 病 、周 围 血 管病 之 一 ; 。
患 者 有 多个 危 险 因 索 如 H C<0 9 l】 D1 mo__ , .高 血 压 吸 烟 家 旌 史
维普资讯
20 第 4 02年 2卷第 5期 山东 医药
胖 T D 患者 的 理 想 药物 M
脏 病 学 会 相 同 ( 表 1 中 国 制 订 的 《 国 血 脂 异 常 防治 建 见 ) 中 议 》 对 D 制订特殊标准 = 未 M
血 脂 异 常与 糖尿 病慢 性并 发 症
加体力 活动 , 尽量做 到饮食结构科 学化、 理化, 合 达到理想体
重 . 要 时 选 用 药 物 治 疗 治 疗 的 主要 目标 是 降 低 L L 胆 固 必 D 醇 。 美 国糖 尿 病 学 会 制 订 的 T D 血 脂 异 常 者 L L C 开 始 M D —
治 疗 及 目标 值 见 表 2
T D 血 脂 异 常 者 应 采 取 综 合 治 疗 措 施 =首 先 要 改 变 生 。M 括 方 式 , 戒 烟 , 酒 , 制 总 热 量 , 和 脂 肪 ( 于 总 热 卡 的 如 限 限 饱 少
7 ) 胆 固醇 摄 ^ ( 2 0 / ) 增 加 食 物 中纤 维 素 含 量 , % 及 % 0 mg d , 增
3 T2 M 血 脂 异 、 死 致 残 率 有 极 重 要 意 义 M 致 1 T DM 血 脂异 常 的发 病 机 理 2 T D 存 在胰 岛 素抵 抗 ( 近 年 的研 究 表 明 . 可 能 M I R) I R 是 血 脂异 常 的发 病机 制 之 一 .一 般 认 为 . I 与 R有 关 的 脂 代谢 异 常包 括 高 T 血 症 、 VL 1 G 高 D 血症 和低 H DL血 症 。R不 仅 1 与 脂 蛋 白 数量 的 改变 有 关 , 而且 脂 蛋 白成 分 也可 发 生 改 变 。 胰 岛 素 在 肝 脏 VI DL的 合 成 与 分 泌 中起 着 重要 作 用 , 不 仅 直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岁 ,以每年 1 %的速度 递 增…。随着 D 8 M的发 展 ,在 各种
因素如年龄 、D M病程 、血糖控 制质 量 、饮食控 制 、血压水
平 、吸烟以及遗传易感性 等的影 响下 ,D M患者易形 成各种 D M的 血 管 并 发 症 ,包 括 D 大 血 管 并 发 症 、D 肾 病 M M
武警医学院学报
・
第 1 8卷第 2 期
V 11 N . o. 8 02
20 09年 2 月
F b2o e .0 9
l2 ・ 6
Aca Ac d mie Me iia t a e a dcn e
综 述
2型糖尿病血脂异 常与血管并发症的关 系
As o ito b t e d s p d mi n a c lr c mp ia o s i t p i b ts s ca in e we n y l i e a a d v s u a o lc t n n y e 2 d a e i i e
1 " D 糖尿病血脂代谢 紊乱与大血管病 变 I M - 2
降 低 )是 心血 管疾 病 的危 险 因 素_ 。此 外 ,载 脂 蛋 白 E 9 ]
( pE A o )基 因多态性在 T D 2 M大血管病 变 中扮演 着重要 的角 色 ,但结论不一 。K l ax等 。 i 。在对 4 1名伴有冠 状动脉 疾病 9 的 TD 2 M患者进行的 回顾性 队列研究 显示 :与携 带 A o pE其 它等位基因的 D M患者相 比,携带 A o 2等位基 因的 D pE M患 者有更 加严 重的冠脉疾病 ,而在非 I ) M患者 中,A o2等位 pE
脂异常『 。Cr r等 研究提 尔 ,多条代谢 途径 ( 括血 2 a mo j a i 包
脂代谢 )的紊乱 与 D m 管并 发症 的 发生有 关 。为 了进 一 M
步认识 T D 血管并 发症 ,本文 结合 近年 来 国内外 有关 研 2M 究对 T D 2 M血脂代 谢异 常与其 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作一阐述 。
报道 ,2型糖尿病 ( p ae s ei s 2 M)的发病年 t e2d bt lt ,T D y i em l u 龄 日趋年轻化 。佛罗 里达州 糖尿病 中心研 究表 明 :青 少年 TD 5 2 M 年发病率从 87 .%上升至 1 .%,平均诊断年龄 1 . 99 35
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T D 2 M常伴 高密 度脂蛋 白 ( D )与 HL H L ̄ 固醇 ( H) 比值均 显著 降低证 ,T D 2 M人群伴 临床动脉粥样硬 化症者 男 性为一般人群的 2 倍 ,女性 为 3 倍 ,7 % 一8 %的成 ~4 ~6 5 0
年糖尿病 患者死 于冠心 病 、脑血 管疾病 、周 围 血管疾 病或
这 情 况的组 合 。大约有 2 % 的 T D 患者有 高 甘油 _ ] 0 2M = 三 酯 (G T )血症 和低 高 密度脂 蛋 白胆 固醇 ( D -)血症 , H Lc
( N 、D D ) M视 网膜 病 变 ( R) M 神 经病 变 及 D 足/ M D 、D M D 下肢病变。多年 的研 究和 观察表 明 ,D M血管并 发症 是 D M 患者致死致 残 的主要 原 因。在 D M进程 中,尽管 对 其 m管 并发症发生的原 因和机制 仍不 t分 清楚 ,但 大量 的国 内外 研究 已经证实 了血脂代谢 异 常是 D 患者 出现 血管 并发 症 M 的蘑要危险 因素。T D 患者 大约 有 4 . % ~5 %合并 血 2M 05 0 0
糖尿病 (i e s ei s M)是严重威胁人 类健康 的 d bt lt ,D a em l u
又是 T D 2 M患者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李俊等I 的研 究发 现 6
血T G与 H L是 T D D 2 M合并大血管病变尤其是急性心肌梗 死
主要慢性病之一 。据第 6 0届美 国糖尿病 协会 ( D A A)年 会
张
磊 ,王
岩 ,齐秀英
(. 1 武警 医学院卫生勤务学教研室 ,天津 306 ;2 武警 医学院 附属 医院肿瘤科 ,天津 306 ;3 天津 医科大 0 12 . 0 12 . 学流行病学教研 室,天津 30 7 ) 00 0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血管并发症
【 文章编号】 1 8 0120)2 1 — 【 0 — 4( 90 6 0 05 0 0 23 中图分类号】 R8 . 【 571 文献标识码】 B
低更为 明显 J 目前 的 研 究 认 为 H L 。 D 2亚 组成 分 改 变 在 TD 2 M动脉粥样硬化发病 中起 重要作用 。Nsae 等 对 13 i nn k 3 名新诊断 的 T D 2 M患者及 14名按年 龄性 别匹配的非 D 4 M患 者进行 了 1 5年的前 瞻性 研究 ,发 现 D M组心血 管疾患 死亡 的相对危 险度 ( R R )为 39 D - 下降 、低密度脂 蛋 白胆 .,H Le 固醇 ( D -)及 载脂 蛋 白 B ( pB L Lc A o )升 高 、L LcA o D -/pB下 降与心血 管疾 病死 亡率升高有关 ,高 T G血症为致 动脉粥样 硬化 的独立危 险 因素。大量 研究 已发 现 T D 2 M患 者其 血 中 小而密的低 密度 脂蛋 白 ( D )增 加 ,L L的质发 生改 变 , LL D 而 L L质的改变可始发或促进 TP D 2 M血管病变。旧内外众多 学者对 T D 2 M患 者所 做 的多项 横断 面研 究 显示 :有冠 心病 的D M患者其 C H、T G、L Lc均高于无 冠心病 的 D D- M患者 , 而 H Lc低 于后者 。唐 志洪对 D D- M脂质 异 常进行 的研究发 现 ,T D 2 M脂代谢紊乱 的二联 症 (G升 高 、L L升高 、H L 三 T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