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宁夏特岗招聘面试技巧:《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作者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感悟到尊敬老师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2)懂得感恩,学会珍惜老师的教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感悟到尊敬老师的重要性,培养感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课文《师恩难忘》文本、多媒体设备、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与老师之间的美好时光。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尊敬老师的理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师恩难忘》,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描述的作者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2)每组选取一个感人的片段,进行分享。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
(2)引导学生感悟到尊敬老师的重要性,培养感恩的情感。
5. 巩固练习:(1)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及时进行反馈。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师恩难忘》的故事,并谈论自己尊敬老师的理由。
2. 拓展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好老师”的作文,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2. 练习题评估: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情景中。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优秀7篇)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优秀7篇)《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一三个生字,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较好地理解课文。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
导入新课1、齐背《老师,您好!》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描写老师的课文(板书课题《师恩难忘》)二。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提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在重点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
粗略知道文章大意。
)2、交流反馈(1)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的“戛”。
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恭恭敬敬”中的“恭”字。
3、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4、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感知情况小结。
三。
再读课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意思。
(一)阅读质疑1、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提出质疑。
预设:(1)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或为什么说是田老师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师恩指什么?(3)“我”为什么会难忘师恩呢?。
.。
.。
.(二)探究感悟引导理解: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1、抓住第7自然段中“我听得人了迷”这句话,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结合“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理解感悟。
)2、从“听了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等内容体会对“我”的影响之大。
3、抓住“在文学方面,让我开了窍”这句话,理解体会田老师编故事对“我”的影响。
(理解“开窍”词意。
)(三)感悟重点段落过渡:田老师编的故事到底有什么特点才会让作者如此迷恋,以至于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1、引导学生找出田老师所讲的小故事。
2、默读思考,这个故事编得象我们学过的什么文体?感觉怎样?3、引导学生联系学习过的“文包诗”的学法体会所编故事的特点。
《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5、学写摘录笔记。
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
(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3篇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2、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一、导入课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3、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
自由读,指名读,再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理清文章条理:1、自由读读。
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
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A:抄写词语。
B: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2、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
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3、自由读,再指名读。
师恩难忘教案5篇

师恩难忘教案最新5篇《师恩难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生字词:教诲、炊烟、娓娓动听、身临其境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师恩难忘(投影)通过小第一天上学的情景,表现了对田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学习新课1、问:这件事发生在不满6岁的时候,而且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了,但它在的脑海里却一直那么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天见到田老师的情景。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小第一次见到田老师是怎样的感情呢?(敬佩)(板书)敬佩3、为什么会敬佩老师呢?(投影)一位教师,教四个班;17岁就开始教书了;口才、文笔都很好。
4、从这几点,你看出田老师哪些值得敬佩的地方呢?(板书)能力强;经验足;才学出众。
应该怎样朗读呢?让我们怀着敬佩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吧!(反复朗读)5、让我们来看看田老师是怎样的“才学出众”。
请快速的读文章的第3—4小节,对照插图,找出最能表现插图内容的语句。
(他先… …,又… …,然后… …,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6、老师讲了个什么故事呢?自读故事,待会我请同学来复述。
7、请一个同学复述,其他同学想,听了老师的故事,“我”是什么表现呢?8、请学生朗读第6小节,其他同学考虑: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说明田老师讲的故事很吸引人。
)9、在以后的每一天里,田老师都要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朗读第7小节,想一想的现在的感受如何?(喜欢上田老师的课)(板书)喜欢请同学读出小的“喜欢”来。
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学案精选9篇

师恩难忘教案《师恩难忘》教学案精选9篇《师恩难忘》教案篇一教材分析:1、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
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
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师恩难忘我田老师描红,学古诗编故事,讲故事爱好文学培养兴趣《师恩难忘》教案篇二师:在学习了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有位同学得到启发,也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班主任》,在作文中,他写了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然后说一说,小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老师出示例文,学生自读)生:在作文中,小作者写了冯老师帮助我纠正写字姿势的事。
我在读了以后,觉得那个老师真是一位关心同学的老师。
师:你说的很好。
小作者写的这件事太平常了,但很感人。
请你再仔子细细地读一读例文,画出描写冯老师关心同学的语句,读一读。
生:(继续读例文)生: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
生: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
师:这两句是从什么方面写冯老师的?生:这两句是从动作方面来写冯老师的。
生: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象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师:这句话又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生:神态方面写的。
师:冯老师给你的印象深不深了?为什么?生:因为小作者抓住冯老师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具体的。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师恩难忘》,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师恩难忘的主题,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读懂并理解课文《师恩难忘》。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师恩的理解和感悟。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师恩难忘的情感,培养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通过阅读课文《师恩难忘》,让学生了解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对学生的影响。
2.2 相关知识:介绍一些关于尊敬老师的名言警句,让学生了解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经历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与老师相关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师恩难忘》,并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3.3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关于师恩难忘的短文。
通过分享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2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题目的答案准确性。
写作练习的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小组讨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师恩难忘》5.2 PPT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
5.3 名言警句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5.4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6.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性。
《师恩难忘》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师恩难忘》的主题和作者意图。
2.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感恩师恩、珍惜师生情谊的意识和情感。
4.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散文的主题和作者意图,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师生情深的主题,培养学生感恩师恩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现师生情深、感恩师恩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了解散文的大意和主题。
学生可分组合作,相互讨论交流,共同理解文章内容。
3.逐段解读:教师对文章进行逐段解读,解释生僻词汇和难句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
4.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受到的师恩,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激发学生感恩师恩的情感。
5.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师恩的意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6.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传递的人生哲理和思考,通过举一反三,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7.归纳总结: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师恩的珍贵和重要性,鼓励学生要珍惜身边的师生情谊,感恩师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在阅读《师恩难忘》这篇散文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感恩师恩、珍惜师生情谊的情感。
在课堂讨论和个人分享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对老师和家人的感激之情,体会到师生情谊的珍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加深了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感恩的美德,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表达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希望通过教学的努力,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和成长,帮助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师恩难忘》 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2)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懂得珍惜老师的教诲。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学习经历,谈谈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简介本课的作者和课文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交流。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共同学习。
(2)各组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尊敬的老师,分享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老师的教诲。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尊敬老师的作文。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关于“我心中的好老师”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尊敬的老师的故事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开展“尊师重教”的征文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篇一:《师恩难忘》【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课文、生字、练习【教材分析】【教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1.从田老师讲得故事与所学的古诗的关系中体会田老师教学有方2.理解“这些果实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含义。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合作研讨。
注重多层对话,全面挖掘课文各方面的资源,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获得收获。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若干【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激起兴趣:1、有人把老师比喻为蜡烛、春蚕,也有人把老师比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的工作是多么高尚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
(板书课题)3、带着这些疑问请学生先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感悟,既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法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又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所以,教学本课,我们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善于感悟。
因此,提示课题后,大可不必径直开讲,可引导学生自主解题,自主推测课文应该写些什么。
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向文本,寻求答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引读导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效果应该良好。
]二、检查自学:1、检查生字词。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优秀9篇)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优秀9篇)教学目标:一、理解课后第2题中所填词语的意思。
二、感悟田老师启迪我文学兴趣的高超的教学技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句子“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熟悉,拉近距离1、问好,自我介绍。
2、彼此略谈第一印象,增加印象。
二、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1、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书写课题。
“师”老师的“师”,“恩”恩情的“恩”,(师边说边板书)齐读“师恩”。
2、师接着板书“忘”,问:“难忘”能否改为“不忘”,为什么?板书“难”(让我们一笔一划,情真意切地写下这个字“难”)3、齐读课题《师恩难忘》。
三、整体感知,敏化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
(1)、针对第一自然段简述,时间、地点。
(2)、针对第二自然段A:抓“只有”“才”,用擦除的方法体悟,对老师敬佩之情。
B:怀着敬佩的心情齐读此段。
(3)、针对三至六自然段A: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问吗?(这是一个整体、一个典型事例。
提示把握全文结构层次和选取典型事例表达的方法)B: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田老师讲课怎样?哪个词来形容?(板书:) C:”娓娓动听”什么意思?怎样的娓娓动听呢?诗文对照。
抽生分角色朗读。
先读文再配诗。
边读边品。
第一句有意思吗?①想象成“一个小孩子”,符合儿童关望同伴的心理。
②“牵着妈妈的衣襟儿”:胆小。
③“一口气”:好奇天真,想早点看到美丽世界的心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一个小村子,四五户人家,家家冒炊烟。
可小孩子不饿,他顾不上这些,他很兴奋。
第三句:走累了,歇歇脚,人之常情。
第四句:有问题吗?省略号多在句末,这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为什么放在句首?(为了与诗文吻合)第五至第七句:为什么又加了三句?合理吗?老师的意图是什么?(前人在花后人欣赏,小学生从小要爱护花草。
)D:田老师讲完了,评价评价。
(不仅教书还在育人。
不仅生动还很感人。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和归纳。
(3)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懂得感恩。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和归纳。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文章表达方式的把握。
(3)对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跟读。
3. 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并进行拓展练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概括课文的大意,并进行表述。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表达方式。
5. 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6. 小结与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师恩难忘》 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老师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老师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老师的形象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师恩难忘》。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令你们难忘的老师呢?他们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出本课《师恩难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并分享学习心得。
3. 合作学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为什么作者说“师恩难忘”?(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珍惜老师的教诲?(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尊敬老师的感悟文章。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尊敬老师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
(2)开展“尊敬老师,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尊敬老师意识。
《师恩难忘》 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师恩难忘》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1.2 技能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并解释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2 教学难点分析并解释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3 重点讲解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分享自己的观点。
4.5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5.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目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的阐述。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使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原文。
6.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或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内容。
6.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
第七章:教学过程7.1 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教学材料,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7.2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的内容。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师生之间的感情,懂得感恩。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字词学习:讲解新词,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并掌握新词的意思。
3. 课文理解: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正确朗读。
2. 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老师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新词,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并掌握新词的意思。
4. 课文理解: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情感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瞬间,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老师”的作文,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文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表情和停顿等。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小测试或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师恩难忘 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老师的关爱和教诲,从而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学会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老师的关爱和教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语。
2. 学会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有关老师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老师的印象。
2. 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老师的事情。
3. 师生共同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找出一些表达作者感激之情的句子,并进行解释。
5. 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6.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明白,我们要学会感恩,尊重老师的辛勤付出。
7. 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与老师互动的经历,大家分享感受。
8.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要学会感恩老师。
9.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以“感谢老师”为主题的作文。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从课文中发现并解读作者的感激之情。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他们是否能运用所学,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

《师恩难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作者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品质,认识到老师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珍惜师生情谊,懂得感恩的心态。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面对困难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与老师之间的深厚感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作者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2)从课文中提炼主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3)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分享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瞬间。
(2)邀请学生谈谈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作者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感人故事的主要情节。
4. 课堂讲解:(1)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讲解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方法。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主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5. 课堂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发音、语调、停顿等。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读音、书写、运用等。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方案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明白师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师恩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
1. 学习师恩的定义和师恩的来源。
2. 通过用例子说明师恩对学生的重要性。
3. 学习如何感恩师恩,如何报答师恩。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师恩难忘”这个词大家一定听说过吧,那么你们觉得什么是师恩呢?
2. 引入新知:“师恩难忘”就是我们感受到老师对我们的关怀和教诲,我们记住老师的好,对老师心存感激,永远不会忘记。
3. 学习师恩的来源:“师恩难忘”是由于老师对我们的辛勤付出和真诚关怀而来的。
4. 示范:“师恩难忘”的真谛是什么呢?举例说明师恩对学生的重要性。
5. 学习如何感恩师恩:学生通过讨论,列举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和关怀,学会感恩师恩,感激老师。
6. 学习如何报答师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例子,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教育和关爱。
7. 结束:通过小组演示、个人陈述等方式,学生分享自己的师恩故事,并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情感导入法。
五、教学资源及评价方法:
1. 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案例、图片等。
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小组讨论的表现、个人陈述内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宁夏特岗招聘面试技巧:《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已经开始,宁夏教师资格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教师资格证相关的备考技巧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教师考试面试,中公教师网整理了《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写“姥”“炊”“歇”“醒”等8个生字,会读“正”“捅”“拄”“诲”等4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大意和脉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写“姥”“炊”“歇”“醒”等8个生字。
理清文章的大意。
2.难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景设置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很多老师,这些老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谁?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让你如此难忘?
(思考完毕,指明学生回答,然后揭示题目)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题)
2.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大家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学生读音。
(3)学生通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
3.深入研读
(1)快速浏览课文。
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细读课文,课文是怎样描写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课文第二段,结合插图找一找哪句话概括了图上的意思。
出示“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职类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宁夏公职类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宁夏公职类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