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资料
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一、疾病概述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
痉挛性斜颈常发生于30~50 岁的成人。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数起病缓慢,少数骤然起病。
颈部的浅深肌肉均可受累,而且每一位病人其受累的肌肉以及受累的程度各不一样,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头颈夹肌的收缩最容易表现出来。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则向另一侧屈曲。
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
本病症以成年人多见,至今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药物和手术疗效均不确切。
三、临床分型⒈按头颈姿态和方向分型⑴旋转型痉挛性斜颈:头部矢状面发生旋转,冠状面向左或向右朝向,头面部旋向左或旋向右。
下颌部逼近肩部。
在旋转姿态中,有部分患者含有前屈动作,或后仰动作,前者称旋转前屈型,后者称旋转后仰型,两者之间称旋转水平型。
⑵侧屈型痉挛性斜颈:头颈向左或向右倾斜,头颈冠状面保持正常方向。
头颈发生向左或向右侧屈,或称侧弯。
耳部逼近肩部。
⑶前屈型痉挛性斜颈:头部冠状面前倾或前移,头颈发生前屈或前伸。
呈低头状或点头状。
下颌逼近胸前。
⑷后仰型痉挛性斜颈:头颈冠状面后倾,头面后仰,枕部逼近背部。
⑸混合型痉挛性斜颈:兼有以上二种或多型表现的患者,有规律或“无规律”混合症状。
⒉按痉挛程度分型⑴轻型:旋转型和侧屈型痉挛性斜颈患者,经过头颈中线的矢状面发生旋转和侧倾,该面与正常头位的矢状面的夹角小于三十度,列入轻型。
对于前屈和后仰型痉挛性斜颈患者,过头部的冠状面与正常位冠状面夹角小于三十度列入轻型。
⑵重型:患者头颈矢状面或冠状面与正常头位的矢状面或冠状面形成夹角大于三十度以上都列入重型痉挛性斜颈。
此外,斜颈无法自行纠正,不能从事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斜颈产生很大精神压力中止正常生活和工作,复杂性痉挛性斜颈,混合型痉挛性斜颈都列入重型痉挛性斜颈。
⒊按痉挛方式分型⑴强直型痉挛性斜颈的责任肌(即痉挛肌)持续性痉挛,只在入睡后才能缓解。
什么是痉挛性斜颈

还有一种患者比较愿意接受的方式为肉毒素 局部肌肉注射,但是患者必须知道肉毒素治疗只 能起到暂时缓解的效果,一般最长维持时间不超 过半年,一旦复发反复注射很容易造成颈部肌肉 僵硬、无力、疼痛等后遗症。
针灸按摩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式,万能的针 灸以及推拿按摩对于痉挛性斜颈同样适用吗? 答案是否定的,治标不治本还是这个道理, 但是推拿对人体还是有一定益处,可作为保健功 效进行,如果单一作为痉挛性斜颈的首选方式是 万万不可取的,效果会适得其反,时间、金钱、 病情上都是耗不起。
这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痛苦。下面 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痉挛性斜颈的发病原理与治 疗效果分析。
痉挛性斜颈的发病原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何偏偏是我得病”
许多痉挛性斜颈患者患病后第一个想要清楚的就是 “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痉挛性斜颈的发病原因是什 么”痉挛性斜颈至今发病机制不清楚,这一点和帕金森 病是一样的,但是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表现,和遗传、 外伤、前庭功能异常,副神经受到血管的压迫有关。
由于目前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手术比较多,包 括神经微血管减压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都是目 前比较先进有效的治疗方式,前提是选择正规的、 权威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手术治疗是治 愈的关键所在。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
其中成年人多与副神经受压迫这一病因有关联。一 旦患者出现颈部异常或者通俗的讲就是歪脖子的情况, 一定要及时去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在专科医生的评估下确 诊疾病,对症治疗。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总结—— 药物、肉毒素、针灸按摩、外科 手术效果对比
对于痉挛性斜颈的治疗,神经内科较常采用 的治疗方式为药物,多为胆碱能药物如安坦(但是 副作用较大)以及氟哌定醇等,但是药物效果并不 理想,国内外专家也在研究新型的药物,相信在 不就的将来药物一定能否在斜颈治疗中大放光彩。
痉挛性斜颈有哪些表现的形式

痉挛性斜颈的多发性有许多人都比较了解,专家介绍:痉挛性斜颈与其他锥体外系疾病一样,临床表现在早晨起床时较轻,紧张,冲动或劳动,行走时或各种身体器官受到刺激时症状加重,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后症状消失,清醒时患者常用手自行扶正头部,症状逐渐明显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状态,长期的头部异常运动,那么痉挛性斜颈有哪些表现的形式呢?
1、颊部、眼睑(睑痉挛)、手臂(书写痉挛)和躯干是最常见被累及的部位,大约25%的病人有体位性或运动性手震颤。
具有某些诱发和抑制因素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性的特点,有代表意义的如通过接触下颌、面部、头部可以减轻肌张力障碍。
2、头部和颈部姿势的异常可表现为多种形式。
可呈旋转型、侧倾、前倾、和后倾。
复合型偏移是最常见的形式,约占66%--80%,复合型偏移的最常见形式是旋转性斜颈,其次是头牵拉,后斜颈和前斜颈。
不到1/3的病人表现为单独(独立)的偏移。
大多数病人在75%的时间内存在异常姿势20%的病人存在颈外肌张力障碍。
专家介绍:痉挛性斜颈病因一般是肌肉的异常运动,一般有单纯型、症状性或继发性两类,通常是因为大脑器质性病变,神经、精神系统疾患所引发。
痉挛性斜颈的症状和治疗

痉挛性斜颈的症状和治疗痉挛性斜颈,顾名思义,就是颈部肌肉的不自主发生痉挛,从而引起颈部的歪斜,导致持续头部及颈部偏斜,不能摆正,或者摆正后颈部肌肉疼痛,发生痉挛的疾病。
事实上,痉挛性斜颈的定义是:痉挛性斜颈是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
发病率较低,男女并无明显差异。
一、痉挛性斜颈的症状痉挛性斜颈的发病需要一个缓慢加重的过程,患者往往是首先觉得颈部肌肉发硬、颤动或者活动不灵活,渐渐的发生向一个方向持续偏斜,表现在颈部肌肉不自主的牵拉头部,或者产生不自主的头部抖动,医学上分类较为复杂,主要分成:旋转型:头绕身体红包纵轴向一侧做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后仰型:患者原因头部痉挛性或阵挛性后仰;前屈型:患者头部向胸前做痉挛性或阵挛性前屈;侧挛型:别人患者头部偏离纵轴向左或右侧转。
二、痉挛性斜颈的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很多,总体治疗效果并不十分乐观,纵观医学史,治疗此疾病的方法有:1、A型肉毒素注射:最为简单的保守治疗方法,通过肉毒素的毒性作用在局部注射产生肌肉神经接头兴奋性的传导障碍,导致暂时的肌肉-神经分离,从而缓解神经对肌肉的过度兴奋作用,缓解其痉挛的症状,是肌肉得到放松,从而最终缓解颈部痉挛的症状,有效率能达到30~50%。
肉毒素注射的缺点在于易产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还会有中毒症状,肉毒素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一般在2~3月,因为周围神经的再生过程往往需要这么长时间,也就是过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常常需要再次注射,肉毒素注射3次之后其疗效将会大大下降。
患者常常会首先选择这种方法,但是最终会因为它的逐渐下降的疗效和越来越严重的副作用而不能继续治疗。
2、药物治疗:内科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有肌肉松解剂,镇静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短时多巴胺排除剂、抗胆碱能制剂、GABA能药等,药物的作用往往局限,部分患者出现嗜睡、精神不佳等副作用,常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方法。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历史悠久,从19世纪的颈部肌群切断+紧缩,到后来的颈部神经(副神经+颈丛神经)的切断+颈部肌群切断+紧缩术,再到现在我科主要首选的副神经神经减压+颈神经根的超选择切断,手术的创伤已经越来越小,手术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少见,而于此同时手术的疗效也越来越高。
痉挛性斜颈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

痉挛性斜颈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健康教育一、痉挛性斜颈的基础知识什么是痉挛性斜颈?答: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由于中枢神经异常导致周围颈部肌群产生阵发性不自主收缩。
痉挛性斜颈的发病原因有哪些?答: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30~40岁,男女差别不大,病因至今尚不明确,病人可能有家族史,少数继发于脑炎、多发性硬化、一氧化碳中毒后,但大多无明显病因。
精神因素如焦虑、反应性抑郁症等对此病的症状轻重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情绪的冲动甚至是导致此病加速发展的一个因素。
痉挛性斜颈病人有哪些表现?答:根据肌肉受累范围,临床表现有四种。
(1)旋转型: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做痉挛性或阵李性旋转。
有的病人表现为头部持久强直地旋向一侧;有的则频频来回旋动。
(2)后仰型:病人头部痉挛性或阵挛性后仰,面部朝天。
(3)前屈型:病人头部向胸前做痉挛性或阵挛性前屈。
(4)侧挛型:病人头部偏离纵轴向左或右侧转,重症病人的耳、颗部可与肩膀逼近或贴紧,并常伴同侧肩膀上抬现象。
二、痉挛性斜颈的术前健康指导痉挛性斜颈对病人有什么影响?答:(1)心理方面:因颈部姿势异常,导致心理自卑,病人往往不愿意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甚至对社交活动有恐惧感。
(2)工作生活方面:由于头颈部不自主或持续性的扭转或偏斜,走路、家务和工作无法进行,甚至吃饭、饮水等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不能完成,自感“生不如死”,非常痛苦。
(3)引起其他疾病:持续颈部肌肉的痉李和颈部歪斜扭曲,可产生颈椎骨质增生或损害,部分可引起脑供血不足。
痉挛性斜颈病人需要做什么检查?答:1)查体通过病人重复斜颈的动作,可以初步判断受累的肌肉范围和斜颈所属类型。
2)实验室检查一般脑脊液、血尿常规检查均正常。
3)影像学检查:(1)肌电图检查:记录病人在静止状态(通常是坐位)头部做随意运动状态下的肌电活动,了解哪些肌肉的活动是活跃的,哪些肌肉处于抑制状态。
(2)局部阻滞试验:阻滞应在肌电图的监测下完成,它能帮助我们预测该肌肉在其支配神经被切断后,可能会出现的效果。
痉挛性斜颈手术

痉挛性斜颈是指头颈部肌肉的一种异常姿势,常伴有头部振颤、徐动或痉挛性不自主运动,致使头部和颈部呈多种倾斜性姿势,受累肌肉明显肥厚。
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不能控制的异常活动,双侧颈部深、浅肌肉均可累及,但多以一侧为重,受累肌肉的强制性收缩使头部不断转向某一个方向,患者出现头颈部向一侧偏斜、头颈部后仰、前倾,甚至头颈反复发作的旋转运动。
本病的确切原因不明,多见于中、青年,发病开始时症状轻微,缓慢发展,逐渐加重至不能控制,在紧张、情绪激动以及疲劳时症状加重,睡眠时症状完全消失,受累肌肉肥厚,发作频繁时肌肉疼痛。
根据头颈部姿势异常,痉挛性斜颈大体可以分为4种类型:①头颈转向一侧的单纯水平型:受累肌肉为单侧的胸锁乳突肌,该肌收缩时头向对侧偏转,反复发作时肌肉疼痛,长期发作可致胸锁乳头肌异常肥厚。
②头颈前倾型:头向胸部痉挛性前屈,受累肌肉为双侧胸锁乳突肌。
③.后仰型头向背部作痉挛或阵挛性后仰,颏、面仰天,颈椎呈弓状前突,受累肌肉为颈后深部肌群,如双侧颈夹肌、斜方肌的同时收缩。
④旋转型:表现为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作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为颈部多组肌群痉挛收缩所致。
手术治疗(1)传统手术治疗①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式较为成熟,针对性强,效果好,并发症少。
对旋转型或合并轻度前屈/后仰型,效果满意。
手术创伤较大,有时痉挛缓解不彻底或复发。
②Fostor-Dandy术:即硬膜内切断双侧C1~4前根及双侧副神经根,但由于生理毁损大,切断愈多副作用愈明显,如颈部无力和吞咽困难。
术后并发症多,已较少使用。
③微血管减压术:即双侧副神经和C2以上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
由于痉挛性斜颈累及的肌肉通常较多,且其原理与当前对肌张力障碍的病因理解完全不同,受到质疑。
④立体定向脑运动核毁损术:靶点为苍白球、丘脑腹外侧核、Froel-H、丘脑中央核等,由于有效率较低和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应用日渐减少。
(2)深部脑刺激术(DBS)靶点选择丘脑底核(STN)或苍白球内侧核(Gpi),与立体定向毁损术比较,DBS具有可调控性,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渐渐成为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主流方法。
痉挛性斜颈详解

痉挛性斜颈1、定义:痉挛性斜颈:是指原发性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头颈扭转和转动为表现的症候群,以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性发作最为常见,称之为特发性颈肌张力障碍更确切。
其定义是:由于异常的不随意肌收缩引起的颈部不随意性扭曲和转动。
2、危害一、影响美观。
当此病发生在身体时会严重影响美观,这也直接导致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社交障碍,他们羞于和人交往,不敢外出就业。
有些患者怕遗传给孩子,甚至不敢要小孩。
这些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二、容易形成心理障碍,患痉挛性斜颈后,很多人的心里压力比较大。
而社会上有很多人对痉挛性斜颈患者有一定的歧视,这也导致很多患者自尊心受到打击,长此以往很多人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从而产生一系列精神方面的疾患。
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短时或长时间的颈部震动刺激发现,患者头位改变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周围本体感觉刺激发生改变,使中枢性控制头颈代偿扭转刁节功能受累,传入神经冲动的中枢整合功能发生障碍。
四、伴发畸形:可检查有无髋关节脱位、颈椎椎骨畸形等。
五、视力障碍:因斜颈引起双眼不在同一水平位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影响视力,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致使患者眼睛位置由原来的水平状向下方移位,而肩侧眼睛则上升。
六、颈椎侧凸:主要是由于头颈旋向健侧,因而引起向健侧的代偿性侧凸。
七、双侧颜面变形:由于头部旋转,致双侧面孔大小不一,健侧丰满呈圆形,患侧则狭而平板。
3、西药治疗的危害一、常用的药物有美多巴、巴氯芬、安定类、氟哌啶醇、注射肉毒素等,这些药物只是起到控制作用,有一定效果,副作用也比较明显,会造成身体上的损伤、长期服用会诱发其他疾病的可能,而且长期服用药效也会变低,身体会对药物产生一种抗体,需要加大药量,加大药量副作用会更大。
对身体造成器官造成损伤。
二、手术治疗与起搏器,手术治疗反复几率比较大,复发以后等于没做,一般都会切除神经根,手术后颈部无任何感觉,起搏器费用昂贵,需要电池供电才能工作,一般一定时间需要更换电池,病人承受痛苦不言而喻,但是不适应每个人,有的有效有的无效,最常应用在帕金森上。
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是由颈部出现像一侧扭转或者前倾,后仰等不自主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表现为颈肌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挛性倾斜。
轻型者肌痉挛的范围较小,仅有单侧发作,无肌痛;中型者双侧发作,有轻度肌痛;重型者不仅双侧颈肌受到连累,并有向邻近肌群,如肩部、颜面、胸肌及背部长肌群蔓延的趋势,且有严重肌痛。
多数患者大多选用的药物有巴胺能药、抗多巴胺能药、抗胆碱能药等,但收效甚微。
肉毒素的应用短期效果尚好,远期效果差,复发性高,副作用也大。
目前较为有效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理疗。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断神经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再配合支架的稳固。
中医中药理疗通过从发病根源着手,昌盛扶正灵汤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开窍通络,熄风止痉挛等方式,运用中药来引导人体免疫机能的恢复和强化,通过疏经通络来达到治愈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头抖的问题。
得了痉挛性斜颈的患者,在身体和精神上都遭受痛苦和折磨,长期还会导致抑郁和精神崩溃等问题,不敢见人,不与人接触。
使工作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还会导致和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糟痛苦不堪。
以上是对“痉挛性斜颈”的科普以及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症状表现而不是疾病!痉挛性斜颈是指脖子不由自主的向一侧倾斜,同时伴随有拉扯感和疼痛感。
据美国和英国曾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痉挛性斜颈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趋向年轻化,之前据统计大多患者发病年纪在30-40岁,直到现在,青年人发病率高达30%。
为什么会出现痉挛性斜颈?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落枕”的现象,但通常都是非持续性的,过一会或者几天就会自动消失,这种痉挛性斜颈一般不会有实质性的危害。
但如果长时间任然有“落枕”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很可能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请立刻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痉挛性斜颈的原因:1.外界因素风寒,外伤等是引起痉挛性斜颈一则重大因素。
2.颈椎病颈部疾患颈部肿瘤或其他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侧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的特点为病起较轻,日渐加重,痉挛性斜颈的程度可有变化。
3.过度疲劳、精神疾病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痉挛性斜颈的发生。
更年期综合征也可引起痉挛性斜颈,尤其是爱生气的人更严重。
痉挛性斜颈的危害1.危害身体健康严重的痉挛性斜颈常常影响病人对他人言谈的理解能力,还会使人休息不好,以至于头晕,精力不能集中。
长久的痉挛性斜颈极大程度上还会导致联动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影响沟通严重患者会出现说话,吃饭,喝水吞咽困难障碍使人无法正常沟通,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缩短社交范围。
3.影响精神生活长期严重痉挛性斜颈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担心、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
4.心理危害严重痉挛性斜颈常使人产生一种极为恐惧的感觉,有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因此导致精神崩溃。
痉挛性斜颈怎么办?1.对因治疗如果可以确定潜在的诱因,往往能够得到很有效的改善。
如果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或倍感压力和焦虑。
这些情况,建议前往医疗机构及时就诊。
2.避免情绪激动痉挛性斜颈患者往往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加重,所以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能有助于患者分散注意力,从而改善症状。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痉挛性斜颈(Torticolli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为固定性局部抽搐和疼痛,可以影响脖子的转向和转动结构。
这种疾病多发于儿童,可以引起脖子线性凹陷,特殊姿势,和头部偏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发育。
因此,正确的评定方法和疗效标准对医院和临床工作者都非常重要。
一、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方法1.症状根据患者症状,可以将痉挛性斜颈分为三个症状等级:症状等级一:轻度症状,症状表现仅有轻微的局部抽搐,轻微的头部偏斜,头部旋转受限,无疼痛;症状等级二:中度症状,症状表现有局部抽搐,明显的头部偏斜,头部旋转受限,有疼痛;症状等级三:重度症状,症状表现有明显的局部抽搐,明显的头部偏斜,头部旋转受限,有疼痛,且有局部皮肤瘙痒。
2.成因根据患者痉挛性斜颈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外伤性斜颈,先天性斜颈,及部分未明确原因的痉挛性斜颈。
外伤性斜颈指因碰撞,外力作用,意外死亡等原因而形成的痉挛性斜颈;先天性斜颈是指有先天病变的婴儿出生时就有的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的部分原因不明的指因感染、神经炎、异物刺激、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的斜颈。
3. X线诊断进行 X线诊断,可以发现患者脖子结构改变,例如脊柱结构凹陷,脊柱侧凸,脊柱变形,脊椎关节间隙变窄,以及关节炎等情况。
从 X线诊断的结果中可以准确的确定患者的斜颈分级。
二、痉挛性斜颈疗效标准1.疗法有效性根据患者的症状及 X线诊断结果,以及患者的自觉感受,判断治疗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轻度症状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做物理治疗及康复治疗就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中度症状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做物理治疗及康复治疗,及有针刺凝血的抽搐性斜颈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重度症状的患者需要经过深入的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2.治疗期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定一个适当的治疗期限,确定痉挛性斜颈治疗的时间限制。
一般来说,轻度症状的患者治疗期限可以设定在 2以内;中度症状的患者治疗期限可以设定在 4以内;重度症状的患者治疗期限可以设定在 8以内。
课程资料:痉挛性斜颈-赵新

二、流行病学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肌张力障 碍形式,约3/4的患者发病年龄在30-60岁, 中位起病年龄为39岁,女性病人略多于男 性,男女比例约为1:1.2,美国有调查患病 率为7-10/10万人。
痉挛性斜颈及治疗进展 ( spasmodic torticollis, ST)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 成都市神经病学研究所 康复医学科
赵新
内容概要
1. 痉挛性斜颈的定义、临床表现、分型和解 剖基础;
2. 痉挛性斜颈的康复评价; 3. 痉挛性斜颈的肉毒毒素治疗; 4. 痉挛性斜颈的其他治疗方法。
2、ST的CT定位
正常颈部CT横断面
扭转型CT横断面
后仰型CT横断面
将横断面图像划分为4个区域,左、右横突连线与
椎体中线相交后即可分为左前、左后、右前、右后位4
个区;前1/4区内由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舌骨下肌群、
头长肌及颈长肌组成,后1/4区内自浅到深主要由斜方
肌、头夹肌、肩胛提肌、头半棘肌、头最长肌、颈半
该型中有水平旋转、带有后仰动作的旋转或带有 前屈动作的旋转三种,分别称水平旋转型、后仰旋转 型和前屈旋转型。
1、扭转型(前倾)
扭转型(水平)
后仰扭转型
后仰型
2、前屈型
前屈型
3、侧倾型
侧倾型
5、震颤型
临床分型及可能受累肌肉
EMG分型
4种类型:
①旋转型:除胸锁乳突肌位于对侧前1/4区域内,参加痉挛的 颈肌均聚集在头旋向侧颈后1/4区域内;
三、ST病因和病理生理学改变
• 大多数ST的病因目前仍不确切,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 少数患者的致病原因可能继发与基底节病变、抗精神病 药物、颈椎畸形及头颈部外伤、原发性前庭功能异常等 因素;
痉挛性斜颈的诊断与治疗__第四军医大学神经外科王学

二、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术前:副神经核磁薄层扫描发现血管骑跨等异常。 优点:没有神经和肌肉切断手术后引起的严重神
经功能障碍。 局限性:仅有极少数病例效果好。 风险:靠近脑干,风险大。
三 选择性颈后伸肌切除术
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双侧后仰型痉挛性斜颈。 方法:主要切断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
颈半棘肌。 优点:选择性切断痉挛肌群,保留了非痉挛肌肉, 副作用较小,术后异常运动消失,头部正常运动 和后仰功能保留。
四、最佳指征是旋转型、侧挛型、双侧后仰型 。
五、前屈型病人若利多卡因封闭双侧胸锁乳突 肌后能改善,可考虑型双侧副神经切断术 或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一 双侧颈神经根切断术
Cushing 和Mckenzie:单侧入路对颈后组肌群支配神 经切断。C1,C2,C3及部分C4的前根。
Dandy :双侧。 副作用:切断愈多副作用愈明显,如颈部无力和吞咽
学习和生活,造成精神压力。 §晚期有肌痛。 §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 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1. 1.1221. 1.12Tue sday, January 12, 202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1:34:25 01:34:2 501:34 1/12/20 21 1:34:25 AM
三联手术
§三联术实际上是一种高选择性解除颈肌痉挛 的手术方法。
§适用于旋转型和侧挛型,包括 一侧脊神经后 支(C1~C6)切除术、头颈夹肌/肩胛提肌切 断术和对侧副神经切断术。
§若为侧屈型—切断屈侧的颈脊神经1~6后支; 切断屈侧夹肌、肩胛提肌;切断屈侧副神经。
六 立体定向手术
立体定向双侧脑内深部核团毁损术,靶点为苍 白球、丘脑腹外侧核、Froel-H、丘脑中央核等, 疗效差。
痉挛性斜颈病历书写模板

痉挛性斜颈病历书写模板
斜颈
1.颅内肿瘤:颅底肿瘤压迫副神经时可表现为痉孪性斜颈症状,此患者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且患者头颅MRI检查无明显异常,考虑此病可能性不大可排除。
2.颈椎病:可表现为颈部疼痛、肢体疼痛及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患者颈部右侧旋转明显,无肢体麻木无力,可排除此病。
3.环枢椎半脱位:可表现为颈部倾斜,多伴有体位变化时头晕、恶心呕吐,颈椎CT可见环枢关节脱位征像,该患者病程长,无恶心、呕吐,颈椎CT无脱位征像,可排除。
颈源性头痛
1.紧张型头痛:多为双侧头部压榨性头痛,不伴有恶心呕吐和畏光怕声等症状,但此患者表现为右枕部阵发性头痛,不符合该诊断。
2.丛集样头痛:表现为重度单侧题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刀割样,夜间痛明显,每年发作约5个月符合此诊断,该患者为枕部疼痛,性质为酸痛,暂不考虑该诊断。
3.偏头痛:患者头痛局限于一侧,搏动性,影响日常活动,排除神经系统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效符合此诊断,该患者虽疼痛局限一侧,但无搏动性,且口服西乐葆无效。
诊断
巨细胞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男性,表现为题区疼痛伴视力障
碍。
该患无颞区疼痛、视力障碍,因此暂时不考虑此诊断。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典型的外伤性脊柱病,因脊柱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健康而引起关注。
为了准确评定病情,根据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病情分级,应当制定出相应的评定标准和疗效标准。
1、一级:当患者在脊柱骨架活动范围内,肩关节可以完全的活动,肩袖的膝盖活动角度达到180°,胸椎可以很自然的肩膀抬起,完成颈前抬起,满足屈曲和伸展双向距离范围内正常动作。
3、三级:当患者在脊柱骨架活动范围内,肩关节受到限制,活动范围只有
90°~160°,胸椎受损,不能完成颈前抬起,只能完成屈曲动作,其他活动受限,伸展受限,大部分活动受限。
4、四级:当患者发生持续性痉挛,肩关节,胸椎和颈椎完全受限,肩袖的膝盖活动角度仅有90°,无法完成屈曲和伸展的任何活动。
2、二级:肩关节活动角度至少到达140°,并获得80%肩关节活动度;胸椎可以很好的肩膀抬起,完成颈前抬起,屈曲伸展双向距离可达到90%的标准;可以达到缓解的肌肉力量检查标准。
以上就是痉挛性斜颈的分级评定标准及疗效标准的介绍,通过评定标准和疗效标准,能够准确评定患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措施,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痉挛性斜颈症状有哪些

痉挛性斜颈症状有哪些
一、概述
某同事有一个朋友的爸爸,今年60多岁了,自从去年来就感觉脖子好像有点斜到一片,走路也不像以前利索,有时候还会有手抖,朋友家里人都很担心,他爸爸平常身体挺好的,也不抽烟喝酒,以前整天笑嘻嘻的,感觉人挺和蔼的,也挺爱运动,家里其他人也挺健康的,现在他家里人很担心,朋友说上网搜索了说这种症状是痉挛性斜颈,某同事想问下什么是痉挛性斜颈,它有什么症状?
二、步骤/方法:
1、大家看到的痉挛性斜颈是因为头向一边扭曲或倾斜,是因为在大家颈部的肌肉由于某种原因肌肉收缩所造成的,而大家日常的精神,比如焦虑,抑郁症等对痉挛性斜颈的症状轻重有一定的影响。
2、因为每个人的特殊性不同,所以痉挛性斜颈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也不同,因为它可能所累及的每个人颈部的神经是不同的所以造成了这样一种差异。
有些人发展迅速,而有些进展较慢,长年累月发展导致斜颈。
3、当然,同一种病每个人的表现也是不同。
例如,第一种,旋转型,整个人扭转;第二种,后仰型头向背部后仰。
第三种,前屈型头向胸部前屈。
第四种,侧挛型。
头部偏离身体中线向左边或向右边作弯曲。
三、注意事项:
痉挛性斜颈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一,每个人表现大不一样,建议到相关的医生做仔细检查,咨询医生意见,及早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紧张,保持爱愉悦的心情。
痉挛性斜颈36例临床分析

痉挛性斜颈36例临床分析作者:吴文波梁战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5期痉挛性斜颈(CD)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群自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中的一种。
临床特点多隐袭起病,逐渐加重,表现为头颈部不自主地扭转、侧倾、前屈和后仰,多有不同运动方向、不同程度的组合,但以一、两种成分为主;常伴有姿势性震颤、某些特定的运动不能及相应肌肉的痉挛性疼痛等。
由于外形受损,导致焦虑抑郁共病,身心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家庭生活,加重社会负担。
现将我们确诊的36例痉挛性斜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于大连医科大学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痉挛性斜颈患者36例。
其中男12例,女24例,男女比例为1∶2,年龄为21~68岁,平均年龄(41.2±14.1)岁,病程2周~半年。
Tusi评分平均为(9.2±1.3)分。
均行头磁共振/CT、颈椎CT/平片检查除外颅颈部器质性疾病。
1.2 职业10例患者日常工作长时间操作电脑,8例患者为流水线工作工人,6例为面点师,5例经营个体烧烤,2例为会计,1例为包装工,2例为学生,2例为毛衣编织工。
1.3 临床分型向左侧扭转为13例,右侧扭转为17例,侧倾型6例,其中3例合并震颤。
Tusi评分平均为(8.6±1.8)分,痉挛肌肉主要累及同侧头夹肌、提肩胛肌,对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
1.4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缓慢起病,有先兆症状,颈部僵硬、疼痛占52%,病初多表现为不自主扭转或侧倾,呈阵发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肌肉强直收缩,少数患者合并震颤,劳累和紧张后加重,卧床休息颈部得到支撑后减轻,入睡后消失,感觉诡计能够缓解斜颈症状。
颈肩痛可以由椎体、关节突、椎间盘、脊椎骨附近的韧带、腱膜、肌肉或神经组织所引起,也可以由内脏疾病、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或精神性因素所致,临床中发现很多痉挛性斜颈患者早期均于骨科、理疗科、针灸科诊断为颈椎病、落枕、颈部软组织劳损等,进行了针灸、按摩、牵引、小针刀治疗,效果不理想,最后就诊于神经内科。
痉挛性斜颈疾病研究报告

痉挛性斜颈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痉挛性斜颈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骨科病症体征:肌痛,阵挛,震颤,吞咽障碍,紧张,痉挛性斜颈,易变性痉挛,书写痉挛疾病介绍:痉挛性斜颈是怎么回事?痉挛性斜颈是指原发性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头颈扭转和转动为表现的症侯群,以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性发作最为常见,称之为特发性颈肌张力障碍更确切,这种颈部肌肉不自主的异常运动尤其会在患者处于公众场合或紧张繁忙时加重,使患者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症状体征:痉挛性斜颈的症状有哪些?1.痉挛性斜颈的程度可分轻、中、重三度。
轻型者肌痉挛的范围较小,仅有单侧发作,无肌痛;中型者双侧发作,有轻度肌痛;重型者不仅双侧颈肌受到连累,并有向邻近肌群,如肩部、颜面、胸肌及背部长肌群蔓延的趋势,且有严重肌痛。
2.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表现可以分成四种型别。
(1)旋转型: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做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
根据头与纵轴有无倾斜,可以分为三种亚型:水平旋转、后仰旋转和前屈旋转。
旋转型是本病最常见的一种型别,其中以后仰型略为多见,水平型次之,前屈型较少。
此外根据肌肉收缩的情况,又可分为痉挛和阵挛两种。
前者患者头部持久强直地旋向一侧;后者则呈频频来回旋动。
(2)后仰型:患者头部痉挛性或阵挛性后仰,面部朝天。
(3)前屈型:患者头部向胸前做痉挛性或阵挛性前屈。
(4)侧挛型:患者头部偏离纵轴向左或右侧转,重症患者的耳、颞部可与肩膀逼近或贴紧,并常伴同侧肩膀上抬现象。
化验检查:痉挛性斜颈要做哪些检查?本病由于具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诊断较容易,主要表现为:患者表现为头颈不正,颈部肌肉紧张,甚至局部隆起。
头被迫偏斜,难以活动。
有的患者可以矫正片刻,但无法持久,又恢复原状。
重者,肩部上抬,影响上肢,面部肌肉的扯动等。
情绪紧张时,劳累时症状加重,安静和初醒时症状轻,入睡后症状消失。
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检查可以发现:颈部肌肉有痉挛,特别是协同肌(共同引起斜颈的一组肌肉)有同步痉挛现象。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第11页
临床表现
• 疼痛在痉挛性斜颈中发生率较高, 该特征有 利于区分其它类型局部肌张力障碍, 而且与 功效障碍相关。在患病过程中, 75%患者在 一些时间点存在疼痛, 而且这种疼痛是功效 障碍主要起源。疼痛还与头部连续痉挛转 动及旋转程度相关。功效障碍也常因为异 常头颈姿势而回避社会交往引发。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第6页
病理生理学机制
• 灵长类为肌张力障碍动物模型试验提醒, 感觉运动传人造成神经可塑性应答可能在
肌张力障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如动物模型证实长久手部重复活动可造成
类似肌张力障碍运动控制异常,并有感觉
皮质中感觉接收区域扩大。总之,推测含 有遗传易感性个体,在一些环境原因作用
或刺激下,使得某种程度存在大脑可塑性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第18页
肉毒素注射副作用
• 下咽困难, 颈部无力和注射点局部疼痛是最常 见副作用。不过, 耳鸣、口干、类似流感症状、 嗜睡、发音困难和全身乏力都被报道过。许多 研究表明每一个治疗周期中20%-30%病人有副 作用, 而且50%病人出现在治疗中某一时间。副 作用大部分以应用剂量为基础。应用最大剂量 研究报道几乎100%病人出现副反应。而用小 剂量则副反应发生率不到7%。通常提议应用 适当小剂量疗法, 每疗程不超出 300u(BOTOX), 用药间歇不短于3个月。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第28页
小结
• ST是临床上最常见成人型肌张力障碍, 多于青 壮年发病, 头颈部异常运动或姿势常置患者于 尴尬无助境地, 可造成劳动力丧失及极大身心 痛苦, 患者求治愿望迫切。
临床表现
• 在活动时或工作担心时加重, 睡眠时症状减 轻或消失。症状经常是突然出现, 表现为 “颈部牵拉或拖拉”或者是头部不随意转 动或急转。非经典症状可造成误诊为“关 节炎, 颈神经根病, 精神性疾病, 帕金森或颞 下颌关节综合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挛性斜颈,也称神经性斜颈。
因中枢神经变化致颈部多处肌肉不自主抽搐,强迫头颈失去正常姿态和活动功能,有的歪向一侧;有的水平扭转;有的低头不能抬起;有的两眼看天,不能低头;有的头旋转又前倾;有的头旋转又后仰;有的伴有不停摇晃,真是千姿百态。
重者可造成环枢椎脱位,或压迫神经引起颈背部疼痛。
患了痉挛性斜颈,多数人在白天表现重,特别在情绪紧张,劳累,身体运动时加重,在平卧时可消失,但也有昼夜不停者。
患病后工作多不能坚持,有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遭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往往东奔西跑,四处求医。
有的服用中西药物,多数开始奏效,用一段时间就不管用而告终。
有的采用手术,不论是立体定向,还是神经根切断,艰度较大,都有一定适应症,效果也不一定理想,且有副作用和后遗症。
有的注射A型肉毒素,可缓解症状,但维持3—4个月又复发了。
一年需注2—3次还不去根,而且有的注射后可发生一时性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注射多了,范围大了可出现颈部僵硬。
总而言之,医治痉挛性斜颈上述方法不少,但效果尚不十分理想。
但是这个顽固的堡垒,被著名斜颈病专家左玉增教授攻破了,现给以介绍。
痉挛性斜颈是当今世界公认不易的根治的顽症。
【关键词】针药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颈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收缩,而致头向侧扭转或阵挛性地倾斜,常伴有局部疼痛近几年来,笔者运用针药结合治疗1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门诊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最小18岁,最53岁;病程25天~1年,头向左倾斜者6例,向右倾斜者5例。
以上均西医确诊,并除外局部风湿等其他病因明确的疾患。
1.2 治疗方法1.2.1 针刺治疗选穴:风池、天柱、大椎、肩井、颈4~6夹脊、后溪、昆仑、列缺。
以上穴位均取双侧,进针得气后加用电针用连续波30min,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颈项部。
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1.2.2 中药熏蒸配方:葛根15g,桂枝10g,白芍20g,地龙10g,威灵仙15g,天麻10g,伸筋草10g,木瓜1 0g,以上诸药装入纱布袋,置于熏蒸治疗床贮药槽内,打开电源,温度调为45℃左右(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1.2.3 按摩疗法先用扌衮法、揉法、一指禅法在双侧颈部及肩部放松痉挛的肌肉10min,然后再用弹拨法、点法、拿法重点在患侧治疗10min,再配合颈部的屈、后伸及左右旋转活动3min,最后用揉法、擦法活血止痛,理顺经络。
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2.1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头部无倾斜,可自由活动,无其他不适。
好转:头部向一侧倾斜明显纠正,但活动轻微受限,局部仍感觉疼痛,以保持斜颈位舒适。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2.2 治疗效果11例患者经3~5个疗程治疗,痊愈6例,占54.6%;好转4例,占36.4%;无效1例,占9%。
3 典型病例患者,女,41岁,工人,于2006年9月20日就诊。
主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不自主摇动,逐渐向右侧倾斜。
曾于鄂尔斯市中心医院确诊为痉挛性斜颈,住院治疗,效果不明显。
出院后症状日渐加重,故来我院诊治。
查体一般状态可,痛苦面容、颈项部痉挛,头部向右侧歪斜,需用手把头固定才能与人交谈,强行用力使头部恢复体位则疼痛难忍,左侧胸锁乳突肌肥大,其他阳性体征未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西医:痉挛性斜颈。
中医:痉证(邪壅经络)。
用上述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颈部无倾斜,活动自如。
4 体会痉挛性斜颈属原因不明性脑病,多人倾向于椎体外系器质性疾病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属“痉证”范畴,多由外邪侵袭,阻滞经络、筋脉强急所致。
治疗以祛邪解肌、调和营卫、通经活络、舒筋缓急为法。
针刺选取天柱、风池、肩井、大椎、颈夹脊以疏通局部经气,祛邪舒筋解拘挛;昆仑为经过颈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列缺为四总穴,三穴皆能疏通经气,缓急之效。
红外线的温热效应具有镇痛和解痉的作用,按摩能理顺经筋,缓解痉挛,同时用葛根汤加减局部熏蒸有祛邪解肌、生津缓急之效,能提高其治疗效果。
以上针药并用,疗效确切,可供同道参考。
(编辑:宋冰)一种痉挛性斜颈康复治疗器申请号/专利号:200720085103一种痉挛性斜颈康复治疗器,它由套圈(1)、套圈(2)和拉绳(3)组成;拉绳(3)一端与套圈(1)相连,另一端与套圈(2)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本康复治疗器配合运动锻练可根治痉挛性斜颈。
申请日:2007年05月30日公开日:授权公告日:2008年04月16日申请人/专利权人:吴刚锐申请人地址:湖北省荆门市后港镇东升社区居委会发明设计人:吴刚锐专利代理机构: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代理人:谭建文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分类号:A61F5/01点此查看跟该专利相关的主附图\公开说明书\授权说明书我今年26岁,患病将近6个月,服过西药、中药、打过肉毒素、现在针炙治疗,仍不见好转,(服药期间有点好转,过几天后又恢复原样了)。
请教大家现在应该怎么治疗?我真的很痛苦,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治疗了,请有识之士能给我指点迷津。
第一节心理治疗概述一、心理治疗的定义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也称为精神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治疗性医患关系,帮助病人克服心理困难和心理障碍,以达到调整认识、改善情绪、转变行为、健全人格、适应社会的治疗过程。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对心理治疗作过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心理治疗有如下一些特征:(1)心理治疗是一种两人或多人之间的持续的人际关系;(2)参与心理治疗的其中一方是有经验或接受过特殊专业训练;(3)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或多个参与者是因为对于他们的情绪、人际适应和感觉不满意而加入这种关系;(4)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5)心理治疗是根据某些正式的关于一般心理障碍的理论和求治者特殊的心理障碍而建立的程序进行;(6)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改善求治者的心理困难,他们因为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而来寻求施治者的帮助。
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某些心理压力和出现心理问题时也会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支持。
那些来自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同情、理解、规劝、说教、逻辑分析和批评指导等从广义上讲也能产生一些“心理治疗的效果”,在排忧解难和减轻心理痛苦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类谈话不能等同于专业性心理治疗的人际交流和沟通。
实施心理治疗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有明确的治疗对象和目的,采用的是严谨、规范、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治疗的效果也需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
所以,心理治疗是一项很严重的临床工作,通常由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辅导人员等专业人员实施治疗。
二、心理治疗的对象及适应症心理治疗对象的范围较广。
当出现心理困难,伴有情绪、行为障碍和社会生活适应不良,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的人,原则上都能接受心理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有表现为烦恼、焦虑、紧张、恐惧、抑郁、强迫、疑病、分离症状等神经症病人;因某些应激性社会生活事件遭受心理挫折而出现心理困难的人;行为偏差或社会适应不良者;由于躯体疾病而引起某些不良心理反应的病人以及处于康复阶段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心理治疗除了要有明确的病人对象之外还需要考虑他们是否适应接受心理治疗。
有的病人即使他们的心理疾患可以采用心理治疗方法,但不等于所有这样的病人都适宜作心理治疗。
有些病人没有心理治疗的指症,应避免盲目实施心理治疗技术。
通常以下一些病人不宜接受心理治疗:(1)不愿求治:由于心理治疗过程需要病人全身投入和密切配合,所以病人若没有求治的动机和愿望便难以得到他们的合作。
(2)偏执人格:有偏执人格特征的病人不易改变对别人所特持的看法,也难以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
(3)冲动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容易冲动的病人会因难以接受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挑战和压力而出现过激行为。
(4)极度悲观:当病人心境恶劣,对人生极度消极悲观,对心理治疗不抱如何希望的病人和对医生的帮助丧失信心的病人无法接受心理治疗。
(5)交流受阻:因各种原因而影响正常语言交流的病人难以与医生沟通,所以也无法对他们实施心理治疗。
三、心理治疗的类型和特点心理治疗的种类和实施方法有几百种之多,但当今较为盛行的方法约有十几种。
一般根据心理治疗的进程可分为长程治疗和短程治疗;根据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可分为支持治疗、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根据心理治疗实施的形式可分为个别治疗、夫妻治疗、家庭治疗和集体治疗等。
1、个别长程心理治疗在个别长程心理治疗中传统的精神分析方法是治疗的典范。
基于弗洛依德的“无意识论”、“人格结构论”、“自我防御机制论”和“本能论”等基本理论,医生在临床中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获取资料,采用移情的方法来建立医患关系,又运用领悟、修通、克服阻抗、梦析等技术,通过追溯童年时期的经历来剖析病人当前的心理问题。
由于精神分析的疗程很长,可达几年、十几年,所以在广泛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2、个别短程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患者中心疗法、短程精神分析都属于短程心理治疗。
短程心理治疗的疗程一般在100次左右,为期3个月至半年。
这些治疗的共同特点是时间基本限定,目标明确,机构完整,注重于当前的心态而非以往的经历,操作性较强,强调病人的配合操练及自助。
这些治疗方法的适用范围也较广。
3、集体治疗集体心理包括家庭治疗、夫妻治疗和小组治疗等。
这类治疗注重于人际关系,所以又称为人际关系治疗。
通过表达、聆听、认同、分享和角色扮演等技术增加相互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身症状,使家庭成员和参与治疗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心理方面的调适。
四、心理治疗实施者的职业要求心理治疗是解除病人学障碍的一项要求很高的职业行为,所以实施治疗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和条如何治疗痉孪性斜颈痉挛性斜颈(神经性斜颈)是指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多在~岁起病男女差别不大痉挛性斜颈的病因痉挛性斜颈的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可能有家族史少数继发于脑炎多发性硬化一氧化碳中毒后但大多无明显病因但有中枢性及外周性两种推测中枢性病因可能是额顶部皮质萎缩中脑被盖部损害或因由间质核到丘脑系统或基底节等处病变所引起也有人认为与递质有关-羟色胺浓度降低可引起头颈部旋转儿茶酚胺浓度降低则可引起头颈强直性偏斜等Treckmann()根据Jennetta理论认为周围性病因可能是微血管对副神经的压迫即副神经受血管长期压迫产生局部脱髓鞘变使离心和向心纤维之间产生短路致异常冲动积累而产生头部肌肉收缩但目前未被公认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表现多为成年起病但也有少数病例发生在儿童多在某些诱因(如紧张劳累生气等)情况后发生病情逐渐加重很少会自行消退或缓减头往往双侧肌受累但受累程度常不对称致使头部偏向一侧作扭转运动在活动时或工作紧张时加重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症状经常是突然出现表现为颈部的牵拉或头部不随意转动头部和颈部姿势的异常可表现为多种姿态可呈旋转侧倾前倾和后伸其次是头牵拉颈后斜和颈前斜少数病人表现为单纯的偏斜临床分型:痉挛性斜颈的程度可分轻中重三度轻型者肌痉挛的范围较小仅有单侧发作无肌痛;中型者双侧发作有轻度肌痛;重型者不仅双侧颈肌受到连累并有向邻近肌群如肩部颜面胸肌及背部长肌群蔓延的趋势且有严重肌痛痉挛性斜颈按临床表现可以分成四种类型:()旋转型: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做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根据头与纵轴有无倾斜可以分为三种亚型:水平旋转后仰旋转和前屈旋转旋转型是本病最常见的一种型别其中以后仰型略为多见水平型次之前屈型较少此外根据肌肉收缩的情况又可分为痉挛和阵挛两种前者患者头部持久强直地旋向一侧;后者则呈频频来回旋动()后仰型:患者头部痉挛性或阵挛性后仰面部朝天()前屈型:患者头部向胸前做痉挛性或阵挛性前屈()侧挛型:患者头部偏离纵轴向左或右侧转重症患者的耳颞部可与肩膀逼近或贴紧并常伴同侧肩膀上抬现象()混合型:颈项多处肌肉痉挛并有颜面口眼手及躯干部位的肌肉痉挛患者头颈歪斜呈多变状态伴其他部位肌肉痉挛出现相应表现的痉挛性斜颈()疼痛型:有上述某类型的表现伴有颈肩背等部位因痉挛造成神经受压引起疼痛的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的检查临床检查可以发现:颈部肌肉有痉挛特别是协同肌(共同引起"斜颈"的一组肌肉)有同步痉挛现象通过患者重复斜颈的动作可以初步判断受累的肌肉范围及斜颈所属类型辅助检查中肌电图显示主要和次要痉挛的肌肉颈部CT可以显示受累肌肉及肥大程度个别患者脑CT有异常绝大多数患者各器官功能正常没有发现与斜颈相关的病理变化痉挛性斜颈的诊断及鉴别痉挛性斜颈诊断容易见到患者头颈歪斜伴不停的摇晃或颤动基本可确定但确诊还需符合以下两点:患者有肌张力障碍以及排除其他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疾病帕金森氏病脑瘫后遗症肌性斜颈等痉挛性斜颈还应与以下疾病鉴别癔病性斜颈:有致病的精神因素发作突然头部及颈部活动变化多端无一定规律经暗示后症状可随情绪稳定而缓解继发性神经性斜颈:颈椎肿瘤损伤骨关节炎颈椎结核等可导致本病颈椎间盘突出枕大神经炎等因颈部神经及肌肉受刺激导致强直性斜颈一侧半规管受刺激引起的迷路性斜颈先天性眼肌平衡障碍引起的眼性斜颈先天性颈椎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挛缩及小脑第四脑室肿瘤早期所引起的斜颈等均无阵挛作为鉴别需进一步检查发病原因痉挛性斜颈的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类药多巴胺受体促效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短时多巴胺排除剂抗胆碱能制剂GABA能药等用腊肠菌毒素注射痉挛受累肌肉有一定疗效当不能根治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有颈神经前根副神经根切断术立体定向手术选择型颈肌及神经切断术选择型周围神经切断术及副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痉挛性斜颈是由颈部肌群阵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的头部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也被认为全身性肌紧张障碍在颈部的局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