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上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七上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c8c8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d.png)
人教版七上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
2.经线和纬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与经线垂直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圈组成的网格。
3.经度和纬度•经度: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纬度:从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24小时,产生昼夜更替。
•公转: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
二、陆地和海洋1.大洲和大洋•世界上有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更大。
2.海峡和海湾•海峡:连接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湾:海洋深入陆地的部分,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海峡作为出口。
3.岛屿和半岛•岛屿:被水包围的陆地,四周被水环绕,但面积一般不超过300平方米。
•半岛: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其一面或几面是海洋或湖泊。
三、气候和天气1.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是根据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来划分的。
世界上有五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2.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影响天气的各种自然力量,包括气团、锋面、气旋等。
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如降水、风、雾等。
四、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2c9ae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1.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本节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经纬线的特点。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可以通过海边看到远处的帆船、月食、日食等自然现象来说明。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经纬线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划分线,纬线是指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到极点缩为一点;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长度相等,都是半圆。
主要的经线有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有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可以通过经线纬线及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本节主要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自转地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面对赤道的时候是逆时针,面对北极的时候是顺时针,一天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这导致了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以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西向东,主要导致了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南北移动。
以北半球为例,二分二至点是指春分和秋分两天,这两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
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时,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冬至时,昼最短,夜最长,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气象部门根据二分二至日将北半球季节划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需要注意的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但月份相同。
地球上的五个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的地区,这里有阳光直射现象;北寒带和南寒带是指南极圈(66.5S)以及北极圈(66.5N)以北的地区,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而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被划分为温带,这里四季分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9676fdfc4ffe473268abe5.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梳理归纳: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枙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枙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5)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1、国家和地区:世界的国家和地区---220多个(—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II)a)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b)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
其中中国和印度人口超过10亿。
(中国人口最多,印度居第二位)c)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非)、土耳其(亚欧)、俄罗斯(亚欧)、美国(北美大洋洲)d)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的总称。
e)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f)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如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部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目前,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
—(南北差异)课本P89图5,6II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地图册P4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的1/5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的4/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3/4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4生活、教育水平高人口高增长生产力高度发达生活、教育水平低,以第—产业为中心(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4d990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3.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四、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做题)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会判断经线、纬线,南北纬东西经的判别注意对应字母大写),判断两点位置方向(根据经纬线指示方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温度带。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9d6b56e2bd960590c677e9.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向左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下增大的为南纬,向上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1天。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7884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8.png)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 地球圈层结构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
内圈主要包括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和过渡层。
3.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它们构成了经纬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经线都是等长的。
4.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在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通常用1:x或者1/x表示。
5. 地形图地形图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和投影的方法绘制的,包括等高线图和分层设色图等。
等高线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起伏状况,分层设色图则用颜色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 大洲和大洋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最大的陆地称为大陆,最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共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其中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
海洋是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
其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
2. 海陆变迁海陆变迁是指由于自然作用或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和陆地的变化。
例如,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大陆原来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分为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喜马拉雅山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经历了多次的升降变化,现在仍在不断上升。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1.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区较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而气候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天气是千变万化的,而气候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 气温和降水气温和降水是天气和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降水是指空气中水汽凝结后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包括雨、雪、雾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常考考点复习资料总结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常考考点复习资料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1e460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4.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是一个球体。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是的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赤道纬度为0°,是纬度起始线。
赤道以北叫北纬,用“N”表示;以南叫南纬,用“S”表示。
5.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6.本初子午线经度为0°,是经度起始线。
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E)和西经(W)。
7.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8.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9.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产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季节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0.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共五个温度带。
11.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阅读地图要学会测量距离,辨认方向、识别图例。
12.辨认方向,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
13.地图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公园游玩要用导游图,外出旅行参考交通图。
14.地面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把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
1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正确判读不同的山体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16.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态;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8c9d4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0.png)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天圆地方②根据太阳和月亮推测地球是球体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
④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球体。
2、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大于极半径(6357千米)。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南北极圈:66.5°N、66.5°S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例:A( 0°, 60°W)A( 0°, 30°W)B(30°S, 75°W)B(30°N,60°E)C(30°S, 0°)C(30°S,60°E)甲: 50°N 、20°E 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北温带乙: 20°S 、 170°W 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热带三、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意义自转地轴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一天昼夜更替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15°15°30°309060AB CABC0°30°60°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图):(1)在图中画出公转方向(2)①是秋分日,时间是9月23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ecf0f8625ef7ba0d4a733bf5.png)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单元总结要点图解知识清单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定义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长度特征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到极点缩为一点形状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是半圆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6、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O (0O纬线叫赤道)—90 O N/S 0O (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 代号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O纬线)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O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E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W )半球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 O W和160O 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O W向东到160O E为东半球(20OW—0 O—160O E);20 O W向西到160O E为西半球(20 O W—180 O—160O E)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95f34dfc4ffe473268ab55.png)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1、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球体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日食现象等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平面图中一般为横纬竖经)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长度特征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到极点缩为一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是半圆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6、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7、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O)7、利用经纬网定位。
用经线纬线及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判断纬度从0O 开始向北增大至北纬90O(记作90O N),向南递增为南纬90 O(记作90 O S)。
N S 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用“E”表示),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用“W”表示)范围:0O (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赤道以北:北半球赤道以南:南半球如图①在③的()方,②在④的()方,①在④的()方,①的经纬度位置为(),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有(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地球运动旋转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2、时间的差异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记忆口诀:“北逆南顺”地球运动中心运动方向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1、四季的变化2、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3、昼夜长短的变化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季最高、影子最短;冬季最低、影子最长)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南北移动N SS N以北半球为例,二分二至点的日期、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情况:(课本1根据二分二至日气象部门把北半球的季节划分为为: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月份相同(如北半球夏季为6、7、8月,此时南半球也是6、7、8月,但是季节为冬季)2、 地球上的五带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d290dc27284b73f3425098.png)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与复习2020年7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讲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2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4)证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证据: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一周的事实。
②站得高,看得远。
③月食。
④地球卫星照片。
⑤站在大海边看帆船: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船身。
⑥夜晚看北极星,朝北走,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越来越高,朝南走,其位置越来越低。
二、地球仪1.经线(经度)和纬线(纬度)的比较:注意:低、中、高纬度的判读:低纬度为0°~30°;中纬度为30°~60°;高纬度为60°~90°。
2.经纬网: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络。
可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
三、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五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2)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寒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温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
(3)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极圈。
第2讲地图一、地图的阅读1.地图三大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三种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3.地图上方向的判读:(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判读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读方向。
4.选择适用的地图:(1)地图种类很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44de5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7.png)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站得高看得远
(4)夜晚看北极星,越往北,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越高,越往南则越低;(5)地球的卫星照片以及在航天飞船上观察地球。
考点2地球仪
1.定义: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 经纬线特点
4. 经纬度特点
考点3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地球五带划分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4.方向的判断:
(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
考点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6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
去某个景点旅游,需要导游图;想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需要交通图;想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需要世界政区图;想去山区旅游,需要地形图。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要想了解一个区域的详细情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要想了解一个区域在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它与周围区域的关系概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88dbe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5.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好版1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局部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麦哲伦环球航行;〔5〕卫星照片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描绘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4.经纬网:准确描绘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绘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二、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挪动。
夏至与冬至: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南北半球相反。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2.地球外表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3.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重点图:P11图1.14,P13图1.18三、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1〕比例尺: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考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1df36f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a.png)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
2、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认识过程结论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 形状 ,推测地太阳和月亮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 球体 。
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月食、海边看船、麦哲伦环球航行 、卫星照片 4、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万 千米,表面积约为 5.1亿 平方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赤道地区、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二)地球仪 1、纬线和经线纬线经线示意图概念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 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 纬线 相交的半圆 特点形状圆 (除极点以外), 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半圆 ,两条相对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变短 , 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所有经线长度都 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线圈间的关系所有纬线圈都相互平行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经度纬度起始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赤道(0°纬线)(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划分方向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方向划分从赤道向南、向北方向划分度数范围0°~ 180°东西经180经线重合(只有一条)0°~ 90°、0°— 30°为低纬度地区30°— 60°为中纬度地区60°— 90°为高纬度地区数值的递变规律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由0°向东、向西逐渐增大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表示符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半球的划分20°W 和 160°E 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概念: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f93a682bb4cf7ec4afed0e3.png)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2、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3、▲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大大西,小小东)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小小东)20°W以西到160°E°E,总结为“大大西”)一、地球的自转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总
结
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已经为大家公布,快来查缺补漏吧!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经线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点击阅读详情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2、20度W向东至160度E为东半球;
20度W向西至160度E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小于20度,为东半球,
经度度数大于160度,为西半球;
经度度数在20度至160度之间,为相应半球。
点击阅读详情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初一人教版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按地图分类:地图集,电子地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影像地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