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
小学1到6年级文言文大全
小学1到6年级文言文大全在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深邃的哲学思想。
以下是小学1到6年级常见的一些文言文选段,这些选段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魅力,还能帮助他们积累词汇、理解句式和学习古代文化。
1.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2. 二年级《弟子规》节选: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3. 三年级《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 四年级《孟子》节选: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5. 五年级《诗经》节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 六年级《左传》节选:晋公子重耳之亡也,过宋,宋襄公曰:“晋公子之贤,不可不礼。
”于是馈以马二十乘,重耳辞曰:“亡人不敢当。
”宋襄公曰:“非以赐公子也,以赠公子之从者。
”重耳乃受之。
这些文言文选段都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小学生必学文言文
小学生必学文言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文言文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对于提升汉语语言的认知能力、文学水平、阅读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小学生呈现出2000个小学生必学的文言文。
一、古文启蒙篇1.《论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行,诚之者,中立之始也。
4.《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5.《左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史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尚书》:明德惟馨,光业所基。
8.《诗经》:悠悠我心,烦而不寐。
9.《楚辞》: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二、经史子集篇1.《易经》:君子升于阳,夫人归于阴。
2.《周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3.《书经》: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春秋》:三家者,天下之大贼也。
5.《春秋左传》:天生德于予,不能自完也。
6.《史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7.《淮南子》:忧人之忧,乐人之乐,与人为善,与人相亲。
8.《孔子家语》:学习不求意气,成败自负。
9.《新唐书》:诗渊已成,史地俱备。
三、诗词典籍篇1.《唐诗三百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宋词选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古诗十九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5.《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6.《庄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7.《红楼梦》: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8.《西游记》:此间山水郁郁,人烟稠稠,与须弥山相似。
9.《水浒传》:大刀向左,弯弓射右。
四、成语典故篇1.龙马精神:形容人物精神矍铄,意志坚强,精力充沛,气概非凡。
2.骑虎难下:比喻进退两难,处境十分为难。
小学常见文言文翻译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三、《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选择居住在不仁爱的地方,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四、《论语·公冶长》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五、《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六、《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翻译:孔子说:“士人不能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亡之后才算结束,难道不是很遥远吗?”通过以上文言文的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圣贤的思想和智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积累,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小学生必读的10篇文言文
小学生必读的10篇文言文1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2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小学文言文大全
小学文言文大全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篇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篇一:《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是《论语》中的一段经典文言文,描述了人们的天性本善,但如果不通过教育的引导和培养,人的性情便会发生变化。
文章通过孟母和窦燕山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要坚持专注、严格的原则。
篇二:《梁甫吟》百川东到浔,九州直使西。
冯唐易老邓攸贫,只有馀杭庐,偏忆青琐闱。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梁甫吟》中的一部分。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运用了不少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如“冯唐易老,邓攸贫”,“小扣柴扉久不开”,使整首诗展现出一种古朴、优美的氛围。
篇三:《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以描写风景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国优秀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
运用了一些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使整首诗显得雄壮而富有韵味。
篇四:《论语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表达了儒家思想中对学习、友谊和为人处世的看法。
其中运用了“不亦...乎”的表达方式,使整段话显得庄重而含蓄。
部编版小学生必诵文言文(最新版14篇)
部编版小学生必诵文言文(最新版14篇)1. 《木兰辞》木兰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其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英勇坚毅的形象。
2. 《孟子·告子上》《孟子·告子上》是孟子的一篇名篇,通过对研究和修身的讲述,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和修养的重要性。
3. 《论语·为政篇》《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涉及政治、教育、人际关系等方面,是中国古代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概括。
4. 《韩愈·师说》《韩愈·师说》是韩愈的一篇名篇,主要强调了对师长的尊重和教育的重要性,对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具有深远影响。
5. 《曹操·观沧海》《曹操·观沧海》是曹操的一首诗,通过观察大自然,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其中的意境深远,意味深长。
6. 《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月夜忆舍弟》是杜甫的一首诗,通过描写兄弟之情和人生的离别,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和珍惜。
7.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友谊和生命的感悟。
8.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是陆游的一首七绝诗,通过对秋夜的描述,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活的深切体悟。
9. 《辛弃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辛弃疾的一首词,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和爱情的思念和追忆。
10. 《红楼梦·葬花吟》《红楼梦·葬花吟》是曹雪芹的一篇诗词,通过悼念已逝的花朵,表达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悲欢离合的感慨。
11. 《西游记·大闹天宫》《西游记·大闹天宫》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孙悟空与天神们的斗争,展现了勇气、智慧和正义的力量。
小学文言文大全
小学文言文大全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提高语言素养,还能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文言文。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展现了他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果断。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鸟坚持不懈填海的精神令人敬佩。
《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能成功。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则故事体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和幽默风趣。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东西,要不断学习。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60篇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60篇一、任务背景小学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字的演变过程。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必背的文言文60篇,以供学生参考和背诵。
二、演义1.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人之生也直,义也竞与礼,礼也尽礼,而听于诗,乐也,君子安而不忘,知而不忘,仁者不忘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2. 《庄子》•庄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庄子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庄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庄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庄子曰:“鳞爪之政,不足以为民也。
”•庄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哀以友,小人甘以欺。
”•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庄子曰:“人之所以能,不由人之所不能。
”•庄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三、论述以上是小学生必背的文言文60篇,涵盖了《论语》和《庄子》的经典语句。
通过背诵这些文言文,小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智慧的理解。
同时,通过分析这些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小学生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
这些文言文包含了孔子的言行和庄子的哲思,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人格塑造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他们的智慧和真知灼见,小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学习这些文言文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借助一些学习方法和辅助工具。
(完整版)小学文言文大全
学弈《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让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一心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这两个人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的好。
难道是后一个同学的智商不如别人?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弈:下棋。
(围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以为:认为,觉得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文指带有丝绳的箭。
(读音:zhuó)之:天鹅。
之:前者。
俱:一起。
弗若:不如,不同于。
矣:了。
为:因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指后者。
然:这样。
思:想。
也:的。
【读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u]?/曰:非/然也。
读课文时的基调:用怀着一种好奇、愉快的追求知识的感觉去读。
【感悟】 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要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才能学好东西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小学生文言文必读40篇
小学生文言文必读40篇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
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小学文言文100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
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2田忌赛马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3晏子使楚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4当机立断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路。
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
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
”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
命僮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
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5包拯断牛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埋鄢作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知而又告之。
”盗惊服。
(《宋史•包拯传》)1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2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小学生文言文必读40篇
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
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③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鸟。
小学阶段必须要掌握的12篇文言文(含注解).
1、《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注释】舍:家。
嬉:游戏。
所以:用来。
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
贾人:商贩。
炫卖:沿街叫卖。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2、《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践,做。
绥:安,安抚。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师:学习。
【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君:对他的尊称。
3、《抿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据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据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闵(ml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dng):生长,成长。
推(用):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走。
往:去,到...去。
槁(gao):草木干枯。
耘苗:给苗锄草。
非徒:非但。
徒,只是。
益:好处。
4、《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小学生必学文言文精选四篇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分享的⼩学⽣必学⽂⾔⽂精选四篇。
欢迎阅读参考!⼩学⽣必学⽂⾔⽂精选【篇⼀】 《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弈,其⼀⼈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虽听之,⼀⼼以为有鸿鹄将⾄,思援⼸缴⽽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然也。
解读 弈秋是第⼀个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也是第⼀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
关于弈秋的姓名,清代学者焦循《孟⼦正义》⾥作有说明: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徒⽗是也。
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
弈秋是幸运的,春秋战国延续五百年,他是留下名字的的⼀位围棋⼿,也是我们所知的第⼀位棋⼿。
围棋见于我国史籍最早的记载,是春秋时期,⾄今已有⼆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了。
弈秋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位棋⼿,⽽且是位“通国之善弈者”。
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孟⼦》。
由此推测,弈秋可能是与孟⼦同时代的⼈,也可能稍早⼀些,由此也可以推测他⼤约⽣活在战国初期。
出现弈秋这样的⾼⼿,说明当时围棋已相当普及,可以肯定,像弈秋这样的国⼿不只⼀⼈。
孟⼦称弈秋为“通国之善弈者”。
所赞通国善弈,虽未明定专称,已类似后代所称国⼿,并成为象征性名词。
后世称某⾼⼿为“当代弈秋”者,即意味着其⽔平与国⼿相当。
弈秋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国⼿,棋艺⾼超,《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祖”。
由于弈秋棋术⾼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想拜他⼒师。
弈秋收下了两个学⽣。
⼀个学⽣诚⼼学艺,听先⽣讲课从不敢怠慢,⼗分专⼼。
另⼀个学⽣⼤概只图弈秋的名⽓,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
弈秋讲棋时,他⼼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天鹅)什么时候才能飞来。
飞来了,好张⼸搭箭射两下试试。
两个学⽣同在学棋,同拜⼀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棋艺。
学棋要专⼼,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这样的⼤师,偶然分⼼也不⾏。
文言文小学生必背40篇
文言文小学生必背40篇
1、《山谷》(楚辞)
2、《望洞庭》(宋)
3、《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4、《锦瑟》(李商隐)
5、《春晓》(孟浩然)
6、《竹枝词》(王之涣)
7、《望庐山瀑布》(李白)
8、《渔家傲》(苏轼)
9、《江雪》(柳宗元) 10、《赤壁赋》(杜甫) 11、《江南春》(李商隐) 12、《忆江南》(苏轼)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4、《静夜思》(李白) 15、《出塞》(李白) 16、《关山月》(李白) 17、《登鹳雀楼》(王之涣) 18、《早发白帝城》(李白) 1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终南别业》(苏轼) 21、《青玉案·元夕》(元稹) 22、《行路难》(元稹)23、《蝶恋花》(晏殊) 24、《少年游》(李白) 25、《鹿柴》(王维) 26、《菩萨蛮·蓦山溪》(李白)27、《锦瑟》(李商隐) 28、《定风波》(苏轼) 29、《望天门山》(辛弃疾) 3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王安石)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高阳台》(白居易) 33、《石灰吟》(秦观)34、《渔家傲·雪梅》(苏轼) 35、《子夜四时歌》(辛弃疾) 36、《乌衣巷》(黄庭坚) 37、《清平乐·杨柳青青》(辛弃疾) 3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9、《水龙吟》(白居易) 40、《卜算子·秋思》(苏轼)。
小学文言文短篇精选【10篇】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忧考分享的⼩学⽂⾔⽂短篇精选【10篇】。
欢迎阅读参考!1.⼩学⽂⾔⽂短篇精选 学弈 孟⼦〔先秦〕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弈,其⼀⼈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虽听之,⼀⼼以为有鸿鹄将⾄,思援⼸缴⽽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然也。
译⽂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
让弈秋教导两个⼈下棋,其中⼀⼈专⼼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个⼈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以为有⼤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箭将它射下来。
虽然他们⼆⼈⼀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别⼈差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 弈:下棋。
(围棋) 秋:⼈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指天鹅、⼤雁⼀类的鸟。
援:引,拉。
将⾄:将要到来。
思:想。
⼸缴:⼸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代词,这⾥指鸿鹄。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和那个专⼼致志的⼈在⼀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个⼈。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别⼈差吗? 弗:不如。
启⽰ 通过弈秋教两个⼈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致志,绝不可以三⼼⼆意。
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指出这两个⼈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上有多⼤差异。
2.⼩学⽂⾔⽂短篇精选 两⼩⼉辩⽇ 列⼦〔先秦〕 孔⼦东游,见两⼩⼉辩⽃,问其故。
(辩⽃⼀作:辩⽇) ⼀⼉⽈:“我以⽇始出时去⼈近,⽽⽇中时远也。
” ⼀⼉⽈:“我以⽇初出远,⽽⽇中时近也。
” ⼀⼉⽈:“⽇初出⼤如车盖,及⽇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近者⼤乎?” ⼀⼉⽈:“⽇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远者凉乎?” 孔⼦不能决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文言文练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满分 100 分)(一)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11 分)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 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文中“晋平公”、“祁黄羊”、“解狐” 、“午”皆为人名。
1.(5 分)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
2.(6 分)给上文框出的句子注上标点。
居曰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子(二)王右军诈睡(13 分)王右军①年减十岁②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④入,屏⑤人论事。
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⑥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⑦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
于时称其有__。
①王右军:即王羲之。
②减十岁:不满十岁。
③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
④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诛。
⑤屏:通“摒”,让手下退出。
⑥阳:同“佯”,假装。
⑦ 从:同“纵”。
1.在读懂上文的基础上,推敲末句横线上应填的字词是()(3 分)。
A.智 B.谋 C.才 D.诈2.解释字词。
(8分)恒须臾觉既诈于是全于时3.给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标点。
(2 分)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三)柳下季存国(20 分)齐攻鲁,求岑鼎①。
鲁君载他鼎而往。
齐侯弗信而反之,为非,使人告鲁侯曰:“柳下季② 以为是,请因受之。
” 鲁君请于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赂以欲岑鼎③也,以免国也。
臣亦有国于此。
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之所难也。
”于是鲁君乃以真鼎往也。
且柳下季可谓能说矣。
非独存己之国也,又能存鲁君之国。
齐国为索求岑鼎而攻打鲁国,鲁君运了另一只鼎前往,齐侯认为是假的,退了回来,还派人告诉鲁君说:“如果柳下季说是岑鼎,我就接受它。
” 鲁君向柳下季请求证明时,他说:“你送岑鼎往齐国,是想留下真岑鼎还是想免去鲁国祸患呢?我是以信为国的,现在要破坏我心中之国而为你免除国难,这是我的为难之处。
”于是,鲁君便将真岑鼎送往齐国去了。
柳下季可以说是善说的人了,他不但保全了自己的心中之国,而且能保全鲁君的国家。
①岑鼎:鲁国宝鼎。
②柳下季:春秋时鲁国一位大夫。
③赂以欲岑鼎:等于说“赂以所欲之岑鼎” 赂,送。
1.解释字词。
(8分)反为于于是乃说存2.为上文中出现的“之”的三种用法作举例说明:(6分)用法⑴ ,例句用法⑵ ,例句用法⑶ ,例句3.翻译句子:“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之所难也。
”(2 分)4.文中柳下季所谓的“臣之国”与“君之国”各指。
(4分)(四)、华、王之优劣(7 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王朗:都是东汉时人。
1.(3 分)翻译文中划线句:2.读了上文你认为华歆、王朗哪一个做得对,并简要分析理由。
(4分)(五)醉人击虎(14 分)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是()项:(3分)A.必坐守之以俟其醒 B. 杖击之 C. 之山下月明处 D. 而气以盖之矣2.“杖击之”中“杖”应解释为用杖,下列句子中哪一项也有这种用法的词()(3 分)。
A.尉果笞广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 弦而鼓之 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给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标点。
(4分)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 4. ( 4 分)如果将老虎看作邪恶势力的化身,以你对本文的理解,有什么启示:(六)戎夷解衣(9 分)戎夷违齐如鲁①,天大寒而后门②。
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③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④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 戎夷叹息曰:“嗟呼!道其不济夫⑤!”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
弟子遂活。
①违齐如鲁:离开齐国到鲁国。
②后门:城门已经关闭。
③ 国士:国家杰出的人才。
④不肖:不贤。
恶:相当于“何”。
⑤道其不济夫:道义大概是行不通了。
1.(3分)给文中加框的文字加上标点。
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2.(2分)翻译划线的句子。
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3.(4分)试针对文中某一个人言行、观点发表看法(50 字)(七)目不见睫(13 分)楚庄王欲伐越,杜子①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杜子曰:“臣患之(人)智②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足乔③ 为盗④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①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
②智:见识。
③庄足乔: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
④ 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造反”。
1.(5 分)给文中加框的文字加上标点。
臣患之(人)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足乔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2.本文段虽短,但不失为楚庄王、杜子两人之间的一场辩论会。
辩论的话题是;(2分)楚庄王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分)杜子进谏时用了什么方法让楚庄王改变了主意:(2分)3.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文中楚庄王“目不见睫”一样的毛病,请举例说明:(4 分 50 字)(八)鹦鹉灭火(13 分)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
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1.(6分)解释字词:集辄去遥足云2.(3分)翻译划线句:虽知不能救,然尝侨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3.(2 分)鹦鹉具有怎样的精神:(2 分)文中鹦鹉的哪些举动体现了这种精神:(九)《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持取,昂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蝜蝂:亦作“负版”,小虫名,黑色,背上有隆起部分。
踬:zhì,被绊倒。
1. 给加框句子注上标点: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昂其首负之 B. 背愈重 C. 其背甚涩 D. 为去其负3.翻译句子: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4.蝜蝂的悲剧根源是什么?(十) 直不疑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①事文帝②其同舍或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
已日③,金主觉,妄意不疑。
不疑谢之,买金偿。
而告归者来而归金。
而前郎亡金者大惭。
以此称长者。
①郎:官职名,侍郎。
②文帝:汉文帝。
③已日,相当于“一天后”。
1. 加框句注上标点。
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2.翻译文中加线句子:金主觉,妄意不疑。
3.选出括号里字词在句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 A.(其)其同舍或告归其如土石何 B.(舍)误持同舍郎金去舍其船 C.(亡)而前郎亡金者大惭吴广故言欲亡 D.(以)以此称长者先帝不以臣卑鄙4.如果你是直不疑,在遇到有人误解你时,该怎么办?(十一)许金不酬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④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⑤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③?” 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①贾人:商人。
②苴:枯草。
③诸: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⑤薄:撞。
1.第一句中的“济”是指山东省的济水,那么“济阴”这个地方当在济水的__面。
2.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亡号尔则向没3.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两组是:()()A.渡河而亡其舟 B. 渔者载而升诸陆 C.而今予十金 C.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 匣而埋诸土 E. 立而观之4.给文中的句子须加标点处用/表示: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5.翻译句子:是许金而不酬者也!6.文中刻画的主人公是__,他是个______的人。
(十二)醉猩著屐猩猩在山谷,行常数百为群。
里人以酒并糟①设于路侧。
又爱著屐②。
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
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③,则知张者祖先姓字,及呼名骂云:“奴④欲张我,舍尔而去。
”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
”及饮其味,逮⑤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兼获,辄无遗者⑥。
①糟:酒糟。
②屐:木底有齿的鞋子。
③设张:设置诱捕的机关。
④奴:奴仆,混蛋,骂人语。
⑤逮:直到。
⑥遗者:漏网逃脱者。
1. 解释加点字词:①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②又爱著.屐③及.饮其味④兼获,辄.无遗者2. 翻译:①奴欲张我,舍尔而去。
②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
3.猩既已知道人的设下的圈套,那为何它们还上当被捕呢?(十三) 割肉相啖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
卒然①相遇于涂,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②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③。
”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
勇若此不若无勇。
①卒然:卒,同“猝”,卒然,即突然。
②革:更,另。
③于是具染而已:于是,在这里;染,调味用的豆酱。
在这里置办点豆酱就可以了。
1.解释加点字词:其其中姑姑且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2.“觞”在句子“引觞满酌”中作本义酒杯讲为妥。
3.文中表明作者态度的一句话是:讲,但在文中“觞数行”一句中词性发生了改变,应 4.联系生活实际就“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一话题谈一点感想。
(十四)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
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此物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