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代诗歌四首》(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67张PPT)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 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 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 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 见。
开头两句点题,交代观海的 地点。
2.“观”字统领下面哪几句话? 描绘了哪几种景物?
天净沙: 曲牌名 秋 思: 题 目
天净沙·秋思
此曲是元代小令中 名篇,元人周德清誉之为 “秋思之祖”,王国维称 赞其是“小令之最佳者”, 是“天籁之音”。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 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 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 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 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 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 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 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 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 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初读大海”
仔细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 候,注意诗中的生字,争取把它 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 争取把它读通顺,读得有板有眼 (读得有节奏,读出它的味道和 感觉)。
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 思愁绪。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重点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品读赏析,感受意境。 三、文章的写作特色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
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 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 见。
开头两句点题,交代观海的 地点。
2.“观”字统领下面哪几句话? 描绘了哪几种景物?
天净沙: 曲牌名 秋 思: 题 目
天净沙·秋思
此曲是元代小令中 名篇,元人周德清誉之为 “秋思之祖”,王国维称 赞其是“小令之最佳者”, 是“天籁之音”。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 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 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 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 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 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 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 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 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 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初读大海”
仔细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 候,注意诗中的生字,争取把它 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 争取把它读通顺,读得有板有眼 (读得有节奏,读出它的味道和 感觉)。
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 思愁绪。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重点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品读赏析,感受意境。 三、文章的写作特色
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 (共59张PPT).ppt
合作探究
曹操“观”到了什么?(诗中哪几句是他看到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归纳:海水、海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210 01
合作探究
“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是否重复?
“水何澹澹”写风平浪静时; “洪波涌起”写大风大浪时。
210 01
疏通诗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不住地啼, •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
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明月”带去的是对好友长 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
4.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 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 昌龄人格的高洁。
210 01
整体感知
5.“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明月虽可寄托,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 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210 01
合作探究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几层意思?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 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 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 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 与,别无它法。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1张PPT)
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 在秋风夕阳中一派灰暗;
2、对比手法 一面是“小桥流水人家” 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肆
写作手法
两相对比更反衬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独,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静动结合
作者将相对独立的事物纳入一个画面,形成动与静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 的幽静。
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代表性景物。 拟人、想像奇特,与明月寄送情感。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 借景抒情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 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 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 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景——点明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即将天亮之时。
驱尽黑暗、赶走严寒,
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飞逝,暗含思乡盼归之情 新生事物必然发展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情——思乡之情
“雁足传书”
手法、情感品析
首联: 青山外,绿水前
——想像,暗含奔波劳苦之意
次 北
颔联: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白描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4、景物烘托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渲染萧瑟意境,含蓄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幽雅恬静的画面,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因跋涉而累瘦,侧面反映游子客途孤苦。
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 在秋风夕阳中一派灰暗;
2、对比手法 一面是“小桥流水人家” 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肆
写作手法
两相对比更反衬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独,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静动结合
作者将相对独立的事物纳入一个画面,形成动与静的相互映衬: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 的幽静。
诗歌分析,体会意境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代表性景物。 拟人、想像奇特,与明月寄送情感。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抒情。抒发了作者寄情明月,托月送友的情怀。 (这两句成为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 借景抒情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 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 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 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景——点明时令
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即将天亮之时。
驱尽黑暗、赶走严寒,
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飞逝,暗含思乡盼归之情 新生事物必然发展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情——思乡之情
“雁足传书”
手法、情感品析
首联: 青山外,绿水前
——想像,暗含奔波劳苦之意
次 北
颔联: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白描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4、景物烘托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渲染萧瑟意境,含蓄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幽雅恬静的画面,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因跋涉而累瘦,侧面反映游子客途孤苦。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40张PPT)
强化训练营
1、《观沧海》一诗选自 《曹操集》 ,作 者 曹操 ,字 孟德 , 东汉末年 的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 慷慨悲壮 见称。他与其 子 曹丕 、 曹植 合称为“三曹”。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 体 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 首 感怀 写景诗。
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 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4、 《观沧海》一诗以 观 字统领全篇,先 写 实 景,然后写 虚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 人 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停泊 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王湾 。 诗中道出了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诗人积极 乐观的精神的诗是 海日生残夜 , 。 江春入旧年
5.谈谈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的理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句运用拟人 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 一起,伴随王昌龄奔赴远方。这一奇特的景象,既饱含了 对友人的无限同情,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板书总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 子规 闻 道 过五溪 愁心 明月
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
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
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游子远离家乡,孤
独漂泊,秋景苍凉,时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 肠呢!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 此作铺垫。
小结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 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 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四课 古代诗歌四首
观 沧 海
曹 操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描写了海水、山岛及山岛上的草木。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的壮观景象。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观
沧
曹海
操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观
沧
曹海
操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的很,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实写) 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虚写)的?
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观 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 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 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 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 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 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 秀作品。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
写景
离愁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主题: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 的深切同情与安慰之情。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本诗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 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不 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之情。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我)向东到达碣石山 来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
海水多么荡漾,
山岛竦峙
海上的山岛高高挺立。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树木生长的非常茂盛, 草也很茂盛。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海水,树木发 出很响的声音,
大的海浪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 好像是从大海里出来的。
《上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望庐山瀑布》解析
总结词
这首诗以庐山瀑布为背景,通过夸张的手法 ,表现了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的赞 叹之情。
详细描述
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 景象。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瀑布的壮丽表现 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表达 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登鹳雀楼》解析
总结词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 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详细描述
古代诗歌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 等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
古代诗歌的起源与演变
总结词
融合多种文化元素
详细描述
古代诗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 、道家哲学、佛教观念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古代诗歌的起源与演变
总结词
影响深远,流传至今
详细描述:探讨古代诗歌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背景,理解诗歌在当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意义和价值。
05
CATALOGUE
古代诗歌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 与意义
古代诗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01
02
03
培养人文素养
古代诗歌蕴含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人文精神,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文 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传承中华文化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感受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总结词:深入理解
详细描述:通过阅读古代诗歌,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理解诗人所传 达的情感和意境。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总结词:分析技巧
详细描述:分析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修辞、意象、节奏等方面,理解诗人所运用的艺术 手法和技巧。
4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共38张ppt)
活动
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感受诗 歌的音韵美。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活动
结合诗歌题目,整体推测诗 歌内容。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活动
观看北固山相关照片任选一 点感受诗人对北固山景象的精 妙描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潮水涨满,与两岸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 阔;江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4 古代诗歌四首
第 1 课时
新课导入
你知道吗? 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诗是哪首诗?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是哪一联诗句? 王昌龄因为什么“左迁龙标”? 哪首作品被誉为“秋思之祖”?
新知探究
活动
自主诵读四首诗歌,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这四首诗分别描绘 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活动 给诗歌题目添加要素,扩写题 目,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示例 (秋天,曹操登上碣石山)观沧海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活动
圈画诗人观沧海时的所见与 所思,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笔下 沧海景象的特点。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新人教版共24张PPT课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抒情
3.为什么作者(zuòzhě)会起思乡之情?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海日生残夜(cán yè),江春入旧年。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褪之时,一轮 红日已从海上(hǎi shànɡ)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 已露春意。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 在“客路”,时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shēngshì)
日月 若出其中
想象
星汉 (xiǎngxiàng) 若出其里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建博 功大 立胸 业怀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 的想象,描绘了大海(dà hǎi)吞吐日月,包蕴万 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 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jiéhé),动静结合(jiéhé)。
李白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 纪(今甘肃天水)人。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 的浪漫主义 诗 (làngmàn zhǔ yì) 人,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还有“诗仙” 之称,著有《李太白 全集》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题解(tíjiě)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 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 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 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běi zhēnɡ)乌桓, 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 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
《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 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 雄伟、慷慨悲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观沧海 听 秋风萧瑟
全景、动静结合、
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近景、静态
实
写
动态,展现了大海的 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想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互文、夸张
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虚 写
3.诗人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 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 向荣。
相同之处。
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
天末怀李白
的心境怎么样呢?
杜甫
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浪。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
6.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 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 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 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7.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 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 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 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 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全景、动静结合、
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近景、静态
实
写
动态,展现了大海的 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
想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互文、夸张
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虚 写
3.诗人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地写海。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 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 向荣。
相同之处。
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
天末怀李白
的心境怎么样呢?
杜甫
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浪。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
6.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 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 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 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7.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 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 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 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创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 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 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2024/11/8
四言体乐府诗
2024/11/8
作者简介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 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 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 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 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 曹植合称“三曹”。
意 叙事
境
开
诗 如 其 人
阔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博大胸怀
建博 功大 立胸 业怀
浑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表现手法
主旨这:首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
李白
2024/11/8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 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 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著有 《李太白全集》。
文体知识
古诗
古体诗 近体诗
绝句(四句)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八句)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 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被后人誉 为“七绝圣手”。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 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 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 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2024/11/8
四言体乐府诗
2024/11/8
作者简介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市)人。善 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 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 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 散文亦清峻整洁。与其子曹丕、 曹植合称“三曹”。
意 叙事
境
开
诗 如 其 人
阔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博大胸怀
建博 功大 立胸 业怀
浑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表现手法
主旨这:首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
李白
2024/11/8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 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 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著有 《李太白全集》。
文体知识
古诗
古体诗 近体诗
绝句(四句)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八句)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 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被后人誉 为“七绝圣手”。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 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 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 ,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 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课件(共54张PPT)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 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 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 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 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 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 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 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 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 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 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 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 它法。
和颈联必须对仗。
句子赏析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 两岸才显得宽阔 四字用得好,“潮平”,————;“风正”,———。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放眼望去,
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只有和风,帆才能 “悬”。写景极为传神。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 之地极偏远?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 的感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 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 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sè]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诗歌理解: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 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 见。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6张PPT).ppt
(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的思乡愁绪)
黄昏时分,回巢的乌鸦栖息在被干枯的藤蔓 缠绕的老树上。小桥下流水潺潺,近处坐落 着几处人家。在古旧的道路上,伴着萧瑟的 秋风,走来一匹干瘦的老马。
描绘了僻静的村野图景,营造了深秋 萧条、凄清、悲凉、感伤的氛围。
初读诗歌
抒情 夕 阳 西 下 ,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悲伤到极点的人还在远离家乡的 地方。
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寄托忧愁的心思给明月,伴随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名句赏析?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 的朋友,诗人借月抒情,生动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以及对友 人不幸被贬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知识拓展
景象:诗歌中描绘的景色。 意象:诗歌中被赋予一定意义的物象。
巩固提升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 俯瞰大海所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大 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 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 ,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昂 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 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 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 立业的豪迈情怀。
巩固提升
(2017年新疆中考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初读诗歌
五言律诗
黄昏时分,回巢的乌鸦栖息在被干枯的藤蔓 缠绕的老树上。小桥下流水潺潺,近处坐落 着几处人家。在古旧的道路上,伴着萧瑟的 秋风,走来一匹干瘦的老马。
描绘了僻静的村野图景,营造了深秋 萧条、凄清、悲凉、感伤的氛围。
初读诗歌
抒情 夕 阳 西 下 ,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悲伤到极点的人还在远离家乡的 地方。
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寄托忧愁的心思给明月,伴随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名句赏析?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 的朋友,诗人借月抒情,生动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以及对友 人不幸被贬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知识拓展
景象:诗歌中描绘的景色。 意象:诗歌中被赋予一定意义的物象。
巩固提升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 俯瞰大海所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大 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 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 ,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昂 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 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 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 立业的豪迈情怀。
巩固提升
(2017年新疆中考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初读诗歌
五言律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道题目的含义么?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 于北固山下。
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 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 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 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 下了这首诗。
试着朗读诗歌,然后听录音,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歌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客路”点明自己是客 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 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 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 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 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整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作者 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 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名句)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 海上诞生;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 春意。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 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既点明 了时令,又表达了旧事物中蕴含着新事 物,表现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 感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 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 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 “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 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 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 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 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 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 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 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 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 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 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 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 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 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 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 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 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 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 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 负。 写作特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次北固山下
王湾
15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 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 (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 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 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 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 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你还知道哪一些思乡的诗句?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此夜曲中闻杨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在船上潮水涨满时候看到的景象。 可以想象出在宽阔的水面,顺风行船, 白帆高挂的图景。
“潮平”一是作诗的要求。和“风 正”对仗工整,另外“平”字可以突出 江水的“阔”,“阔”是平的结果。
思考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 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 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 其人在江南而神驰故里,漂泊羁旅之 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 书”“归雁”相照应。
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 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 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 平”?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客路青山外,
首联:写行程。暗
行舟绿水前。 含羁旅思乡之情。
潮平两岸阔,
颔联:写景。平静开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颈联:写景。点明时令, 又暗含理趣。
乡书何处达? 尾联:抒发思乡之情。 归雁洛阳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 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 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 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 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烂,若出其里。(名句、主旨句)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出自沧 海之中,灿烂的银河也好像出自沧 海里面。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 海的气势和威力。表达了曹操的博 大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 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 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 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 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 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古代诗歌四首》(上课课 件)
古风
古体诗 乐府诗
诗无定句 句无定字
近体诗 律诗
五言
中 国 (格律诗) 绝句
七言
古
代
小令:58字以内
诗
词
歌
中调:59—90字
(长短句)长调:91字以上源自杂剧曲小令
散曲 套数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 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 形象的?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 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 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 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 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 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 浑诗句。
主题思想: 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
翻译:
早晨我乘船出发,眼前一片青山绿水。 春水上涨和水岸连成一片,看上去更加开阔。 微风吹来,鼓起了船上的帆。 夜还未尽,黎明就已经到来,冬天还未过去, 春天就已经悄悄来临。 此时此刻,我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可是谁来替我捎一封家信呢? 就让那北归的大雁帮我带到洛阳吧。
哪几句诗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