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开发流程
新产品开发流程及ECR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流程及ECR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dd2539c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3.png)
新产品开发流程图产品科(包括图样设计,成品编码,原材料开发)研发部工程部生产部IE业务部采购价格科重新打样小批量试产样与客户确认价格根据客户所提供的信息要求进行产品外观设计Yes木架结构设计核算最终成本工作中心建立Yes1.成品临时编码2.原材料临时编码(针对客户的开发)No缝套设计YesYes成品样品试作采购对原物料进行大货采购Yes根据产品科提供的产品外观设计进行产品内部结构设计No采购下单购买样品所需材料No 收到产品科所提供的产品设计图接到产品科提供的需求相关信息建入系统中(研发用)制作产品图样(外观图)木架样品制作缝套样品制作缝套样品评审No客户确认价格Yes 移交工程资料给工程部工程试产样品制作拿到供应商所提供的样品客户下单开发新的供应商或已有供应商按要求进行打样(主要为皮,面料)与客户确认图样确认采购样品是否合乎要求签订标样留存木架样品评审成品样品评审No工程试产样评审提交总经理核准Yes 更新BOM 系统及PLM系统材料报废率测定皮/布/板材……取得样品材料总经理核准Yes样板设计木架部件设计工程资料重新整理1. 面套排版图优化2. CNC 排版优化3. 海棉/丝棉排版优化4. 相关资料处理总经理核准Yes 各工段预估标准工时成品/原材料开发编码转换成ERP 正式代码PLM 转成正式代码YesNo计划部门安排大货生产No工程资料归档(上传到PLM)整理工程资料木架3D 图/面套样板图/材料明细表/各种操作流程SOP/海棉丝棉纸板图从客户接到产品信息(有样品照片)从客户收到产品信息/要求(无样品照片)建立初步BOM资料建立初步标准工时在系统中建立最终BOM更新工时系统样品成本预估价格谈判总经理核准NoNo生产问题检查没问题有问题1. 成品开发临时编码2. 原材料临时编码(针对公司自己开发)公司内部全新产品开发(效果图)收到产品科新品图样Yes确认是否接单开发YesYes通知客户,不接该单设计NoNoYes有定单,成品及原材料的编码转换成公司正式编码样品投放市场建立最终标准工时进入系统维护限价Yes进入ERP 财务限价Yes ERP 生成销售订单启动MRP 运算相关信息建入系统中(研发用)新产品开发流程图解释说明产品科(包括图样设计,成品编码,原材料开发)研发部工程部生产部IE业务部价格科采购1.对于接到客户的需求,需要详细记录,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给厂内相关人员2. 如果与产品科人员讨论后不接单,需要向客户说明原因3. 当产品科依需求设计好图样,需要与客户确认是否满足其需求,如果OK,需要签定图样,以免事后客户做变更。
APQP流程图及详解
![APQP流程图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24a3fc14693daef5ff73d16.png)
2、工装包括注塑模具、治夹具、检具;新设备包含各种成型机器、加工设备等; 3、技术部做成《模具制作明细表》、《治夹具、检具制作表》及《新设备需求清单》等;
《设计信息检查清单》
《采购技术条件》
《模具制作明细表》 《治夹具、检具制作表》
进
行开发并申请采购。
1、针对材料清单,技术部主导与物供部一起确认材料分包商,编写《初选分包商名录》;
2、选择的分包商,必须具备程序文件规定的资格; 3、针对新材料的供应商可能需要在产品试产后,经确认合格才可以确认。
《初选分包商名录》
1、技术部负责编写新产品生产的《初始过程流程图》; 2、《初始过程流程图》要求能够明确表达出产品生产的整个工作流程与加工工艺。
开 发 计 划
技 术 部
A P Q P
计 划 的 编 写
技 术 部
产 品
书
责 任
部
技 术
1、当《产品开发建议书》完成后,营销部应根据相关程序,召集各部相关人员对新产品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
相关部门 2、可行性研究主要对以下几点进行研讨:1)市场分析;2)生产工艺;3)产量与产能;
4)模具、工装与设备;5)场地与设施;6)时间节点;7)财务经济;8)市场风险
APQP 工作流程图
第一阶段:确定目标及计划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APQP计划编写
产品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合同评审 项目开发立项 ★新产品开发计划
产
初
初
选
始
初 始 零
品
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
件
责
新品开发流程
![新品开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e331c55fbfc77da269b115.png)
4.6.4.3Soft tooling樣品之製作:專案經理及負責人管控Soft tooling樣品之備料、發包,並協調研發、工程單位進行樣品之製作。
4.6.4.4設計驗證(DVT):研發單位針對電子、軟體、韌體、光機和機構等設計進行功能測試與驗證,並產生DVT報告,交由相關單位審核。經驗證之不良項目,研發單位應錄管制,作不良分析及設計修正。專案研發負責人並應追蹤以確保不良問題被有效解決。
4.6.4.5Product Safety Review:針對產品之設計安全性問題,專案研發負責人應依Product Safety ReviewReport (附件七)所提各項之safety concern項目,彙整各相關單位之意見,經權責主管審核同意後,在Gate審核會議中提報結果。
進行整體的規劃
4.4.2輸入:核准之Gate-0進入規劃階段審核紀錄表及可行性評估階段之相關產出文件
4.4.3輸出:新產品開發專案計劃書
新產品開發專案計劃書包含項目:
專案人力小組成立
產品規格書訂定
開發時程表(Master Schedule)
產品設計開發計畫
產品品質驗證計劃(含評價一覽表)
產品成本分析
4.6設計開發階段(ES1- Engineering Sample1):
4.6.1目的:
研發單位進行產品設計開發及ES1樣品之驗證
品保單位依產品品質驗證計畫對ES1樣品進行驗證,以提供設計研發
人改善之參考
4.6.2輸入:核准之Gate-1進入設計開發階段審核記錄表及專案規劃階段之相關產出文件
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和工作内容
![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和工作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9abb1ce227916888586d74f.png)
5、技术设计
采用一定的技术实现设计的功能,是产 品设计的一个关键步骤
技术设计工作主要由技术人员来完成, 在技术上要认真、深入设计,更要充分 考虑技术以外的因素
技术设计时要考虑生产和使用成本、材 料、生产、维护难度、使用方便性等各 种因素
技术设计要做的工作
技术设计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新产品开发与 项目管理 之二
新产品开发过程和工作内容
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流程 影响创新的因素 创新技法 IT新产品开发的几个趋势:网络化、个
性化、人性化、便利化
一、新产品开发流程 和工作内容
1、新产品开发流程
生产开发
技术开发
可行性
分析
外观 设计
概念 设计
功能 设计
技术 设计
工艺 设计
大批量
增加相关功能
– 防碰撞提醒器——加报警功能 – 自动变光器——加上手动功能
发挥器件潜力
– IC卡电子锁——加用户信息,用于事后追查
功能设计实例2
从用户出发例子
– 如GIS、GPS系统,站在技术的观点则最好 是实时看到移动目标的位置,站在用户的观 点则是要以最低的代价满足安全、调度或其 他业务的需求。
外观设计的例子
– 方便、省材料——如两线一插头电源线;为 手机使用最多、最急的功能专设功能键,以 统计数据为依据;方太油烟机罩电分离…
– 方便性、逻辑性——功能键的排列 – 舒适性——按键的轻重设计 – 环境要求——如随身产品要求轻小,接插件
的种类和位置 – 美观、逻辑性——软件界面设计、菜单设计 – 个性化要求——自定义菜单、可换外壳手机
– 工艺流程,亦称“生产流程”。从原料投入到成品 出产,顺序连续地通过设备或管道进行的加工过程。
新材料研发及生产流程规范操作手册
![新材料研发及生产流程规范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dcfbca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1.png)
新材料研发及生产流程规范操作手册第1章研发准备 (4)1.1 研发项目立项 (4)1.1.1 项目背景 (4)1.1.2 立项依据 (4)1.1.3 立项流程 (5)1.2 研究目标与需求分析 (5)1.2.1 研究目标 (5)1.2.2 需求分析 (5)1.3 研发团队构建与培训 (5)1.3.1 团队构建 (5)1.3.2 人员配置 (5)1.3.3 培训与提升 (5)1.4 研发资源配置 (5)1.4.1 设备与仪器 (5)1.4.2 材料与试剂 (5)1.4.3 经费支持 (5)1.4.4 信息资源 (6)第2章原材料选择与评估 (6)2.1 原材料种类及功能要求 (6)2.1.1 种类概述 (6)2.1.2 功能要求 (6)2.2 原材料供应商评价与选择 (6)2.2.1 评价标准 (6)2.2.2 选择流程 (6)2.3 原材料质量检验与控制 (7)2.3.1 检验方法 (7)2.3.2 质量控制措施 (7)2.4 原材料存储与运输 (7)2.4.1 储存要求 (7)2.4.2 运输要求 (8)第3章新材料设计 (8)3.1 设计原理与指导思想 (8)3.1.1 设计原理 (8)3.1.2 指导思想 (8)3.2 设计方法与工具 (8)3.2.1 设计方法 (8)3.2.2 设计工具 (9)3.3 设计方案评估与优化 (9)3.3.1 评估指标 (9)3.3.2 评估方法 (9)3.3.3 优化策略 (9)3.4.1 数据分类 (9)3.4.2 数据管理方法 (9)第4章工艺开发 (10)4.1 工艺流程设计 (10)4.1.1 设计原则 (10)4.1.2 设计步骤 (10)4.1.3 设计要求 (10)4.2 工艺参数优化 (10)4.2.1 参数优化原则 (10)4.2.2 参数优化方法 (10)4.2.3 参数优化目标 (10)4.3 工艺试验与验证 (11)4.3.1 试验设计 (11)4.3.2 验证方法 (11)4.3.3 验证目标 (11)4.4 工艺文件编制与审查 (11)4.4.1 编制要求 (11)4.4.2 审查流程 (11)4.4.3 审查内容 (11)第5章中试生产 (11)5.1 中试生产线建设与管理 (12)5.1.1 中试生产线设计原则 (12)5.1.2 中试生产线建设 (12)5.1.3 中试生产线管理 (12)5.2 中试生产计划与组织 (12)5.2.1 中试生产计划制定 (12)5.2.2 中试生产组织 (12)5.3 中试生产过程控制与调整 (12)5.3.1 中试生产过程控制 (12)5.3.2 中试生产过程调整 (13)5.4 中试生产结果分析与总结 (13)5.4.1 中试生产结果分析 (13)5.4.2 中试生产总结 (13)第6章量产准备 (13)6.1 量产生产线规划与建设 (13)6.1.1 生产线规划原则 (13)6.1.2 生产线建设流程 (13)6.2 生产设备选型与采购 (13)6.2.1 设备选型原则 (13)6.2.2 设备采购流程 (14)6.3 生产线调试与验收 (14)6.3.1 生产线调试 (14)6.3.2 生产线验收 (14)6.4.1 工艺文件编制原则 (14)6.4.2 工艺文件内容 (14)6.4.3 工艺文件实施与修订 (14)第7章生产过程控制 (15)7.1 生产计划与调度 (15)7.1.1 制定生产计划 (15)7.1.2 调度安排 (15)7.1.3 生产进度监控 (15)7.2 生产过程监控与记录 (15)7.2.1 工艺参数监控 (15)7.2.2 生产记录 (15)7.2.3 异常处理 (15)7.3 质量控制与检测 (15)7.3.1 原材料检验 (15)7.3.2 在线检测 (15)7.3.3 成品检验 (16)7.4 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 (16)7.4.1 安全生产 (16)7.4.2 环境管理 (16)7.4.3 节能减排 (16)第8章产品质量检验与包装 (16)8.1 检验标准与方法 (16)8.1.1 检验标准 (16)8.1.2 检验方法 (16)8.2 产品质量检验流程 (16)8.2.1 进料检验 (16)8.2.2 过程检验 (17)8.2.3 成品检验 (17)8.2.4 抽检 (17)8.3 检验结果处理与追溯 (17)8.3.1 检验结果处理 (17)8.3.2 不合格品追溯 (17)8.4 产品包装与标识 (17)8.4.1 产品包装 (17)8.4.2 产品标识 (17)8.4.3 防护措施 (17)第9章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17)9.1 客户需求与满意度调查 (17)9.1.1 客户需求收集 (17)9.1.2 客户满意度调查 (18)9.2 技术咨询与培训 (18)9.2.1 技术咨询 (18)9.2.2 技术培训 (18)9.3.1 故障分析 (18)9.3.2 故障处理 (18)9.4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18)9.4.1 售后服务流程优化 (19)9.4.2 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19)9.4.3 售后服务评价与改进 (19)第10章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9)10.1 产品与工艺优化 (19)10.1.1 定期评估现有产品的功能,根据客户反馈和市场调研,对产品功能、使用寿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优化。
工程施工的科技研发流程(3篇)
![工程施工的科技研发流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7912b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e.png)
第1篇一、需求分析1. 市场调研:对国内外同类型工程项目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前沿和市场需求,为科技研发提供方向。
2. 施工现场调研: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环境、工艺流程、施工难点等问题,为科技研发提供具体需求。
3. 用户需求收集:与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方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收集各方对工程项目的具体需求,为科技研发提供依据。
二、方案设计1. 技术路线: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科技研发的技术路线,包括创新点、技术难点、解决方案等。
2. 技术方案:针对技术路线,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技术参数、设备选型、施工工艺等。
3. 预期效果:预测科技研发成果的应用效果,如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等。
三、研发实施1. 实验室研究:在实验室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产品研发、工艺优化等工作,为科技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2. 工程试点:在工程现场开展试点工作,验证科技研发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技术交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优化科技研发方案。
四、成果评估1. 效果评估:对科技研发成果进行效果评估,包括工程质量、施工周期、成本控制、安全性能等方面。
2. 用户反馈:收集用户对科技研发成果的反馈意见,了解用户需求,为后续研发提供改进方向。
3.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科技研发成果进行评审,确保成果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五、推广应用1. 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科技研发成果在工程现场得到有效应用。
2. 项目推广:将科技研发成果应用于其他类似工程项目,扩大应用范围。
3. 专利申请:对具有创新性的科技研发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4. 标准制定:参与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六、持续改进1. 数据收集:收集科技研发成果应用过程中的数据,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2. 反馈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提供方向。
3. 技术升级: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对科技研发成果进行升级,保持技术领先。
研发新产品开发流程PPT33页
![研发新产品开发流程PPT3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dd9376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a.png)
DR2 阶段的文件产出
DR3 EVT (主导单位: RD)1. EVT (Owner: EE/ME/ F/W /DQA)试做Working Sample, 验证设计概念的可行性及正确性,评估设计开发能力,以提高新产品设计开发技术。2. EVT Evaluation (Owner: PM)PM 召集专案成员针对EVT验证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对设计问题提出改善方案,解决设计问题。必要时可再次进行EVT, 以确保设计问题处理结果。3. Tooling Start (Owner: RD ME)RD ME依据机构设计的图面,参考上一点的评估后,对图面进行更新。PM填写开模申请单,模具供应商展开模具设计与开发作业。EE/ME/ F/W 准备EVT所需Eng-spec./Panel’s Specifications 的物料与制作Prototype, 由DQA/EE/ME展开Prototype功能性测试验证。
DR3 EVT (主导单位: RD)4. EVT Documentation Release (Owner: RD)ID 工程师针对客户产品规格(需求) 展开外观与使用界面视觉设计(参考[ ID (工业设计)管制作业办法])5. DVT Material Preparation (Owner: PM/ RD)PM协同RD ME/EE根据E-BOM, 准备DVT Sample所需的物料并管控来料状况 (参考[样品制作管制作业办法])6. EVT Test Report (Owner: DQA)DQA整合各Function的EVT各项测试项目的测试报告,制作[EVT TestReport]及[EVT Design Verification Report], 并透过DCC发行。[EVTDesign Verification Report based on Longhorn’s Standard TestPlan]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图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6867386a25c52cc58bd6be1b.png)
定额跟踪 新产品 鉴定 设计鉴定 市场效益 分析
新产品设产
型式检验 客户诉求 分析
新产品销售及鉴定
产品试制 成本核标
结构工艺 验证
新产品 评审 (试销)
标准化评审 设计评审
造型评审 价值功能及成本分析
功能评审
物料定额设计
零部件设计 产品安装设计 产品包装设计 新产品销售指南
生产工艺 设计 安装示意图
产品包装方案 产品使用 文件 设计
产品总装图
产品包装清单 产品组合方案 及价格表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图
新产品 调研与策划 市场定位 市场现状 分析 新产品开发方向和目标 公司战略
新产品 创意与立项 概念构思
新材料 应用构思
造型构思 构思评审
结构工艺 构思
新产品 设计
系统设计
新材料选购 及模具设计
造型设计 成本预标 设计评审
结构工艺 设计
新产品 试制 (试产)
新材料验证 参数设计
面料开发流程表格
![面料开发流程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816364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a.png)
面料开发流程表格一、引言面料是服装、家纺等产品的基础材料,其质量、性能和外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因此,对面料进行有效的开发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对面料开发流程进行详细解析,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面料开发流程表格以下是一份面料开发流程的表格,包括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责任人、时间安排和关键指标。
序号阶段主要任务责任人时间安排关键指标1 前期准备确定开发目标、需求分析、资料收集产品经理1周市场需求、竞争分析2 创意设计设计构思、图案绘制、颜色搭配设计师2周设计创意、美观性、实用性3 面料选择与采购选择面料种类、规格、颜色,采购面料采购专员1个月面料质量、价格、交货期4 面料检验与处理对采购的面料进行质量检验、处理问题面料质检员1周面料合格率、处理及时率5 面料加工与制作对检验合格的面料进行裁剪、缝制、后整理等加工生产部门2个月加工合格率、生产效率、成本控制6 品质检测与验收对加工完成的面料进行品质检测、成品验收质检员1周产品合格率、验收通过率7 产品包装与仓储对成品进行包装、标识,安排仓储与物流配送物流部门1周产品包装规范、仓储安全、物流及时性8 市场推广与销售支持进行市场推广活动,提供销市场部门/销售部门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销售额售支持与售后服务三、关键要素解析在面料开发流程中,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注意:1.市场需求分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是面料开发的重要前提。
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可以了解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2.设计创意:创意是面料开发的核心,独特的设计和图案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设计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牌定位,创造出吸引人的设计。
3.面料选择与采购:选择合适的面料种类和规格是实现设计效果的关键。
采购专员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采购的面料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交货及时。
新产品开发流程(PCB)
![新产品开发流程(PCB)](https://img.taocdn.com/s3/m/0a2b80ebf90f76c660371a13.png)
新产品开发流程(PCB板)受控标记修订履历:1、目的通过新产品开发程序控制,以确保新产品(或改型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能满足客户的质量、成本、期限要求。
2、范围2.1 对售后市场上的产品;2.2 用户对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无要求的;2.3 如顾客特定要按规定的程序来开发或改进产品,本程序将不适用;2.5 本程序同样适用于本公司的供方。
3、定义3.1 C类产品在设计阶段未定型产品类型;3.2 A类产品已完成设计但未经过小批量生产和市场确认的产品类型;3.3 B类产品经过小批量生产后或市场确认的产品类型;4、职责4.1 过程管理者—副总经理(技术)。
4.2 过程责任者—技术部长、经理。
4.3 过程支持者—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负责人、业务代表、客户经理、设计、品质、采购、管理、物流、安全等相关人员。
5、程序6 流程7 相关文件7.1《设备管理程序》7.2《工装、模具管理程序》7.3《监控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7.4《供方选择评价控制程序》7.5《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7.6《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7.7《质量记录控制程序》8 记录表格8.1REAQR070801《项目时间进度表》8.2REAQR070802《设计输入评审记录表》8.3REAQR070803《样件评审记录表》8.4REAQR070804《项目文件和资料清单》苏州爱力易达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时间进度表机型: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苏州爱力易达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时间进度表苏州爱力易达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项目进度表苏州爱力易达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设计输入评审表苏州爱力易达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样件评审记录表苏州爱力易达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文件和资料清单编制/日期:审核/日期:第16 页共16 页。
新材料开发程序
![新材料开发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16fc0bf844769eae109ed75.png)
新
材
料
开
发
程
序
批准:审核:编写:
一.目的
对新材料(原材料、辅料、机器设备、服务等)或新供应商,进行寻找、开发和评估的过程进行规范,以确保有持续满足采购产品(质量、产能、交期、价格)需求的新材料和供应商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直通率。
特制订定本程序。
二.使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新材料(包括原材料、辅料、机器设备、服务等,本公司未曾使用过的)与新供应商的开发、选择、评估。
三.参考文件
3.1供方管理程序
3.2采购管理程序
四.术语和定义:
4.1新材料:包括原材料、辅料、机器设备、服务等,本公司未曾使用过的。
又:生产过程中引入之前生产中不曾出现的材料(材料、辅料、机器设备、服务等);已使用材料设计、规格、制程等改变后的材料;新开发供应商生产的材料;原供应商的新增供货材料。
4.2供方:即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4.3合格供方:经过评定合理、符合与公司建立正式合同关系的供应商。
4.4 Lead Time:做一件特定事件,所需要从接单到交付的周期(天数)。
五.作业流程图。
新产品开发设计流程
![新产品开发设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12dbad708a1284ac950430f.png)
1、目的1.1 明确工厂各职能单位在开发设计流程各阶段的责任和任务。
1.2 确保产品开发的品质2、范围适用于公司新产品设计的各项活动3、角色与权责3.1 产品经理:导入市场需求产品,策划、规划推广产品开发设计,处理开发中内、外部资源的瓶颈,控制产品开发进度,监控产品设计开发的品质和成本,使产品如期推出,以满足市场及顾客的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3.2 开发部:组织产品开发设计专案小组(包括电子、工业、美工、测试等),综合处理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外销产品依实际产品而定)。
主导开展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阶段的任务。
3.3 工程部:主导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工程试制、试产。
3.4品质部:负责对样机及试产的品质测试验证。
3.5PMC:依据产品开发计划、工程试制验证报告安排新产品试产计划和试产物料需求计划。
3.6供应部:提供产品开发设计的新品器件、试制及试产材料,优化材料的品质和成本。
4、定义:原型机:发生硬件主方案重大更改或整机结构、外观重大变化而开发的新产品派生机:在原型机的基础上外观局部变化、不涉及硬件主方案更改、整机结构重大更改而开发的新产品。
5.内容5.1 产品开发阶段划分:现有产品开发流程做了修改,由原C流程中的6个阶段变为5个阶段,原C流程中的C2(产品设计),C3(样机试制)和并为现在的C2(产品设计)5.1.1C0 产品构想:概念产品形成阶段,经过产品创意的收集和概念产品验证形成产品立案通知书,启动该产品在公司内部的开发。
5.1.2C1 产品规划:对概念产品生产的依据,使用的方案和外观进行整体的规划。
5.1.3C2 产品设计:完成产品在开发部阶段的设计和测试。
5.1.4C3 工程试制:工程和品质对产品的技术进行消化,并对开发输出的产品设计进行产品验证。
5.1.5C4 试产试销:通过产线和市场对新产品进行验证.5.2 产品整体流程:立案评审 C1评审 C2评审 C3评审结案评审领导阶段评估决策点,根据项目情况决定项目是继续,暂停。
技术研发部门工作流程图
![技术研发部门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6d8dd78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f.png)
技术研发部门⼯作流程图.. .. ..新产品开发部门⼯作流程图技术副总技术部负责⼈新产品样品开发市xx太阳能.. .. ..附件⼀:部管理制度新产品开发⼯作,是指运⽤国外在基础研究与应⽤研究中所发现的科学知识及其成果,转变为新产品、新材料、新⽣产过程等⼀切⾮常规性质的技术⼯作。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励的技术竞争中赖以⽣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产⼀代,试制⼀代,研究⼀代和构思⼀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产品发展⽅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经济效益等⽅⾯起着决定性的作⽤。
因此,新产品开发必须严格遵循产品开发的科学管理程序,即选题(构思。
调研和⽅案论证)样(模)试批试正式投产前的准备这些重要步骤。
⼀、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新产品的可⾏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作,必须在进⾏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求、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进⾏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
(⼀)调查研究:1、调查国市场和重要⽤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2、以国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情况;3、⼴泛收集国部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可⾏性分析研究。
(⼆)可⾏性分析: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向和动向。
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性。
(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
(三)决策:1、制定产品发展规划:(1)企业根据国家和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产吕发展⽅向、发展规模,发展⽔平和技术改造⽅向、赶超⽬标以及企业现有条件进⾏综合调查研究和可⾏性分析,制定企业产品发展规划。
(2)由技术开发部提出草拟规划,经技术副总审查,由总⼯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员进⾏慎密的研究定稿后,报总经理批准,由技术部下达执⾏。
2、瞄准世界先进⽔平和赶超⽬标,为提⾼产品质量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新装备⽅⾯的应⽤研究:(1)开展产品寿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预测企业的盈亏和⽣存,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展的科学依据;(2)开展哪些对产品升级换代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研究、基础件攻关、重⼤⼯艺改⾰、重⼤专⽤设备和测试仪器在研究;(3)开展哪些对提⾼产品质量有重⼤影响的新材料研究;(4)科研规划由技术部提出草拟规划交技术部门会审,经总⼯程师签字报总经理批准后,由技术部综合下达。
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文件
![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d2729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3.png)
2.
在新产品试生产控制计划 、工艺文件等通过评审后, 工程部根据试生产控
制计划编制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和 MSA 分析计划。
6. 制程设计确认阶段 -试产
1. 工程部负责下达新产品试生产作业计划 ,各部门接受计划后作试产作业准备;
1.
采购部负责准备试产所需用的物料, 品管部 IQC 对外购外协件、材料执
行 检验。
2.
制造部技术课和品管部负 IPQC 负责准备试产品的检验文件 , 需要时由工
程 部对员工进行新产品的新工艺方法培训。
3.
生产部生产车间负责新产品试产的现场准备;
4.
工程部:
· 负责对新产品试产所需的场地进行布置规划 , 必要时采用“车间平面布 置图检查表 ”进行确认;
· 确认试生产所需新设备、工装和试验设备的到位情况 ,适当时采用“新 设备 、工装和试验设备检查表 ”确认;
3.
品管部根据 MSA 计划适用试产品实施 MSA 分析 ,工程部根据初始能力研究
计划对初始过程能力进行计算;
4.
品管部负责组织对新产品之包装进行评价 。顾客有要求时 ,应取得客户的
确认。
4.7.3 试产分析检讨
1.
开发部和工程部在收集试产品实验报告和初始能力分析报告后分别进行产
品设计和制程开发小结 , 并联合初步建立《新产品试产问题改善计划》 。
· 客户产品合同 、技术协议书 、顾客提供的产品外形图或功能图 、产品技
术标准及其它文件;
· 在顾客提供产品样品的情况下 ,样品及其测试数据也作为设计输入的一 部分;
· 公司现有技术平台 · 合同评审结果;
· 适用的国家法令及法规。
3.
开发部项目主管工程师在设计输入评审结果后编制《设计输入评审报告》,
新材料应用技术研发流程
![新材料应用技术研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13888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8.png)
新材料应用技术研发流程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 (5)1.1 立项背景与市场需求分析 (5)1.2 技术研发目标与预期成果 (5)1.3 项目规划与实施策略 (5)第2章:新材料信息收集与分析 (5)2.1 新材料领域发展动态调研 (5)2.2 新材料功能参数分析 (5)2.3 新材料潜在应用领域挖掘 (5)第3章:材料设计与筛选 (5)3.1 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 (5)3.2 材料筛选与评价体系 (5)3.3 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 (5)第4章:实验室研究与材料制备 (5)4.1 实验室研究方法与设备 (5)4.2 材料制备工艺开发 (5)4.3 材料功能测试与优化 (5)第5章:材料功能表征 (5)5.1 结构表征技术 (5)5.2 物理功能测试方法 (5)5.3 化学功能分析 (5)第6章:材料应用功能评估 (5)6.1 应用功能测试方法 (5)6.2 模拟实验与实际应用场景 (5)6.3 功能评估与优化建议 (5)第7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制备 (5)7.1 中试放大工艺开发 (5)7.2 生产设备选型与生产线设计 (6)7.3 生产过程控制与品质管理 (6)第8章:产品标准与质量控制 (6)8.1 产品标准制定 (6)8.2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6)8.3 检测方法与仪器设备 (6)第9章:产品应用与市场推广 (6)9.1 产品应用领域研究 (6)9.2 市场分析与竞争策略 (6)9.3 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6)第10章: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 (6)10.1 专利申请与保护策略 (6)10.2 技术成果转化途径与政策 (6)10.3 成果转化实施与评价 (6)第11章: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 (6)11.2 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 (6)11.3 市场风险与政策环境分析 (6)第12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6)12.1 项目成果总结 (6)12.2 技术研发经验与启示 (6)12.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6)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 (6)1.1 立项背景与市场需求分析 (6)1.2 技术研发目标与预期成果 (7)1.3 项目规划与实施策略 (7)第2章:新材料信息收集与分析 (8)2.1 新材料领域发展动态调研 (8)2.1.1 政策环境分析 (8)2.1.2 技术研发动态 (8)2.1.3 市场规模与趋势 (8)2.1.4 产业布局分析 (8)2.2 新材料功能参数分析 (8)2.2.1 力学功能分析 (8)2.2.2 物理功能分析 (8)2.2.3 化学功能分析 (8)2.2.4 生物功能分析 (9)2.3 新材料潜在应用领域挖掘 (9)2.3.1 航空航天领域 (9)2.3.2 新能源汽车领域 (9)2.3.3 电子信息领域 (9)2.3.4 生物医学领域 (9)2.3.5 环保领域 (9)第3章材料设计与筛选 (9)3.1 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 (9)3.1.1 材料设计理论 (9)3.1.2 材料设计方法 (10)3.2 材料筛选与评价体系 (10)3.2.1 材料筛选方法 (10)3.2.2 材料评价体系 (10)3.3 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 (10)3.3.1 计算机模拟与优化 (11)3.3.2 数据库建设与管理 (11)3.3.3 软件开发与应用 (11)3.3.4 人工智能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11)第4章实验室研究与材料制备 (11)4.1 实验室研究方法与设备 (11)4.1.1 研究方法 (11)4.1.2 设备介绍 (11)4.2.1 制备方法 (12)4.2.2 工艺优化 (12)4.3 材料功能测试与优化 (12)4.3.1 功能测试 (12)4.3.2 功能优化 (12)第5章:材料功能表征 (13)5.1 结构表征技术 (13)5.2 物理功能测试方法 (13)5.3 化学功能分析 (13)第6章:材料应用功能评估 (13)6.1 应用功能测试方法 (13)6.1.1 力学功能测试 (13)6.1.2 物理功能测试 (13)6.1.3 化学功能测试 (14)6.1.4 疲劳功能测试 (14)6.2 模拟实验与实际应用场景 (14)6.2.1 模拟实验 (14)6.2.2 实际应用场景 (14)6.3 功能评估与优化建议 (14)6.3.1 功能评估 (14)6.3.2 优化建议 (14)第7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制备 (15)7.1 中试放大工艺开发 (15)7.1.1 中试放大的原则 (15)7.1.2 中试放大的步骤 (15)7.2 生产设备选型与生产线设计 (15)7.2.1 设备选型原则 (15)7.2.2 生产线设计 (15)7.3 生产过程控制与品质管理 (16)7.3.1 生产过程控制 (16)7.3.2 品质管理 (16)第8章:产品标准与质量控制 (16)8.1 产品标准制定 (16)8.1.1 产品标准的概念与分类 (16)8.1.2 产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16)8.1.3 产品标准制定程序 (17)8.2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17)8.2.1 质量控制体系的概念与组成 (17)8.2.2 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步骤 (17)8.3 检测方法与仪器设备 (18)8.3.1 检测方法 (18)8.3.2 仪器设备 (18)第9章:产品应用与市场推广 (18)9.1.1 产品功能与应用场景 (18)9.1.2 行业需求分析 (19)9.1.3 市场潜力评估 (19)9.2 市场分析与竞争策略 (19)9.2.1 市场细分 (19)9.2.2 竞争对手分析 (19)9.2.3 竞争策略制定 (19)9.3 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19)9.3.1 市场推广策略 (19)9.3.2 品牌定位与传播 (19)9.3.3 客户关系管理 (19)第10章: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 (20)10.1 专利申请与保护策略 (20)10.1.1 专利类型及其特点 (20)10.1.2 专利检索与分析 (20)10.1.3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 (20)10.1.4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 (20)10.1.5 专利保护策略 (20)10.2 技术成果转化途径与政策 (20)10.2.1 技术成果转化概述 (20)10.2.2 技术转让 (20)10.2.3 技术许可 (20)10.2.4 技术合作与孵化 (20)10.2.5 成果转化政策 (20)10.3 成果转化实施与评价 (20)10.3.1 成果转化实施方案 (21)10.3.2 成果转化风险管理 (21)10.3.3 成果转化评价方法 (21)10.3.4 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21)第11章: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 (21)11.1 项目进度与成本评估 (21)11.1.1 项目进度评估 (21)11.1.2 项目成本评估 (21)11.2 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 (21)11.2.1 技术风险识别 (22)11.2.2 技术风险分析 (22)11.2.3 技术风险控制 (22)11.3 市场风险与政策环境分析 (22)11.3.1 市场风险分析 (22)11.3.2 政策环境分析 (22)第12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22)12.1 项目成果总结 (22)12.2 技术研发经验与启示 (23)好的,以下是一份新材料应用技术研发流程的目录: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1.1 立项背景与市场需求分析1.2 技术研发目标与预期成果1.3 项目规划与实施策略第2章:新材料信息收集与分析2.1 新材料领域发展动态调研2.2 新材料功能参数分析2.3 新材料潜在应用领域挖掘第3章:材料设计与筛选3.1 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3.2 材料筛选与评价体系3.3 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第4章:实验室研究与材料制备4.1 实验室研究方法与设备4.2 材料制备工艺开发4.3 材料功能测试与优化第5章:材料功能表征5.1 结构表征技术5.2 物理功能测试方法5.3 化学功能分析第6章:材料应用功能评估6.1 应用功能测试方法6.2 模拟实验与实际应用场景6.3 功能评估与优化建议第7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制备7.1 中试放大工艺开发7.2 生产设备选型与生产线设计7.3 生产过程控制与品质管理第8章:产品标准与质量控制8.1 产品标准制定8.2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8.3 检测方法与仪器设备第9章:产品应用与市场推广9.1 产品应用领域研究9.2 市场分析与竞争策略9.3 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第10章: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10.1 专利申请与保护策略10.2 技术成果转化途径与政策10.3 成果转化实施与评价第11章:项目评估与风险管理11.1 项目进度与成本评估11.2 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11.3 市场风险与政策环境分析第12章:项目总结与展望12.1 项目成果总结12.2 技术研发经验与启示12.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1.1 立项背景与市场需求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强。
材料结构化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材料结构化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59690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7.png)
材料结构化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材料结构化流程是指在进行材料研究和开发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将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测试、数据分析等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便系统地推进材料的研究工作。
它是现代材料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对于实现材料的高效研究和开发起到了关键作用。
材料结构化流程的核心是将材料研究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任务,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协调,使得材料研究的各个环节有机衔接,形成一个闭环的循序渐进的流程。
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方面:首先,材料结构化流程有助于提高材料研究工作的效率。
通过对研究工作进行分阶段管理,可以使得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清晰明确,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避免了返工和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其次,材料结构化流程可以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结构化的流程下,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保证了材料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材料结构化流程有助于促进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
在结构化的流程下,不同的研究人员可以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并相互协作,分享研究结果和经验,形成一个有机的团队,加快了材料研究的进展。
综上所述,材料结构化流程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研究方法,它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促进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
在今后的材料研究和开发工作中,应更加重视材料结构化流程的应用,以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它展示了本文的章节组织和内容梳理。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引言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述整篇文章的主旨。
首先,文章将进行概述,概述是对材料结构化流程的一般性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认识。
接着,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即各个章节的组织方式和内容框架,让读者了解文章的整体布局。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展示材料结构化流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以促进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新材料开发控制流程
![新材料开发控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349bd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4.png)
新材料开发控制流程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的新材料与新供应商开发过程,保证公司所开发的新材料与新供应商符合规定要求,确保开发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范围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及新供应商开发过程的控制,所涉及的过程从与供应商进行技术交流起到开始批量生产为止,量产后产品的改进可参照实施。
3.术语与定义3.1术语与定义见《供应商管理规定总则》4.职责与权限4.1研发部职责委托供应商进行材料(或过程)开发;与供应商签订《新产品开发协议》;向供应商提供、完善材料的产品图样(或样件、模型)、产品标准、技术要求;对新开发材料的可行性、风险性进行分析,编写试装试制方案并组织实施;对供应商生产件批准及包装方式的确认。
4.2 供应科职责进行小批量(10台套以上)物料采购,及供应商物流运送方式的确认,达产审核的组织。
4.3 质检部职责新材料开发过程中的检验、试验工作。
4.4 计划科职责协调产能,安排进行试装试制,并保留相关生产过程记录。
5.内容5.1技术交流5.1.1 研发部接到总经理批准后的《供应商选定通知单》及相关资料后,与供应商进行技术交流;5.1.2研发部向供应商提供技术资料与要求,如:产品数模或样件;产品技术标准(包括性能与外观)、试验标准、材料标准;产品开发周期要求;确认是否需作快速成型件;公司的其它相关要求。
5.1.3研发部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开发计划》,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确认:开发计划是否符合公司开发计划的时间节点;对于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认预防措施;是否制订质量保证计划;供应商在新品开发不同阶段需提交的文件;确认后,返回供应商实施。
研发部根据《原材料开发计划》对供应商进行监督。
5.1.4研发部与供应商共同确认产品是否满足以下要求:满足国内法律法规要求;满足海外法律法规要求;满足环保要求;不涉及专利纠纷。
5.2签订协议研发部与供应商签订《新产品开发协议》,包括新开发零部件的名称、零件号、产品技术标准(包括性能与外观)、产品数模与/或样件/图纸、特殊特性清单、确认是否需作快速成型件、检测试验项目、试验标准、产品开发周期要求、产品包装要求、《材料开发计划》、PPAP提交等级、特殊提交要求(例如APQP 问题清单等)、供应商项目联络表、检具需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经理
事业部副总
材料测试报告
新材料开发流程
若合格供应商中无法提供所需材料,采购部进行新供应商开发
采购部
供应商提供所需新材料样品
供应商应在提供样品的同时提供材料成分表,相应技术参数,检验检测报告等零件承认资料
供应商
采购部
材料出货报告
工程师对样品进行初步检测
研发/工程部人员对材料样品进行材料可靠性,物理特性等方面的初步检测
研发
工程
工艺试验报告
利用新材料样品进行成品试做
新材料开发流程
流程
作业内容
管理要点
责任单位
相关文件/表单
各相关部门提出新材料需求申请
研发部根据新产品需求,或工程部根据量产中材料更换需求,或采购部开发第二货源,向采购部提出新材料需求申请
研发
工程
采购
供应商管理程序
采购部进行新材料搜寻
采购部应先考虑在已有的合格供应商中进行咨询提供新材料的可能性
采购部
采购部进行新供应商开发
研发部/工程部制定相关要求,利用新材料指导生产人员进行样品试做研发工程ຫໍສະໝຸດ 生产样品制作评审单
各相关部门对样品进行最终验证
研发、工程、生产、品管共同对样品进行包括可靠性、功能/性能,外观/尺寸等项目的全面验证
研发
工程
生产
品管
成品信赖性测试
事业部负责人对新材料的导入进行最后批准确认
新材料是否可以导入,最终由事业部最高负责人进行审核批准,在采购部进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