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作业
口述历史工作规划
一、前言口述历史作为一种记录和传承历史的重要手段,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和亲历性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保护我国丰富的口述历史资源,提高全民历史素养,我们特制定以下口述历史工作规划。
二、工作目标1. 深入挖掘和整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各领域的口述历史资源,为历史研究、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2. 提高公众对口述历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一批口述历史工作者和志愿者。
3. 推动口述历史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4. 加强与其他地区、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口述历史事业的发展。
三、工作内容1. 口述历史资源调研与征集(1)开展全国性的口述历史资源调研,了解各地区、各民族、各领域的口述历史现状。
(2)制定口述历史资源征集标准,明确征集范围、对象和内容。
(3)建立口述历史资源征集网络,拓宽征集渠道,确保资源来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口述历史访谈与录制(1)组织专业口述历史访谈团队,对征集到的口述历史资源进行访谈。
(2)运用录音、录像、摄影等手段,对访谈过程进行记录。
(3)确保访谈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3. 口述历史资源整理与编纂(1)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和校对,形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口述历史文献。
(2)编纂口述历史书籍、画册、纪录片等,丰富口述历史的表现形式。
(3)建立口述历史数据库,实现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4. 口述历史宣传教育(1)开展口述历史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口述历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组织口述历史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推动口述历史事业的发展。
(3)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口述历史知识,扩大口述历史的影响力。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口述历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 建立健全口述历史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口述历史工作者和志愿者。
国开历史学概论第四次作业
国开历史学概论第四次作业介绍这份作业将探讨历史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研究对象。
历史学是一门关于过去和人类行为的学科,通过研究各种历史文献和物质遗存,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基本概念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历史是指过去的事件和行为。
历史学的目标是研究和还原过去的真实情况。
历史:历史是指过去的事件和行为。
历史学的目标是研究和还原过去的真实情况。
2. 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方式。
不同的历史观可能导致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
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方式。
不同的历史观可能导致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
3. 历史文献: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各种历史文献,如史书、文件、信函等,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
历史文献: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各种历史文献,如史书、文件、信函等,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
研究方法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献研究: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收集、整理和解读过去的信息。
这包括阅读和分析原始文献、史书、档案等。
文献研究: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收集、整理和解读过去的信息。
这包括阅读和分析原始文献、史书、档案等。
2. 考古学:考古学是通过研究物质遗存,如古代建筑、器物等,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
考古学:考古学是通过研究物质遗存,如古代建筑、器物等,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
3. 口述历史:历史学家通过采访和记录历史目击者的口述,来获取关于历史事件的真实信息。
口述历史:历史学家通过采访和记录历史目击者的口述,来获取关于历史事件的真实信息。
研究对象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 政治历史:研究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领导人等与政治相关的历史内容。
政治历史:研究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领导人等与政治相关的历史内容。
2. 经济历史:研究经济制度、贸易活动和经济发展等与经济相关的历史内容。
经济历史:研究经济制度、贸易活动和经济发展等与经济相关的历史内容。
口述史学
一、口述史学义界人类原始发展期间,有一项重大的创举,那就是利用语言。
几万年以来,语言已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工具和标志。
中文的“古”字,正是十口相传之意,即古代事情是由人们口述流传而来的。
我们今天能够知道有盘古开天地,有所谓燧人氏、有巢氏、庖牺氏、神农氏等老祖宗的事迹,也有宙斯众神和诺亚方舟等传说,正是多少代人口述流传下来的。
由口述流传到有文字,文字又再写到纸上,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
到今天虽已经进步到有多种专为信息用的工具,例如电脑,但一直还没有人愚蠢地提出要取消语言。
人们的嘴巴依然还是人类基本的信息传递工具之一。
口述传说(Oral tradition)各种知识,似乎象一种无形的口述制度,在从古到今的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中,一直有十分兴旺的活力。
我们很容易在各地民众的习俗技艺和生活方式中,发现大量口传方式和口述专用内容,真是世传不辍,蔚为奇观。
这既与各民族的文化基础有关,亦与口述传说实际上在执行教育和合法性灌输任务的特点有关。
中国古人曾经留下许多格言,这里抄录几条为鉴:“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诗经·小雅》“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诗经·大雅》“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春秋谷梁传》“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荀子·非相》这种传统的口述传说方式和效果,是很难用行政手段来制度化的。
只是越是不够发达的民族,文盲越多的国家,其口述传说越多。
这种情况对于研究者来说,反倒是机会,他们更容易使用科学手段,深入口述环境,以取得将可能永远消逝的史料。
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口述传说,因为它更偏向文学了。
本文讨论的是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属于历史学范畴。
笔者作如下义界:口述史学又称作口碑史学或口头史学,是以口述史料和口述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周育民(旧稿)一、什么是口述史料?1、口述史料是通过人类口头相传的史料。
早期人类的历史都是通过口头相传而为后人所知的。
中国的“古”字,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口”,有十口相传之意。
英文history一词可追溯到希腊语词Historia,该词的词义是调查、访问和询问一位目击者,也带有对上述活动的结果的记录之意。
由此可见,历史与口述史料的关系。
中国人很早就运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了。
大家所熟悉的司马迁,他撰写《史记》时,就运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并且进行实地考证。
比如,他写《淮阴侯(韩信)传》,就曾到韩信家乡去调查,“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贫无以为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余观其母冢,良然。
”他写鸿门宴,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没有口述史料作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2、口述史料是人们叙述自己个人经历、家庭和社区变迁的史料。
中国用文献记载历史的传统十分悠久。
军国大事,往往都有文献史料记载;大臣将军如果有幸宣付国史馆,他们的生平也可为后人所知。
中国人家庭、家族观念很重,族谱就是家庭、家族的历史,地方则有地方志。
西方国家缺乏这样的传统,因此,很少保留有系统的家庭、家族乃至地方性的历史记录。
近几十年来盛行的口述史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
朱迪斯·莫叶在《口述历史初步》(Judith Moyer Step-by-Step Guide to Oral History)中指出:“口述历史是对在世人们关于自身经历回忆的系统搜集。
历史学家们终于承认了平常人的日常生活,虽然他们不像富豪名人那样在历史上重要。
但我们如果不把这些回忆搜集并保存下来,那么,他们的故事终有一天会永远消逝的。
”(Oral history is the systemat ic collection of living people’s testimony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Historians have fin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everyday memories of everyday people, not just the rich and famous, have historical importance. If we do not collect and preserve those memories, those stories, then one day they will disappear forever.)人民的历史恰恰就保存在平常人的记忆中。
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社会主义改造实验活动的主题:重现历史,反省现在,创造未来实验活动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老一辈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意义,探索社会主义革命给当时的人民带来哪些好处或者不好的地方。
访谈人物:本村知识渊博的赵老师访谈地点:赵老师的门口访谈内容:我:赵老师,请问您可以让我做一个社会主义改造的访问吗?我想多了解一下当时社会的知识和当时中国的发展。
赵老师:嗯,可以。
我:赵老师,我知道您年轻的时候是当过老师的,我相信您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一定有深刻的记忆吧!赵老师:是呀!我:嘻嘻,赵老师请问您还记得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三大当中哪一个对人民的影响最大呢?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呢?赵老师:你考我啊!我的记忆力很强的哦!三大改造是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资本主义工商业对人民的影响最大。
因为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改革完成以后,既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你都知啦!凡事都有两面性,带来好的,坏的也顺带来了。
我还记得1954年底,很多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他们的转变当然是在对自己有利才那么勤奋,结果会引发一系列的人民生活的改变,都比之前富裕了。
我:据我所知,农业和手工业国家都是通过合作化道路,而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您是老师,您能分析其中的内涵吗?赵老师:可以,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级分化的危险。
先后还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
另外,个体手工业也在不断提高。
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
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我还记得在1956年1月21日,上海人民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
家族口述史作业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家族口述史作业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作者:谭万勇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5期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家族口述史作业的开展不仅具有可行性,作为思政理论课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家族口述史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践,由学生自主完成口述史作业。
在这个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地成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家族口述史作业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具體的实践教学操作中,家族口述史作业的开展又给实践教学带来了新颖的形式。
通过家族口述史作业的布置和完成,可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深入的理解历史,从而更加深入领会本课程的教学主旨:为何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为何选择了改革开放等。
经过几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家族口述史作业的考核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一、家族口述史作业实施的可行性首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大历史背景。
通过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脉络和历史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家族访谈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
比如,通过对有关改革开放历史的熟悉,学生可以对访谈对象提出较有质量的问题,诸如小岗村承包制后,本地是何时开展承包制的。
对于历史理论知识的充分掌握,也可以避免学生访谈中提出错误的问题。
其次,访谈对象相对确定,学生容易操作。
作业要求对家族历史进行访谈总结,学生可以对自己家族或者他人的家族历史进行访问,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对自己家族进行访问。
每个个体对自己家族一般都充满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联结无疑对访谈有着积极地作用。
如同《客从何处来》中的开篇词:“我从哪里来?我是谁?五个人决定冒险,踏上未知的旅程,去探寻属于自己的历史。
他们奔波万里百年,去认领尚未启封的血脉遗产。
心底的疑问将要面对,家族疑团将被解开。
谁会在远处等你的到来?在历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周育民(旧稿)一、什么是口述史料1、口述史料是通过人类口头相传的史料。
早期人类的历史都是通过口头相传而为后人所知的。
中国的“古”字,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口”,有十口相传之意。
英文history一词可追溯到希腊语词Historia,该词的词义是调查、访问和询问一位目击者,也带有对上述活动的结果的记录之意。
由此可见,历史与口述史料的关系。
中国人很早就运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了。
大家所熟悉的司马迁,他撰写《史记》时,就运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并且进行实地考证。
比如,他写《淮阴侯(韩信)传》,就曾到韩信家乡去调查,“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其母死,贫无以为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余观其母冢,良然。
”他写鸿门宴,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没有口述史料作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2、口述史料是人们叙述自己个人经历、家庭和社区变迁的史料。
中国用文献记载历史的传统十分悠久。
军国大事,往往都有文献史料记载;大臣将军如果有幸宣付国史馆,他们的生平也可为后人所知。
中国人家庭、家族观念很重,族谱就是家庭、家族的历史,地方则有地方志。
西方国家缺乏这样的传统,因此,很少保留有系统的家庭、家族乃至地方性的历史记录。
近几十年来盛行的口述史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
朱迪斯·莫叶在《口述历史初步》(Judith Moyer Step-by-Step Guide to Oral History)中指出:“口述历史是对在世人们关于自身经历回忆的系统搜集。
历史学家们终于承认了平常人的日常生活,虽然他们不像富豪名人那样在历史上重要。
但我们如果不把这些回忆搜集并保存下来,那么,他们的故事终有一天会永远消逝的。
”(Oral history is the systemati c collection of living people’s testimony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Historians have fin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everyday memories of everyday people, not just the rich and famous, have historical importance. If we do not collect and preserve those memories, those stories, then one day they will disappear forever.)人民的历史恰恰就保存在平常人的记忆中。
个人·家庭·社群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中的历史记忆
个人・家庭・社群: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中的历史记忆马雪萍内容摘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中包含着三种记忆:个人记忆、家庭记忆、社群记忆。
个人记忆中,幸存者亲身受害的经历、亲眼目睹的日军暴行是主要内容。
家庭记忆是 在幸存者与其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中建构起来的,并为每一位家庭成员所共享。
家庭成 员的死亡、受伤及家庭成员见证的日军暴行,构成了幸存者讲述的家庭记忆的主要内容。
社群记忆同样形成于社群内部成员的互动交往中。
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中,城区幸 存者与农村地区幸存者讲述的社群记忆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
概而言之,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的口述中交杂着个人记忆、家庭记忆、社群记忆三种记忆成分。
对幸存者而言,这 三种记忆共同构成了他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与回想。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 口述史历史记忆1960年代初,南京大学历史系日本史小组曾编著过《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一书。
当时,该小 组组长高兴祖老师等访问了部分亲历的幸存者,以获取口述资料。
①1982年,日本“教科书事件” 发生之后,南京大屠杀史研究逐步展开*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建成开放。
与此同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作为“活证据”,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从1984年 开始,南京地区曾多次开展调查寻访活动,访问幸存者千余位,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版了 10余部幸 存者口述资料,总字数逾百万*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口述采访实 践中,大批幸存者受访的音像资料被保存下来** 34为侵华B 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俎念馆、南京侵华B 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点项目“社会记忆理论视域下的南京大 屠杀幸存者的口述史"(YJH2O19O3)H 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 南京大学历史系编:《B3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1979年,“序言",第1 2页;吴b 民:《关于国内第一3纟已述南京大 屠杀HO 》,《B3侵华史研究》2015年第4期;张生:《“原典”的创建、叙事和流变:从〈B 寇在南京的大屠杀〉开始的知识考古》,《江 海学刊》2020年第1期’② 郭冠佑:《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研究:台湾的四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记忆的研究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 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年11月,第210 222页;张连红:《南京大屠杀的后遗症:幸存者的创伤》《江海学刊》2006 年第3期;许书宏:《恐惧的记忆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心路历程》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③ 杨小平:《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与广岛原子弹爆被爆者的口述史对比研究,《第三届“ 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论文 集》,北京,2017年11月°在口述采访实践大举进行之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研究也随之展开*论者在口述采访 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大屠杀对幸存者的影响,研究了幸存者所遭受的精神创伤,探讨了幸存 者在大屠杀之后如何进行自我修复等问题。
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共3篇
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共3篇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1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口述历史是指通过拜访、采访、录音等方式,将老一辈的个体经验、故事和历史事件等,用语言记载下来的历史形态。
它记录的是大众历史中的个体经历、情感体验和生存状态,被认为是个人记忆和正式历史交织的重要源泉。
在已经消逝或正在逝去的个人和群体中,采集口述的历史,是揭示和理解当代社会文化、政治和人文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关注口述历史中的时空、记忆和文本的研究。
口述历史的时空关系着重在于反映时间和空间的交集。
从时间上看,许多口述者的生命经历跨越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各种生活方式的演变。
从空间上看,口述历史的载体主要是某一地方的个体经历。
比如说,当地的一段历史事件,如反抗日战争、土地改革、减租减息等,是该地某群体的集体经历。
因此,口述历史可以用来探究某一地区、社团、社会阶层和族群的历史和发展脉络。
传承时空的口述历史,往往能够展示出那些被忽略的底层经验,这对于今天研究历史与文化的学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然,也有不少口述者讲述的历史是个人的故事、个体记忆,这种体验相对于历史趋势,而言更具有局限性,同时也更加难以考证。
除了时空之外,口述历史也重视记忆文本的建构,口述历史的记忆率先进行了篇章化的处理,从而变成了一种文本的传承方式。
记忆是这种文本化的最重要的资源,因为这里面载着大量的、丰富的、独特的信息。
然而,口述历史是一种非常个人化和情感化的记忆过程,往往破碎和错漏的都存在。
就像乔治·奥威尔所说,“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
”虽然面对口述历史这种文本化的记忆,史学界多年来一直受到批评,但它也促使了开展口述历史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分析和比较口述历史的文本,重新理解历史的陈述。
因而,发掘口述历史的内在逻辑架构,从中思考口述历史的运作方式和文本特征,是重要的再审视方向。
口述史论文——精选推荐
浅谈结合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感想一、我眼中的口述史的发展与学术价值在上口述史课程之前,我对口述史这一学问的看法仅限于各种类似于回忆录的记载方式。
但是上完此课程、通过对刘老师的采访记录和整理以及接触一些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和书籍以后,我对口述史有了深层次的看法。
三千多年前,周朝就设有专门为史官搜集人们言谈内容的书记,所谓“动则左使书之,言则右使书之”。
这些书记主要是记载君王的言行举止,而不是普通社会的历史,但到汉代,确实已运用访谈、口述的方法来搜集史料。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之前,曾四出访问,请年长者述其见闻。
在《刺客列传》中他便明言,有关荆轲刺秦王的资料,是他从公孙季功、董生那里听得来的,公孙季功、董生则是从秦始皇的私人医生夏无且那里听来的。
《李斯列传》开头一段关于老鼠的议论和绘声绘色的描写,估计也是得自传闻。
其后,通过访谈、口述搜集资料,代不乏人。
顾炎武《日知录》中许多资料,皆得自访谈。
西方的《荷马史诗》、《马可·波罗游记》是众所周知的口述史书,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是口述作品,《李秀成自述》、斯诺的《西行漫记》、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也都是口述历史。
1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作为一门学科则在1940年代开始的。
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口述历史,政府专门设立口述历史馆,有专业人员从事口述历史工作。
仅以香港为例,香港博物馆自1980年代开始从事口述历史工作,以“香港人及其生活”为主题,聘请香港大学等单位学者参加,比较集中的话题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香港市民生活,包括家居生活、饮食习惯、工作娱乐、交通、居住习惯、社交圈子、团体生活、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及价值观念等方面。
2如今,只要有人的地方,只要已经出现录音设备,就可以找到有人进行口述历史工作。
口述史的对象也是越来越丰富,包罗万象,包括政治家、示威抗议者、原住民和移民、艺术家和工匠、士兵和平民、圣职人士和俗人,还有特殊群体,像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幸存者、二次大战受监禁的日裔美国人和苏联思想劳改营的受刑人等。
口述历史
“天子脚下”的百姓生涯——关于《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定宜庄我做了10年、最终以《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为书名出版的口述史作品,我将它定位为一部以口述访谈为主的史学专著。
我想做的,是通过对若干人进行口述访谈的方式,从个人的角度,亦即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过程的角度入手,来追溯百年来北京城的历史。
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看北京人如何记忆和表述他们的过去,他们怎样把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怎样使过去变成现在的一部分,还有,就是他们如何运用过去来诠释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眼中的这个北京,正是这些,构成了历史记忆过程的本质,这是这本书的宗旨。
我所理解的口述史口述史学作为史学的一个新分支,并不等同于人们一般理解的“口耳相传”的历史,它的内涵相当丰富。
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不外乎两点,即它的民间性与个人性。
首先是它的民间性。
口述史使那些不掌握话语霸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族群和妇女都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构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从这层意义上说,口述史学对于传统史学,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
第二是它的个人性。
口述史强调从个人的角度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这是口述史学与主要以民间传说构成的“口述传统”最重要的区别,因为后者往往是集体性记忆的产物。
这两点就是我这部口述史遵循的原则,而这本书尤为注重的是这两点的交叉与结合。
在这部老北京人的口述史中,我选择的访谈对象,更多的是普通人,尤其是下层社会的百姓、少数民族和妇女,这是以往研究北京史的学者较少关注过的。
至于访谈议题的中心,则是他们的普通人生。
这一选择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即使访谈内容与重大题材有关,选取的也未必就是尽人皆知的代表人物。
这样做也许会遭人诟病,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将这些事件与某些代表人物结合起来,但我却认为那些边缘的小人物,对同样的一段题材、一段历史,也会有自己个人的感受,他们的人生受此事件的影响,也未必就不如大人物、代表人物深刻。
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
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傅光明引言又临近了8月24日——老舍的忌日。
这个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异常普通的日子,对我却早具有了一种浓郁的历史的“罗生门”意味。
它时而明晰,时而模糊。
有时,我觉得离它越来越近,但瞬间又仿佛觉得它渐行渐远了。
我多么希望能成为一个幸运者,可以捕捉到历史的影子。
历史是我正努力从中醒来的一场噩梦我是1993年开始从追踪采访调查老舍之死,切入来研究老舍的。
刚开始想法极其简单,就是想找到跟1966年8月23日老舍先生生前所在单位北京文联遭受红卫兵批斗相关的亲历者、见证人,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记录他们的历史文本叙事,我觉得可能会反映出历史的真相。
于是,从1993年开始,历经11年,不断地寻找见证者、当事人,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采访,我的困惑一次又一次增加,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我对于历史的迷惑,又稍稍地变得清晰起来。
我经历了一段可以说是对历史的迷途时期,把我领到了混乱之中。
我被历史弄迷惑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该相信谁。
可以说,我对老舍之死的研究,使我的历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老舍之死是一个文人非正常死亡的文化事件,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事件,但是要将它还原,需要借助于口述史的叙述。
而口述史的叙述来自于不同之口,口口非常复杂。
我们现在讲到那个“古”字,“古”字怎么写?十口相加为古,就是口太多,口口相传,把别人的口述逐一记下来,这就是产生文字最初时候的历史。
历史是什么,可以任人随意打扮吗?你抹一把,我抹一把,历史就五光十色了?可哪个才是真正的历史,从哪个涂彩之中才能追本溯源,贴近那个历史的史实真相呢?不知道。
也许正因为此,20世纪爱尔兰伟大作家乔伊斯在他享有天书之誉的《尤利西斯》一书中,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他对于历史的见解。
我十分心仪这句话,他说“历史是我正努力从中醒来的一场噩梦”。
我一直在做这样一个梦,到今天为止也还没有醒来。
不知道大家听完这场讲座,是沦入了梦中,还是能使你从梦中变得清醒一些?人人各异,看待事物、看待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因而对于人与事的理解也不一样。
口述史
口述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姓名:高洁专业:历史地理学号:J201102013摘要:口述史作为“人民记忆”、“微观历史”,从上世纪40-50年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收集方法及专业学科。
现在在国内也日益兴起。
但是关于口述史的理论却仍存在很多争议。
本文依据有关口述史学的主要著作和论文,对其进行概括说明,使大家对其理论和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字:口述史理论问题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
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广义地说,它始现于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即是,后由于文献的日益丰富和后代史学家重视文献而衰落。
狭义地说,口述史出现于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当时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协会,是最早的两个口述史研究中心。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因研究需要做部分口述史收集工作,但很少有学者和机构专门做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许多历史亲历者因为年龄过高离开人世。
目前关于口述史的著作有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里奇的《大家来做口述历史》,英国学者保罗•汤普森的《过去的声音—口述史》和霍尔斯的《口述历史》。
周新国主编的《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杨祥银的《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还有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口述历史进阶研习营学员手册》。
主要的论文有戴逸的《漫谈口述历史》,钟少华的《口述的历史与历史的口述》,杨雁冰的《浅论口述史的发展与特点》,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下》,定宜庄的《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孙庆忠的《口述历史的制作与口述传统的发掘》。
其主要探讨的内容包括口述史的定义,研究方法,特点以及不足之处。
一、口述史的起源198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艾伦••内文斯教授在该校创立了口述史研究中心,并开始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记录美国显要人物的回忆,第一次使用了“口述史”这个概念。
有关口述历史工作的几点建议
有关口述历史工作的几点建议口述历史(Oral History)亦称口碑史学。
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它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或录影的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
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作为日后学术分析。
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让历史更加全面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
1国外口述历史研究口述历史作为当代学术界研究当代历史的新方法而被确认,起始于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距今已有六十多年。
十余年后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已经有了近百个研究口述历史的专门机构,到了80年代,美国口述历史研究的范围则进一步扩展,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与美国毗邻的加拿大,口述历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据加拿大口述历史协会统计,到了1993年,全加拿大就已诞生了相关项目和研究机构1800多个。
其它国家如英国、新西兰、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的口述历史研究也颇具规模,包括一些非洲国家也已有了数十年的成熟发展,并取得了令国际学术界为之称赞的斐然成绩。
在南非,口述历史项目得到了官方的重视,“口述历史”、“口头传统”、“大众记忆”等术语近些年已经在政府的政策声明和立法中被反复提及。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签署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将“口述”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保护范围。
2我国口述历史现状中国大陆的口述历史研究最早追溯至1980年国家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发起的“口述科技史”项目,相比之下,在起点上即比美国晚了30多年。
1996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开设“口述史学研究”课程,被认为是中国高校认可口述历史成为研究学科的里程碑。
口述史协议书
口述史协议书篇一:口述史协议书赠予契约样本本人,[地址]的[受访者姓名],谨此将本人目前由[请描述]构成的访谈(或口述回忆录)的所有权,永久地赠与、转让、委派给[档案馆、项目、个人的名称]应该相信,本人了解本人的访谈(或回忆录)将可能被研究者利用和引用、出版或在任何媒体上传播。
在做此项赠予中,本人充分了解本人转让了在访谈(或口述回忆录)中享有或可能被认为享有的所有合法名分和著作权,以及在任何著作权中的权利、名分和利益,它们在美国现有和今后的法律下都可以被保证有效。
本人转让的著作权包括独享复制权、发行权、筹划衍生产业品、公共表演与展示权及全部的更新和扩展权。
本人,[代理人或全权代表]接受[受访者的姓名]的访谈(或口述回忆录)放入[档案馆或项目]中。
(捐赠人)(受赠代理人机构)(日期)(以上取自约翰.诺伊恩施万德的《口述历史与法律》(oralhistoryandthelaw,20XX)访谈封存和(或)设限条款未经本人书面许可,任何研究者不得接触本人的口述历史。
除非向本人提交了引用内容并获得了本人的书面许可,否则任何研究者不得引用本人的访谈。
本人的口述历史将向所有的研究者封闭,直到[时间]或本人去世后,两者按在前的时间执行。
除非所有涉及的能够发现本人身份之处被编辑删除,并被指定了笔名,否则本人的口述访谈不能被研究者利用。
在本人去世后,口述历史访谈中被隐藏的所有部分和本人的真实身份,均可以公之于世。
受访者继承人的赠予契约书在[时间],在[口述历史计划或项目的名称]中,根据[受访者姓名]心甘情愿的参与,他(她)自愿以[录音带或抄本及其数量]的形式,赠予[接受团体或个人的名称]一项访谈(或回忆录)。
本人(我们)[姓名]作为合法继承人,同样在此永久地将其赠予、转让、委托给[档案馆、项目、访谈者的名称]。
[档案馆、项目、个人的名称]应该相信,本人(我们)了解[受访者的姓名]的访谈(或回忆录)将可以被研究者利用和引用、出版或在任何媒体上传播。
口述历史策划方案
口述历史策划方案引言口述历史是一种通过口头传承和转述方式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法,以保留珍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本文档将介绍口述历史策划方案,包括目标、背景、策略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传统的口述历史逐渐式微。
尤其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年长者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将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证转述给后人。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种新的策略来保护和传承口述历史。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社交媒体平台,促进口述历史的数字化记录、传播和共享,以便广泛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1.创建数字口述历史平台:建立一个在线平台,允许用户分享和上传口述历史故事。
这个平台应该简单易用,并且提供搜索和分类功能,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2.扩大社交媒体影响力:将口述历史故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
通过与热门账号合作,发布口述历史片段和故事,在用户中引起共鸣和关注。
3.进行口述历史采访活动:策划一系列的口述历史采访活动,邀请那些有着丰富经历和见证的人士分享他们的故事。
这些活动可以在社区中心、学校、社交组织等场所举办,吸引更多人参与分享。
4.将数据保存和保护:收集的口述历史故事应该得到妥善保存和保护,以防止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
使用云存储和备份技术,以确保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安全性。
5.制作口述历史档案:根据收集到的口述历史故事,制作精心编辑的口述历史档案。
这些档案可以以书籍、电子书、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使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和传播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
实施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策略,我们将采取以下实施方案:1.寻找合作伙伴:与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学校等合作,共同推动口述历史的记录和传承工作。
2.开发数字口述历史平台:与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合作,设计和开发一个用户友好的在线平台,用于收集和分享口述历史故事。
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和技术支持。
3.社交媒体推广:与知名社交媒体账号合作,在各个平台上发布关于口述历史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我们的中国梦”主题系列活动
口述历史
专访“右派”作家张先痴先生
口述者简介:张先痴。
1934年出生,湖北黄冈人。
着名作家,《格拉古轶事》作者。
现居四川成都。
1949年参加解放军,随后加入共青团,曾任支部副书记,并在部队机要部门任电台报务员并且立功。
后来的土改、征粮、剿匪、平叛的斗争中,立功受奖。
1957年他真心诚意给领导提改进工作的意见,被视为“向党进攻”,因而被划为右派分子。
其妻由于没有检举揭发他,也成了右派,被下放到农村监督劳动。
张先痴坚持“不认罪”,被改定为极右派分子,判管制五年强制劳教。
1961年底,张先痴在修了内昆、成昆、广旺三条铁路后,深感前途渺茫,与右派周茂歧一同选择逃跑。
后被抓回,判处徒刑十八年。
1980年4月16日平反出狱。
采访稿
(以下简称为问、答)
问:请问张老先生当年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划为右派的。
答:我的爸爸是以前国民党的高官,虽然我很坚决的和爸爸划分界限,可是还是被认为是敌
人的余孽,加之我平时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喜欢说真话,被人利用举报。
无论
我怎么申辩还是被划为右派。
问:那您被划为右派后,被怎么处置的?
答:开始只是工作被解除了,后来又被朋友出卖,加重处罚判处劳教。
判处劳教的时候我又逃跑了,结果被判处劳教18年,我的青春岁月就在劳教场度过了。
问:那您是什么时候被平反的?
答:1979年8月,我已经劳教17年又半年了,突然接到无罪通知书,说,张先痴同志的观点经实践证明是正确。
就这一句话,就换取了我18年的青春岁月。
问:您划成右派之后,对你的家人有什么影响?
答:我的妻子被迫逃到了新疆,5年后又嫁给了另一个工人,我的孩子又母亲抚养,由于生活窘迫,孩子现在还是个文盲,哎。
问:那您劳教中是什么样的生活?
答:非常辛苦,平时干苦力修铁路,种庄稼,我们每一个劳教犯人都是一个全能,平时像我这种大汉根本吃不饱,而且几乎没有油,只有靠偷偷庄稼充饥。
在三年饥荒中,我们劳教场的人倒是比普通农民吃的要多些,好多农民想方设法犯法进我们劳教所混饭吃,唉,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问:那您平反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答:给我恢复了公职,恢复了名誉,但是我的妻子还是在远方,大儿子不识字。
之后我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现任妻子,生活恢复了平静,偶尔跟同是劳教的好朋友叙叙旧,交流感情。
问:你对当前中国政治现状有什么看法?
答:当前的中国正处在一场制度创新的大变革中,所以稳定民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近年来边境地区发生了一系列扰乱社会秩序的暴动,政府应引起重视。
才能保证中国大部制顺利进行。
不然造成的后果比右派风波更加严重。
问:你怎样评价这几十年的右派生活?
答:我坐了几十年的牢,人生最美好的年岁都给毁了,我起初是一个热血青年,是一个向往共产主义的战士,但经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所经历的折磨后,让我逐渐认清那个社会的本质,不再抱有幻想……我想他们一直都搞错了,1957年错了,说我是‘右派’,其实我那时候是一个真正的‘左派’,1980年给我平‘右派’的反,又搞错了,因为我已经是一名真正的‘右派’了。
问:张老师,你当时在监狱里面,不是有很多人被弄得疯了吗,那你当时是如何度过这一关的,我想知道你的思想信念基础来自哪里?是什么使得你一直想要活下来?
答:前不久,从陕西西安来了一个右派要见我,八十岁,写诗的,送了我多厚一本诗集。
他跟我说,他为啥子要来见我呢,因为他在网上看到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的一句话,我说:1957年将我划为“右派”,是绝对错误的,因为那时候我不是一个“右派”,1980年,对我的“右派”问题进行改正,我说也是绝对错误的,因为这时候我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右派”了。
后记
二十八岁开始思考他看到真相
张先痴作为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亲身经历了右派风波。
特别是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通过采访,我们可以真正感受到那些年,这位老先生所经历的痛苦。
在《格拉古轶事》后记中,张先痴特别引用了赵丹临死前的一句话:“现在我什么也不怕了”。
反正是要死了,不如一吐为快,这是赵丹们的信念和决绝,富有最后的勇气。
出狱后的张先痴,已是四十六岁,自己最好的二十三年岁月都给毁了,他问自己:还有多少个二十三年?所以“我暗下决心,在六十九岁之前我必须完成这本回忆录。
”他拒绝遗忘,采取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让后人了解历史真相。
张先生说他唯一的希望是活长点,能写更多的东西。
这位早置生死于度外的历史见证者,在名片的背后拟好了自己的墓志铭:这盒骨灰的原料来自张先痴的尸体,他曾是孩
子、是才子、是天之骄子;也一度是傻子、是疯子、是回头浪子;最终才是赤子、是刀子、是过河卒子;他咬牙切齿地恨了半辈子;又刻骨铭心地爱了半辈子。
从这位老先生身上,我们看到读到了历史的遗迹和真相。
历史终会过去,但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供后人借鉴。
撰写者: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12级2班罗春燕
201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