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15 古诗三首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3课《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素材-第3课《古诗三⾸》⼈教部编版3 古诗三⾸(1)寒⾷①[唐] 韩翃(hóng)春城②⽆处不飞花,寒⾷东风御柳③斜。
⽇暮汉宫④传蜡烛⑤,轻烟散⼊五侯(hóu)⑥家。
注释①【寒⾷】寒⾷节,在冬⾄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期间不能⽣⽕做饭。
②【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③【御柳】皇帝御花园⾥的柳树。
④【汉宫】这⾥⽤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⑤【传蜡烛】寒⾷节禁⽕,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
⑥【五侯】这⾥指天⼦宠幸之⾂。
(⼀)寒⾷节寒⾷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后⼀百零五⽇,清明节前⼀⼆⽇。
在不断发展的途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卵等风俗。
节⽇起源:寒⾷节原发地是⼭西介休绵⼭,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端午节的发⽣早358年)。
春秋时,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重⽿复国后,隐居介休绵⼭。
重⽿烧⼭逼他出来,⼦推母⼦隐迹焚⾝。
晋⽂公为悼念他,下令在⼦推忌⽇(后为冬⾄后⼀百零五⽇)禁⽕寒⾷,形成寒⾷节。
(⼆)作者简介韩翃(hóng),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
唐代诗⼈。
是“⼤历⼗才⼦”之⼀。
天宝⼗三载(754)考中进⼠,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年。
建中年间,因作《寒⾷》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被提拔为中书舍⼈。
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
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三)翻译春城⽆处不飞花,寒⾷东风御柳斜。
⽇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五侯家。
暮春的长安城⾥漫天舞着杨花,寒⾷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
(四)主题解说这⾸诗描绘了寒⾷节的景象,由⽩天写到了夜晚,借古讽今,流露出诗⼈对现实的不满。
(2)迢tiáo迢牵⽜星①迢迢牵⽜星,皎jiǎo皎河汉⼥②。
纤纤擢zhuó③素④⼿,札zhá札⑤弄机杼zhù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是《古诗三首》。
分别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及《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整体表现了古人在特定时节的内心活动与思想感悟。
下边按整理分享三首古诗的原文与译文。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的长安城,时时有落红,处处伴飞花。
寒食节这天东风佛面,城里的柳枝随风飘斜。
夕阳西照下的汉宫,开始递送御赐的蜡烛。
那袅袅的轻烟,弥散在王侯将相家的上空。
迢迢牵牛星
选自《古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在那遥远的美丽星空,有两颗闪烁的星星分别代表牛郎和织女。
织女那细长而白皙的手,曾经毫无心思机械地摆弄着机杼。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伤心的眼泪零落如凄楚的雨。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那神秘的两岸到底相隔几许?仅仅一条清澈透亮的银河,让两人只能凝望却无法言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中秋的庭院地上月光如洗,寂静的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
清凉的秋露点点无声无息,悄然打湿了香浸满院的桂花。
今夜皓月当空,引得那世间多少人深情遥望。
不知道这秋夜缠绵的情思所承载着的千般愁绪,又要降临到谁家。
六年级下册 语文 《古诗三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古诗三首是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可以提升对古诗的理解和默写能力。
下面是对《古诗三首》的理解性默写。
第一首古诗是《赠汪伦》,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好友汪伦即将离别的深深思念之情。
全诗通篇感情真挚,语言简练。
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作者与汪伦的情谊,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与惋惜之情。
这首古诗给我们传达了友情的重要性以及当面对离别时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人。
第二首古诗是《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在楼上俯瞰四周的景色,感慨万千。
全诗描写了登高望远的壮美景色,像桃源般的美景令人陶醉。
通过描写桃花、柳树、江水等景色,以及接连不断的人来人往,给人一种热闹而又明媚的感觉。
这首古诗给我们传达了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欣赏美景的情怀。
第三首古诗是《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静夜里思念远方的亲友之情。
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通过描写寂静的夜晚、弯月的景象,以及作者醒来时的思念之情,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
这首古诗给我们传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以及背井离乡时的寂寞之情。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才情,还可以提升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在默写这三首古诗时,我们可以通过重复朗读、背诵和默写的方式来巩固对这些古诗的记忆。
我们可以从把握整首古诗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入手,然后逐句逐字地抄写,注意句子结构、词语表达的准确性。
在默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文字。
在默写这三首古诗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帮助记忆,比如将每首古诗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思维导图或关联图,以便于记忆和回忆。
我们可以分段默写,先默写第一段,然后逐渐扩大默写的范围,直到能够默写全文。
在默写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注释和解释,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古诗三首六下
古诗三首六下
第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表达了登高远眺的壮美场景和人们追求进取
的精神。
诗人在登上鹳雀楼之后,眺望远方,白日西沉,山峦尽收眼底,黄河蜿蜒向海流去,令人感叹自然的壮美和变化。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明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远大抱负,不甘停留在眼前的景色,而是要不断超越,追求更高更远的境界。
第二首古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思
念之情。
诗人在床前看到明亮的月光,以为是地上的霜,便抬头望向明月,低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月光的明亮和寂静的夜晚,让人产生思乡之情,对家乡的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引起人们对乡愁的共鸣和对故乡的眷恋。
第三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
诗人描述了太
阳照射下的香炉冒出紫色的烟,远远望去,瀑布如白练般挂在山前,水流飞流直下,高达三千尺,宛如银河落入九天。
诗人借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壮美的赞叹,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对自然的热爱。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课《古诗三首》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11.学生情境表演,说说作者会对元二说些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王维和元二深厚的感情,以及王维对元二的关怀:
12.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生读)——西出阳关无故人。(齐读两次)
态度与情感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诗兴大发,想与你们对一下诗,大家说好不好?
2.正音:shèyì
舍浥
3.指名读、全班读。
理解诗意,入境悟情。
(出示课件P8)
理解第一、二句诗(写景)
1.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看看王维在这首诗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先来看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多读几遍这两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词,然后小组交流。
1.学生自读课题,并根据所出示的课题找共同点并回答问题。这三首都是送别诗
2.学生根据课件读出生字,练习并掌握生字词。
重点辨析:凌陵菱绫孟盂
鹤榷
通过课件演示克服了记生字枯燥性
三、
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读懂诗题,知作者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课件P4)
解诗题。(出示课件P5)
1.如何理解““送、元二、使、安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 3 课《古诗三首》知识点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韩翃(719-788 )字君平,唐代诗人。
天宝13 年(754)考中进士。
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
王建(768-825 ):唐代诗人,字仲初。
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
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等。
、我会写组词侯:hóu(侯门、诸侯、王侯将相)章:zhāng(乐章、篇章、杂乱无章)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盈:yíng(丰盈、盈利、热泪盈眶)脉:mò(脉脉含情、温情脉脉)栖:qī(栖身、栖息、两栖动物)鸦:yā(涂鸦、乌鸦、鸦雀无声)三、多音字传:chuán (传说)zhuàn(传记)脉:mài (山脉)(mò(脉脉)纤:xi ān(纤维)qi àn(纤夫)四、理解古诗寒食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诗意: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
十五夜望月诗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五、问题归纳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课后生字组词
以下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后生字的组词:《寒食》生字组词
1.侯(hóu):诸侯、王侯、侯爵
2.章(zhāng):文章、章法、盖章
3.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
4.盈(yíng):充盈、盈盈、笑盈盈
《迢迢牵牛星》生字组词
1.纤(xiān):纤细、纤手、纤尘不染
2.札(zhá):札记、札子、札束
3.杼(zhù):机杼、抱布贸丝,勿失其时
《十五夜望月》生字组词
1.栖(qī):栖息、栖居、两栖
2.鸦(yā):乌鸦、寒鸦、老鸦
这些生字组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中的生字,并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同时,通过生字组词的学习,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请注意,这些组词只是示例,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造更多富有创意的组词。
语文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15 古诗三首-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语文S版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它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年之作。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诗歌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的地点、时间。
环境虽美,但送别友人,心情却十分沉重。
后两句写别前劝酒,实际是借酒消愁。
敬酒赠言,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关怀及深厚的友情。
这两句通过特定动作与语言的描绘,回环映衬,在殷勤劝酒中包含着惜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二、设计理念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
所以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民族这独特的文化;学生才懂得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三、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较流利的读出古诗,借助老师的视角能知道本课诗的写作方法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但对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诗的韵味没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需要老师及时的点拨。
四、设计思路1.理解诗词句,边悟情。
2.“以读为本”,始终让“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
3.在教学中设计“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环节,让学生不仅读懂一组送别体诗歌,而且让他们初步领会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这样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二)能力目标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1.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讲解《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者介绍: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马诗二十三首》《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著有《昌谷集》。
主题:《马诗》通过写骏马希望套上金络脑,任意驰骋,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不被赏识,渴望被重用、建功立业的心情。
译文:平沙覆盖着大漠,在月光下犹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何时将要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里任意驰骋呢?注解:①燕(yān)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②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③何当:何时将要。
④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鉴赏:①前两句描写了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之地。
“沙如雪”“月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
②后两句借马抒情,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得不到赏识发出呼喊,表达了一种愤慨之情。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介绍: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主要作品:《平阳道中》《咏煤炭》《暮春遇雨》《于忠肃集》等。
主题:《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15课古诗三首
烟花三月下扬州。
指艳丽的春景 消失
在春光明媚的三月, 坐着船顺流直下去往 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单独的一条船 晴朗的天空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只见 天边
中心思想:这首诗表达了 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生平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国唐 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 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 文学成就:在文学上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 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 反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 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他人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去,到
李白在黄鹤楼送 好朋友孟浩然去 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我”的好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 别,向东而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
孟浩然是由西向东而行
长天望那 江的去只 水尽,孤 流头帆单 向,影的 远只逐小 远看渐船 的见模越 水浩糊走 天浩,越 交荡消远 接荡失, 之的在远 处长蓝远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蔓延 贵族。这里指自己的老朋友 充满
伸向远方的散发着清香的青 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在 晴天阳光的照耀下,一片翠 绿接连着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 别朋友,连茂 盛的草儿也满 怀离别之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草木茂盛的样子
中心思想:这首诗通过对 古原上野草的描绘,将野 草和送别巧妙地结合起来, 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 不舍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燎原的野火能把 (唐)白居易 枯干的野草连叶 繁盛 帯茎通通烧尽, 繁盛的样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但深藏在地底下 的根在第二年春 原野 一年 风吹拂时,春雨 荒山野地燃烧的火 滋润下还会复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重新铺盖大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古诗三⾸》⽤托物⾔志的表达⽅法,表达了诗⼈们的抱负和志向。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古诗三⾸》课⽂原⽂ 马诗 [唐]李贺 ⼤漠沙如雪, 燕⼭⽉似钩。
何当⾦络脑, 快⾛踏清秋。
注释 _________ ①[燕⼭]指燕然⼭,今蒙古国境内杭爱⼭。
②[钩]古代的⼀种兵器,形似⽉⽛。
③[何当]何时将要。
④[⾦络脑]⽤黄⾦装饰的马笼头。
⽯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 烈⽕焚烧若等闲。
粉⾻碎⾝浑不怕, 要留清⽩在⼈间。
注释 _________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指⾼尚的节操。
⽵⽯ [清]郑燮 咬定青⼭不放松, ⽴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_________ ①[任]任凭。
②[尔]你。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古诗三⾸》知识点 马诗 注释: ⼤漠:⼴⼤的沙漠。
燕⼭:指燕然⼭,今蒙古国境内杭爱⼭。
钩:古代的⼀种兵器,形似⽉⽛。
何当:何时将要。
⾦络脑:即⾦络头,⽤黄⾦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 平沙万⾥,在⽉光下像铺上⼀层⽩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岭上,⼀弯明⽉当空,如弯钩⼀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络头,在秋⾼⽓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勋呢? ⽯灰吟 注释: ⽯灰吟:赞颂⽯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种名称(古代诗歌的⼀种形式)。
千锤万凿:⽆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灰⾮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指⽯灰洁⽩的本⾊,⼜⽐喻⾼尚的节操。
⼈间:⼈世间。
译⽂: ⽯灰⽯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件事。
即使粉⾝碎⾻也毫不惧怕,只要把⾼尚⽓节留在⼈世间。
⽵⽯ 注释: ⽵⽯:扎根在⽯缝中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内容1.《古诗三首》寒食唐 XXX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XXX家。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寒食时节,风吹柳絮,花飞满城,日落时,汉宫点燃蜡烛,轻烟缭绕,飘散到五侯家中。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XXX素手,XXX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XXX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描写了XXX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分别后,相隔天河,只能在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相望,但是他们的相思之情却无法言表。
十五夜望月唐 XXX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描写了中秋月夜的景象,树上的乌鸦已经睡了,露水湿润了桂花,人们在赏月之余,也会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2.“日积月累”长歌行XXXXXX,朝露待日晞。
XXX,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XXX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长歌行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因为时间是宝贵的,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追回。
3.“日积月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XXX早,更有早行人。
XXX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XXX知XXX,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这几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用功,每一个字都很重要,不能轻视;不要因为别人比你早开始而气馁,要有自己的节奏;与人交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甚至比读书更有益;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的真实本质和事物的本性。
4.《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XXX枯了,有再青的时候;XXX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段文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疑惑,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我们无法挽回。
但是,我们可以珍惜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不留遗憾。
在短暂的人生中,我徘徊匆匆,像轻烟一样被微风吹散,像薄雾一样被XXX蒸融。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五课《古诗三首》
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点?
《送元二使安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赋得古原草送别》
学习生字词
会认字
mèng 孟 ( 孟子) yú 盂 (盘盂)
yì 浥 (浥浥)
lí ng 陵 (烈士陵园) lí ng 凌(壮志凌云)
菱形
hè 鹤(仙鹤) què 榷(商榷)
绫罗绸缎
《 阳 关 曲 》 《 阳 关 三 叠 》
对照,生存竞争力之强由此可见 。一个“侵”字,一个“接”字 ,以铺叙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 春草的无限生机。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泛指离家远游的人。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句解]
又要送你远去,繁盛的青草仿佛也充满了 离情别意。这2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作 者难舍难分的感情。尾联关合全篇,结清题意, 点出送别之意。这里变其意而用之,说的
1、解诗题 2、知诗人 3、明诗意 4、会诗情。 5、享诗境
。
黄鹤楼送孟浩然
〔唐〕 李 人物: 孟浩然和李白
广陵
白
事件: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地点: 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 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 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 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 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 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 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注释]
离离:繁盛的样子。 原:原野 枯荣:指草的枯萎和茂盛。
[句解] 原野上的青草茂盛,一年一度枯了 又会繁茂起来。“一岁一枯荣”,道出 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不已的生长规律。 作者不说“荣枯”,而说“枯荣”,强 调了草的强大的生命力。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课文15《古诗三首:赋锝古原草送别》语文S版
本案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过程中,注重鼓励性原则,让学生在反思与评价中不断成长,提高自信心。
5.知识与能力并重,提升语文素养
本案例在教学中既注重古诗知识的传授,又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古诗的意象、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布置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2.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感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培养关爱环境、珍惜自然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送别时的情感,学会珍惜友情,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4.挖掘古诗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小组合作
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中,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能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我还会组织小组间的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古诗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此外,我还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在评价时,注重鼓励性原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反思与评价中不断成长。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诗人背景: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让学生对诗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下语文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生字组词
六下语文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生字组词《十五夜望月》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宫(ɡōnɡ)(宫殿)(宫门)侯(hu)(侯爷)(王侯将相)素(s)(色素)(素菜)章(zhānɡ)(文章)(章法)盈(ynɡ)(充盈)(笑盈盈)脉(mi)(脉搏)(叶脉)栖(qī)(栖息)(两栖)鸦(yā)(乌鸦)(寒鸦)2、二年级语文下册15课古诗二首生字组词二年级语文下册15课古诗二首生字组词湖(湖水)(江湖)(湖泊)(西湖)莲(莲花)(莲子)(莲叶)(水莲)穷(无穷)(穷人)(贫穷)(哭穷)荷(荷花)(荷叶)(荷包)(荷包蛋)绝(绝句)(绝对)(拒绝)(绝交)含(包含)(含义)(含笑)(含泪)岭(山岭)(岭南)(分岭)(西岭)吴(吴国)(吴语)(东吴)(吴歌)3、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生字组词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生字组词赵zho(赵国、姓赵、赵州桥)省shěng(节省、身份、省钱)县xin(县城、知县、县长)智zh(智力、智慧、心智)慧hu(聪慧、慧眼、秀外慧中)历l(历代、历来、历历在目)匠jing(木匠、工匠、能工巧匠)创chung(创造、创业、创办)举jǔ(举手、举行、举重)且qiě(而且、尚且、且慢)设sh(设想、假设、设计)计j(计算、计较、不计其数)史shǐ(历史、史记、史无前例)省shěng(节省)xǐn(反省)横hng(横竖)hng(蛮横)爪zhǎo(爪牙)zhuǎ(爪子)济j(救济)jǐ(人才济济)4、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及多音字生字组词:融:融化融洽鸳:鸳鸯枕鸳鸯:鸳鸯梁鸯惠:恩惠贤惠崇:崇尚崇拜芦:芦苇芦荟芽:麦芽豆芽短:短发短处梅:梅花冬梅溪:小溪溪水泛:广泛泛滥减:减轻减少多音字:燕 yn 燕窝燕子曾zēng 曾姓yān 燕赵燕山 cng 曾经不曾尽jǐn 尽管尽早行 xng 行走行人jn 尽头尽力 hng 银行在行5、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旧:念旧仍旧陈旧依旧符:符咒符合符号欲:欲望物欲魂:花魂灵魂国魂借:借款借口借助酒:酒席酒徒酒吧何:几何如何何处牧:牧场牧童牧师兄:兄长兄弟世兄仁兄独:独立独唱单独独生异:讶异奇异异样差异佳:佳肴佳期佳酿佳句6、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生字注音专项训练一、给下列生字注音芽芦梅惠减泛融燕二、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例:绝(ju)(绝对)(谢绝)鸳()()()鸯()()()崇()()()豚()()()短()()()溪()()()三、比一比,再组词芽()()芦()()牙()()户()()梅()()减()()海()()喊()()惠()()泛()()慧()()乏()()融()()燕()()隔()()雁()()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jn() xng()尽行jǐn() hng()d ()zēng()得曾děi() cng()7、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古诗三首之山行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我会写:寒h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8、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7古诗三首之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我会写饮yǐn(饮酒、畅饮、饮水思源)初chū(初晴、初升、大梦初醒)亦y(亦是、亦然、人云亦云)抹mǒ(涂抹、浓妆淡抹、搽油抹粉)宜y(相宜、宜居、因地制宜)9、语文三年级上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堂生字词笔记语文三年级上古诗三首夜书所见课堂生字词笔记多音字挑tiāo 挑选挑食行 hnɡ 银行行业tiǎo 挑唆挑拨离间 xnɡ 行走行人字词解释:见:古同现,出现,显露。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5《古诗三首:赋锝古原草送别 》语文s版[006]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默写全诗;2、读懂诗句意思,读懂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思想感情;3、细品全诗,体会送别诗“借景抒情”这种表达方法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读懂诗句意思,读懂诗文内容,体会送别诗“借景抒情”这种表达方法的表现力,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谊。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音乐下载。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有感情背《石灰吟》《竹石》《青松》《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2、简单比较刚刚背的六首诗(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和送别诗的“借景抒情”),引入,师生共同板书课题赋得古原草送别,读题,质疑。
二、初品全诗,读懂诗句意思。
1、围绕“送别诗”这一主题,读题中的“送别”与诗句中的“送去”、“别情”。
2、自读全诗:正确、流利。
而后借助注释理解,准备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释疑、小结。
重点:离离、萋萋: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荣:枯萎,繁盛。
远芳:蔓延到远处的芳草。
晴翠:晴天里青翠的草色。
侵:侵占。
接:连接。
王孙:此指相送的朋友。
4、读诗,理解性地感知内容。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要求把“离离原上草”译成一个现代文感叹句。
(原野上的草多么茂盛啊!)6、指导、练习有感情读诗,读至背诵。
三、再品全诗,体会“借景抒情”这种表达方法的表现力,体会诗人的感情。
1、探究思考题:我们一读题就知道这首诗是送别诗。
但是,诗里只有最后一句写送别(抒情),前面的诗句都是写草(景)。
这这种方法叫?(是的,前两首诗就已经学过了,“借景抒情”。
)这首诗是如何“借景抒情”的?2、自主思考后点拨总结。
(1)“离离原上草”与后面写草的诗句是什么结构关系?(总分关系)(2)诗句里哪些词最能表现草的茂盛?(离离荣不尽又生远侵翠接萋萋)(3)白诗人笔下的“草”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与旺盛啊!(4(5)这个“首尾呼应”是多么妙啊!一个总起,一个总结。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六年级语⽂(下册)第3课《古诗三⾸》知识点六年级语⽂(下册)第3课《古诗三⾸》知识点我会写:侯hóu:侯爵?公侯?封侯?侯门似海章zhāng:乐章?篇章?简章?盖章?约法三章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盈yíng:充盈?丰盈?盈利?盈余?热泪盈眶脉mò:脉脉?脉脉含情栖qī:栖息?栖居?栖⾝?两栖鸦yā:乌鸦?鸦⽚?鸦雀⽆声?鸦⽚战争多⾳字:处:chù办事处?chǔ处理??相:xiāng相处?xiàng相貌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脉:mài(⼭脉)(mò(脉脉)纤:xiān(纤维)qiàn(纤夫)形近字:宫(宫廷)官(官员)??侯(王侯)候(等候)栖(栖息)柄(把柄)问题归纳:1、《寒⾷》这⾸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运⽤了什么描写⽅法?这⾸诗运⽤了⽩描⼿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数的迷⼈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动地描绘出了⼀幅夜晚⾛马传烛图,使⼈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古诗⼗九⾸》中运⽤了哪些叠字,有什么好处?答:“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织⼥⼿的形态;“札札”,是织布机的声⾳;“脉脉”,是织⼥凝望的神情。
这些叠词⽆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
3、《⼗五夜望⽉》这⾸诗中点明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怎样的情感?答:中庭,地⽩,树、鸦,露,桂花,暗含了⽉的意象。
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课后习题答案:⼆、结合⽜郎织⼥的故事,说说《迢迢牵⽜星》表达的情感。
答:《迢迢牵⽜星》借助神话传说中⽜郎和织⼥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不得的离愁别恨。
三、《⼗五夜望⽉》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的思亲之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自主预习
①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②自由朗读古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③借助注释、图片,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④想一想: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
自读提示一
我会写
栖
鸦
注意间 架结构
我懂意思
十五夜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 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
√
冷(lěn lěng)露(lù lòu)无声 湿桂花。
√
√
今夜月明人尽(jìn jìng)望,
√
不知秋思(shī sī)落谁家。
√
随堂检测
填空 《十五夜望月》中不带一个“月”字,却暗写了诗 人望月的诗句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 , 冷露无声湿桂花。 《十五夜望月》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 的诗句是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冷露 秋天的露水。 秋思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古诗品读
中庭 地白 树 栖鸦,冷露 无声 湿 桂花。 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古诗品读
“树栖鸦”这三个字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 既写了鸦鹊栖树的状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古诗品读
“冷”字,表现了什么?
“冷”写出的是月夜的冷清,还表现了作 者的心也是清冷的。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
诗意 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古诗品读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说一说“落”字的用法精妙之处在哪里?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 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走近作者
孟浩然(689——740),字
浩然,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与另一 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他的 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孟 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 有壮逸之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课文总结
《送元二使安西》写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表 达作者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写诗人站在黄鹤楼 上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自己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将野草和送别结合,表达对朋 友的难舍难分。
层次梳理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泛指离家远游的人。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句解] 又要送你远去,繁盛的青草仿佛也充满了离情别意。
这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作者难舍难分的感情。尾 联关合全篇,结清题意,点出送别之意。这里变其意而 用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平添送别的愁情。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 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西出阳关之后,在 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整首诗完整解释: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 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字词释义
❖ 黄鹤楼:楼名,在今武汉。 ❖ 之:去,到。 ❖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 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诗歌妙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的意思是: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
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 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故而说是“西辞”。
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代诗人、 画家,人 称“诗佛”。诗与孟浩然 齐名,并称“王孟”。
主要作品:《王右丞集》。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 “诗仙”之称。中国历史上 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主要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 进酒》。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琵琶行》《钱塘湖春行》《忆江南》《长 恨歌》。
字词超市
送
元
二
使
【 唐
安 西
】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歌妙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尽”字和“唯”字将 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 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巧 妙的展现出来。
品读感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语言凝炼,感情真 挚。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写出 了作者对好友的一片深情。
填空练习
❖ “之”的意思是( 去 )。 ❖ “广陵”是现在的( 扬州 )。 ❖ “烟花”指( 艳丽的春景 )。 ❖ “故人”是老朋友,这里指( 孟浩然
),所以说“西辞”。
)。因为孟(浩然是由西向东行
❖ “尽”是( 消失
)。
❖ “唯”是( 只
)。
❖ “天际”是(天边 )。
❖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老朋友( 依依惜别 )之情。
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咸 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送别的地点——渭城 时间、天气——朝雨 环境——客舍青、柳色新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 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指元二。 故人:老朋友。
更:再。 更尽:再饮完。
“烟花三月”传神地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的景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诗的意思是: 我伫(zhù)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
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 际。
“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 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小草复生,大地又是一片绿色。这两句充满哲理,告诉 我们像古原草那样具有死而复生的顽强生命力,是任何 势力也摧不垮的。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注释] 侵:蔓延,长满。
荒:荒芜。
[句解] 蔓延到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在晴天,
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远芳”、“睛翠”与之形成对 照,生存竞争力之强由此可见。一个“侵”字,一个 “接”字,以铺叙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草的无限生 机。
诗歌妙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注释] 离离:繁盛的样子。 原:原野。 枯荣:指草的枯了又会繁茂起来。
“一岁一枯荣”,道出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不已的生 长规律。作者不说“荣枯”,而说“枯荣”,强调了草 的强大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句解] 野火燎原,枯草成灰,却怎么也烧不尽;春风吹拂,
新课导入
一首诗,就像一杯盛满友情的美酒;一首诗,就是一幅 嵌满友情的画卷。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王维、李白、白居易 三位诗人写的三首古诗,走进他们送别的场面,分享朋友之 间那浓浓的友谊。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重点) 3.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难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