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检测指导书

合集下载

X-荧光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X-荧光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2、操作步骤:
2.1、准备称取搅拌均匀的生料9.000±0.002g,取出后倒入磨辊与磨环,及磨环与磨盘间,用刷子轻轻将磨辊及磨环上的料刷入磨盘内,盖好盘盖,放入振动磨内,压紧手柄,盖上箱盖,按下启动按钮,自动粉磨3min自动停机。
2.2、打箱盖,将手柄拉起,取出磨盘,用刷子将磨辊、磨环、磨盘及盘盖上的生料轻轻刷到一张干净的纸上。
3、注意事项:
3.1、称取试样前要及时将天平清零。
3.2、生料称前要搅拌均匀,称取后要及时留样。
3.3、盘盖盖上时要上紧,不能左右滑动。
3.4、磨盘在振动磨中放置时,一定要放入振动磨内的凹槽中,手柄要压紧,防止振动时磨盘晃动。
3.5、压片机活塞要定期用酒精清洗。
3.6、荧光仪程序系统中,日常分析时不得关闭Controlserrre-omcp窗口和XpertEase-Main Menu窗口,QCX系统中不得关闭QCX-template-blendeXpert-Opstation窗口和QCX Blend Expert窗口。
2.5、在荧光仪程序系统中的XpertEase-Main Menu窗口下点击Single图标,在其弹出的Single sample Analysis窗口中点击F6键,在SelectMeod窗口中选择生料曲线RAMWIX-2,再点击OK键确认,回到Single sample Analysis窗口后,点击Measure键,在弹出的SampleLakel窗口中,在Enter Sample Label横栏内输入样品名称,以月、日、时输入,输入完毕后点击OK键确认,荧化样品室的盖子自动打开。
2.8、在荧光仪自动分析的同时,在QCX系统中双击QCX Active Sample图标,在其弹出的QCX/Laboratory-Active Sample窗口中,若分析出磨生料,应在Sample points标栏下双击Kiln Feed图标,然后再双击XRF Analysis图标,使其颜色变绿。

水泥企业化验室X荧光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泥企业化验室X荧光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泥企业化验室X荧光分析作业指导书一、检验设备与仪器托盘天平,样品粉碎机,supreme8000型荧光分析仪,压片模具,半自动压样机,洗耳球。

二、编号方法1、在进行荧光分析时,要求样品按如下格式进行要求样品按如下格式进行编号:岀磨生料“RO+时间”、入窑生料“RI+时间”。

2、工作曲线,生料分析曲线:“yaobaishengliao”,熟料分析曲线:“yaobaishuliao”。

三、目的与范围目的:负责检测岀磨和入窑生料的各种半成品的化学成分分析,并及时地上报。

范围:适用于生料、熟料的全分析、半成品的分析。

四、操作过程1、生料的操作过程称取混匀缩分好的式样30g,置于干燥洁净的碳化钨磨盘内,魔环内外都应放料,(换外侧应多放料),向料中加三乙醇胺2滴,里外各一滴盖上盘盖,放入震动磨中,卡好磨盘,合上箱盖并压实,将旋转开关拧向左侧(此时电源指示灯亮),启动绿色按钮开始粉碎,粉碎时间150s后自动停止后。

取出磨盘,从磨盘中的样品里取出8g,倒入已放好的压片模具中进行压片,按“启动”按钮后,加压20s后自动停止,取出模具,拿出样环,用洗耳球吹掉鸦片表面上的残余细分,放进荧光分析仪1#位置,输入名称选好曲线进行测量。

2、熟料的操作过程称取试样15g置于磨盘内,磨盘内外都应放入式样,加入无水乙醇2滴,魔环内外各一滴,盖上磨盖,放入震动磨内,卡好磨盘,合上箱盖并压紧,将旋转开关拧向左侧(此时电源灯亮),启动绿色按钮开始粉碎,粉碎时间150s后自动停止,取出磨盘,称取均匀试样8g,放好的压片模具中,在表面均匀覆盖一层硼酸(约2.4g),装好模具放入压片机上,启动“自动”按钮后开始加压,20s后自动停止,取出压片,用洗耳球吹掉压片表面上的残余细分,放进荧光分析仪1#位置,输入名称,选择“yaobaishuliao”曲线进行测量。

五、制备样品注意事项1、没做完一个样品必须将磨盘擦拭干净,压片模具保持干燥洁净,以免残留的样品影响下一个样品的分析结果,必要时用酒精或标准沙清洗磨盘器具。

水泥有限公司X—荧光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泥有限公司X—荧光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泥有限公司X—荧光分析作业指导书1.目的:指导使用X—荧光仪分析物料2.范围:目前只适用于生料的全分析3.检验设备与仪器感量为0.1克的天平、振动磨、压片机、MDX1000型X—荧光分析仪、压片模具、洗耳球4.操作方法①在荧光分析时,要求样品按如下格式进行编号:出磨生料:“Ro”+“时间”入窑生料:“Ri”+“时间”②生料分析曲线:yan③操作过程称取均匀试样约15克,置于干燥洁净的研磨盘内,盖上盘盖,放入振动磨中,卡好磨盘,定时2分钟,启动绿色按钮开始粉磨。

待振动磨自动停车后,取出磨盘,称试样约8克,倒入压片模具内,按要求装好模具进行压片。

压片时,先松开压片机油筒上的螺钉,拧紧放油阀,打开防护门,拉出工作台,将装好试样的模具放在工作台上,再将工作台推进后,用丝杠将模具顶紧,关上防护门,摇动小活塞的压把,给模具加压。

压至16Mpa后,保压30—40秒,松开放油阀,取出模具和压片。

压片取出后,用洗耳球吹掉压片上的残余细粉,将其放入样品盒内,再用洗耳球吹去样品盒外表的灰尘,放入荧光仪的进样口。

用鼠标点击X—荧光仪分析系统主界面上Single图标,选定select Method(F6)测量方法后,点击OK按钮确定。

然后点击Measure(F5)图标,在出现的绿色框内按①的要求输入样品编号,点击OK按钮,仪器便自动进行测量,并将结果显示在一视窗中。

测量完成后,点Continue按钮返回到上一屏幕,这时可进行下一个样品的分析或返回到主界面。

④.工作曲线的再标准化(Restandardization)工作曲线须每天进行再标准化,以保证工作曲线的准确性。

计算机能每小时自动弹出警示信息“Restandardization i s advised:Do you want to Restandardization now?”提示操作者进行再标准化工作。

操作时,根据屏幕提示,即可完成。

⑤. 注意事项a. 每做完一个样品后,都要将磨盘和模具擦拭干净,以避免样品残留,影响下一个样品的分析结果。

003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003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1、准备工作
1.1将实验所需测定元素的灯换上,将灯芯的光调节到“丰”的中心位置。

1.2开机预热30min,并将氩气打开至0.25~0.30Mpa。

2、操作步骤
2.1在电脑屏幕中找“文件”,“生成数据库”,“条件”中设置实验所需的电流强度和曲线浓度。

2.2将旋转盘连接好,点击“点火”按钮,“空白”中的“标准空白”,当所测接近的两次数据小于5时,仪器自动停止,说明此时仪器已趋于稳定可开始实验测定。

2.3“标准”中测定“标准曲线”,要求测定的荧光强度不得超过5000,若大于5000,则在“仪器条件”中修改电流强度设定值重新测量。

2.4测定样品。

先测定样品空白,再对所测定样品进行编号,进行测定。

2.5测定完毕,清洗管道,将进样管和进硼氢化钾的管道同时放入蒸馏水中,点击“清洗”按键,确定洗净时,将两管取出,将水排尽。

2.6松开旋转盘,关氩气,关机。

3、仪器长期不用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1。

荧光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荧光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荧光分析仪操作作业指导书1、目的确保本公司原材料检验化验得到控制,确保仪器正常操作。

2、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化验室使用。

3、职责由技术部门负责本指导书的制定和修改,由化验室人员负责本指导书的执行。

4、要求化验室操作人员按如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验化验准确性。

5、操作要求5.1、开机步骤5.1.1打开稳压电源到灯亮状态5.1.2 打开仪器总电源5.1.3 打开计算机电源5.1.4 打开显示器电源5.1.5 打开仪器偏压电源到灯亮状态5.1.6 打开仪器X光管电源到灯亮状态5.1.7 运行WIN98桌面上的“X荧光分析主程序”,输入口令,进入程序。

5.2、样品压片5.2.1称量约3克样品,将中心压柱、辅助环,样品环底盘擦干净。

5.2.2 把适量样品放入辅助环样品筒中,用捣棒轻轻整平,然后放上中心压柱。

5.2.3 把装有样品的模具拿到压片机上(注意此时要保持底盘与上面各部分之间到达相对稳定,以防样品跑位),转动丝杠,对样品进行预压。

5.2.4 开动压片机升压,升压结束后保压一分钟,然后卸压,小心取下模具(除底盘),小心取出样品(注意别碰伤表面)。

5.2.5 用洗耳球吹去样品表面的粉末,在样品背面注明样品名称,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样品的制备。

5.3、检测5.3.1 打开仪器样品室,将压好的样品轻轻放入样品托盘上,再将样品室轻轻关闭。

5.3.2 在主菜单中,单击样品测量菜单,选择开始,弹出对话框,输入要测量的样品名称,并按确定按钮,开始测量。

5.3.3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暂停,继续谱图的测量,也可以停止。

5.3.4 检测完毕,退出程序时不关闭管压管流。

6、仪器操作注意事项6.1 仪器开机或刚加液氮后需稳定半小时后检测。

6.2 在检测过程中不允许打开别的界面,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6.3 仪器严禁随意开关,正常情况下无需关机。

7、仪器校准及验证7.1 每年由生产厂家对仪器运转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校准及验证。

7.2 内部自检。

荧光笔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荧光笔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页码第 1 页,共 4页类别项目评判标准检验工具抽检按:GB/T2828-2012 致命严重轻微抽检频率0 0.65 1.5产品包装外箱内箱彩盒吸塑印刷印刷清晰,图案、文字正确,颜色、印刷格式符合工程资料要求,确认执行标准无误,包装与产品本体所标注的产品属性(执行标准、颜色、数量、规格等)必须一致。

目测●按AQL抽检材质材质、规格符合工程资料、彩稿《BOM》及《生产工单》要求。

目测/手感●尺寸尺寸符合工程资料、平面单要求。

直尺/卷尺●包装整体外箱、内箱、彩盒、产品适配松紧适宜,形态饱满,无凹凸变形、损坏、划伤、脏污。

封箱胶带平整无皱褶,包装带与外箱边缘平行,松紧适当。

目测/手感●后附《工程平面设计书》、《平面单》产品外观印刷距离30cm目视印刷内容、图案清晰,文字正确完整,无重影,掉色、变形、磨损,名称、型号、颜色、执行标准等必须与设计、外箱、彩盒一致。

印刷内容用3M胶纸贴两次可读(把胶纸与被测物表面成90度迅速拉起),条码能正常识别、扫描正常。

目测●按AQL抽检笔杆与样品无明显色差,笔杆整体表面光洁,无裂纹、水纹、杂质、变形、缩水、气泡、划伤、无渗漏墨水、合模线平整。

(具体可参考样品与工程资料)目测/卡尺●笔盖与样品无明显色差,无裂纹、水纹、杂质、变形、缩水、气泡、划伤,与笔杆配合无松动、无明显间隙。

合模线保持平整。

目测/卡尺●后塞与样品无明显色差,无裂纹、穿孔、杂质、变形、缩水、气泡、划伤,与笔杆配合无松动、变形、破裂、明显间隙。

目测●墨水颜色颜色艳丽与样品无色差,色泽鲜亮、无强烈刺激性气味目测●笔头表面无划伤、无散丝、墨水饱满、无漏墨、笔头与部件配合良好,无明显松动。

目测/卡尺●产品功能使用功能初写性能笔与书写板面成50°-70°角度,以20-25mm/S的划线速度徒手划直线,100mm内出墨正常,线迹流畅,不出现变淡、断线等现象。

书写纸/目测●按AQL抽检间歇书写试笔的笔盖拔掉,放置在20±5℃和相对湿度50%-80%室内4-8h后,再次使笔与书写板面成50°-70°角度,以20-25mm/S的划线速度徒手划直线,200mm内出墨正常目测●结构功能包装跌落测试依照乐途可靠性测试程序(试验后产品不可出现外观及功能性损坏)指定测试点●卷包芯定位放置在笔杆内,定位良好、无晃动。

X射线荧光仪作业指导书

X射线荧光仪作业指导书

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X射线荧光仪调整仪器,使仪器可用于分析,选择检测样品的各个条件的具体操作程序。

2. 人员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仪器操作授权。

3. 开机(1)打开空压机电源,调节输出压力为4—5bar,通常5 bar左右。

(2) 打开P10气体钢瓶上主阀,使压力表输出压力为0.75bar。

(3)打开水冷机电源,检查水温是否小于20度,检查水压力是否0.3Mpa左右,打开输出和回水阀。

(4)打开主电源开关或稳压电源开关,这时Axios主机处于待机状态。

(5)按下主机电源开关,这时主机进入开机状态。

(6)打开计算机电源,运行superQ Manager,进入system setup仪器状态栏,检查P10气体流量(Gas Flow 1L/h左右),真空度(Vacuum level 小于100pa)。

(7)转动高压钥匙(顺时针方向90度),如果安全回路正常,高压将开启。

(8)检查外循环水是否漏水?(9)稳定8小时后,仪器可用于分析。

4. 光管老化在superQ Manager界面中,点击system setup,点击system , 点击最下面光管老化(Tube breeding)。

停机超过48小时以上,用通常老化(Normal).停机在24—48小时之间,用快速老化(Fast).5.装载样品把样品按顺序号装入样品杯,样品杯再按号装入样品杯托盘里(1—8号),所有样品杯装好以后,把样品杯托盘按A B C D E F G H顺序放入检测位置。

6. 检测样品(1)在计算机界面运行superQ Manage,双击Measure and Analyse,点击检测样品图标,选择光标在第一号样品位置上,点击Add Measurement,再点击Overview.(2)选择检测类型(Type),标准(standand),未知样(Routine),监控样(Monitor),校正工作曲线(Calibaration update)。

荧光检测指导书

荧光检测指导书
1.目的
指导锻造铝车轮表面缺陷的荧光渗透检测。
2.范围
适用于锻造铝Biblioteka 轮表面缺陷的荧光渗透检测。3.材料和工具
3.1.黑光灯、2级灵敏度可水洗型荧光渗透剂、干粉显像剂、五点试片、黑白照度计、手推车、150mm钢板尺、荧光标尺。
3.2.荧光渗透检测线:由预清洗槽、热风循环干燥箱、渗透槽、喷粉箱、暗室及污水处理系统组成。
10.2.荧光渗透检测记录,保存期限为15年。
7.3.预清洗:将需要检测的表面放在配有碱性清洗剂的清洗槽内进行清洗,彻底清除表面油污;然后用清水冲掉清洗剂。用干净的压缩空气将需要检测的表面吹干净。
7.4.干燥:将预清洗后的待检测表面在热风循环干燥箱内充分干燥,箱内温度70±2℃,得到干净、干燥的待检测表面。
7.5.施加渗透剂:在需要检测的表面上,可采取浸渍、喷涂和刷涂等方法施加渗透剂,检测表面应全部覆盖渗透液,渗透液在检测表面停留10-12分钟。
7.8.显像:将干燥后的待检测零件送入喷粉箱内,喷粉1秒钟,显像粉沉降5分钟,再经过3分钟除尘,然后将待检测零件从喷粉箱取出,送入暗室。
7.9.检验:在黑光灯下进行观察检测零件,黄绿线性显示表示裂纹或折叠;点表示夹杂、气孔、针孔等点状缺陷。
8.检测结果判定
缺陷分类和等级要求见相关轮型的《抽样计划》。
7.6.去除表面渗透剂:手工喷洗时,喷嘴与零件之间距离宜在30cm,最大水压为0.27MPa,水温10-40℃。清洗应在黑光灯下进行,清洗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清洗强度进行控制,以保证不发生过洗的现象;清洗后排除零件表面的水份,用﹤0.17MPa的压缩空气吹干。
7.7.干燥:将清洗完毕的待检测零件送入热风循环干燥箱内,在70±2℃下烘干5~10分钟,使检测表面干燥。

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1.0目的:确保仪器的使用、保养有章可循,防止误测、错测及仪器老化损坏。

2.0范围:适用于对本厂板材、油墨、PCB表面处理药水(电镀、喷锡)及制程辅助物料的HF(无卤素)和ROHS相关指令的检测3.0权责:品管部指定专员操作及检测,并负责保存相关检测数据及机器的保养维护。

非指定人员严禁操作、乱动。

4.0定义: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ND(Not Detected)-----未侦测出TBD(To Be Detected)-----有待进一步检测5.0参考文件《RoHS4软件功能与操作步骤》《EDX1800B硬件实用说明书》6.0 取样方法6.1板材、成品PCB:最大尺寸300×400cm,最小25×25mm,需将铜箔等剥除分开单一测试6.2 油墨、蓝胶:将0.5g待测样品放入用取样杯或PE杯,放入后检查取样杯或PE杯是否有漏液,避免样品渗漏至检测窗口6.3 药水:用PE杯取10-15ml样品,检查PE杯是否有漏洞,避免药水渗入检测窗口6.4 金属:测量金属需达到测试计数率≥1000,且重量不得超过0.5Kg。

6.5 取样时必须戴手套取样,防止因汗液等异物对测试结果造成干扰。

7.0 操作流程:7.1 硬件操作7.11开机流程:稳压器开关→仪器总电源→打印机及显示器开关→电脑主机→45°顺时针旋转打开高压开关→进入ROHS软件7.12 测试流程:预热30min(当天第一次测试)→放入Ag片选择塑胶及其它曲线初始化→放入待测样品→选择测试曲线→开始测试→测试完成保存或打印数据→取出样品7.13 关机程序:推出RoHS软件→45°逆时针扭转关闭高压开关→关闭电脑主机及显示器→关闭仪器总电源→关闭稳压器开关。

8.0 测试操作步骤8.1开机之前检查电源和数据连线是否连接正常,依次开启电源及稳压器→X射线荧光光谱仪→打印机→电脑主机及显示器8.2仪器在每天开机之后都要进行预热准备工作,预热时间30分钟为佳;8.3设置测量时间和谱文件路径;(无特殊要求不许执行此项)8.4初始化(每天测试第一份样品之前):放上纯银,打开高压电源紧急锁,点击“初始化”,初始化成功之后显示“初始化结束”提示框,同时状态栏里的峰通道显示1105。

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规范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使其精确测定物质的吸光度,制订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

3.职责3.1AFS系列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人员必须熟知其使用说明,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以确保其运行良好,使结果准确,并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反应。

3.2保管人员应定期做好清洁、保养及日常维护工作。

3.3科室负责人对该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专人使用,经常询问、察看仪器的使用记录情况,定期联系法定单位检定校准,仪器发生故障应及时联系有关人员进行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4.操作程序4.1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特别提示:4.1.1所有用到的试剂均为优级纯,试剂配制用水为娃哈哈纯净水。

4.1.2所有用到的玻璃仪器均要用20%硝酸浸泡过夜,然后用娃哈哈水冲洗干净,60°烘1小时,待用。

污染严重的器皿,可先用超声清洗。

4.1.3已清洗干净的器皿如果放置时间太长,使用前要用娃哈哈水重新冲洗。

4.1.4若样品中被测物含量很高,污染了仪器,则停止测试,立即清洗反应系统的管道、原子化器等。

4.1.5盛放还原剂的容器应为聚乙烯塑料材质,避免使用玻璃材质。

4.1.6更换元素灯时一定要关闭主机电源。

4.1.7仪器使用前应检查二级气液分离器(水封)中是否有水。

4.1.8测量前仪器应运行预热至少半小时。

4.1.9蠕动泵管定期滴加硅油,不测量时应打开压块,不能长时间挤压泵管。

4.2 仪器操作一、开机1.打开灯室,将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插头插入灯座。

注意:插头凸处对准插座的凹处插入;不能带电拔插空心阴极灯。

2.检查断续流动系统的泵头和泵管,适当补加硅油,旋转固定块将压块压住泵头。

3.开启气瓶,调节气瓶减压阀至次级压力在0.2-0.3Mpa之间。

4.按微机、断续流动、主机、顺序开启电源。

二、系统设置1.用鼠标左键双击桌面“AFS—****原子荧光光度计”,进入AFS—****软件操作系统。

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

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

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II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有机或无机物质的荧光信号。

在荧光检测中,荧光物质吸收光能后再辐射出来,形成荧光信号。

荧光检测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

1.准备工作在进行II荧光检测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和设备。

主要包括荧光标记试剂、荧光探针、实验试剂、试剂盒、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等。

同时,还需准备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配制所需的溶液。

2.样品准备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如细胞、蛋白质、DNA等。

对于细胞样品,需要首先培养细胞并将其收获。

对于蛋白质样品,需要从相关生物体中提取蛋白质。

对于DNA样品,需要经过提取纯化过程。

3.荧光标记荧光标记是将荧光物质与待检测样品结合的过程。

常用的荧光标记试剂有荧光染料和荧光标记蛋白质。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荧光标记试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标记。

4.荧光探针添加荧光探针是一种用于特定分子或物质检测的荧光分子。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荧光探针,并将其添加到标记好的样品中。

注意保护样品免受光照,以防止荧光信号受到干扰。

5.反应条件优化荧光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

要优化反应条件以获得最佳的荧光信号,可以调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浓度等因素。

6.实验操作将样品和荧光探针调至合适的浓度后,可进行荧光检测实验。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检测仪器,比如分光光度计或荧光分析仪。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记录实验参数和测量结果。

7.数据处理和分析荧光检测实验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专门的荧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校正、数据过滤和信号分析。

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背景校正、荧光信号曲线拟合、信号强度比较等。

根据实验目的,可以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绘制。

8.结果解释和报告根据荧光检测实验的结果,进行结果解释和报告。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结论,提出合理的解释,并将实验数据和分析方法详细地写入实验报告。

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

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

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各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细胞等。

本文将介绍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原理概述荧光是一种物质在受到激发后发出的可见光。

在荧光检测中,通常使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与待测物反应,然后利用荧光光谱仪来测量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

荧光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非破坏性和实时监测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

二、实验准备1.准备荧光试剂和样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或探针,以及待测物样品。

2.准备荧光光谱仪:确保荧光光谱仪正常工作,如仪器电源、光源、检测器和计算机等。

三、操作步骤1.设定仪器参数:打开荧光光谱仪软件,设定激发波长、激发和发射光路的滤光片等参数。

2.校准仪器:使用标准荧光染料进行仪器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设置参考样品:在荧光光谱仪上设置一个参考样品,通常选择无色或低荧光强度的物质作为参考。

4.调整荧光强度:调整荧光光谱仪上的增益或灵敏度,确保测量到合适的荧光强度范围。

5.激发样品:将待测样品放入荧光检测室或荧光光谱仪测量室,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进行激发。

6.测量荧光强度:在荧光光谱仪上选择合适的发射波长,并记录测量得到的荧光强度。

7.数据分析:利用荧光光谱仪软件对得到的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进行分析和处理,如绘制荧光光谱图、计算荧光定量等。

8.清洗工作:完成荧光检测后,及时清洗使用过的荧光仪器和实验器具。

四、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或探针:根据待测物的性质和实验需求选择适宜的荧光染料或探针,以获得准确的荧光信号。

2.控制实验条件: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以避免对荧光信号的干扰。

3.避免样品污染:在处理样品和试剂时,避免污染样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4.校准仪器:定期对荧光光谱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注意安全:进行荧光检测时,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戴手套、眼镜和实验室白大褂,以确保实验安全。

结核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作业指导书

结核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作业指导书

结核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证TB DNA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TB DNA的TaqMan荧光定量检测,标本类型为血清。

3.负责人:操作人:4.原理:本试剂盒用一对结核杆菌特异引物和一条结核杆菌特异性荧光探针,PCR反应液,耐热DNA聚合酶(Taq酶),四种核苷酸单体(dNTPs)等成分,再用PCR体外扩增法检测结核杆菌DNA。

5.性能参数:检出低值<1×103基因拷贝/ml。

6.标本要求:(1)标本类型:血清。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不超过8小时,4-8℃不超过72小时,-20℃保存期6个月,应避免反复冻融。

室温运输。

(4)标本拒收状态:细菌污染、严重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7.容器和添加剂类型:无菌离心管和无菌真空管。

8.所需设备:ABI GeneAmp 5700、台式高速离心机、混匀器、冰箱(4℃、-20℃)、生物安全柜、紫外灯9.试剂:DNA提取液(500μl/管)2管;TB-PCR反应液(未贴标签管)20管;阳性定量质控标准品(1×108基因拷贝/ml)(50μl/管)1管;阴性质控品(250μl/管)1管。

10.校准程序(计量学溯源性):送深圳市计量检测所校准。

11.程序步骤::11.1标本处理: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用无菌5ml玻璃管取受检者肺深部咳出痰液1~3ml,密闭,即为标本。

或直接抽取外周血2ml(抗凝)。

标本可立即用于测试,也可保存于-20℃待测,保存期为六个月。

标本运送应采用0℃冰壶。

11.2标本及质控标准品的处理痰液中加入4倍体积的4%NaOH室温放置10分钟后15000rpm离心5分钟。

去上清,沉淀加无菌生理盐水1ml打匀,15000rpm离心5分钟;再重复洗涤一次。

(知液标本直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沉淀)沉淀直接加50ulDNA提取液充分混匀,(提取液内含不溶于水的物质,取样时需用加样器充分混匀后吸取。

原子荧光作业指导书

原子荧光作业指导书

XXXXXXXX(受控号)
XXXXXXXXXX
XXX原子荧光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XXXXXXX 原子荧光计期间核查。

……………………………………………………
3.期间核查
3.1 核查方法及判定
3.1.1核查重现性:将仪器各参数调至工作正常状态,用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对质量浓度为10.0µg/L砷标准标准溶液连续7次重复测定,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RSD。

3.1.2判定标准:相对标准偏差RSD≤3%即判定为合格。

3.2 核查周期
3.2.1 正常状态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期间核查;
3.2.2 当仪器处在超出规定环境条件(恶劣条件或容易产生漂移
情况)下工作或工作频次超出规定的限度后或发生漂移,对仪器设备的计量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时,进行期间核查。

4.相关文件
XXXX 原子荧光计说明书。

5. 期间核查记录格式
XXXX 原子荧光计期间核查记录XXXXXXX。

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

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

II荧光检测操作指南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样品中的荧光分子的特性。

该检测方法基于荧光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并发射较长波长的荧光光子。

本文将详细介绍荧光检测的操作指南。

1.实验前准备1.1样品准备:根据实验需求,适当选择荧光标记的样品。

可能的样品包括化合物溶液、生物标记物或荧光探针等。

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

1.2仪器准备:检测荧光的仪器通常包括荧光显微镜、荧光光谱仪或荧光酶标仪等。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并进行事先的校准和预热。

2.实验操作步骤2.1样品处理:根据实验需求,对样品进行合适的处理。

可以是荧光标记化合物的稀释,细胞培养物的固定和染色,或者免疫组织学切片的处理等。

2.2荧光显微镜检测:2.2.1准备显微镜:打开荧光显微镜,并确保光源稳定。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

2.2.2标本镜处理:将标本镜放到载物台上,调整焦距和视场。

使用适当的增大倍数进行观察和记录。

2.2.3荧光图像获取: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激发波长。

将标本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调整光源和荧光滤光片,观察并记录荧光图像。

2.3荧光光谱仪检测:2.3.1准备光谱仪:打开荧光光谱仪,并进行预热和校准。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荧光激发波长和检测范围。

2.3.2样品装载:将样品溶液放入光谱仪的样品架中。

避免溶液接触光谱仪的探头或光学器件。

2.3.3参数设置:设置荧光激发波长和检测范围,调节增益和积分时间,以获取清晰的荧光光谱。

2.3.4光谱记录:点击开始按钮,记录荧光光谱。

保存数据,并进行后续分析和处理。

2.4荧光酶标仪检测:2.4.1准备酶标仪:打开荧光酶标仪,并进行预热和校准。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参数和荧光滤光片。

2.4.2样品装载:将样品溶液放入检测板中。

仔细按照板上的标记进行样品装载,确保正确定位。

2.4.3参数设置:设置荧光激发波长和检测范围,选择适当的检测模式和滤光片组合。

调节增益和积分时间。

原子荧光作业指导书(实验室版)

原子荧光作业指导书(实验室版)
4.5在开机前,应检查原子化器下部去水装置中是否有适当水封存在,否则应及时补充。去水装置主要用于将管道中的水液滴冷凝并排除,以避免水气进入原子化器中的石英炉芯,产生散射效应以及石英管爆裂。
4.6每次开机应在AFS-9700原子荧光文件菜单中进行气路自检,对载气阀、屏蔽气阀、自动进样器、空心阴极灯及其电路进行全部检测。
4单标自动稀释曲线的绘制:取5.00ml标准使用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的HCl(1+1)和5.0ml5%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用超纯水定容至50ml。此溶液浓度为10μg/L。上机设置稀释曲线浓度。
3.硒的标准曲线的配制
1硒标准中间液:吸取硒标准储备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浓度为100mg/L)5.00ml,移入500mL的容量瓶中用5%HCl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浓度为1mg/L。
2.开机自检与预热:打开原子荧光主机,观察空心阴极灯是否被点起(汞灯需要用海绵摩擦或者电打火器激发光源);首次使用元素灯应用调光器调整光点位置(经目测:使调光器侧面十字线中心与光电倍增管中心位置一致);打开自动进样器主机;调整电脑时间,点开软件,连接数据库按顺序进行3项自检;“点火”,预热30-60min(汞元素预热时间稍长,最好超过1h)。
4.7每次测定开始时,观测排液是否正常,不要有积液。如果运行有问题,可调节压块螺丝。如无法调节,检查泵管是否破裂或压扁,进行更换。
4.8实验时注意在气液分离器中不要有积液,以防溶液进入原子化器。
4.9每次测定完样品后都应该对管路进行清洗,方法是在空白溶液杯和还原剂容器中入超纯水,运行仪器清洗管道。
4单标自动稀释曲线的绘制:取5.00ml标准使用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的HCl(1+1),用超纯水定容至50ml。此溶液浓度为2μg/L。上机设置稀释曲线浓度。

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原子荧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度计AFS-8220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实施办法。

2.适用范围适用对含砷、硒、汞、锑等的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操作方法3.1 开机准备3.1.1 打开氩气,将气压调节至0.2-0.3MPa(2-3bar)。

3.1.3 将载流倒入载流池,把进样针放自动进样器固定好,调节高度(高度不得低于载流池上沿,最好在载液池上方1cm处),将还原剂倒入还原剂试剂瓶,将还原剂管放入瓶中。

3.1.4 向二级气液分离器中加纯水到溢出一点;加泵油并压紧泵管。

3.2 调光打开仪器主机。

调光,使灯光圆心与调光板中心线同高,再对光,使光斑照到调光板的中心位置。

换灯后才需要调光对光,一般不需要。

3.3 软件设置3.3.1打开仪器主机,打开电脑,进入工作站。

3.3.2用户名输入admin,密码输入***。

3.3.3软件自动显示自检界面,点击检测,等待自检,待自检完毕,每一项后面出现对号标识,联机正常,点击返回。

3.3.4点击工作表,选择建立,再点击元素设定。

在A道或B道中,选择需要测量的元素,若不需要则选择none,点击确定。

3.3.5点击编辑方法,在其类型/模式选项卡中选择进样模式为自动,载气流量设置在300-600ml/min之间,屏蔽气流量设置在800-1000ml/min之间3.3.6 点击编辑方法,在其测量选项卡中选择测量方法(标准曲线法),选择读数方式为峰面积,读数时间10s,延迟时间为0.5s。

3.3.7点击编辑方法,在其元素灯选项卡中编辑元素灯对应的负高压和灯电流数值。

所有元素灯的负高压在240-320V之间,其中汞元素灯灯电流不超过50mA,其他元素灯灯电流不超过100mA。

3.3.8 点击编辑方法,在其标准品选项卡中填入需要绘制标准曲线的标准样品浓度,再将自动进样器上放置的位置也对应填上。

设置好小数位数和标准溶液单位,点击应用,确定。

3.3.9 点击编辑方法,在其空白/稀释选项卡中填入相应的空白判别值,以绝对值的形式。

荧光灯噪音测试作业指导书

荧光灯噪音测试作业指导书

荧光灯噪音测试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模拟产品放在商场柜台出售时,作为样品展示,在荧光灯的照射下,对产品功能无影响,播放时无噪音,各功能能正常地工作.
二、试验条件
常温,常湿
测试荧光灯:普通的荧光灯或带整流器的荧光灯
三、测试方法
1.参照上图固定好荧光灯的位置,保持从试验品到灯的距离为15CM.
2.将试验品通电开机,同时将三个荧光灯打开,对试验品进行各种功能检查.
3.要用遥控测试时,检查试验品是否会接受错误信号,IC有无读错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显像:将干燥后的待检测零件送入喷粉箱内,喷粉1秒钟,显像粉沉降5分钟,再经过3分钟除尘,然后将待检测零件从喷粉箱取出,送入暗室。
7.9.检验:在黑光灯下进行观察检测零件,黄绿线性显示表示裂纹或折叠;点表示夹杂、气孔、针孔等点状缺陷。
8.检测结果判定
缺陷分类和等级要求见相关轮型的《抽样计划》。
1.目的
指导锻造铝车轮表面缺陷的荧光渗透检测。
2.范围
适用于锻造铝车轮表面缺陷的荧光渗透检测。
3.材料和工具
3.1.黑光灯、2级灵敏度可水洗型荧光渗透剂、干粉显像剂、五点试片、黑白照度计、手推车、150mm钢板尺、荧光标尺。
3.2.荧光渗透检测线:由预清洗槽、热风循环干燥箱、渗透槽、喷粉箱、暗室及污水处理系统组成。
7.6.去除表面渗透剂:手工喷洗时,喷嘴与零件之间距离宜在30cm,最大水压为0.27MPa,水温10-40℃。清洗应在黑光灯下进行,清洗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清洗强度进行控制,以保证不发生过洗的现象;清洗后排除零件表面的水份,用﹤0.17MPa的压缩空气吹干。
7.7.干燥:将清洗完毕的待检测零件送入热风循环干燥箱内,在70±2℃下烘干5~10分钟,使检测表面干燥。
10.2.荧光渗透检测记录,保存期限为15年。
9.不合格品追溯:.
9.1.追溯的范围、批次量的大小、在哪道工序进行追溯,见相关轮型的《抽样计划》。
9.2.不合格批追溯方法
检验批
第n个-----------------------n+100/2--------------------------n+100(以100件为1个检验批为例)
前部分后部分
4.工艺流程:预清洗---干燥—施加渗透剂---去除渗透剂---干燥---喷显像粉—检验
5.人员要求
检测人员要求经过资格培训合格,具有NDT二级资格证书(如果没有资格证书必须在具有2级或3级资格的人员指导下操作),熟悉材料无损探伤知识和相关知识,具有等级规定的操作技能,要求有较强的责任心,身体状况良好;
检查中出现不合格品,追查该批次,用中间抽样进行检测的方法:如上图所示:
1.如果中间件n+100/2合格说明中间件以前的合格,继续追溯中间件以后部分,中间件n+100/2不合格,说明n+100/2以后部分不合格,继续追溯前面部分;
2.追溯n+50/2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也按照以上原则,最终把找出此批的全部不合格品为止,不合格品做好废品标识。
6.检测部位和检测频率
取样部位和抽检频率见相关轮型的《抽样计划》
7.检测过程及方法
7.1.荧光渗透检测应该在15℃~28℃的清洁环境下进行,要求现场光线充足;黑光灯有足够的亮度,连续生产时每周一对黑光灯的黑光强度进行校验,对检验室的白光照度进行校验。
7.2.每天对荧光渗7.3.预清洗:将需要检测的表面放在配有碱性清洗剂的清洗槽内进行清洗,彻底清除表面油污;然后用清水冲掉清洗剂。用干净的压缩空气将需要检测的表面吹干净。
7.4.干燥:将预清洗后的待检测表面在热风循环干燥箱内充分干燥,箱内温度70±2℃,得到干净、干燥的待检测表面。
7.5.施加渗透剂:在需要检测的表面上,可采取浸渍、喷涂和刷涂等方法施加渗透剂,检测表面应全部覆盖渗透液,渗透液在检测表面停留10-12分钟。
9.3.比对已荧光检测的结果,缺陷可以目视或放大镜下清晰观察到的,可以用目视或放大镜下观察的方法追溯;
9.4.如果目视或放大镜下观察不清晰、不明确,必须用荧光渗透检测来追溯。
10.记录和报告
10.1.检查员填写荧光渗透检测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送检方,一份保存在检查部门,由主任或班长对记录的准确性进行确认并汇总,交质保科统计员,季末统一归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