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厘米cm 米m
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200厘米=2米
1米30厘米=130厘米
320厘米=3米20厘米
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橡皮的长度)
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操场的长度)
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测量长度。

8.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长方形、正方形由四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线段是直直的,两个端点圆圆的,画它一定用尺子,写上长度别忘记。

1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12.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一般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13.测量物体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物体的一端对着3厘米,另一端对着8厘米,则物体长度为5厘米。

(大数减小数)
14.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
的两位数的差是89,和是109。

15.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1厘米,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物体长了别用我。

要不一定累死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新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新课教学课件

【趁热打铁】
(一)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 1) ( 2) ( 3) ( 4) 数学书长26米。 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厘米。 字典厚6米。 (厘米)
( √ ) ( 米 )
(厘米) ( √ )
( 5)
( 6)
大树高8米。
教室长10厘米。 ( 米 )
【趁热打铁】
(二)量一量
约(
)米

)米(
)厘米
4厘米多 5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 5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 4厘米多。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 用尺子量一量这张 注意把尺子的刻度 0对准纸条的 纸条的长度。 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趁热打铁】
(一)用身体量一量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庹(tuǒ)
拃(zhǎ)
请你用这些长度单位量一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数学书长约( 2 )拃。 (3)黑板长约( 5 )庹。 (2)课桌长约( 5 )拃。 (4)教室长约( 20 )步。
【趁热打铁】
(二)找一找、量一量
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 从( 2 )到( 3 )也是1厘米, 从( 6 )到( 7 )还是1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 1)厘米, 手掌宽约( 6)厘米,
(一)画一画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 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趁热打铁】
(二)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宽60( 厘米)
长1( 厘米)长28Fra bibliotek 米 )一拃长约( 10 )厘米。
------------强化训练-------------(三)量一量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第1单元长度单位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1长度单位第1单元长度单位

第1单元长度单位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2、地位与作用: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五、单元教法设计:1、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

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六、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用厘米【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1例2例3。

【学习目标】1.通过举例子、量一量等活动,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通过直观的学具操作,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学习重点】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认识厘米,会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昨天晚上的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板书:长度)今天我们就学习和长度有关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如果让你测量一个物体有多长,你准备怎样量?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没有发明尺子,那时候他们怎样测量长度呢?那时候他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古埃及人最常使用的长度单位“腕尺”,就是法老王的手肘到中指间的距离。

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就是用法老胡夫的前臂作为腕尺测量的,塔高280腕尺。

中国也有用身体测量的例子,例如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我们叫做一拃。

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几拃长?(学生测量)(二)认识厘米1.尺子上的1厘米。

我们一般用尺子测量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刻度线、数字、厘米)这些线叫做刻度线,他们有长有短,长线依次对应数字,数字是几,我们就叫做刻度几。

请同学们找找,除了刻度“0”到“1”是一厘米,在尺子上还有哪儿些是1厘米?谁能总结一下,在尺子上哪里是1厘米?(相邻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2.生活中的1厘米量一量你身边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测量,汇报)3.认识几厘米同学们,我们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3厘米又有多长呢?(刻度0~3)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出其他3厘米的长度吗?(同桌之间交流)(三)用厘米量同学们会在尺子上找几厘米了,那你会不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呢?请你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小纸条,量一量纸条的长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精心整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巩固运用
1.下面图形各有几条线段? ( 4 )条 ( 5 )条 ( 0 )条 ( 4 )条
( 3 )条 (10 )条 (12)条 ( 3 )条
2.画一条比8厘米短4厘米的线段。
(教材P10 T11)
3.量一量,乌龟要爬( 6)厘米才能吃到小鱼。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小蚂蚁要爬多少厘米就能吃到苹果? 答:小蚂蚁要爬7厘米就能吃到苹果。
(教材P7 做一做)
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1)课桌长60(厘米 )。 (2)麻雀的足印长3(厘米) (3)篮球场长28( 米 )
说说你是怎样确定括号里的长度单位的。
巩固运用
1.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 号里。 (1)数学书长 26 米。(厘米) (2)房间高 3 厘米。 ( 米 ) (3)大树高 8 米。 ( √ ) (4)教室长 10 厘米。 ( 米 )
也可以从尺子的任意一个刻度画起,画到 这个刻度再加3厘米对应的刻度处。
也可以从尺子的任意一个刻度画起,画到 这个刻度再加3厘米对应的刻度处。
(教材P6 做一做T1)
1.画出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6 厘米
6 厘米 6 厘米
(教材P6 做一做T2)
2.在距离 3 厘米处画一朵 ,5 厘米处画 一棵 ,10 厘米处画一个 。
我的一庹大约 是1米。
我的脚和眼睛
之间的长度大 约是1米。
5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厘米
5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0厘米 1米=100厘米
(教材P4 下面的做一做)
拿一根绳子,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元》知识点+易错点+图文解析+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元》知识点+易错点+图文解析+练习(有答案)
( 4 )厘米
( 2 )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2)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 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描点、连线、标长度)
2、请填上适当的单位。 (1)测量操场跑道的长,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2)树高19(米),书厚1(厘米)。 (3)小明高1(米)40(厘米)。 (4)书桌高75(厘米)。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生活中(①)的长度最接近1米。 ①写字台的高度 ②台灯的高度 ③椅子的宽度 2、下面(②)的测量方法正确。 3、哪辆车不能顺利通过桥洞?( ② )
三、画线。 略
四、数一数,填一填。 图中长是1厘米的线段有(4)条, 长是2厘米的线段有(3)条, 长是3厘米的线段有(2)条, 长是4厘米的线段有(1)条。 图中共有(10)条线段。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如右图所示,强强再长高多少就是1米? 1米=100厘米 100-90=10(厘米) 答:强强再长高10厘米就是1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综合练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算一算。 1米=(100)厘米 400厘米=(4)米 29厘米-8厘米=(21)厘米 17米+9米=(26)米 55米+5米=(60)米 1米-50厘米=(50)厘米 5米+7米=(12)米 16厘米-9厘米=(7)厘米 24厘米+76厘米=(100)厘米=(1)米 1米20厘米-30厘米=(90)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例1、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课桌图片。

)师: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想量出这张课桌的长,你会怎么做?预设1:用书量。

预设2:用手比。

……二、探究新知1.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认识古代人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物体长度吗?(学生各抒己见,课件演示。

)用庹测量石头的长度;用拃测量布的长度;用脚测量竹竿的长度。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1拃、1脚长等都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和我分别用拃测量一张课桌的长。

预设:师生量出来的数据不一样。

师:同样的课桌,学生量着是5拃,老师量着是3拃,为什么量得结果不一样呢?预设:老师和学生一拃的长度不同。

师:要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呢?(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2.认识厘米。

师: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课件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

)师: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预设1:尺子上有数字,还有一根根线。

师:这些线叫作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个比较长的刻度线,长线对着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作刻度几。

预设2:这把尺子上还有“厘米”两个字。

师:有些尺子上写的是“cm”,意思是一样的,“厘米”可以用“cm”表示。

“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集体备课 整体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集体备课 整体设计
课标解读
一、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能进行量化比较。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由此产生了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的建构,人类经过了曲折的探索过程,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呈现出用庹(tuo)量巨石宽度、用拃量布的长度和用脚长量竹竿长度的情境,让学生知道庹、拃、脚长等也曾经是长度单位”。再让学生尝试用拃测量课桌的长度,并交流测量结果。由于人的手有大小之分,即使都用拃作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不同的人量得的结果也会不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初步体会测量的基本思想。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2.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学业要求:
感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米、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并能借助工具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量感。
学生通过对直尺的查看,能知道1厘米的长度,但离开直尺,在生活中估算时,往往与实际长度相差较大。这就需要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对厘米的认知。
突破建议:
(1)直接用手在直尺上比划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大约是1厘米。
(2)给学生提供利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机会。如测量铅笔、橡皮等常见物体的长度。
(3)教师拿一粉笔盒,学生猜测高大约几厘米,然后再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或教师说一长度,如:6厘米,让学生先用手比画,然后放在尺上验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认识线段和解决问题。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

同时,长度单位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开始。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度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备内容
备目标
备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主要介绍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分米等,并学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长度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正式的测量和长度单位的转换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测量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分米等,并学会使用这些单位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活动,培养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并学会使用这些单位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运用转换关系进行测量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2.操作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长度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长度单位卡片、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实物模型等。

2.学具准备:学生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度单位卡片,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分米等,并解释这些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课件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在 ( )里。[教材P9 练习一 第8题]
(1)数学书长26 米。
( 厘米 )
(2) 灯管长50 厘米。 ( √ )
(3) 房间高3 厘米。 ( 米 )
(4) 字典厚6 米。 ( 厘米 )
(5) 大树高8 米。
(√)
(6) 教室长10 厘米。 ( 米 )
3.圈出合适的答案。[教材P10 练习一 第9题]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 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教材P5 做一做 第2题]
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3.画出一条和下面一样长的线段。[教材P6 做一做 第1题]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4.在距离 3厘米处画一朵 ,5厘米处画一
棵 ,10厘米处画一个 。 [教材P6 做一做 第2题]
95厘米○> 89厘米 9米○> 90厘米
长度单位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教材P5 例6]
二、实践操作,认识线段
二、实践操作,认识线段
直的 有两个端点
二、实践操作,认识线段
黑板的边、桌子的边、书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复习导入,直观体验
学习单 问题: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厘 米”?哪些地方用到了“米”? 回答:
解决问题,建立表象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 是13米?[教材P7 例8]
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要解决什么问题?
判断旗杆高13 厘米还是13米。
依据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空 间观念,可以结合物体的实际长 度,选用正确的长度单位。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换算关系。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

三、教学难点1.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灵活运用不同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材。

2.教具:尺子、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物,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展示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物,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长度单位的大小差异。

2.导入:让学生回忆一下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讲解:通过示范示例,解释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4.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他们对长度单位转换的掌握情况。

2.讲解:介绍使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操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强化他们的计算能力。

4.综合练习:设计几道综合应用题,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六、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相信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以及设计的作业题目。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和掌握,如有疑问请随时向老师提问。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这一单元是学生学习测量和几何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围绕“厘米”和“米”这两个基本的长度单位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首先学习厘米和米的概念,了解它们是如何用来表示物体长度的。

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例,学生将能够感受到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从而加深对这两个单位的理解。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使用刻度尺进行简单的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何对准刻度、如何读数等。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本单元还注重实践应用。

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

比如,他们可以测量课桌的长度、书本的宽度,甚至自己的身高,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实际大小进行大致的估测,这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快速判断物体长度非常有帮助。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涵盖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估测意识。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他们掌握测量和几何知识的重要一步。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设计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基本认识和测量技能。

首先,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入手,引入长度的概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测量长度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兴趣基础。

在“认识厘米”这一部分,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强调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厘米尺的使用,熟悉其结构特点,掌握如何用厘米尺准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特点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研究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研究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看法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看法,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改变了线段的单元。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单元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

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详细单元1.长度单位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尺度,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尺度那末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精品教案(详案)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例3,完成教材P4上面“做一做”和P8“练习一”中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在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主题图。

选出身高不同的两名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同学们观察谁高、谁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画一下。

你们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预设】有的学生可能用手比画高多少或矮多少,也有的学生能说出具体高几厘米或矮几厘米,只要学生说的在合理范围内就行。

师:“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的身高,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认识古代人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师: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来看看古代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课件出示教材P2例1的情境图)师:观察情境图,同学们能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吗?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量石头的宽度,用拃量布的长度,用脚长量竹竿的长度。

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1拃、1脚长等都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

师:现在我们就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师:课桌的长是几拃?【预设】学生可能量出有4拃、5拃。

师:老师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预设】让学生自由表达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1拃的长度不同,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⑴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⑴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1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本节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还比较陌生。

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2.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物体长度,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实物、测量工具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测量工具等。

3.课件:长度单位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

如: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房间里的家具等。

让学生说说这些长度单位是什么,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长度单位模型,如厘米、分米、米等,向学生介绍这些长度单位的概念。

同时,展示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

如:1厘米长的线段、1分米长的尺子等。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人教RJ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优选题单元复习讲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

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A.厘米B.分C.时D.米2.量教室的长度时,最好用()作单位。

.A.元B.米C.厘米3.一张床长约()。

A.2厘米B.200厘米C.200米4.可以用来计量操场跑道长度的单位是()。

A.时B.元C.分D.米5.和1米一样长的是()。

A.10厘米B.100厘米C.1厘米6.下列物体最接近一米高的是()A.书包B.课桌C.篮球架7.一根长1米的绳子,先用去了70厘米,还需要用30厘米,这根绳子()。

A.正好够用B.不够用C.还能剩下8.量小强身高1米33厘米,小丽比他高一些,小丽身高()。

A.138厘米B.130厘米C.1米67厘米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9.测量橡皮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10.笑笑的牙刷大约长15毫米。

()11.1米和100厘米同样长。

()12.操场跑道一圈是400千米。

()13.100厘米比1米长一些。

()三、填空题(共8题;共15分)1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床长约2________旗杆高约15________一支粉笔长约7________15.100厘米=________米5米=________厘米16.10张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000张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________米。

17.4米=________厘米21米+6米=________米18.50厘米+50厘米-1米=________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室门高约2 米 一座房子高大约18 米
一张床长2 米
大树身高13 米
国旗旗杆高约20 米 小红走一步约45 厘米 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分钟 )
小明身高80( 厘米 ) 操场上一条直道长80( 米 ) 一棵大树高约10( 米 ) 黑板的一边长3( 米 )
粉笔长约8( 厘米 ) 货车长约5( 米 ) 妈妈身高160(厘米 )
到篮球场上,去量量篮球场的长和宽是多少?
学生用尺
米尺
直尺 量衣尺、皮尺
卷尺
判断题:对打 √ , 错打×.
1.小明的铅笔长约8厘米.( √ )
×
3.教室的长约8厘米. ( × )
4.语文课本的宽约10米.( . )
×
.
填空 (1)量一把牙刷的长,用( 厘米 )做单位。
(2)量篮球场的长,用( 米 )做单位。
(3)(100)厘米=1米,4米=(40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长度单位
要想知道物体的长度,需 要用什么来度量?
要用尺子来度量!
测量工具 认识厘米
填一填
认识米
认识长度单位 li mi
厘米1厘米 也是1厘米认识尺子和了解尺子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尺子上每10个小格就是1厘米
我们的哪个手指最接近1厘米呢?
宽约1厘米
量一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图钉
长约1厘米
小正方体的边长1厘米 约1厘米
小正方体的边长1厘米
约1厘米 约2厘米
画一画:
• 请画出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约 厘米 约 厘米 约 厘米 约 厘米
这样太 麻烦了。
拿这把尺子 来试试看。
量一量:
• 拿一把米尺,量一下伸直的 两臂,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认识长度单位
1厘米
mi

1米
这是一把直尺.长度为1米. 这把1米的尺子上有100厘米.
1米
1米=100厘米
量衣尺
学生用尺
米尺 卷尺

黑板

80

1米
1米

长约2米

黑板

80

1米
1米

长约2米
课桌高约70厘米
填上“米”或“厘米。”
长 2( )
长 8( )
高70( )
长3( )
你还见过哪些 测量长度的工具?
(4)从直尺的0——1是( 1 )厘米, 从直尺3——8厘米是( 5 )厘米。 (5)直尺上( 0 )厘米到( 8 )厘米, 长度是8厘米。 (6)桌子的高度比1米短20厘米,桌 子高度为( 80 )厘米。
一、用厘米或米填空
一支铅笔大约长16 厘米 数学书长边的长大约为20 厘米 娃哈哈饮料瓶高大约13 厘米 电视塔高86( 米 ) 黑板的长度是4( 米 ) 字典厚4( 厘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