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制剂研发流程

合集下载

仿制药审评策略及案例——口服固体制剂

仿制药审评策略及案例——口服固体制剂
溶出度/释放度对比研究
多种介质中对比研究的意义,一定要多种介质中 溶出/释放曲线都一致吗?
溶出度/释放度研究与评价
• 多种介质中溶出度/释放度对比研究 例1.某药物片剂
主药在水中极微溶解 原研药溶出度测定方法:桨法,50rpm,ph6.8 缓冲液, hplc检测,30min溶出不低于80%
溶出度/释放度研究与评价
提纲
• 口服固体制剂体内过程特点 • 口服固体制剂的研发 • 仿制口服固体制剂审评策略 • 溶出度/释放度研究与评价 • BE试验与评价
口服固体制剂的体内过程
崩解 崩 解 时 限
溶出/释放 溶释 出放 度度
吸收 生生 物物 利等 用效 度性
体循环
仿制口服制剂的研发
处方前工作
处方工艺
制剂基本特性
溶出度/释放度
主药在水中易溶 原研药溶出度测定方法:桨法,50rpm,ph1.0盐酸溶液,
hplc检测,30min溶出不低于75% 原研样品实测结果:15min溶出88%,20min基本全部溶出 对比研究:水、ph1.0、ph4.5中,原研药及仿制品均快速溶
出(15min溶出85%以上),但仿制药更快,5min即可溶 出90%。
溶出度/释放度研究与评价
• 多种介质中溶出度/释放度对比研究 ——进一步调研分析:
主药为弱酸性药物,在ph1.0盐酸中溶解度低。 原研产品对主药进行了微粉化处理。 修改工艺,对主药进行微粉化处理后,样品在 四种介质中溶出曲线均与原研药一致。 BE试验结果:生物等效
溶出度/释放度研究与评价
• 多种介质中溶出度/释放度对比研究 例2.某药物片剂
仿制口服固体制剂审评策略
• CMC审评—处方工艺评价—BE批样品的制备

(完整)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完整)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完整)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的全部内容。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一、综述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的规定,仿制药即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

如今的新法规对仿制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1、规范对被仿制药品的选择原则,即参比制剂的选择问题。

2、增加批准前生产现场的检查.3、按照CTD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使申报规范,统一。

4、强调了对比研究,是判断两者质量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5、强化了工艺验证,目的是确保大生产时能始终如一地按照申报工艺生产出质量恒定的产品。

6、提出了晶型的要求,晶型的不同,溶解度和稳定性不同。

分析上述新要求和参考指导原则,从而得出结论:仿制药研发的目的是做到规模化生产,强调本地化,以实现“替代性”。

要求是做到“同"。

方法为对比研究。

1。

安全性“同”:对于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控制的主要为有关物质,而液体制剂除控制有关物质外,还需对防腐剂、氧化剂等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进行控制。

因此,必须要将防腐剂含量测定定入质量标准。

研究的内容:静态上应包括杂质谱的对比,单个杂质的对比,杂质总量的对比。

动态上的对比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对比,即稳定性对比研究。

2。

有效性“同”: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混悬剂(包括干混悬剂),溶出曲线是主要的控制指标[1];对于口服溶液剂,防腐剂、矫味剂、氧化剂、增溶剂及稳定剂的选用非常重要,控制点为口感、渗透压、PH及有无絮凝现象;对于局部用制剂(如鼻喷雾剂),粒度分布、渗透压及黏度是主要控制指标。

口服固体制剂研发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研发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研发流程第一步:目标设定在开始研发之前,需要明确口服固体制剂的目标,包括药物的性质、剂量、给药频率等。

这些信息将指导后续的配方设计。

第二步:药物特性评估在配方设计之前,需要对药物进行特性评估,以确定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参数。

这些信息对于制剂设计和药效评估至关重要。

第三步:药物前处理药物前处理是指将药物处理成适合制剂的形式。

这可以包括研磨、粉碎、干燥等工艺步骤。

前处理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制剂的均一性。

第四步:配方设计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目标设定,制定合适的配方。

配方设计时,需要考虑选用适当的载体、增稠剂、溶剂等,以保证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并提高制剂的加工性。

第五步:制剂制备制剂制备是指将配方中的所有原料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混合、加工和成型。

根据不同的制剂形式,制备工艺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片剂可以采用湿法制备、热压制备或直接压片制备等方法。

第六步:性能评估制剂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性能评估。

性能评估包括药物的溶解度、释放度、稳定性等的测定,以及对制剂的外观、尺寸、重量等进行检验。

评估结果将指导后续的优化和改进。

第七步:稳定性研究稳定性研究是指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长期和加速实验,以判断制剂的贮存寿命和适宜条件。

稳定性研究不仅可以评估药物在制剂中的稳定性,还可以检测制剂与包装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八步:生物利用度评估生物利用度评估是口服固体制剂研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体内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实验,评估制剂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第九步: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口服固体制剂研发的最后一步。

通过建立合理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制剂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以上就是口服固体制剂研发的主要流程。

通过逐步的研究和优化,可以得到满足治疗需求的高质量口服固体制剂。

简述仿制药的研发流程

简述仿制药的研发流程

简述仿制药的研发流程简述仿制药的研发流程(1)产品信息调研:1、参比制剂的采购:2、原料采购:3、色谱柱及对照品采购: 4、辅料采购5、包材的采购(2)前期准备:1、原辅料及参比制剂的检验:2、处方工艺摸索3、初步验证工艺4、中试生产及工艺验证(3)处方工艺研究:1、中试批量: 2、中试生产 3、工艺验证(4)质量研究:1、质量研究项目的选择及方法初步确定2、质量标准的方法学验证3、质量对比研究(稳定性研究期间)(5)稳定性研究:1、影响因素试验2、包材相容性试验3、加速试验 4、长期试验5、稳定性研究结果的评价(6)药理毒理研究:1、药理毒理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2、试验委托(7)申报资料的撰写、整理:1、综述资料2、药学研究资料3、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4、临床试验资料(8)申报现场审核:1、将资料和电子申报表报省局,准备现场核查。

2、动态三批现场工艺核查,抽样送检省药检所复检。

(9)临床研究:1、固体口服制剂做生物等效性2、溶液剂一般可免临床 3、局部用制剂一般需做临床试验(10)申报生产:临床试验完成后,整理资料,申报省局。

试述申报资料撰写要求:申报资料项目:一、综述资料包括:1.药品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9.药材生态环境、生长特征、形态描述、栽培或培植(培育)技术、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等。

10.药材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药品标准物质及有关资料。

11.提供植物、矿物标本,植物标本应当包括花、果实、种子等。

12.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工艺验证资料及文献资料,辅料来源及质量标准。

13.化学成份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4.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药品标准物质及有关资料。

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一、综述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的规定,仿制药即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

如今的新法规对仿制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1、规范对被仿制药品的选择原则,即参比制剂的选择问题。

2、增加批准前生产现场的检查。

3、按照CTD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使申报规范,统一。

4、强调了对比研究,是判断两者质量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

5、强化了工艺验证,目的是确保大生产时能始终如一地按照申报工艺生产出质量恒定的产品。

6、提出了晶型的要求,晶型的不同,溶解度和稳定性不同。

分析上述新要求和参考指导原则,从而得出结论:仿制药研发的目的是做到规模化生产,强调本地化,以实现“替代性”。

要求是做到“同”。

方法为对比研究。

1.安全性“同”:对于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控制的主要为有关物质,而液体制剂除控制有关物质外,还需对防腐剂、氧化剂等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进行控制。

因此,必须要将防腐剂含量测定定入质量标准。

研究的内容:静态上应包括杂质谱的对比,单个杂质的对比,杂质总量的对比。

动态上的对比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对比,即稳定性对比研究。

2.有效性“同”: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混悬剂(包括干混悬剂),溶出曲线是主要的控制指标[1];对于口服溶液剂,防腐剂、矫味剂、氧化剂、增溶剂及稳定剂的选用非常重要,控制点为口感、渗透压、PH及有无絮凝现象;对于局部用制剂(如鼻喷雾剂),粒度分布、渗透压及黏度是主要控制指标。

研究的内容:分别进行溶出曲线对比;粒度分布对比;渗透压及黏度对比。

3.晶型:晶型的不同,药物的溶解度及稳定性有可能不相同,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不尽相同。

而某个药物的晶型,文献资料很少;制剂中原料的晶型测定有一定的难度;在做成制剂的过程中,又不能保证晶型不产生变化。

但是,鉴于仿制药研究的特点,溶解度方面可通过溶出曲线对比来说明;稳定性方面可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的对比来说明。

新药仿制药制剂的研发流程

新药仿制药制剂的研发流程

新药仿制药制剂的研发流程新药和仿制药制剂研发的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多阶段的过程,通常包括药物发现、试验室研究、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和生产等阶段。

以下是一个大致的1200字以上的描述:第一阶段:药物发现药物发现是药物研发的起点,它涉及从数百到数万种不同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这包括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和合成新的化合物。

在药物发现阶段,研究人员将依靠计算机模拟、高通量筛选和化学合成来生成和测试新的化合物。

该过程通常需要多年时间和大量资金的投入。

第二阶段:试验室研究一旦发现了潜在的药物候选物,研究人员将在试验室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了解候选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毒副作用和药物代谢途径。

通过对候选药物进行一系列试验,研究人员可以评估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的效力和安全性。

第三阶段:临床试验一旦通过试验室研究,候选药物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临床试验是通过将药物应用于志愿者或患者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阶段。

临床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小规模人群中进行,目的是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确定适当的剂量范围。

-第二阶段:在较大规模的患者人群中进行,目的是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进一步确定剂量。

-第三阶段:在更大的患者群体中进行,目的是评估药物的效果、安全性和副作用的发生率。

这些试验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并纳入数千至数万名患者。

第四阶段:注册申请一旦临床试验阶段完成,研发公司将提交注册申请给相关监管机构,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或欧洲药品管理局(EMA)。

注册申请包括临床试验的结果、药物的化学特性、制造方法和说明书等资料。

监管机构将评估这些资料,并决定是否批准该药物上市销售。

第五阶段:生产一旦获得批准,研发公司将开始大规模制造药物,并进行商业化生产。

这包括建立生产工艺和设备、生产批发药物、质量控制和分发等。

同时,研发公司还需要在广告和市场宣传上投入资源,以推广药物的销售。

总结起来,新药和仿制药制剂的研发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再到注册申请和生产。

口服固体制剂研发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研发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研发流程1.药物特性评估:首先需要评估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药物溶解度、熔点、晶型、水合物形成等。

这些特性会对制剂的稳定性和溶解度产生影响,为后续制剂设计提供依据。

2.制剂设计:根据药物特性和目标给药的要求,确定药物的给药形式。

常见的口服固体制剂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剂等。

制剂设计需要考虑药物的物理稳定性、理化稳定性、溶解度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辅料、控释系统或包衣技术等。

3.成分选择和优化:根据制剂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辅料和助剂。

辅料可以包括填充剂、增粘剂、滑石粉、助溶剂等,用于增加制剂的体积、调节制剂的流动性、调节溶解速率等。

选择合适的辅料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和相容性。

4.制剂工艺开发:制剂工艺开发是制剂研发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制剂设计和成分选择的要求,制定适当的生产工艺。

包括粉末混合、湿法制粒、造粒、干燥、压制等工艺步骤。

在工艺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工艺条件对药物稳定性和制剂品质的影响。

5.制剂性能评价:制剂性能评价是衡量制剂品质的重要标准。

包括制剂的外观、溶解度、释放度、离子溶出、质量一致性等。

通过这些评价指标可以判断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优化制剂工艺。

6.稳定性研究: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是研发过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稳定性试验评估制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微生物稳定性。

稳定性试验可以为制剂的贮存条件和有效期提供依据。

7.生物等效性评价:最后一步是通过临床试验评估口服固体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通过比较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曲线和药效学指标,判断新制剂是否具有与参比制剂相同的药效学效果。

总之,口服固体制剂的研发流程包括药物特性评估、制剂设计、成分选择和优化、制剂工艺开发、制剂性能评价、稳定性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是制剂研发的关键步骤,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实验。

通过这些步骤的有序进行,可以确保制剂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一、综述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的规定,仿制药即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

如今的新法规对仿制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1、规范对被仿制药品的选择原则,即参比制剂的选择问题。

2、增加批准前生产现场的检查。

3、按照CTD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使申报规范,统一。

4、强调了对比研究,是判断两者质量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

5、强化了工艺验证,目的是确保大生产时能始终如一地按照申报工艺生产出质量恒定的产品。

6、提出了晶型的要求,晶型的不同,溶解度和稳定性不同。

分析上述新要求和参考指导原则,从而得出结论:仿制药研发的目的是做到规模化生产,强调本地化,以实现“替代性”。

要求是做到“同”。

方法为对比研究。

1.安全性“同”:对于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控制的主要为有关物质,而液体制剂除控制有关物质外,还需对防腐剂、氧化剂等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进行控制。

因此,必须要将防腐剂含量测定定入质量标准。

研究的内容:静态上应包括杂质谱的对比,单个杂质的对比,杂质总量的对比。

动态上的对比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对比,即稳定性对比研究。

2.有效性“同”: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混悬剂(包括干混悬剂),溶出曲线是主要的控制指标[1];对于口服溶液剂,防腐剂、矫味剂、氧化剂、增溶剂及稳定剂的选用非常重要,控制点为口感、渗透压、PH及有无絮凝现象;对于局部用制剂(如鼻喷雾剂),粒度分布、渗透压及黏度是主要控制指标。

研究的内容:分别进行溶出曲线对比;粒度分布对比;渗透压及黏度对比。

3.晶型:晶型的不同,药物的溶解度及稳定性有可能不相同,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不尽相同。

而某个药物的晶型,文献资料很少;制剂中原料的晶型测定有一定的难度;在做成制剂的过程中,又不能保证晶型不产生变化。

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制剂研发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制剂研发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制剂研发流程第一步:药物选择与评估在仿制药研发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仿制的原研药物。

选择要考虑原研药物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并评估原研药物的特征、可优化性等。

评估分子结构、药物机理、药物属性等信息,确保选取的原研药物满足仿制要求。

第二步:处方设计根据选定的原研药物,设计适合仿制药制剂的处方。

包括确定药物的剂型(如片剂、胶囊等)、配方成分以及药物的含量等。

处方设计的目标是与原研药物保持相同的活性成分,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制剂特性和生物利用度。

第三步:工艺研究工艺研究是对处方设计的操作方式和流程进行研究。

这包括原辅料的选择和采购、配制工艺、干燥方法、制粒工艺等。

需要进行批量实验,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条件,确保制剂的质量、稳定性和制造的可行性。

第四步:制剂优化在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对制剂进行优化。

这包括改变剂量、改变辅料配比、选择其他适用的药物载体、改变制剂工艺参数等。

目标是提高制剂的制备效果、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和降低不良反应,达到与原研药物相同的治疗效果。

第五步:规模化生产试验在制剂优化后,需要进行规模化生产试验。

目的是验证以小规模实验得到的制剂是否适合大规模生产,确保制剂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也可以确定生产工艺的最终参数和制剂性能指标。

第六步:临床试验在制剂通过规模化生产试验后,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根据临床试验方案,对仿制药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耐受性进行评价。

这是得到仿制药上市许可的关键步骤。

第七步:注册文件准备在临床试验结束后,需要准备注册文件。

根据不同国家的药物注册要求,编制药物注册文件,包括处方、成分、质量标准、生产工艺等。

注册文件准备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药物注册法规进行,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总结来说,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制剂研发流程包括药物选择与评估、处方设计、工艺研究、制剂优化、规模化生产试验、临床试验、注册文件准备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过程按照科学合理、严谨认真的原则进行,最终旨在研发出和原研药物相同治疗效果的仿制药制剂。

详解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详解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详解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目录一、综述2二、仿制药研发项目汇总3三、仿制药的研发具体步骤:5(一)产品信息调研5(二)前期准备(约一个月完成):51、参比制剂的采购52、原料采购53、色谱柱及对照品采购54、辅料采购:65、包材的采购:6(三)处方工艺研究61、原辅料及参比制剂的检验62、处方工艺摸索63、初步验证工艺84、中试生产及工艺验证8(四)质量研究91、质量研究项目的选择及方法初步确定92、质量标准的方法学验证103、质量对比研究124、质量标准的制定14(五)稳定性研究(中试产品)14(六)药理毒理研究16(七)申报资料的撰写、整理16(八)申报临床及申报现场核查17(九)临床研究17(十)申报生产17一、综述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的规定,仿制药即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

如今的新法规对仿制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1、规范对被仿制药品的选择原则,即参比制剂的选择问题。

2、增加批准前生产现场的检查。

3、按照CTD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使申报规范,统一。

4、强调了对比研究,是判断两者质量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

5、强化了工艺验证,目的是确保大生产时能始终如一地按照申报工艺生产出质量恒定的产品。

6、提出了晶型的要求,晶型的不同,溶解度和稳定性不同。

分析上述新要求和参考指导原则,从而得出结论:仿制药研发的目的是做到规模化生产,强调本地化,以实现“替代性”。

要求是做到“同”。

方法为对比研究。

1.安全性“同”:对于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控制的主要为有关物质,而液体制剂除控制有关物质外,还需对防腐剂、氧化剂等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进行控制。

因此,必须要将防腐剂含量测定定入质量标准。

研究的内容:静态上应包括杂质谱的对比,单个杂质的对比,杂质总量的对比。

动态上的对比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对比,即稳定性对比研究。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一、综述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的规定,仿制药即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

如今的新法规对仿制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1、规范对被仿制药品的选择原则,即参比制剂的选择问题。

2、增加批准前生产现场的检查。

3、按照CTD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使申报规范,统一。

4、强调了对比研究,是判断两者质量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

5、强化了工艺验证,目的是确保大生产时能始终如一地按照申报工艺生产出质量恒定的产品。

6、提出了晶型的要求,晶型的不同,溶解度和稳定性不同。

分析上述新要求和参考指导原则,从而得出结论:仿制药研发的目的是做到规模化生产,强调本地化,以实现“替代性”。

要求是做到“同”。

方法为对比研究。

1.安全性“同”:对于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控制的主要为有关物质,而液体制剂除控制有关物质外,还需对防腐剂、氧化剂等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进行控制。

因此,必须要将防腐剂含量测定定入质量标准。

研究的内容:静态上应包括杂质谱的对比,单个杂质的对比,杂质总量的对比。

动态上的对比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对比,即稳定性对比研究。

2.有效性“同”: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混悬剂(包括干混悬剂),溶出曲线是主要的控制指标[1];对于口服溶液剂,防腐剂、矫味剂、氧化剂、增溶剂及稳定剂的选用非常重要,控制点为口感、渗透压、PH及有无絮凝现象;对于局部用制剂(如鼻喷雾剂),粒度分布、渗透压及黏度是主要控制指标。

研究的内容:分别进行溶出曲线对比;粒度分布对比;渗透压及黏度对比。

3.晶型:晶型的不同,药物的溶解度及稳定性有可能不相同,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不尽相同。

而某个药物的晶型,文献资料很少;制剂中原料的晶型测定有一定的难度;在做成制剂的过程中,又不能保证晶型不产生变化。

但是,鉴于仿制药研究的特点,溶解度方面可通过溶出曲线对比来说明;稳定性方面可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的对比来说明。

固体制剂仿制药开发标准程序

固体制剂仿制药开发标准程序

制剂室固体制剂仿制药开发标准程序
一、课题的立项
1、项目风险评估
立项后一周内课题负责人所立项的项目的开发进行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项目整体计划表
项目风险评估完成后,该项目的课题负责人要根据项目情况制订详细的计划表。

主要包括以下时间节点
三、注意事项
1、紧扣“项目总计划表”:每周制订周计划,每周六下午召开协调会,每天向制剂室负责人以邮件的形式汇报项目进展和下一步计划。

2、注重部门间协调,如协调不了一定及时向制剂室负责人反馈,并跟踪协调进展。

仿制药详细研发流程

仿制药详细研发流程
1、省局形式审查
2、省局现场核查(研制现场、生产现场、临床试验现场)

资料移交总局
2、总局审评中心审评
2、总局审评过程或有因的核查和抽样检验
十一
完整性审评
1、补充后续稳定性资料
2、完整性通过
十二
批准上市
1、售后
说明:
1、进度计划及预算,参见项目开题报告附件;
2、1-14项,填写主要内容汇总,如有需要,可另附表,附表按编号命名及排序。
3)注射剂可用C01、C02...........
4)医疗器械可用D01、D02....等)
4、中试三批
1)三批全检
2)用于稳定性考察
5、注册三批(BE)

质量研究
1、质量研究方法的确定(初试、中试样品)
2、质量标准的方法学验证
1)质量标准的初步验证(对照品、杂质、原料、参比、小试)
2)系统的方法学验证(初试、中试样品)
3、质量对比研究(初试1批、中试3批)

稳定性研究
1、影响因素试验(含参比制剂)/低温冻融试验
2、包材相容性试验
3、加速试验(含参比制剂)
4、长期试验(含参比制剂)
5、稳定性研究结果的评价

BE试验
1、提交BE方案,伦理委员会审核
2、通过审核,提交BE备案,获取备案号
3、预BE试验,正式BE试验

申报资料的撰写、整理
1、综述资料
2、药学研究资料
3、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4、BE试验资料

向省局提交注册申请
3)工艺研究:是否微粉化,制粒是干法、湿法、直接压片、包衣目的等
4)方法
常规方法:重量、水分测定、HPLC等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一、综述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的规定,仿制药即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

如今的新法规对仿制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1、规范对被仿制药品的选择原则,即参比制剂的选择问题。

2、增加批准前生产现场的检查.3、按照CTD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使申报规范,统一。

4、强调了对比研究,是判断两者质量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

5、强化了工艺验证,目的是确保大生产时能始终如一地按照申报工艺生产出质量恒定的产品。

6、提出了晶型的要求,晶型的不同,溶解度和稳定性不同。

分析上述新要求和参考指导原则,从而得出结论:仿制药研发的目的是做到规模化生产,强调本地化,以实现“替代性”。

要求是做到“同”.方法为对比研究。

1。

安全性“同”:对于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控制的主要为有关物质,而液体制剂除控制有关物质外,还需对防腐剂、氧化剂等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进行控制。

因此,必须要将防腐剂含量测定定入质量标准。

研究的内容:静态上应包括杂质谱的对比,单个杂质的对比,杂质总量的对比.动态上的对比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对比,即稳定性对比研究.2。

有效性“同”: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混悬剂(包括干混悬剂),溶出曲线是主要的控制指标[1];对于口服溶液剂,防腐剂、矫味剂、氧化剂、增溶剂及稳定剂的选用非常重要,控制点为口感、渗透压、PH及有无絮凝现象;对于局部用制剂(如鼻喷雾剂),粒度分布、渗透压及黏度是主要控制指标。

研究的内容:分别进行溶出曲线对比;粒度分布对比;渗透压及黏度对比。

3。

晶型:晶型的不同,药物的溶解度及稳定性有可能不相同,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不尽相同.而某个药物的晶型,文献资料很少;制剂中原料的晶型测定有一定的难度;在做成制剂的过程中,又不能保证晶型不产生变化.但是,鉴于仿制药研究的特点,溶解度方面可通过溶出曲线对比来说明;稳定性方面可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的对比来说明。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

制剂仿制药研发具体流程一、综述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的规定,仿制药即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

如今的新法规对仿制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1、规范对被仿制药品的选择原则,即参比制剂的选择问题。

2、增加批准前生产现场的检查。

3、按照CTD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使申报规范,统一。

4、强调了对比研究,是判断两者质量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5、强化了工艺验证,目的是确保大生产时能始终如一地按照申报工艺生产出质量恒定的产品。

6、提出了晶型的要求,晶型的不同,溶解度和稳定性不同.分析上述新要求和参考指导原则,从而得出结论:仿制药研发的目的是做到规模化生产,强调本地化,以实现“替代性"。

要求是做到“同"。

方法为对比研究。

1。

安全性“同":对于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控制的主要为有关物质,而液体制剂除控制有关物质外,还需对防腐剂、氧化剂等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进行控制。

因此,必须要将防腐剂含量测定定入质量标准。

研究的内容:静态上应包括杂质谱的对比,单个杂质的对比,杂质总量的对比.动态上的对比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对比,即稳定性对比研究.2.有效性“同”: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混悬剂(包括干混悬剂),溶出曲线是主要的控制指标[1];对于口服溶液剂,防腐剂、矫味剂、氧化剂、增溶剂及稳定剂的选用非常重要,控制点为口感、渗透压、PH及有无絮凝现象;对于局部用制剂(如鼻喷雾剂),粒度分布、渗透压及黏度是主要控制指标。

研究的内容:分别进行溶出曲线对比;粒度分布对比;渗透压及黏度对比。

3.晶型:晶型的不同,药物的溶解度及稳定性有可能不相同,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不尽相同.而某个药物的晶型,文献资料很少;制剂中原料的晶型测定有一定的难度;在做成制剂的过程中,又不能保证晶型不产生变化。

但是,鉴于仿制药研究的特点,溶解度方面可通过溶出曲线对比来说明;稳定性方面可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的对比来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处:小规格BE豁免
工艺及参数研究
根据产品性质及剂型特定,选择合适的 制备工 艺,但是不管选择何种工艺,均需要考虑其工艺放大 的可能性,充分论证后再拟定或尝试制备工艺,均需 要对其工艺及参数进行充分的研究。
优良的仿制药评价指标: 有效性:生物利用度(溶出曲线) 安全性:有关物质,还有? BE试验的局限性,导致部分国产药“安全 无效”,甚至“越吃越安全”。
为什么安全无效? 背后的原理是?
溶出曲线-体外模拟体内过程
102 100
98 96 94 92 90 88 86
0 60 50 40 30 20 10
查询原研制剂及相关制剂的处方组成 (质量源于设计QbD)
查询原研产品上市时间,国家,剂型,规 格,适应症,储藏条件、包装情况、有效期等 信息。
查询国内外与该产品相关剂型的说明书, 了解其处方组成,通过其处方组成初步了解该 制剂的辅料使用情况及制备工艺,如果为复方 制剂,还需要查询相应单方制剂的处方组成来 指导复方制剂处方工艺研究。
溶出度/释放度、有关物质、含量、含量均匀度等), 所选辅料要求在国内有《药用注册批件》或正在注册 的辅料,其用量一定要符合FDA网站上公布的“口服固 体制剂非活性成分用量范围”。 在处方工艺研究过程中不断与原研产品进行关键质量属 性的比较。切忌在研究过程中不进行比较溶出曲线或 杂质,只将最终确定的处方进行比较,要求体现对比 研究过程。
原研进口药品:
其价格昂贵,兜里还带着体温的“白花花的银子不 由自主”的流出国门!
原研药: VS
国产药
看似几个“小小的药片” 却比“大把大把”的国 产药更有效。
仿制药研发口服固体制剂核心技术及灵魂是 什么?
含量? 含量均匀度? 溶出度/溶出曲线? 有关物质? 微生物?
一个优良的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从 技术层面来讲,核心技术在“溶出曲线”和 “杂质谱”研究,多条溶出曲线研究才是其 口服固体制剂的“灵魂”所在,是口服固体 制剂的“指纹图谱”。
B、若原研药品未在国内上市或有证据证明原研 药品不符合参比制剂的条件,也可以选用在国 内上市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作为参比制剂,其 产品应与被列为参比制剂国家的上市药品一致。
解读:
在国内无法获得原研产品非常正常,需要到 国外购买,国外仍无法购买时需要了解无法购 买的原因?
C 、若原研药品和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均未在 国内上市,可选择在欧盟、美国、日本上市 并被列为参比制剂的药品。
原研药品是指境内外首个获准上市,且具有完整和充分
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作为上市依据的药品。
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是指在欧盟、美国、日本获准上
市并获得参比制剂地位的仿制药。
仿制药特点:
多年来,它一直是一个备受大家“争议”的话 题,但确又受到无数企业的青睐。
技术要求? 研发周期短? 投资与回报?
价格?
在酸性介质中(PH1.0~2.0)测定时间一般为2~4 小时(胃缓释制剂除外),其他介质中根据剂型特定 或其溶出或释放情况而定。
关注不同剂型之间的取样时间点的差异
原研产品有关物质全面剖析
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对市售品有关物质 进行考察,
色谱条件需要经过初步的验证。 严防限度“陷阱”,坚决抵制“照搬照 抄”,不要盲目迷信“进口标准”!
多晶型:转晶条件的考察及测定方法,防止转变成 “不稳定”或“无效晶型”
溶解性:难溶性药物其溶解性测定方法(过饱和), 水合物:失水温度, 粒度分布:难溶性药物需考察其粒径分布。
考察原料药是否对高温、高湿、光照、高 温高湿、高湿光照、酸、碱、碱金属离子催 化氧化等的敏感性,了解药物的主要降解途 径,为处方工艺研究提供依据。
0 0
PH1.0
市售品 自制品
20
40
60
80

市售品
自制品
20
40
60
80
100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120
100 80
60 40
20 0 0
PH4.0
市售品 自制品
10 20 30 40 50
PH6.8
市售品 自制品
10
20
30
40
50
溶出曲线拟合举例
120
120
100
100
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制剂研发流程
Contents
1.背景介绍 2.处方前研究 3.小试处方工艺开发 4.中试生产与工艺验证 5.制剂的质量控制
1.背景介绍
术语
仿制药是指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
途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
参比制剂是指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对照
药品,通常为被仿制的对象,如原研药品或国际公认的同种 药物。参比制剂应为处方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 药品。
80
80
60
60
40
市售品
40
PH5.0 自制品
20
20
0
0
0
10 20 30 40 50
0
优化后PH 5.0
市售品 自制品
10 20 30 40 50
市售品(被仿制药)的选择
A、 如果原研企业产品已经进口中国,应首选已 进口或本地化生产的原研产品
解读: 1、要求原研产品来自发达国家(ICH成员国)。 2、选择非发达国家的原研产品很难被认可。 3、选择多批次,不同生产时间的市售品
查询原料药相关性质
(做制剂必须要对原料性质充分了解)
查询原料药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粒径 分布、熔点、水合物、溶解性等),特别需 要关注是否具有多晶型及转晶情况,如果具 有多晶型,需要查询各晶型之间的理化性质 之间的差异(溶解性、稳定性以及生物利用 度等之间的差异);
结合原料药化学结构,根据文献资料查询 该原料药在酸、碱、高温、高湿、光照、氧 化等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
单因素考察
原料晶型研究 原料粒径研究 填充剂用量考察 崩解剂用量考察 粘合剂用量考察 润滑剂用量考察 包衣增重考察 ……
对于多规格产品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先研究 大规格。
根据产品规格大小及设计的片重,不同规格 之间可采用等比例放大压片。也可以采用辅料比 例及用量不变,只改变主药量压片
方法 UV(30min) HPLC(3自制品 81% 80%
因测定方法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导致 自制品在该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比市售品快, f2小于50,结果需要重新优化处方。
取样结束时间点的选择
当连续两点溶出度达85%以上(缓释制剂为 80%)、且差值在5%以内时,试验则可提前结束。
查询相关质量标准及文献
(了解质成品的控制标准)
查询该产品国内外相关质量标准,如USP、EP、 JP、ChP、转正标准、进口标准、近期SFDA批准的 标准、同类产品相关标准或其他资料(FDA、EMEA 以及原研企业相关网站资料、如DMF文件、溶出曲线 数据库、日本橙皮书以及药师学会制定的IF記載)等, 其中相关标准包括相应的原料药标准、不同剂型标准, 如果是复方制剂,还需要查询相应的单方制剂相关标 准。然后根据收集的标准及文献,列表比较它们之间 的差异,初步拟定处方工艺研究重要指标考察的检验 方法(如溶出度/释放度、有关物质和含量等)。
【考察】 1、影响因素试验条件(强光、高温、高湿),时间30天 2、加速试验40℃/75%RH%,1个月?
【注意】以原料药、辅料作为对照组 检测指标:外观、吸收增重、有关物质、含量、晶型 外观和有关物质重点考察!
对温度或湿度较敏感的药物,尽可能将
原辅料的水分控制到一定范围内,密封后进 行考察。
处方中杂质变化,一般情况下是多因素 引起的,相容性良好不一定就“万事大吉”。 需要一个反复验证的过程。
溶出介质的选择
根据原料药的性质及剂型特点,有正对性 的选择不同的溶出介质进行考察,如果原研 产品在某种介质中差异性较大,则需要选择 12~18个制剂单位或不同批次进行考察
原料药性质不同、剂型不同、对溶出介 质的选择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选择:pH值1.2-2.0、4.0~5.5、水(6.1) 6.8~7.6。 至少选择4种介质
肠溶制剂:除关注PH1.2~2.0,PH6.8外,还 需要重点关注PH6.0、PH4.0
缓释制剂:需要关注PH7.6
难溶性药物漏漕试验?
溶出转速的选择
一般选择桨法,必要时加沉降篮,不建 议使用“小杯法”,转速首先从低转速开始 (50转/分钟),如果非要采用小杯法,首选 35转/分钟。
在某介质中60分钟内溶出未达到85%,则 可以提高转速为75转/分钟,但转篮法不得过 100转/分,桨法不得过75转/分;小杯法不得 过50转/分。
根据原料性质尽量将原料与辅料混合后 压制成片或制成干颗粒进行考察。
根据辅料在处方中的作用拟定出相应比 例进行研究(如5:1、1:20)。同时单独将原 料及空白辅料混合物同时进行对比研究。
辅料相容性研究
LOGO
指导原则
辅料用量大:原料药/辅料=1:5 辅料用量小:原料药/辅料=20:1
物理混合 物理混合
Contents
1.背景介绍 2.处方前研究
3.小试处方工艺开发
4.中试生产与工艺验证 5.制剂的质量控制
3.小试处方工艺开发
处方工艺研究总原则:
在全面了解市售品体外溶出行为和杂质情况的 基础上,进行处方工艺研究,“依葫芦画瓢”, “先粗选,后精选”,使其逐步放大规模生产的样 品与市售品在多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 (f2)均大于50,杂质情况优于市售品,能够实现 工业化生产,且稳定性放置过程中质量稳定。
原研产品体外溶出曲线全面剖析
原料药在不同PH中的溶解性(PH依耐性药 物制剂,PH-溶解度曲线)及稳定性考察 注意:某些药物对某些溶出介质不稳定(拉唑 类药物对酸不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