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题解答
中级宏观经济计算题

凯恩斯模型:1、假设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若为三部门经济,且有:T=0.25Y,G=100,L=0.2Y-2r,货币供给M=150,求均衡利率和收入。
答案:(1)IS:Y=1250--30 r LM:Y=750 + 20 r(2)Y=950 r=10 (3)Y=875—15r Y=750 + 10r Y=800 r=51、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答案:(1)由Y=C+I+G得IS曲线为:Y=1200-25r;由L=M得LM曲线为:Y=1000;说明LM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000;联立IS和LM得到:r=8,I=100;(2)同理得:r=12,I=80,Y仍为1000。
(3)G增加20使投资减少20,存在挤出效应。
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这是一种古典情况。
2、假定一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假定某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I=900-50r,政府支出G=800,,货币需求L=0.25-62.5r,实际货币供给M/P=500,求:(1)IS和LM曲线;(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4、设IS曲线为:Y=5600-40r;LM曲线r=-20+0.01Y。
何樟勇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何樟勇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1、企业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应计入()。
[单选题] *A.财务费用B.其他业务成本C.销售费用D.营业外支出(正确答案)2、长期借款分期计算和支付利息时,应通过()科目核算。
[单选题] *A.应付利息(正确答案)B.其他应付款C.长期借款D.长期应付款3、企业在转销已经确认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单选题] *A.其他业务收入B.营业外收入(正确答案)C.盈余公积D.资本公积4、企业的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是()。
[单选题] *A.闲置的房屋B.租入的设备C.临时出租的设备D.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设备(正确答案)5、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办公费应计入()科目。
[单选题]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正确答案)6、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根据()作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待竣工决算后再作调整。
[单选题] *A.市场价格B.计划成本C.估计价值(正确答案)D.实际成本7、当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发起式方式设立时,发生的筹资费用可以直接计入()科目核算。
[单选题] *A.管理费用(正确答案)B.财务费用C.资本公积D.冲减“股本”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非流动负债的是()[单选题] *A.长期借款B.应付债券C.专项应付款D.预收的货款(正确答案)9、.(年温州二模考)以下不属于会计事项的是()[单选题] *A结转当年取得的利润B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C将闲置资金用于投资D与租赁公司签署设备租入协议(正确答案)10、专利权有法定有效期限,一般发明专利的有效期限为()。
[单选题] *A.5年B.10年C.15年D.20年(正确答案)11、下列属于成本费用的是()。
[单选题]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正确答案)D.销售费用12、下列各项,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单选题] *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收益C.资产处置损益D.营业外收入(正确答案)13、.(年浙江省第一次联考)()是调整社会经济生活关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 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 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四、计算题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 工资100亿元,利息10亿元,租金3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利润3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
要求:⑴按收入计算GDP ;⑵按支出计算GDP ;⑶计算净出口解: ⑴按收入计算:GDP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100+10+30+30=170亿元⑵按支出计算GDP =C +I +G +(X -M )=90+60+30+(60-70)=170亿元⑶计算进出口: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GDP)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
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解:(1)用S 代表储蓄,用D y 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GNP —D y =4 100—3 800=300(亿美元)(2) 用I 代表投资,用p S g S r S 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为g S =T 一G =BS ,在这里,T 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 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g S =BS =—200。
r S 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则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I =p S +g S 十r S =300十(一200)十100=200(亿美元)。
(3)从GDP =C 十I 十G 十(x 一M)中可知,政府支出G =4800—3000—800一(一100)=1100(亿美元)。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 ( Y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率=0.25。
试求:(1) 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2) 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导论 (5)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牌述 (5)第二章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6)第二篇总需求分析 (11)第三章产品市场均衡:收入一支出模型 (11)第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20)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 (29)第三篇总供给分析 (39)第六章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度量 (39)第七章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40)第八章新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45)第四篇长期经济增长理论 (48)第九章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48)第二章拿赃瞬标的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
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2002年和2009年该国实际GDP的变化,但要以2002年的价格来计算。
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GDP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002年2009年0(数量)P(价格)0(数量)P(价格)橘子500.22600.25香蕉150.220().3答:(1)以2002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2=50x0.22+15x0.2=14,2009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P蜘=60x0.22+20x0.2=17.2,实际GDP增长率为:—~14xlOO%=22.9%,14(2)以2009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方=50x0.25+15x0.3=17,2009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瓠=60x0.25+20x0.3=21,实际GDP增长率为:空丑x100%=23.5%。
17|;|我.睚与23.3%只相£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GDP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这神影响不是很大.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税收的蟾加(■同时椅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一投资差额上的变化.⑵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定意味着消或的增加或投.资的增加。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word版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说明: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本章系统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虑到宏观经济背景非常重要,建议读者予以重视。
除了名词解释之外,本章未添加相关习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
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 2002 年和 2009 年该国实际 GDP 的变化,但要以 2002 年的价格来计算。
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 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答:(1)以 2002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2 +15⨯ 0.2 = 14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2 + 20 ⨯ 0.2 = 17.2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17.2 -14⨯100% = 22.9% 。
14(2)以 2009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5 +15 ⨯ 0.3 = 17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5 + 20 ⨯ 0.3 = 21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21 -17⨯100% = 23.5% 。
17由 22.9%与 23.5%只相差 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 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1)税收的增加(同时转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一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2)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定意味着消费的增加或投资的增加。
(3)消费和储蓄的同时增加一定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在(2)和(3)中都假定不存在居民的利息支付或向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中级宏观经济学试题-第四章计算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计算题参考答案
第1题:一封闭经济,消费对利率不敏感,利率降低1%,投资的GDP 比重上升2%。
a) 政府购买下降4%,当消费不变时(对利率不敏感),投资比重上升4%。
b) 利率下降2%,因投资比重提高4%。
c) p65页公式可以写为:)/()/(3.0/7.0//K Y Y K N N A A Y Y ⨯∆+∆+∆=∆
设A A /∆和N N /∆保持原增长水平不变,投资比重Y K /∆比原水平增加4%,2/=K Y ,可以得到GDP 比原增长水平提高%4.22%43.0=⨯⨯
第2题:潜在产出为4000,均衡利率是0.05,货币需求为P R Y M )40003.0(-=,货币供给为1000。
a) 由货币均衡P )05.0400040003.0(1000⨯-⨯=,得到价格水平1=P 。
b) 货币供给增加100,新的价格水平为1.125.040001001000=⨯+=
P 。
货币供给增加10%,价格水平也增加10%。
c) 若利率由0.05增至0.10,均衡的物价水平为25.1)
10.03.0(40001000=-⨯=P 。
货币供给和潜在产出为给定,引起实际利率变化的只能是物价水平由1.0上升至1.25。
d) 产出增至4500,利率为0.05,均衡价格水平为87.005.0400045003.01000=⨯-⨯=
P ,价格水平下降。
(NEW)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第二篇 总需求分析第三章 产品市场均衡:收入-支出模型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三篇 总供给分析第六章 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度量第七章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第八章 新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第四篇 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第九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说明: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虑到宏观经济背景非常重要,建议读者予以重视。
本章无相关习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
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2002年和2009年该国实际GDP的变化,但要以2002年的价格来计算。
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GDP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答:(1)以2002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P2002=50×0.22+15×0.2=14;2009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P2009=60×0.22+20×0.2=17.2;实际GDP增长率为:(17.2-14)/14×100%=22.9%。
(2)以2009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P2002=50×0.25+15×0.3=17;2009年该国的实际GDP为:GDP2009=60×0.25+20×0.3=21;实际GDP增长率为:(21-17)/17×100%=23.5%。
由22.9%与23.5%只相差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GDP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1)税收的增加(同时转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word版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说明: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本章系统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虑到宏观经济背景非常重要,建议读者予以重视。
除了名词解释之外,本章未添加相关习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
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 2002 年和 2009 年该国实际 GDP 的变化,但要以 2002 年的价格来计算。
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 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答:(1)以 2002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2 +15⨯ 0.2 = 14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2 + 20 ⨯ 0.2 = 17.2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17.2 -14⨯100% = 22.9% 。
14(2)以 2009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5 +15 ⨯ 0.3 = 17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5 + 20 ⨯ 0.3 = 21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21 -17⨯100% = 23.5% 。
17由 22.9%与 23.5%只相差 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 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1)税收的增加(同时转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一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2)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定意味着消费的增加或投资的增加。
(3)消费和储蓄的同时增加一定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在(2)和(3)中都假定不存在居民的利息支付或向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中级宏观经济学试题-第五章计算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计算题参考答案第1题:劳动大军1.3亿,失业910万,%3=b ,%40=e 。
下个月的失业为:9364.091003.013000910=⨯-⨯+。
平衡时的失业为:975/13000=⨯e b 。
第2题:一场上的解雇工人损失与工人生产率关系为解雇工人造成的美元损失工人为避免解雇而提高的生产率 1000 1000 20003500 30005000 4000 5500 其他厂商每周支付500美元,工作持续50周。
a) 若工人被解雇后可以立即找到工作,厂商应支付560503000500=+美元/周,厂商增加效益2000美元。
b) 需要6500/3000=周。
c) 自然失业率为%7.106506=+第3题:设奥肯定律成立,为)(3/)(***--=-U U Y Y Y ,失业率的单位为小数。
假定自然失业率为0.06。
a) GDP 的缺口分别为:1.2%,-2.4%,-4.5%,-2.7%,-0.3%,1.2%。
b) 计算潜在GDP :缺口GDP Y Y +=*1,可以得到潜在GDP 分别为:5676,6063,6538,6731,6952,7160。
潜在GDP 平均增长率可以分别计算逐年的增长率,然后取算术平均。
也可以如下计算(几何平均):5)1(56767160g +=,0473.01)26.1ln 2.0exp(=-=g ,年均增长率为4.73%。
“第四章计算题参考答案”第1题更正:c) 设A A /∆和N N /∆保持原增长水平不变,投资比重Y K /∆比原水平增加4%,5.0/=K Y ,可以得到GDP 比原增长水平提高%6.05.0%43.0=⨯⨯。
《宏观经济学》计算习题(附详解)

《宏观经济学》计算习题(附详解)【编号】ZSWD2023B00971、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a)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b)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c)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净出口解:(1)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y=100+10+30+30=170(亿元)(2)支出法:y=c+i+g+(x-m),y=90+60+30+(60-70)=170(亿元)(3)政府预算赤字(bs)=税收(t)-政府支出与政府转移支付(g+tr)即bs=30-30-5=-5(亿元)(4)s=y d-c=170+5-30-90=55(亿元)(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负数意味着存在贸易赤字2、已知下列资料,国内生产总值6 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4000亿元,政府购买1 100亿元,政府顶算盈余300亿元,试计算: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人。
(5)个人储蓄。
解:(1)NDP=GDP-重置投资=6000-500=5500(亿元)(2)NX=GDP-C-I-G=6000-400-800-1100=3700(亿元)(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税收-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300T-TR=G+300=300+1100=1400(亿元)(4)Yd=NDP+TR-T=NDP-(T-TR)=5500-1400=4100(亿元)(5)S=Yd-C=4100-400=3700(亿元)3、下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宏观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11c110.8 K G K I22.52T11c(c1(1t)t)1100.8.8(1(100.225)5)K TRc1c(1t) 10.80.8(1 0.25)2〔2〕4.解:根据,可得I=300时的均衡收入为y=(1000+300)/(1-0.8)=6500;当I=500时,y=7500,可见,均衡收入增加了1000亿美元。
当投资从300增加到500时,收入从原来的6500增加到7500的过程中第1、2、3期收入将是:第1期收入=0.8×6500+1000+500=6700第2期收入=0.8×6700+1000+500=6860第3期收入=0.8×6860+1000+500=6988〔六〕简答题1、消费函数是指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决定消费的变量很多,但最具影响和决定意义的是收入水平。
消费函数集中研究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得快,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的趋势,这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许多经济学家对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这种短期分析进展了修正、补充与开展,推动了消费函数理论的开展,表达在杜生贝里〔J.S.Duesenberry〕提出的相对收入消费函数、莫迪格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的消费函数和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的永久收入的消费函数以及影响消费的利率、价格水平与收入分配等其他因素方面。
2、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总供给由消费和储蓄构成。
可采用两种方法来决定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法和投资—储蓄法。
前者根据均衡条件:Y=C+I,利用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I=I0〕来求得,并可通过消费加投资即总需求与450度线相交的方式在几何图形中得到表示;后者根据均衡条件:I=S,利用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I=I0〕来得求得,并可通过储蓄等于投资的方式在图形中得到说明。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1、一国的国民收入资料如下GDP:4800万美元总投资:800万美元净投资:300万美元消费:3000万美元政府购买:960万美元试计算:①国内生产净值(2)分;②净出口解:①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500万美元NDP=GDP-折旧=4800-500=4300万美元②GDP=C+I+G+X-MX-M=4800-3000-800-960=40万美元2、假如某经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2,潜在产出是1万亿美元,而实际产出是0.9万亿美元,请计算政府应该增加(或减少)多少投资才能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水平?解:支出乘数=1/0.2=5倍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1000亿美元政府应增加的投资额G=1000/5=200亿美元3、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1。
①IS曲线方程;②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解:①由y=c+i=100+0.8y+150-6r得 y=1250-30r……………………IS方程②当P=1时,150=0.2y-4r即y=750+20r …………LM方程解由IS和LM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得 r=10, y=9504、假设GDP为5000万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万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万美元,消费为3800万美元,贸易赤字为100万美元。
计算:①个人储蓄;②投资;③政府购买支出解:①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美元②政府储蓄=-200万美元投资I=300-200+100=200万美元③G=5000-3800-200-(-100)=1100万美元5、假如某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现政府增加购买支出100亿美元,厂商增加投资100亿美元,社会增加进口50亿美元,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解:支出乘数=1/(1-0.8)=5△y=5×(100+100-50)=7506、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净出口为100。
中级宏观经济学试题-第七章计算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计算题参考答案第1题a) 联立IS 和LM 曲线方程,即G n d Y n d m t b n d g e a R ++++---+++=1)1(1和PM h Y h k R 1-= 得到总需求曲线: )())1(1(/)()(n d k m t b h P M n d G g e a h Y +++--+++++=代入900=M ,1200=G ,1=P 后,得到6000≈Y 。
b) 收入Y 没有给定,不能确定利率R 。
若利用a 的收入Y ,利率05.0≈R 。
c) 消费:4000)1(=-+=Y t b a C ;投资:90020001000=-=-=R dR e I ;政府支出:1200=G ;净出口:100-=--=nR mY g X ;d) 成立600010012009004000=-++=Y 。
e) 若1300=G ,6115≈Y ,068.0≈R 。
第2题a) 政府储蓄:600=-G tY ;私人储蓄:200)1(=--C Y t ;其他国家储蓄:100=-X 。
成立100200600++=I 。
b) 政府储蓄:5.534=-G tY ;私人储蓄:208)1)(1()1(=---=--=a Y t b C Y t S p ;其他国家储蓄:5.120=-X 。
864=I 。
c)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GDP 增加,由a Y t b C Y t S p ---=--=)1)(1()1(可知,私人储蓄增加。
第3题a) IS 曲线的斜率为nd m t b ++---)1(1,d 由原来的2000提高到4000,斜率值增加,即IS 曲线比原来平缓。
因为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致使GDP 对利率敏感性提高。
b) 总需求曲线为)())1(1(/)()(n d k m t b h P M n d G ge a h Y +++--+++++=,不考虑价格水平的影响,不难看出:Pk n d A n d k A P n d M Y ])/([1)(/)(++=+++=∂∂, 式中0))1(1(>+--=m t b h A ,显然当d 增大时M Y ∂∂/也增大。
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完整解答

1、在以下列函数描述的经济体中.考察税收对均衡收入决定的作用。
C=50+0.8YD, I =70, G =200, TR =100, t=0.20 (1)计算模型中的均衡收入和乘数; (2)计算预算赢余;(3)设想t 增加到0.25.新的均衡收入是什么?新的乘数是什么?(4)计算预算赢余的变动。
如果c 是0.9而不是0.8.预算赢余是增加还是减少?2、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A=0.2Y 。
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政府购买乘数;(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3、考虑如下经济:(1)消费函数是)(75.0200T Y C -+=.投资函数是r I 25200-=.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100.针对这个经济体.画出r 在0~8之间的IS 曲线。
(2)在该经济下.货币需求函数是r Y d P M 100)/(-=.货币供给M 是1000.物价水平P 是2.针对这个经济.画出r 在0~8之间的LM 曲线。
(3)找出均衡利率r 和均衡收入水平y 。
(4)推导并画出总需求曲线。
4.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i.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i.设P 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1)总需求函数(2)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5.以下等式描绘一个经济(C 、I 、G 等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i 以百分率计量.5%的利率意味着i=5)。
C=0.8(1-t)Y.t=0.25.I=900-50i.G =800.L=0.25Y-62.5i, 500=PM(1)描述IS 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2)描述LM 曲线的是什么方程?(3)什么是均衡的收入与均衡的利率水平?6.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YD C 8.080+=.投资函数为i I 520-=.货币需求函数为i Y L 104.0-=.政府采购支出20=G .税收Y T 25.0=.名义货币供给量90=M .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285=Y 。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工程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习题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一个农民种植1蒲式耳小麦,并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磨坊主。
磨坊主把小麦磨成面粉,然后以3美元的价格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面粉制造面包,并以6美元的价格卖给一个工程师,工程师吃了面包。
每个人的增加值是多少?GDP是多少?【答案】每个人的增值等于成品的价值减去每个人支付的原材料的成本。
因此农民的增值是$1($1-0=$1);面粉厂的增值为$2(他以$3的价格卖给面包店,而以$1的价格购买面粉);面包店的增值为$3(他以$6的价格卖出面包,以$3的价格买入面粉)。
GDP是总的价值增量,即$1+$2+$3=$6。
注意:GDP与最终产品(面包)价值相等。
4、把下列交易归入四个支出部分之一: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
A、波音公司向空军出售一架飞机(政府购买)B、波音公司向美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投资)C、波音公司向法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净出口)D、波音飞机向阿密拉埃尔哈特出售了一架飞机(消费)E、波音公司制造了一架下半年出售的飞机(投资)8、考虑下列每一事件会如何影响实际GDP。
你认为实际GDP的变动反映了经济福利相似的变动吗?A、佛罗里达的飓风迫使迪斯尼乐园停业一个月;B、新的、更容易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开发增加了农民的收成;C、工会和经理之间对抗的加剧引发了一场罢工;D、全国企业经历着需求减少,这时企业解雇工人;E、议会通过新环境法,该法禁止企业使用排出大量污染物的生产方法;F、更多的高中生辍学从实践草坪的工作;G、全国的父亲减少工作周数,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孩子在一起。
【答案】A、实际GDP下降,由于迪斯尼关闭时并不再提供任何服务。
工人收入与股东收益的减少(国民帐户的收入方面)以及人们在迪斯尼消费的下降(国民帐户的支出方面)致使国民收入下降;B、实际GDP上升,因为农场生产的小麦增加了。
由于人们可以消费更多的小麦(如果人们不想消费更多的小麦,农民和农场主就要改行了),致使国民收入增加;C、实际GDP下降,因为劳动的工人减少了,公司产量下降。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计算答案

1.(1)若投资函数I=100(美元)-5R 找出利率R 为4%、5%、6%、7%时的投资量;(2)若储蓄为S=-40(美元)+0.25Y,找出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3)求IS 曲线方程。
解:(1)投资函数I=100-5R(美元)当R=4%时,I=100-5×4=80当R=5%时,I=100-5×5=75同理R=6%,I=70;R=7%,I=65(2)储蓄S=-40(美元)-0.25Y,根据I=S,当I=80 时,-40+0.25Y=80 得Y=480;当I=75 时,Y=460;当I=70 时,Y=440当I=65 时,Y=420。
(3)储蓄函数:S=-40+0.25y,投资函数:I=100-5R,根据I=S,联立方程得:R=28-0.05y。
2.假定:A.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5R;B.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10R;C.消费函数为C=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 -10R。
回答:(1)求A、B、C的IS 曲线;(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 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3)比较B和C,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1)IS 曲线为r=(a+e)/d-(1-b)y/d,由A的已知条件可得c=50+0.8y 和I =100-5r 可得A的IS曲线为 r=(100+50)/5-(1-0.8)y/5 即r=30-y/25同理,由已知条件可得B的IS 曲线为r=15-y/50C的IS 曲线为r=15-y/40(2)由A和B的投资函数比较可知B的投资行为对利率更为敏感,而由A和B的IS 曲线比较可知B的IS 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A的IS 曲线斜率,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对利率越敏感,IS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
(3)由B和C的消费函数比较可知B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而B和C的IS 曲线方程比较可知B 的IS 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C的IS 曲线斜率,亦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时,IS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YE 1111.11
G
1
1 c(1 t)
1
1 0.8 0.8
1 0.36
25 9
2.78
(2)因为 BS tY G TR ,而 G =200,
) 9
为 s 40% 、那么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人均产出和人均消费分别为多少?
9. 假 定 某 国 经 济 存 在 以 下 关 系 : 消 费 函 数 为 C 50 0.8(Y TA) , 税 收 函 数 为 TA 100 0.25Y ,进口函数为 Q 20 0.1Y 。如果该国的投资为 200 亿元,政府购买为 100 亿元,出口为 50 亿元。试求: (1) 该国经济达到均衡时,均衡收入为多少亿元? (2) 该国经济达到均衡时,储蓄为多少亿元? (3) 在该国经济中,如果自主消费增加 500 亿元,最终会导致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10、假设政府决定削减转移支付,但增加一个等量的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即 G TR 10 ,税率为 t 0.18 。 (1) 作为这种变动的结果,你认为均衡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2) 预算盈余的变化 BS 是多少? 11.假定一国的总资本累积方程可以表示为 dK K sY K ,其中,总产出函数为
少? (3) 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购买的变动量是多少? (4) 若通过变动货币来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 7.考虑一个经济,其生产函数为 Y=KӨ(AN)1- Ө,A=4K/N。假定储蓄率为 0.1,人口
增长率为 0.02,平均折旧率为 0.03,Ө=0.5。 (1)将生产函数化为 Y=αK。α 为多少? (2)模型中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是多少? (3)是什么因素使它成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8.假设经济体的人均生产函数为 y k ,其中 k 为人均资本。求: (1)经济体的总量生产函数; (2)在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假定资本的年折旧率为 d 10% ,储蓄率
12、实际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2/3,经济增长率为 4.5%,实际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 -0.1,利率从 0.05 增长到 0.06,问为使下一期通胀为 1%,名义货币供给需增加多少?
13、已知索洛模型的生产函数为 y k ,折旧率为 d,人口增长率为 n,求最优消费的
储蓄率。 14、利用数学方法证明开放经济的政府购买乘数不可能大于封闭经济的政府购买乘数。
1、解:(1)因为 AD=C+I+G,C= C=50+0.8YD,YD=(1-t)Y+TR , I =70, G =200, TR =100,
t=0.20
所以 AD 50 0.8 0.8Y 100 270 0.64Y 400
当Y AD 时经济体达到均衡
所以均衡收入满足条件YE 0.64YE 400
货币需求函数为 L=0.2Y-4i,设 P 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 M=150。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若 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 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5.以下等式描绘一个经济(C、I、G 等以 10 亿美元为计量单位,i 以百分率计量,5%的 利率意味着 i=5)。 C=0.8(1-t)Y,t=0.25,I=900-50i, G =800,L=0.25Y-62.5i, M 500 P (1)描述 IS 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2)描述 LM 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3)什么是均衡的收入与均衡的利率水平?
6.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 C 80 0.8YD ,投资函数为 I 20 5i ,货币需求函数 为 L 0.4Y 10i ,政府采购支出 G 20 ,税收 T 0.25Y ,名义货币供给量 M 90 ,充 分就业的产出水平Y 285 。 (1) 若价格水平 P 2 ,则 IS LM 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是多少? (2) 若总供给曲线方程为 Y 235 40P ,则 AD AS 决定的均衡收入和价格各是多
元,政府购买 G=160 亿元,税收 TA=0.2Y。 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政府购买乘数;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 300 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3、考虑如下经济: (1)消费函数是 C 200 0.75(Y T ) ,投资函数是 I 200 25r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 100,针对这个经济体,画出 r 在 0~8 之间的 IS 曲线。 (2)在该经济下,货币需求函数是 (M / P)d Y 100r ,货币供给 M 是 1000,物价水 平 P 是 2,针对这个经济,画出 r 在 0~8 之间的 LM 曲线。 (3)找出均衡利率 r 和均衡收入水平 y。 (4)推导并画出总需求曲线。 4.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 C=100+0.8Y,投资函数为 I=150-6i,
dt
Y AK L1 , 0,1 , s 为储蓄率(或投资率), 为资本折旧率。请回答一下问题:
(1)假定人口增长率为 L n ,请将总量资本累积方程改写成人均资本累积方程, L
也就是表示成 k (人均资本)和参数 s 、A、 、 、 n 的函数。 (2)分析人口增长率和资本折旧率上升对稳态资本的影响,并作图说明。 (3)在图中画出“黄金资本累积率”所对应的资本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