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教案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e4cc7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8.png)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表 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表演展示
每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 励。
归纳小结:总结全文,提炼中心思想
总结全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提炼中心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传达的中心思想,如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等,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品质。
04
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总结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内容丰富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阅 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符 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讲解课文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主 题思想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 了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多样
课堂氛围活跃
运用了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 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 参与度。
加强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提高课堂参 与度。
提供更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拓展材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 好奇心。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策略,以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06
教师自我成长与提升
本次公开课收获与感悟
深入理解了《三袋麦子》的文本内涵和教学目标,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
02
故事通过三个小动物的不同行为, 传达了勤俭节约、聪明智慧等优秀 品质,同时也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 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基本 的阅读技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袋麦子教案及反思
![三袋麦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056f4c51e79b896902264c.png)
三袋麦子教案及反思《三袋麦子》教案教学目标: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⒈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
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⑵不会读、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烙饼发霉麦囤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
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2)理解词语(课件出示):烙饼发霉麦囤三、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2、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课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⒉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⒊教师小结:课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
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想小猴学习。
四、作业:⒈课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⒉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三袋麦子小猪--吃光了---憨厚小牛--保存---节约小猴--全种地---聪明能干《三袋麦子》教学反思《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
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
《三袋麦子》教案八篇
![《三袋麦子》教案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f0fc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1.png)
《三袋麦子》教案八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馒饼等10个生字。
2知道对事情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
得到了礼物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二、初读课文自由读文,把生字用横线标出来,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读准下面的生词:馒头烙饼迫不及待饱满保存麦囤粮食防止舔嘴唇自豪收获四、学习课文1出示自学提纲:默读课文,想一想: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小猪、小牛和小猴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2反馈。
(1)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小猪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从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中,你感受到什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6段。
(2)同样的方法交流: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小牛和小猴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4、7、8、9段。
3小猪、小牛和小猴中你更喜欢谁,为什么?4要是你收到这份礼物,你会怎么做?附:板书设计三袋麦子小猪吃光了小牛剩一半有备无患小猴堆满囤有远见《三袋麦子》教案篇2一、复习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
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A一样。
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B不一样。
(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209c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1.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一一、读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自学。
(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指名分节读课文,边读边交流字词的自学情况。
4.自读。
要求读得流利而有感情。
5.赛一赛,看谁读得最好。
二、比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三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
1.比一比,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小猴想得全面、长远,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②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a.看得很仔细,比小猪、小牛全面;b.有丰富的劳动经验)③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2.比一比,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比较,不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
3.比一比,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三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三个小动物的做法一个比一个满意)三、演在充分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采用表演这一教学方法,既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重新整合、加工,又是有创意的运用表达。
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认真熟悉课文,谈谈自己打算怎样来表演。
教师指导:要注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有些台词和动作要展开想像,自己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634841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d.png)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三袋麦子》教学设计【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明白得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讲述那个故事,明白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行。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刻】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味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⒈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
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⑵会读、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明白得词语的意思。
烙饼发霉麦囤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适应,关心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成效。
⑴出示生字卡片::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
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明白得词语:烙饼发霉麦囤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形。
四、精读课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如何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明白得语:快乐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语。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
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在连起来说。
⒋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课堂作业: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适应。
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忆⒈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⒉练习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⒈明白得课文内容。
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如何样)讨论并明白得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
语文《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语文《三袋麦子》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4e5dc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5.png)
语文《三袋麦子》教学反思语文《三袋麦子》教学反思8篇语文《三袋麦子》教学反思1一、议议,读懂课文师:同学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小猪、小牛、小猴对自己得到的一袋麦子不同的处理方法。
你欣赏谁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生:我欣赏小猴的做法。
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虽然不能马上吃到。
可是一年以后,它却能吃到一囤的麦子,它最能干,最聪明。
师:(高兴地):说的真不错。
生:我不欣赏小猴,欣赏小猪的做法。
它很会享受,把一袋麦子全磨成了面粉,做成自己最喜欢吃的白面馒头和烙饼。
我想,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那时最开心的事。
师(赞许地点点头):不错。
你挺有分析头脑。
生:我欣赏小牛的做法。
它吃完了自己家的杂粮,把好东西留到最后再慢慢享用,它会打算,知道勤俭节约。
师:刚才同学们对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每位同学的看法都很有道理。
不过,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认为小猴的做法最好。
确实,书中很多地方也暗示我们,小猴的做法最好,请大家认真读读,找找,看谁找得又多又好。
(学生自由朗读,书中圈划)生:从结果看,小猴的做法最好,它收获了更多的麦子,是满满一囤的麦子。
生:从做法本身看,小猪就想到吃。
小牛很节俭,但很累,怕麦子坏,常要把麦子搬进搬出,透风、晒太阳,而小猴呢,把麦子全种下了地,既省事,效果又好。
师(高兴地):你很会动脑,看法不一般。
生:从土地爷爷的态度上也恩能够看出。
对小猪,土地爷爷总是“哈哈大笑”,对小牛,是“夸奖”,而对小猴,却是“兴奋地说”,显然,“夸奖”只是表扬,是意料之中的事,而“兴奋”是土地爷爷意料之外的事。
师(喜形于色):你看书看得真仔细,很会分析,这一点,老师也几乎没看出来。
生:书中有“上等的麦种”,麦种,又是上等的,是暗示小猴的做法好。
师(点头、微笑):你真会看书,找的真仔细。
二、赛赛,读好课文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靠自己读懂了课文,那你们打算怎样来读好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西哈的一段对话,试着读读。
《三袋麦子》教案9篇
![《三袋麦子》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e999d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9.png)
《三袋麦子》教案9篇《三袋麦子》教案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叙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解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熟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涵,能依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
培育同学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1、复述故事2、培育同学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充分朗读,读通读顺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其次部分。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书写。
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对麦子不同的处理。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引出麦子的童话。
1、玩耍导入:上课前我们来做个好玩的玩耍,叫我说你猜。
我说一句台词,你来说说出自哪个童话故事。
小女孩和她奶奶一起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苦痛的地方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魔镜呀,魔镜呀,请你告知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白雪公主》)。
只有黑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蒲公英〉)(看来,中外漂亮的童话故事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心田,伴随我们渡过幸福的童年,请连续猜。
)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是我的收获。
”——预设一:假犹如学能答出来,顺势揭题,并确定同学会学习,能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
预设二:假如学习答不出来,老师谈话导入,今日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个童话故事,一起读课题。
2、揭示课题同学们,今日土地爷爷给大家带来了三袋麦子。
这三袋麦子将要作一次长途旅行,在旅行中他们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呢?老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麦”正音“子”,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麦子的故事。
2024最新-《三袋麦子》教案(精选4篇)
![2024最新-《三袋麦子》教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538aa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5.png)
《三袋麦子》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文是美丽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三袋麦子》教案(精选4篇),仅供参考。
《三袋麦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⒈能借助旁批读懂故事,并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
⒈能正确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评价三个小动物,明白不同的做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三袋麦子》,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复习检测1、我会读馒头烙饼迫不及待饱满保存杂粮防止嘴唇自豪收获2、我能填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和()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
三、精读课文(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1、出示自学提示一: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小猪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思考:⒈小猪收到麦子时的心情怎样?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⒈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猪?2、汇报交流①小猪的心情②怎么做,理解“迫不及待”③结果怎样④小猪特点⑤指导朗读3、总结学习方法:①、读一读(读段落)②、画一画(画句子)③、品一品(抓词语)(设计意图:以小猪为教学突破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小猪段落的方法迁移到学习小牛和小猴段落上。
)(三)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二:默读课文有关小牛、小猴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小牛、小猴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思考:⒈、它们收到麦子时怎样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⒈、你认为它们是一个怎样的小动物?2、汇报交流⒈、小牛、小猴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⒈、小牛、小猴各有什么特点?⒈、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该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改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自己进行实践,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探究,在学习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a2fe5a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2.png)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三袋麦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三袋麦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只小猪、小鸟和猫三个动物分别得到了一袋麦子,他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对待麦子,得到不同结果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故事的理解。
难点:故事寓意的学生体会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麦子实物等。
学具: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农村麦田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三袋麦子》与麦子有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跟随故事的发展,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分析故事寓意。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3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三袋麦子小猪:吃了睡,睡了吃小鸟:种在田里,孵小鸟猫:埋在土里,发芽生长七、作业设计(1)小猪、小鸟和猫分别得到了多少麦子?(2)他们是如何对待麦子的?(3)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小猪得到了一袋麦子,小鸟得到了一袋麦子,猫得到了一袋麦子。
(2)小猪吃了睡,睡了吃;小鸟把麦子种在田里,孵小鸟;猫把麦子埋在土里,发芽生长。
(3)我认为他们的做法不正确。
小猪只知道吃,不知道珍惜;小鸟虽然有创意,但没有考虑到麦子的用途;猫虽然有想法,但没有实际行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珍惜麦子,合理利用。
2. 想象一下,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对待它?请用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展示你的想法。
《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带反思)
![《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99b5264693daef5ff73d0d.png)
《三袋麦子》优质教学设计(带反思)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明白小猪、小牛与小猴对待麦子的不同看法,土地爷爷对她们的不同反应,感悟三个小动物的形象。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表演与想象感悟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在头脑中树立她们鲜明的形象特征。
2、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生活态度都能够带来不同的快乐体验、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快乐、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您们往常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2、那我来讲一句台词,您们猜猜是出自哪个故事——“魔镜啊魔镜,魔镜,请您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3、是啊,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读后,总有一些东西会印在您的脑海里,估计是一个人物,估计是一句话,也估计是一幅插图。
《三袋麦子》这篇童话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接着学习——(齐读课题)《三袋麦子》。
4、(引读第一节)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与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谁来告诉老师,土地爷爷一共给了它们几袋麦子?您如何明白的?二、精读课文第2节。
1、这三袋一模一样的麦子,可在小动物眼中却是有些不一样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认真找一找,这三袋麦子在小动物的眼中各是如何的?把有关的词语圈出来。
2、指名答。
小猪眼中的这袋麦子是如何的?看到这麦子,小猪会情不自禁地夸道:(用上您找到的词语)(2)而小牛也会赞道:(3)小猴会如何讲呢?3、因为这三袋一模一样的麦子,可在小动物眼中却是不一样的,因此她们处理麦子的方式也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同。
过渡:您们看,小猪差不多迫不及待地闪亮登场了。
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是如何做的?谁先来讲讲,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猪?4、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与第6小节,看一看,小猪是如何处理麦子的?想一想,这是一只如何的小猪,您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并把有关的词语圈出来、学生自学5、谁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指生读、读了第二自然段,您读出了什么?是呀,小猪十分快乐,快乐的都如何了?那谁来快乐的读一读(指生读)。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6篇)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e9b85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1.png)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6篇)《三袋麦子》案例分析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三袋麦子》。
一、教材分析:《三袋麦子》在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
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2、会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并结合自己的领悟大方的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抒发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条理清晰。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简洁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复习导入,通过对上一节课字词以及知识的回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
《三袋麦子》教案(精选16篇)
![《三袋麦子》教案(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9fd74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2.png)
《三袋麦子》教案(精选16篇)《三袋麦子》篇1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本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凸现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能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教具准备:小黑板贴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师:每到过年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收到许多压岁钱。
拿到压岁钱后,小朋友们是怎样处理的呢?师:小朋友们处理压岁钱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谁的办法更好一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读完课文后,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借助“压岁钱”这一生活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充分运用阅读期待,既易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又易于学生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更易于学生走进文本,实现情感共鸣,为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必要的铺垫。
)题目是:三袋麦子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⒈请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2)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烙饼发霉麦囤(生读课文时,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平、翘舌音。
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词语:烙饼发霉麦囤三、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学生读文思考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精选《三袋麦子》教案4篇
![精选《三袋麦子》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be3c7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0.png)
精选《三袋麦子》教案4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难点:1、复述故事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A、出示词语馒头、憨厚、搬、节俭防止、拜访、仍虫蛀、至今B、自读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D、指名读三、再读课文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2、学生自读3、指名分自然段读4、评价,奖励四、三读课文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2、学生自读3、交流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2、指导口述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六、指导写字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2、学生口述3、教师范写4、学生描红《三袋麦子》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第一课
时)
教材解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
情节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
本文主要人物都是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及土地爷爷。
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每个人物因为处理一袋麦子方式不同而出现不同结果,这其中蕴含的道理要引导学生去理解。
教学目标:
1、会写9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干”种”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故
事。
3、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自见。
培养
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故事。
难点: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
培
养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比较、讨论、朗读和圈点勾画, 让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麦、份、迫、食、保、防、止、访、仍” 9个生字,会认“棒、馒、霉、搬、厚、诉、秘、获、干”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干” “种”,能正确读写“麦子、保存、防止”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课时重难点:
1、掌握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生答)
谁能说一说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童话故事?(《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2、今天老师给大家新带来一个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出
示课题,齐读,
指导麦”字读音及写法(读音:“mai第四声,写时注意
下半边要与表”区分开)
3、引导质疑: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要问的?(生1:三袋麦子是从哪
里来的?师:是别人送的。
生2 :麦子是谁送的?他都送给了谁?
生3 :为什么是三袋麦子?是不是要送给三个人?生4 :送礼物的人为什么要送麦子?他有什么用意?……)
过渡:同学们真爱问问题,问得非常好!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要求:身体坐端正,一边看一边听,并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听后反馈:
课文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
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做成各种个样的()吃了;小牛把麦子()慢慢吃;而小猴则把麦子(),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2、自读课文
要求:(1)边读边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2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生字或句子可以交流学习,多读几遍。
3、反馈自读效果:
(1)出示带有一类字的词语,指导学习。
(2)出示带有二类字的词语,指导学习。
(3)出示文中长句,指导学习。
(指名读、正音、齐读)
4、生字教学:
(1 )重点指导“防”“止”,注意笔顺、间架结构、布
局。
(2 )视频观看,师范写,生描红。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
2、合作交流:
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并试着按土地爷爷送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如何处理麦子”和处理麦子的结果”给课文分为三部分。
3、反馈:
第一部分(1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
子。
第二部分(2-4)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于同一袋麦子的不同想法和处理方式。
第三部分(5-9)小猪、小牛和小猴处理麦子的不同结果
以及土地爷爷对他们的评价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麦子的不同处置
过渡:
小猪、小牛和小猴收到土地爷爷送的麦子后各自有什么不同的想法,他们又是如何处理这些麦子的?
1、自读课文2—4自然段,交流思考
2、反馈:
小猪:做成食品吃光
小牛:保存起来慢慢吃晒
小猴:全种下了地
3、齐读2—4自然段
五、课时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袋麦子》这篇童话故事,知道
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对土地爷爷送给他们的麦子做了不同的处理,那么一年以后对于他们这样的处理,结果会怎样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六、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2、抄写课后生字、词语。
七、板书
9、《三袋麦子》
小猪一一全吃完了
小牛吃了一半小猴一一全种下地了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是学生都喜欢的一种课文类型。
要让孩子在掌握本课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能够当成故事一样说给别人听,再者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对童话故事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读书甚至是写作的兴趣。
这节课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字词、理清脉络、初步感知。
第二课时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评价三个动物的做法,说说自己的启发。
第一课时的课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时间没有把握好,没有探讨预设的2至4段内容就已经下课,导致板书不完整。
在识字读词以及课堂互动这方面掌握的不好,时间比较久、互动缺少方法。
还是由于时间原因,没有给学生自己写
字的时间,没能在课堂上让孩子练习,也需要深思
其次是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缺少方法,没有及时给学生机会反馈讨论结果。
再者就是教师语言积累不多,评价语不够恰当,有时候显得啰嗦, 不够简练。
最后,第一课时重点内容“朗读”没有抓好,朗读的形式缺乏,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读中去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