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及翻译(公开课+)

合集下载

文言文句式(公开课)

文言文句式(公开课)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 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这”,作判断 句的主语。 如:是进亦忧,退亦忧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
的判断。
•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信自” ①忌不自信。 “不自信”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弗之怠” “弗怠之”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 “不欺余”
特点: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即: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
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 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 动词(或介词)前。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 汝、尔
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 下文的意思补出。
• 樯倾楫摧。(《岳阳楼记》) • 王之弊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倒装句
文言文在语意表达中,常常改 变词序或句序,形成倒装句式, 而这里的倒装主要是针对现代汉 语的表意语序而言的。 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3) 令作诗 ,[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余 ] ]
2.谓语省略
在文言文中,有些情况下 谓语也可以省略。
•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在文言文中,省略宾语是比较普遍的, 所省多是代词“之”。我们要注意动词谓 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句中的父母、弟兄为偏义复词)
2021/3/1
3、删(删减法)
• 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有 些关联词语、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陪 衬等,都要在翻译中剔除。如“之”,作 为助词,它可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也可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这 些情况下就无法译出,可以删除。另外某 些发语词、语气词、表停顿、补足音节、 和缓语气的虚词,也应删除。
译文: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台阁。 (补数词后的量词) 例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译文: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
2021/3/1
(补出分数相应得部分)
6、补(补充法)
•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 等)
2021/3/1
例1、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往指前六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2021/3/1
1、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异同”一
(览1)表古汉语具有单音性,
现代汉语是双音性;

(2)古今词语同义

(3)古今词语异义

(4)古汉语多余虚词、偏义复词

(5)古今句型表达方式不同(句式不同) 调
( 6)古汉语省略现象突出

2021,进行翻译。 •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清楚誊写,翻译完毕。
2021/3/1
夯实课本知识 树立语境意识
遵循两个原则 掌握七种方法
独具慧眼 采点翻译 信达雅

文言句式及翻译(公开课+)

文言句式及翻译(公开课+)

三、要能够抓住句中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四个要点。
对句子翻译的考查,往往是按要点给分的,翻译前一定要找出能够体现得分 点的重点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重点虚词 (意义、用法)、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 动用法)和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并做到一一对 应准确译出。 四、要掌握“留、删、换、补、调”等五种具体的翻译方法。
(3)成语可以保留不译。 例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如此劳苦 功高,却没有封侯的奖赏。
2.删:删掉可以不译的词语。 (1)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词语与之对应的文言助词,可以删掉。 例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明白句读,不能解答疑难。 (2)某些发语词、表停顿和补足音节的虚词,可以删掉。
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翻译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树立文言文特殊句式意识,比较 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2、明确含有特殊句式的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原 则和方法
考题回顾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2014广东高考) 1、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参考答案】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申明冤屈,才敢告发,原来杀人的人,是 姓陈的富人。 关键字词在“直”、“乃”、“盖”。“为己直”是为王甲做主,结合字 义翻译为伸冤、洗冤。“乃”可以是“才”或“于是”,这里表条件,译为 “才”。“盖”之后为原因,且此处用了一个判断句式,翻译时要注意。
Hale Waihona Puke .补:补充上省略了的成分。 (1)省略了的主语、谓语、宾语要补上。例如: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辞)——(你)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 (辞谢)。

文言文句子翻译公开课

文言文句子翻译公开课

⽂⾔⽂句⼦翻译公开课树⽴语境意识,落实得分点——⽂⾔⽂句⼦翻译⼀|、导⼊:⾼考对古诗⽂能⼒的要求,包括要“理解并翻译⽂中的句⼦”,这是⼀个重要的考点。

这个考点难度⽐较⼤,当然也是得分率低的考点之⼀。

在宁波市⼀模考试中,我们班级的平均得分差不多就只能得到⼀半。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针对⽂⾔⽂句⼦的翻译进⼀步落实⼀些⽅法。

昨天我请同学根据⼀个⽂⾔⽂语段出了⼏个⽂⾔⽂翻译的句⼦,并给出分值和得分点。

现在请同学来解说⼀下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句⼦来出题。

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出的翻译⽂句都⼀些共同点,这些句⼦中基本都涉及到关键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或者固定句式。

这样的出题意识恰恰就说明我们基本已经明⽩了翻译⽂句的关键点。

(⼀)明确踩分点:留、删、补、换、调、变,要求达到“信、达、雅”的⽬标。

⽂⾔⽂翻译可以借助⽅法:留、删、补、换、调、变1.“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的内容;2.“达”,就是要求译⽂要通顺流畅;,则要求译⽂规范、得体、⽣动、优美。

(不作要求)(不作要求)3.“雅”,则要求译⽂规范、得体、⽣动、优美。

明确了得分点,这⼀步很重要,因为我们就可以就此⼀⼀落实突破,⽽不会迷失⽅向。

那么接下来我们⼀起来看⼀下,同学们⽣1:假使我⼀旦获机游揽浩⼤的宇宙万物,抒快⼀⽣的志向,来堵住讥讽我的⼈的嘴巴。

:假如我有⼀天获得偌⼤的天下,完成平⽣的志向,按照说离间⾔论的⼈的话,舍弃仲郛,:如果我的⼀⽣能观览宏⼤的宇宙,实现平⽣的志向,来留传在好事者的⼝中,舍除仲郛,我能同谁在⼀起呢?正确答案:假设我有⼀天能够饱览天下的美景,快意于实现平⽣的志向,来堵塞那个讥讽我的⼈的嘴,除了左仲郛,我与谁共享这些呢?总结失分原因:1、字词句式,翻译有误2、忽略语境,不明⼤意3、表意不通,表达不畅明确得分点,还有最为重要的⼀步,就是在于落实得分点。

⾔论及之,则众共⾮笑诋斥,以为怪物。

……《书黄梦星卷》王阳明错例:⽣1:(我)私下奇怪他竟然不惧路途遥远艰⾟,并且勤奋⾟苦不⽌。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21张]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21张]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省略句和 被动句等特殊句式往往给译者 带来困扰。正确理解和转换这 些句式,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 古汉语基础和翻译技巧。
采用“增、删、移、换”的翻 译策略。
针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可以 通过调整语序来还原其原意; 对于省略句,需要补充适当的 词语来使句子完整;被动句则 需将被动语态转换为现代汉语 的主动语态。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词汇差异
文言文使用的词汇与现代 汉语有很大不同,有些词 汇的意义和用法也发生了 变化。
语法差异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 汉语存在显著差异,如句 子成分的位置、词性的变 化等。
表达方式差异
文言文在表达方式上更加 含蓄、委婉,而现代汉语 则更加直白、简洁。
文言文中的特殊表达
倒装句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原文的语言风格,译 者应尽可能地进行再现和表达。这不仅要 求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 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有深入的了解。通过 准确的用词和流畅的句子结构,力求使译 文达到与原文相似的艺术效果。
06
文言文翻译的应用与价值
文学作品的翻译
总结词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应用之 一,它能够让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 代文学作品,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详细描述
在学术研究中,文言文资料往往涉及到重要的历史事 件、人物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翻译和整理,学 术界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趋势,为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 助。同时,学术研究的翻译也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和 合作,促进学术界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学习建议与展望
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 续加强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提高自己的语言基础和素养。

课前文言翻译小练(原文+句子翻译+整段译文)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课前文言翻译小练(原文+句子翻译+整段译文)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课前文言翻译小练
第1页
第一练
•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从军。 ①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 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拜广州都督。管内诸州首领,旧 多贪纵,②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 未尝鞫问。③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 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初议者认为有唐以来,治广 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经过啊!” • 关键点:“靳”“顾”,“有求官者”定语后置,句意对。
第6页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考中进
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 年尉。迁中书舍人、修文馆
士科和茂才异等科,几次调任万年尉。 李乂升任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
学士。
韦氏之变,诏令严促,多乂 草定。进吏部侍郎。景云元 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
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 “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
起。”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见 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按照旧例,从
帝乃供职;子才至北关,请内引奏 外地召回近臣,一定先拜见皇帝后才能就任;牟子才到
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见,大 北关,请宦官带他进宫奏事,宦官从旁阻挠,皇帝特地
•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第2页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 之卒业。 •译文:(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 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所以终止了学业。 •关键点:“就”“受”“卒”。 •(2)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译文:有到官府诉冤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收了首领贿赂,不曾 审问。 •关键点:“以”“鞫问”,定语后置句。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私人交往,放纵残暴 首领均受到法律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关键点:“集止”“绳”“清肃”,“首领纵暴者”定语后置。

文言句式公开课课件全解

文言句式公开课课件全解

省略句
倒装句语法公式: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谓倒置
考点透析——了解考纲
1 、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 用法 (B级)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 语前置、成分省略。 2、设题方式:通过翻译考查句式
——抛砖引玉
1、沛公安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没有这个人,我和谁一道回去呢?宾语前置
36.吾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妻说我美丽,是偏爱我
判断句
被动句
状语后置
3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这样的话,你们都将被俘虏
38.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在我前面出生的,听说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39.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
•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定语后置 •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答
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啊
判断句
• 6.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驻扎(于)函陵,秦军驻扎(于)氾南. 省略句 •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被动句 • 8.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
• 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助词: 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啊吧呢,他词后边附加义。 连词: 成分连词难分辨,换位不变才是连。

翻译:1: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结构助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4、补 补出原文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
的部分。
5、调 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
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6、变 有些比喻句、借代句、委婉的说法等
尝试翻译下面句子,并说出翻译的特点
1、德佑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 使。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相如闻,不肯与会 6、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考点解析:
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 文言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 考阅卷的采分点。
语法现象: 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
1.积累性的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
2.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各类句式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达、雅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 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 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 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学以致用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 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 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 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 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古今异义)
常用虚词
固定结构 B.规律性的: 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 直译——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 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方积 法累 取源 于于 课过 内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 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 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 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 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要掌握重点实词、重点虚词、 文言句式、固定句式
练一练: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划线的句子先找出关键 词再翻译成现代汉语。
•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①邑宰时令猎户扑之, 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
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 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
高考文言文复习
——翻译
1、予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 求。(3分)
• 您也避难,石室侥幸可以住宿,委屈您的玉趾, 并且有事求您。
2、后三年无耗。殷适以故入山,遇二狼当道,阻 不得行。(4分)
• 之后三年没有噩耗,殷元礼有事情进入深山。遇 到了二只狼阻挡道路,不能前行。
3、遂出袍裤,易其敝败。罗浆具酒,酬劝谆切。 (3分)
• 〔注〕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 来的集团。侍制:侍奉皇帝,管理公文。
• (1)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分)
• 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都门(为范仲俺)饯行。
• (2)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 。(3分)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军(于)霸上
4、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

偏义词中无义的一方

技 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巧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翻 5、调:特殊句来自(定后,宾前,状后等)译
技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2.夫晋,何厌之有?

句) ③语气:(陈述、疑问、感叹、揣测、祈使
究 等)
④虚词
⑤句意
2020/1/7
5
二、 翻译得分四个步骤: 文
言 一、联系语境,明确大意
文 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 翻 写出主干,抓住基本分。
译 例: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耶?


句子大意?
(基本分)
二、 文 二、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本题得分点:
①范氏富,盍已乎(3分)
“盍”1分,“已”1分,补充省略成分,1分。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
“执”1分,补充省略成分1分,“纺”1分。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
“欲”1分,特殊句式1分,句意1分。
评分标准往往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范氏 富, 盍

乎?
范家 富贵,为什么不 停止(这门婚事)呢? (留)(换)(换) (换) (补) (换)
小 结 翻译技巧:
留删换——字字落实 调补贯——文从字顺
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不需翻译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公开课_文言文翻译..24页PPT

公开课_文言文翻译..24页PPT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公开课_文言文翻译..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E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
看一看,句子句式有什么特点
1、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 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2、谨拜表以闻 (之) (《陈情表》) 5、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6、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 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邹忌讽齐王纳谏》) 7、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 略] (《荀子》) 8、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兼语)(《左传· 殽之战》) 9、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介词) (司马迁《鸿门宴》) 10、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句子 成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荀子 《劝学》)
判断理解这种形式的被动句要注 意以下几点
一、“于”字本身不表示被动的意思,而是动 词有被动的意义,由于用“于”引进了动作 行为的主动者,被动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 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例: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碑 记》
例:“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二、不用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虽然没用任何的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但是依据被动句的基 本原理,完全可以从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上理解。大致有两类情况。 1、可以补上表被动的词语。
4.补:补充上省略了的成分。 (1)省略了的主语、谓语、宾语要补上。例如: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辞)——(你)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 (辞谢)。
竖子不足与(之)谋——这小子不值得和(他)谋划大事。 (2)省略了的介词“于”等要补上。例如: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 黄河以南作战。 (3)判断句要补上判断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 的。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6、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看一看,下面句子句式有什么特点并翻译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一练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2015 广州一模) 参考答案: 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 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恩惠和信誉不够。
练一练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贼陷京师,(张怡)遇贼将,不屈,械系, 其党或义而逸之。(4分) (2014揭阳二模) 翻译:流寇攻陷京城,张怡遇到贼将,但他毫不 屈服,被用刑具拘禁了起来。贼军将领的同党 中有人赞赏张怡的节义(认为张怡有节义)而 放走了他。 (得分点: “械系”1分,被用刑具拘禁; “义”1分,认为……有义气;“逸”1分,放 走;句子大意1分。)
看一看,句子句式有什么特点
1、马之千里者。(《马说》)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心一也。(《劝学》))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4、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识别定语后置有两点要注意
一、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能后置,只 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 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一也! (《劝学》) 二、要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平坦而且近的地方,那么旅游的人就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鼓。
(3)某些语气词,可以不译。 例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3.换: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1)有些文言词语现在已经不用了,应换成现代词语;有些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 能独立使用,应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替换。 例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我曾经整天地思考。 (2)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 例如: 距关,毋内诸侯——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 (3)古今异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偏义复词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 例如: 沛公居山东时——沛公居住在崤山以东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防备其他强盗进入函谷关和意外的变故发生。 (4)活用的词语、固定结构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 例如: 吾从而师之——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沛公曰:“为之奈何?”——沛公说:“怎么对付这件事?” ( (5)判断句、被动句中的标志性词语要对应译出。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属皆且为所虏——你们都将被俘虏了。
以上是定语后置最常见的几种情况。在文言文阅读时我们要注 意,当读到一些名词或代词,后面又紧跟了一些修辞或限制成 分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这是否是定语后置句。判断方法有两 个:一是从形式上寻找定语后置的标志;二是从内容上看是否 顺畅,修饰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是否合理。
看一看,句子句式有什么特点并翻译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翻译: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 烦您呢?
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翻译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树立文言文特殊句式意识,比较 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2、明确含有特殊句式的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原 则和方法
考题回顾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2014广东高考) 1、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参考答案】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申明冤屈,才敢告发,原来杀人的人,是 姓陈的富人。 关键字词在“直”、“乃”、“盖”。“为己直”是为王甲做主,结合字 义翻译为伸冤、洗冤。“乃”可以是“才”或“于是”,这里表条件,译为 “才”。“盖”之后为原因,且此处用了一个判断句式,翻译时要注意。
5.调:调整语序。 下列文言句式的结构与现代汉语不一致,需要调整语序。 (1)主谓倒装句。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宾语前置句。例如: 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了何种礼物?
(3)定语后置句。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4)状语后置句。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更青。 总之,“留”、“删”、“换”是针对词汇的翻译而言的,“补”、“调”是针对 句子的翻译而言的。翻译时既要考虑词语的意义,又要关注整个句子的安排。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举”的前可加“被”,函谷关不能发出动作行为,它只能是“被攻克”。 2、不需要也不好补出,上下文义就是被动的关系。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廉颇,“拜”作为授予官职的一个词语,此动作行为的 施行只能来自于君王,廉颇只是受动的一方,“拜”应理解为“被拜”。这 种用于官职升迁的词语,常常表被动。 3、弄清楚句子的主语,因为只有主语是处于受动地位时,句子才是被动句。 标志词“被”要译出。
看一看,句子句式有什么特点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译文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 人理睬。(意译) 2、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秋以为期。 (《氓》) 4、君既若见录 5、久久莫相忘
看一看,句子句式有什么特点
1、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 不服。《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翻译:虽然很谨慎使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 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 面上恭顺而不是心悦诚服。
2、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 (2013广东高考) 【参考答案】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 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
看一看,下面句子句式有什么特点
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 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省略句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显得比现代汉语简洁,原因之一是 常省略句子的某些成分,这就是省略句。 一、 注意省略的对象看, 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 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4、省略介词。 二、注意省略的方式看(指省略的位置),常见的有:1、 承前省略;2、蒙后省略;3、另外还有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三、了解省略重在应用,要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把省略的内 容恰当地“补”充出来。
从刚刚翻译的句子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要有语境意识 如,“恩”“ 信”意义的扩展, "我们对他们的恩惠和信誉不够". 2、重要实词和虚词。如,“原” “所以” 3、要有句式意识。如,要"补”,补出判断句标志 词“是”
看一看,句子句式有什么特点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2、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练一练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从刚才的翻译实践中,我们悟翻译这类句子的方 法了吗?
1、“调”。把宾语调到应该在的位置
2、"补"。把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语境表达清楚。如, “表现在”。这个意义是由语境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