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专业课教案
大学生武术选修课教案

一、课程名称:大学生武术选修课二、课程代码:XXX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包括武术的起源、发展、流派、分类等。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道德修养。
四、教学对象:大学生五、教学时间:16周六、教学内容:第一周至第四周:武术基础理论1.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2. 武术的分类与流派3. 武术的基本功:手型、步型、腿法、身法、眼法第五周至第八周:基本拳法教学1. 教学内容:五步拳、初级拳2. 教学方法:分解动作教学、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纠正错误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器械练习1. 教学内容:短器械(刀、剑)2. 教学方法:分解动作教学、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纠正错误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武术套路学习1. 教学内容:太极拳、长拳2. 教学方法:分解动作教学、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纠正错误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综合实践与考核1. 综合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武术表演、比赛、交流等活动2. 考核:动作规范度、动作熟练度、身体素质测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的基本理论、动作要领2. 示范法:教师进行动作示范,使学生直观了解动作3. 练习法:分组练习,纠正错误,提高动作质量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八、教学手段:1. 教学视频:播放武术教学视频,使学生直观了解动作2. 实物教具:使用武术器械,使学生亲身体验武术动作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评价2. 同伴互评:学生对同伴学习情况的评价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十、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加强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 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贡献力量。
武术教案20篇

武术教案20篇武术教案20篇:1. 基础动作练习教案:- 目标:学习基本武术动作并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 内容:站姿、踢腿、拳法和基本步法。
2. 武术套路教案:- 目标:通过练习武术套路提高技术和动作的流畅度。
- 内容:选择一至两个适合初学者的套路进行讲解和练习。
3. 散打基础技巧教案:- 目标:学习散打的基本技巧,提高攻防能力。
- 内容:拳法、踢腿技巧、应对技战术。
4. 投技和摔技教案:- 目标:学习投技和摔技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 内容:控制技术、投技动作、摔技姿势。
5. 器械功教案:- 目标:学习器械功的基本技巧和应用。
- 内容:刀、枪、棍、剑等武术器械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练习。
6. 武术拼搏教案:- 目标:提高竞技意识和心理素质。
- 内容:对抗训练、拼搏动作、多人作战技巧。
7. 格斗对抗教案:- 目标:学习基本格斗技巧和防身术。
- 内容:应对常见攻击方法、反制技巧。
8. 内家拳教案:- 目标:学习内家拳的基本理论和内功练习方法。
- 内容: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内家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9. 外家拳教案:- 目标:学习外家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内容:形意拳、螳螂拳、咏春拳等外家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10. 功夫表演教案:- 目标:学习舞台武术的基本技巧和演练方法。
- 内容:空翻、倒立、武器表演等舞台武术的技巧练习。
11. 动作节奏控制教案:- 目标:学习控制动作节奏的方法,提高表现力。
- 内容:慢动作练习、快节奏练习等节奏控制技巧。
12. 武术冥想教案:- 目标:学习武术冥想的基本方法,提高身心平衡。
- 内容:正念冥想、呼吸调控和身心放松练习。
13. 辅助训练器械使用教案:- 目标:学习辅助训练器械的使用方法,提高训练效果。
- 内容:沙袋、木人桩、草人靶等辅助训练器械的练习。
14. 武术哲学教案:- 目标:了解武术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
- 内容:武德教育、武术精神和修身养性的讲解。
15. 武术比赛规则教案:- 目标:了解武术比赛的规则和裁判要点。
大学武术专项课程教案

课程类型:体育选修课课时安排:16周,每周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4. 传承和弘扬中国武术文化。
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武术的起源、发展、流派、技法等。
2. 武术基本技能:拳术、器械、对练、散打等。
3. 武术文化:武术与哲学、历史、文学等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武术基本动作的规范性和技巧性。
2. 武术技法的实战应用。
3. 武术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1. 武术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2. 武术技法的运用和实战应对。
教学过程:第一周:1. 导入:介绍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2. 课堂讲解:讲解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课堂练习:学生跟练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周至第八周:1. 课堂讲解:深入讲解拳术、器械、对练、散打等技法。
2.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实战演练: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教师点评和指导。
第九周至第十四周:1. 课堂讲解:讲解武术与哲学、历史、文学等的关系。
2.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武术表演和创作,教师点评和指导。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武术文化的内涵,教师总结。
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1. 课堂总结: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总结武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 课堂测试:进行武术技能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课堂展示:学生进行武术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资源:1. 武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 武术教学视频和图片。
3. 实战演练场地和器材。
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强调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起源及发展历程,培养对武术的兴趣。
2.掌握武术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武术技巧。
3.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术的起源和发展1.1 古代武术的源头1.2 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1.3 现代武术的流派与特点2.武术基本理论2.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2.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3.武术技巧与实践3.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3.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3.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武术的魅力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同时,询问学生对武术的了解程度和期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武术的起源和发展(2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的讲解,介绍古代武术的起源,包括中国古代的拳法、剑术等。
然后讲解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演变和流派的形成。
最后,简要介绍现代武术的流派和特点,如太极拳、少林功夫等。
3.武术基本理论(30分钟)3.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讲解武术强调的精神境界,如尊师重道、忍耐和毅力等。
同时,讲解武术哲学的核心理念,如以柔克刚、追求和谐等。
3.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介绍武术的基本原理,如重心稳定、力的传导等。
然后重点讲解武术的核心技术,如拳法的出拳、腿法的踢腿等。
通过示范和让学生模仿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4.武术技巧与实践(60分钟)4.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基本拳法和腿法的练习,如直拳、勾拳、正踢腿、侧踢腿等。
先进行基本动作的单独练习,然后逐渐组合起来,形成简单的武术招式。
4.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引导学生了解简单器械的种类和用途,如棍、剑、刀等。
然后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不同的武器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如刀法、剑法等。
4.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介绍一些实用的自我防卫技巧,如解脱技巧、摔倒技巧等。
通过示范和模拟情景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防卫能力。
大学生武术教案10篇怎么写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呼吸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
教学内容:1.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2. 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动作。
3. 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动作。
3. 示范:教师进行太极拳动作示范,并强调动作要领。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太极拳动作练习。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太极拳练习的重要性。
大学生武术教案篇二:少林拳基本套路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少林拳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少林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要领。
3. 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内容:1. 少林拳的起源和发展。
2. 少林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
3. 少林拳的呼吸方法和节奏。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少林拳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少林拳的基本套路和动作。
3. 示范:教师进行少林拳动作示范,并强调动作要领。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少林拳套路练习。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少林拳练习的注意事项。
大学生武术教案篇三:武术散打基本技巧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打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掌握散打的基本防守和进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战意识和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1. 散打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散打的基本防守和进攻技巧。
3. 散打的实战演练。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散打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打的基本防守和进攻技巧。
3. 示范:教师进行散打技巧示范。
4. 练习:学生进行防守和进攻技巧练习。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散打练习的实战性。
大学生武术教案篇四:武术健身操教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健身操的特点和作用。
武术专项理论课教案

• 1、拳法
• 1.1冲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力达拳 面。
• 1.2砸拳:臂上举,而后屈臂下砸,拳心向上, 力达拳背。
第十八页,共26页。
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 达拳轮;抡劈时臂要抡成立圆劈击。
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向前下栽,速度要 快,臂伸直,力达拳面。 2、掌法
返回
第十二页,共26页。
3、短兵:两人手持一种用腾、皮、棉 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 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 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展决胜负 的竞技工程。
第十三页,共26页。
第三节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 一、武术的特点 • 1、寓技击与体育之中 •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 3、广泛的适应性 • 二、武术的作用 • 1、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 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 3、竞技欣赏,丰富生活 • 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复习,然后在与前组所学动作一起复习稳 固。 • 6 . 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三人一组,起中 一人阅读图解,一人做动作,一人检查。 然后相互传授。
第十七页,共26页。
• 二、常用动作术语及动作要求 〔一〕手型: 1、拳: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 中指第二指节上。 2、掌:拇指外展或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 后伸张。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 5、歇步:两腿穿插靠拢全蹲,左脚全脚着地, 脚尖外展。右脚脚前掌着地,膝部贴近左腿外 侧,臀部坐于右脚跟处,两手抱拳于腰间。眼 视左前方。
• 6、丁步:右脚前脚掌着地,左脚脚尖虚点在 右脚脚弓处,两腿屈膝半蹲,重心在右腿上。 两手抱拳于腰间,两眼平视。 〔四〕步法 1、上步:后脚向前迈步。 2、退步:前脚向后退步。
武术教案10篇

武术教案10篇教案标题:武术教案10篇
教案1: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目标:了解武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案2:基础武术动作练习
目标: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姿势
年级:小学
课时:2课时
教案3:武术套路训练
目标:学习并表演一套武术套路
年级:中学
课时:3课时
教案4:武术器械的使用
目标:了解不同武术器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年级:高中
课时:2课时
教案5:武术与身体协调性训练
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年级:小学
课时:2课时
教案6:武术与道德教育
目标:探讨武术与道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案7:武术与身心健康
目标:了解武术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并进行相关训练
年级:中学
课时:2课时
教案8:武术比赛技巧训练
目标:提高学生在武术比赛中的技巧和竞技水平
年级:高中
课时:3课时
教案9:武术与舞蹈结合
目标:将武术动作与舞蹈元素相结合,创作舞蹈作品
年级:小学
课时:2课时
教案10:武术与表演艺术
目标:学习武术表演技巧,进行武术表演
年级:中学
课时:3课时
以上是针对不同年级和教育阶段的武术教案建议,每个教案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课时安排,以帮助学生全面学习和发展武术技能。
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
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课时安排。
武术教案10篇

武术教案10篇标题:武术教案10篇教案1:基础功训练教学目标:通过基础功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站立姿势、基本的呼吸技巧和身体平衡。
教学内容:站立姿势、呼吸技巧、身体平衡训练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站立姿势、呼吸技巧和身体平衡的表现教案2:基本拳法练习教学目标:通过基本拳法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拳法动作和拳击技巧。
教学内容:直拳、钩拳、勾拳、上勾拳等基本拳法动作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拳法动作的准确性和技巧的运用情况教案3:腿法练习教学目标:通过腿法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腿法动作和踢击技巧。
教学内容:直踢、侧踢、回旋踢、膝撞等基本腿法动作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腿法动作的准确性和技巧的运用情况教案4:套路训练教学目标:通过套路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武术套路的基本动作和连贯性。
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武术套路进行训练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演示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套路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整体表现教案5:应用技巧训练教学目标:通过应用技巧训练,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拳法、腿法和套路技巧应用于实战情境中。
教学内容:实战技巧、应对策略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实战情境中的技巧应用和应对策略的灵活性教案6:武术哲学与道德教育教学目标:通过介绍武术哲学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修养。
教学内容:武术哲学、道德教育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评估方法:学生对武术哲学和道德教育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教案7:武术器械训练教学目标:通过武术器械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常见武术器械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动作。
教学内容:剑、刀、棍、鞭等武术器械的基本动作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武术器械动作的准确性和技巧的运用情况教案8:身体柔韧性训练教学目标:通过身体柔韧性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教学内容:拉伸训练、关节活动、身体平衡训练教学方法:示范、指导、练习、对练评估方法:观察学生身体柔韧性和灵活性的提高情况教案9:武术表演与比赛准备教学目标:通过武术表演与比赛准备,学生能够展示所学武术技巧并提高比赛表现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里学院专业技术课教案第六周课时:90分钟
基本部分二、学习
歇步抡砸拳
仆步亮掌
弓步劈拳
换跳步弓步冲拳
马步冲拳
弓步下冲拳
叉步亮掌侧踹腿
虚步挑拳
型;4、做错的学生多加
练习
组织:1、保持四列横队
成广播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认真学习,记住动作要
领,多加练习。
教法:1、教师示范并讲
解动作要领;2、学生跟
学3、学生自行练习,教
师口令提示;4、教师纠
错,学生再练习;5、教
师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40分钟
分解
练习3
遍,成
套动作
练习10
遍,结
合第二
节内容
练习2
遍;
起势、
第一、
二、三
节内容
整体练
习一
遍。